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2012-2013初三上期末各区县精选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北区)九年级数学 2013.18.如图,△ABC 中,∠B =60°,∠ACB =75°,点D 是BC 边上一动点, 以AD 为直径作⊙O ,分别交AB 、AC 于E 、F ,若弦EF 的最小值 为1,则AB 的长为 A. 22 B. 632C. 1.5D.12.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与x 轴交于(1,0)和(1x ,0),其中121x -<<-,与y 轴交于正半轴上一点.下列结论:①0>b ;②241b ac <;③a b >;④a c a 2-<<-.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小明在学习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若1≤x ≤m ,求二次函数267y x x =-+的最大值.他画图研究后发现,1x =和5x =时的函数值相等,于是他认为需要对m 进行分类讨论.他的解答过程如下:∵二次函数267y x x =-+的对称轴为直线3x =∴由对称性可知,1x =和5x =时的函数值相等∴若1≤m <5,则1x =时,y 的最大值为2; 若m ≥5,则m x =时,y 的最大值为26m -请你参考小明的思路,解答下列问题:(1)当2-≤x ≤4时,二次函数1422++=x x y (2)若p ≤x ≤2,求二次函数1422++=x x y (3)若t ≤x ≤t +2时,二次函数1422++=x x y23.已知抛物线212(1)y x m x n =+-+经过点(1-,132m +). (1)求n m -的值;(2)若此抛物线的顶点为(p ,q ),用含m 的式子分别表示p 和q ,并求q 与p 之间 的函数关系式; (3)若一次函数2128y mx =--,且对于任意的实数x ,都有1y ≥22y ,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24.以平面上一点O为直角顶点,分别画出两个直角三角形,记作△AOB和△COD,其中∠ABO=∠DCO=30°.(1)点E、F、M分别是AC、CD、DB的中点,连接FM、EM.①如图1,当点D、C分别在AO、BO的延长线上时,FMEM=_______;②如图2,将图1中的△AOB绕点O沿顺时针方向旋转α角(060α<<),其他条件不变,判断FMEM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对你的结论进行证明;(2)如图3,若BO=,点N在线段OD上,且NO=2.点P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在将△AOB绕点O旋转的过程中,线段PN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最大值为_______.图2CBOMEFADMBOFCEA图125.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1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C 是AB 的中点,CD ⊥AB 且CD =AB .直线BE 与y 轴平行,点F 是射线BE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D 、AF 、DF .(1)若点F 的坐标为(92,1),AF ①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②点P 是此抛物线上一个动点,点Q 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以点A 、F 、P 、Q为顶点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2)若22b c +=-,2b t =--,且AB 的长为kt ,其中0t >.如图2,当∠DAF =45°时,求k 的值和∠DF A 的正切值.东城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初三数学试题 2013.18. 已知点A (0,2),B (2,0),点C 在2y x =的图象上,若△ABC 的面积为2,则这样的C 点有A .1 个B .2个C .3个D .4个 12.如图所示,在△ABC 中,BC =6,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点P 在射线EF 上,BP交CE 于D ,点Q 在CE 上且BQ 平分∠CBP ,设BP =y ,PE =x .当CQ =21CE 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式是 ; 当CQ =n1CE (n 为不小于2的常数)时, 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23.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的图象如图所示.(1)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方程为1x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已知一次函数y kx n =+,点(,0)P m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若在(1)的条件下,过点P 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于点M ,交二次函数2y ax bx =+的图象于点N .若只有当1<m <53时,点M 位于点N 的上方,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若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q ++=有实数根,请你构造恰当的函数,根据图象直接写出q 的最大值.24.如图1,在等腰直角△ABC中,∠BAC=90°,AB=AC=2,点E是BC边上一点,∠DEF=45°且角的两边分别与边AB,射线CA交于点P,Q.(1)如图2,若点E为BC中点,将∠DEF绕着点E逆时针旋转,DE与边AB交于点P,EF与CA的延长线交于点Q.设BP为x,CQ为y,试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如图3,点E在边BC上沿B到C的方向运动(不与B,C重合),且DE始终经过点A,EF与边AC交于Q点.探究:在∠DEF运动过程中,△AEQ能否构成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BE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1)6y x m x m =---+-交x 轴负半轴于点A ,交y 轴正半轴于点B (0 , 3),顶点C 位于第二象限,连结AB ,AC ,BC .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 点D 是y 轴正半轴上一点,且在B 点上方,若∠DCB =∠CAB ,请你猜想并证明CD 与AC 的位置关系;(3) 设与△AOB 重合的△EFG 从△AOB 的位置出发,沿x 轴负方向平移t 个单位长度(0<t ≤3)时,△EFG 与△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北京市朝阳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九年级数学试卷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4cm ,AD =2cm ,∠A =60°,动点E 自A 点出发沿折线AD —DC 以1cm/s 的速度运动,设点E 的运动时间为x (s ),0<x <6, 点B 与射线BE 与射线AD 交点的距离为y (cm ),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12. 如图,抛物线y=4-9x 2通过平移得到抛物线m ,抛物线m 经过点B (6,0)和O (0,0),它的顶点为A ,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圆,在第四象限内与抛物线y=4-9x 2交于点C ,连接AC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4.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OBC 的两条直角边分别落在x 轴、y 轴上, 且OB=1,OC=3,将△OBC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OAE ,将△OBC 沿y 轴翻折得到△ODC ,AE 与CD 交于点F.(1)若抛物线过点A 、B 、C, 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OAE 与△ODC 重叠的部分四边形ODFE 的面积; (3)点M 是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点M 在何处时△AMC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求出此时点M 的坐标.O6xy y O6xy O 6 xO6 xy ABCD25.已知:⊙O 是△ABC 的外接圆,AB=AC ,点M 为⊙O 上一点,且在弦BC 下方. (1)如图①,若∠ABC =60°,BM =1,CM =3,则AM 的长为 ; (2)如图②,若∠ABC =45°,BM =1,CM =3,则AM 的长为 ; (3)如图③,若∠ABC =30°,BM =1,CM =3,则AM 的长为 ;(4)如图④,若∠ABC =n °,BM a =,CM b =(其中b a >),求出AM 的长(答案用含有a ,b 及n °的三角函数的代数式表示).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图1 图2 图3 图4昌平区2012—2013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数学 试 卷 2013.18.如图,在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以B 为圆心,AB 为半径作在扇形BAC 内作⊙O 与AB 、BC 、AC 都相切,则⊙O 的周长等于A. 49π B.23π C. 43π D. π1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8cm ,点E 、F 分别在边BC 、CD 上,∠EAF =45°. 当EF =8cm 时,△AEF 的面积是 cm 2; 当EF =7cm 时,△EFC 的面积是 cm 2. 22. 阅读下面材料: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正三角形ABC 内有一点P ,且P A =3 ,PB =4,PC =5,求∠APB 的度数.小伟是这样思考的:如图2,利用旋转和全等的知识构造△AP C ',连接PP ',得到两个特殊的三角形,从而将问题解决.PCBAABC PP 'D PACBABC DP FE请你回答:图1中∠APB 的度数等于 . 参考小伟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3,在正方形ABCD 内有一点P ,且P A =PB =1,PD ,则∠APB 的度数等于 ,正方形的边长为 ;(2)如图4,在正六边形ABCDEF 内有一点P ,且P A =2,PB =1,PF 则∠APB 的FEDC BA度数等于,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3.如图,小明在一次高尔夫球训练中,从山坡下P点打出一球向球洞A点飞去,球的飞行路线为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当球达到最大高度BD为12米时,球移动的水平距离PD为9米.已知山坡P A与水平方向PC的夹角为30o,AC⊥PC于点C,P、A两点相距解决下列问题.(1)求水平距离PC的长;(2)求出球的飞行路线所在抛物线的解析式;(3)判断小明这一杆能否把高尔夫球从P点直接打入球洞A.24.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48cm,∠A=60°,动点P从点A出发,沿着线路AB—BD做匀速运动,动点Q从点D同时出发,沿着线路DC—CB—BA做匀速运动.(1)求BD的长;P、Q分别到达M、N两点,若按角的大小进行分类,请问△AMN是哪一类三角形,并说明理由;(3)设问题(2)中的动点P、Q分别从M、N同时沿原路返回,动点P的速度不变,动点Q的速度改变为a cm/s,经过3秒后,P、Q分别到达E、F两点,若△BEF与问题(2)中的△AMN相似,试求a的值.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C(- 4),且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AB的长为6.(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y轴上确定一点M,使MA+MC的值最小,求出点M的坐标;(3)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N,使得以N、A、B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如果存在,求出点N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大兴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初三数学8.已知函数))((b x a x y --=(其中a b >)的图象如下面右图所示,则函数bax y +=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12.现有直径为2的半圆O 和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1)将三角板如图1放置,锐角顶点P 在圆上,斜边经过点B ,一条直角边交圆于点Q ,则BQ 的长为________;(2)将三角板如图2放置,锐角顶点P 在圆上,斜边经过点B ,一条直角边的延长线交圆于Q ,则BQ 的长为______ .图1 图222.操作:如图①,点O 为线段MN 的中点,直线PQ 与MN 相交于点O ,请利用图①画出一对以点O 为对称中心的全等三角形。
2012_2021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分类汇编——几何综合(教师版)

2012_2021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分类汇编——几何综合一.解答题(共10小题)1.在Rt△ABC中,∠ACB=90°,∠ABC=30°,BC=.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α(0°<α≤120°)得到△A'BC',点A,点C旋转后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点C'.(1)如图1,当点C'恰好为线段AA'的中点时,α=60°,AA'=2;(2)当线段AA'与线段CC'有交点时,记交点为点D.①在图2中补全图形,猜想线段AD与A'D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②连接BD,请直接写出BD的长的取值范围.【分析】(1)证明△ABA′是等边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2)①根据要求画出图形.结论:AD=A'D.如图2,过点A作A'C'的平行线,交CC'于点E,记∠1=β.证明△ADE≌△A'DC'(AAS),可得结论.②如图1中,当α=60°时,BD的值最大,当α=120°时,BD的值最小,分别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即可.【解答】解:(1)∵∠C=90°,BC=,∠ABC=30°,∴AC=BC•tan30°=1,∴AB=2AC=2,∵BA=BA′,AC′=A′C′,∴∠ABC′=∠A′BC′=30°,∴△ABA′是等边三角形,∴α=60°,AA′=AB=2.故答案为:60,2.(2)①补全图形如图所示:结论:AD=A'D.理由:如图2,过点A作A'C'的平行线,交CC'于点E,记∠1=β.∵将Rt△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α得到Rt△A'BC',∴∠A'C'B=∠ACB=90°,A'C'=AC,BC'=BC.∴∠2=∠1=β.∴∠3=∠ACB﹣∠1=90°﹣β,∠A'C'D=∠A'C'B+∠2=90°+β.∵AE∥A'C'∴∠AED=∠A'C'D=90°+β.∴∠4=180°﹣∠AED=180°﹣(90°+β)=90°﹣β.∴∠3=∠4.∴AE=AC.∴AE=A'C'.在△ADE和△A'DC'中,,∴△ADE≌△A'DC'(AAS),∴AD=A'D.②如图1中,当α=60°时,BD的值最大,最大值为.当α=120°时,BD的值最小,最小值BD=AB•sin30°=2×=1,∴1≤BD≤.【点评】本题考查作图﹣旋转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ABC是等边三角形,点P在BC的延长线上,以P为中心,将线段PC逆时针旋转n°(0<n<180)得线段PQ,连接AP,BQ.(1)如图1,若PC=AC,画出当BQ∥AP时的图形,并写出此时n的值;(2)M为线段BQ的中点,连接PM.写出一个n的值,使得对于BC延长线上任意一点P,总有MP=AP,并说明理由.