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中医治疗
优势病种_心悸
市中医医院心悸 (心律失常)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中华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根据患者的主症〔可有心悸、心绞痛、无力、头晕、晕厥〕、舌苔脉象诊断。
①、主症: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神情紧,不能自主,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性。
②、兼症:胸闷不舒,易冲动,心烦,少寐多汗,颤抖,头晕乏力。
中老年发作频繁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那么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
③、诱因:情志刺激、惊慌、紧、劳倦过度、寒冷刺激、饮酒饱食等。
④、脉象:数、疾、促、结、代、沉、迟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3年《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制定,结合发作时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食管心电图、电生理检查、运动试验诊断。
①、根据病人客观描述发生心悸等临床病症与相关病史。
②、进展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等明确诊断。
〔二〕、病类诊断:〔1〕分清虚实心悸多为虚实相兼,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淤血、火邪之类。
〔2〕辨明惊悸怔忡大凡惊悸发病,多与情绪有关,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
〔3〕详辨脉象变化脉搏的节律异常为本病的特征性脉象,如脉率快速型心悸,可有一息六至之数脉,一息七至之疾脉,一息八至之极脉,一息九至之脱脉,一息十至之浮合脉。
脉率过缓型心悸,可见一息四至之缓脉,一息三至之迟脉,一息二至之损脉,一息一至之败脉,两息一至之夺精脉。
脉律不整型心悸,脉象可见数对一止、止无定数之促脉,缓对一止、止无定数之结脉,脉来更代,几至一止之代脉,或见脉象乍疏乍数,忽强忽弱。
临床应结合病史、病症,推断脉症从舍。
〔4〕结合辨病辨证对心悸的临床辨证应结合引起心悸原发疾病的诊断,以提高辩证的准确性,如功能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常表现为心率快速性心悸,多属心虚害怕,心神动摇;冠心病心悸,多为阳虚血瘀,或由痰瘀交阻而致;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悸,初起多为风湿干犯肺卫,继之热毒逆犯于心,随后呈气阴两虚,瘀阻络脉证;风心病引起的心悸,多有风生热邪杂至,合而为痹,痹阻心脉所致。
心悸的中医治疗方法
心悸的中医治疗方法心悸是指心脏跳动不规律或强烈的感受,常伴有气喘、胸闷、心慌、出冷汗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心悸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情绪压力、内脏功能失调、气血不足、痰湿内蕴等。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
1.针灸疗法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气血运行的方法,具有活血化瘀、调节心脏功能的作用。
对于心悸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选择针灸治疗。
常用的穴位有心包经的内关、神门、心俞等,以及肝经的太冲等。
2.草药治疗中草药具有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功效,对于心悸症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常用草药有茯苓、酸枣仁、丹参、百合等,可以通过煎煮成汤剂或制成颗粒剂服用。
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心脏功能。
常用的按摩方法包括心脾按摩、心俞穴按摩等。
可以辅助草药治疗或针灸治疗,增强疗效。
4.气功调理气功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和意念来平衡人体气血的方法。
心悸患者可以通过练习简单的气功动作,如深呼吸、腹式呼吸等,来缓解症状。
中医认为心悸与心火旺盛有关,可以通过气功调理来降火。
5.饮食调理中医饮食调理注重养生保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吃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来改善身体状况。
心悸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养心安神的食物,如枸杞、龙眼、麦冬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咖啡因的摄入。
6.情绪调节中医认为情绪波动是导致心悸的重要原因之一、心悸患者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如冥想、放松训练等,来保持心情稳定,缓解症状。
在中医治疗心悸的过程中,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医的治疗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需要有耐心,并且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总之,中医治疗心悸是以整体调理为基础的,通过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来改善心脏功能。
除了药物治疗外,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气功调理、饮食调理和情绪调节等方法都可以作为治疗手段,帮助患者缓解心悸症状。
心悸(心律失常)中医临床路径
