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科研内涵建设及策略
高校科研基地建设的内涵及发展策略
H igherEducation Forum
高校 科研基地 建设 的 内涵及发展策 略
曹 悦
(西安 科技 大 学 陕 西 ·西安 710054)
摘 要 科研基地是 高校 实行科研 工作 的基础与保障 ,其是 学科建 立与科技革新 的平 台,更加是 聚集科 学技术人才最
为有效 的方式。本丈针对 高校科研基地建立 的内涵 实行 了钻研 ,而且解析 了基地建立 当中拥有的 问题,并说明 了高校 科研基地建立 的发展策略 。
德慰 65}~ 研 究基地来进行支撑 。所 以怎样建立一个拥有特点 、高水平 的 多 学科 联 合 ,形成 新 的钻 研 基地 ,才 可 以顺 畅完 成 重 大 项 目 。
科学研究基地 ,完成项 目、基地、人才一体化是高等院校科学研
2科研基地 的管理
究 的一 个 重 要 工 作 。
科 学 研 究 基 地 建 成 之 后 ,针 对 怎样 增 强 管 理 是 非 常 关 键
0引言
加 基 地 建立 的速 度 ,而 基 地 的 建 立有 可 以为 争 取更 多 的重 大 项
高校科研基 地的建立 当中包含选 取与确定科学钻研方 向、 目来 供 应 条 件 。
科学研 究团队的建立 、钻研环境 以及要求 的建立 、科学技术革
(3)多学科 联合 、逐渐产生新研究基地。维持 多学科的交
(1)依 托 优 势 学 科 与 杰 出人 才 是 完 成 一体 化 基 地 建 立 的 根 的 ,其 是 确 保基 地 正 常 运 作 ,实 现 最 好应 用学科 的建立 以及进展是用基地建立来 当作主导 、用优 势学 以一 定要 进 行 总结 与研 究 。
Research Base Construction
大学内涵发展实施方案
大学内涵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重要使命。
然而,当前我国大学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科建设不够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足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大学的内涵发展。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内涵发展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内涵发展目标。
1.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条件,推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2.加强学科建设。
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交叉和融合,提升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
3.深化科学研究。
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科研水平,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实施方案。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激励优秀教师,引进高水平人才。
2.优化学科布局。
根据国家和地区发展需求,调整学科结构,加强前沿交叉学科建设,提高学科竞争力。
3.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4.加强学生培养。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实施保障。
1.加大投入。
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确保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2.加强管理。
建立科学合理的内涵发展评价体系,加强对内涵发展目标的跟踪监测和评估,推动内涵发展实施方案的落实。
3.加强合作。
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推动内涵发展实施方案的深入实施。
五、结语。
大学内涵发展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我国大学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大学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内涵发展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大学的内涵发展水平,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校内涵建设
高校内涵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中越来越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
高校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而高校的内涵建设就是高校发展的基础。
如何促进高校内涵建设,是一个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
一、高校内涵建设的理念高校内涵建设的理念是高校发展的基础。
高校的内涵是指高校在教学、科研、创新、服务等方面的实质性内涵,是高校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所形成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形象,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内涵建设的理念应该是多元化、开放性、协同性和创新性。
多元化是指高校在内涵建设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教师、学科、文化等方面的多样性,形成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多种教育模式和资源共享机制。
开放性是指高校应该积极开放,促进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协同性是指高校各部门之间应该团结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校发展。
创新性是指高校应该具备创新精神,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方法和有效途径。
二、高校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高校内涵建设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教学:高校的教育教学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教学是高校的重要功能。
高校要加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创新,推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开创高校内涵建设的新局面。
科学研究:高校的科学研究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加强科学研究,优化科研环境,培养科研人才。
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科研优势,扩大科学研究的影响力,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更积极主动,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校内涵建设的有效融合。
文化建设:高校的文化建设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文化建设是高校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高校应该加强在宣传文化影响力、继承传统文化、营造文化氛围和弘扬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社会服务:高校的社会服务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加强对社会的服务和支持,积极地参与社会建设和公益事业,树立高校的公益形象。
同时,高校要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为社会提供经济和社会效益双重的教育服务。
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