【分析】(1)求出∠P AC=∠APC=30°,当BQ∥AP时,∠PBQ=∠APC=30°,连接CQ,由旋转的性质得出PC=PQ,得出PQ=PC=AC=BC,证出A、C、Q三点共线,得出∠PCQ=∠ACB=60°,证出△PCQ是等边三角形,得出∠CPQ=60°即可;(2)延长PM至N,使得MN=PM,连接BN,AN,QN,证出四边形BNQP是平行四边形.得出BN∥PQ,BN=PQ.证明△ABN≌△ACP(SAS).得出∠BAN=∠CAP,AN =AP.证出△ANP是等边三角形.得出PN=AP.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如图1所示:∵△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BAC=60°,AB=BC=AC,又∵PC=AC,∴∠P AC=∠APC,∵∠ACB=∠P AC+∠APC=60°,∴∠P AC=∠APC=30°,∴∠BAP=90°,当BQ∥AP时,∠PBQ=∠APC=30°,连接CQ,由旋转的性质得:PC=PQ,∴PQ=PC=AC=BC,∴QC=BP=BC,∴∠CBQ=∠CQB=30°,∴∠BCQ=120°,∴∠ACB+∠BCQ=180°,∴A、C、Q三点共线,∴∠PCQ=∠ACB=60°,∴△PCQ是等边三角形,∴∠CPQ=60°,即n=60;(2)n=120.理由如下:延长PM至N,使得MN=PM,连接BN,AN,QN,如图2所示:∵M为线段BQ的中点,∴四边形BNQP是平行四边形.∴BN∥PQ,BN=PQ.∴∠NBP+∠CPQ=180°,∴∠NBP=180°﹣∠CPQ=60°.∵△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ABC=∠ACB=60°.∴∠ABN=∠ACP=120°.∵以P为中心,将线段PC逆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PQ,∴PQ=PC.∴BN=PC.在△ABN和△ACP中,,∴△ABN≌△ACP(SAS).∴∠BAN=∠CAP,AN=AP.∴∠NAP=∠BAC=60°.∴△ANP是等边三角形.∴PN=AP.又MP=PN,∴MP=AP.【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作图等知识;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在△ABC中,AB=AC,△ADE∽△ABC,连接BD,CE.(1)判断BD与C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AB=2,AD=2,∠BAC=105°,∠CAD=30°.①BD的长为2;②点P,Q分别为BC,DE的中点,连接PQ,写出求PQ长的思路.【分析】(1)根据SAS证明△ABD≌△ACE即可;(2)①如图1中,作DH⊥BA交BA的延长线于H.想办法证明△AH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BH,DH即可解决问题;②如图2中,连接PQ,AQ,AP,作QH⊥P A交P A的延长线于H.想办法求出HQ,PH,根据PQ=计算即可.【解答】解:(1)结论:BD=CE,理由:∵△ADE∽△ABC,∴∠BAC=∠DAE,∴∠BAC+∠CAD=∠CAD+∠DAE,即∠BAD=∠CAE,在△ABD与△ACE中,,∴△ABD≌△ACE(SAS),∴BD=CE;(2)①如图1中,作DH⊥BA交BA的延长线于H.∵∠BAD=∠BAC+∠DAC=135°,∴∠DAH=45°,∵∠H=90°,AD=2,∴AH=DH=2,∴BH=BA+AH=2+2=4,在Rt△BDH中,BD===2,故答案为2.(2)如图2中,连接PQ,AQ,AP,作QH⊥P A交P A的延长线于H.在Rt△ABP中,AP=AB•sin37.5°,在Rt△AQD中,AQ=AD•sin37.5°,在Rt△AHQ中,根据∠HAQ=45°,可得AH=HQ=AQ,求出HQ,PH,根据PQ=计算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4.如图1,在Rt△AOB中,∠AOB=90°,∠OAB=30°,点C在线段OB上,OC=2BC,AO边上的一点D满足∠OCD=30°.将△OCD绕点O逆时针旋转α度(90°<α<180°)得到△OC′D′,C,D两点的对应点分别为点C′,D′,连接AC′,BD′,取AC′的中点M,连接OM.(1)如图2,当C′D′∥AB时,α=60°,此时OM和BD′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垂直;(2)画图探究线段OM和BD′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D′+∠C′D′B=180°,根据周角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2)取AO的中点E,连接ME,延长MO交BD′于N,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得到EM∥OC′,EM=O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OM=∠2,,根据垂直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C′D′∥AB,∴∠ABD′+∠C′D′B=180°,∵∠ABO=∠C′D′O=60°,∴∠OBD′+∠BD′O=60°,∴∠BOD′=120°,∴∠BOC′=360°−90°−120°=150°,∴α=150°,此时OM⊥BD′,故答案为:150,垂直;(2)OM⊥BD′,OM=BD′,证明:取AO的中点E,连接ME,延长MO交BD′于N,∵AC′的中点M,∴EM∥OC′,EM=OC′,∴∠OEM+∠AOC′=180°,∵∠AOB=∠C′OD′=90°,∴∠BOD′+′AOC′=180°,∴∠OEM=∠BOD′,∵∠OAB=∠OC′D′=30°,∴===,∴,∴△EOM∽△OBD′,∴∠AOM=∠2,,即OM=BD′,∵∠AOB=90°,∴∠AOM+∠3=180°﹣∠AOB=90°,∴∠2+∠3=90°,∴OM⊥B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5.在Rt△ABC中,∠ACB=90°,AC=BC,CD为AB边上的中线.在Rt△AEF中,∠AEF =90°,AE=EF,AF<AC.连接BF,M,N分别为线段AF,BF的中点,连接MN.(1)如图1,点F在△ABC内,求证:CD=MN;(2)如图2,点F在△ABC外,依题意补全图2,连接CN,EN,判断CN与EN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3)将图1中的△AEF绕点A旋转,若AC=a,AF=b(b<a),直接写出EN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析】(1)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和三角形的中位线即可;(2)构造出△EMN≌△DNC进而利用互余即可得出结论;(3)借助(2)的结论,先判断出点N是以点D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证明: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CD=AB.在△ABF中,点M,N分别是边AF,BF的中点,∴MN=AB,∴CD=MN.(2)答:CN与EN的数量关系CN=EN,CN与EN的位置关系CN⊥EN.证明:连接EM,DN,如图.与(1)同理可得CD=MN,EM=DN.在Rt△ABC中,CD是斜边AB边上的中线,∴CD⊥AB.在△ABF中,同理可证EM⊥AF.∴∠EMF=∠CDB=90°.∵D,M,N分别为边AB,AF,BF的中点,∴DN∥AF,MN∥AB.∴∠FMN=∠MND,∠BDN=∠MND.∴∠FMN=∠BDN.∴∠EMF+∠FMN=∠CDB+∠BCN.∴∠EMN=∠NDC.∴△EMN≌△DNC.∴CN=EN,∠1=∠2.∵∠1+∠3+∠EMN=180°,∴∠2+∠3+∠FMN=90°.∴∠2+∠3+∠DNM=90°,即∠CNE=90°.∴CN⊥EN.(3)点N是以点D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在Rt△ABC中,AC=BC=a,∴AB=a,∵CD为AB边上的中线.∴CD=AB=,∴CN最大=CD+=,CN最小=CD﹣=由(2)知,EN=CN,∴EN最大=,EN最小=即:EN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点评】此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圆的性质,解本题的关键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是一道考查知识点比较多的综合题.6.在△ABC中,∠ACB=90°,AC=BC=4,M为AB的中点.D是射线BC上一个动点,连接AD,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E,连接ED,N为ED的中点,连接AN,MN.(1)如图1,当BD=2时,AN=,NM与AB的位置关系是垂直;(2)当4<BD<8时,①依题意补全图2;②判断(1)中NM与AB的位置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并证明你的结论;(3)连接ME,在点D运动的过程中,当BD的长为何值时,ME的长最小?最小值是多少?请直接写出结果.【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CD=2,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D==2,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得DE=AD=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N=DE=,AM=AB=2,推出△ACD∽△AMN,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①根据题意补全图形即可;②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AB=∠B=45°,求得∠CAN+∠NAM=45°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AD=AE,∠DAE=90°,推出△ANM△ADC,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MN=∠ACD,即可得到结论;(3)连接ME,EB,过M作MG⊥EB于G,过A作AK⊥AB交BD的延长线于K,得到△AKB等腰直角三角形,推出△ADK≌△AB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E=∠K=45°,证得△BM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BC=4,AB=4,MB=2,由ME≥MG,于是得到当ME=MG时,ME的值最小,根据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ACB=90°,AC=BC=4,BD=2,∴CD=2,∴AD==2,∵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E,∴△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AD=2,∵N为ED的中点,∴AN=DE=,∵M为AB的中点,∴AM=AB=2,∵=,==,∴,∵∠CAB=∠DAN=45°,∴∠CAD=∠MAN,∴△ACD∽△AMN,∴∠AMN=∠C=90°,∴MN⊥AB,故答案为:,垂直;(2)①补全图形如图2所示,②(1)中NM与AB的位置关系不发生变化,理由:∵∠ACB=90°,AC=BC,∴∠CAB=∠B=45°,∴∠CAN+∠NAM=45°,∵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E,∴AD=AE,∠DAE=90°,∵N为ED的中点,∴,AN⊥DE,∴∠CAN+∠DAC=45°,∴∠NAM=∠DAC,在Rt△AND中,DAN=cos45°=,同理=,∴,∵∠DAC=45°﹣∠CAN=∠MAN,∴△ANM∽△ADC,∴∠AMN=∠ACD,∵D在BC的延长线上,∴∠ACD=180°﹣∠ACB=90°,∴∠AMN=90°,∴MN⊥AB;(3)连接ME,EB,过M作MG⊥EB于G,过A作AK⊥AB交BD的延长线于K,则△AKB等腰直角三角形,在△ADK与△ABE中,,∴△ADK≌△ABE,∴∠ABE=∠K=45°,∴△BM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4,∴AB=4,MB=2,∴MG=2,∵∠G=90°,∴ME≥MG,∴当ME=MG时,ME的值最小,∴ME=BE=2,∴DK=BE=2,∵CK=BC=4,∴CD=2,∴BD=6,∴BD的长为6时,ME的长最小,最小值是2.【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4,直线l经过点A并与AC垂直.当点P在直线l上运动到某一位置(点P不与点A重合)时,连接PC,并将△ACP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CQ,记点P的对应点为Q,线段P A的长为m(m>0).(1)①∠QBC=90°;②如图1,当点P与点B在直线AC的同侧,且m=3时,点Q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2+;(2)当旋转后的点Q恰好落在直线l上时,点P,Q的位置分别记为P1,Q1.在图2中画出此时的线段P1C及△BCQ1,并直接写出相应m的值;(3)当点P与点B在直线AC的异侧,且△P AQ的面积等于时,求m的值.【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QBC=∠P AC=90°;(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得m的值;(3)作BG⊥AC于点G,过点Q作直线l的垂线交l于点D,交BG于点F.易证四边形ADFG为矩形.由等边△ABC的性质易推知DF=AC=2,∠CBG=∠CBA=30°;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ACP≌△BCQ,则其对应边相等:AP=BQ=m,对应角相等∠P AC=∠QBC=90°,所以通过解Rt△QBF求得QF=m.要使△P AQ存在,则点P 不能与点A,P1重合,所以点P的位置分为以下两种情况:i)如图2,当点P在(2)中的线段P1A上(点P不与点A,P1重合)时,可得0<m<,此时点Q在直线l的下方,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求m的值;ii)如图3,当点P在(2)中的线段AP1的延长线上(点P不与点A,P1重合)时,可得m>,此时点Q在直线l的上方,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求m的值.【解答】解:(1)①∵AC⊥l,∴∠P AC=90°,∴由旋转的性质得到:∠QBC=∠P AC=90°.②m=3时,点Q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2+;故答案是:90;2+;(2)所画图形见图1.m=.(3)如图2,作BG⊥AC于点G,过点Q作直线l的垂线交l于点D,交BG于点F.∵CA⊥直线l,∴∠CAP=90°.易证四边形ADFG为矩形.∵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4,∴∠ACB=60°,DF=AG=CG=AC=2,∠CBG=∠CBA=30°.∵将△ACP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CQ,∴△ACP≌△BCQ.∴AP=BQ=m,∠P AC=∠QBC=90°.∴∠QBF=60°.在Rt△QBF中,∠QFB=90°,∠QBF=60°,BQ=m,∴QF=m.要使△P AQ存在,则点P不能与点A,P1重合,所以点P的位置分为以下两种情况:i)如图2,当点P在(2)中的线段P1A上(点P不与点A,P1重合)时,可得0<m<,此时点Q在直线l的下方.∴DQ=DF﹣QF=2﹣m.∵S△P AQ=AP•DQ=,∴m(2﹣m)=.整理,得m2﹣4m+=0.解得m1=,m2=.经检验,m=或在0<m<的范围内,均符合题意.ii)如图3,当点P在(2)中的线段AP1的延长线上(点P不与点A,P1重合)时,可得m>,此时点Q在直线l的上方.∴DQ=QF﹣DF=m﹣2.∵S△P AQ=AP•DQ=,∴m(m﹣2)=.整理,得3m2﹣4m﹣3=0.解得m=(舍负).经检验,m=在m>的范围内,符合题意.综上所述,m=或或时,△P AQ的面积等于.【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几何变换,求相关线段的长度和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利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本题意在加强学生的图形与几何的逻辑推理以及代数几何综合能力.8.已知:△ABC,△DEF都是等边三角形,M是BC与EF的中点,连接AD,BE.(1)如图1,当EF与BC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直接写出AD与BE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2)△ABC固定不动,将图1中的△DEF绕点M顺时针旋转α(0°≤α≤90°)角,如图2,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3)△ABC固定不动,将图1中的△DEF绕点M旋转α(0°≤α≤90°)角,作DH ⊥BC于点H.设BH=x,线段AB,BE,ED,DA所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当AB=6,DE=2时,求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分析】(1)作DG⊥AB于点G,作EH⊥AB于点H.