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含答案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题集锦
2
4. A 、 B、C、 D 四种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A
B
C
D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 A 中无.氧.官能团的名称
, C中含氧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
。
( 2)用 A、 B、 C、 D 填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
,既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能
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B___________,C__________。反应④所用试剂和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 。
10.为扩大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在一些油品中加入降凝剂
J,以降低其凝固点,扩大燃料油品的使用范
围。丁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它的合成路线可以设计如下,其中
A 的氧化产物不发生银镜反应:
65 %,
则Y的分子式为 ______________ A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 。
( 2)第①②步反应类型分别为 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化合物B具有的化学性质(填写字母代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G、 H和 D 互为同分异构体,它们具有如下特点:
① G 和 H 都是苯的二元取代物,这两个取代基分别为羟基和含有-
② G 和 H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不同结构;
③ G 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H 分子中苯环不与取代基碳原子直接相连
写出 G和 H的结构简式: G:
; H:
。
COO-结构的基团;
A. H2O B . CO2 C . O2 D . H2 答案:第 1 题答案 C 第 2 题答案 CD。第 3 题答案 A 第 4 题答案 A。
2020-2021高考化学 有机化合物 推断题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及详细答案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模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比例模型的是___(填“甲”、“乙”、“丙”、“丁”或“戊”,下同)。
(2)表示同一种有机化合物的是___。
(3)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___,写出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
(4)含碳量最低的是___,含氢量最低的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是___(保留一位小数)。
(5)C8H10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共有___种。
【答案】乙、丙甲、丙戊 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CH3)4甲、丙 16.7% 4【解析】【分析】甲、丁、戊分别是甲烷、丁烷、戊烷的球棍模型,乙、丙分别是乙烷和甲烷的比例模型。
【详解】(1)乙、丙能表示的是原子的相对大小及连接形式,属于比例模型;(2)甲、丙分别是甲烷的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属于同一种有机化合物;(3)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戊(戊烷),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CH3)4;(4)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随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增大,含碳量最低的是甲烷,含氢量最低的分子是戊烷,氢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是126012×100%=16.7%;(5)C8H10属于苯的同系物,侧链为烷基,可能是一个乙基,如乙苯;也可以是二个甲基,则有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三种,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
2.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的工业用乙烯气体(在储气瓶中),使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推测在工业上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再让乙烯与溴水反应。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解析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已知:A、B是两种单烯烃,A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B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其中A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吸收峰而B有两个;②烯烃复分解反应可表示为R1CH=CHR2+R1’CH=CHR2’R1CH=CHR1’+R2CH=CHR2’。
请根据如图转化关系,回答相关问题:(1)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反应③的反应条件为___。
(2)当与Br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时,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聚异戊二烯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其中天然橡胶为顺式聚异戊二烯,杜仲胶为反式聚异戊二烯,则反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__。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
(5)C的结构简式为___。
【答案】加成反应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CH3CH=CHCH32【解析】【分析】由流程图及信息R1CH=CHR2+R1’CH=CHR2’R1CH=CHR1’+R2CH=CHR2’,可逆推出A为,B为CH3CH=CHCH3;二者发生复分解反应,可生成二个分子的;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反应③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
答案为:加成反应;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Br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时,可以发生1,2-加成,生成物(2) 与2的结构简式为、,也可以发生1,4-加成,生成物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为:;;;(3)反式聚异戊二烯是异戊二烯发生1,4-加成,形成新的碳碳双键处于链节主链中,碳碳双键连接的相同基团处于双键异侧,故反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为:;(4)反应①为和CH3CH=CHCH3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H=CHCH32。
答案为:+CH3CH=CHCH32;(5) 发生加聚反应,可生成C,则C的结构简式为。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高无机综合推断的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高无机综合推断的综合题及答案解析一、无机综合推断1.固体X由四种元素组成,为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1)固体X中含有H、O、______和______元素。
(2)写出固体X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取少量固体B溶于稀硫酸,加入适量的KI溶液,反应后溶液显棕黄色,同时产生一种白色的碘化物沉淀,写出产生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答案】C Cu Cu3(OH)2(CO3)23CuO+H2O+2CO2↑ 2Cu2++4I-=2CuI↓+I2【解析】【分析】由固体隔绝空气加热生成1.8g水可知,含H原子的物质的量n=1.8g/18g∙mol-1×2=0.2mol,质量为0.2g;气体A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碳酸钙,其物质的量n=20.0g/100g∙mol-1=0.2mol,所以碳原子的物质的质量为m=0.2mol×12g/mol=2.4g;固体B与CO反应生成紫红色固体为Cu,则B为CuO,其物质的量为24.0g/80g∙mol-1=0.3mol,所以铜的质量为m=0.3mol×64g/mol=19.6g;剩余质量为34.6g-0.2g-2.4g-19.6g=12.4g,所以X中含O为n=12.4g/16g∙mol-1=0.8mol,则n(Cu):n(C):n (H):n(O)=3:2:2:8,X为Cu3(OH)2(CO3)2,以此来解答。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固体X中含有H、O、C、Cu元素,故答案为:C;Cu;(2)固体X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3(OH)2(CO3)23CuO+H2O+2CO2↑,故答案为:Cu3(OH)2(CO3)23CuO+H2O+2CO2↑;(3)取少量固体B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铜,加入适量的KI溶液,反应后溶液显棕黄色,同时产生一种白色的碘化物沉淀,可知生成碘和CuI,产生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I2,故答案为:2Cu2++4I-=2CuI↓+I2。
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复习及练习(有答案)非常详细
必修二 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更》复习一、化学反应的速度和限度 1. 化学反应速率(v )⑴ 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更 ⑵ 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削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 计算公式:v=Δc/Δt (υ:平均速率,Δc :浓度变更,Δt :时间)单位:mol/(L •s )应速率不变。
(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化学反应速率 意义:衡量化学反应快慢物理量 表达式:v = △c/△t 【单位:mol/(L ·min)或mol/(L ·s) 】 简洁计算: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浓度变更量之比 影响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结构的性质 外因 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加快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 温度:上升温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 催化剂:运用催化剂可以改变更学反应速率 其他因素:固体的表面积、光、超声波、溶剂压强(气体): 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2.化学反应限度: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故化学反应都有肯定的限度;可逆反应的限度以到达化学平衡状态为止。