高校内涵式发展引言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指高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这种发展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注重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
教育教学1. 课程改革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求对课程进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开设跨学科课程、项目式教学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内涵式发展需要优秀的师资队伍支持。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
引进国际化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3. 实践教学高校内涵式发展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室、实习基地等资源的建设,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 评价体系改革高校内涵式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
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应考虑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科学研究1. 学术研究导向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求将科学研究作为核心任务。
加强学术研究导向,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奖励。
2. 学术交流与合作高校内涵式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国内外优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研究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 研究平台建设高校内涵式发展需要建立一流的研究平台。
投入资金和资源,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研设施,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
4. 创新成果转化高校内涵式发展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社会服务1. 社会需求导向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求将社会需求作为服务的导向。
通过调查研究和社会咨询等方式了解社会需求,并将其纳入教学和科研的内容中。
2. 社区合作与服务高校内涵式发展需要积极参与社区合作与服务。
论高校教育内涵建设的方法与路径
论高校教育内涵建设的方法与路径高校教育内涵建设的方法与路径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推动国家进步方面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校教育内涵建设是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高校教育内涵建设的方法与路径。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的教育质量与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密不可分。
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其教学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是推动高校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
具体的做法包括:1.招聘高水平的教师,确保教学和科研水平。
2.为教师提供定期进修或培训机会,促进教师全面成长。
3.建立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激励优秀教师,促进全体教师之间的互相竞争和提高。
二、强化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高校教育的核心是课程,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是高校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
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创新,具体做法包括:1.鼓励教师开展深入研究,更新课程理念和内容,加强实践性和针对性。
2.完善教学手段,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开发多媒体教学平台和资源库,提高教学效果。
3.创新教学方式,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加积极的体验。
三、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高校教育内涵建设的方向之一。
具体的方法包括:1.加强专业方向的培养和通识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学科整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展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意识。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内涵建设涉及方面广泛,需要长期的精心规划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推动高校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方法和路径,也是推动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
用新的思路谋篇布局改革创新,推进高校内涵建设
用新的思路谋篇布局改革创新 ,推进高校 内涵建设 - -
文 / 中共上海市教 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书记 李宣海
今年是世博会举办之年 , 是经济结构和发展 方式深刻 转变之年 , 也是 国家、 上海市 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启 动实施以及上海建设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 区之年。 上海高校要认真学 习和领会 中央和上 海市委市政府 的重 要精神 , 紧密联 系高校 实际 , 找准突 出问题 , 用新 的思路谋篇布局 、 改革创新 , 面推 全 进高校 内涵建设。 上海高校 内涵建设进一步 向纵深推进 , 要有新的动力 , 推进高等教育 国际化 , 以高教开放促进高教 改
坐标上, 应该体现学校的办学类型, 以及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学校的 发展阶段等维度。 二是要有定位的标杆。
每 一所高校都要在 国内外找准 自己追赶 的标杆学校 , 学分析 自己的差距 , 科 明确追赶 的 目标 , 努力争创 一 流。 所谓一流的标 准 , 就是要看是否适应社会需求 , 得到社会认可 , 办学水平和质量在 同类型高校 中是 看
否是一流的, 在重点学科和专业课程、 以及知识创新成果方面是否是独一无二的。 三是要有实现定位的路
径。 高校 要围绕 自己的办学定位进行 目标分解 , 做好制度和政 策设计 , 形成发展的“ 时间表 ” 路 线图” 和“ 。
通过 深化高校定位 更好地促进上 海各高校特色 办学、 错位 竞争、 合作共赢 , 实现 内涵建设 、 学发展 。 科
t 海数霄》 豢润刊 o 约∞ 3
1
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 改变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 系和实践教 学体系设计, 要以社会需求为重要导 向。 不断完善校企 互融的应用 型人才教 育培 训模 式 , 要探索 中高职教育的“ 立交桥” 改革应用型本科人才培 ,
高校要构建内涵式发展的治理体系
