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锦江区初中九年级语文二诊考试
2013初三语文二模试卷

初三网上阅卷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友情提醒:本卷中的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卷中作答无效。
一、积累运用(3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瘦西湖是我国湖上园林的代表,古典园林群融①(róng)南秀北雄于一体,风光绮②(jǐ)丽。
窈窕的湖道,串以二十四桥景区,石壁流淙③(cóng)、春流画舫④(fǎng)、万松叠翠等景点,俨然一幅天然而成的国画长卷。
景点经多年修建,变得格外妩⑤(wǔ)媚多姿。
荡舟湖上,沿岸美景纷至沓⑥(tà)来,让人应接不暇,心迷神驰。
丰富的历史文化瑰⑦(guì)宝,使瘦西湖如醇⑧(ch ún)厚的佳酿⑨(liàng),常看常新,品味其中,回味无穷。
A、①②⑧B、③⑥⑦C、④⑤⑨D、④⑤⑧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国家主席习近平说:“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B.读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直接影响到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C.扬州的瘦西湖、大明寺,南京的梅花山、珍珠泉,苏州的灵隐寺、寒山寺,这些均是旅游胜地。
D.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3、下面语段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2分)()一个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扬州名城的景象正渐次展开:A综合实力不断逐渐提高,B文化软实力得到了有效的弘扬和传承,C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品牌更加彰显,D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增强……扬州在‚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上高歌前行。
4、下列文字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老师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B. 校“北斗文学社”成员,尝试着进行创作诗歌,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有不少的作品见于市县报刊杂志,真可谓妙手偶得....啊!C. 针对我国一些地方炫耀消费蔚然成风....,造成粮食大量浪费的不良现象,一些网友自发组织起“光盘行动”,号召人们杜绝餐桌上的浪费。
【2013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

①簪组:这里是做官的意思。②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③夜榜:夜航。
8.用自己的话解释甲诗中画线句子的意思。乙诗中与此句意境相似的一句是哪句?(2分)
▲
9.这两首诗意境相似,但流露的情感却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4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2013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
下任务。
(图一) (图二) (图三)
【活动一:关注民生之交通】
(1)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2分)
材料一:2012年3月至10月,盐城某小区有近5人在过斑马线时遭遇车祸身亡,20多人受伤。
材料二:《盐城晚报》交警现场观察发现:约30%的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
材料三:来自江苏的调查结果表明:约20%的行人认为,斑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约50%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 ,怎么走都可以。
探究发现:▲
(2)下面有两条减少斑马线事故的建议,你最认同的是哪一条?请简述理由。(2分)
建议一:对违规者执行严厉处罚。 建议二:努力提高公民道德修养。
2013届成都二诊语文答案解析

14 (6分) (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时矫首而遐观 (3)俯察品类之盛 (4)别有幽愁暗恨生 (5)潮平两岸阔 (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一蓑烟雨任平生 (8全符合 现实生活情理”;E项“讽刺”的 对象用错,不是对“效果”本身 的讽刺,而是对荒唐治疗并且有 效这件事背后社会现象的讽刺)。 16 (4分) 吃惊——疑惑——无 奈——忧虑 (每点1分,意思相近 即可)
【译文】 景公长了疥疮,患了疟疾,病了一年 也不好。诸侯派遣的宾客来探问景公疾病 的大多在齐国。梁丘据、裔款对景公说: “我们供奉鬼神,祭品比先君丰盛多了。 现在您的病很厉害,成为诸侯的忧虑,这 是祝官吏官的罪过。诸侯不了解实情,大 概会认为我们对鬼神不恭敬。您何不杀掉 祝官固和吏官嚣来酬谢探问疾病的宾客?”
