内蒙古辽代考古综述
内蒙古地区出土辽代蹀躞带考
内蒙古地区出土辽代蹀躞带考【摘要】内蒙古地区出土辽代蹀躞带是研究辽代文化的重要实物,它的发现对于揭示辽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在蹀躞带的制作工艺及材料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辽代人民的手工艺水平和生活方式。
蹀躞带在辽代社会中的地位也反映了它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蹀躞带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辽代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历程,进一步探讨辽代社会结构与文化传承的影响。
内蒙古地区出土的辽代蹀躞带的考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为我们揭开辽代社会面貌提供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出土、辽代、蹀躞带、考古、发现、意义、特点、文化、制作工艺、材料、社会地位、重要性1. 引言1.1 内蒙古地区出土辽代蹀躞带考概述内蒙古地区出土辽代蹀躞带是近年来在考古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发现之一。
蹀躞带是辽代特有的一种装饰品,其在内蒙古地区的出土证实了辽代文化在这一地区的存在。
通过研究蹀躞带的特点、制作工艺及材料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辽代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特征。
蹀躞带与辽代文化的关系也将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内蒙古地区出土的蹀躞带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对于推动辽代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内蒙古地区出土的辽代蹀躞带进行考察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内蒙古地区蹀躞带的发现及意义蹀躞带是一种古代辽代时期特有的装饰品,通常由金银等贵重材料制成,具有独特的工艺和艺术价值。
在内蒙古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辽代蹀躞带,这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内蒙古地区作为辽代的重要地域之一,出土的蹀躞带数量众多,种类繁多。
这些蹀躞带在形状、图案、题材等方面展现出辽代文化的特点,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
蹀躞带的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当时的高超技术水平和精湛工艺。
研究这些出土的蹀躞带不仅可以了解辽代时期的审美趣味和装饰品文化,还可以揭示当时社会的经济繁荣程度和贵族阶层的生活水平。
通辽地区辽代文化遗产现状
通辽地区辽代文化遗产现状通辽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曾是辽代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之一。
辽代时期的文化遗产在当地广泛分布,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因素,大量文化遗产已经遗失或损毁。
目前,通辽地区的辽代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通辽市大部分地区,如库伦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扎鲁特旗、科尔沁区等地。
文化遗产主要类型通辽地区的辽代文化遗产类型非常丰富,包括城堡、寺庙、墓葬、石窟、壁画、碑刻等。
其中,城堡和寺庙建筑是辽代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形式。
城堡是辽代文化遗产中的主要遗存形式之一。
作为政治和军事重要地点,当时的城堡建筑主要防御性质,由石、土以及木质结合而成。
目前,通辽地区保留下来的城堡总数不多,但它们的保存状态相当良好。
较为著名的城堡有西哈木田城、巴音朝克城、陶汉古城等。
寺庙建筑是辽代文化遗产中的另一重要类型。
辽代时期,佛教在中国东北地区开始传播,通辽地区成为佛教信仰的中心地带,故而留下了许多较为完整的寺庙建筑。
其中,以盖力布拉寺和库伦找赖寺最著名。
这两座佛寺均是较为完整的辽代建筑遗存,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考古价值。
墓葬是辽代文化遗产中的又一重要类型。
通辽地区因其地理位置,成为辽朝东南边疆的交通要道,承担着重要的军事任务,自然也成为辽朝重要的财富仓库。
当时,一些居住在此地区的辽朝皇族、官员和富商都在此地修建墓葬。
这些墓葬制作精美,规制齐整,既有较高的历史和美学价值,也是研究辽代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证据。
目前,通辽地区保留下来的辽代墓葬以集中在库伦旗一带为主,如斯巴托墓、武川墓、秃拉格蒙墓等。
石窟和壁画是辽代文化遗产中的两项特色。
石窟是指在岩石上开凿的洞穴,也是佛教信仰的重要场所。
通辽地区留存的辽代石窟比较罕见,但它们的保存状态相当完好。
主要有胜浦石窟和太平石窟等。
壁画指在石窟度士、寺庙等场所的壁面上绘制的各种图案、图像和文字。
辽代的壁画富丽绚烂,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形式主要有线刻、塑刻、彩绘等。
通辽地区保存下来的辽代壁画主要分布在库伦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等地,如库伦朝阳寺壁画和修颜寺壁画等。
辽上京遗址观音像说明词
辽上京遗址观音像说明词
【引言】
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文明进程中,宗教文化占据了重要地位。
辽上京遗址观音像,作为一件珍贵的考古文物,不仅见证了辽代的历史变迁,更体现了当时宗教文化的繁荣。
本文将对辽上京遗址观音像进行详细解读,以揭示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观音像的考古发现与历史背景】
辽上京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是辽国早期的都城。
1986年,在这里发现了一尊保存完好的观音像。
这尊观音像高约1.8米,通体白色,为石灰石质地。
据考古学家研究,这尊观音像的制作时间约为辽代中期。
【观音像的造型特点与艺术价值】
观音像采用了圆雕技法,呈现出端庄、安详的神态。
观音双手合十,双目低垂,衣纹流畅,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
这尊观音像既有中国传统佛教造像的特点,又具有契丹民族风格的独特韵味,堪称艺术瑰宝。
【观音像所体现的宗教文化内涵】
辽上京遗址观音像所处的时期,正值我国佛教文化盛行。
这尊观音像不仅代表了佛教信仰在辽代的普及,还反映出契丹民族对佛教的虔诚与尊重。
观音作为中国佛教信仰中的重要形象,象征着慈悲、智慧和解脱,为信众带来安慰与希望。
【辽上京遗址观音像的保护与传承】
尽管观音像在考古发掘中得以重见天日,但其保护与传承仍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使这尊珍贵的观音像得以长久保存,相关部门已对其进行了修复和保护。
此外,对于观音像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学者们也应继续深入研究,使其在当代得以传承。
【结论】
辽上京遗址观音像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不仅见证了辽代宗教文化的繁荣,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辽代墓葬艺术中的捺钵文化研究以内蒙古地区辽代墓壁画为中心
辽代墓葬艺术中的捺钵文化研究以内蒙古地区辽代墓壁画为中心1. 本文概述捺钵文化,作为辽代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在辽代墓葬艺术中留下了丰富的痕迹。
本文旨在通过对内蒙古地区辽代墓壁画中的捺钵文化元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捺钵文化在辽代墓葬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内涵及其在辽代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文章首先简要回顾捺钵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然后重点分析捺钵文化在辽代墓壁画中的具体表现,包括壁画中的捺钵场景、人物形象、服饰器物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捺钵文化在辽代墓葬艺术中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以及其对现代辽代文化研究的启示。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辽代捺钵文化的全貌,也能为辽代社会文化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2. 辽代捺钵文化的概述捺钵文化是辽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辽代社会的风俗习惯,还反映了辽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捺钵,又称“捺麻”,是辽代特有的一种葬俗,主要流行于辽代的贵族阶层。
