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生长素知识点归纳

高二生物生长素知识点归纳

高二生物生长素知识点归纳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生长素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激素。

生长素对于植物的形态建成、细胞分裂、伸长以及分化等生理过程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生长素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一、生长素的发现与历史生长素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荷兰科学家弗里茨·温特(Frits W. Went)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出一种促进生长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Auxin)。

此后,科学家们对生长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多种功能。

二、生长素的化学本质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IAA),是一种具有吲哚环和乙酸侧链的有机化合物。

除了IAA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化合物也具有类似生长素的活性,如吲哚丙酸(IPA)和吲哚丁酸(IBA)等。

三、生长素的合成与分布生长素主要在植物的顶端分生组织中合成,随后通过细胞间的转运作用分布到植物的其他部位。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集中在生长活跃的部位,如根尖、茎尖、叶片和花芽等。

四、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 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素能够刺激细胞壁的松弛,使细胞在水分的作用下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这种作用在茎和根的生长过程中尤为明显。

2. 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素还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加速植物的生长。

在植物的顶端分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周期的进行。

3. 影响植物的形态建成生长素通过调节细胞的生长方向和速度,影响植物的形态建成。

例如,生长素在植物的光向性和重力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

4. 参与植物的逆境响应在植物遭受逆境,如干旱、盐碱等不良环境时,生长素能够调节植物的生理反应,帮助植物适应环境变化。

五、生长素的应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外源施用生长素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产量;在园艺中,生长素可用于促进扦插生根、调节花卉的开花时间等。

六、生长素的调控机制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水平受到严格的调控。

生物新人教必修三课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物新人教必修三课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育的调控。
生理意义
保证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和浓 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从而维持
植物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04
生理作用:促进细胞伸长 与分裂活动
细胞伸长过程描述及机制剖析
细胞伸长过程
生长素刺激细胞伸长,包括细胞 壁松弛、细胞液增加、细胞体积 增大等步骤。
机制剖析
生长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 合,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途径 ,进而促进细胞伸长相关基因的 表达。
01
引言
生长素概念及重要性
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 素,对植物生长和发 育具有重要作用。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 广泛应用,可提高作 物产量和品质。
它能够调节植物细胞 伸长、分裂和分化, 影响植物形态建成。
研究历史与现状
生长素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 经历了许多重要发现和突破。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阐明了生 长素的合成、运输和作用机制 。
未来将进一步探索生长素与其他激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其 调控机制,为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调控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论 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生化指标
通过测定与生长素代谢相关的酶活性、基因表达等生化指标来评 估生长素的活性。
形态指标
观察植物根、茎、叶等器官的形态变化,以判断生长素对植物生 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数据整理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形式,便于分析和 比较。
统计分析
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处理 组与对照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深入研究生长素作用机制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技术的发展,未来将进一步 深入研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机制,揭示其信号转导 途径和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高中生物备课参考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高中生物备课参考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2,背光一侧的促进作用要比向光一侧强,所以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应在小于 2m 区间。 答案:①随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
②随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
③此浓度的生长素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④C 点及 C 点以后范围内
⑤小于 2m
【例 2】(2001 年,上海)要得到番茄的无籽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滴在该花的子
第 2 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 生长素影响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也影响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成熟和衰老。 (2) 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两重性。
a. 促进作用:细胞分裂 长 叶片脱落
b. 抑制作用;花朵脱落
伤口愈合 种子发芽 种子和果实生长顶端优势 侧根形成 侧枝生长 块根形成 叶片衰老
茎伸
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 (横坐标表示的是生长素的物质的量浓度,用字母 c 表示,单位是摩每升 (3) 这种作用差异与生长素的浓度,细胞的年龄,植物器官的种类有关。一般说来,低浓度 时可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则会抑制生长;若浓度更高则会使植物受伤。 例如:生长素对不同的器官作用 根:最适生长浓度是 10-10mol/L 左右; 芽:最适生长浓度是 10-8mol/L 左右; 茎:最适生长浓度是 10-4 mol/L 左右。 (4) 顶端优势
只不过在 HC 段的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的速率减慢,在 O 点和 C 点时 的浓度对生长无影响,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2、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部位的生 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
3、从图上可以看出,A、B 两点的促进作用相同,又知道向光侧与背光侧的生长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课件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课件