在肯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各组分浓度不再变更时,反应到达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定义:化学平衡状态:肯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变更,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动:动态平衡等:υ(正)=υ(逆)≠0定: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更变:假如外界条件的变更,原有的化学平衡状态将被破坏(3)化学平衡必需是可逆反应在肯定条件下建立的,不同的条件将建立不同的化学平衡状态;通过反应条件的限制,可以变更或稳定反应速率,可以使可逆反应朝着有利于人们须要的方向进行,这对于化学反应的利用和限制具有重要意义。
2020-2021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及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及答案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已知CH 3CHO 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为CH 3COOH 。
(1)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C 试剂是________,砖红色沉淀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B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3)④和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分别为:④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 _________。
(4)由图示转化关系可知淀粉________(填“部分水解”或“完全水解”)。
某同学取图中混合液E ,加入碘水,溶液不变蓝色,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淀粉水解完全,原因是__________。
若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_。
(填序号)①NaOH 溶液 ②新制Cu (OH )2悬浊液 ③BaCl 2溶液 ④碘水(5)在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时,某同学的操作如下:取少量纯蔗糖加水配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Cu (OH )2悬浊液,加热,未见砖红色沉淀。
其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 .蔗糖尚未水解b .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c .加热时间不够d .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液无法中和稀硫酸【答案】CH 2OH (CHOH )4CHO 新制Cu (OH )2悬浊液 Cu 2O 中和稀硫酸 2CH 3CH 2OH+O 2Cu 加热−−−→2CH 3CHO +2H 2O 氧化反应 CH 3CH 2OH +CH 3COOH 垐?噲?CH 3COOCH 2CH 3+H 2O 酯化反应 部分水解 不能 I 2与过量的NaOH 溶液反应 ①②④ d【解析】【详解】(1)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 (OH )2悬浊液反应,所以水解后先加NaOH 溶液中和H 2SO 4后才可与新制Cu (OH )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 CH 2OH (CHOH )4CHO ;新制Cu (OH )2悬浊液;Cu 2O ;(2)淀粉水解后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与新制Cu (OH )2悬浊液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所以水解后先加NaOH 溶液中和H 2SO 4,故答案为:中和稀硫酸;(3)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可生成乙醇和CO 2,D 为乙醇,乙醇被氧化为乙醛,乙醛被氧化为乙酸,乙酸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专题练习题带答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专题练习题带答案⾼⼆年级化学选修四同步⼩题狂练第⼀章第⼀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单选题1.下列对能量转化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 电解⽔⽣成氢⽓和氧⽓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B. ⽩炽灯⼯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C. 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D. 风⼒发电时,风能主要转化为电能2.在⼀定条件下,1mol⽩磷转化为红磷放出29.2KJ热能.在该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磷⽐红磷的能量低B. ⽩磷⽐红磷稳定C. 该变化为物理变化D. 该变化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即可发⽣B.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C. 需要加热才能进⾏的化学反应不⼀定是吸热反应D. 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4.从如图所⽰的某⽓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 这是⼀个放热反应B. 该反应可能需要加热C. ⽣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D. 反应物⽐⽣成物更稳定5.已知:常温下,0.01mol?L?1MOH溶液的pH为10,MOH(aq)与H2SO4(aq)反应⽣成1mol正盐的△H=24.2kJmol1,强酸与强酸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H=?57.3kJ?mol?1,则MOH的⽔溶液中电离的△H为()A. ?69.4kJ?mol?1B. ?45.2kJ?mol?1C. +69.4kJ?mol?1D. +45.2kJ?mol?16.已知中和热的数值是57.3KJ/mol.下列反应物混合时,产⽣的热量等于57.3KJ的是()A. 500mL1 mol/LHCl(aq)和500mL 1mol/LNaOH(aq)B. 500mL 1mol/LH2SO4(aq)和500mL 1mol/LBa(OH)2(aq)C. 1000mL1.0mol/L的CH3COOH(aq)和1000mL1.0mol/L的NaOH(aq)D. 1000mL1.0mol/L的HCl(aq)和1000mL1.0mol/L的NaOH(aq)7.肼(N2H4)是⽕箭发动机的⼀种燃料,反应时N2O4为氧化剂,⽣成N2和⽔蒸⽓.已知:N2(g)+2O2(g)=N2O4(g)△H=+8.7kJ?mol?1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1下列表⽰肼跟N2O4反应的热化学⽅程式,正确的是…()A. 2N2H4(g)+N2O4(g)=3N2(g)+4H2O(g)△H=?542.7kJ?mol?1B. 2N2H4(g)+N2O4(g)=3N2(g)+4H2O(g)△H=?1059.3kJ?mol?1C. N2H4(g)+12N2O4(g)=32N2(g)+2H2O(g)△H=?1076.7kJ?mol?1D. 2N2H4(g)+N2O4(g)=3N2(g)+4H2O(g)△H=?1076.7kJ?mol?18.已知:(1)H2(g)+12O2(g)=H2O(g);△H=a kJ/mol(2)2H2(g)+O2(g)=2H2O(g);△H=b kJ/mol(3)H2(g)+12O2(g)=H2O(l);△H=c kJ/mol(4)2H2(g)+O2(g)=2H2O(l);△H=d kJ/mo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aB. b>d>0C. 2a=b<0D. 2c=d>09.常温下,1mol化学键分解成⽓态原⼦所需要的能量⽤E表⽰.、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共价键H?H F?F H?F H?Cl H?IE(kJ?mol?1)436157568432298A. 432kJ?mol?1>E(H?Br)>298kJ?mol?1B. 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C. H2(g)→2H(g)△H=+436kJ?mol?1D. H2(g)+F2(g)=2HF(g)△H=?25kJ?mol?11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如图所⽰,测定中和热时,⼤⼩两烧杯间填满碎纸条或泡沫塑料的⽬的是固定⼩烧杯B. 若⽤50 mL 0.5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50 mL 0.50mol?L?1的盐酸和50 mL 0.50mol?L?1的硫酸充分反应,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不相等C. 中和热测定实验也可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 为了简化装置,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的环形玻璃搅拌棒可以由温度计代替⼆、填空题11.(1)肼(N2H4)是发射航天飞船常⽤的⾼能燃料.将NH3和NaClO按⼀定物质的量⽐混合反应,⽣成肼、NaCl和⽔,该反应的化学⽅程式是______ .(2)在⽕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过氧化氢,当它们混合时,即产⽣⼤量⽓体,并放出⼤量热.已知:H2O(l)H2O(g)△H=+44kJ/mol.12.8g液态肼与⾜量过氧化氢反应⽣成氮⽓和⽔蒸⽓,放出256.65kJ的热量.①请写出液态肼与过氧化氢反应⽣成液态⽔的热化学⽅程式______ .②则16g 液态肼与⾜量过氧化氢反应⽣成液态⽔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 .12.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程式.(1)1g碳与适量⽔蒸⽓反应⽣成CO和H2,需要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程式为______(2)已知2.0g燃料肼(N2H4)⽓体完全燃烧⽣成N2和⽔蒸⽓时,放出33.4KJ的热量,则肼燃烧的热化学⽅程式为______(3)2molAl(s)与适量O2(g)反应⽣成Al2O3(s),放出1669.8KJ的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程式为______(4)2.3g某液态有机物和⼀定量的氧⽓混合点燃,恰好完全燃烧,⽣成2.7g液态⽔和2.24LCO2(标准状况)并放出68.35KJ的热量.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程式______ .13.某实验⼩组⽤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中和热的测定.Ⅰ.配制0.50mol/L NaOH溶液(1)若实验中⼤约要使⽤245mL NaOH溶液,⾄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_ g.(2)配制过程中需要⽤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有______ 、______ .Ⅱ.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3)⼤⼩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是______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种玻璃仪器______ .