则四边形DGHE是矩形,则在直角△ADG和直角△BEH中,利用x表示出AD和BE的长,即可求得数量关系,利用三线合一定理即可证得位置关系;(2)连接DM,AM,然后证明△ADM∽△BEM,然后延长BE交AM于点G,交AD于点K,证得∠MAD=∠MBE,∠BGM=∠AGK,即可证得垂直关系;(3)分当△DEF绕点M顺时针旋转α(0°≤α≤90°)角和当△DEF绕点M逆时针旋转α(0°≤α≤90°)角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根据△ADM∽△BEM,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以及面积的和差即可求得函数的解析式.【解答】解:(1)作DG⊥AB于点G,作EH⊥AB于点H.则四边形DGHE是矩形(如图1),设DG=HE=x,在直角△ADG中,AD==2x,在直角△BEH中,BE==,则=.连接AM、DM,则AM⊥BC于点M,同理DM⊥BC于点M.则AM和DM重合,则AD⊥BE;(2)证明:连接DM,AM.在等边三角形ABC中,M为BC的中点,∴AM⊥BC,∠BAM=∠BAC=30°,=.∴∠BME+∠EMA=90°.同理,=,∠AMD+∠EMA=90°.∴=,∠AMD=∠BME.∴△ADM∽△BEM.∴==.延长BE交AM于点G,交AD于点K,过点D作DH⊥BC于点H.∴∠MAD=∠MBE,∠BGM=∠AGK.∴∠GKA=∠AMB=90°.∴AD⊥BE.(3)解:(ⅰ)当△DEF绕点M顺时针旋转α(0°≤α≤90°)角时,(如图2),∵△ADM∽△BEM,∴=()2=3.∴S△BEM=S△ADM∴S=S△ABM+S△ADM﹣S△BEM﹣S△DEM=S△ABM+S△ADM﹣S△DEM=×3×3+××3(x﹣3)﹣×1×=x+.∴s=x+(3≤x≤3+).(ⅱ)当△DEF绕点M逆时针旋转α(0°≤α≤90°)角时(如图3),同理△ADM∽∴=()2=.∴S△BEM=S△ADM.∴s=S△ABM+S△BEM﹣S△ADM﹣S△DEM=S△ABM﹣S△ADM﹣S△DEM=﹣××3(3﹣x)﹣=x+.∴s=x+(3﹣≤x≤3).综上,s=x+(3﹣≤x≤3+).【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求得函数的解析式是9.以平面上一点O为直角顶点,分别画出两个直角三角形,记作△AOB和△COD,其中∠ABO=∠DCO=30°.(1)点E、F、M分别是AC、CD、DB的中点,连接FM、EM.①如图1,当点D、C分别在AO、BO的延长线上时,=;②如图2,将图1中的△AOB绕点O沿顺时针方向旋转α角(0°<α<60°),其他条件不变,判断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对你的结论进行证明;(2)如图3,若BO=3,点N在线段OD上,且NO=2.点P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在将△AOB绕点O旋转的过程中,线段PN长度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分析】(1)①连接EF,由已知条件证明△EMF是直角三角形,并且可求出∠EMF=30°,利用30°角的余弦值即可求出的值;②若△AOB绕点O沿顺时针方向旋转α角(0°<α<60°),其他条件不变,的值不发生变化,连接EF、AD、BC,由①的思路证明∠EMF=30°即可;(2)过O作OE⊥AB于E,由已知条件求出当P在点E处时,点P到O点的距离最近为,当旋转到OE与OD重合时,NP取最小值为:OP﹣ON=﹣2;当点P在点B处时,且当旋转到OB在DO的延长线时,NP取最大值OB+ON=3+2.【解答】解:(1)①如图1,连接EF,∵点E、F、M分别是AC、CD、DB的中点,∴EF,FM是分别是△ACD和△DBC的中位线,∴EF∥AD,FM∥CB,∵∠ABO=∠DCO=30°,∴∠CDO=60°,∴∠EFC=60°,∠MFD=30°,∴∠EFM=90°,∴△EFM是直角三角形,∵EM∥CD,∴∠EMF=∠MFD=30°,∴cos30°==,故答案为:;②结论:的值不变,证明:如图2,连接EF、AD、BC,∵Rt△AOB中,∠AOB=90°,∠ABO=30°,∴.∵Rt△COD中,∠COD=90°,∠DCO=30°,∴.∴.∵∠AOD=90°+∠BOD,∠BOC=90°+∠BOD,∴∠AOD=∠BOC.∴△AOD∽△BOC.∴,∠1=∠2.∵点E、F、M分别是AC、CD、DB的中点,∴EF∥AD,FM∥CB,且,.∴,∠3=∠ADC=∠1+∠6,∠4=∠5.∵∠2+∠5+∠6=90°,∴∠1+∠4+∠6=90°,即∠3+∠4=90°.∴∠EFM=90°.∵在Rt△EFM中,∠EFM=90°,,∴∠EMF=30°.∴;(2)如图3,过O作OE⊥AB于E,∵BO=3,∠ABO=30°,∴AO=3,AB=6,∴AB•OE=OA•OB,∴OE=,∴当P在点E处时,点P到O点的距离最近为,这时当旋转到OE与OD重合是,NP取最小值为:OP﹣ON=﹣2;如图4,当点P在点B处时,且当旋转到OB在DO的延长线时,NP取最大值OB+ON =3+2,∴线段PN长度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判定和性质、梯形的中位线和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的应用.此题难度较大,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旋转前后的对应关系.10.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BM,DN分别平分正方形的两个外角,且满足∠MAN=45°,连接MC,NC,MN.(1)填空:与△ABM相似的三角形是△NDA,BM•DN=a2;(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求∠MCN的度数;(3)猜想线段BM,DN和MN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分析】(1)如图(3)由条件可以得出∠BMA=∠3,∠ABM=∠ADN=135°,就可以得出△ABM∽△ND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的得出BM•DN=a2.(2)由△ABM∽△NDA,可以得出BM:DA=AB:ND,再由正方形的性质通过等量代换就可以得出△BCM∽△DNC.利用角的关系和圆周角的度数就可以求出结论.(3)将△AND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F,连接MF,证明△ABF≌△ADN.利用边角的关系得出△BMF是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出结论.【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BAD=90°,∵BM,DN分别平分正方形的两个外角,∴∠CBM=∠CDN=45°,∴∠ABM=∠ADN=135°,∵∠MAN=45°,∴∠BMA=∠NAD,∴△ABM∽△NDA,∴∴BM•DN=a2.(2)由(1)△ABM∽△NDA可得BM:DA=AB:ND.∵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DC,DA=BC,∠ABC=∠BCD=∠ADC=∠BAD=90°.∴BM:BC=DC:ND.∵BM,DN分别平分正方形ABCD的两个外角,∴∠CBM=∠NDC=45°.∴△BCM∽△DNC.∴∠BCM=∠DNC.∴∠MCN=360°﹣∠BCD﹣∠BCM﹣∠DCN=270°﹣(∠DNC+∠DCN)=270°﹣(180°﹣∠CDN)=135°.(3)线段BM,DN和MN之间的等量关系是BM2+DN2=MN2.证明:如图,将△AND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F,连接MF.则△ABF≌△ADN.∴∠1=∠3,AF=AN,BF=DN,∠AFB=∠AND.∴∠MAF=∠1+∠2=∠2+∠3=∠BAD﹣∠MAN=45°.∴∠MAF=∠MAN.又∵AM=AM,∴△AMF≌△AMN.∴MF=MN.可得∠MBF=(∠AFB+∠1)+45°=(∠AND+∠3)+45°=90°.∴在Rt△BMF中,BM2+BF2=FM2.∴BM2+DN2=MN2.【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此题综合性很强,图形比较复杂,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与辅助线的准确选择.。
北京市西城(北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2 — 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北区)高一数学 2013.1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A 卷 [必修 模块4] 本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在0到2π范围内,与角3π-终边相同的角是( )A. 3π B.23π C.43π D.53π 2.α是一个任意角,则α的终边与3α+π的终边( )A.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B. 关于x 轴对称C. 关于y 轴对称D. 关于直线y x =对称3. 已知向量(1,2)=-a ,(1,0)=b ,那么向量3-b a 的坐标是( )A.(4,2)-B.(4,2)--C.(4,2)D.(4,2)-4. 若向量(13)=,a 与向量(1,)λ=-b 共线,则λ的值为( )A.3-B.3C.13- D.135. 函数()f x 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如果它的一个对称中心是π(0)2,,那么()f x 的解 析式可以是( ) A.sin x B.cos x C.sin 1x +D.cos 1x +6. 已知向量(1,=a ,(=-b ,则a 与b 的夹角是( )A. 6πB.4π C.3π D.2π7. 为了得到函数cos(2)3y x π=-的图象,只需将函数cos2y x =的图象( ) A. 向左平移π6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π3个单位长度D. 向右平移π3个单位长度8. 函数212cos y x =- 的最小正周期是( )A.4π B.2π C.πD.2π9. 设角θ的终边经过点(3,4)-,则πcos()4θ+的值等于( )A.10B.10C.10D.10-10. 在矩形ABCD中,AB =,1BC =,E 是CD 上一点,且1AE AB ⋅=,则AE AC ⋅ 的值为( ) A .3B .2C.2 D.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sin34π=______. 12. 若1cos , (0,)2αα=-∈π,则α=______.13. 已知向量(1,3)=-a ,(3,)x =-b ,且⊥a b ,则x =_____. 14.已知sin cos αα-=sin2α=______.15. 函数2cos y x =在区间[,]33π2π-上的最大值为______,最小值为______.16. 已知函数()sin f x x x =,对于ππ[]22-,上的任意12x x ,,有如下条件:①2212x x >;②12x x >;③12x x >,且1202x x +>. 其中能使12()()f x f x >恒成立的条件序号是_______.(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2απ<<π,4cos 5α=-. (Ⅰ)求tan α的值; (Ⅱ)求sin2cos2αα+的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sin 12xf x x =+.(Ⅰ)求()3f π的值; (Ⅱ)求()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Ⅲ)作出()f x 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点P 是以AB 为直径的圆O 上动点,P '是点P 关于AB 的对称点,2(0)AB a a =>.(Ⅰ)当点P 是弧 AB 上靠近B 的三等分点时,求AP AB ⋅的值;(Ⅱ)求AP OP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AB 卷 [学期综合] 本卷满分:5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 已知集合{11}P x x =-<<,{}M a =. 若M P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 lg2lg5+-=________. 3. 满足不等式122x>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4. 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若()f x 在(0,)+∞上是减函数,且2是函数()f x 的一个零点,则满足()0x f 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5. 已知集合{1,2,,}U n = ,n *∈N .设集合A 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①A U ⊆;②若x A ∈,则2x A ∉; ③若U x C A ∈,则2U x C A ∉.(1)当4n =时,一个满足条件的集合A 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当7n =时,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为________.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6. (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21()1f x x =-. (Ⅰ)证明函数()f x 为偶函数;(Ⅱ)用函数的单调性定义证明()f x 在(0,)+∞上为增函数.7. (本小题满分10分)设函数(2)(4)2()(2)()2x x x f x x x a x -+≤⎧=⎨-->⎩. (Ⅰ)求函数()f x 在区间[2,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Ⅱ)设函数()f x 在区间[4,6]-上的最大值为()g a ,试求()g a 的表达式.8. (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log a g x x =,其中1a >.(Ⅰ)当[0,1]x ∈时,(2)1x g a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Ⅱ)设()m x 是定义在[,]s t 上的函数,在(,)s t 内任取1n -个数1221,,,,n n x x x x -- ,设12x x << 21n n x x --<<,令0,ns x t x==,如果存在一个常数0M >,使得11()()nii i m xm x M -=-≤∑恒成立,则称函数()m x 在区间[,]s t 上的具有性质P . 试判断函数()()f x g x =在区间21[,]a a上是否具有性质P ?若具有性质P ,请求出M 的最小值;若不具有性质P ,请说明理由.(注:1102111()()()()()()()()nii n n i m x m xm x m x m x m x m x m x --=-=-+-++-∑ )北京市西城区2012 — 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北区)高一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1A 卷 [必修 模块4]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D;2.A;3.D;4.A;5.B;6.C;7.B;8.C;9.C; 10.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 2; 12.32π; 13. 1-; 14. 1-; 15. 2,1-; 16. ①③.注:一题两空的试题每空2分;16题,选出一个正确的序号得2分,错选得0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17.解:(Ⅰ)因为4cos 5α=-,2απ<<π,所以3sin 5α=, …………………3分所以sin 3tan cos 4ααα==-. …………………5分 (Ⅱ)24sin22sin cos 25ααα==-, …………………8分27cos22cos 125αα=-=, …………………11分 所以24717sin 2cos2252525αα+=-+=-. …………………12分 18.解:(Ⅰ)由已知2()sin 1363f πππ=+ …………………2分1122==. …………………4分(Ⅱ)()cos )sin 1f x x x -+ …………………6分sin 1x x =+2sin()13x π=-+. …………………7分函数sin y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2]()22k k k πππ-π+∈Z , …………………8分由 22232k x k ππππ-≤-≤π+,得2266k x k π5ππ-≤≤π+.所以()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2]()66k k k π5ππ-π+∈Z . …………………9分(Ⅲ)()f x 在[,]33π7π上的图象如图所示. …………………12分19.