这种葬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辽代早期的契丹族,后来逐渐影响到其他民族。
捺钵文化在辽代墓葬艺术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壁画、雕塑和随葬品等方面。
壁画是捺钵文化最直观的载体,其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人物、动物、植物、神话故事等。
这些壁画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为我们了解辽代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捺钵文化的核心是灵魂观念和祭祀仪式。
辽代人认为,死者的灵魂不灭,可以通过祭祀仪式得到安抚和超度。
捺钵仪式是辽代贵族墓葬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死者的灵魂得到安宁,同时也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强化家族观念的手段。
捺钵文化的流行,还与辽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辽代实行世袭制,捺钵仪式成为贵族维护家族地位、传承权力的重要方式。
捺钵文化还受到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影响,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点。
捺钵文化是辽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体现了辽代社会的风俗习惯,还反映了辽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内蒙古文物古迹简述
内蒙古文物古迹简述一原始社会的文化遗物原始社会,考古学上按照当时人们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是石器而称之为石器时代,并且根据石器的制作和社会的发展,又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文化遗迹有很多,有旧石器时代的河套人文化,有与中原地区相同的仰韶、龙山文化,和“细石器文化”(一)旧石器时代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有乌审旗的河套人。
1956年伊克昭盟乌审旗哨沟湾发现一块古代人的头顶骨化石和一段人股骨化石。
同时在附近大沟湾发现了当时人类活动的遗迹。
当时的人类已经会用兽皮缝制衣服,还会编织渔网之类、还能人工取火。
(二)新石器时代在内蒙古中南部的黄河两岸,分布着许多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
在准格尔旗、清水河县、托克托县和达拉特旗等地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有打制的石斧、盘状器、砍伐器、长方形石刀、石铲、石磨盘、石磨棒、敲杂器。
托克托县海生不浪遗址中发现扁圆形纺轮。
龙山文化分布在清水河县的柳青、上城湾、榆树湾、寨子上等黄河河谷地带及其支流两岸。
内蒙古黄河沿岸出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有比较厚重的大型磨光石斧、石刀等生产工具。
这个时期制陶业也得到发展,发明了陶轮。
在伊克昭盟一带,除发现有大量的尖状器、刮削器、石箭头等细石器外,还有用来松土的播种钻有圆孔的石铲、加工粮食用的石磨盘,石磨棒,还有鱼纲坠。
二商、周、春秋时期文化遗物(一)殷商在伊克昭盟境内发现了商代的陶器;在乌审旗南部及呼和浩特郊区二十家子汉代古城下面的地层中,还发现了海贝。
(二)西周、春秋在呼和浩特郊区二十家子古城战国文化层下面已有发现,它的特点与中原西周文物相同,这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周与北方各兄弟民族的文化关系提供了线索。
三战国、秦、汉时期的文化遗物秦王朝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自河套由西向东,建立了上郡、九原、云中、雁门、上古等郡。
(一)战国和秦代云中城址在今托克托县古城公社所在地。
九原城址在今乌拉特前旗哈业胡同的三顶帐房古城。
内蒙古地区出土辽代蹀躞带考
内蒙古地区出土辽代蹀躞带考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
近年来,一批珍贵的辽代蹀躞带在内蒙古地区被发现,这些发现为我们了解辽代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线索。
本文将就内蒙古地区出土的辽代蹀躞带进行考察与研究,探讨其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一、辽代蹀躞带的发现背景蹀躞带是辽代的一种特殊饰物,通常由银或白铜制成,具有独特的工艺和造型,是辽代贵族社会中常见的装饰品。
蹀躞带的出土,为我们提供了解辽代社会生活、文化艺术以及工艺制作水平的重要线索。
内蒙古地区是中国辽代文化的重要分布区之一,自20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地区陆续发现了大量的辽代遗存,其中不乏蹀躞带的出土。
这些出土的蹀躞带,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辽代社会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蹀躞带的特点与分类蹀躞带作为辽代的一种装饰品,具有独特的工艺特点和造型风格。
据考古专家介绍,辽代蹀躞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材质多样:辽代蹀躞带的材质主要有银和白铜两种,这两种材质都具有很高的纯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因此在辽代的工艺品制作中较为常见。
2. 工艺精湛:辽代蹀躞带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其中包括铸造、打磨、雕刻等多种工艺技术,每一件蹀躞带都展现出匠人的精湛技艺。
3. 风格独特:辽代蹀躞带的造型风格独特,主要包括图案纹饰、动物纹等,这些纹饰都具有浓厚的辽代特色,充满了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气息。
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辽代蹀躞带可以大致分为几种类别:尤努蹀躞带、鸟兽纹蹀躞带、花卉纹蹀躞带等,每一种类别都有其独特的造型和纹饰,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趣味。
三、蹀躞带与辽代社会文化蹀躞带的工艺和造型风格反映了辽代的工艺制作水平和审美趣味。
通过对蹀躞带的工艺制作和纹饰风格进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辽代的工艺技术和艺术特色,从而推断出当时的工艺制作水平和审美趣味,对于研究辽代工艺制作和艺术风格提供了重要线索。
通辽地区辽代文化遗产现状
通辽地区辽代文化遗产现状通辽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地处内蒙古东部,地处东经119°04′~123°26′,北纬42°14′~46°56′,东邻辽宁省,东南邻锡林郭勒盟,南靠赤峰市,西接鄂尔多斯市,北与呼伦贝尔市接壤。
通辽地区位于辽阔的东北平原上,是中国辽阔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平坦,河湖众多。
通辽地区辽代文化遗产丰富,包括辽代建筑、文物、文字、艺术等,为研究辽代文化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对于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和地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通辽地区辽代建筑遗产通辽地区的辽代建筑遗产主要有宝昌古城、奈曼古城等。
宝昌古城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古城,为契丹族皇宫所在地,拥有丰富的辽代建筑遗迹,包括宫殿、城墙等,是研究辽代建筑风格和结构的重要实物。
而奈曼古城则是著名的契丹族古城,拥有大量的辽代建筑遗迹,城内保存完整的街巷、居民区、宫殿等建筑,为研究辽代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通辽地区的辽代文物遗产主要有辽代陶瓷、铜器、玉器等,这些文物在数量和品质上都属于国内一流水平。
辽代陶瓷以青瓷为主,具有独特的造型和装饰风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艺术水平。
辽代铜器以盆、壶、器皿、铜镜等为主,工艺精湛,图案精美,反映了当时的冶炼工艺和工艺水平。
辽代玉器则以玉璧、玉璋、玉璜等为主,质地洁白,工艺精细,反映了当时的玉器制作工艺和审美情趣。
通辽地区的辽代文字遗产主要有辽代碑刻、石刻、书法等。
辽代碑刻是辽代的书法艺术之一,以其端庄、雄浑、飘逸的风格而闻名,通辽地区保存了大量的辽代碑刻,为研究辽代书法风格和书法水平提供了宝贵的实物。