心悸(心律失常)中医临床路径一、心悸(心律失常)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应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悸(TCD编码:BNX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律失常,尤其缓慢性心律失常(ICD-10编码:149.3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和“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及疗效参考标准”制定的疗效标准。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心悸(心律失常)诊疗方案”。
心悸(心律失常)临床常见证候:1、心虚胆怯: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弦。
2、心血不足:心悸头晕,面色不华,疲乏无力,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3、阴虚火旺: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4、心阳不振: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虚弱或沉细而数。
5、水饮凌心: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
6、心血瘀阻: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瘀斑脉涩或结代。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心悸(心律失常)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ZYYXH/T65-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心悸(缓慢性心律失常)。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心悸(TCD编码:BNX010)和心律失常,尤其缓慢性心律失常(ICD-10编码:149.302)的患者。
中医药治疗心悸的近况
中医药治疗心悸的近况【关键词】心悸;中医药疗法;综述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大多都具有心悸的临床表现。
我国古代已经对心悸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如《素问•平人气象论》:“……出于左乳下……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伤寒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惊悸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
”《医林衷中参西录•论心病治法》:“有其惊悸恒发于夜间,每当交睫甫睡之时,其心中即惊悸而醒,此多因心下停有痰饮,心脏属火,痰饮属水,火畏水迫,故作惊悸也,宜清痰之药与养心之药并用。
方用二陈汤加当归、石菖蒲、远志煎汤送服朱砂细末三分,有热者加玄参数钱,自能安枕稳睡而无惊悸矣。
”中医药治疗心悸有其独特的优势,疗效显著而副作用小,本文就近年来的中医药诊治状况综述如下。
1 现代临床研究1.1 辨证论治宋氏认为心律失常的病机多为本虚标实。
本虚的治疗,阴虚用六味地黄丸、生脉散、补心汤;阳虚用人参真武汤、附子理中汤、桂附八味丸、附子注射液;气虚用养心汤;气阴两虚用炙甘草汤、归脾汤、生脉注射液;阴阳两虚用金匱肾气丸或参附汤加味。
标实的治疗,痰浊用加味温胆汤、栝蒌薤白半夏汤;血瘀用血府逐瘀汤、丹参饮加味、桃红四物汤、丹参注射液;气滞用四逆散加味;寒凝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或栝蒌薤白桂枝汤;火邪用清心汤。
魏氏将心律失常按心律快慢分为快速型和慢速型。
前者多按气血不足,血脉瘀阻,瘀久化热论治;后者则遵心脾气虚,湿阻心脉用药。
中医内科学——心悸(1)
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 ③ 心悸气短,动则益甚,气虚明显时,加黄芪以增强益气
之功; ④气虚自汗加麻黄根、浮小麦、瘪桃干、乌梅;
⑤气虚夹瘀者,加丹参、桃仁、红花; ⑥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白术、茯苓; ⑦心气不敛,加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以收敛心气, 养心安神; ⑧如睡眠易惊醒,可加重镇摄之品,如龙骨、牡蛎等; ⑨若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胸胁胀痛,加柴胡、 郁金、合欢皮、绿萼梅、佛手。
6、《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且 “虚微动亦微,虚甚动亦甚”。清代《医林改错》重视瘀血 内阻导致心悸怔忡,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每多获效。
概述
(三)范围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
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 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 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心肌炎、一部分神经官 能症等,如表现以心悸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病证 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心悸因于痰浊、水饮、瘀血等实邪所致者,治当化痰,涤 饮,活血化瘀,配合应用重镇安神之品,以求邪去正安,心神 得宁。
临床上心悸表现为虚实夹杂时,当根据虚实轻重之多少, 灵活应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化痰涤饮,行气化瘀,养心安 神,重镇安神之法。
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1.心虚胆怯 主 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恐,稍惊即发,劳则加重。 兼次症:胸闷气短,自汗,坐卧不安,恶闻声响,少寐多梦
概述
概念
心悸是指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心神失养,出现心 中悸动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病证。一般多呈阵发 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