解:(Ⅰ)以直径AB 所在直线为x 轴,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因为P 是弧AB 靠近点B 的三等分点, 连接OP ,则3BOP π∠=, …………………1分 点P 坐标为1(,)22a a . …………………2分 又点A 坐标是(,0)a -,点B 坐标是(,0)a ,所以3()22AP a a = ,(2,0)AB a =, …………………3分所以23AP AB a ⋅=. …………………4分 (Ⅱ)设POB θ∠=,[0,2)θπ∈,则(cos ,sin )P a a θθ,(cos ,sin )P a a θθ'-所以(cos ,sin )AP a a a θθ=+,(cos ,sin )OP a a θθ'=-. …………所以22222cos cos sin AP OP a a a θθθ'⋅=+- 22(2cos cos 1)a θθ=+- (222119)2(cos cos )2168a a θθ=++- 222192(cos )48a a θ=+-. …………当1cos 4θ=-时,AP OP '⋅ 有最小值298a -当cos 1θ=时,AP OP '⋅ 有最大值22a . …………………12分B 卷 [学期综合] 满分5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1}a a -<<; 2. 12; 3. {1}x x >-; 4. (2,0)(0,2)- ;5. {2},或{1,4},或{2,3},或{1,3,4};16. 注:一题两空的试题每空2分.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6. 证明:(Ⅰ)由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D x x =∈≠R . …………………1分设x D ∈,则x D -∈,2211()11()()f x f x x x -=-=-=-. …………………3分 所以函数()f x 为偶函数. …………………4分(Ⅱ)设12x x ,是(0,)+∞上的两个任意实数,且12x x <,则210x x x ∆=->,21222111()()1(1)y f x f x x x ∆=-=--- …………………6分 22212121222222121212()()1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8分 因为120x x <<, 所以210x x +>,210x x ->,所以0y ∆>, …………………9分 所以()f x 在(0,)+∞上是增函数. …………………10分7.解:(Ⅰ)在区间[2,2]-上,()(2)(4)f x x x =-+.所以()f x 在区间[2,1]--上单调递增,在区间[1,2]-上单调递减, ……………1分 所以()f x 在区间[2,2]-上的最大值为(1)9f -=, …………………3分最小值为(2)0f =. …………………4分(Ⅱ)当2a ≤时,()f x 在[4,1]--上单调递增,在[1,6]-上单调递减,所以()f x 的最大值为9. …………………5分当28a <≤时,()f x 在[4,1]--上单调递增,在[1,2]-上单调递减,在2[2,]2a +单调递增,在2[,6]2a +上单调递减, 此时(1)9f -=,222()()922a a f +-=≤,所以()f x 的最大值为9. ……………7分 当810a <≤时,()f x 在[4,1]--上单调递增,在[1,2]-上单调递减,在2[2,]2a +单调递增,在2[,6]2a +上单调递减. 此时222()()(1)22a a f f +-=>-,所以()f x 的最大值为2(2)4a -.………………8分 当10a >时,()f x 在[4,1]--上单调递增,在[1,2]-上单调递减,在[2,6]单调递增,此时(6)4(6)(1)f a f =->-,所以()f x 的最大值为4(6)a -. …………………9分综上,298,(2)()810,44(6)10.a a g a a a a ≤⎧⎪-⎪=<≤⎨⎪->⎪⎩ …………………10分 8.解:(Ⅰ)当[0,1]x ∈时,(2)1xg a+>恒成立,即[0,1]x ∈时,log (2)1xa a +>恒成立, …………………1分因为1a >,所以2xaa +>恒成立, …………………2分即2xa a -<在区间[0,1]上恒成立,所以21a -<,即3a <, …………………4分 所以13a <<. 即a 的取值范围是(1,3). …………………5分 (Ⅱ)由已知()f x =log a x ,可知()f x 在2[1,]a 上单调递增,在1[,1]a上单调递减,对于21(,)a a 内的任意一个取数方法201211n n x x x x x a a -=<<<<<= ,当存在某一个整数{1,2,3,,1}k n ∈- ,使得1k x =时,1011211()()[()()][()()][()()]nii k k i f x f xf x f x f x f x f x f x --=-=-+-++-∑1211[()()][()()][()()]k k k k n n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21()(1)()(1)123f f f a f a=-+-=+=. …………………7分当对于任意的{0,1,2,3,,1}k n ∈-,1k x ≠时,则存在一个实数k 使得11k k x x +<<,此时1011211()()[()()][()()][()()]nii k k i f x f xf x f x f x f x f x f x --=-=-+-++-∑1211()()[()()][()()]k k k k n n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011()()()()()()k k k n k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 当1()()k k f x f x +>时,(*)式01()()2()3n k f x f x f x +=+-<, 当1()()k k f x f x +<时,(*)式0()()2()3n k f x f x f x =+-<, 当1()()k k f x f x +=时,(*)式01()()()()3n k k f x f x f x f x +=+--<.……………9分综上,对于21(,)a a 内的任意一个取数方法201211n n x x x x x a a-=<<<<<= ,均有11()()3nii i f x f x-=-≤∑.所以存在常数3M ≥,使11()()ni i i f x f x M -=-≤∑恒成立,所以函数()f x 在区间21[,]a a上具有性质P .此时M 的最小值为3. …………………10分。
2012北京西城区初三数学二模试卷及答案(WORD版)

北京市西城区2012年初三一模试卷数学答案及评分标准2012. 5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3.解:原式=32133321++⨯- …………………………………………………………4分 =323+.…………………………………………………………………… 5分14.解:由①得2->x .……………………………………………………………………1分由②得x ≤37. ……………………………………………………………………3分∴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 x ≤37.………………………………………………4分∴ 它的非负整数解为0,1,2.………………………………………………… 5分 15.(1)证明:如图1.∵ ∠ABC=90º,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 ∠ABE=∠CBD=90º . …………………………………………………1分 在△ABE 和△CBD 中,⎪⎩⎪⎨⎧=∠=∠=,,,BD BE CBD ABE CB AB∴ △ABE ≌△CBD. …………………… 2分 (2)解:∵ AB=CB ,∠ABC=90º,∴ ∠CAB =45°. …….…………………… 3分 又∵ ∠CAE=30º,∴ ∠BAE =15°. ……………………………………………………………4分①② ⎪⎩⎪⎨⎧-+<-215)1(3x x x ,≥2x -4,∵ △ABE ≌△CBD ,∴ ∠BCD =∠BAE =15°. ……………………………………………………5分16. 解:原式=()()()()2a ab a b a b b a a b ++-⋅- =()22b b a +. ..….….….….….……………………3分 ∵ 2a +b =0,∴ a b 2-=. ……………………………………………………………………… 4分∴ 原式=22224)2()(a a a a =--.∵ a 不为0,∴ 原式=41. ..….….….….……………………………………………………… 5分17. 解:(1)∵ 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2(m A , ∴ 2m k =,且m >0.∵ AB ⊥x 轴于点B ,△AOB 的面积为1,∴1212m ⋅⋅=. 解得 1=m . ……………………………………………………………… 1分∴ 点A 的坐标为)1,2(. ………………………………………………… 2分 ∴ 22k m ==. …………………………………………………………… 3分 (2)点C 的坐标为(0,3)或(0,-1). ……………………………………………… 5分 18.解:设甲工厂每天能加工x 件新产品,则乙工厂每天能加工1.5x 件新产品.依题意得 105.112001200+=x x . ……………………………………………………2分解得40=x . …………………………………………………………………… 3分 经检验,40=x 是原方程的解,并且符合题意. …………………………… 4分∴ 605.1=x .答: 甲工厂每天能加工40件新产品, 乙工厂每天能加工60件新产品. ……………5分 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9.解:(1)2,50;…………………………………2分 (2)5040%20⨯=,C 组的户数为20. … 3分补图见图2. …………………………4分 (3)∵ 500(28%8%)180⨯+=,∴ 根据以上信息估计,全社区捐款不少 于300元的户数是180.……………………………… 5分)0(>=k xk y捐款户数分组统计图120.解:(1)∵ 梯形ABCD 中,AD ∥BC ,90A ∠=︒,60C ∠=︒,∴ 90ABC ∠=︒,180120ADC C ∠=︒-∠=︒. 在Rt △ABD 中,∵90A ∠=︒,15ABD ∠=︒, ∴ 75ADB ∠=︒.∴ 45BDC ADC ADB ∠=∠-∠=︒.…… 2分 (2)作BE CD ⊥于点E ,DF BC ⊥于点F .(如图3)在Rt △BCE 中,∵ BC=2,60C ∠=︒, ∴sin BE BC C =⋅cos 1CE BC C =⋅=. ∵ 45BDC ∠=︒, ∴DE BE =∴1CD DE CE =+.…………………………………………… 3分 ∵ BC DF CD BE ⋅=⋅, ∴(31)333CD BE DF BC ⋅+⋅+==. …………………………… 4分 ∵ AD ∥BC ,90A ∠=︒,DF BC ⊥,∴ 33AB DF +==…………………………………………………… 5分 21.解:(1)作OF BD ⊥于点F ,连结OD .(如图4) ∵ ∠BAD=60°,∴ ∠BOD=2∠BAD =120°.……………1分 又∵OB =OD ,∴ 30OBD ∠=︒.……………………… 2分∵ AC 为⊙O 的直径,AC=4, ∴ OB= OD= 2.在Rt △BOF 中,∵∠OFB =90°, OB=2,︒=∠30OBF , ∴ 130sin 2sin =︒=∠⋅=OBF OB OF ,即点O 到BD 的距离等于1. ………………………………………… 3分(2)∵ OB= OD ,OF BD ⊥于点F ,∴ BF=DF .由DE=2BE ,设BE=2x ,则DE=4x ,BD=6x ,EF=x ,BF=3x . ∵ cos30BF OB =⋅︒=∴ x =. 在Rt △OEF 中,90OFE ∠=︒,图3FB图4AC∵ tan OFOED EF∠=∴ 60OED ∠=︒,1cos 2OED ∠=. …………………………………… 4分 ∴ 30BOE OED OBD ∠=∠-∠=︒. ∴ 90DOC DOB BOE ∠=∠-∠=︒. ∴ 45C ∠=︒.∴ CD ==. ………………………………………………… 5分 22.解:(1)135°;………………………………………………………………………… 2分(2)120°;………………………………………………………………………… 3分. ……………………………………………………………………… 5分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 23.解:(1)∵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10x px q +++=的一个实数根为 2,∴ 22 210p q +++=.…………………………………………………… 1分 整理,得 25q p =--. …………………………………………………… 2分 (2)∵ 222244(25)820(4)4p q p p p p p ∆=-=++=++=++, 无论p 取任何实数,都有2(4)p +≥0,∴ 无论p 取任何实数,都有 2(4)40p ++>.∴ 0∆>. ………………………………………………………………… 3分∴ 抛物线2y x px q =++与x 轴有两个交点.………………………… 4分(3)∵ 抛物线21y x px q =++与抛物线221y x px q =+++的对称轴相同,都为直线2px =-抛物线221y x px q =+++可由抛物线21y x =沿y 轴方向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如图5所示,省略了x 轴、y 轴) ∴ EF ∥MN ,EF =MN =1.∴ 四边形FEMN 是平行四边形. ………………由题意得 22FEMN pS EF =⨯-=四边形.解得4p =±.………………………………………724.证明:(1)如图6.∵ 点B 关于直线CH 的对称点为D ,CH ⊥AB 于点H ,直线DE 交直线CH 于点F ,∴ BF=DF ,DH=BH .…………………1分21∴ ∠1=∠2.又∵ ∠EDA =∠A ,∠EDA =∠1, ∴ ∠A =∠2.∴ BF ∥AC .……………………………………………………………… 2分 (2)取FD 的中点N ,连结HM 、HN . ∵ H 是BD 的中点,N 是FD 的中点,∴ HN ∥BF . 由(1)得BF ∥AC , ∴ HN ∥AC ,即HN ∥EM . ∵ 在Rt △ACH 中,∠AHC =90°, AC 边的中点为M , ∴ 12HM AC AM ==.∴ ∠A =∠3. ∴ ∠EDA =∠3. ∴ NE ∥HM .∴ 四边形ENHM 是平行四边形.……………………………………… 3分 ∴ HN=EM .∵ 在Rt △DFH 中,∠DHF =90°,DF 的中点为N , ∴ 12HN DF =,即2DF HN =.∴ 2DF EM =. ………………………………………………………… 4分 (3)当AB =BC 时,在未添加辅助线和其它字母的条件下,原题图2中所有与BE 相等的线段是EF 和CE . (只猜想结论不给分) 证明:连结CD .(如图8)∵ 点B 关于直线CH 的对称点为D ,CH ⊥AB 于点H ,∴ BC=CD ,∠ABC =∠5. ∵ AB =BC ,∴ 1802ABC A ∠=︒-∠, AB =CD .① ∵ ∠EDA =∠A ,∴ 61802A ∠=︒-∠,AE =DE .② ∴ ∠ABC =∠6=∠5. ∵ ∠BDE 是△ADE 的外角, ∴ 6BDE A ∠=∠+∠.∵ 45BDE ∠=∠+∠, ∴ ∠A =∠4.③由①,②,③得 △ABE ≌△DCE .………………………………………5分 ∴ BE = CE . ……………………………………………………………… 6分 由(1)中BF=DF 得 ∠CFE=∠BFC . 由(1)中所得BF ∥AC 可得 ∠BFC=∠ECF . ∴ ∠CFE=∠ECF . ∴ EF=CE .∴ BE=EF . ……………………………………………………………… 7分 ∴ BE =EF =CE .(阅卷说明:在第3问中,若仅证出BE =EF 或BE =CE 只得2分)25.解:(1)∵ 2244(2)y ax ax a c a x c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2x =.∵ 抛物线244y ax ax a c =-++与x 轴交于点A 、点B ,点A 的坐标为(1,0),∴ 点B 的坐标为(3,0),OB =3.…………… 1分 可得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1)(3)y a x x =--. ∵ OB =OC ,抛物线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 ∴ OC =3,点C 的坐标为(0,3).将点C 的坐标代入该解析式,解得a =1.……2分∴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43y x x =-+.(如图9)(2)作△ABC 的外接圆☉E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为点F ,设☉E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位于x 轴上方的部分的交点为点1P ,点1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点2P ,点1P 、点2P 均为所求点.(如图10)可知圆心E 必在AB 边的垂直平分线即抛物线的对称轴直线2x =上.∵ 1APB ∠、ACB ∠都是弧AB 所对的圆周角, ∴ ACB B AP ∠=∠1,且射线FE 上的其它点P 都不满足ACB APB ∠=∠. 由(1)可知 ∠OBC=45°,AB=2,OF=2.可得圆心E 也在BC 边的垂直平分线即直线y x =上.∴ 点E 的坐标为(2,2)E .………………………………………………… 4分∴ 由勾股定理得 EA ∴ 1EP EA =∴ 点1P 的坐标为1(2,2P +.…………………………………………… 5分 由对称性得点2P 的坐标为2(2,2P -.