辽代石刻则是辽代的雕刻艺术之一,以其精湛的雕刻工艺和丰富的题材而著称,通辽地区保留了大量的辽代石刻,内容涵盖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为研究辽代文化和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通辽地区还保存有大量的辽代书法作品,内容丰富,风格独特,为研究辽代书法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
内蒙古地区出土辽代蹀躞带考
内蒙古地区出土辽代蹀躞带考
近年来,在内蒙古地区的一些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些辽代蹀躞带的遗物。
这些遗物不仅是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同时也为学者提供了研究辽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线索。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蹀躞带。
蹀躞带,是一种传统的汉民族女鞋。
早在唐代就有了它的雏形,而到了宋代,蹀躞带已经成为了汉族女性比较常见的一种鞋子。
这种鞋子简单而又不失优美,既适合日常穿着,也能够搭配礼服和汉服等正式场合的着装。
因此,蹀躞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内蒙古地区,出土的辽代蹀躞带多是通过考古发掘获得的。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这些蹀躞带通常用丝绸、绢布等好的材料制作而成,鞋面绣有各种花卉、图案和文字,细节处加以金、银、玉等材质的装饰。
这些蹀躞带的样式和工艺都非常精湛,显示了辽代女性的审美追求和手工艺的高度水平。
另外,通过对出土的蹀躞带的研究,学者们还能够了解到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情况,提供了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
总之,一方面,出土的辽代蹀躞带的遗物为我们揭示了辽代女性的穿着习惯和审美标准,展现出当时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对这些遗物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辽代的历史和文化,丰富历史和文化研究的内容。
因此,值得我们对这些遗物进行更加认真的研究和保护。
《内蒙古辽墓壁画所见生活器物研究》范文
《内蒙古辽墓壁画所见生活器物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舞台,其中辽墓壁画作为这一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这些壁画不仅展现了辽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还通过描绘生活器物,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
本文旨在通过对内蒙古辽墓壁画中生活器物的分析研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二、内蒙古辽墓壁画概述内蒙古地区的辽墓壁画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研究辽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这些壁画多以线描为主,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涉及人物、动物、器物等多个方面。
其中,生活器物是壁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三、生活器物的种类与特点(一)饮食器物内蒙古辽墓壁画中的饮食器物种类繁多,包括碗、盘、壶、瓶、杯等。
这些器物多以陶瓷为主,造型独特,装饰精美。
其中,陶瓷碗、盘常用于盛放食物,而瓶、壶则多用于盛放酒水等饮料。
这些器物的特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审美观念。
(二)生活用品除了饮食器物外,内蒙古辽墓壁画中还描绘了各种生活用品,如灯笼、烛台、衣架、箱柜等。
这些用品的造型简洁实用,体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实用性和审美性。
其中,灯笼和烛台的使用表明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照明工具;衣架和箱柜的使用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衣物储存和整理方式。
(三)乐器与游戏器具内蒙古辽墓壁画中还出现了各种乐器和游戏器具,如琵琶、笛子、棋类等。
这些器具的出现表明当时人们的娱乐生活已经相当丰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四、生活器物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一)文化内涵内蒙古辽墓壁画中的生活器物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们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
例如,某些器物的造型和装饰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追求;某些器物的使用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二)社会价值内蒙古辽墓壁画中的生活器物对于我们了解辽代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内蒙古地区出土辽代蹀躞带考
内蒙古地区出土辽代蹀躞带考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因此这一地区出土的考古文物对于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内蒙古地区出土的辽代蹀躞带正成为考古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内蒙古地区出土的辽代蹀躞带进行考古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探讨其在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
一、辽代蹀躞带的发现与特点辽代蹀躞带是指出土于辽代墓葬中的一种饰物,主要用于装饰腰部。
辽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疆域辽阔,文化艺术也具有独特的风格。
辽代蹀躞带在文物学上具有一定的特点和特色,是研究辽代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内蒙古地区出土的辽代蹀躞带主要集中在辽宁、锡林郭勒等地,这些蹀躞带多出土于辽代贵族墓葬中,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从蹀躞带的材质、工艺、图案等方面来看,大多数蹀躞带都是由银质或者金质制成,工艺精湛,图案精美,反映了辽代的高超的金属加工工艺和艺术水平。
辽代蹀躞带的图案主要以几何纹饰为主,这些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性,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这些图案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辽代人的审美观念、宗教信仰、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为研究辽代社会的历史文化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二、辽代蹀躞带的文化价值内蒙古地区出土的辽代蹀躞带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丰富辽代艺术品类,研究辽代艺术风格与特色。
辽代蹀躞带的出土为研究辽代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蹀躞带的图案、工艺都体现了辽代艺术的精湛和特色,对于了解辽代艺术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和影响等具有重要意义。
3. 探寻辽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蹀躞带的图案中常常融入了宗教符号和神话传说,反映了辽代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通过对蹀躞带图案的解读,可以了解辽代人的宗教信仰、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等方面的情况,为研究辽代社会的精神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三、对辽代蹀躞带的研究与展示内蒙古地区出土的辽代蹀躞带是中国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为了更好地挖掘和研究这些珍贵的文物,需要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和研究工作。
内蒙古开鲁发现辽代琉璃砖皇族墓葬...
