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兼施让游戏更顺畅 NVIDIAG—Sync解析

合集下载

你应该知道的真相 用游戏显示器真能稳吃鸡?

你应该知道的真相 用游戏显示器真能稳吃鸡?

你应该知道的真相用游戏显示器真能稳吃鸡?作者:隔壁老王来源:《电脑报》2018年第05期《绝地求生》爆红之后,市面上的硬件设备在产品介绍中都开始打上了吃鸡的标签。

CPU、显卡可以让画面帧速更高,键鼠、耳机可以提升游戏的操作这些硬件的效果是比较明确的。

而游戏显示器尽管炒得也很火爆,但是其提供的诸多功能却不都是《绝地求生》游戏所能用得上的。

使用游戏显示器玩《绝地求生》,这些真相你应该知道。

高刷新率无用武之地刷新率可以理解为每秒屏幕画面的刷新次数,刷新率越高,所显示图像的稳定性就越好。

普通显示器的刷新率只有60Hz,而游戏显示器最早吸引大家的特性就是高刷新率。

高刷新率的游戏显示器在游戏中开启垂直同步之后,画面帧速可以稳定在144fps、165fps甚至更高,而普通显示器却最多只有60fps,此时游戏显示器的画面视觉体验就要流畅不少。

不过要体验到高刷新率带来的高画面帧速并不容易,这对游戏硬件的性能要求极高。

因为大家知道在使用传统显示器时,开启垂直同步后,一旦画面最低帧速低于60fps,平均帧速就会猛跌至30fps,画面会出现明显的卡顿。

游戏显示器刷新率提高之后,画面最低帧速就要求达到144fps甚至165fps、200fps。

要实现这一点,对于《英雄联盟》这样的游戏来说问题不大,但是对于《绝地求生》就难了。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择的是华硕 PG279Q,这款显示器的最高刷新率可以达到165Hz。

之所以选择GTX 780,是因为笔者考虑到现在144Hz游戏显示器千元出头就能买到,这类玩家的显卡预算肯定不会太高,GTX 780这样性能的产品更有说服力。

《绝地求生》正式版虽然在硬件优化上提升了不少,但其对硬件的要求依然不低。

在使用GTX 780的时候,无论是高画质还是最低画质,在监狱和跳伞两个场景中,都无法获得100fps 以上的画面平均帧速,高刷新率显示器的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

由此可见,在《绝地求生》游戏中很难实现高刷新率显示器的优势。

300Hz,速战速决!ROG冰刃3S Plus轻薄游戏本

300Hz,速战速决!ROG冰刃3S Plus轻薄游戏本

300Hz,速战速决!ROG冰刃3S Plus轻薄游戏本【摘要】ROG冰刃3S Plus轻薄游戏本以300Hz高刷新率为特点,拥有强大的性能表现和散热系统,能够带来出色的游戏体验。

外观设计时尚简约,使用舒适便捷。

价格合理,性价比较高,适合广大游戏玩家选择。

综合优势在于高刷新率屏幕、性能强劲和良好的散热性能。

推荐给追求高性能游戏本的用户群体,未来发展有望在轻薄本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ROG冰刃3S Plus轻薄游戏本将成为游戏玩家们的不二之选,带来更加流畅的游戏体验和更高的游戏性能。

速战速决的300Hz高刷新率,让玩家在游戏中拥有更快的反应速度,享受更加顺畅的游戏体验。

【关键词】ROG冰刃3S Plus、300Hz、轻薄游戏本、外观设计、性能表现、散热系统、使用体验、价格、性价比、优势总结、推荐群体、未来发展。

1. 引言1.1 300Hz,速战速决!ROG冰刃3S Plus轻薄游戏本的介绍ROG冰刃3S Plus轻薄游戏本是一款性能强悍、外观精美的游戏本,配备了惊人的300Hz高刷新率显示屏,让玩家在游戏中能够享受到更加流畅的画面表现。

其轻薄的设计使得携带和移动更加便捷,不再受限于传统笨重的游戏本。

ROG冰刃3S Plus搭载了顶尖的硬件配置,包括强劲的处理器和显卡,能够满足玩家在最新游戏中的需求,保证流畅的游戏体验。

ROG冰刃3S Plus还拥有出色的散热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电脑运行过程中的温度,确保设备长时间稳定运行。