……………………………… 6分∴符合题意的点P 的坐标为1(2,2P 、2(2,2P -. (3)∵ 点B 、D 的坐标分别为(3,0)B 、(2,1)D -,可得直线BD 的解析式为3y x =-,直线BD 与x 轴所夹的锐角为45°. ∵ 点A 关于∠AQB 的平分线的对称点为A ',(如图11) 若设AA '与∠AQB 的平分线的交点为M ,则有 QA QA '=,AM A M '=,AA QM '⊥,Q ,B ,A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 QA QB -=∴ .2''=-=-=QB QA QB QA BA 作A N '⊥x 轴于点N .∵ 点Q 在线段BD 上, Q ,B ,A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 sin 451A N BA ''=⋅︒=,cos 451BN BA '=⋅︒=. ∴ 点A '的坐标为(4,1)A '. ∵ 点Q 在线段BD 上,∴ 设点Q 的坐标为(,3)Q x x -,其中23x <<. ∵ QA QA '=,∴ 由勾股定理得 2222(1)(3)(4)(31)x x x x -+-=-+--.解得114x =. 经检验,114x =在23x <<的范围内.∴ 点Q 的坐标为111(,)44Q -. …………………………………………… 7分此时1115()2(1)2244QAA A AB QAB A Q S S S AB y y '''∆∆∆=+=⋅⋅+=⨯⨯+=.… 8分图11。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若抛物线23y x x c =++经过点()0,2,则c 的值为()A .2B .1C .0D .2-2.北京城区的胡同中很多精美的砖雕美化了生活环境,砖雕形状的设计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图案.下列砖雕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3.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白球和3个黑球,除颜色外,这5个小球无其他差别.随机从袋子中摸出3个球,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A .3个球都是白球B .至少有1个黑球C .3个球都是黑球D .有1个白球2个黑球4.下列关于函数21y x =-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B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D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5.小云从正面观察三星堆青铜太阳轮(如图所示),发现它的正面图形可近似地看作是将圆五等分得到的图中角α的度数为()A .60°B .70°C .72°D .75°6.某城区采取多项综合措施降低降尘量提升空气质量,降尘量由2020年的5.2吨/平方公里下降至2022年的3.6吨/平方公里月,若设降尘量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 ,则可列出关于x 的方程为()A .()3.612 5.2x +=B .()5.212 3.6x -=C .()23.61 5.2x +=D .()25.21 3.6x -=7.如图,AB 为O 的直径,弦CD 交AB 于点E ,BE BC =.若40CAB ∠=︒,则BAD ∠的大小为()A .45︒B .50︒C .55︒D .65︒8.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0a ≠经过点()1,0-.下面有四个结论:①0a >;②20a b +<;③420a b c ++>;④关于x 的不等式()20ax b c x +->的解集为10x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③④二、填空题16.如图,在三角尺ABC 中,90ACB ∠=︒,30ABC ∠=l 上,让三角尺在桌面上沿直尺l 按顺时针方向无滑动地滚动,直到尺l 上时停止滚动.三角尺的第一次滚动可看成将三角尺绕点为(),150B ︒.有以下三个结论:①第一次滚动的过程中,点C 运动的路径长为2π;②第二次滚动可记为(),120A ︒;③点A ,点B ,点C 在滚动全程中,运动路径最长的是点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三、解答题17.解方程:2630x x -+=.18.已知二次函数2245y x x =-+.(1)将2245y x x =-+化成()2y a x h k =-+的形式;(2)抛物线2245y x x =-+可以由抛物线22y x =经过平移得到,请写出一种平移方式.19.两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M 和N ,正方体M 的六个面分别标有数字“0”,“1”,“2”,“3”,“4”,“5;正方体N 的六个面分别标有数字“0”,“1”,“2”,“6”,“7”,“8”.掷小正方体后,观察朝上一面的数字.(1)掷一次正方体M 时,出现奇数的概率是多少;(2)如果先掷一次正方体M ,再掷一次正方体N 得到两个数字,如先后挪到“0”和“1”记为01,可表示某月的01日;先后掷到“5”和“8”记为58,不能表示某月的日期.求先后各掷一次正方体M 和正方体N ,得到的两个数字能组成一月的一个日期的概率.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y x x c =-+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1,0A -.(1)c =________;(2)画出函数22y x x c =-+的图像;(3)当22x -<≤时,结合函数图像直接写出y 的取值范围.2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x m x m -+++=.(1)求证:无论m 取何值,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的一个实数根是另一个实数根的两倍,求m 的值.22.如图,AB 是O 的弦,半径OC AB ⊥,垂足为D .120ACB ∠=︒,6AB =,求O 的半径.(1)画出旋转后的A B C ''' ;(2)直接写出点C '的坐标;(3)记线段B C ''与线段BC 的交点为G ,直接写出24.如图,AB 是O 的直径,AB BC =,AC 12FAD ABC ∠=∠.(1)求证:AF 是O 的切线;(2)若8AF =,4DF =,求AC 25.如图,小云在生活中观察到一个拱门,拱门的上方拱线均为点C ,拱门的跨径间对称分布有的跨径AB 长为,高HC 为距HC 的水平距离(距AB 的竖直距离(所查阅的资料显示:拱线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选取拱线M 上的任意三点,通过尺规作图作出拱线(2)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选取拱线函数解析式,并验证拱线字母).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1,A t y ,()21,B t y +,()33,C t y +三点都在抛物线224y ax ax =-+(0a >)上.(1)这个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________.(2)若132y y y >≥,求t 的取值范围;(3)若无论t 取任何实数,点A ,B ,C 中都至少有两个点在x 轴的上方,直接写出a 的取值范围.27.在ABC 中,90ACB ∠=︒,AC BC =,CM AB ⊥于点M .点P 在射线CM 上,连接AP ,作CD AP ⊥于点D .连接MD ,作CE MD ⊥于点E ,作DF AB 交直线CE 于点F ,连接MF .(1)当点P 在线段CM 上时,在图1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DM ∠的度数;(2)当点P 在线段CM 的延长线上时,利用图2探究线段DF 与AM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取线段MF 的中点K ,连接BK ,若8AC =,直接写出线段BK 的长的最小值.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1,0S -,()1,0T .对于一个角α(0180α︒<≤︒),将一个图形先绕点S 顺时针旋转α,再绕点T 逆时针旋转α,称为一次“α对称旋转”.(1)点R 在线段ST 上,则在点()1,1A -,()3,2B -,()2,2C -,()0,2D -中,有可能是由点R 经过一次“90︒对称旋转”后得到的点是________;(2)x 轴上的一点P 经过一次“α对称旋转”得到点Q .①当60α=︒时,PQ =________;②当30α=︒时,若QT x ⊥轴,求点P 的坐标;(3)以点O 为圆心作半径为1的圆.若在O 上存在点M ,使得点M 经过一次“α对称旋转”后得到的点在x 轴上,直接写出α的取值范围.。
北京市西城区北区数学2012年初三毕业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6的倒数是A.6 B.C.D.2.PM2.5是大气中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细颗粒物,是表征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指标.2.5微米等于0.0000025米,把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B.C. D.3.右图所示的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A.球B.圆锥C.圆柱 D.三棱柱4.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8 B.6 C.5 D.35.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5个红球3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为A.B.C.D.6.已知圆锥侧面展开图的扇形半径为2cm,面积是,则扇形的弧长和圆心角的度数分别为A.B.C.D.7.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他们5次射击的成绩(单位:环)如下表所示:甲 7 9 8 6 10乙 7 8 9 8 8设甲、乙两人射击成绩的平均数依次为、,射击成绩的方差依次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B.,C.,D.,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 = 12,BD = 8,P是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EF∥BD,与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分别交于点E、F.设CP=x,EF=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9.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10.分解因式:.11.某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开展测量物体高度的实践活动,他们要测量一幢建筑物AB的高度.如图,他们先在点C处测得建筑物AB的顶点A的仰角为,然后向建筑物AB前进20m到达点D处,又测得点 A的仰角为,则建筑物AB的高度是m.12.如图,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落在CD上,落点记为E(不与点C,D重合),点A落在点F处,折痕MN交AD于点M,交BC于点N.若,则BN的长是,的值等于;若(,且为整数),则的值等于(用含的式子表示).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3.计算:.1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值及方程的根.15.已知,求的值.16.已知:如图,在△ABC中,∠ABC=90º,BD⊥AC于点D,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BE=AB,过点E作EF⊥BE,与BD的延长线交于点F.求证:BC=EF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3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A(1, m).(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在直线OA上,且满足PA=2OA,直接写出点的坐标.18.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为帮助地震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某校学生积极捐款.已知第一次捐款总额为9000元,第二次捐款总额为12000元,且两次人均捐款额相等,但第二次捐款人数比第一次多50人.求该校第二次捐款的人数.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60º,AC平分∠DAB,BC⊥AC,AC与BD交于点E,AD=6,CE= ,,求BC、DE的长及四边形ABCD的面积.20.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AB延长线上一点,点D在⊙O上,且∠A=30°,∠ABD=2∠BDC .(1)求证:CD是⊙O的切线;(2)过点O作OF∥AD,分别交BD、CD于点E、F.若OB =2,求 OE和CF的长.21.某校为了了解该校初二年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年级的部分学生,对他们某月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表.分组阅读课外书籍时间n(小时) 人数A 0≤n<3 3B 3≤n<6 10C 6≤n<9 aD 9≤n<12 13E 12≤n<15 bF 15≤n<18 c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共调查了学生多少人?E组人数在这次调查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2)求出表1中a的值,并补全图1;(3)若该年级共有学生300人,请你估计该年级在这月里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不少于12小时的学生约有多少人.22.如图1,矩形MNPQ中,点E、F、G、H分别在NP、PQ、QM、MN上,若,则称四边形EFGH为矩形MNPQ的反射四边形.在图2、图3中,四边形ABCD为矩形,且,.(1)在图2、图3中,点E、F分别在BC、CD边上,图2中的四边形EFGH是利用正方形网格在图上画出的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请你利用正方形网格在图3上画出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2)图2、图3中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请直接写出这个定值;若不是定值,请直接写出图2、图3中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的周长各是多少;(3)图2、图3中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请直接写出这个定值;若不是定值,请直接写出图2、图3中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的面积各是多少.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经过原点O,点B(-2,n)在这条抛物线上.(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直线沿y轴向下平移b个单位后得到直线l,若直线l经过B点,求n、b的值;(3)在(2)的条件下,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C,直线l与y轴交于点D,且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若P是抛物线上一点,且PB=PE,求P点的坐标.24.已知:在△AOB与△COD中,OA=OB,OC=OD,.(1)如图1,点C、D分别在边OA、OB上,连结AD、BC,点M为线段BC的中点,连结OM,则线段AD与OM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位置关系是;(2)如图2,将图1中的△COD绕点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 ( ).连结AD、BC,点M为线段BC的中点,连结OM.请你判断(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将图1中的△COD绕点 O逆时针旋转到使△COD的一边OD恰好与△AOB的边OA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点C落在OB上,点M为线段BC的中点.请你判断(1)中线段AD与OM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矩形ABCD的两个顶点B、C的坐标分别是B(1,0)、C(3,0).直线AC与y轴交于点G(0,6).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 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点D运动.点P、Q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1)求直线AC的解析式;(2)当t为何值时,△CQE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多少?(3)在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在矩形ABCD内(包括边界)存在点H,使得以C、Q、E、H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