内蒙古开鲁发现辽代琉璃砖皇族墓葬...金宝屯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东风镇金宝屯东南5公里,西距县政府所在地开鲁镇约30公里,处于七家子辽代古墓群的西北部。
墓地地处西辽河和新开河冲积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
近年来,开鲁县东风镇金宝屯辽代古墓葬多次遭盗掘,墓葬破坏严重,墓地地表可见数个盗坑及辽代砖块、铁片等遗物。
2016年6月末至9月初,受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委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开鲁县博物馆联合对金宝屯遭盗掘严重的两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编号为M1、M2。
牵马图云鹤图契丹男侍M1为砖砌多室墓,由墓道、甬道、墓门、东西耳室和主室组成。
全长约24米,墓室底部距现地表深约7米。
方向140°。
墓道呈斜坡状,长约16米、宽4~6米。
甬道口用三块长方形石板封堵,其内垒砌琉璃砖填封加固。
甬道呈长方形,长4.5米、宽1.8米。
甬道原为砖券拱形,现已坍塌,地面铺大长方形砖。
甬道左、右两壁均绘壁画,现大部分脱落,甬道东壁北侧存一副牵马图。
另外,在甬道东壁发现记载墓主人身份的墨书题记共计百余字。
甬道中部左、右侧有东西耳室。
东耳室平面呈方形,边长2.4米,从墓底向上1.4米高处叠涩起攒尖顶。
顶部用长方形巨石封堵,墓室高约3.1米。
东耳室壁画保存较差,在墓室东壁残存契丹男侍图,墓门顶部有对称云鹤图。
西耳室破坏严重,墙体残高0.5~1米。
西耳室壁画也保存很差,大部分脱落,仅在西耳室墓门北侧存有身穿汉服男侍者。
主室平面呈方形,边长约3.9米,墙体用绿釉琉璃砖砌制,在1.36米的高处叠涩起攒尖顶。
墓顶现已经坍塌,残高约2.8米。
墓室内陆面铺长方形青砖。
在主室北部设长方形尸床,尸床为琉璃砖垒砌。
墓主人骨骼也保存很差,仅剩部分头骨和肢骨。
墓葬出土随葬品较少,见有鎏金马具构件、铁箭头、陶瓷残片等。
M2为单室石室墓,由墓道、墓门、主墓室组成,方向120°。
墓道前端为斜坡式,靠近墓门处为石砌台阶。
墓门封门石由整块巨石凿成,高2.4米、宽1.6、厚约0.20米。
内蒙古地区出土辽代蹀躞带考
内蒙古地区出土辽代蹀躞带考内蒙古地区出土的辽代蹀躞带,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之一。
蹀躞带是指用皮革和布料制成的脚套,在辽代时期被用作骑马时的防护装备。
这种古老的物品经过考古学家的研究,为我们了解辽代社会和骑马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蹀躞带在内蒙古地区的出土,证明了辽代时期的这个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和文化中心。
蹀躞带一般由鹿皮或马皮制成,用皮带紧紧地裹在马腿上,防止战马在战斗中受伤。
而在蹀躞带内侧,常常有刻有精美花纹的纺织品,这些纺织品一般由丝绸或棉布制成,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还能提高骑士的骑行舒适度。
蹀躞带在辽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它不仅仅是骑马装备,更是官员或士兵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这种装饰性强的蹀躞带,传递了辽代时期社会层次分明的信息。
据考古学家推测,蹀躞带的风格和设计也与官员的身份和等级有关,越是高级的官员,所使用的材料和工艺越是精湛。
蹀躞带成为了辽代社会中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蹀躞带的出土也为研究辽代骑马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骑马是内蒙古地区古代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辽代时期的蹀躞带的出现,进一步证实了当时马术在该地区的重要地位。
蹀躞带的制作精细,说明辽代人在马术技术和马具制作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高的水平。
蹀躞带上所刻的纹样和装饰,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刺绣和织造工艺。
蹀躞带的出土验证了历史文化地理学派的观点。
历史文化地理学派认为内蒙古地区是连接东亚和中亚的重要交通枢纽,扮演着历史交流和文化交流的桥梁。
蹀躞带是内蒙古地区出土的辽代物品之一,证明了该地区在辽代时期不仅是一个军事要塞,还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这对于研究辽代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开鲁县辽代皇族墓葬发掘记
块 的淤土 ,两 原均绘 壁 画,现 大多脱 落 ,
在 甬道 口内 侧 序 、 右 壁 残 留 了 身 穿 袍 、 脚 靴 、 腰 配 刀 的 契 丹 人 物 形 象 的 门 吏 壁 画 。
i 道 尔 堡 墓 室 前 的 上 部绘 有 一 幅 归 来 。 令 人
夼 的址 我们存 消 m道 东
牵 三 匹马 , 人 物头 部 残 缺 苎 归来 图 壁 画 .画 面 呈横 幅长 条 状 ,残存 部 分绘 一男 一 女 壮 年 契 丹 侍 从
M 1 甬道 与 道 之 间有 二 条长 方形 石板 拼 对 J 封 仃 ,封 门 一 部 分 已被 盗 者 川 铲 车 破 : 。l 甬道 平 面 旱 长 方 形 , K 4 . 5 、宽 1 . 8米 ,原 7 砖券拱形。 i i j 道 内 积 满 了混 合 肴 砖 块 、 壁 耐
M1的 发 掘
n J J 2 9 L l 上 午 ,联 学 占队 扑 刈 地 进 { j l j = 发捌 。 I I I I 浆 地 洲 f 多 ,我 f f J 将 消
物 ,
} l
物 参 观 公安 ¨ 撒
n 0
l
制 腰 带 、 略 命 制 铃 、
内 境 I i I j — I ~ j 』 、 c l J … f 也 『 H x _ J f 处 J 。 约 哒 代 n 处 ( 人 ) 公 l J l ㈨ J f 1 l J L 孵 f , I L ,
。
地 I r 数 个 坑 及琉璃 残 、 铁 ”
龋 饰
『 1 偏 m 一 座 拜 编 ‘ 为 1 。I \ 1 1 琅 逊 斜 坡
状 ,尔 I 』 l i 鼙木进行 _ J J l 1 : [ ,也 术 发 现 l … 。牲 逝
辽代墓葬及出土文物
辽代墓葬及出土文物辽代墓葬及出土文物蒙古族建筑—古墓葬及出土文物1990年10月,“石象生”被运至兴安盟文物站保存。
经鉴定,该墓葬属金代墓葬。
白辛古墓葬群科尔沁右翼前旗白辛乡境内的墓葬,以辽代墓葬居多。
墓葬多以墓葬群形式分布,少则几座,多则上百座。
墓葬以石室墓为多见,也有少量砖室墓。
墓室分正方形、长方形、六边形、不规则形等形状,墓葬中单人墓占绝大多数,仅有少数为合葬墓。
查林沟等地辽墓出土文物较为丰富,以陶器、瓷器较为多见。
其中出土的代表契丹特殊葬俗的铜丝网络,十分珍贵。
白辛乡政府所在地有一处辽代古城遗址,规模较大,地表建筑十分清晰,在辽代城址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辽代墓葬及出土文物兴安盟境内发现的古墓葬多属辽金时代。
墓葬在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分布较多,且以墓葬群为主。