2.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的影响,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为 “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其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 C ) 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 B.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 C.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解析: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含义主要是“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 生长”,但“高”与“低”的区分标准,对于不同植物器官是不同的。 曲线中的C点是生长素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的浓度,低于该浓度 就是“低浓度”,高于该浓度就是“高浓度”。
(3)在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1时,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理效应分别 是 抑制作用 、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 促进作用 。因此,敏感性 大小依次为: 根>芽>茎 。
[归纳总结] (1)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高浓度时抑制生长,低浓度时促 进生长。高浓度与低浓度是相对而言的,当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对 于根是高浓度,对于茎是低浓度。 (2)促进作用最大的浓度就是最适浓度,高于最适浓度促进作用减弱。 (3)不同浓度生长素可以促进作用相同。
(4)方法步骤: ①配制一定浓度梯度溶液:配制
一系列浓度梯度 的2,4-D溶液
(如:0.2、0.4、0.6、0.8、1等)。 ②实验处理:将新剪下的植物枝条分为若干组,分别放在 不同浓度 的
2,4-D溶液中,均置于适宜的环境中。 ③观察并记录结果:一段时间后观察 插条的生根情况 。
④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生根数目 最多 且不定根的长度 最长 的一组
3.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顶端优势
现象: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
较高
。由于侧芽对生长素的浓度比较敏感,因此侧芽的发育受

生长素的主要作用原理

生长素的主要作用原理

生长素的主要作用原理
生长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激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

在自然界中,植物通过合成和调控内源激素来适应环境变化,生长素作为其中的关键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长素的作用机理
促进细胞分裂与伸长
生长素通过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和增加,从而使植物体积增大。

它能够促进细胞间物质的合成和细胞分化,调节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促进根系生长
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增强植物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这有助于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促进果实发育
生长素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促进果实的生长增大和成熟,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生长素的合成与运输
生长素主要在植物的嫩梢、叶片、果实等部位合成,然后通过植物体内的维管束输送到其他部位。

它的合成受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的调控。

生长素的应用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可以通过外源添加的方式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质量。

然而,过量使用生长素也可能引起植物生长失调,甚至对环境造成危害。

结语
综上所述,生长素作为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激素,起着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作用。

了解生长素的作用原理和应用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激素,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生长素的主要功能

生长素的主要功能

生长素的主要功能
生长素是植物激素中的一种重要类别,它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长素的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细胞分裂与伸长
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与伸长,这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生长素通过调控细胞壁松弛蛋白的表达,影响细胞伸长过程,同时促进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植物的茎、叶和根的生长。

促进根系发育
生长素还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发育。

在幼苗阶段,生长素的存在可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增加根系的长度和密度,提高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这有助于植物在贫瘠土壤中生长,并增强植物的生存能力。

调节开花生长
生长素对植物的开花生长也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适量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开花过程,提高花粉的活力和花药的分泌,促进花朵的形成和开放。

生长素还可以影响植物的生殖器官发育,从而影响植物的繁殖能力。

促进果实生长
在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素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的膨大生长,增加果实的大小和重量,提高果实的品质。

同时,生长素还可以影响果实的芽酸合成和果实的成熟过程,调节果实的味道、颜色和香气。

抵抗逆境胁迫
除了促进生长发育,生长素还可以帮助植物抵抗逆境胁迫。

在干旱、盐碱和病虫害等不利环境条件下,适量的生长素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和产量。

总的来说,生长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等关键生理过程,帮助植物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存挑战。

随着对生长素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其功能的理解也将更加深入广泛。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讨论:1、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相同?(不同)2、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么关系?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发挥生理作用的特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的激素相似,它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信息。

(二)生长素的作用的特点:两重性1、生长素的作用两重性的表现(1)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2)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3)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生长素发挥的生理作用会因浓度、器官与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差异。

(1)浓度:低-促进,高-抑制;(2)器官:根>芽>茎;(3)细胞: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思考:我们有什么实例来说明这些现象呢?现象一:顶端优势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形成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侧芽对生长素浓度又比较敏感,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去除方法:修剪整枝。

顶端优势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象二:根的向地性生长的解释(向重力性)din&IL'1的一株楼精的不简11童対空长*戏度的瓯应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敏感度不同。

植物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根部:生长素浓度:A<B,生长速度:A>B。

茎部:生长素浓度:C<D,生长速度:C<D。

思考: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在太空的宇宙飞船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根、茎生长的方向如何?(水平生长)(三)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抑無作用思考:生长素为什么不能大规模地应用?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提取困难,且易分解,在生产上较少应用。

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生理作用与生长素类似,但不容易被降解,因此效果稳定,在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

如a—萘乙酸(NAA)、2,4-D 等。

1、防止果实和叶片脱落农业生产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喷洒棉株,可以达到保蕾保铃的效果。