高校要构建内涵式发展的治理体系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构建一套适应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治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和治理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下几个要素至关重要。
1. 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力。
2. 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应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开展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3. 科研创新能力:高校要加强科研创新,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
建立一套科研激励机制,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资源支持,培养学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质量监控和评估: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对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和学生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改进,确保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持续进步。
二、构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治理体系为了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需要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构建措施。
1. 健全组织架构:建立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组织架构,明确各级管理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设立相关的部门和机构,负责内涵式发展的规划、实施和监督,形成科学、协调的管理体系。
2. 加强决策和执行力:高校需要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确保决策与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同时,要强化执行力,确保决策的贯彻执行和效果评估。
3. 建立信息化平台:构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4. 加强内外部合作:高校应积极开展内外部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理念。
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
高校内涵式发展一、概述内涵式发展是指高校在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内涵式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提高高校整体实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内涵式发展要求高校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2.1 教学质量与效果高校内涵式发展首先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实现教学过程全程质量监控,关注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和改进。
2.1.1 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其在专业领域的竞争力。
•加强学科前沿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2.1.2 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引入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推行小班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和个性化教学。
2.1.3 教学评估的科学性•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包括课堂教学评估、作业评估和综合测评等。
•针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
2.2 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内涵式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2.2.1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强化人文教育,提高学生对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
2.2.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2.2.3 倡导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发展能力。
•提供职业规划和创业指导,帮助学生实现职业发展。
2.3 教学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求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2.3.1 推动问题导向的教学改革•引入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建议江苏科技大学王彬非常感谢省教育厅给予我们广大师生这个机会,让我们能为《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言献策,畅所欲言。
我的建议就是希望《规划纲要》能够更加注重我省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
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是相对于其外延建设而言的。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内涵和外延,都有其质和量的规定性。
所谓内涵,就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是事物本身包含的主要内容,是决定事物品质的规定性。
所谓外延,就是事物所属的范围、规模、类别等数量方面的规定性。
就高等学校而言,其外延建设就是指教育的各种硬件设施的改善以及招生规模的扩大等等,而其内涵建设则是指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科研成果数量的增加等等。
之所以建议要加强省内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理由:第一,内涵建设能够推进高等学校的科学定位,帮助高校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升格”就一直是许多高校为之努力的目标和相当一段时期工作的中心任务,学校之间不分类型、不分层次,互相攀比,都向综合型大学发展,千篇一律。
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醒各高校减少盲目的扩张行为,转而注重发展自己原有的基础与特色;第二,内涵建设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等优质教育的需求。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一直居于全国前列,省内居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凸显,择校的社会心态剧增。
面对这种情况,我省高校应作出内涵发展的应对,追求有品质的教育,发挥出我省先进的高校文化与特色;第三,内涵建设有助于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出各高等院校自己的校园文化和主体精神。
