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合集下载

初二议论文作文:融合——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_800字

初二议论文作文:融合——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_800字

融合——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_800字关于融合,中国人向来能处理得恰到好处。

孔老夫子的一句“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引领出中国数千年来融合智慧。

思绪回到了个年代,公元前七百年的中华大地。

尽管列国纷争,连年征战,但思想学术的天空里却是一派和谐繁荣。

儒、道、法、墨、孙各家学派士子摇头晃脑,各抒己见。

那不是政坛上的唇枪舌剑,也无所谓的文人想轻,他们彼此独立,却又互相尊重,若非如此,孔老夫子又如何恭敬地向老聃请教?荀子的弟子又如何成了法家的宗师?所谓“百家争鸣”不正是那个时代,先哲们用智慧演绎而成的融合之景吗?一千年后的宋廷,再次演绎了“和而不同”的盛景,这一次登台的是政治家们。

从“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再至一切变回传统,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

改革派与保守派将北宋朝“闹”的沸沸扬扬。

而政见的不同并未影响这样文人的交往,下了朝堂,他们便是饮酒作诗的友人,是不醉不归的知己,是寄情文字的“同道中人”。

没有所谓政坛的赢家,只因他们心中都只有一个大宋,一个朝廷,一片江山社稷。

繁盛的北宋王朝不正是他们用个性演绎出的融合之景吗?无独有偶,又是一千年以后,中华大地出现了两个党派,孙逸仙领导的国民党与毛润之领导的共产党,在军阀割据,社会混乱的二十年代,两个伟人不谋而合地想到了一个词:融合。

于是第一次国共合作诞生了,于是北伐战争的大旗飘扬在了中国各地,于是新三民主义问世了。

尽管两党以后道路并不顺畅,但我始终坚信,那一次的合作与融合意义非凡。

决非会随着历史的红尘堙没殆尽。

那曾是两个党派共同的信念,不同的理念所创造的融合的奇迹。

此刻,思绪仍未停止。

改革开放的号角在新中国吹响了三十年,中华大地又是一番别样的繁花似锦。

犹记得参观世博会时感慨万千,想起十九世纪“万国博览会”英国水晶宫的繁盛之景,如今再现中华大地,不禁心生感慨。

好似搭上一辆快车,驶进了国际的盛宴。

【高考作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高考作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高考作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家,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哲理。

中华民族一直倡导“和而不同”的思想,这种思想包含了包容、和谐以及多元的精神。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在当今世界中,依然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体现了和谐共处的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相互尊重,包容差异,通过互相理解与沟通来实现和谐的共荣共存。

它意味着不同个体可以独立的存在以及不同文化可以和平的共存。

和而不同强调从“差异”中寻求共通的价值,搭建起各种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促进相互学习与进步。

懂得尊重和接纳不同的声音与意见,爱护彼此的文化传统,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着眼于整体利益而非个体利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集体的共同利益,倡导个人为集体幸福而奋斗的精神。

历代中国人都强调“群体的荣誉胜过个人的荣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帮助。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强调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通过个体的努力与奉献,为集体的进步作出贡献,最终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智慧让中国人民在团结奋斗中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包容多元的文化与价值观。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这种多元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鼓励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以达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坚持着自身的文化传统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因素,形成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观。

多元文化的交融与融合,使得中国文化的智慧更加广泛深远,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有力地指导了中国的现实发展和国际交往。

在当今世界中,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异与摩擦多不胜数。

中国的和而不同智慧给予了国际社会启示,即不同的文化、制度与社会模式之间可以和平、和谐地共存。

中国秉持着开放包容的精神,推动着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设,与世界各国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优秀高考范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中文写700字

优秀高考范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中文写700字

优秀高考范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中文写700字面对独特的文化多样性,中国拥有一种独特的智慧,无论“和而不同”还是“与众不同”,中国的文化都保持着其独特的智慧。

中国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其文化史上,而且在眼下的日常生活中也有所体现。

从具体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部分都体现了中国智慧。

最重要的是“和而不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古人思想的核心内容。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使中国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

民族不但具有自身的特色,而且能够与他国相融,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力量,人们不仅能受到自身的文化熏陶,还能够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而不会受到文化的分裂和冲击。

另一方面,中国智慧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

以家庭为例,中国人民注重家庭秩序,重视和谐、友爱、公平、宽容等社会伦理道德。

从孝道角度来看,中国人民认为家庭必须尊重父母,遵守兄长的话语,照顾弟妹,保持家庭秩序,传承优良的传统。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企业,中国企业以“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用心服务”为精神,以追求共同利益为宗旨,以市场竞争为动力,积极响应政府政策,不断加强社会责任感。

最后,中国智慧还体现在政治方面。

中国政治以“稳定、和谐、进步、发展”为宗旨,致力于为全体公民带来更多的福祉、实现伟大的梦想、实现共同的目标。

同时,中国政治还通过各种手段加强社会和谐,通过积极的措施保护每个人的权利,为社会建设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中国拥有一种独特的智慧。

无论“和而不同”还是“与众不同”,中国文化都保持着其独特的智慧。

中国智慧不仅体现在其文化史上,而且在眼下的日常生活中也有所体现。

中国的智慧不仅使得中国文化发挥了自己的作用,而且也有助于促进人们的心灵成长,实现社会的和谐。

2009上海高考作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作文1400字,2009高考作文

2009上海高考作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作文1400字,2009高考作文

2009上海高考作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作文1,2009高考作文,关键字:上海高考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

我有些看呆了。

“那是郑燮的字。

”一个沉沉的声音。

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

我禁不住感叹道:“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

”老人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

单是从一副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

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

”“这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这种和不是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名美其美,美人所美。

”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中华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