(4)使⽤补全仪器后的装置进⾏实验,取50mL 0.25mol/L H2SO4溶液与50mL0.55mol/L NaOH溶液在⼩烧杯中进⾏中和反应,实验数据如表.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②通过计算可得中和热△H=______ (精确到⼩数点后⼀位)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盛有硫酸的⼩烧杯中d.⽤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5)实验中若⽤60mL0.25mol?L?1H2SO4溶液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所放出的热量______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 (填“相等”、“不相等”);,若⽤50mL0.50mol?L?1醋酸代替H2SO4溶液进⾏上述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会______ (填“偏⼤”、“偏⼩”、“不受影响”).答案和解析【答案】1. B2. D3. A4. D5. D6. D7. D8. C9. D10. C11. 2NH3+NaClO=N2H4+NaCl+H2O;N2H4(l)+2H2O2(l)=N2(g)+4H2O(l)H=?817.625kJ/mol;408.8125kJ12. C(s)+H2O(g)=CO(g)+H2(g)△H=+131.28kJ?mol?1;N2H4(g)+O2(g)=N2(g)+2H2O△H=?534.4KJ/mol;4Al(s)+3O2(g)=2Al2O3(s)△H=?3339.6kJ?mol?1;C2H5OH(l)+3O2(g)=2CO2(g)+ 3H2O(l)△H=?1367KJ/mol13. 5.0;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环形玻璃搅拌棒;3.4;?56.8kJ?mol?1;acd;不相等;相等;偏⼩【解析】1. 解:A、电解⽔⽣成氢⽓和氧⽓的电解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A正确;B、⽩炽灯⼯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故B错误;C、物质的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主要是热能,故C正确;D、风⼒发电时,风能主要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故选B.A、电解⽔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炽灯⼯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等;C、煤燃烧主要转化为热能;D、风⼒发电主要是风能转化为电能.本题考查学⽣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的知识,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较简单.2. 解:4P(s,⽩磷)=P4(s,红磷)△H=?29.2kJ/mol,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红磷能量⽐⽩磷低,红磷⽐⽩磷稳定,放热反应中断裂旧键所吸收的能量低于形成新键所放出的能量,A.分析可知红磷能量⽐⽩磷低,故A错误;B.则红磷能量⽐⽩磷低,磷⽐⽩磷稳定,故B错误;C.该变化是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故D正确;故选D.4P(s,⽩磷)=P4(s,红磷)△H=?29.2kJ/mol,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红磷能量⽐⽩磷低,红磷⽐⽩磷稳定,放热反应中断裂旧键所吸收的能量低于形成新键所放出的能量;本题考查反应热的分析以及同素异形体的判断,题⽬难度不⼤,注意物质能量越⾼越活泼,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3. 解:A、部分放热反应也需要反应条件,如碳的燃烧等需要点燃,故A错误;B、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分析,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故B正确;C、有的吸热反应常温下也能发⽣,如碳酸氢铵的分解,故C正确;D、参加反应的物质越多,放出热量越多,所以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故D 正确;故选A.A、部分放热反应也需要反应条件;B、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形式分析;C、有的吸热反应常温下也能发⽣;D、参加反应的物质越多,放出热量越多,本题主要考查了放热与吸热反应的原因、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是对基本知识的考查,较简单.4. 解:A、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于⽣成物,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反应可能需要吸收能量引发反应进⾏,故B正确C、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于⽣成物,故C正确;D、物质能量越⾼越活泼,⽣成物⽐反应物更稳定,故D错误;故选D.A、分析图象可知反应物能量⾼于⽣成物;B、反应进⾏需要变化为活化分⼦可能需要吸收能量;C、依据化学反应能量守恒分析判断;D、物质能量越⾼越活泼;本题考查了物质能量变化的分析判断,图象分析是解题关键,题⽬较简单.5. 解:常温下,0.01mol?L?1MOH溶液的pH为10,说明MOH是弱碱:MOH(aq)+H+(aq)=M+(aq)+ H2O(l)△H1=?12.1kJ?mol? 1①,H+(aq)+OH?(aq)=H 2O(l)△H2=?57.3kJ?mol?1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得:MOH(aq)?M+(aq)+OH?(aq)△H=(?12.1+57.3)kJ?mol?1=+45.2kJ?mol?1,故选:D.由题意知MOH是弱碱:MOH(aq)+H+(aq)=M+(aq)+H 2O(l)△H1=?12.1kJ?mol?1①,H+(aq)+ OH?(aq)=H2O(l)△H2=?57.3kJ? mol?1②,根据盖斯定律构造MOH(aq)?M+(aq)+OH?(aq)并计算焓变.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判断和反应热的计算,综合性较强,注意弱电解质的判断和利⽤盖斯定律进⾏构造⽬标热化学⽅程式并计算焓变是解题的关键.6. 解:A.500mL1mol/LHCl(aq)和500mL1mol/LNaOH(aq)⽣成的⽔的物质的量是0.1mol,放出的热量是28.65KJ,故A错误;B.500mL1mol/LH2SO4(aq)和500mL1mol/LBa(OH)2(aq)反应⽣成的⽔的物质的量是1mol,但是有硫酸钡沉淀⽣成,放出的热量⽐57.3kJ⼩,故B错误;C.1000mL1.0mol/L的CH3COOH(aq)和1000mL1.0mol/L的NaOH(aq)反应⽣成的⽔的物质的量是1mol,但是醋酸是弱酸,弱酸电离吸热,放出的热量⼩于57.3kJ,故C错误;D.1000mL1.0mol/L的HCl(aq)和1000mL1.0mol/L的NaOH(aq)反应⽣成的⽔的物质的量是1mol,放出的热量是为57.3kJ,故D 正确;故选D.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中和反应⽣成1 m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H+(aq)+OH?(aq)=H2O(l)中和热均为57.3kJ?mol?1,⽽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反应不能⽣成沉淀,⽣成沉淀会放出热量.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数值和概念理解,反应过程中热量变化是解题关键,题⽬难度中等.7. 解:已知①N2(g)+2O2(g)=N2O4(g),△H=+8.7kJ/mol,②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利⽤盖斯定律将②×1?①可得2N2H4(g)+N2O4(g)=3N2(g)+4H2O(g),△H=(?534.0kJ/mol)×2?(+8.7kJ/mol)=?1076.7kJ/mol,或N2H4(g)+12N2O4(g)=32N2(g)+2H2O(g);△H=?538.35kJ/mol,故答案为:2N2H4(g)+N2O4(g)=3N2(g)+4H2O(g),△H=?1076.7kJ/mol,或N2H4(g)+12N2O4(g)=32N2(g)+2H2O(g);△H=?538.35kJ/mol.故选D.已知①N2(g)+2O2(g)=N2O4(g),△H=+8.7kJ/mol;②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利⽤盖斯定律将②×1?①可得2N2H4(g)+N2O4(g)=3N2(g)+4H2O(g),并以此计算反应热.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难度不⼤,注意盖斯定律的应⽤,注意反应热的正负.8. 解:A、c 中⽣成的是液态⽔,热量多,绝对值⽐a⽓态⽔的⼤,但绝对值越⼤相应数值越⼩所以cB、d中⽣成的是液态⽔,热量多,绝对值⽐b⽓态⽔的⼤,但绝对值越⼤相应数值越⼩所以dC、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0,由系数确定d=2c<0;b=2a<0,故C正确;D、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0,由系数确定d=2c<0;b=2a<0,故D错误;故选:C.根据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0,由系数确定d=2c<0;b=2a<0;d中⽣成的是液态⽔,热量多,绝对值⽐b⽓态⽔的⼤,但绝对值越⼤相应数值越⼩所以d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热⼤⼩的⽐较,难度不⼤,需要注意的是a、b、c、d含有+/?的⽐较的时候要带⼊⽐较.9. 解:A.依据溴原⼦半径⼤于氯原⼦⼩于碘原⼦,半径越⼤键能越⼩分析,所以结合图表中数据可知432kJ?mol?1>E(H? Br)>298kJ?mol?1,故A正确;B.键能越⼤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表中键能最⼤的是H?F,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故B正确;C.氢⽓变化为氢原⼦吸热等于氢⽓中断裂化学键需要的能量,H2(g)→2H(g)△H=+436kJ?mol?1,故C正确;D.依据键能计算反应焓变=反应物键能总和?⽣成物键能总和计算判断,△H=436KJ/mol+157KJ/mol?2×568KJ/mol=?543KJ/mol,H2(g)+F2(g)=2HF(g)△H=-543kJ?mol?1,故D错误;故选D.A.依据溴原⼦半径⼤于氯原⼦⼩于碘原⼦,半径越⼤键能越⼩分析推断;B.键能越⼤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C.氢⽓变化为氢原⼦吸热等于氢⽓中断裂化学键需要的能量;D.依据键能计算反应焓变=反应物键能总和?⽣成物键能总和计算判断.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和键能的关系分析判断,焓变计算⽅法是解题关键,题⽬难度中等.10. 解:A.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作,⼤⼩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A错误;B.中和热是稀的强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成1mol⽔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量⽆关,所以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相等,故B 错误;C.⽤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反应热,符合中和热的概念,故C正确;D.温度计不能⽤于搅拌溶液,所以实验中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由温度计代替,故D错误;故选C.A.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作,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是保温;B.