大学作为教育领域中层次最高的教育机构,不仅要使学生在知识层次、智慧层次上有一个质的飞跃,还要使学生的道德思想、社会责任等方面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
而内涵发展主要依靠的是高校教育思想新、道德面貌好、主体精神强等校园文化内功的积淀,这就意味着高校内涵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各高校主体精神的过程。
高校科研建设实施方案
高校科研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高校科研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建设不仅关乎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竞争力,更关系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科研建设实施方案显得尤为迫切。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科研项目的申报和批准率,确保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 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提升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 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完善科研设施和平台建设,提高科研条件和环境。
4. 拓展国际科研合作,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实施策略。
1. 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建立科研项目申报、审批、执行和结题的全程监管机制,确保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2. 加大对科研团队的支持力度,鼓励团队合作,提高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 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规范经费使用,提高经费利用效率,确保科研条件和环境的改善。
4. 拓展国际科研合作渠道,加强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提高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力。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立科研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
2. 完善科研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3. 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和激励,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 加大对科研设施和平台建设的投入,提高科研条件和环境的整体水平。
五、总结。
高校科研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声誉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和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提升高校的科研竞争力,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积极配合,共同推动高校科研建设实施方案的顺利落地和有效实施。
高等教育如何推进学科创新与学科建设
高等教育如何推进学科创新与学科建设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变革正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形塑着未来世界的面貌。
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高等教育在新时代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推进学科创新和学科建设,成为了高等教育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重视学科发展的长远性高等教育以其广泛性、普惠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阵地,同时也是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
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科发展的长远性给予重视。
学科建设需要秉持“建长远之业、谋永久之计”的基本原则,注重持续性、完备性和品质性。
建设一门优秀的学科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教育机构的长期投入和经费支持、教师的精益求精、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等多种因素的相互配合。
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必须注重“厚积薄发”,把学科建设做好,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加强高校学科团队建设高校学科团队是推进学科创新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
建设高素质、高效率、高成果的学科团队,就是要构建有利于团队建设的环境,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构建优秀的师生相结合的学术研究团队。
要提高师生合作,促进多学科交叉,使学科建设更加深入,使团队不断发挥创新和整合资源的优势。
师资队伍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学术成果、教育方式、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表现,都是一个学科发展的关键。
因此,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教育水平高、教育态度好的教师,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学科拔尖人才。
三、建立科学的学科评价体系学科建设需要随时进行监测和评价,以更好地了解学科的发展状况、问题和需要。
此外,学科评价也是推进学科创新的重要手段。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着眼于学科特征、发展方向、对社会和经济的贡献等,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对学科的质量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评价的结果也可以向学科团队和师生提供建设方向和改进的挑战。
四、推进科研创新,促进学科快速发展科研创新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
论推进高校内涵建设的意义和对策
1 、 发 挥 党委 核 心凝聚 力的作 用
目前我 国高校 实行党 委领 导下 的校长负 责制 , 党委在 高校 的发
质 量保 证 高校健 康发展 实现 高校使 命 的必 由之 措 笔者认 为 . 我国 高校的 内涵 建设要做 到在发 挥 党委 的核 心凝 聚 力作 用 的前提 下 . 努 力做 到 解放 思想 , 即要 以师为 大、 以生 为本 、 以学为 重、 以研 为核
一
内涵建设 中起 着贯彻 党 的教文化 的作用 , 归 结 为一句话 , 就 是具有 核心 凝聚力 的作 用。 ( 1 ) 全 面贯 彻党 的教育方 针 , 坚持高 校办 学的社 会主 义方 向。 党 委必须 高举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 伟大旗 帜 , 全面 贯彻 党和 国家教 育 方 针; 要管 理好 出版 、 网络 、 校刊 、 广播等 宣传舆 论 阵地 , 坚 持用马 列 主 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占领思想理论阵地。 ( 2 ) 做 好思 想政 治l T作 , 保证 人才培 育质 量 。 党委 要 责组织 和 参加面 向教职 工 的各类思 想情 况调研 活动 , 负责全 校教 职工政 治 理 论学习、 普 法宣 传教 育和 形 势政 策教 育 : 要加 强对 学 生思 想政 治 教 育工作 的指 导 , 切 实加强对 学 生的世 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 观教 育 。 ( 3 ) 推 动校 园文化 建设 , 营造 学校 内涵发 展的 良好环 境 。 在校 园 文化建 设 中 , 党 委主 要 是发挥 引 领和 促进 作 用 . 主要 职责 是 负责 校 园内 各种舆 论 宣传 阵地建 设 , 负 责审核 校 内媒 体 、 讲 座以 及校 内社 团等涉 及意识 形态 等重要 信息 的内容 , 协 同有关部 门和群 团组 织 指 导开展 各种 健康 、 生 动活 泼 的文化 活 动 , 使全 体师 生在 潜 移默 化 中