心悸发作时常伴不寐、胸闷、气短,甚则眩晕、喘 促、心痛、晕厥。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
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心悸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心悸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跳动、心慌不安的一种症状。
中医学认为本症的发生多由体质素弱,或久病体虚,或忧思惊恐等,导致气血亏耗,不能养心;或阴虚火旺,炼液成痰,痰火交炽,引起心神不宁;或心血瘀滞,而致心神不安。
西医学的心脏功能性(如部分心律失常、心神经官能症)或器质性(如慢性瓣膜病,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各种心律失常)疾病,以及其他系统疾患(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导致心脏功能失调,而表现有心悸症状者,均包括在内。
【诊断】1注意心悸的发作情况(经常性或阵发性、与活动或精神情绪的关系及心悸持续的时间)。
如器质性疾病的心悸,大都在活动后出现或加重;功能性疾病的心悸,多与精神情绪的波动有关。
2 .注意其他症状,以鉴别不同疾病引起的心悸。
如兼失眠、多梦、头晕、耳鸣、眼花等,多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贫血;如兼气喘、气短、胸闷、胸痛、咳嗽、关节疼痛或高血压等,可见于风湿性、冠状动脉硬化性、高血压性或肺源性心脏病。
3 .检查注意血压变化和心脏浊音界、心音、心率及节律的改变,肺部有无啰音,肝脏是否肿大等,以鉴别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以及属哪一种器质性疾病。
可作X线心脏检查、心电图、心向量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的临床证候有虚实两方面,但常可错综交杂,一般是虚多实少。
气血虚或心阴虚是本,痰火、瘀阻是标。
治疗原则当以补虚为主,祛邪为辅;同时根据心神不安的特点,配合安神镇心的药品。
1气血不足心慌,心跳不安,劳动后可加重,并有气短、自汗,精神疲倦,唾眠不安或失眠、健忘、头昏、目眩、面色无华,唇口淡白,舌质淡红,脉细弱或见结代。
治法:补血益气。
方药举例:归脾汤加减。
黄芭、党参(或孩儿参)、当归、熟地黄各IOg,五味子6~10g,熟枣仁10〜15g(或柏子仁10g),朱茯神12g,龙骨12g,牡蛎30go加减:兼阳虚证,汗出、怕冷、脉结代者,加桂枝4〜6g,炙甘草6g。
心神不宁较甚者,加远志6〜10g,合欢皮(花)15go2.阴虚火旺心慌,心跳,虚烦不宁,时作时止,思虑过度或受惊恐时容易发作,睡眠不沉,多梦,头晕,目眩,耳鸣,面部烘热,口干苦,舌质红,苔黄,脉细滑数。
中医内科学-心悸
③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 虚于下,火逆于上,动憾心神而心悸。
病因
3.感受外邪 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 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血运行不畅, 心悸;
②或风、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 气心阴,引起心悸;
心虚胆怯证 常用药及加减:
• 常用药:龙齿、琥珀—镇静安神
酸枣仁、远志、茯神—养心安神; 人参、茯苓、山药—益气壮胆; 天冬、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 ; 五味子—收敛心气 肉桂—(少许)鼓舞气血生长
• 加减:兼心阳不振—肉桂易桂枝,加附子;兼心血不足—阿
胶、首乌、龙眼肉;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柴胡、 郁金、合欢皮、绿萼梅;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术、苓; 气虚夹瘀—丹参、桃仁、红花、川芎;自汗—麻黄根、浮小 麦、山萸肉、乌梅
二 心血不足证
主证:心悸气短,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 兼证:腹胀便溏,头晕目眩,失眠健忘; 舌脉:舌淡,脉细弱; 病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心血不足证 常用药及加减
• 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
当归、熟地、龙眼肉—补养心血; 人参、茯苓、山药—益气壮胆; 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 ; 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
• 加减: 痰热互结,大便秘结—大黄 火郁伤阴—天麦冬、玉竹、天花粉、生地黄 兼脾虚—党参、白术、谷麦芽、砂仁
预防与调护
1.调情志 2.节饮食 3.慎起居 4.长期治疗
结语
临床特征:自觉心搏异常,不能自主; 病因: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药食不当;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或邪扰心神; 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脾、肺、肾; 病性:有虚有实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2012-05-14 10:37[导读]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病因病机】1.病因(1)体虚劳倦:禀赋不足,素质虚弱,或久病伤正,耗损心之气阴,或劳倦太过伤脾,生化之源不足,气血阴阳亏乏,脏腑功能失调,致心神失养,发为心悸。
(2)七情所伤: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
长期忧思不解,心气郁结,阴血暗耗,不能养心而心悸;或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心神失宁而心悸。
此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动撼心神亦可发为惊悸。
(3)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
或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心阴,亦可引起心悸。