中和热是稀的强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成1mol⽔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量⽆关;C.中和热是稀的强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成1mol⽔时放出的热量;D.温度计不能⽤于搅拌溶液.本题考查有关中和热的测定,掌握中和热的测定原理、过程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11. 解:(1)根据题意可以知道NH3和NaClO反应⽣成肼、NaCl和⽔,根据得失电⼦守恒和原⼦守恒来配平⽅程式即2NH3+NaClO=N2H4+NaCl+H2O,故答案为:2NH3+NaClO=N2H4+NaCl+H2O;(2)①根据12.8g液态肼即0.4mol肼与⾜量过氧化氢反应⽣成氮⽓和⽔蒸⽓,放出256.65kJ的热量,可写出热化学⽅程式:N2H4(l)+2H2O2(l)=N2(g)+4H2O(g)△H=?641.625kJ/mol①⼜知:H2O(l)=H2O(g)△H=+44kJ/mol②将①?②×4即得液态肼与过氧化氢反应⽣成液态⽔的热化学⽅程式:N2H4(l)+2H2O2(l)=N2(g)+4H2O(l)△H=(?641.625kJ/mol)?(+44kJ/mol)×4=?817.625kJ/mol,故答案为:N2H4(l)+2H2O2(l)=N2(g)+4H2O(l)△H=?817.625kJ/mol;②根据热化学⽅程式:N2H4(l)+2H2O2(l)=N2(g)+4H2O(l)H=?817.625kJ/mol可知,1molN2H4(l)即32g肼完全燃烧放热817.625kJ,则16g 液态肼与⾜量过氧化氢反应⽣成液态⽔时放出的热量是408.8125kJ,故答案为:408.8125kJ.(1)NH3和NaClO反应⽣成肼、NaCl和⽔,根据得失电⼦守恒和原⼦守恒来配平⽅程式.(2)①依据盖斯定律计算的⽅法结合热化学⽅程式书写⽅法写出,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反应焓变.②依据热化学⽅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热化学⽅程式,得到反应的焓变.本题考查了反应的书写、盖斯定律的应⽤和反应热的计算,难度不⼤,注意物质的状态的不同对反应热的影响.12. 解:(1)由1g碳与适量⽔蒸⽓反应⽣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则1mol碳与⽔蒸⽓反应,吸收10.94KJ×12=131.28kJ,则此反应的热化学⽅程式为C(s)+H2O(g)=CO(g)+H2(g)△H=+131.28kJ?mol?1,故答案为:C(s)+H2O(g)=CO(g)+H2(g)△H=+131.28kJ?mol?1;=0.0625mol,可知1molN2H4(l)在O2(g)中燃烧,⽣成N2(g)和H2O(g),放(2)根据2.0g的物质的量为:232出534.4kJ热量,热化学⽅程式为:N2H4(g)+O2(g)=N2(g)+2H2O△H=?534.4KJ/mol,故答案为:N2H4(g)+O2(g)=N2(g)+2H2O△H=?534.4KJ/mol;(3)2molAl(s)与适量O2(g)反应⽣成Al2O3(s),放出1669.8kJ热量,则4Al(s)+3O2(g)=2Al2O3(s)△H=?1669.8kJ?mol?1×2=? 3339.6kJ?mol?1,故答案为:4Al(s)+3O2(g)=2Al2O3(s)△H=?3339.6kJ?mol?1;=0.15mol,(4)2.3g某液态有机物和⼀定量的氧⽓混合点燃,恰好完全燃烧,⽣成2.7g⽔物质的量= 2.7g18g/mol=0.1mol,n(C)=0.1mol,n(H)=0.3mol,n(O)=2.24LCO2(标准状况)物质的量= 2.24L22.4L/mol2.3g?0.1mol×12g/mol?0.3mol×1g/mol=0.05mol,n(C):n(H):n(O)=0.1mol:0.3mol:0.05mol=2:6;1,16g/mol化学式为C2H6O,物质的量为0.05mol,并放出68.35kJ热量,1mol有机物燃烧放热1367KJ,热化学⽅程式为:C2H6O(l)+3O2(g)=2CO2(g)+3H2O(l)△H=?1367kJ/mol;故答案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7KJ/mol.(1)由1g碳与适量⽔蒸⽓反应⽣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则1mol碳与⽔蒸⽓反应,吸收10.94KJ×12=131.28kJ,并注意物质的状态来解答;=0.0625mol,可知1molN2H4(l)在O2(g)中燃烧,⽣成N2(g)和H2O(g),放(2)根据2.0g的物质的量为:232出534.4kJ热量,据此书写热化学⽅程式;(3)2molAl(s)与适量O2(g)反应⽣成Al2O3(s),放出1669.8kJ热量,则4Al(s)+3O2(g)=2Al2O3(s)△H=1669.8kJmol1×2=3339.6kJmol1,由此分析解答;=0.15mol,(4)2.3g某液态有机物和⼀定量的氧⽓混合点燃,恰好完全燃烧,⽣成2.7g⽔物质的量= 2.7g18g/mol=0.1mol,n(C)=0.1mol,n(H)=0.3mol,n(O)=2.24LCO2(标准状况)物质的量= 2.24L22.4L/mol2.3g?0.1mol×12g/mol?0.3mol×1g/mol=0.05mol,n(C):n(H):n(O)=0.1mol:0.3mol:0.05mol=2:6;1,16g/mol化学式为C2H6O,物质的量为0.05mol,并放出68.35kJ热量,1mol有机物燃烧放热1367KJ,由此书写热化学⽅程式.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程式的书写,需要注意的有:物质的状态、反应热的数值与单位,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程式前⾯的系数成正⽐.同时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题⽬难度不⼤.13. 解:Ⅰ.(1)容量瓶没有245mL规格的,只能⽤250mL规格的,需要称量NaOH固体m=nM=cVM=0.5mol/L×0.25L×40g/mol=5.0g,故答案为:5.0;(2)配制0.50mol/LNaOH溶液需要⽤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和玻璃棒,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Ⅱ.(3)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作,⼤⼩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故答案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环形玻璃搅拌棒;= (4)①4次温度差分别为:3.4℃,6.1℃,3.3℃,3.5℃,第⼆组数据舍去,三次温度差平均值=3.4℃+3.3℃+3.5℃33.4℃,故答案为:3.4;(H2O)=②Q=△H=?△Tcm=?3.4°C×4.18J/(g?℃)×100g=1421.2J=1.42KJ/mol,△H=?QN56.8KJ/mol,故答案为:?56.8kJ?mol?1;③a.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中和热的数值偏⼩,故a正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氢氧化钠体积偏⼤,放出的热量偏⾼,中和热的数值偏⼤,故b错误;b.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盛有硫酸的⼩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测得温度偏低,中和热的数值偏⼩,故c正确;b.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插⼊稀H2SO4测温度,硫酸的起始温度偏⾼,测得的热量偏⼩,中和热的数值偏⼩,故d正确,故答案为:acd;(5)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若⽤60mL0.25mol?L?1H2SO4溶液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成⽔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成1mol⽔时放出的热,中和热相等;⼜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吸热,所以⽤50mL0.50mol?L?1醋酸代替H2SO4溶液进⾏上述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会减⼩,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偏⼩.Ⅰ.(1)根据公式m=nM=cVM来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但是没有245mL的容量瓶;(2)需要⽤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容量瓶、胶头滴管和玻璃棒;Ⅱ.(3)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作;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4)①先判断温度差的有效性,然后求出温度差平均值;②根据公式Q=△H=△Tcm来计算反应的焓变;③a.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氢氧化钠体积偏⼤,放出的热量偏⾼;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盛有硫酸的⼩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d.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插⼊稀H2SO4测温度,硫酸的起始温度偏⾼;(5)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本题考查热中和热概念、测定原理及反应热的计算,题⽬难度⼤,注意理解中和热的概念以及测定反应热的误差等问题.。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题试题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题试题及详细答案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的工业用乙烯气体(在储气瓶中),使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推测在工业上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再让乙烯与溴水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使溴水褪色的反应不一定是加成反应 ②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③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乙烯 ④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2)乙同学推测此乙烯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________,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前必须全部除去,除去该杂质的试剂可用________。
(3)为验证乙烯与溴发生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丙同学提出可用pH 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 ①③ 2H S 22H S Br 2HBr S ++↓ NaOH 溶液(答案合理即可)若乙烯与2Br 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 ,溶液的酸性会明显增强,若乙烯与2Br 发生加成反应,则生成22CH BrCH Br ,溶液的酸性变化不大,故可用pH 试纸予以验证 【解析】 【分析】根据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推测在工业上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杂质,该淡黄色的浑浊物质应该是具有还原性的硫化氢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硫单质,反应方程式为22H S Br 2HBr S =++↓,据此分析解答。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题,含答案