加强学术科研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加强学术科研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学术科研建设,提升教学质量2023年已经到来,学术科研建设和教学质量,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继续成为重要的关注点和研究主题。
这个时代的教育,除了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外,其重要性和意义,更在于其对于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长远作用。
因此,加强学术科研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推进国际化发展的必要选择。
一、加强学术科研建设1、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建设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是保障学术科研建设持续发展的基础。
如何培养、招募和储备专业化、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将是高校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增加聘任的自主权,吸引海内外杰出人才来校任教或科研。
其次,学校应建立健全科研课题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形成一种多学科、多专业人才的融合模式。
百家争鸣,群英荟萃,这样的团队协作方式,更容易在科研领域拓展新的研究视野、开展创新性研究,同时也能够极大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效率。
2、优化科研机制,鼓励创新研究在加强学术科研建设方面,学校还应该着眼于优化和创新科研机制,提供更加适宜、自由度更大的科研环境。
首先,在科研经费上,科研经费的使用要力求高效、规范,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实现科研经费的科学管理,提高资金效益;在获奖方面,要提高科研项目的获奖率,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具有前沿、国际水平且具有实际应用的科研工作;在评价体系上,要注重科研成果的价值和贡献评价,制定科研成果评价标准,降低论文的数量压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
3、促进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结合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项目、聘请企业专家为客座教授、共建实验室等方式,将学校所在地区的科技资源与产业需求进行有效结合,为学术科研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对于学生而言,学术科研建设也是其思维的展开和规划的拓展。
因此,学校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于高校学生科研投入的指导,拓展学生的科研渠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兴趣。
加强科学研究工作 促进学科内涵建设
丽 民 科技 蕾
加强科学 研 究工作 促进学 科 内涵 建设
尚春
( 西安科技 大学 学科建设 办公室 , 陕西 西安 7 0 5 ) 10 4
摘 要: 科学研 究是 学科建设 工作 中的动力和基石 , 是促进 学科 内涵建设的重要 内容和 实施 手段 , 高校的科 学研 究与学科 建设是相互协调 , 互 相促进的互动 关系。 关键词: 科研 ; 内涵建设 ; 学科 科学研究 声誉 的提高 , 吸引更 多的专业人 才铺平道 路 ; 了更具竞争力的人才 为 有 队伍 , 各类学科 积淀的教学科研 成果就更丰富 , 吸引更 多的资金支持 , 反 哺科学研究 工作 , 最终形成 良 性循 环。 3 加强科研管理创新 , 带动 高校学科建设全 面发展 31 加强管理功能 , . 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从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相互 促进 作用方 面看 , 高校若 不加强学科 内涵建设 , 就无 法推动其他各项 事 业 的全 面发展 ,而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是推动学科 内涵建设的根本手段 , 因此高校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科研管理工作。 加强科研管理 。 须首先 明确本单位科研 任务 , 并对 总任务细化到各 二级单位中 , 督促其按时完成年度科研计划。 与此同时 , 还应完善科研管 理有关制度 、 健全科研工作考核体系 , 营造 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 , 全方位 调动教职工从事科学研 究工作的积极性。 就科研工作管理方 面 , 到思想 上高度重 视, 应做 工作 中积极落实。 例 如 , 以加大科研项 目申报工作 力度 , 可 积极组 织 申报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努力 “ 7 ” “6 ” 学科建设工作主要 内容概括 为三个方 面: 练学科方 向 , 凝 汇聚学术 等国家级项 目, 争取 国家杰 出青年基 金、 9 3 、 8 3 等重大科研计 队伍 , 构筑学科平台。 科学研究 的开展渗透到这三个方面的所有 内容 。 因 划项 目; 积极组织青年教师 的科研 培育项 目 及科学技术奖励工作 。 此,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工作 中的重要内容和实 施手段 , 学科建设是 科 3 加 强科研 的社会服务功能 , . 2 确保学科发展活力。科学研究 的主要任 务就是为经济建设服务 , 高校应 以实 施高校科技创新工 程为抓手 , 不断 学研究的外在表现 , 两者是一种相互促进 的互动关 系。 21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发展 的动力 。一 流的科学研究必将推动所在 增 强高校科研创新和服务能力 。 . 学科迅猛发展 , 一流的学科也一定有一流 的科学研究水平 。学科建设要 加强 与地方 政府和企业 的科技合作 , 扩大科技合作 的领域 , 增强科 实现健康 、 协调、 稳定的发展 , 必须要有 高层次 的学科研 究队伍 、 高水平 技 服务能力 , 拓宽服务领域 , 通过增强科研实力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加 的科学研究基地 、 的产学研转化基地 、 系统 完善系统的竞争机制 , 这些 因 强与地方的科技合作 , 力为经济建设 服务。 努 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 素都对科学研究有着高标准 、 高要求。 为企业解决技术 问题 , 既能满 足社会发展 的需要 , 也能为学科发展开拓 我国教育部周 济部 长在高校服务地方 开展工作会议 和高等学校为 新 的科研资源 , 寻求新 的学科、 并 科研 增长点。 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服 务座谈会上强调 :高校的发展特别是其 科研工 33 加强学科 与科研 的有 机结合。加强科学研究与学科的有机结合 , _ 离 作, 应该坚持“ 天立地” 顶 的方向。 所谓 “ 天”就是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前 不开人 才队伍建设 , 顶 , 在争取重大科研项 目、 综合性研究课题 的同时 , 力争 沿研究 ,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 , 创造出国际水平成果 ; 立地” “ 就是要重视面 形成若 干个在本行业领域 内较有影 响的科技创新 团队, 并争取省部级科 向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 的主战场 ,切实解决 发展 实践 中大量 的科 技问 技创新 团队。 