5 B(中国古代地图从用途分,一般有形 势图和实用图两大类,《周官》中的 “天下之图”、“土地之图”只是分别 属于这两类) 6 C(“地里”一词包含的内容不能体现 “政教本质”) 7 A(学者莫门尼亚认为地图中有“白色 谎言”,是因为地图都呈现了作者的权 力、意志、成见、偏私、好奇心、焦点、 注意力、学识等,“并非毫无疑义的公 众真理”)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结尾两句翻出新意,平川十里,牧入暮归,在 茫茫的草色中,只见无数牛羊在慢慢蠕动,晚 风习习,传来一阵阵悠扬的笛声。六朝旧梦已 完全隐去,代之而起的是一幅充满了田园气息 的牧人晚归图。 从整体上了。这首诗以春草为题,借题发 挥,写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哲理性审视,以及 他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朦胧追求,同时,又笔笔 紧扣主题,几乎每一句都有春草的风情在摇曳, 意境隽永,余韵不绝,不失为写景咏物诗中的 珍品。
景公说:“既然这样,那么应该怎么办?” 晏子回答说:“没法儿办了。山上的树木,派衡鹿看守着; 沼泽里的芦荻蒲草,派舟鲛看护着;浅水里的粗细柴草,派虞 侯看守着;海里的鱼盐蚌蛤,派祈望看守着。边远城邑的人民, 都让来服国家的徭役;靠近都城的关卡,横征暴敛人民的私财; 世袭的大夫,强取豪夺人民的钱财;施政没有准则,征敛没有 限度;宫室天天更换,荒淫享乐永无休止;宫内的宠妾到市场 上放肆地掠夺,宫外的宠臣在边远的城邑假传命令;贪求满足 自己的私欲,如果不能供给,跟着就加以治罪。人民都很痛苦 疲惫,丈夫妻子都向鬼神诅咒君主。如果祈祷能给人带来好处, 那么诅咒也会给人带来损害。聊地、摄地以东,姑水、尤水以 西,整个齐国境内人民多极了!即使祝官吏官善于祈祷,怎么 能胜过亿万人的诅咒呢?您如果想杀掉祝官吏官,先要修养品 德然后才可以。”
初中2013届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及答案201324

初中2013届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本套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只装订“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3. 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归咎.jiù颠沛.bâi 旁骛.wù亵渎.dúB.褴褛.lǒu 嗔.怒chēn 劫.难jiã喧嚣.xiāoC.狡黠.xiá谮.害zân 栖.息qī伛.偻(yǔ)D.汲.取xí栈.桥zhàn 藩.篱pān 阴晦.hu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登峰造极微不足道荡然无存无恶不作B.郑重其事恃才放狂为名请命有例可原C.粗制滥造因地治宜束手无策轻飞蔓舞D.持之以恒怄心沥血物竞天泽不屈不挠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②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例如哲尔赛是否重要,有何出产,人口多少,风俗习惯怎样,土地性质怎样等等。
③读书时不可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A.教育恭维一心B.教诲恭维存心C.教育搭讪存心D.教诲搭讪一心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的刻骨铭心....。
B.想想看,如果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外界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必然也是一个“视而不见”的人了。
锦江区2013-2014学年度下期初三二诊语文考试试题答案

锦江区2014届初中语文“二诊”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A卷(100分)一、二(共21分,每小题3分)1.C2.D3.A4.C5.C6.B7.A三、(共10分)8.(4分)(1)(2分)假如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大意正确计1分,落实“自”、“曦”的意思各0.5分)(2)(2分)每到初晴时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清凉而寂静,高处的猿猴长声呼啸,声音连续不断,凄凉怪异。
(大意正确计1分,落实“旦”、“属引”的意思各0.5分)四、(共9分)10.(3分,大意相近即可)要想成功,就要目标专注。
11.(2分)“某些企业”贪大求多的做法,导致了他们不专注于一个领域、一个品牌,而没有取得成功的结果(2分),从反面证明了(1分)“只有专注于一个领域,或用心地去做一个品牌,能带来巨大的好处”。
12.(4分,每点1分)首先提出“对个人来讲,专注能让我们更有突破力,更容易走向成功”的分论点(1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突破“瓶颈”需要专注的力量(1分);再引用荀子的话来证明观点(1分);最后列举王选和罗阳的事例并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来证明观点(1分)。
五、(共60分)附:建议入格分:47分。
文体完全不合要求或严重偏离题意的作文,原则上不超过46分。
B卷(50分)一、(共4分)1.(2分)叠词(0.5分)。
好处: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0.5分),写出了柳条婀娜多姿、茂密青翠的特点。
(1分,“形”、“色”各0.5分)2.(2分)诗中第三句描绘了柳絮洁白轻盈、洒满大地的景象(1分),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杨柳的怜爱(喜爱)之情。
(1分)二、(共12分)3.(2分)B4.(6分,每句3分)(1)邓愈多次邀请熊鼎相会,惊异于他的才华,(向皇上)推荐他。
(大意正确计1分,落实“数”、“延”、“奇”、“荐的意思各0.5分)(2)法律是用来诛杀罪人的,我岂敢因为怕被责罚,而诛杀无辜之人啊?(大意正确计1分,落实“诛”、“罪”、“畏”、“谴”的意思各0.5分)5.(4分,每点2分,写出任意两点即给4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示例:①面对江西寇乱,能结兵自守;松江有人叛乱,他冷静地控制了局面。
2013年九年级二模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汉语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水气氤氲,文人荟cuì,泰州既是鱼米之乡,又是文明之邦。
人与大自然互相依存、亲密和谐的关系,形成了这里“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
在这个独特环境和氛围中yùn育出来的海陵盆景艺术,在全国五大盆景流派中独树一zhì,显示出丰厚的文化底yù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故乡》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B.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五个有”:有路、有魂、有底、有人、有备。
C.明朝永乐元年的航海图书“顺风相送”里面就提到钓鱼屿,依据现行国际法明确规定的“领土发现即占有”的“先占”原则,中国对钓鱼岛拥有合法主权。
D.泰州“最美教师”杨向民,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泰州这座爱心城市的意义;用自己的行动,托举起我们这座城市的精神高度。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从他离开家乡去西部支教的那天起,就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那些渴求知识的孩子。
B.全国人民支援雅安灾区的事实充分表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
C.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何玥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D.为了避免节假日不再出现高速公路拥堵现象,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①,见端以知末。
②临河而羡鱼,。
③,,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④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⑤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见证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
青年时代,身处开元盛世的他有着“,”(《望岳》)的远大抱负;安史之乱时,他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想。
5.名著阅读。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调研检测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知彼知己, 。