根据现有的文物资料显示,全旗境内有各种形制辽墓逾4000座。
现将出土的辽代珍贵文物以及辽墓形制简介如下:一、石板墓。
石板墓在科尔沁右翼中旗最为多见。
这种墓葬地表有碎石,墓包残存高度不到一米。
墓道多为斜坡式,少量为阶梯式。
墓门东南向,墓室以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多边形及不规则形为主。
墓葬多为单人墓,出土器物较少。
墓葬主要分布在该旗的中部和北部。
在代钦塔拉、二龙屯、巴〖KG〗〗扎拉嘎、吐列毛都、西哲里木、坤都冷、杜尔基、西日嘎等地向阳坡上,墓葬以几座、几十座乃至上百座墓葬群形式分布。
二、砖室墓。
砖室墓在科尔沁右翼中旗数量较少。
但因其出土文物等级较高,故具有重要地位。
在已清理发掘的辽代砖室墓内,辽三彩、辽白瓷、宋代瓷器等均有发现。
代钦塔拉M3号(考古学编号)辽墓尤其具有考古学术价值。
该墓为夫妻合葬墓。
墓室内绘有壁画。
在墓内出土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辽代文物。
该墓葬1991年因自然塌陷,被盟旗两家文物部门实施抢救性发掘,清理后予以回填。
这座砖室墓代表着科尔沁右翼中旗目前已发现辽墓的最高水平,在区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兴安盟境内已发现古墓葬35处。
通辽地区辽代文化遗产现状
通辽地区辽代文化遗产现状通辽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东经119°15′10″—121°53′40″、北纬42°59′30″—45°14′10″之间。
通辽地区是典型的草原气候,是内蒙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辽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辽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通辽地区作为辽代的发源地,自然也有着丰富的辽代文化遗产。
本文将就通辽地区辽代文化遗产的现状做一番分析和探讨。
通辽地区辽代文化遗产的现状主要包括遗址、古建筑、书画艺术、器物和传统节日等方面。
通辽地区的辽代遗址分布广泛,包括泉城遗址、新镇城遗址、月亮湾遗址等。
这些遗址都是辽代在通辽地区的历史见证,是研究辽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依据。
古建筑方面,通辽地区保存了不少辽代古建筑,如通辽市的青石山城和影壁城等,这些古建筑充分展现了辽代建筑的风貌和特色,对于研究辽代建筑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书画艺术方面,通辽地区也有不少辽代书画艺术的珍品,如《阎立文集题画》、《梁保吉墓志铭》等,这些作品在书法和绘画技艺上都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通辽地区还有辽代的器物和传统节日等文化遗产,这些都是研究辽代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通辽地区的辽代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辽代遗址所在地可能面临着被开发和破坏的风险。
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这些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力度,确保其完整性和原始性。
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历史久远和自然环境的侵蚀,一些辽代古建筑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和老化,需要进行及时的修缮和保护,以保持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
书画艺术、器物和传统节日等辽代文化遗产也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这些是辽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挖掘和传承辽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些问题和挑战面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通辽地区辽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博物馆寻宝记.内蒙古博物院的辽黄金覆面
内蒙古博物院的辽黄金覆面
黄金覆面是古代贵族的随葬品,世界许多古代文明中都出现过。
在内蒙古地区,随着越来越多的辽代墓葬出土,证实契丹贵族也佩戴
黄金覆面。
1986年,在通辽奈曼旗青龙山镇发现了一座没有被盗掘的墓葬,墓主人是辽代陈国公主和驸马萧绍矩。
墓室中,公主夫妇遗体的脸上覆盖着黄金覆面,身上披着银丝网络衣,脚穿金花银靴,随葬等级非常高。
黄金覆面是根据死者生前形象制作而成(可以看出北方游牧民族的容貌特征,面宽而平、窄额细目等)。
由于是纯丧葬用的敛具,所以被打制成不到0.2毫米的金板。
在面具两侧有许多小孔,银丝透过这些小孔连接成网络,把遗体头部保护起来。
契丹人有“形不灭,则神不散”的观念。
因此要对遗体进行非常完整地保护,在遗体外面罩上“银丝络衣”,高级的贵族会使用黄金覆面,与银丝络衣连成一体。
除了银丝络衣及黄金覆面外,辽代贵族死后还会穿上华丽的衣服,腰间配上各种华贵的金银配饰,显示出辽人对金银器非常喜爱。
陈国公主的父亲是契丹贵族耶律隆庆,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弟弟。
辽圣宗在位近六十年,是辽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时亦为辽的鼎盛期。
辽圣宗非常喜爱小侄女陈国公主,所以她的墓葬中会随葬大量金银器。
通辽地区辽代文化遗产现状
通辽地区辽代文化遗产现状通辽地区辽代文化遗产可追溯至辽代,其文化历史丰富多彩。
通辽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地之一,拥有许多古代建筑、石刻、遗址和文化遗产,这些遗产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千年历史,见证了当时人们的智慧和技艺。
从建筑上来看,通辽地区较为有名的建筑物有三座敖汉旗的寺庙:正恩寺、文殊寺和般若寺。
正恩寺是一座古老的佛寺,建筑独特,具有强烈的东北特色。
寺庙的主要建筑群为二层砖木结构殿堂,造型奇异,色彩明亮,浓厚的辽代建筑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其次是文殊寺,这是一座地处松山沙漠中多年的古老佛寺,建筑风格雄浑、古朴,气势磅礴。
由于周边环境严酷,因此其修建、保护与修缮历经了多次困难与考验。
让这座古老佛寺历久弥新、流传至今。
般若寺则是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在辽代时期建造,如今已经拥有了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地位。
当时,这座寺庙是由辽西二十四部妇女捐助资金和佛像吕道远带回的金牌,修建的。
这座檐宇婷秀,大气磅礴,使人流连忘返。
在石刻上,通辽地区的文化遗产更为丰富。