生长素的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的生理作用
调节代谢
生长素对代谢具有调节作用,能够影响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
促进DNA合成
生长素可促进DNA的合成,进而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物体内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合成。
运输方式
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与非极性运输两种方式进行,极性运输是指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 学下端运输。
促进蛋白质合成
生长素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肌肉等组织的 重量和体积。
影响分化
调节细胞分化
生长素通过调节细胞分化,促进特定细胞类型和组织的形成。
调节器官形成
生长素在器官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如影响神经元分化、调节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形成。
调控生理过程
调节代谢
生长素对代谢具有调节作用,可促进糖、脂肪和氨基酸的合成,同时抑制分 解代谢。
和组织分化。
两者的相互作用对于植物生长和 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生长素与赤霉素
生长素与赤霉素在植物生长过 程中也具有相互作用。
赤霉素主要促进细胞分裂和组 织分化,而生长素主要促进细
胞伸长和植物生长。
两者的相互作用对于植物生长 和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05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促进插条生根
研究植物逆境响应相关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解析其生物 学特性,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提供理 论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生长素主要在植物幼嫩的芽、叶和 发育中的种子等组织中合成。
VS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广泛分布,但不 同部位含量有所不同。
0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生长
1 2 3
促进细胞分裂
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增加细胞数 量和组织器官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
10-6
10-4 10-2
C/mol-L-1
(横坐标表示的是生长素的物质的量的浓度,用字母c表示)
思考: 1.不同的器官都存在低促高抑现象吗? 2.对于不同的器官,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 适浓度相同吗?各器官敏感性有何差别?
促 进 生 长 抑 制 生 长



敏感性: 根﹥芽﹥茎
0
植物的其他运动
【课堂检测】
1、由燕麦实验得知,植物胚芽鞘产生生长素 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 的部位分别是( C )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向光一面 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部分 D、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 、尖端下面部分
2、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是由于( D ) A、植物对地心引力发生的反应 B、植物处于黑暗中 C、植物处于强光下 D、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缘故
5.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 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 钟均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B )
6.下图示三盆燕麦幼苗。A、C盆中是正常幼苗,B盆中是切去胚芽鞘尖 端的幼苗。将A、B盆分别放在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将C盆放在不旋 转的圆盘上,三盆都有单侧光照射。几天后,A盆的幼苗 直立 生长; B盆幼苗 不 生长, C盆的幼苗 向光弯曲生长。
形态学上端
生 长 素 的 极 性 运 输
形态学下端
温特的燕麦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生长素对大蒜根生长的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开始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
24小时后
清水
10-12 10-10
10-8
10-6
一组实验结果
浓度(mol/L) 清水 10-12 78 10-10 10-8 10-6 126 76 70.5 五条最长根 101 的总长度(mm)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阅读教材P48页最后一部分. 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在哪?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生长素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什么部位? 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 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3、生长素的运输有何特点? 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 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 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
2008.10.22.14∶50
2008.10.23.6∶25
10-10
10-8
10-6
10-4
10-2
c/mol·-1 L
温特的燕麦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顶 端 优 势 现 象 的 原 因

解除顶端优势应用举例
苹果的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
萘乙酸(NAA)
2,4-二氯苯氧乙酸 (2、4-D)
学以致用
促 进 生 长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0
抑 制 生 长 A B C D E c/mol·-1 L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阅读教材P48页最后一部分. 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在哪?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生长素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什么部位? 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 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3、生长素的运输有何特点? 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 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 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
植 物 为 什 么 具 有 向 光 性?
达尔文:胚芽鞘尖端产生刺激,传递到
伸长区。 ——但这种“刺激”究竟是什么呢? 詹森和拜尔:初步确定“刺激”是化学 物质。 ——但到底是不是化学物质? 我们不 十分确定? 温特:确实是化学物质,叫它生长素吧。 ——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呢? 终于分离出:吲哚乙酸(IAA)
二组实验结果
浓度(mol/L) 五条最长根 的总长度(mm) 清水 10-12 10-10 10-8 10-6
73
83
121
84
53
促 进 生 长 0 抑 制 生 长
b
a
c d
10-10 10-8
(1)ab段的意义? (2)bc段的意义? (3)cd段的意义? 结论:低浓度促进生长, (4)b点的意义? 高浓度抑制生长。 (5)c点的意义?
10-10
10-8
10-6
10-4
10-2
c/mol·-1 L
温特的燕麦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顶 端 优 势 现 象 的 原 因