高考化(Hua)学有机推断题,含答案一、有机推(Tui)断题题型分析1、出(Chu)题的一般形式是推导有机物的结(Jie)构,写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反应(Ying)类型及判断物质的性质。
2、经常围绕乙烯、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等这些常见物质为中心的转化和性质来考察。
【经典习题】请观察下列化合物A —H 的转换反应的关系图(图中副产物均未写出),请填写:(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⑦ 。
(2)写出结构简式:B ;H 。
(3)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③ ;反应⑥ 。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有这样几点:一是E 到G 连续两步氧化,根据直线型转化关系,E 为醇;二是反应条件的特征,A 能在强碱的水溶液和醇溶液中都发生反应,A 为卤代烃;再由A 到D 的一系列变化中碳的个数并未发生变化,所以A 应是含有苯环且侧链上含2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再综合分析可得出结果。
二、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解有机推断题,主要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得出是什么物质。
首先必须全面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网络,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把握以下三个推断的关键:1、审清题意 (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掌握意图)2、用足信息 (准确获取信息,并迁移应用)3、积极思考 (判断合理,综合推断)①浓NaOH 醇溶液△BA CDEFGH (化学式为C H O )C 6H 5-C 2H 5②Br 2 CCl 4③浓NaOH 醇溶液△④足量H 2 催化剂⑤稀NaOH 溶液△⑥ O 2 Cu △⑦ O 2 催化剂⑧乙二醇 浓硫酸△根据以上的思维判断,从中抓住问题的突破(Po)口,即(Ji)抓住特征(Zheng)条件(特殊性质或(Huo)特征反应 。
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并非都有,因此(Ci)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
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类别条件可给出物质的范围和类别。
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不但为解题缩小了推断的物质范围,形成了解题的知识结构,而且几个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的组合就相当于特征条件。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推断题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推断题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用酸性KMnO4和H2C2O4(草酸)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实验小组欲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速率,探究某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KMnO4溶液已酸化):实验序号A溶液B溶液①20 mL 0.1 mol·L-1H2C2O4溶液30 mL 0.01 mol·L-1KMnO4溶液②20 mL 0.2 mol·L-1H2C2O4溶液30 mL 0.01 mol·L-1KMnO4溶液(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H2C2O4是二元弱酸)(2)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若实验①在2 min末收集了2.24 mL CO2(标准状况下),则在2 min末, c(MnO4-)=__________mol/L(假设混合液体积为50mL)(4)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CO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本实验还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一条即可)(5)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总是如图,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浓度①② 0.0056 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该反应放热产物Mn2+是反应的催化剂【解析】【详解】(1)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把草酸氧化成CO2,根据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2)对比表格数据可知,草酸的浓度不一样,因此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①<②;(3)根据反应方程式并结合CO 2的体积,求出消耗的n(KMnO 4)= 2×10-5mol ,剩余n(KMnO 4)=(30×10-3×0.01-2×10-5)mol=2.8×10-4mol ,c(KMnO 4)=2.8×10-4mol÷50×10-3L=0.0056mol·L -1;(4)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CO 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还可以通过测定KMnO 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5)t 1~t 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虽然反应物的浓度降低,但温度起决定作用;②可能产生的Mn 2+是反应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高考化学推断题综合题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推断题综合题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一、镁及其化合物1.硼镁泥是一种工业废料,主要成份是MgO(占40%),还有CaO、MnO、Fe2O3、FeO、Al2O3、SiO2等杂质,以此为原料制取的硫酸镁,可用于印染、造纸、医药等工业。
从硼镁泥中提取MgSO4·7H2O的流程如下: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需用1mol/L的硫酸80mL,若用98%的浓硫酸来配制,除量筒、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
(2)滤渣的主要成份除含有Fe(OH)3、Al(OH)3、MnO2外,还有_________。
(3)加入的NaClO可与Mn2+反应产生MnO2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在调节pH=5-6之前,还有一种离子也会被NaClO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如何检验滤液中Fe3+是否被除尽,简述检验方法_________。
(5)已知MgSO4、CaSO4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40506070MgSO430.933.435.636.9CaSO40.2100.2070.2010.193“除钙”是将MgSO4和CaSO4混合溶液中的CaSO4除去,根据上表数据,简要说明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提供的硼镁泥共100 g,得到的MgSO4·7H2O 196.8 g,则MgSO4·7H2O的产率为_________。
【答案】烧杯、100mL的容量瓶、胶头滴管 SiO2 Mn2++ ClO-+ H2O → MnO2↓ + 2H++ Cl-2Fe2++ ClO-+ 2H+→ 2Fe3++ Cl-+ H2O 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如果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滤液中不含Fe3+;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Fe3+。
蒸发浓缩趁热过滤80%【解析】【详解】(1)配制溶液时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100mL的容量瓶、胶头滴管,(2)由于pH=5-6溶液呈酸性,所以滤渣中还有二氧化硅。
高中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高中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一.选择题(共4小题)1.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4个Cl﹣和2个NH3分子均与Pt4+配位D.配合物中4个Cl﹣与Pt4+配位,而2个NH3分子与Pt4+不配位2.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沉淀溶解后,生成深蓝色的配离子为[Cu(NH3)4]2+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乙醇,有沉淀析出C.在[Cu(NH3)4]2+离子中,Cu2+提供空轨道,NH3提供孤电子对D.反应前后,Cu2+浓度不变3.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工作(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闭合K,灯泡发光.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当电路中有1.204×1022个电子转移时,乙烧杯中溶液的C(H+)约为0.1mol•L﹣1B.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K+移向甲烧杯C.电池工作时,外电路的电子方向是从a到bD.乙池中的氧化产物为SO42﹣4.有4种燃料电池下面是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正极反应的产物为水的是()A.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B.碱性氢氧燃料电池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D.熔融盐燃料电池二.填空题(共5小题)5.NH3分子中∠HNH键角为107°,而配离子[Zn(NH3)6]2+中∠HNH的键角为109,5°,配离子[Zn(NH3)6]2+中∠HNH键角变大的原因是。