例如通辽市胡吉吐蒙古文化旅游景区内,有许多的很花岩石刻。
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数量不少,刻法及内容十分独特,展现出辽代时期人们的雕刻技艺与创造力。
而南梁公主庙则是一幢有着悠久历史的佛教寺庙,寺庙内保存着人们对南梁公主的良好纪念。
更重要的是,寺庙内保存了一批辽代时期的石刻造像,这些异常精美的辽代佛教石刻造像,不仅展示了当时技艺精湛的雕刻艺术,同时也传达了当时人们信仰的深度和执着。
此外,通辽地区还有很多辽代遗址,如船营遗址、新城子遗址等。
其中,船营遗址是一处玉石器时代的青铜文化遗址,发现的青铜器、骨器和陶器等文物,为研究中国青铜文化提供了新的素材,同时也丰富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总体说,在通辽地区,辽代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宝贵珍贵,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跨越时空,它们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极为丰富的内涵,同时也拥有着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对于加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有着重要意义。
内蒙古地区出土辽代蹀躞带考
内蒙古地区出土辽代蹀躞带考内蒙古地区出土辽代蹀躞带是对辽代文化进行研究的重要考古资料。
蹀躞带是辽代女性穿戴的一种装饰品,由丝绸制成,用于束发。
内蒙古地区出土的辽代蹀躞带数量众多,不仅为研究辽代社会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还为了解当时的服饰、发饰和审美观念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线索。
辽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从公元916年到1125年,其疆域东至今日辽宁、吉林等地,西至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蹀躞带的出土地点分布在辽代的辽宁、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区。
蹀躞带是辽代女性重要的发饰之一,其独特的形式和制作工艺反映出了辽代的社会文化特点。
辽代蹀躞带一般由多条丝绸组成,形成一个束发的装饰品。
蹀躞带呈长条状,多宽约2-3厘米,长约60-80厘米。
辽代蹀躞带的最显著特征是其上密布了各种装饰图案,主要有植物纹、几何纹和动物纹等。
这些纹饰一般采用刺绣、织造和镶嵌等工艺制作而成,艺术性和技术性较高。
蹀躞带上还镶嵌有金属饰物,如金属环、金属片等,增加了装饰品的华丽感,显示了辽代女性对于发饰的重视程度。
辽代蹀躞带的出土对于研究当时女性的服饰、发饰和审美观念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蹀躞带的出土地点较分散,说明当时这种发饰在辽代各地都有较广泛的传播和使用。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蹀躞带的比较研究,可以了解到辽代女性的时尚风尚和审美偏好的变化。
辽代蹀躞带的制作工艺和装饰纹饰也反映了当时的手工业水平和艺术风格。
辽代蹀躞带的出土还有助于研究辽代社会文化的变迁。
通过对蹀躞带的制作技术、纹饰样式和饰物材质等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辽代社会的经济状况、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情况。
辽代蹀躞带的考古发现也为研究辽代历史事件和政治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辽代文物概述
辽代文物概述打开文本图片集辽朝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其统治者采取“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二元政治,文化上也体现出兼收并蓄的特征,既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本民族特色,又具唐、宋等汉文化和西方文化因素。
体现在物质文化即文物方面,如陶瓷器、金银器、玉器、皮木器等,显示出文化的多重因素。
辽代陶瓷主要以传世品和考古发掘出土品为主,多见单色釉(白釉、黄釉、绿釉等)、三彩、白瓷、酱釉瓷、白地黑花等。
器物造型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如碗、盘、碟、罐、注壶等,又具民族特征,如鸡冠壶、凤首瓶、鸡腿坛、海棠式长盘等。
窑址多分布在内蒙巴林左旗辽上京、辽宁省辽阳冮官屯、北京等地。
辽代金银器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地域特点,以冠带饰物、马具、饮食器皿、首饰、佛教法物等。
辽代金银器以出土为主,如辽宁省朝阳市前窗户村辽墓出土的鎏金银冠等,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出土有鎏金银冠、金花银枕、金面具、金花银靴、银丝网络及金银蹀躞带、金銙丝带等。
辽代金银器造型风格既有草原游牧民族的粗犷豪放,又具备汉文化的精巧细致,达到了辽代手工业制造水平的极致,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辽代玉器集草原文化、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于一体,主要有马具饰件、动物饰件、工具形饰件,尤其是青、白玉制品,采用圆雕、俏色等工艺,反映了辽代玉器加工的特点。
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辽代帝后哀册,及内蒙、辽宁、北京、河北等地的契丹贵族和汉人高官的墓志也不胜枚举。
这些哀册和墓志具有重要的历史、语言、文学和艺术价值。
每一件珍贵的文物仿佛一面镜子,反映出辽代二百年的发展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当今世人了解、熟谙并研析辽代历史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素材和参考凭据。
▍鎏金银面具时代:辽(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现藏:辽宁省凌源市博物馆藏品特征:辽宁省凌源八里堡辽代贵族墓出土。
长21.5厘米,宽15.1厘米。
契丹贵族死后,面部常覆有金属制成的面具。
面具按照死者面部特征、性别及年龄,用金属薄片加工打制而成,质地分为金、银、铜和鎏金银、鎏金铜五种,材质不同,身份不同。
博物馆寻宝记.内蒙古博物院的辽彩绘木棺椁
内蒙古博物院的辽彩绘木棺椁彩绘木棺椁于2003年出土于内蒙古通辽市吐尔基山的山麓上一个辽代墓葬,历经一千余年而未被盗取,仍然保存完整、熠熠生辉,且随葬品丰富、墓主人的身份成谜,一时震惊考古界,入选了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该辽代彩绘棺具,木质,棺体最长处2.31米,最宽处1.31米,最高处0.9米。
棺椁相套,下有棺床,共计八层,棺、床均施彩绘。