(《孙子·谋攻》) (2) ,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3) ,志在千里。
(《龟虽寿》) (4) ,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无可奈何花落去, 。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情境相似情景交融的句子是 , 。
(7)《与朱元思书》一文中通过间接描写写出富春江江水清澈的两句是 , 。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8分)我喜欢看水白,我喜欢看草绿。
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遐择的心情(即使 虽然)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x ǐ小台子到园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
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
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涸.辙 移x ǐ __ (2)上面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2分) 改为 改为 (3)参照示例,仿写句子。
(2分)示例: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我 , ! (4)根据语境,从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并简要陈述你的理由。
(2分)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 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C 这么好的天气班级组织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D 由于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2013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

2013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摘要:期中考试已经圆满结束,在期中考试后或多或少我们都会找到自己的复习不到位的地方,小编为大家分享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希望能帮助大家复习知识!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
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墨水笔书写。
一(2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谁言寸草心,▲ 。
(孟郊《游子吟》)(2) ▲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 ▲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5)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6) ▲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7)辛苦遭逢起一经,▲ 。
(文天祥《过零丁洋》)(8)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9)《出师表》中体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炽热(ch ) 纤细(xiān) 相形见绌(chu ) 毛骨悚然(sǒnɡ)B.缄默(jiān) 锃亮(z nɡ) 脍炙人口(ku i) 粗制滥造(l n)C.稽首(jī) 潜行(qi n) 心无旁骛(w ) 吹毛求疵(cī)D.媲美(p ) 喑哑(ān) 义愤填膺(yīnɡ) 人才辈出(b i)3.指出下列四幅图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如果没有就填写无。
(2分)(1) ▲ (2) ▲ (3) ▲ (4) ▲阅读某品牌电动跑步机的《用户手册》的部分内容,回答4 7题。
【注意事项】①跑步机适宜放置在室内,避免受潮;不可将水溅在跑步机上,不可在跑步机上放置其他物品。
②地面要平整,跑步机放置平稳后,方可使用。
③电源插头必须可靠接地,同一供电线路上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其它电器。
④使用跑步机时必须穿运动服装及合适的运动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锦江区初中九年级语文二诊考试A卷第Ⅰ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河满子却隐匿.(nì)在柳棵子地里,深藏到芦苇丛中,潜.(qián)伏在青纱账内的豆棵下,跟奶奶捉迷藏,暗暗发笑B.他老是吮.(shǔn)吸着,咀嚼着那只小驯鹿的碎骨头,这是他收集起来随身带着的一点残屑.(xuè)。
C.他也学受着大叔的荫.(yìn)遮,也许受着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它穿枝拂叶地挣.(zhèng)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
D.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xī)微中,却喜欢坐在人家屋脊.(jǐ)上,反复叫个不停。
2.下列句子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格物治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如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C.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叠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一多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激昂。
D.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与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到今年9月份,上海大众VW品牌累计销量达到607616辆,已超越去年全年的销量总和,增长势头锐不可挡....。
B.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全部的根。
C.格言是需要有丰富的处事经验者才可能感悟出来的话,就如艺术需要熟练方可登峰造...极.一样。
D.会议期间,代表们对驻地工作人员具体而微....的服务十分满意,酒店大堂的墙壁上贴满了写给酒店的感谢信。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共9分,每题3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患:忧虑B.妻妾之奉.奉:侍奉C.万钟于我何加.焉加:益处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所欲有甚于.生者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呼尔而.与之舍生而.取义者也C.万钟于我何.加焉先生不知何.许人也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此则.岳阳楼只大观也6.下面对文章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选文开篇以生活常理设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B.选文第一段先从正面阐述观点:为了“义”,可以“舍生”;接着又从反面申述观点,如果人们说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什么的,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
C.选文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法告诉我们,那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格。
D.选文大量运用对比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死对比,把“行道之人”与“所识穷乏者”对比,这样相互比较,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第Ⅱ卷(其他类题型,共82分)三、翻译、默写(共10分)7.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译文: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6分)(1)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2分)①岁寒,。