6.(1)微粒间作用有多种,则CH3COONH4不同于CuSO4•5H2O的微粒间作用有(填字母).a.氢键b.配位键c.极性共价键d.非极性共价键(2)无水CrCl3和氨作用能形成两种配合物,组成相当于CrCl3•6NH3及CrCl3•5NH3,加入AgNO3溶液能从第一种配合物水溶液中将几乎所有的氯沉淀为AgCl,而从第二种配合物水溶液中仅能沉淀出相当于组成中含氯量2/3的AgCl,加入NaOH并加热时两种溶液都无味.则两种配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3)硝化甘油(C3H5N3O9)分解的产物为N2、CO2、O2和H2O,已知20℃时,2.27g 硝化甘油分解放出热量为15.4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每生成1mol气体伴随放出的热量为kJ.7.推断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1)X、Y两元素能形成XY2型化合物,XY2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2是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是;若XY2是共价化合物其化学式是.(2)第三周期内,X、Y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4,它们组成的XY型化合物,其化学式为.(3)1mol某物质含有不同周期三种元素的原子各1mol,其质子总数为20mol,该物质的化学式为.(4)某非金属X的最高正价为+m,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有b个氧原子,则这种酸的化学式是.(5)X元素的最高正价和负价绝对值之差为6,Y元素和X元素原子的次外电子层上都有8个电子,X和Y形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则该化合物是.8.为确认HCl、H2CO3、H2SiO3的酸性强弱,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一次实验即可达到目的(不必选其他酸性物质).请据此回答:(1)锥形瓶中装某可溶性正盐溶液,分液漏斗中所盛试剂应为.(2)装置B所盛的试剂是,其作用是.(3)装置C所盛的试剂是,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由引得出的结论是:酸性>>.9.25℃时,将体积Va,pH=a的某一元强碱与体积为V b,pH=b的某二元强酸混合.(1)若所得溶液的pH=11,且a=13,b=2,则Va:Vb=.(2)若所得溶液的pH=7,且已知Va>Vb,b=0.5a,b值可否等于4(填“可”或“否”)(3)为了更好的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的定义为AG=lg.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AG=,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要简化).三.实验题(共2小题)10.某兴趣小组利用图1实验装置研究铁发生腐蚀的条件。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真题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真题高考化学考试中,有机化学推断题是考察考生对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和反应特点的理解和推断能力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通过分析真实的高考有机推断题目,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型,提高解题水平。
有机推断题一般以文字描述或者化学结构式的形式呈现,考生需要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结合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和规律,推断化合物的结构或者反应过程。
下面我们以几道典型的高考有机推断题为例,进行分析和解答。
**题目一:**已知化合物A为无色气体,与NaOH溶液反应,除沉淀生成外,还有臭味产生。
在A的饱和水溶液中通入Cl2,得到B。
试写出化合物A 的结构式,并写出B的生成方程式。
**解析:**根据题目描述,化合物A与NaOH反应生成出臭味,结合生成沉淀,那么A可能是有机物。
与NaOH反应生成出臭味,很有可能是一些含有醇基或者羧酸基的有机物。
而且与Cl2反应生成出一个新的物质B,这个过程很可能是氯代反应。
因此化合物A的结构式很可能是一个醇或者羧酸类似物。
根据醇类化合物的一般结构式R-OH,我们可以假设A是一个醇类化合物,如CH3CH2OH。
当CH3CH2OH与NaOH反应时,会生成CH3CH2O^-Na+,并释放出气体,气体很可能是乙烯。
而在通入Cl2的条件下,Cl2会与CH3CH2OH发生氯代反应,生成出氯代烃B,如CH3CH2Cl。
因此,化合物A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CH3CH2OH,B的生成方程式为CH3CH2OH + Cl2 → CH3CH2Cl + HCl。
**题目二:**化合物A为一种带碱性的有机酸,通过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后生成无色气体和一种带酸性的液体。
试推断化合物A的结构式,并写出A氧化反应的方程式。
**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化合物A为一种带碱性的有机酸,这种有机酸可能是羧酸。
通过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后生成无色气体和一种带酸性的液体,说明A可能是一种碳数较少的羧酸。
羧酸的一般结构式为R-COOH,我们可以假设A为甲酸HCOOH。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附答案解析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合成乙酸乙酯的路线如下:CH2=CH2C2H5OH CH3CHO CH3COOHCH3COOCH2CH3。
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烯能发生聚合反应,其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
.(2)乙醇所含的官能团为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反应④:______。
(4)反应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管B中在反应前加入的是_____。
【答案】 -OH 2CH3CH2OH+O22CH3CHO+2H2O 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饱和碳酸钠溶液【解析】【分析】(1)乙烯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2)反应②是乙醇的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④是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3)反应②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④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详解】(1)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其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2)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含有的官能团为:-OH,故答案为:-OH;(3)反应②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反应④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 +CH3COOH CH3COOCH2CH3+H2O,故答案: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反应④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因为乙酸和乙醇沸点低易挥发,且都能溶于水,CH3COOCH2CH3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试管B中在反应前加入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它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降解性,同时可以吸收乙酸,溶解乙醇,故答案:饱和碳酸钠溶液。
开封市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习题(含答案)(1)
一、选择题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 + 3H2 (g) 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g),当反应达到限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2、H2完全转化为NH3B.此时反应已停止C.生成2mol 氨气的同时,同时生成3mol H2D.氮气、氢气、氨气的浓度相等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100mL2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NH3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的速率减慢D.在一定温度下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发生SO2的催化反应,充入He,反应速率不变3.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实验装置部分实验现象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电流计指示,导线中电流从a极流向d极A.a>b>c>d B.b>c>d>a C.d>a>b>c D.a>b>d>c4.N2O和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2O+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为:N2O(g)+CO(g)CO2(g)+N2(g)ΔH,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能量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1、2可知ΔH=ΔH1+ΔH2=ΔE2-ΔE1B.反应中加入Pt2O+可使反应的焓变减小C.由图2可知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D.1molN2O和1molCO的总能量小于1molCO2和1molN2的总能量5.三元电池成为2019年我国电动汽车的新能源,其充电时总反应为:LiNi x Co y Mn z O2+6C(石墨)=Li1-a Ni x Co y Mn z O2+Li a C6,其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两极之间有一个允许特定的离子X通过的隔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允许离子X通过的隔膜属于阴离子交换膜B.充电时,A为阴极,Li+被氧化C.可从无法充电的废旧电池的石墨电极中回收金属锂D.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Li1-a Ni x Co y Mn z O2+aLi++ae-=LiNi x Co y Mn z O26.一定温度下,将纯净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置于真空密闭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2020-2021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专项训练含答案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I.A ~D 是四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1)与A 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3)D 和液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Ⅱ. 某些有机物的转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A 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D 是食醋的有效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4)A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5)B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B +Br 23FeBr −−−→ +HBr 碳碳双键 CH 3CH 2OH 或C 2H 5OH3323232CH COOH CH CH OH CH COOCH CH H O 浓硫酸加热++垐垐?噲垐? 【解析】【分析】I.由球棍模型可知,A 为甲烷,B 为乙烯,C 为丁烷,D 为苯;结合同系物的概念和乙烯与苯的性质分析解答(1)~(3);Ⅱ. A 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则A 为CH 2=CH 2,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 3CH 2OH ,乙醇在Cu 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CH 3CHO ,CH 3CHO 可进一步氧化生成CH 3COOH ,CH 3CH 2OH 和CH 3COOH 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据此分析解答(4)~(6)。