解除顶端优势应用举例
苹果的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
萘乙酸(NAA)
2,4-二氯苯氧乙酸 (2、4-D)
学以致用
促 进 生 长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0
抑 制 生 长 A B C D E c/mol·-1 L
形态学上端
生 长 素 的 极 性 运 输
形态学下端
温特的燕麦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生长素对大蒜根生长的影响
开始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
24小时后
清水
10-12 10-10
10-8
10-6
一组实验结果
浓度(mol/L) 清水 10-12 78 10-10 10-8 10-6 126 76 70.5 五条最长根 101 的总长度(mm)
2008年10月
植 物 为 什 么 具 有 向 光 性?
达尔文:胚芽鞘尖端产生刺激,传递到
伸长区。 ——但这种“刺激”究竟是什么呢? 詹森和拜尔:初步确定“刺激”是化学 物质。 ——但到底是不是化学物质? 我们不 十分确定? 温特:确实是化学物质,叫它生长素吧。 ——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呢? 终于分离出:吲哚乙酸(IAA)
阅读教材P47最后3段 探究分析: 1.实验方法是怎样的? 2.实验现象是什么? 3.如何解释实验现象? 并尝试作出结论。 4.实验设计是否完善?为什么?
实验证明:
造成胚芽鞘
弯曲的刺激 确实是一种 化学物质。
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 生长素
1931年,郭葛等在人尿中分离出: 吲哚乙酸(IAA) 1946年,Haagent.simt在玉米 种子中分离出吲哚乙酸。
请分析用生长素溶液做除草剂的原理。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 适浓度
预 实 验
清水 5ppm
10ppm 100ppm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生长
保花保果 促进发芽 促进果实发育
抑制生长
疏花疏果 抑制发芽
作 用 特 点 ?
敏 感 性 ?
2008.10.22.12∶21
关于生长素的经典探究实验
(一)达尓文的向光性实验(19世纪末)
实验证明:

胚芽鞘在单侧光下
向光弯曲生长
胚芽鞘的尖 端与向光性 有关

去掉胚芽鞘的尖端
不弯曲也不生长
几天后
实验证明: 感光部位在 胚芽鞘的尖端
不弯曲(直立)生长
③ 用锡箔罩子把尖端罩上
几天后
弯曲生长部位在 胚芽鞘的尖端 下部(伸长区)
④ 用锡箔罩子罩上尖端下面 (伸长区)一段
向光弯曲生长
5.达尔文对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 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 弯曲。
(三)拜尔的实验 (二)詹森的实验
?
初步证明尖端产生刺激是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生长 不均匀。
(四)温特的实验
根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
10-6
10-4 10-2
C/mol-L-1
(横坐标表示的是生长素的物质的量的浓度,用字母c表示)
思考: 1.不同的器官都存在低促高抑现象吗? 2.对于不同的器官,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 适浓度相同吗?各器官敏感性有何差别?
促 进 生 长 抑 制 生 长



敏感性: 根﹥芽﹥茎
0
2008年10月
1.大豆的豆芽是芽吗? 2.玉米胚芽在哪端? 3.
种子萌发时,先生根还是先生芽?
植物有感觉吗?
完整的 胚芽鞘
剥除尖端的 胚芽鞘,可 见胚芽
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阅读教材P46-47第2段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分析: 1.实验有几步?方法是怎样的? 2.实验的单一变量是什么? 3.实验现象是什么? 4.如何解释实验现象? 并尝试作出结论。
如何证明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 态学下端 ? (P49技能训练)
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
1、不严密。缺乏对照实验
2、结论2不严谨。没有实验证明生长素不能
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3、实验方案改造如下:
形态学上 端 实验组:
形态学下 端 对照组:
形态学上端
生 长 素 的 极 性 运 输
形态学下端
请分析用生长素溶液做除草剂的原理。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 适浓度
预 实 验
清水 5ppm
10ppm 100ppm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生长
保花保果 促进发芽 促进果实发育
抑制生长
疏花疏果 抑制发芽
作 用 特 点 ?
敏 感 性 ?
2008.10.22.12∶21
2008.10.22.14∶50
2008.10.23.6∶25
2008年10月
植 物 为 什 么 具 有 向 光 性?
达尔文:胚芽鞘尖端产生刺激,传递到
伸长区。 ——但这种“刺激”究竟是什么呢? 詹森和拜尔:初步确定“刺激”是化学 物质。 ——但到底是不是化学物质? 我们不 十分确定? 温特:确实是化学物质,叫它生长素吧。 ——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呢? 终于分离出:吲哚乙酸(IA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