使用体验方面,ROG冰刃3S Plus的键盘手感舒适,反应灵敏,为玩家提供了良好的打字和游戏体验。

而在价格和性价比方面,ROG冰刃3S Plus也表现出色,相对于同类产品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同时拥有高性能的优势,是值得购买的游戏本之一。

ROG冰刃3S Plus轻薄游戏本是一款综合表现出色的设备,适合追求高性能、高体验的游戏玩家。

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ROG冰刃3S Plus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成为更多玩家心中的理想选择。

DX12U时代不落伍的主流甜品显卡

DX12U时代不落伍的主流甜品显卡

DX12U时代不落伍的主流甜品显卡作者:来源:《电脑报》2020年第31期华硕RTX2060S-O8G-GAMING3显卡外观简约,没有太多花哨的设计,但棱角分明的线条和2.5槽的宽度依旧带来了犀利的硬派感受。

其采用了NVIDIA图灵TU106-410核心打造,OC模式下频率达到了1725MHz,游戏模式下的频率为1695MHz,均超越了公版频率(1650MHz)。

为玩家在1080P及2K分辨率下带来更高帧率的电竞游戏体验和更好的光线追踪游戏体验。

散热部分,华硕RTX2060S-O8G-GAMING3显卡的散热器采用了三风扇设计,值得一提的是,该显卡搭载的不是一般的风扇,而是之前专为高端 ROG 电竞显卡而设计的轴流风扇,其在更小的风扇壳中搭载更长的扇叶,并以环形密封环提高向下气压,带来更好的散热效果。

与此同时,该显卡还搭载了华硕DirectCU II热管直触散热技术,从拆解我们可以看到,该散热器搭载了4根直触式热管,可以迅速将GPU排出,提升散热效能,以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

对于TDP本就不算太高的RTX 2060 SUPER来说,这个散热配备已经足以应付夏日中的散热需求。

供电方面,华硕RTX2060S-O8G-GAMING3显卡采用了6+2组供电设计。

用料方面搭载了华硕超合金电感,MOSFET采用了SiC638整合式DrMOS(单颗负载50A),对于RTX 2060 SUPER来说,已经可以算得上是非常豪华了。

显存则是采用的来自美光的GDDR6颗粒。

虽然是一款更倾向于走性价比路线的产品,但华硕RTX2060S-O8G-GAMING3显卡依旧搭载了强化金属背板,可以更好地保护显卡,防止PCB出现过度扭转及横向弯曲的情况。

同时在背板上也采用了不少的镂空设计,在保护显卡的同时,也不会妨碍散热效果。

华硕RTX2060S-O8G-GAMING3显卡依旧采用了华硕全自动制程技术打造。

相比传统的通孔锡焊和表面贴装组件,全自动制程技术可在单次处理中完成所有锡焊任务,不但能减少组件承受的热应变,还能避免使用高酸碱性的清洁化学物。

免费福利教你通过FreeSync显示器开启G-SYNC

免费福利教你通过FreeSync显示器开启G-SYNC

分别是最高等级G-SYNC Ultimate、常规等级G-SYNC与兼容技术的G-SYNC Compatible,以此进一步扩展G-SYNC 量显示器搭载此项技术,比如R Swift PG27UQ。

常规等级的G-SYNC将不要求HDR功能和硬件捆绑,今后对NVIDIA对G-SYNC重新进行了分类1012019年7月应用与技术支持G-SYNC Compatible的显示器一览也能配合NVIDIA显卡开启G-SYNC同步功能。

对于G-SYNC Compatible,NVIDIA 测试了数百款V E S A A d a p t i v e-Sy n c (Fr e eSy n c)显示器,已经测得31款支持良好。