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

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

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

”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这种能量吧。

”我思索着,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一个人应该也是如此吧。

只有获得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

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不,必须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没有气度感受这一切。

”“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

”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

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

【高考作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高考作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高考作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她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而闻名于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学。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代表了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和理念。

在当今社会,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行为,也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的核心思想是“和而不同”,即人们在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他人的差异,包容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从而达到和谐相处的境界。

这种思想秉承了中国古代智慧的传统,强调平等、包容、协和的理念,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世界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态度。

这一思想在中国的古代文化和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贯穿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古代,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品德规范和道德准则。

孔子提出了“礼、义、廉、耻”等品德观念,主张人们应该遵循礼仪之规范、尊重他人、注重精神修养;老子则提倡“与时偕行、乃能过于常人”这一理念,主张人们应该顺应天地之道、忘我合于自然、平和待人;而庄子则强调“乐与于人情,同怀忧与”之观念,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体谅、互相关爱。

这些思想和观念都深刻影响着古代中国人的行为和行事风格,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一部分,至今仍然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还体现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实践中。

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始终以和为贵,尊重个体差异,追求整体的和谐。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虽然经常发生战争,但在和平时期,它们之间也进行了广泛的交往和交流,相互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而各个诸侯国内部也相对宽松,对人才的选用与使用依据的是以其品德才能而非家世背景。

在政治上,相对比较开明与平等的政治决策方式和民主实践也在古代中国得到充分体现。

这一政治和社会实践的理念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

在当代社会,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考作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高考作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高考作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中国智慧中的“和而不同”强调和谐发展,追求各种因素之间的平衡。

这一理念不仅包括个体间的和谐相处,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共处等。

中国智慧认为,个体的发展需要与他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社会的进步也需要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相辅相成。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智慧中的“和而不同”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和谐共处,才能够共同应对全球问题,实现全球发展的可持续性。

中国智慧中的“和而不同”也强调尊重多元和包容多样。

中国拥有丰富的民族、宗教、文化等多元性,人们应该尊重和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方式。

只有通过包容多样,才能够打破壁垒,实现共赢。

中国智慧认为,不同的观点和方式可以互补、共同进步,而不是互相排斥。

只有通过包容和尊重,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智慧中的“和而不同”也可以应用到教育领域。

中国的传统教育注重德育、智育、体育等全面培养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

这种教育理念强调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中国智慧中的“和而不同”对于推动教育国际化和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智慧中的“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国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是中国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强调儒家思想中的“以德行人”,即通过德行来影响他人和社会。

这种文化传统强调个体间的和谐相处,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了其他思想流派的兴起和挑战,如道家、墨家、法家等。

这些不同的思想流派相互对立、相互补充,一起构成了中国智慧的多样性。

中国智慧认为,只有通过和谐共处和包容多样,才能够实现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应该自豪地传承和发扬中国智慧,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实现社会和谐、推动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2019年江苏高考: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2019年江苏高考: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2019年江苏高考: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范文及点评
2019年江苏高考的“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范文如下: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种“和而不同”的智慧始终贯穿其中。

这种智慧它教我们怎样尊重和尊重对方,去支撑世界上正义正当的事业,它告诉我们不能完全独断专行,要学会尊重以及包容他人,建立共赢的社会关系,使社会变得和谐。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成就,这部分得益于这种“和而不同”的思想,她把多元文化融合,使城乡、大小规模甚至地域
间的差异更加的统一,实现了在真正意义上的团结与共融。

点评:
这篇范文概括了“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以及它如何贯穿中国几千年历史,达到团结共融的境界,写法精辟,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论述充分,非常值得肯定。

【高考作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高考作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高考作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独特的民族智慧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
族的发展和进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智慧,那就是“和而不同”。


种智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不仅在中国古代深入人心,也在当代社会
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既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实践和
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引。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源远流长。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形成了“和而不同”“和
而治”的治国理念。

孔子认为,国家的治理应该是“和而不同”,即各尽其才、各得其所,人们各行其是而互不相干,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墨子也提倡“兼爱”、“非攻”,
反对战争和攻击,主张和平相处。

这些思想都表现了中国古代智慧中的“和而不同”精
神。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实践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引。

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智慧,通过它来实现民
族团结、国家繁荣,实现世界和平。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文化交流,深化文化认同,促进民
族团结,实现和谐发展。

我们也可以通过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倡导多边主义、推动多样文化
共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正是这种“和而不同”的智慧,让我们在和平
共处中相互包容、相互尊重,构建着一个美好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

我有些看呆了。

“那是郑燮的字。

”一个沉沉的声音。

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

我禁不住感叹道:“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


老人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

单是从一副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

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


“这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这种和不是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名美其美,美人所美。


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中华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

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

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

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

”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这种能量吧。


我思索着,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一个人应该也是如此吧。

只有获得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

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不,必须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没有气度感受这一切。


“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

”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

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

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气度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


“和而不同,我从没如此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幅字画所藏有的智慧。

”我感慨道。

老人拍拍我的肩:“中华智慧从来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它早已渗入每一个具象之中了。

你好好看看。


我沉浸于那黑与白的交替之中。

当回过神时,转头再寻,老人已不见踪影。

[点评] 今年高考作文看似一篇传统的材料作文,但是在文体要求上只有四个字:“诗歌除外。

”所以,也不排除议论文之外的其他文体,例如此文这样的想象作文,就是成功的一例。

除此以外,本文优点相当明显。

首先,题目不同凡响:“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其次,“我”与“老人”的对话形式很好地对应了当今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对话。

再者,将郑板桥的书法艺术提升到“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的高度。

读罢此文,不得不佩服作者在紧张的考试状态下,依然保有松弛的心态与驰骋的想像力。

(点评者:星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