(《伦语·子罕》)②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③,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2)请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与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默写全诗。
(4分)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9~12题。
(12分)城市给了我们什么①在过去的一二百年里,世界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人们的居住场所、生活方式和谋生手段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走向了城市。
1900年,城市人口占全世界人口不足10%,到了2000年城市人口已占全世界人口的46%。
城市展示了它特有的魅力。
②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发达的社会文化。
城市作为人类生活聚落形态,伴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发展。
正是地域赋予了城市文化基本的底色,形成城市文化最初的积淀。
城市文化是人类进化到城市生活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城市的人格化表现,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化表述。
它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是城市的灵魂,是文明的标志,是属于这个城市人群的完整的价值体系。
③城市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主流文化,它弘扬历史、融汇时尚,塑造特色,具有鲜明的开放性。
在农村,文化是单一的和同质的,可交流性不强。
每一代人都在传承上一代的东西,没有新鲜的刺激,就不会创造。
城市文化来自四面八方。
传统和现代,本国和外国,精英和世俗,都在此交流流通,给人以影响、以启迪、以教育、以知识。
④城市的魅力还在于它的巨大的经济效益。
因为城市是工商业的中心,城市拥有现代化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在内的交通运输设施和先进的运输工具,往往处于交通枢纽或交叉道上,有充足的客源、货源。
城市有现代化的通讯设施、电讯网络和传输工具,每时每刻都在交换大量信息。
城市的现代交通和工商业中心相结合,使之成为商品、物质、人才、劳动、资金、信息等转换地,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⑤城市的魅力又在于它巨大的社会效益。
城市学校多,教育发达,人才辈出,与国内外科技信息交流活动频繁,城市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量大,这些都推动城市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除了推动生产和经济的增长以外,还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⑥人类创造了城市。
城市给人类提供了无尽的财富和创造力。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和大都市的出现,人类被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工作压力等所困扰。
城市已不是“人类诗意的栖息地”。
实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甚至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都已经百病缠身了。
⑦生态环境恶化使很多城市患上了“肺气肿”。
1984年,臭名昭著的“洛杉矶烟雾”杀死了一只正准备参加第23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秃鹰。
⑧交通堵塞使许多城市患上“肠梗塞”。
10年前,北京人对曼谷上下班高峰时汽车的时均行速只有10-20公里感到不可思议。
10年后的今天,北京的司机相互联系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话是:“哥们儿,堵在哪儿了?”⑨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快餐化”了,人们的神经始终都很紧张。
有人说,目前大城市的白领是前半生在用健康换金钱,后半生是用金钱换健康。
⑩城市聚集了大量的资源,是我们物质财富和精神资源的集散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无限的需求,但与城市繁荣共存的一些问题——城市病的症状也越来越凸现在人们面前。
城市发展的出路何在,未来人类和城市将走向何方?我们会找到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好家园吗?9.第①自然段结尾有一句话“城市展示了它特有的魅力”,请依据全文,分点概括“特有魅力”的具体内容。
(3分)答:10.文章第⑥自然段中使用“百病缠身”一词,有何表达效果?(2分)答:11.文章第⑦自然段提到1984年“洛杉矶烟雾”,有什么作用?(3分)答:12.城市化已成为世界潮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
请围绕“中国城市化中应重视的问题”,对下面材料进行探究,提炼出两个观点。
(4分)①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在经营城市时,一味强调的是要“做大做强”,要争做“国际大都市”、“区域中心城市”.②中国古代筑城设市,能周密规划,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各具特色.③全世界二十个污染最重的城市,中国占一半.④到2012年底,我国共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3处,居世界第三位.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和城市发展相连的.⑤发达国家对城市化建设有科学的、理性的认识,但这是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获得的,观点一:观点二;五、作文(60分)13.题目:让____走进心灵温馨提示:可填入“勇敢一“自信一“幸福”“感恩”“微笑”“音乐"“灿烂的阳光”“明月清风”等词语.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套作;(4)不少于600字;(5)字迹工整、书面整洁(6)文中不得出现与自己信息相关的名称。
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1.这首诗清新活泼,情趣盎然。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二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述出来。
(2分)答:2.诗的三、四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历来为人们所推祟,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2分)答:二、文言文阅读(12分)张骞,汉中人也。
建元中为郎①。
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②,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
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
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④,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向月氏。
西走数十日,至大宛⑤。
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
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
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译道,抵康居⑥。
康居传致大月氏。
留岁余,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
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
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其地形所有【注释】①郎:郎官.帝王侍从官的统称。
②月氏(zhī):汉代西域国名,③更(gēng):经过.④越:指古代我国南方沿海地区.⑤大宛:古西域国名.⑥康居:古西域国名.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汉方欲事.灭胡事:从事B.传诣.单子诣:到C.大宛闻汉之饶.财饶:丰富D.具.为天子言其地形所有具:准备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