如此完整的辽墓彩绘木棺在内蒙古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该彩棺曾作为原型出现于电影《寻龙诀》当中。
棺椁的彩绘以红、黑两色为主色,基本形制为红底、浮雕黑绘。
四壁及盖上均雕刻有仙鹤、凤、缠枝牡丹和祥云等图案,其中仙鹤、凤及牡丹花叶均贴金装饰。
棺盖下沿等间距地悬有铜铸的铃铛。
在棺椁正面刻饰有门窗,门可开启,外带铜锁;门两侧各调刻一手持骨朵的侍卫,二人面目庄重,长发披肩,身穿契丹传统圆领长袍,袍上绣有团花,腰系丝帛带,结结于腰部。
在小门与地面之间有一个拱桥将二者连接起来,桥面上有彩绘的花卉图案,桥面两侧砌有栏杆。
木棺内还有内棺,内棺的棺盖正面有三团动物纹图案,在两侧各有一对金凤展翅飞翔,其中前面一只在飞翔过程中还回首望向另一只,神态生动。
彩棺置于须弥座状的彩绘棺床之上。
棺床长2.56米、宽1.48米、通高1.07米,共由8层组成,上部有镂空的栏杆,栏杆上共有6只鎏金铜狮子,棺首4只,棺尾2只,栏杆下亦悬有上下两排铜铃,中间部位有四只两两相对的贴金凤,两只贴金凤之间饰有火焰宝珠纹,周边雕刻有波浪纹饰。
“须弥座”,又名“金刚座”,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
须弥即指须弥山,在印度古代传说中是世界的中心。
后世须弥坐通常用于尊贵的建筑物基座。
仙鹤和祥云在传统文化中寓意死后升天进入极乐世界。
契丹人信奉“灵魂不死”,认为人死后,灵魂仍然存活并游走于现世与来世之间,因而必须为灵魂寻找一个栖身之所,木棺即其灵魂的最后归宿。
灵魂出入之所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故而棺首有铜锁把守,外有威严侍卫的守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辽代考古综述盖之庸李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地区为辽(契丹)统治的腹心地区。
辽设五京,内蒙古分布有二;皇陵五,内蒙古更据其三。
还散布有大量的古城遗迹一一投下州、奉陵邑、边防城等遗迹俱全,中、小型聚落遗址更是不可胜计。
另外辽代墓葬数量众多,经过清理和发掘的数以百计,出土相关遗物近万件(组)。
在内蒙古以往获得的10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关于辽代考古的发现占据5项,由此可见其权重。
对于辽代考古发现,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国外的探险家、传教士、学者以科考为名,对内蒙古赤峰地区的辽代大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与盗掘,并将有相关资料公布,这些资料对今人的辽代考古研究有所裨益,但这些调查与盗掘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关于此方面的情况,多有论著提及,不再赘述。
现将自1949年以来内蒙古辽代考古的重要发现分述如下。
一、古城址、遗址的发掘内蒙古分布有辽代城址多座,其中可确定的两京为上京(临潢府)城址在今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古城,中京(大定府)城址在今宁城县大明城;一般州城中,龙化州城址在今奈曼旗西孟家段古城(另外,还有学者认为是开鲁县福巨古城),永州城址在今翁牛特旗白音他拉苏木古城,仪坤州城址在今锡林郭勒市巴彦锡勒牧场古城,恩州城址在今喀喇沁旗西桥乡境内,高州城在今赤峰市松山区哈拉木头古城,武安州城址在今敖汉旗丰收乡白塔子古城,松山州城址在今赤峰市西郊城子村古城,丰州城址在今呼和浩特市白塔古城,云内州城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白塔古城,宁边州城址在今清水河县下城湾古城,东胜州城在今托克托县托克托城的小皇城,百州城城址在今突泉县双城子古城,韩州城在今科左后旗五家子村古城;头下州城中,丰州(后改澄州)城址在今翁牛特旗乌兰板村,松山州城址在今巴林右旗布敦化苏木古城,豫州城址在今扎鲁特格日朝鲁村古城,宁州城址在今扎鲁特旗巴雅尔胡硕右城,灵安州城址在今库伦旗黑城子古城,于越王城址在今巴林左旗查干哈达古城,滦河行宫城在今多伦县黄土坑古城,怀州城址在今巴林右旗岗岗庙古城,庆州城址在今巴林右旗索博力嘎古城;边防址中通化城在今陈巴尔虎旗浩特陶海古城,静州城址在今乌兰浩特市公主岭一号古城。
这些古城都进行过大量的考古调查或局部试掘工作,现择重要遗迹的考古工作,分析如下。
1.辽中京考古发掘内蒙古辽代古城址的系统研究肇端于辽中京的发掘,1959年至1960年间,全面勘查和重点发掘了辽中京遗址。
在辽中京遗址内普遍钻探面积为450万nf,约占全城面积三分之一,重点钻探面积约50万Itf,发掘了辽中京十二个地点,面积达6000m20通过调查与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①基本弄清了辽中京的城市布局情况,包括城门、街道、里坊等。
②内保留有大片空地,作为皇帝与其他贵族搭设毡帐的区域,仍保持着游牧民族毡帐内生活-26-的习俗,证实了契丹人都城的营建制度与中原地区封建王朝的都城有许多不同之处。
2.辽上京考古发掘辽上京遗址的发掘大约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62年全面勘查了上京城址,1980年4月又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
通过勘查基本弄清了辽上京皇城的遗迹分布情况,并对皇城进行了小规模试掘。
第二阶段1994年在明宫遗址东部进行发掘,出土铜钱、建筑构件等遗物。
2001年至2002年对皇城南墙进行了试掘,基本弄清了城墙墙体的构筑方式。
第三阶段从2011年开始,连续对辽上京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通过近8年的发掘不仅纠正了以前对辽上京的一些认识,而且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与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首次通过考古勘探和发掘确认了辽上京宫城的位置和面积,更正了以往对宫城范围的推断,为研究辽上京布局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②通过对宫城北、西、南墙的局部发掘和解剖,初步掌握了辽上京寄存城城墙的营建做法,形制结构及其年代。
③通过地宫城西门遗址的揭露,首次了解到辽上京宫城西门的位置、形制结构及其沿革。
④确定了金代对辽上京仍有沿用,但在城市格局上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⑤通过发掘证明了辽上京皇城在辽代的朝向为东向,与中原王朝的南向格局迥然有别。
3. 辽黑山祭祀遗址考古发掘1983年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遗址位于赤峰巴林右旗罕山,发掘面积650itf,共清理辽代房址四座,通过发掘可知该遗址为一处辽代大型祭祀活动遗址,其中F1为黑山祭祀碑之碑亭遗址,其余三座为辽晚期所建,应与辽祭祀黑山有关,确定了今巴林右旗罕山即为辽之黑山。
4.王力沟辽代遗址考古发掘该遗址位于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东南距辽圣宗贵妃墓1.5公里。
通过调查可知该遗址近20万rtf,地表可辨辽代大型夯土台共12处,并有多处房址、水井等遗迹。
2017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清理辽代宫殿基址一座,该基址长24、宽10米,进深6.5米,面阔5.5米。