整合资 源, 积极 申报 国家级、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 对 力争产生出高水平成果 、 题, 特别是面向“ 三农” 第一线 , 着力解 决农村经济社 会发展 中的重 大问 中心, 已获准科研基地的建设加大投人力度 , 题 。由此可 以看出 ,高校 的科学研究 是科技发展 与社会经济建设 的桥 孵 化出产业化项 目、 培育 出行业 内顶级人才 , 申报 国家重点学科 、 为 国家 梁。 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奠定基础 , 这样在两者相互促进的同 2 科 研工作是学科建设的基石 。高校 活跃 的科 学研究活动必将凝练 时 , 以优化学科布局 , . 2 可 增强科学研究实力。 出学科有特色的研 究方向 ,汇聚 出致力 于本学科方 向上 研究的学术梯 高校应加强开展科 学研究与学科 建设工作的引导 , 协调组织有综合 队, 建设 出一些代 表本学科特色的学科 研究基地和产学研转化基地 , 催 优势 的学科交叉融合 , 相互 渗透 , 有效开展 综合研究 。实施项 目带动战 生出~大批优秀的论 文、 著作 、 科技进步奖 、 教学成果奖 、 鉴定项 目、 专利 略 , 通过组织相关学 科进行跨学 科的科技攻关 , 联合 申报并承担综合性 等丰富的学术成果 , 培养 出一 大批 又~批 的博 硕士高层次人 才 , 继而极 的重大科 学研究任务 , 解决 国家某领 域或某行业 中长期发展 的前沿 着力 大的提高学校的学术声望并扩大影响力 , 促进 学校整体教学科研水 性科学问题 , 中优势对 空 白领域 的关键技术 进行 科技 自主创新 , 有力 集 形成 平 。只有取得这一系列卓有成效 的进步 , 的学科 内涵建设综合实力 学校 批有 自主知识产权 的高水平科 技成果 ;实 现科学研究 的重大突破 , 带 才 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 反之 , 学科建 设水平的提 高又为科学研究 的后续 动学科 的重大发展 。 发展提供合理 的知识、 才结构 , 人 充沛的资金支持 。 为创造 良 的科研环 4 结论 好 境并形成新 的竞争力打下坚实 的基础。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 的根本性建设 ,是不断增强学校办学能力 、 提 从学科 发展 的角度看 , 任何一个学科 的发展 , 只有通过若干重大科 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的基础 , 它影响并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水 研项 目的连续集中攻关 , 才能得 以实现。 因此 , 科研工作是学科建设 的基 平和特色。科学 研究工作是学科建设工作的基础 , 是加强学科建设 内涵 石, 没有健康发展的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只能是“ 水中望月” 。 建设的重要手段 。高校的科学研 究与学科建设 是相互 协调 , 互相促进 的 2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 。高校从事科学 研究 工作的一般 互动关系。 . 3 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选择研究方 向 。 开展研究 选题 、 制定技术路线 高校应 明确科学研究之重要性 , 通过 高水平 的科学研究带动学科建 和研究方案、 实施研究方案和课 题总结 。其中的任何 一个环节都需要高 设发展 ; 发挥传统学科优势 、 出特 色学科特点 、 突 加强新兴学科培育 , 促 校教 师明确 自 身学科特点和发展 现状 , 结合实 际条件 , 对所选 择的研究 进科技创新 、 加强科研 管理的组织 协调工作 ; 织科研与学科的有机结 组
对高校内涵建设的认识
对高校内涵建设的认识一、高校内涵建设的意义加强内涵建设,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战略性转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中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存在重规模数量轻结构优化、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现象。
尤其是教育质量的滑坡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由以宏观领域为重点和以外延发展为主及时地转变为以微观领域为重点和以内涵发展为主。
在连续扩招后,大学应走入质量时代。
二、大学内涵建设的内容高校内涵建设,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文化、质量、特色、效益。
为什么把文化放到第一位?1.从高校承担的任务看:高等学校应把培养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并且把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和对社会贡献大小的基本标志。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人才培养、成长的普遍规律。
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
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
大学传统、大学精神,实际上是大学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
2.从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看:当前,高校面临激烈竞争。
纵观中外大学发展史,一所成熟的大学、一所办得成功的大学,至少都注重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
不注重时代性,大学的发展就会失去本性;不注重规律性,大学的发展就会失去理性;不注重创造性,大学的发展就会失去个性。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人力资源、资金、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学科生长机制和大学文化传统。
有人概括为四力:学术生产能力、人才生产能力、管理能力、文化力。
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
文化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最深刻的内涵。
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大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长期培育、积淀而成的,它蕴育于大学文化,并深深地融合在大学的内质之中。
一所大学如果缺乏深刻的文化内涵,永远不可能成为卓越大学。
一个时代的大学精神和风气从本质上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兼容并蓄、学术自由”的气息已经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精神”的最核心内容。
内涵建设——精选推荐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基本形成每个地(市)至少设置一所高职院校的格局,高职教育无论是学校数还是在学人数,均已占据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的矛盾日趋明显。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走内涵发展道路,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内涵建设是相对于外延扩张而言的。
内涵建设就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动事物朝着健康、高效、有序的方向迈进。
内涵建设就是要在各种硬件设施以及显性要素增加和扩大的基础上,优化办学理念,更加注重内在品质的培养,努力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内涵建设关乎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落实,关乎知识经济时代特色人才的成功培养,关乎高等教育“十一五”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十五”期间高校发展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启动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稳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质量为核心目标,以改革为动力,狠抓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一、内涵发展是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历史较短。