覆盖了23.8英寸到27英寸的主流尺寸,分辨率也从1920×1080、2560×1440到3840×2160均有涵盖,具体产品参考NVIDIA官方给出的型号。

当然,没有获得NVIDIA官方Compatible 认证的FreeSync显示器,全部都可以手动开启G-SYNC,只是不保证体验过程中会出现异常问题。

G-SYNC Compatible这项技术的核心是默认自动开启VRR技术,刷新率存在一定的可变空间,消除画面撕裂卡顿等问题。

这个可以简单理解为就是让N卡通过FreeSync显示器也能开启G-S Y N C。

而这也是为什么NVIDIA会说未经过认证的FreeSync显示器虽然可以开启G-SYNC,但是不保证效果的原因。

G-SYNC Compatible并不能达到G-SYNC芯片级效果那么,G-SYNC Compatible技术能达到与采用了G-SYNC芯片相同的体验效果吗?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G-SYNC 是以显卡为主导来控制显示器的刷新,而传统的V-Sync则是以显示器为主导。

前者解决了丢帧撕裂以及延迟问题,后者只解决了丢帧跟撕裂问题。

因此那些使用G-SYNC Compatible技术的FreeSync显示器并不能完美达到G-SYNC芯片的效果,不过应对日常使用还是完全没有问题,对于追求完美体验的用户来说,搭配G-SYNC芯片的显示器依然是首选。

让4K游戏攀上144Hz高峰小白式简析英伟达最新G-Sync HDR

让4K游戏攀上144Hz高峰小白式简析英伟达最新G-Sync HDR

G-Sync的技术主要是解决撕裂、卡顿、不流畅的问题。

配合G-Sync技术,游戏会变得更为平滑流畅,体验大幅度改善。

952018年7月962018年7月Tech支持HDR的游戏在不同的显示器上运行后的画面对比。

G-Sync ULMB带来的是更清晰的视界。

SDR和HDR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要说明G-Sync HDR的优势,我们还是简单回顾一下G-Sync技术的由来。

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液晶显示器的刷新率都是60Hz,也就是说显示器一秒钟刷新60幅画面。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显卡输出的画面和显示器显示的画面一匹配的话,游戏画面能够维持稳定和正常,不会出现奇怪的情况。

什么是奇怪的情况呢?卡顿、撕裂、不流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绝大多数显卡做不到稳定输出60Hz。

在画面比较简单的游戏中,显卡和系统输出的帧数比较高,比如每秒钟帧数超过60帧,达到了90帧甚至130帧以上,这个时候显卡输出信息至显示器后,会被抛弃一部分,因为显示器只能显示60帧画面,这就造成了画面的缺失从而带来了显示图像的卡顿和不流畅,甚至上下帧差异带来的撕裂等问题也比较明显。

同样,在画面比较复杂的游戏中,显卡和系统无法输出足够的60帧画面,比如只有35帧,显示器在等待的过程中就会将部分画面重复显示,这也造成了画面的卡顿、撕裂和不流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一开始采用的是垂直同步技术,就是V-Sync,目前绝大部分游戏和显卡的控制面板中都可以开启这个可以技术。

开启之后系统会强制显卡以60帧/每秒的速度输出游戏画面,不满足60帧则以30帧输出游戏画面。

这样问题又来了,如果游戏实际帧数在55~65帧之间波动的话,显卡就会在30帧输出和60帧输出之间切换,游戏会变得非常卡顿,另外,高端玩家不满足60帧的帧率,在激烈的FPS 或者MOBA类游戏中,60帧会影响到玩家的判断和输出。

在这种情况下,英伟达推出了新的技术被称为G-Sync,G-Sync技术需要一个内嵌在显示器中的控制中心来完成,它通过检测显卡的输出帧数情况,智能调节显示器的刷新率并使其和显卡匹配。

网易视频云:视频硬件编码技术对比——QuickSync vs NVenc vs AMD VCE

网易视频云:视频硬件编码技术对比——QuickSync vs NVenc vs AMD VCE

网易视频云:视频硬件编码技术对比——QuickSync vs NVenc vs AMD VCEQuicksyncIntel在Sandy Bridge 架构CPU 中引入了的MFX(Multi-Format Codec Engine,多格式编解码器引擎)视频处理引擎。