西城区 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期末数学试题及答案 北区

北京市西城区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北区)九年级数学 2011.1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5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抛物线()212y x =-+的对称轴为( ).A .直线1x =B .直线1x =-C .直线2x =D .直线2x =- 2. 如图,AB 为⊙O 的直径,点C 在⊙O 上,若∠C =15°, 则∠BOC =( ).A .60°B .45°C .30°D .15° 3. 如图,在8×4的矩形网格中,每格小正方形的边长都 是1,若△ABC 的三个顶点在图中相应的格点上,则 tan ∠ACB 的值为( ).A .1B .13C .12 D . 2 4.用配方法将2611y x x =-+化成2()y a x h k =-+的形式为( ).A .2(3)2y x =++B .2(3)2y x =--C .2(6)2y x =--D .2(3)2y x =-+ 5.如图,将△ABC 的三边分别扩大一倍得到△111A B C(顶点均在格点上),若它们是以P 点为位似中心的 位似图形,则P 点的坐标是( ). A .(4,3)-- B .(3,3)-- C .(4,4)-- D .(3,4)--6. 某商店购进一种商品,单价为30元.试销中发现这种商品每天的销售量P (件)与每件的销售价x (元)满足关系:1002P x =-. 若商店在试销期间每天销售这种商品获得200元的利润,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 正确的是( ).A .(30)(1002)200x x --=B .(1002)200x x -=C .(30)(1002)200x x --=D .(30)(2100)200x x --=7. 如图,△OAB 中,OA =OB ,∠A =30°,⊙O 与AB 相切, 切点为E ,并分别交OA ,OB 于C ,D 两点,连接CD .若CD 等于23,则扇形OCED 的面积等于( ).A .23π B .43π C .83π D .163π 8. 如图,OA=4,线段OA 的中点为B ,点P 在以O 为圆心, OB 为半径的圆上运动,P A 的中点为Q .当点Q 也落在 ⊙O 上时,cos ∠OQB 的值等于( ).A .12B .13C .14D .23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9. 如图,在△ABC 中,DE ∥AB 分别交AC ,BC 于点D ,E , 若AD =2,CD =3,则△CDE 与△CAB 的周长比为 .10. 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cm 和4cm ,若圆心距为5cm ,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 . 11.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2,0),以OA 为半径作⊙O ,若点P ,B 都在⊙O 上,且四边形AOPB 为菱形,则点P 的坐标为 .12.抛物线2y ax bx c =++(a ≠ 0)满足条件:(1)40a b -=;(2)0a b c -+>; (3)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且两交点间的距离小于2.以下有四个结论:①0a <; ②0c >;③0a b c ++<;④43c ca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31分,第13~17题每小题5分,第18题6分) 13.计算:26tan 303sin 60cos45︒︒-︒. 14.若关于x 的方程 2430x x a +-+=有实数根.(1)求a 的取值范围;(2)若a 为符合条件的最小整数,求此时方程的根.15.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C =90°,∠ABC =60°,AC 3D 为CB 延长线上一点,且BD =2AB . 求AD 的长.16.右图为抛物线c bx x y ++-=2的一部分,它经过A (1,0)-,B (0,3)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此抛物线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求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17. 如图,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的顶部B的仰角为45°,看这栋高楼底部C 的俯角为60°,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AD 为50m ,求这栋楼的高度.2取1.414,3取1.732)18.对于抛物线 243y x x =-+.(1)它与x 轴交点的坐标为 ,与y 轴交点的坐标为 ,顶点坐标为 ; (2)在坐标系中利用描点法画出此抛物线;(3)利用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30x x t -+-=(t 为实数)在1-<x <72的范围内有 解,则t 的取值范围是 .四、解答题(本题共19分,第20题4分,其余每小题5分) 19.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 5,BC = 8,D ,E 分别为BC ,AB 边上一点,∠ADE =∠C . (1)求证:△BDE ∽△CAD ; (2)若CD =2,求BE 的长.20.两个长为2,宽为1的矩形ABCD 和矩形EFGH 如图1所示摆放在直线l 上,DE =2,将矩形ABCD 绕点D 顺时针旋转α角(090α︒<<︒) ,将矩形EFGH 绕点E 逆时针旋转相同的角度.(1)当两个矩形旋转到顶点C ,F 重合时(如图2),∠DCE = °,点C 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 ,α= °;(2)利用图3思考:在旋转的过程中,矩形ABCD 和矩形EFGH 重合部分为正方形时,α= °.21点E ,交⊙O 于点F ,连接BF ,CF ,∠D=∠BFC . (1)求证:AD 是⊙O 的切线; (2)若AC=8,tan B =12,求AD 的长.22.请阅读下面材料:x … …y … …若10(,)A x y ,20(,)B x y 是抛物线2y ax bx c =++(a ≠ 0)上不同的两点,证明直线122x x x += 为此抛物线的对称轴.有一种方法证明如下:证明:∵ 10(,)A x y ,20(,)B x y 是抛物线2y ax bx c =++(a ≠ 0)上不同的两点,∴ 20112022 , ,y ax bx c y ax bx c ⎧=++⎪⎨=++⎪⎩ 且 1x ≠2x . ①-②得 221212()()0a x x b x x -+-=. ∴ []1212()()0x x a x x b -++=. ∴ 12b x x a+=-. 又∵ 抛物线2y ax bx c =++(a ≠ 0)的对称轴为2b x a=-, ∴ 直线122x x x +=为此抛物线的对称轴. (1)反之,如果11(,)M x y ,22(,)N x y 是抛物线2y ax bx c =++(a ≠ 0)上不同的两点,直线122x x x +=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那么自变量取1x ,2x 时函数值相等吗?写出你的猜想,并参考..上述方法写出证明过程; (2)利用以上结论解答下面问题:已知二次函数21y x bx =+- 当x = 4 时的函数值与x = 2007 时的函数值相等,求x = 2012时的函数值.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 23. 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2(2)(1)0m x m x m ---+=.(其中m 为实数)(1)若此方程的一个非零实数根为k , ① 当k = m 时,求m 的值;② 若记1()25m k k k+-+为y ,求y 与m 的关系式; (2)当14<m <2时,判断此方程的实数根的个数并说明理由. 24. 已知抛物线2()y ax a c x c =-++(其中a ≠ c 且a ≠0). (1)求此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用a ,c 的代数式表示)①②(2)若经过此抛物线顶点A 的直线y x k =-+与此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a cB c a+-, 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3)点P 在(2)中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直线y x k =-+与 y 轴的交点为C ,若1tan tan 4POB POC ∠=∠,求点P 的坐标; (4)若(2)中的二次函数的自变量x 在n ≤x <1n +(n 为正整数)的范围内取值时,记它的整数函数值的个数为N , 则N 关于n 的函数关系式为 .25. 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中,∠A =30°.将其绕直角顶点C 顺时针旋转α角(0120α︒<<︒且α≠ 90°),得到Rt △''A B C ,'A C 边与AB 所在直线交于点D ,过点 D 作DE ∥''A B 交'CB 边于点E ,连接BE . (1)如图1,当''A B 边经过点B 时,α= °;(2)在三角板旋转的过程中,若∠CBD 的度数是∠CBE 度数的m 倍,猜想m 的值并证明你的结论;(3) 设 BC =1,AD =x ,△BDE 的面积为S ,以点E 为圆心,EB 为半径作⊙E ,当S =13ABC S ∆ 时,求AD 的长,并判断此时直线'A C 与⊙E 的位置关系.北京市西城区2010 —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北区)九年级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1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ACBDAABC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9.35. 10. 相交. 11. (3)-,(1,3)--.(每个2分) 12.②,④.(写对一个给2分,每写一个错误答案扣1分,最低0分不倒扣分) 三、解答题(本题共31分,第13~17题每小题5分,第18题6分)13.解: 26tan 303sin 60cos45︒︒-︒ 23326(3=⨯……………………………………………………………3分3222=--122=-. ……………………………………………………………………………5分14.解:(1)244(3)a ∆=--44a =+.…………………………………………………… 1分∵ 该方程有实数根,∴ 44a +≥0.…………………………………………………………………2分 解得a ≥1-.……………………………………………………………………3分 (2)当a 为符合条件的最小整数时,a = 1-. ………………………………… 4分此时方程化为2440x x ++=,方程的根为122x x ==-.…………………5分15.解:在Rt △ABC 中,∠C =90°,∠ABC =60°,AC =3, ∴ 2sin 60ACAB ==︒,BC =1.……………………2分 ∵ D 为CB 延长线上一点,BD =2AB ,∴ BD =4,CD =5. …………………………………………………………………4分∴ 2227AD CD AC =+=.……………………………………………………5分16.解:(1)∵ 抛物线经过A (1,0)-,B (0,3)两点,∴ 10,3.b c c --+=⎧⎨=⎩……………………………………………………………1分解得 2,3.b c =⎧⎨=⎩ …………………………………………………………………2分∴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 ……………………………………3分 (2)∵ 抛物线223y x x =-++的顶点坐标为(1,4), ∴ 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3)-.∴ 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2)341y x x x =-++=---.…………5分17.解:在Rt △ABD 中,∠BDA =90°,∠BAD =45°,∴ BD =AD =50(m). …………………………………………2分 在Rt △ACD 中,∠ADC =90°,∠CAD =60°, ∴ 3503CD AD ==(m) . ………………………………4分 ∴ BC= BD+CD =50503+50(31)136.6=+≈(m).……5分 答:这栋楼约高136.6 m .18.解:(1)它与x 轴交点的坐标为(1,0),(3,0),与y 轴交点的坐标为(0,3),顶点坐标为(2,1)-; ………………………………………3分(2)列表:x … 0 1 23 4 …y … 3 0 -1 0 3 …图1图2……………………………4分图象如图3所示. ……………………………5分 (3)t 的取值范围是18t -≤<.……………………6分四、解答题(本题共19分,第20题4分,其余每小题5分) 19.(1)证明:∵ AB =AC ,∴ ∠B =∠C .……………………………1分 ∵ ∠ADE +∠BDE =∠ADB =∠C +∠CAD ,∠ADE =∠C ,∴ ∠BDE =∠CAD . ………………………………………………………2分 ∴ △BDE ∽△CAD . ………………………………………………………3分 (2)解:由(1)得DB ACBE CD=.…………………………………………………………4分 ∵ AB =AC = 5,BC = 8,CD =2, ∴ 6DB BC CD =-=. ∴ 622.45DB CD BE AC ⨯⨯===. ………………………………………………5分 20.解:(1)∠DCE = 60 °,点C 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3,α= 30 °; …………………3分 (2)α= 45 °. ………………………………………………………………………4分21.(1)证明:∵ OD ⊥AC 于点E , ∴ ∠OEA=90°,∠1+∠2=90°. ∵ ∠D=∠BFC ,∠BFC=∠1, ∴ ∠D +∠2=90°,∠OAD =90°.∴ OA ⊥AD 于点A .………………………1分 ∵ OA 是⊙O 的半径,∴ AD 是⊙O 的切线. ……………………2分 (2)解:∵ OD ⊥AC 于点E ,AC 是⊙O 的弦,AC=8,∴ 42ACAE EC ===.………………………………………………………3分 ∵ ∠B =∠C ,tan B =12,∴ 在Rt △CEF 中,∠CEF =90°,tan C =12.∴ tan 2EF EC C =⋅=.设⊙O 的半径为r ,则2OE r =-.在Rt △OAE 中,由勾股定理得 222OA OE AE =+,即 222(2)4r r =-+. 解得 r =5.……………………………………………………………………4分∴ 在Rt △OAE 中,4tan 23AE OE ∠==.∴ 在Rt △OAD 中,420tan 2533AD OA =⋅∠=⨯=. ………………………5分22.解:(1)结论:自变量取1x ,2x 时函数值相等. ……………………………………1分 证明:∵ 11(,)M x y ,22(,)N x y 为抛物线2y ax bx c =++上不同的两点,图4 图5由题意得 21112222, ,y ax bx c y ax bx c ⎧=++⎪⎨=++⎪⎩ 1x ≠2x . ①-②,得 []221212121212()()()()y y a x x b x x x x a x x b -=-+-=-++. ……………………………………………………………2分∵ 直线122x x x +=是抛物线2y ax bx c =++(a ≠ 0)的对称轴, ∴ 1222x x bx a+==-. ∴ 12bx x a+=-.∴ []121212()()0y y x x a x x b -=-++=,即12y y =.………………3分(阅卷说明:其他代数证明方法相应给分;直接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而 没有用代数方法进行证明的不给分)(2)∵ 二次函数21y x bx =+-当x = 4 时的函数值与x = 2007 时的函数值相等, ∴ 由阅读材料可知二次函数21y x bx =+-的对称轴为直线20112x =. ∴ 201122b -=,2011b =-. ∴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0111y x x =--. …………………………………4分 ∵20112012(1)22+-=, 由(1)知,当x = 2012的函数值与1x =-时的函数值相等. ∵ 当x =1-时的函数值为2(1)2011(1)12011--⨯--=,∴ 当x = 2012 时的函数值为2011. …………………………………………5分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 23.