随着近几年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大,外延扩张过快、内涵发展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办学特色不鲜明、内部管理粗放、人治色彩较浓等方面。
在高职教育国际化背景和大众化条件下,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
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不断积累、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抓好质量和管理这两个核心问题。
进一步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把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党团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产学研结合、毕业生质量、学生就业等工作抓好,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内涵建设措施方案范文
高校内涵建设措施方案范文1. 概述高校内涵建设是提高高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关键。
通过加强内涵建设,高校可以提供更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培养更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
本方案将针对高校内涵建设提出一系列措施,以实现高校的全面发展和卓越水平。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力量,对于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高校内涵的关键措施。
- 制定优秀教师评选机制,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 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 加强教师培训和进修,提供各类学术交流和培训机会;- 建立健全教师职称晋升制度,激励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鼓励教师多与学生互动,提供更好的学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3. 优化学科建设优化学科建设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加强学科建设,高校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 制定学科专业规划,调整学科结构,提升学科影响力和竞争力;- 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鼓励多学科综合研究;- 提供学科交流与合作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 建立高水平学科建设评估机制,鼓励学科团队加强科研工作;- 加强建工作,使学科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 开展课程实习和实训,提供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 加强实验室建设,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 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项目和社会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提供创新支撑和资源保障。
5. 构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高校内涵建设的基础性条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生活品质。
- 加大校园建设力度,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和生活设施;- 加强学生宿舍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团活动;- 加强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新时期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策略研究
2012年第06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6,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282期)Total No .282收稿日期:2012—01—27作者简介:李昌连(1966—),男,江西于都人,赣南教育学院,副教授,本科。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吴昊文(1968—),男,江西南康人,赣南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高校管理、教师教育。
新时期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策略研究李昌连1,吴昊文2(1、2.赣南教育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新时期地方高校内涵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创建学校的特色,确保学校平安发展。
实践途径主要有:完善以特色为核心的学科建设体系,形成以行业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创新为目标的教师激励制度,坚持以特色为追求的大学文化建设等。
关键词: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策略;科学发展观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6—0055—02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中同样担当着重要责任。
地方高校如何立足实际,从观念上和体制上寻找其内涵发展的突破口,不断提升自身“软实力”,是新时期摆在地方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地方高校内涵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这要求地方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地方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学科内涵建设方向
学科内涵建设方向
学科内涵建设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创新:学科内涵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拓展学科的理论体系。
在新的问题和挑战面前,需要推动学科理论的突破和发展,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学科理论框架。
2.方法创新:学科内涵建设需要推动方法创新,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通过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加强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拓宽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3.学科交叉:学科内涵建设应该积极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通过开展跨学科研究和合作,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学科间的互补和创新,提高综合学科能力和创新能力。
4.学科国际化:学科内涵建设需要加强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学术界保持紧密联系。