温病、疫毒均可灼伤营阴,心失所养,或邪毒内扰心神,如春温、风温、暑温、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见心悸。
(4)药食不当:嗜食醇酒厚味、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神则为悸。
或因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耗伤心气,损伤心阴,引起心悸。
如中药附子、乌头、雄黄、蟾酥、麻黄等,西药锑剂、洋地黄、奎尼丁、阿托品、肾上腺素等,或补液过快、过多等。
2.病机心悸的病因虽有上述诸端,然病机不外乎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其病位在心,而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如心之气血不足,心失滋养,搏动紊乱;或心阳虚衰,血脉瘀滞,心神失养;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水火失济,心肾不交;或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阴寒凝滞心脉;或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心气失畅;或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宗气不行,血脉凝留;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热毒犯肺,肺失宣肃,内舍于心,血运失常;或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均可引发心悸。
心悸的中医治疗须知
心悸的中医治疗须知心悸病人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心跳加快且惊慌不安,部分病人发作时伴有胸闷气短、下肢水肿、胸痹心痛和眩晕等症状。
中医有时候将心悸称之为心慌。
心悸的发生原因比较多,如剧烈运动、过度紧张等生理因素,贫血、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等病理因素。
现代医学常用美托洛尔或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心悸病人,但是上述药物往往起到缓解心悸症状的作用,无法根治。
中医治疗心悸病人时以辩证论治为主,根据心悸病人的不同证型予以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
本文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中医治疗心悸病人的效果。
一、心悸的病位、病因和病机心悸的主要病位在于:心。
与此同时,心悸的发生与病人的重要器官组织(肝、脾、肾、肺等)失调密切相关。
传统中医学认为,心悸的发病机制主要体现为:其一,实证;其二,虚证。
实证心悸病人表现为:痰饮淤血和心火炽盛。
虚证心悸病人表现为:气血阴阳亏损。
有关资料表明,大多数心悸病人出现虚实两证。
二、心悸病人的辩证论治心悸病人的主要治疗原则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根据心悸病人的不同证型,再对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再治疗心悸病人期间,需根据病人的临床具体表现和病证的变化,灵活采用治疗方式。
1.心虚胆怯证造成上述证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气血亏损。
如果病人受到严重惊吓时,其全身气机和呼吸发生紊乱,最终诱发心悸。
心虚胆怯证病人的心悸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安、无法入睡。
治疗心虚胆怯证病人时以安神镇静方法为主,可选用安神定志丸。
安神定志丸中的主要中药成分为:三钱茯苓+三钱茯神+三钱人参+一钱远志+一钱石菖蒲+一钱两龙齿。
方中龙齿具有镇静宁神之功,人参具有益气养心之功,茯苓、茯神、石菖蒲以及远志等具有安神安志之功。
如果病人出现心阳不振症状,还可加入肉桂和附子等达到温经通阳效果。
如果病人出现心血不足症状,可加入龙眼肉、阿胶以及熟地等达到滋养心血效果。
如果病人出现心悸烦闷和精神抑郁等症状,还可加入白术以及泽泻等达到健脾运湿效果。
如果病人出现气虚挟瘀症状,还可加入桃仁以及红花等达到活血化瘀效果。
运动后心悸不止中医调理改善心脏问题
运动后心悸不止中医调理改善心脏问题运动对健康有着极大的益处,但有些人在运动后却常常感到心悸不止,这对心脏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心悸是由于心脏气血失调所致,因此可以通过中医调理来改善心脏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调理方法和建议,以帮助运动后心悸不止的人改善心脏问题。
一、中医调理的原理中医认为,心脏是人体的主要脏腑之一,其功能是主持血液的循环和调节情绪。
当运动后心悸不止时,往往是由于气血不足、心脏阳气不足或情绪不稳等原因引起的。
因此,中医调理的原理就是通过调理身体的气血和心脏功能,来改善心悸问题。
二、中医调理的方法1. 按摩心俞穴:心俞穴位于背部,脊柱旁边的第三胸椎棘突下。
通过按摩心俞穴,可以刺激心脏功能,平衡心脏的阴阳气血,从而改善心悸问题。
2.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对心脏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建议运动后心悸不止的人多食用一些有益于心脏的食物,如鲜枣、山楂、黑豆等;同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等,以免刺激心脏。
3. 调节情绪:情绪对心脏功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建议运动后心悸不止的人多参与一些能够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活动,如瑜伽、太极拳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睡眠也是重要的,不良情绪和睡眠不足都会对心脏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 中药调理:根据个人情况,可以选择一些有益于心脏的中药来进行调理。
比如,可以选用党参、黄芪、山药等滋补药材,可以改善气血不足等问题;也可以使用冬虫夏草、丹参、山楂等草药来调节心脏功能。
三、预防心脏问题的建议除了中医调理,以下是一些预防心脏问题的建议,对于运动后心悸不止的人也是适用的。
1. 适量运动:运动对心脏健康有益,但过量运动对心脏的负担也会增加。
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