解:(1)∵ k 为2(2)(1)0m x m x m ---+=的实数根,∴ 2(2)(1)0m k m k m ---+=.※ …………………………………………1分 ① 当k = m 时,∵ k 为非零实数根,∴ m ≠ 0,方程※两边都除以m ,得(2)(1)10m m m ---+=.整理,得 2320m m -+=.解得 11m =,22m =. ………………………………………………………2分∵ 2(2)(1)0m x 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m ≠ 2.∴ m= 1. ……………………………………………………………………3分 (阅卷说明:写对m= 1,但多出其他错误答案扣1分) ② ∵ k 为原方程的非零实数根,①②∴ 将方程※两边都除以k ,得(2)(1)0mm k m k---+=.…………………4分 整理,得 1()21m k k m k+-=-.∴ 1()254y m k k m k=+-+=+.……………………………………………5分(2)解法一:22[(1)]4(2)3613(2)1m m m m m m m ∆=----=-++=--+ .………6分当14<m <2时,m >0,2m -<0.∴ 3(2)m m -->0,3(2)1m m --+>1>0,Δ>0.∴ 当14<m <2时,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7分解法二:直接分析14<m <2时,函数2(2)(1)y m x m x m =---+的图象,∵ 该函数的图象为抛物线,开口向下,与y 轴正半轴相交,∴ 该抛物线必与x 轴有两个不同交点. …………………………6分 ∴ 当14<m <2时,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7分解法三:222[(1)]4(2)3613(1)4m m m m m m ∆=----=-++=--+.…………6分结合23(1)4m ∆=--+关于m 的图象可知,(如图6) 当14<m ≤1时,3716<∆≤4; 当1<m <2时,1<∆<4. ∴ 当14<m <2时,∆>0.∴ 当14<m <2时,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7分24.解:(1)抛物线2()y ax a c x c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是关于x 的方程2()0ax a c x c -++=(其中a ≠ 0,a ≠c )的解.解得 11x =,2cx a=. ………………………………………………………… 1分 ∴ 抛物线与x 轴交点的坐标为(1,0),(,0)ca .……………………………… 2分(2)抛物线2()y ax a c x c =-++的顶点A 的坐标为2()(,)24a c a c a a+--.∵ 经过此抛物线顶点A 的直线y x k =-+与此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a cB c a+-, ① ②图622() ,42 , ()().a c a c k a a a c c k a a c a c c a a c c a a ⎧-+-=-+⎪⎪+⎪∴-=-+⎨⎪++⎪-=-+⨯+⎪⎩由③得 c =0. ……………………………………………………………………3分将其代入①、② 得 1 ,4201.ak k ⎧-=-+⎪⎨⎪=-+⎩ 解得 2a =-.∴ 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22y x x =-+.…………………………………… 4分 (3)作PE ⊥x 轴于点E , PF ⊥y 轴于点F .(如图7)抛物线222y x x =-+的顶点A 的坐标11(,)22, 点B 的坐标为(1,0),点C 的坐标为(0,1).设点P 的坐标为(,)m n .∵ 点P 在x 轴上方的抛物线222y x x =-+上, ∴ 222n m m =-+,且0<m <1,102n <<. ∴ tan PE n POB OE m ∠==,tan PF mPOC OF n∠==. ∵ 1tan tan 4POB POC ∠=∠, ∴ 224m n =.解得 m =2n ,或2m n =-(舍去). ………………………………………………5分 将m =2n 代入222n m m =-+,得2830n n -=. 解得138n =,20n =(舍去).∴ 324m n ==. ∴ 点P 的坐标为33(,)48. …………………………………………………………6分(4)N 关于n 的函数关系式为N=4n . ………………………………………………7分说明:二次函数222y x x =-+的自变量x 在n ≤x <1n +(n 为正整数)的范围内取值,此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222n n --<y ≤222n n -+,其中的整数有2221n n --+,2222n n --+,…222n n -+.22(22)(22)4N n n n n n =-+---=.25.(1)当''A B 边经过点B 时,α= 60 °; ………………………………………… 1分 (2)猜想:①如图8,点D 在AB 边上时,m =2;②如图9,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m =4.图7西城区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11 页 (共 12 页)(阅卷说明:为与后边证明不重复给分,猜想结论不设给分点)证明:① 当090α︒<<︒时,点D 在AB 边上(如图8).(阅卷说明:①、②两种情况没写α的取值范围不扣分)∵ DE ∥''A B ,∴ CD CE CA CB =''. 由旋转性质可知,CA ='CA ,CB ='CB ,∠ACD=∠BCE . ∴CD CE CA CB =. ∴ △CAD ∽△CBE . ……………2分∴ ∠A =∠CBE=30°. ∵ 点D 在AB 边上,∠CBD=60°,∴ 2CBD CBE ∠=∠,即 m =2. ………………………………………3分② 当90120α︒<<︒时,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如图9).与①同理可得 ∠A =∠CBE=30°.∵ 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180120CBD CBA ∠=︒-∠=︒,∴ 4CBD CBE ∠=∠,即 m =4. ……………………………………4分(阅卷说明:第(2)问用四点共圆方法证明的扣1分.)(3)解:在Rt △ABC 中,∠ACB=90°,∠A =30°,BC =1,∴ AB = 2 ,3AC =,3ABC S =V . 由 △CAD ∽△CBE 得AD BE AC BC =. ∵ AD =x ,∴ 13BE =,3BE x =. ①当点D 在AB 边上时,AD =x ,2BD AB AD x =-=-,∠DBE=90°.此时,2113323(2)22BDE x x x S S BD BE x -+==⨯=-⨯=V . 当S =13ABC S ∆时,23233x x -+=. 整理,得 2210x x -+=.解得 121x x ==,即AD =1.…………………5分 此时D 为AB 中点,∠DCB=60°,∠BCE=30°=∠CBE .(如图10) ∴ EC = EB .∵ ''90A CB ∠=︒,点E 在'CB 边上,∴ 圆心E 到'A C 的距离EC 等于⊙E 的半径EB .∴ 直线'A C 与⊙E 相切. …………………………………………………6分 ②当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AD =x ,2BD x =-,∠DBE=90°.(如图9). 2113323(2)22BDE x x x S S BD BE x -==⨯=-⨯=V . 当S =13ABC S ∆时,23233x x -=. 整理,得 2210x x --=.图9 图8 图10西城区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12 页(共12 页) 解得 112x =+212x =.即2AD =……………………………………………………………… 7分 此时∠BCE=α,而90120α︒<<︒,∠CBE =30°,∴ ∠CBE <∠BCE .∴ EC <EB ,即圆心E 到'A C 的距离EC 小于⊙E 的半径EB .∴ 直线'A C 与⊙E 相交. ……………………………………………………8分。
(2021年整理)2012-2013学年度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2012-2013学年度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2-2013学年度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2-2013学年度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2012—2013学年度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2012-2013学年度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推荐完整)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2-2013学年度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推荐完整)〉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三角形中,是正三角形的为( )①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 ②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 ③底边与腰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④三边相等的三角形. 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③④2、如图1,在Rt △ACB 中,∠C=90°,BE 平分∠CBA 交AC 于点E ,过E 作ED ⊥AB 于D 点,当∠A=_____时,ED 恰为AB 的中垂线( )A .10°B .15°C .30°D .45°3、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BC ),点E 、F 分别在AB 、CD 上移动,且AE=CF,则四边形BFDE 的形状不可能是( ) A .矩形B .菱形C .平行四边形D .梯形4、如图3,反比例函数y= xk(k >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点M 是图象上一点,MP 垂直x 轴于点P ,如果△MOP 的面积为1,那么k 的值是( )A 、1B 、2C 、3D 、25、如图4,▱ABCD 的周长为16cm ,AC 与BD 相交于点O,OE⊥AC 交AD 于E ,则△DCE 的周长为( )A .4cmB .6cmC .8cmD .10cm6、下列三角形中,是正三角形的为( )①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 ②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 ③底边与腰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④三边相等的三角形. 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③④7、下列四个命题中,假命题的是( )A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B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D .顺次连接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一个菱形,那么这个四边形是等腰梯形8、电影院呈阶梯或下坡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 A .为了美观B .减小盲区C .增大盲区D .盲区不变9、面积为20平方厘米的矩形,其长宽分别为x 厘米和y 厘米,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为( )A .B .C .D .10、x 1,x 2是方程2x 2—4x+1=0的两根,则x 1+x 2=( ) A .2B .—2C 、21D 、31二、填空题(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1、请写出一个根为x=1,另一根满足-1<x <1的一元二次方程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北区)九年级数学 2012.1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抛物线2(1)1y x =-+的顶点坐标为A .(1,1)B .(1,1)-C .(1,1)-D .(1,1)--2.若相交两圆的半径分别为4和7,则它们的圆心距可能是 A .2 B .3 C . 6 D .113.在Rt △ABC 中,∠ C =90°,若BC =1,AB tan A 的值为A B C .12D .24.如图,在⊙O 中,直径AB ⊥弦CD 于E ,连接BD ,若∠D =30°, BD =2,则AE 的长为A .2B .3C .4D .55.若正六边形的边长等于4,则它的面积等于A .B .C .D . 6.如图,以点D 为位似中心,作△ABC 的一个位似三 角形A 1B 1C 1,A ,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A 1,B 1,C 1, DA 1与DA 的比值为k ,若两个三角形的顶点及点D 均在如图所示的格点上,则k 的值和点C 1的坐标分 别为A .2,(2,8)B .4,(2,8)C .2,(2,4)D .2,(4,4)7.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点(1,0)-,对称轴为1x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0>aB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0<cD .3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一个根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2,0)A ,(0,2)B ,⊙C 的圆 心为点(1,0)C -,半径为1.若D 是⊙C 上的一个动点,线段 DA 与y 轴交于点E ,则△ABE 面积的最大值是 A .2 B . 83C .22+D .22-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9.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若∠OCB =40°,则∠A= °.10.将抛物线2y x =先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再向右平移1个 单位长度,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11.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B =30°,AB =4 .以斜边AB 的中点D 为旋转中心,把△AB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α角 (0120α︒<<︒),当点A 的对应点与点C 重合时,B ,C 两点 的对应点分别记为E ,F ,EF 与AB 的交点为G ,此时α等于 ° ,△DEG 的面积为 .12.已知二次函数212y x x =-+,(1)它的最大值为 ;(2)若存在实数m ,n 使得当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m ≤x ≤n 时,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恰好是3m ≤y ≤3n ,则m= ,n= .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3.计算:2cos302sin 45︒︒-︒.14.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30x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k 为符合条件的最大整数,求此时方程的根. 15.已知抛物线245y x x =+-.(1)直接写出它与x 轴、y 轴的交点的坐标;(2)用配方法将245y x x =+-化成2()y a x h k =-+的形式.16.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E 为BC 边上一点,∠AED =∠B .(1)求证:△ABE ∽△DEA ; (2)若AB =4,求AE DE ⋅的值.17.学校要围一个矩形花圃,花圃的一边利用足够长的墙,另三边用总长为36米的篱笆恰好围成(如图所示).设矩形 的一边AB 的长为x 米(要求AB <AD ),矩形ABCD 的面 积为S 平方米.(1)求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要想使花圃的面积最大,AB 边的长应为多少米?18.