通过参与国际会议、发表国际期刊论文和开展合作研究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科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速与国际学术前沿的对话和合作。
5.人才培养:学科内涵建设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术素质和综合能力。
总之,学科内涵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需要通过不断的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学科交叉、学科国际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努力,推动学科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高校科研质量的现状分析和提升策略
科技与创新I Scie n ee and Tech n o l ogy & Inno v ati o n ----------------------------------------------------------------------------[ 2021 年第05 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1 ) 05-0010-03高校科研质量的现状分析和提升策略**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建设研究”;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课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研究”李梦娥(南京邮电大学科研院,江苏南京210003)摘 要:高校科研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和科研产出的主力军,是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核心支撑、内涵支撑。
以数据分析高校科研当前存在的尖锐问题,包括原始创新和解决重大问题能力不足、行业产业参与度贡 献度不高、顶尖学者领军人才高端团队缺乏,并从点、线、面的战略格局,提出以科研评价挖掘科研潜力,以基层科研组织、科研特区、新科研组织建设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以校院联动、院院联动、院企联动、人才联动整合科研学术资源,实现科技创新的融合、叠加、溢出效应,促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可持续、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高校;科研质量;科研管理;科技创新中图分类号: G311 文献标志码: A 1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很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促进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而且是在国家战略的核 心位置。
党的十九大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 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七大发展战略,都与科技工作息息相关在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形势下,近 年来国家关于科研改革的文件层出不穷,涉及科技体制、基 础科学研究、科研自主权、科研评价、科研诚信、科技奖励、科研管理、知识产权等方方面面,都体现了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政府谋划规划的意志,是要强势、强力、强效促进科 研水平提升,要实现“从1到N ”模仿跟跑至“从0到1”并跑领跑的转段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高校科研内涵建设及策略
2020年7-9月,本人参加了第八期高校处级干部治理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
通过在线听取了各位专家专题报告,以及小组的专题讨论活动,收获很大,对推进我校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问题以及科研内涵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
2019年以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校科研处的科学统筹已经各个二级学院的积极落实下,我校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
不仅体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的历史性突破,还体现在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项目和奖项的突破。
新时期下,如何整合现有的教学科研优势,稳步推进我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高校科研内涵建设,本人有以下几点思考建议:
1)构建逐层支撑的科研体系,形成科研发展的良好生
态
统筹校级研究中心建设。
打破学校外部界线和内部管理障碍,通过梳理整合,调整现有研究中心名称,构建2~3个协同创新中心,着力打造我校科技创新品牌。
突出二级分院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科专业发展和自身优势设立研究院(所),注重系(室)的职能拓展。
将教研室改为研究室,促进从单一教研功能向教研、科研双重功能转变,明确并稳定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方向。
实行三层次科研立项。
针对专业发展趋势与科研立项数量不相适应问题,增设校级科研立项,形成教
师科研发展基础,提高省级科研项目立项率,通过国家、省、校三级项目体系的构建,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
2)形成重点明确的科研方向,组建优化组合的创新团队
依据“突出重点,集中资源,精准发力”的工作原则,针对重点学科专业和专业硕士培育点建设需要,综合考虑传统优势、新兴学科和发展潜力,抓住制约现代产业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遴选或凝练若干
个重点科研方向。
依据科研重点发展方向的实际需要,打破常规方法和常规待遇,引进若干知名领军人才。
3)建设全面开放的科研平台,实现科技发展的要素汇聚
充分认识校校、校企、国际合作对推进学校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学校对外合作管理机构建设,设置专门对外合作促进办公室,专门负责校企对接的联系沟通工作。
强化二级单位主动对接行业产业意识,充分利用学科专业带头人的社会影响力,吸引社会资源,搜求相关人才,提升科技发展实力,形成学校推动、学院主动、业界随动的有利发展格局。
4)注重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强化科技发展的两个功能
坚持“研以致用”的基本理念,组建学校成果转化办公室,统筹管理教师科研成果和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工作。
制定科研成果向市场快速转化的激励政策,构建成果孵化、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的支持体系。
注重科研成果向教学及时转化,为教学改革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具体案例,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5)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可能
提高全校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专利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通过设置专业辅导讲座,帮助学校科研人员申报职务发明,获得相应的知识产权。
制定学校“专利管理”“成果转化”等一系列政策,引导和鼓励老师们跨学科、跨领域联合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价值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