【详解】I.由球棍模型可知,A 为甲烷,B 为乙烯,C 为丁烷,D 为苯。
(1) 甲烷、丁烷结构相似,都是烷烃,互为同系物,故答案为:C ;(2)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答案为:B ;(3)苯和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和HBr ,反应的方程式为 +Br 23FeBr −−−→+HBr ,故答案为: +Br 23FeBr −−−→ +HBr ;Ⅱ. (4)A 为乙烯(CH 2=CH 2),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故答案为:碳碳双键;(5)B 的结构简式为CH 3CH 2OH 或C 2H 5OH ,故答案为:CH 3CH 2OH 或C 2H 5OH ;(6)反应③为CH 3CH 2OH 和CH 3COOH 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OOH+CH 3CH 2OHCH 3COOCH 2CH 3+H 2O ,故答案为:CH 3COOH+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 。
2020-2021高考化学 有机化合物 推断题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附详细答案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模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比例模型的是___(填“甲”、“乙”、“丙”、“丁”或“戊”,下同)。
(2)表示同一种有机化合物的是___。
(3)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___,写出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
(4)含碳量最低的是___,含氢量最低的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是___(保留一位小数)。
(5)C8H10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共有___种。
【答案】乙、丙甲、丙戊 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CH3)4甲、丙 16.7% 4【解析】【分析】甲、丁、戊分别是甲烷、丁烷、戊烷的球棍模型,乙、丙分别是乙烷和甲烷的比例模型。
【详解】(1)乙、丙能表示的是原子的相对大小及连接形式,属于比例模型;(2)甲、丙分别是甲烷的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属于同一种有机化合物;(3)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戊(戊烷),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CH3)4;(4)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随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增大,含碳量最低的是甲烷,含氢量最低的分子是戊烷,氢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是126012×100%=16.7%;(5)C8H10属于苯的同系物,侧链为烷基,可能是一个乙基,如乙苯;也可以是二个甲基,则有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三种,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
2.有机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
(1)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其中甲烷的球棍模型是__(填序号,下同),表现甲烷的空间真实结构是__。
(2)下列有机物中所有原子可以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是___(填序号)(3)如图是由4个碳原子结合成的6种有机物(氢原子没有画出)①上述有机物中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填序号)。
青海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复习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对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6A+3DB.反应进行到1s时,υ(A)=υ(D)C.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D.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mol⋅(L⋅s)−1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100mL2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NH3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的速率减慢D.在一定温度下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发生SO2的催化反应,充入He,反应速率不变3.如图所示,铜片、锌片和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西红柿里,电流计中有电流通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锌片是正极B.两个西红柿都形成原电池C.石墨是阴极D.两片铜片上都发生还原反应4.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推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Cu质量减少B.Zn用作负极C.电子由Cu并经导线流向Zn D.该装置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选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目的项A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紫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I-B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少量氯水,然后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Fe2+C在盛有漂白粉的试管中滴入70%的硫酸,立刻产生黄绿色气体证明硫酸具有还原性D 将3 LSO2和1 LO2混合通过灼热的V2O5充分反应,产物先通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验证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A.A B.B C.C D.D6.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3)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工艺中吸收过程:尾气从吸收塔底部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部喷淋,其目的是使尾气中NO、NO2提高吸收效率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Ca (NO2)2C.为提高Ca(NO2)2的产率及纯度,则n(NO):n(NO2)应控制为 1:1D.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7.100mL6mol•L-1的硫酸和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可向溶液中加入的试剂是A.碳酸钠固体B.加CH3COONa固体C.水D.硫酸锌溶液8.根据一定条件下NH4Cl有关转化过程的能量变化,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H4Cl(s)=N(g)+4H(g)+Cl(g) △H1 NH4Cl(s)=NH3(g)+H(g)+Cl(g) △H24NH (g)+Cl-(g)=NH4Cl(s) △H3 Cl(g)+e-=Cl- (g) △H4A.△H4<△H1B.△H3<0C.△H1<△H2D.相同条件下,NH4Br和NH4I也进行类似转化,NH4Br的△H2比NH4I的大9.反应A→C分两步进行,①A→B △H1;②B→C △H2。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推断题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推断题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碳酸锰是制取其他含锰化合物的原料,也可用作脱硫的催化剂等。
一种焙烧氯化铵和菱 锰矿粉制备高纯度碳酸锰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氯化镀菱锚矿粉一7混合研Jg| f -----------已知①菱锰矿粉的主要成分是 MnCO 3,还有少量的Fe 、Al 、Ca 、Mg 等元素n 金属离子 A 3+Fe 3+ Fe 2+ Ca 2+ Mn 2+ Mg 2+ 开始沉淀的pH 3.8 1.5 6.3 10.6 8.8 9.6 沉淀完全的pH5.22.88.312.610.811.6(1) 混合研磨”的作用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析图1、图2,焙烧氯化铵、菱锰矿粉的最佳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zXNlUCl):山(握矿扮〉悔2氯化載用量对镜净岀率的影响(4) 净化除杂流程如下|浸出渣氮化铁缰區]碳酸氢檢浸出,破酸培产品—庄匾]v 滤饬净出率的影响400 4J0 500 J50 60U輕烧zSJt/t 焙烧温屢对链 i0.50 0.&0 0-95 】il0125氧化剂X氨水浸岀液一>|氧化>咼旧除庇、Al|—除Ca、厕一> 净化痕①已知几种物质氧化能力的强弱顺序为(NH4)2®08> KMn04> Mn02> Fe?+,则氧化剂X宜选择 __________A. (NH4)2S2O8B. MnO2 C KMnO4②调节pH时,pH可取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化结晶”过程中不能用碳酸铵代替碳酸氢铵,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加快反应速率MnCO a+2NH4CI=MnCl2+2NH3f +C0 f +H20温度为500 C,且m(MnC03):m(NH4CI)=1.10 B 5.2 < pH<8 . CO2-水解程度大于HCC3-,易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解析】【分析】菱锰矿的主要成分为MnCO3,加入氯化铵焙烧发生MnCO3+2NH4C^^MnCI2+COH +2N"f +H2O T,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氨气、水蒸气,浸出液中含MnCI2、FeC2、CaC2、MgCl2、AICI3等,结合表中离子的沉淀pH及信息可知,浸取液净化除杂时加入少量MnO2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氨水调pH,生成沉淀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加入NH4F,除去Ca2:Mg2+,净化液加入碳酸氢铵碳化结晶过滤得到碳酸锰,据此分析解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含答案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碳酸锰是制取其他含锰化合物的原料,也可用作脱硫的催化剂等。