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心脏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3.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对心脏健康非常重要。
建议减少高胆固醇、高盐、高脂肪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持健康的体重。
心悸的名词解释中医
心悸的名词解释中医心悸,这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在中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悸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身体某种不平衡的表现。
它通常被描述为心跳过快、沉重,或者心脏不规则跳动的感觉,有时伴随着焦虑、恐惧和无力感。
中医将此症状归类为“心病”范畴,并在治疗中往往采用综合的方法。
据中医理论,心悸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或人体阴阳失调所致。
中医将心悸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有不同的病机和治疗方法。
首先,中医将心悸分为实证和虚证。
实证心悸多见于气虚、阳虚、痰瘀等病理情况下,主要表现为心跳剧烈、快速,伴有胸闷、气短和躁动不安。
此时,中医会通过调理气血、理气降逆的方法来治疗。
另一方面,虚证心悸则通常由于心脏功能衰弱、气血不足、阴虚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心悸轻微,久久不愈,常伴有神疲乏力、失眠多梦和面色苍白。
对于虚证心悸,中医会采取补益心脏、养血安神的方法进行治疗。
此外,中医还将心悸细分为郁证、热证和湿证等类型。
郁证心悸常见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的人群,表现为心烦意乱、失眠多梦、胸闷胁痛等症状。
对于这种类型的心悸,中医会通过调气活血、疏肝解郁的方法来治疗。
与之相对,热证心悸则由于热邪蕴结、心火过旺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心悸症状与烦躁、口渴、咽干等热症并存。
对于此类心悸,中医会采用清热解毒、清心降火的方法来治疗。
此外,湿证心悸是由于痰湿停滞、脾胃失调引起,表现为心悸伴有恶心、倦怠无力、胸闷腹胀等症状。
中医则会通过祛湿温中、理气健脾的方法来治疗此类心悸。
在中医理论中,心悸也与脏腑相应有一定关系。
据中医所言,心脏与小肠相连,小肠对心脏的通达有影响,因此,心悸也与小肠的功能有关。
同时,心脏与肝脏相互关联,肝气郁结会影响心脏的平衡,所以心悸也与肝气郁结相关。
综上所述,心悸在中医理论中有着丰富的解释,其病机和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针灸、草药、按摩等疗法来调理身体,以恢复心脏的平衡状态。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持续出现心悸症状的人群,还是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心 悸
心悸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要点一概述《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
并对心悸脉象的变化有深刻认识,最早记载脉律不齐表现,《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日死,乍疏乍数日死。
”这是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关系的最早记载。
心悸之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及“惊悸”等,并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并以炙甘草汤等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丹溪心法》提出心悸的发病“责之虚与痰”,《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从朱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
”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曰:“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
”《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医林改错》补充了瘀血内阻亦可导致心悸,并记载用血府逐瘀汤每多获效。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心肌炎、低血糖、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表现以心悸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要点二病因病机(一)心悸的病因心悸的发生多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以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
1.体虚久病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气血阴阳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由外因而成,偶受外来刺激,或因惊恐, 或因恼怒,均可发病,发则心悸,时作时止 ,病来虽速,但全身情况较好,病势浅而短 暂。
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
惊悸日久可以发展为怔忡。
《医学入门·惊悸怔忡健忘》:“怔忡因惊悸久 而成。”
怔忡患者,又易受外惊所扰,而使动悸加 重。
《石室秘录·内伤门·怔忡》:“怔忡之证,扰扰不 宁,心神恍惚,惊悸不已”。
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讲的“心澹澹大动 ”和《灵枢·本神》篇讲的“心怵惕”,也 是类似心悸的描述。
源于汉代Leabharlann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中正 式提出悸和惊悸的病名,并阐述其发病原 因是由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因 素而引发。