如图,在Rt △ABC 中,90C ∠=︒,AB 的垂直平分线与BC ,AB 的交点分别为D ,E . (1)若AD =10,4sin 5ADC ∠=,求AC 的长和tan B 的值; (2)若AD=1,ADC ∠=α,参考(1)的计算过程直接写 出tan2α的值(用sin α和cos α的值表示).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9.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正方形PABC 的边长为1,将其沿x 轴的正方向连续滚动,即先以顶点A 为旋转中心将正方形PAB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第二个正方形,再以顶点D 为旋转中心将第二个正方形顺时针旋转90°得到第三个正方形,依此方法继续滚动下去得到第四个正方形,…,第n 个正方形.设滚动过程中的点P 的坐标为(,)x y .(1)画出第三个和第四个正方形的位置,并直接写出第三个正方形中的点P 的坐标; (2)画出点(,)P x y 运动的曲线(0≤x ≤4),并直接写出该曲线与x 轴所围成区域的面积.20.已知函数2y x bx c =++(x ≥ 0),满足当x =1时,1y =-,且当x = 0与x =4时的函数值相等.(1)求函数2y x bx c =++(x ≥ 0)的解析式并画出它的 图象(不要求列表);(2)若()f x 表示自变量x 相对应的函数值,且2 (0),() 2 (0),x bx c x f x x ⎧++≥=⎨-<⎩又已知关于x 的方程()f x x k =+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请利用图象直接写出实数k 的取值范围.21.已知: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 是弦,∠BAC 的平分线与 ⊙O 的交点为D ,DE ⊥AC ,与AC 的延长线交于点E . (1)求证:直线DE 是⊙O 的切线; (2)若OE 与AD 交于点F ,4cos 5BAC ∠=,求DF AF 的值.22.阅读下列材料:题目:已知实数a ,x 满足a >2且x >2,试判断ax 与a x +的大小关系,并加以说明. 思路:可用“求差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先列出ax 与a x +的差()y ax a x =-+,再 说明y 的符号即可现给出如下利用函数解决问题的方法:简解:可将y 的代数式整理成(1)y a x a =--,要判断y 的符号可借助函数(1)y a x a =--的图象和性质解决.参考以上解题思路解决以下问题:已知a ,b ,c 都是非负数,a <5,且 2220a a b c ---=,2230a b c +-+=. (1)分别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4b ,4c ; (2)说明a ,b ,c 之间的大小关系.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 23.已知抛物线2(2)2y kx k x =+--(其中0k >).(1)求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及顶点坐标(可以用含k 的代数式表示); (2)若记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P m n ,直接写出n 的最小值;(3)将该抛物线先向右平移1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k个单位长度,随着k 的变化,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都在某个新函数的图象上,求这个新函数的解析式(不要求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4.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BM ,DN 分别平分正方形的两个外角,且满足∠=︒,连结MC,NC,MN.MAN45⋅= ;(用含a的代(1)填空:与△ABM相似的三角形是△,BM DN数式表示)∠的度数;(2)求MCN(3)猜想线段BM,DN和MN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A,25.已知:在如图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3)C n-(其中n>0),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动点P从点O出发,在四边形OABC(,3)的边上依次沿O—A—B—C的顺序向点C移动,当点P与点C重合时停止运动.设点P 移动的路径的长为l,△POC的面积为S,S与l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四边形ODEF是等腰梯形.(1)结合以上信息及图2填空:图2中的m= ;(2)求B,C两点的坐标及图2中OF的长;(3)在图1中,当动点P恰为经过O,B两点的抛物线W的顶点时,①求此抛物线W的解析式;y=-上方的抛物线W上,坐标平面内另有一点R,满足以B,②若点Q在直线1P,Q,R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求点Q的坐标.北京市西城区2011 —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北区)九年级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1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答案 ACCBBADC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说明:第10题写成2(1)1y x =--不扣分;第11题每空各2分;第12题第(1)问2分, 第(2)问每空各1分.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3.解:原式=22+⨯ …………………………………………………3分= 2+. ……………………………………………………………………5分14.解:(1)2(2)4(23)8(2)k k ∆=---=-. ……………………………………………1分∵ 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8(2)k ->0.……………………………………………………………… 2分 解得2k <.…………………………………………………………………… 3分 (2)当k 为符合条件的最大整数时,1k =.…………………………………… 4分此时方程化为2210x x --=,方程的根为11x =21x =5分15. 解:(1)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的坐标为(5,0) (1,0)-和. ………………………2分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的坐标为(05)-,. …………………………………3分 (2)245y x x =+-2(44)9x x =++- (4)2(2)9x =+-. …………………………………………………………5分 16.(1)证明:如图1.∵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D ∥BC .∴ 12∠=∠. …………………………2分 又∵ ∠B =∠AED ,∴ △ABE ∽△DEA .…………………3分(2)解:∵ △ABE ∽△DEA ,∴AE ABDA DE=.…………………………………………………………………4分 ∴ AE DE AB DA ⋅=⋅.∵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 = 4, ∴ AB =DA = 4.∴ 216AE DE AB ⋅==.………………………………………………………5分18.解:(1)在Rt △ACD 中,90C ∠=︒,AD =10,4sin 5ADC ∠=,(如图2)∴ 4sin 1085AC AD ADC =⋅∠=⨯=.……1分3c o s 1065C D A D A D C =⋅∠=⨯=.∵ DE 垂直平分AB ,∴ 10BD AD ==.……………………………………………………………2分 ∴ 16BC CD BD =+=.………………………………………………………3分 在Rt △ABC 中,90C ∠=︒,∴ 81tan 162AC B BC ===.……………………………………………………4分 (2)sin tan 21cos ααα=+.(写成1cos sin αα-也可) ……………………………………5分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9.解:(1)第三个和第四个正方形的位置如图3所示.…………………………………………………2分 第三个正方形中的点P 的坐标为(3,1).……3分 (2)点(,)P x y 运动的曲线(0≤x ≤4)如图3所示.…………………………………………………4分它与x 轴所围成区域的面积等于1π+. ……………………………………5分20.解:(1)∵ 函数2y x bx c =++(x ≥0)满足当x =1时,1y =-, 且当x = 0与x =4时的函数值相等,∴ 11,2.2b c b ++=-⎧⎪⎨-=⎪⎩解得 4b =-,2c =.…………………………………………………………2分 ∴ 所求的函数解析式为242y x x =-+(x ≥0). …………………………3分 它的函数图象如图4所示.……………………………………………………4分(2)k 的取值范围是22k -<≤.(如图5)……………………………………………5分 21.(1)证明:连接OD .(如图6) ∵ AD 平分∠BAC ,∴ ∠1=∠2.…………………………………………………………………1分 ∵ OA =OD , ∴ ∠1=∠3. ∴∠2=∠3.∴ OD ∥AE .∵ DE ⊥AC , ∴ ∠AED =90°.∴ 18090ODE AED ∠=︒-∠=︒.…………2分 ∴ DE ⊥OD . ∵ OD 是⊙O 的半径,∴ DE 是⊙O 的切线.………………………3分(2)解:作OG ⊥AE 于点G .(如图6) ∴ ∠OGE =90°.∴ ∠ODE =∠DEG =∠OGE =90°. ∴ 四边形OGED 是矩形.∴ OD =GE .……………………………………………………………………4分 在Rt △OAG 中,∠OGA =90°,4cos 5BAC ∠=,设AG =4k ,则OA =5k . ∴ GE =OD =5k . ∴ AE =AG +GE =9k . ∵ OD ∥GE , ∴ △ODF ∽△EAF . ∴59DF OD AF AE ==.……………………………………………………………5分 22.解:(1)∵ 2220a a b c ---=,2230a b c +-+=,∴ 222,22 3.b c a a c b a ⎧+=-⎨-=+⎩消去b 并整理,得 243c a =+.……………1分 消去c 并整理,得2423b a a =--. ………2分(2)∵ 22423(3)(1)(1)4b a a a a a =--=-+=--,将4b 看成a 的函数,由函数24(1)4b a =--的性质结合它的图象(如图7所示),以及a ,b 均为非负数得a ≥3.又 ∵ a <5, ∴ 3≤a <5.……………………………………………………………………3分 ∵ 224()63(3)12b a a a a -=--=--,将4()b a -看成a 的函数,由函数24()(3)12b a a -=--的性质结合它的图象(如图8所示)可知,当3≤a <5时,4()0b a -<. ∴ b <a . ……………………………………………4分∵ 24()43(1)(3)c a a a a a -=-+=--,a ≥3, ∴ 4()c a -≥0.∴ c ≥a .∴ b <a ≤c . ………………………………………5分阅卷说明:“b <a ,b <c ,a ≤c ”三者中,先得出其中任何一个结论即可得到第4分,全写对得到5分. 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 23.解:(1)令0y =,则 2(2)20kx k x +--=. 整理,得 (1)(2)0x kx +-=. 解得 11x =-,22x k=. ∴ 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0)-,2(,0)k . ………………………2分抛物线2(2)2y kx k x =+--的顶点坐标为2244(,)24k k k k k-++-. ………3分(2)|n |的最小值为 2 . …………………………………………………………4分(3)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14(,)4k kk k+-.…………………………………5分由1,14x k k y ⎧=⎪⎪⎨⎪=--⎪⎩可得 114y x =--.∴ 所求新函数的解析式为114y x=--. …………………………………7分24.解:(1)与△ABM 相似的三角形是△ NDA ,2BM DN a ⋅=; ……………………2分(2)由(1)△ABM ∽△NDA 可得BM ABDA ND=.(如图9) ………………3分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B=DC ,DA= BC ,90ABC BCD ADC BAD ∠=∠=∠=∠=︒.∴BM DCBC ND=. ∵ BM ,DN 分别平分正方形ABCD 的两个外角, ∴ 45CBM NDC ∠=∠=︒.∴ △BCM ∽△DNC .…………………………………………………………4分∴ BCM DNC ∠=∠.∴ 360MCN BCD BCM DCN ∠=︒-∠-∠-∠270()270(180)D N C D C N C D N=︒-∠+∠=︒-︒-∠=︒.………5分(3)线段BM ,DN 和MN 之间的等量关系是222BM DN MN +=.(只猜想答案不证明不给分)证法一:如图9,将△AN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F ,连接MF .则 △ABF ≌△ADN . …………………………………………………6分∴ 13∠=∠,AF=AN ,BF=DN ,AFB AND ∠=∠.∴ 122345MAF BAD MAN ∠=∠+∠=∠+∠=∠-∠=︒.∴ MAF MAN ∠=∠.又∵ AM= AM ,∴ △AMF ≌△AMN .∴ MF=MN .可得(1)45(3)4590MBF AFB AND ∠=∠+∠+︒=∠+∠+︒=︒.∴ 在Rt △BMF 中,222BM BF FM +=.∴ 222BM DN MN +=. …………………………………………7分证法二:连接BD ,作ME ∥BD ,与DN 交于点E .(如图10)可知45BDC ∠=︒,90BDN ∠=︒.……………………………………6分 ∵ ME ∥BD ,∴ 18090MEN BDN ∠=︒-∠=︒.∵ 90DBM DBC CBM ∠=∠+∠=︒,∴ 四边形BDEM 是矩形.∴ ME =BD ,BM =DE .在Rt △MEN 中,90MEN ∠=︒,∴ 22222()MN ME EN BD DN DE =+=+-2222)()2()DN BM a DN BM =+-=+-2222()BM DN DN BM BM DN =⋅+-=+.……………………7分25.解:(1)图2中的m 1分(2)∵ 图11(原题图2)中四边形ODEF 是等腰梯形,点D 的坐标为(,12)D m ,∴ 12E D y y ==,此时原题图1中点P 运动到与点B 重合,∵ 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 1131222BOC C S OB y OB ∆=⨯⨯=⨯⨯=. 解得 8OB =,点B 的坐标为(8,0). ………………………………………2分 此时作AM ⊥OB 于点M ,CN ⊥OB 于点N .(如图12).∵ 点C 的坐标为(,3)C n -,∴ 点C 在直线3y =-上.又由图11(原题图2)中四边形ODEF 是等腰梯形可知图12中的点C 在过点O 与AB 平行的直线l 上,∴ 点C 是直线3y =-与直线l 的交点,且ABM CON ∠=∠.又∵ 3A C y y ==,即AM= CN ,可得△ABM ≌△CON .∴ ON=BM=6,点C 的坐标为(6,3)C -.……………………………………3分∵ 图12中 AB ==∴ 图11中DE =,2D OF x DE =+= (4)(3)①当点P 恰为经过O ,B 两点的抛物线的顶点时,作PG ⊥OB 于点G .(如图13)∵O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0)O ,(8,0)B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点P 的横坐标为4,即OG=BG=4.由3tan 6AM PG ABM BM BG∠===可得PG=2. ∴ 点P 的坐标为(4,2)P .………………5分设抛物线W 的解析式为(8)y ax x =-(a ≠0).∵ 抛物线过点(4,2)P ,∴ 4(48)2a -=.解得 18a =-. ∴ 抛物线W 的解析式为218y x x =-+. …………………………………6分②如图14.i )当BP 为以B ,P ,Q ,R 为顶点的菱形的边时,∵ 点Q 在直线1y =-上方的抛物线W上,点P 为抛物线W 的顶点,结合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点Q 只有一种情况,点Q 与原点重合,其坐标为1(0,0)Q .……………………………………7分ii )当BP 为以B ,P ,Q ,R 为顶点的菱形的对角线时,可知BP 的中点的坐标为(6,1),BP 的中垂线的解析式为211y x =-.∴ 点2Q 的横坐标是方程212118x x x -+=-的解. 将该方程整理得 28880x x +-=.解得4x =-±.由点Q 在直线1y =-上方的抛物线W 上,结合图14可知点2Q 的横坐标为4.∴ 点2Q 的坐标是219)Q . …………………………8分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点Q 的坐标是1(0,0)Q ,219)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