第一代MFX 是从Sandy Bridge 上引入的,现在的Ivy Bridge 和下一代的Haswell 也分别具备第二和第三代MFX,Ivy Bridge 的第二代MFX 主要是改进了性能,而Haswell 的第三代MFX 除了速度比Ivy Bridge 更快外,在同码率画面品质方面也会有11% 的改进。

MFX 包含了解码器、编码器和视频效果处理器三部分,其中编码器属于二工位混合式的硬件编码器。

Intel 将编码器的动作分为两组,即ENC 和PAK,其中ENC 包括了码率控制、运动估算、帧间估算、模式抉择;而PAK 包括了运动补偿、帧间预测、前向量化、像素重构、熵编码。

ENC 操作由GPU 的可编程EU 矩阵执行,PAK 则是MFX 的硬件流水线执行,两组动作对不同的帧同时执行,可以藉此达到最高性能。

MFX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它的解码器性能。

例如我们测试的16 分钟1080p 片段,在基于GF110/GF104 的GTX 580/GTX 560 Ti 上解码性能为94.2 fps,基于GK104 的GTX 680 是158fps,而在Sandy Bridge/ Ivy Bridge 的i7-2600K/3770K 上解码性能居然分别高达让人瞪目乍舌的460fps、606fps。

硬件解码性能的强大,除了说明GPU 能应付更复杂的视频解码外,还意味着可以在转码的时候更多地解放CPU 负荷。

此外,IVB的Quick Sync也统一到了Media SDK API下。

CUDA/NVENC首先要说明,CUDA Encoder 和NVENC 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前者是采用GPU 的通用计算单元进行编码加速,后者则是增加了专门的硬线化编码电路作编码加速。

华硕显示器说明书(型号:PG259QNR)

华硕显示器说明书(型号:PG259QNR)

第二版2020 年 11 月版权所有 © 2020 ASUSTeK COMPUTER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 ASUSTeK COMPUTER INC.(“ASUS”) 明确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或通过任何方式复制、传播、转录本手册的任何部分,包括其中介绍的产品和软件,也不得存储到检索系统中或翻译成任何语言,购买者出于备份目的而保留的文档除外。

在下列情况下,不能享受产品保修或维修服务:(1) 产品被修理、修改或改动,除非此类修理、修改或改动得到 ASUS 的书面授权;(2) 产品序列号损毁或缺失。

ASUS“按原样”提供本手册,不提供任何明示或隐含的担保,包括但不限于对于适销性或针对特定目的的适用性的隐含担保或条件。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ASUS 及其董事成员、高级职员、员工或代理不对由于本手册或产品中存在任何缺陷或错误而导致的任何间接、特殊、偶然或必然损失(包括收益损失、业务损失、不能使用或数据丢失、业务中断等)承担任何责任,即使 ASUS 已被告知此类损失的可能性。

本手册中包含的规格和信息仅供一般性参考,可能会随时变更而无需另行通知,因此不应构成 ASUS 的承诺。

ASUS 对本手册(包括其中介绍的产品和软件)中可能存在的任何错误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手册中出现的产品名称和公司名称可能分别是或不是相应公司的注册商标或版权,仅用于标示或解释目的,无意侵犯其所有者的权益。

ii声明 ..... (iv)安全信息 (v)保养和清洁 (vi)中国产品回收服务 (vii)第 1 章:产品介绍1.1 欢迎使用! .....................................................................................1-11.2 物品清单.........................................................................................1-11.3 显示器简介 .....................................................................................1-21.3.1 前部概览/侧面概览 ........................................................1-21.3.2 后部概览..........................................................................1-3功能 ...............................................................1-41.3.3 GamePlus功能 ............................................................1-51.3.4 GameVisual1.3.5 G-SYNC HDR .................................................................1-5第 2 章:设置2.1 安装显示器支撑臂/底座 ................................................................2-12.2 使用 C 型夹(适用于 PG259QNR) ..............................................2-22.3 线缆管理.........................................................................................2-32.4 调整显示器 .....................................................................................2-32.5 卸下支撑臂(VESA 壁挂安装时) .................................................2-52.6 连接线缆.........................................................................................2-62.7 打开显示器电源 ..............................................................................2-6第 3 章:一般说明3.1 OSD(屏幕显示)菜单...................................................................3-13.1.1 如何重新配置 ..................................................................3-1功能介绍.................................................................3-23.1.2 OSD3.2 Aura ...............................................................................................3-83.3 规格摘要.........................................................................................3-93.4 外形尺寸.......................................................................................3-113.5 故障排除(常见问题) .................................................................3-12iiiiv联邦通信委员会声明本设备符合 FCC 规则第 15 部分的要求。