由黏土夯筑形成高台基,以青砖垒砌基础,其上夯筑墙体,内抹白灰,外设回廊,并见柱两排。
遗物以建筑构件为主,部分瓦当加饰绿色琉璃,以宝相纹为主,从出土遗物及建筑构件分析,该基址应属于辽代早期。
结合相关史料分析,该城址很可能即为辽代滦河行宫,辽代的许多历史事件都与该城址有关。
5.辽祖陵龟趺山基址考古发掘龟趺山基址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置于辽祖陵陵园和奉陵邑祖州城之间的山地中。
2007年,2014~2015年对该基址进行了二次发掘,通过发掘可以确定基址即《辽史》所载辽代早期营建的“辽太祖纪功碑楼”,其由台基、踏道和碑楼等几部分组成,其中碑楼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辅以“副阶周匝”的平面布局,内柱采用“移柱造”做法,以满足“碑楼”对建筑空间的功能要求,纪功碑楼是中国古代陵寝制度中的创举,或许开创了明清帝陵设立神功碑楼之先河,它的发掘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其富有特色的建筑形制结构为研究中国古代帝陵建筑以及辽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墓葬内蒙古地区辽代墓葬数量众多,经过清理和发掘的数以百计,出土文物丰富,其中包括契丹人和汉人墓葬两大系列,此外还有一些族属不明的墓葬。
契丹人墓葬可分为皇帝陵、大贵族墓、一般贵族墓和平民墓等类,它们在墓地选择、墓向、墓室结构、壁画、坟垄、墓园、墓仪、葬具和葬式、葬服、随葬物品和墓志、殉人和俑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
1.皇陵内蒙古地区分布辽代皇陵三处,分别为庆陵(巴林右旗索布利嘎苏木)、怀陵(巴林右旗岗岗庙苏-27-木)、祖陵(巴林左旗)。
(1)祖陵2007年开始对辽代祖陵陵园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2007年清理辽祖陵内一号陪葬墓和陵园外东侧的龟趺山建筑基地;2008年对甲组建筑基址做抢救性发掘;2009年试掘太祖陵山前封土堆和二、三、四号建筑基址等遗迹,并清理东北沟等;2010年发掘黑龙门址和四号建筑基址。
通过发掘,对辽祖陵陵寝制度得出了新认识。
①陵园选址讲究堪舆术,祖陵坐落于一个口袋形山谷中,四面环山,仅在临近祖州的东南方向有一黑龙门,黑龙门为一门三道的门楼式建筑。
②祖陵陵园可以分为内、外陵区,即北部为太祖阿保机帝陵的内陵区,南部为陪葬墓的外陵区。
东西向的“南岭”石墙与岭上建筑基址相联,再衔接东部的“甲组建筑基址”,形成一道东西屏障,构成了东北两个陵区的分割线。
③太祖陵玄宫凿山为藏,大体位于内陵区的中央,玄宫附近置有石像生,并有祭祀享殿。
(2)怀陵1991年4月至9月,对怀陵两座被盗墓进行了清理,发掘墓号的编序按照当年调查顺序排列,分别为床金沟M4、M5。
其中M4由南、西双墓道、前室、左右耳室、后室组成,全长35.72米,该墓多次被盗,出土遗物以瓷器居多。
通过遗物分析,墓主人很可能为皇帝嫔妃。
通过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丰富了怀陵研究的内涵,对辽代帝陵的玄宫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
(3)庆陵庆陵为中、东、西三陵。
1992年,庆陵东陵再次被盗,之后对其墓道南端进行了清理,发现了墓道两边的壁画并做了临摹绘图等工作。
1997年又在东陵陵区清理被盗墓葬两座,根据墓志可知,墓主人为辽兴宗耶律宗真的两位皇子(为耶律弘本,契丹名和鲁斡、耶律弘世,契丹名阿链)和妃子的合葬墓。
这两次发掘极大补充了辽代中晚期帝陵埋葬制度的资料。
另外,三座帝陵由于被盗掘,墓中出土哀册被盗出,从而无法对应三陵与圣、兴、道宗的关系。
通过弘本和弘世墓葬的发掘,可以确定东陵为兴宗的陵寝,中陵为圣宗陵寝,西陵为道宗陵寝。
2.大贵族墓内蒙古发掘辽代大型墓葬多座,主要发现如下:(1)驸马赠卫国王墓1953年对辽代驸马赠卫国王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共清理墓葬三座,其中Ml为辽驸马赠卫国王墓,该墓由墓道、前、中、后、左右耳室组成。
该墓虽经盗扰,但仍出土了大量的随葬遗物,其中马具可分为八组,数量多,做工精,也最具契丹民族特色,据墓志(残损较严重)等推测,其墓主人应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女及驸马,属辽代早期墓葬。
(2)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位于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1986年对其进行了发掘,该墓未被盗扰,随葬品分金、银、瓷、铜、铁、木、玉、水晶、玻璃、琥珀等几大类,遗物极为丰富,墓葬为辽景宗孙女和驸马的合葬墓,公主之父为辽秦晋国王耶律隆庆。
这些遗物的出土对辽代中期的历史等研究大有裨益,特别是许多遗物直接来自于中亚地区,为辽代草原丝路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3)耶律羽之墓地1992年~1994年连续对耶律羽之家族墓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九座,其中耶律羽之墓葬于辽会同四年,是已发现的辽代最早的纪年墓之一,另外还发现了其子甘露、孙元宁、曾孙道宁的墓葬,墓地时间跨度长,墓葬与围墙、祭坛和裂缝山顶上的祭坛为有机整体,为我们研究契丹大贵族墓葬制度提供了资料。
另外,耶律羽之墓志还对契丹人与鲜卑的关系提供了线索。
此外,还清理殉葬驼车一具,出土车身、铜铎等遗物,是辽代殉葬驼车的首次发现,该墓被评为1992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4)宝山辽代壁画墓位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于1956年和1994年进行了两次发掘。
1956年清理墓葬一座,墓内装-28-饰有山水内容的壁画。
1994年又对墓地中两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由于屡次被盗,随葬品出土较少,但壁画遗存丰富,墓葬结构宏大。
通过发掘可知1994年所发掘的Ml,年代为天赞二年,是已知的时代最早的契丹贵族墓。
1994年Ml、M2墓葬装饰壁画精美,许多地方采用了金钳装饰,作画风格具有晚唐特征,或直接由唐的摹本而来,反映了契丹建国初期与中原王朝的交往和文化交流。
Ml、M2在砖砌墓室内又用巨大石板搭砌石房子,用石柱与砖砌墓室相连,以为主室,墓室结构特殊。
该家族墓地外有方形莹墙,在东、南两向设门道,可能为祭祀与送葬分道走不同方向的门道,文化内涵丰富。
该墓的发掘被评为199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5)吐尔基山辽墓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
2003年3月对其进行了发掘,该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及左右耳室组成,属辽代早期墓葬,保存完好,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有漆、木、金、银、铜、瓷、铁、玻璃器几大类,其中随葬漆器数量多,工艺精,是辽代漆器最集中的一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