一种焙烧氯化铵和菱锰矿粉制备高纯度碳酸锰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菱锰矿粉的主要成分是MnCO3,还有少量的Fe、Al、Ca、Mg等元素②常温下,相关金属离子在浓度为0.1mol/L时形成M(OH)n沉淀的pH范围如表金属离子Al3+Fe3+Fe2+Ca2+Mn2+Mg2+开始沉淀的pH 3.8 1.5 6.310.68.89.6沉淀完全的pH 5.2 2.88.312.610.811.6回答下列问题:(1)“混合研磨”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图1、图2,焙烧氯化铵、菱锰矿粉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净化除杂流程如下①已知几种物质氧化能力的强弱顺序为(NH4)2S2O8>KMnO4>MnO2>Fe3+,则氧化剂X宜选择__________A.(NH4)2S2O8 B.MnO2 C.KMnO4②调节pH时,pH可取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5)“碳化结晶”过程中不能用碳酸铵代替碳酸氢铵,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加快反应速率 MnCO3+2NH4Cl=MnCl2+2NH3↑+CO2↑+H2O 温度为500℃,且m(MnCO3):m(NH4Cl)=1.10 B 5.2≤pH<8.8 CO32-水解程度大于HCO3-,易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解析】【分析】菱锰矿的主要成分为MnCO3,加入氯化铵焙烧发生MnCO3+2NH4Cl MnCl2+CO2↑+2NH3↑+H2O↑,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氨气、水蒸气,浸出液中含MnCl2、FeCl2、CaCl2、MgCl2、AlCl3等,结合表中离子的沉淀pH及信息可知,浸取液净化除杂时加入少量MnO2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氨水调pH,生成沉淀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加入NH4F,除去Ca2+、Mg2+,净化液加入碳酸氢铵碳化结晶过滤得到碳酸锰,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混合研磨”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 根据流程,菱镁矿粉与氯化铵混合研磨后焙烧得到氨气、二氧化碳和Mn2+,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nCO3+2NH4Cl MnCl2+2NH3↑+CO2↑+H2O;(3) 由图可知,锰的浸出率随着焙烧温度、氯化铵与菱镁矿粉的质量之比增大而提高,到500℃、1.10达到最高,再增大锰的浸出率变化不明显,故氯化铵焙烧菱镁矿的最佳条件是焙烧温度500℃,氯化铵与菱镁矿粉的质量之比为1.10;(4) 净化过程:加入少量MnO2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氨水调pH,生成沉淀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加入NH4F,除去Ca2+、Mg2+;①最合适的试剂为MnO2,氧化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2Fe2++4H+=Mn2++2Fe3++2H2O,且不引入新杂质,故答案为B;②调节溶液pH使Fe3+,A13+沉淀完全,同时不使Mn2+沉淀,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调节溶液pH范围5.2≤pH<8.8;(5) 碳化结晶中生成MnCO3的离子方程式为Mn2++HCO3-+NH3═MnCO3↓+NH4+,不用碳酸铵溶液替代NH4HCO3溶液,可能的原因是碳酸铵溶液中的c(OH-)较大,会产生Mn(OH)2沉淀。
【点睛】考查物质制备流程和方案的分析判断,物质性质的应用,题干信息的分析理解,结合题目信息对流程的分析是本题的解题关键,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有处理信息应用的能力,注意对化学平衡常数的灵活运用,综合性强。
2.甲醇(CH 3OH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生活中有重要用途,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甲醇燃料电池是目前开发最成功的燃料电池之一,这种燃料电池由甲醇、空气、KOH 溶液(电解质溶液)构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已知甲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 2和H 2O ) A .电池放电时通入空气的电极为负极B .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 3OH-6e -=CO 2↑+2H 2OC .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D .电池放电时每消耗6.4gCH 3OH 转移1.2mol 电子(2)写出甲醇燃料电池在酸性条件下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
【答案】CD CH 3OH+H 2O-6e -=CO 2↑+6H + 【解析】 【分析】 【详解】(1) A. 通甲醇的电极为负极,通空气的电极为正极,A 项错误;B. 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332CH OH+8OH 6e =CO +6H O ----,B 项错误;C. 在放电过程中,OH -参与电极反应,不断被消耗,导致电解质溶液碱性减弱,C 项正确;D. 电池放电时每消耗6.4gCH 3OH ,即0.2molCH 3OH ,转移电子数60.2mol=1.2mol ⨯,D 项正确;故答案选CD ;(2)甲醇燃料电池中,在酸性条件下甲醇在负极失电子生成CO 2,电极反应式为CH 3OH+H 2O-6e -=CO 2↑+6H +,故答案为:CH 3OH+H 2O-6e -=CO 2↑+6H +。
3.已知反应:3I -(aq)+S 2O 82-(aq)I 3-(aq)+2SO 42-(aq)+Q(1)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的能量,则反应过程中的Q_____0(填>、<、=);(I )、(II )两曲线中,使用催化剂的是______曲线。
(3)反应的速率可以用I 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反应显蓝色的时间t 来度量,t 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下表是在20℃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从表中数据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显色时间t1=_____s;最终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433228c SO c Ic I c S O----()()()()> (II)研究I-、S2O8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2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乘积成正比【解析】【分析】(1)K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2)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使用催化剂不改变焓变,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只有浓度为变量,且反应速率与浓度的乘积成正比,以此来解答。
【详解】(1)由3I-(aq)+S2O82-(aq)═I3-(aq)+2SO42-(aq)可知K=2433228c SO c Ic I c S O----()()()();故答案为:2433228c SO c Ic I c S O----()()()();(2)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则Q>0,使用催化剂不改变焓变,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则使用催化剂的是(II)曲线;故答案为:>;(II);(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只有浓度为变量,该实验的目的为研究I-、S2O8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且反应速率与浓度的乘积成正比,可知③⑤中浓度乘积相同,则t1=22s,实验结论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乘积成正比;故答案为:研究I-、S2O8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2;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乘积成正比。
4.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上述反应中钾元素的熔出率(液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占样品质量的百分率)与温度的关系,进行实验(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获得数据曲线如图。
主要反应是:NaCl(l)+KAlSi3O8(s)⇌KCl(l)+NaAlSi3O8(s)+Q;(1)分析数据可知,Q_______0(选填“>”或“<”)。
(2)950℃时,欲提高钾的熔出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填序号)。
a.延长反应时间b.充分搅拌c.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d.将钾长石粉粹成更小的颗粒(3)要使钾元素的熔出率和熔出速率都达到最大,反应温度应为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常用KCl冶炼金属钾。
反应方程式为:Na(l)+KCl(l)NaCl(l)+K(g)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该方法可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b d 950℃利用钾的状态与其他物质不同,可以将气态钾分离出来,②降低了产物的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解析】【分析】(1)由图象中曲线变化可知,温度越高钾元素的熔出率,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据此判断;(2)该转化过程没有气体参与,应使反应物充分接触提供反应速率;(3)根据图象曲线变化可知,温度越高,钾元素的熔出率和熔出速率都增大;(4)K为气态,将钾分离出来,降低了产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详解】(1)由图象曲线数据可知,温度越高钾元素的熔出率越高,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Q<0;(2)a. 延长反应时间,不能提高反应速率,a错误;b. 充分搅拌,反应物充分接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c. 该反应体系没有气体参加,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不能提高反应速率,c错误;d. 将钾长石粉粹成更小的颗粒,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d;(3)根据图象可知,温度为950℃时熔出率和熔出速率都最高,故合适温度是950℃;(4)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金属K为气态,将钾分离出来,降低了产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合理原因是将气态钾分离出来,降低了产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反应条件的选择,要结合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答,注意熟练掌握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题目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5.(1)二氧化硫一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可以利用大气所含SO2快速启动,其装置示意图如图:①质子的流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从A到B”或“从B到A”)。
②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吸收和转化SO2的电解装置示意图如下(A.B均为惰性电极):①B极接电源的________________极(“负”或“正”)。
②A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