PNY 极力力量 GEFORCE RTX 3070 8GB 双风扇图形处理器:逼格再升级说明书

PNY 极力力量 GEFORCE RTX 3070 8GB 双风扇图形处理器:逼格再升级说明书

ver. 03-21-22PNY GEFORCE RTX™ 3070 8GBDual FanGRAPHICS REINVENTEDThe GeForce RTX™ 3070 is powered by Ampere—NVIDIA’s 2nd gen RTX architecture. Built with enhanced RT Cores and Tensor Cores, new streaming multiprocessors, and high-speed G6 memory, it gives you the power you need to rip through the most demanding games.The all-new NVIDIA Ampere architecture features new 2nd generation Ray Tracing Cores and 3rd generation Tensor Cores with greater throughput. The NVIDIA Ampere streaming multiprocessors are the building blocks for the world’s fastest, most efficient GPU for gamers and creators.GeForce RTX™ 30 Series GPUs are powered by NVIDIA’s 2nd gen RTX architecture, delivering the ultimate performance, ray-traced graphics, and AI acceleration for gamers and creators.NVIDIA Ampere Streaming MultiprocessorsThe building blocks for the world’s fastest, most efficient GPU, the all-new Ampere SM brings 2X the FP32 throughput and improved power efficiency.2nd Generation RT CoresExperience 2X the throughput of 1st gen RT Cores, plus concurrent RT and shading for a whole new level of ray tracing performance.3rd Generation Tensor CoresGet up to 2X the throughput with structural sparsity and advanced AI algorithms such as DLSS. Now with support for up to 8K resolution, these cores deliver a massive boost in game performance and all-new AI capabilities.PNY Technologies, Inc. 100 Jefferson Road, Parsippany, NJ 07054 | Tel 973-515-9700 | Fax 973-560-5590 | Features and specifications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The PNY logo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PNY Technologies, Inc. All other trademark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 2022 PNY Technologie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KEY FEATURES• 2nd Gen Ray Tracing Cores • 3rd Gen Tensor Cores • PCI Express ® Gen 4• Microsoft DirectX ® 12 Ultimate • GDDR6 Graphics Memory • NVIDIA DLSS• NVIDIA ® GeForce Experience™• NVIDIA G-SYNC ®• NVIDIA GPU Boost™• Game Ready Drivers• Vulkan RT API, OpenGL 4.6• HDCP 2.3• VR Ready• Supports 4k 120Hz HDR, 8K 60Hz HDR and Variable Refresh Rate as specified in HDMI 2.1SYSTEM REQUIREMENTS• PCI Express-compliant mother -board with one triple-width x16 graphics slot• Two 8-pin supplementary power connectors• 650 W or greater system power supply• Microsoft Windows ® 11 64-bit, Windows 10 (November 2018 or later) 64-bit, Linux 64-bit • Internet connection¹1 Graphics Card driver is not included in the box; GeForce Experience will download the latestGeForce driver from the Internet after install.PRODUCT SPECIFICATIONSNVIDIA ® CUDA Cores 5888Clock Speed 1500 MHz Boost Speed 1725 MHzMemory Speed (Gbps) 14Memory Size 8GB GDDR6Memory Interface 256-bitMemory Bandwidth (Gbps) 448TDP 220 WNVLink Not SupportedOutputs DisplayPort 1.4 (x3), HDMI 2.1Multi-Screen 4Resolution 7680 x 4320 @60Hz (Digital)Power Input One 12-PinBus Type PCI-Express 4.0 x16PRODUCT INFORMATIONPNY Part Number VCG30708DFMPB UPC Code 751492639833Card Dimensions 10.43" x 5.51" x 2.24"; 3-SlotBox Dimensions 7.48" x 14.96" x 3.5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