《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寸 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
心悸的中医辨证治疗
心悸的概念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病人自觉心中 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 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 耳鸣等症同时并见。
认识源流
溯及《内经》 《黄帝内经》虽无心悸(惊悸、怔忡)一类
的病名,但已经有了类似的记载: 《素问·举痛论篇》曾经指出:“惊则心无
《伤寒明理论·悸》:“其停饮者,由水停心 下,心主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自不安,则 为悸也。”
瘀血阻络
一是由于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一是 由于痹证发展而来。
《素问·痹论篇》:“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 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医宗必读·悸》:“鼓者,跳动如击鼓也”。
可见,风寒湿邪搏于血脉,内犯于心,以 致心脉痹阻,营血运行不畅,亦能引起心 悸怔忡。
类证鉴别
惊悸与怔忡的异同
两者病因不同,病有轻重。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怔忡》:“怔忡……与惊 悸若相类而实不同”。
《红炉点雪·惊悸怔忡健忘》:“惊者,心卒动而 不宁也;悸者,心跳动而怕惊也;怔忡者,心中 躁动不安,惕惕然如人将捕之也。”
怔忡
每由内因引起,并无外惊,自觉心中惕惕, 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 情较为深重。
《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水衰火旺而扰火之 动也,故心胸躁动,谓之怔忡。”
心阳不振
大病久病之后,阳气衰弱,不能温养 心脉,故心悸不安。
《伤寒明理论·悸》:“其气虚者,由阳气内 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悸也”。
水饮凌心
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而为 饮,饮邪上犯,心阳被抑,因而引起心 悸。
《惊悸怔忡门》指出:“怔忡者血虚,怔忡无 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 者,痰因火动”。
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则认为瘀血内 阻亦能导致心悸怔忡。
病因病机
心悸的形成,常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 阳衰弱、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
《杂病源流犀烛》:“怔忡、心血不足病也。…心 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怏怏动摇不得安 宁,无时不作, 名曰怔忡;或由阳气内虚,或由阴 血内耗,或由水饮停于心下,水气乘心,…或事故 烦冗,用心太劳,…或由气郁不宣而致心动,…以 上皆怔忡所致之由也。”
《济生方·怔忡论治》:“夫怔忡者,此心 血不足也”。指出怔忡发病的原因,在于 “真血虚耗,心帝失辅,渐成怔忡”;另 外“冒风寒暑湿,闭塞诸经”,“五饮停 蓄,湮塞中脘”,亦能令人怔忡。
疾病认识的丰富
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提出“责之虚 与痰”的理论,认为血虚与痰火是怔忡 致病的根本原因。如:
若是久病,虚中有实,病情较为复杂者 ,则宜标本兼顾,攻补兼施。
阴血亏损,心失所养,不能藏神,故神不安 而志不宁,发为本证。所以久病体虚,失血 过多容易导致心悸。
如果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不但耗伤心血, 又能影响脾胃生化之源,渐至气血两亏,不 能上奉于心者,亦能发生心悸。
阴虚火旺
久病体虚,或房劳过度,或遗泄频繁,伤 及肾阴;或肾水素亏,水不济火,虚火妄 动,上扰心神,亦能导致本病。
此外,如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
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亦 可动憾心神,而发惊悸。如痰热内蕴,复 加郁怒,胃失和降,痰火互结,上扰心神 ,亦可导致心悸的发生,此即《丹溪心法· 惊悸怔忡》篇所说的“痰因火动”之说。
心血不足
心主血,心血不足,常能导致心悸、怔忡。
《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 ,血少者多。”
怔忡之证,则与一般惊悸不同,以虚证为多 ,并无外因,经常心悸,胸闷不舒,发则悸 跃不能自控,甚则心痛阵发。惊悸日久不愈 ,亦可发展成为怔忡。此外,亦有虚中夹实 的。临证时应予详细辨别。
治法原则
虚证当以养血安神为主,如心阳不足或 阳虚饮逆,当补养心气,温通心阳为治 。
实证如因瘀血所致,当以活血化瘀为法 ,如果病由痰热引发,治疗又当从清热 化痰着手为妥。
心虚胆怯
平素心虚胆怯之人,由于突然惊恐,如耳闻 巨响,目睹异物,或遇险临危,使心惊神慌 不能自主,渐至稍惊则心悸不已。
《济生方·惊悸论治》:“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 。且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 出焉。心气安逸,胆气不怯,决断思虑,得其所矣。 或因事有所大惊,或闻巨响,或见异相,登高涉险, 惊忤心神,气与涎郁,遂使惊悸。”
辨证论治
临床辨证要点
首先是要看病人是否有“心跳”、“心慌”而 不能自主的自觉症状;
其次要根据症情区别心悸的性质,是实证还是 虚证,是心阳虚还是心阴虚,是挟痰还是挟瘀 ;
第三要掌握惊悸与怔忡的区别。
辨明虚实
惊悸之证,临床常因惊而悸,初起虽由外因 而成,以实证为多,但也有内虚的因素存在 ;
发展于后世
历代医家系统总结临床实践经验,对 仲景学说进一步作出说明。如《医宗 金鉴》认为 :
“惊自外至者也,惊则气乱,故脉动而不宁 ;悸自内惕者也,悸因中虚,故脉弱而无力 。”
从脉象表现来分析和认识惊悸发生的 原因,必外有惊扰,内有所虚,内外 相合,引发本证。
“怔忡”病名的提出
《济生方》不仅对惊悸有所载述,还提出了 怔忡的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