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游园不值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游园不值前言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教育教学资源也是教育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中的一堂课——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教案概述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中的游园不值,是一篇以现代文写成的课文。
教案主要围绕这篇课文设计,内容涵盖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应用等。
教案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阅读、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
2.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朗读、分析课文,掌握课文的核心内容。
3.难点: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本文中的反讽、借代的手法,让学生了解纯真的童心在成长中很容易受到现实的冲击,失去纯真。
4.教学步骤: 分为预习、教学导入、课本指导、课外拓展、练习巩固、课程检测,以及反思和再认识,让学生逐步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5.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教学方法包括基本阅读和口试的技巧,以及启发式教学方法等。
6.评价方式与应用: 结合课文的特点,采用多角度,多形式的评价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案缺点分析在本教案的设计中,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的考虑,但是教案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点:1.学习内容陈旧:游园不值是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鲁迅先生写于 1925年的一篇作品,与当代学生的生活背景、经历和思想有一定的脱节,不符合现阶段教育的实际需求。
2.前置知识欠缺:教案中没有对于学生进行必要的前置知识的介绍和解释,使得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对于教材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应用。
3.教学方法单一: 教案中仅使用了基本的阅读和口试的教学方法,未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4.缺少实践环节: 教案的设计主要围绕着学生的阅读和口试能力的培养,没有涉及到实践环节,教学效果较为单调。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于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中的游园不值进行了分析。
小学语文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游园不值》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游园不值》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会认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2学情分析
描写春天的古诗学生积累不少。
3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4.1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一颗明珠,一首古诗就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婉转动听的歌。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古诗,我们来学习第12课《古诗三首》。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
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游园不值》。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知诗人解诗题
诗中的美景正等着我们去寻找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请同学们轻轻的翻开书58页。
1、初读(要求:读通诗句,划节拍。
)自由读
2、学习古诗的方法。
(课件出示)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入诗境,悟诗情。
3、知诗人,解诗题。
A过渡:这首古诗是叶绍翁写的,那你说说对作者了解多少呢?(指名学生交流)
师汇总:(课件出示)
B师:这个“值”的意思就是(相遇)
不值呢?(没有相遇、遇到要拜访的人)。
《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游园不值》。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含义,感悟诗歌的意境。
(2)体会诗人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入理解古诗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2)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富有哲理的诗句。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常常会走出家门,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春天有关的古诗——《游园不值》。
2、解题“游园不值”是什么意思呢?“值”是“遇到”的意思,“游园不值”就是诗人想去园子游玩,却没有遇到园子的主人。
(二)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和节奏。
4、全班齐读。
(三)理解诗意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2、交流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怜”是“大概是怜惜”的意思。
诗人猜想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虽然园门紧闭,但是满园的春色却是关不住的,有一枝红杏伸出了墙外。
(四)感悟诗情1、引导思考:诗人没能进入园子,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可能会回答:失望、遗憾等。
2、提问:那诗人又是怎么从失望转为惊喜的呢?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蕴含的惊喜之情。
3、深入探讨:这两句诗除了描绘春天的美景,还蕴含着什么哲理?引导学生体会到新生事物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束缚,蓬勃发展。
小学语文《游园不值》教案(精选8篇)
小学语文《游园不值》教案〔精选8篇〕小学语文《游园不值》教案〔精选8篇〕小学语文《游园不值》教案篇1一、教学要求: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妙的风光,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作画、写作才能。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揭题,明确本课时学习目的:学习游园不值2、解题: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3、介绍作者〔用网上资料示作者情况〕。
4、初读,大体理解诗的内容。
5、师示范朗读。
6、生随师小声朗读,体会读音的准确性。
7、投影课本上的插图:生自读诗,借助字典和插图,想句子的意思,并标出不懂的词语。
8、字词质、释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爱惜。
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9、指名逐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
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10、指导读,读出诗的韵味来: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1、启发想象:①、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4人组讨论〕〔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
〕12、将诗中的内容通过画面展示出来。
〔学生各自据诗意画画〕13、交流:投影学生的画,师生评议。
14、试试:将本诗用自己的话改作一下〔可以是诗,也可以是散文。
〕15、习作,交流,评议。
16、背诵诗句。
17、小结: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感受到春天的美妙。
今天通过学习和体会诗意,也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妙的春景。
小学语文《游园不值》教案精选
小学语文《游园不值》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游园不值》一文,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之手。
全文如下:“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文章描绘了诗人游园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喜爱。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分析诗句中的形象描写,提高审美情趣;学习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分析诗句中的形象描写,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学习古诗的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分析诗句中的形象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 自主阅读(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作者的情感。
3. 课堂讲解(10分钟)(1)分析诗句中的形象描写,如“屐齿印苍苔”、“红杏出墙”等。
(2)讲解诗句的背景和寓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填空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练习题。
6. 课堂小结(5分钟)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并完成作业题目。
六、板书设计1. 《游园不值》2. 主要内容:(1)诗句意思理解(2)形象描写分析(3)课文朗读与背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课文《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描绘了()的美景。
2. 答案:(1)春天(2)园中景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游园不值》一诗,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分析诗句中的形象描写,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游园不值》教案及设计说明(优秀5篇)
《游园不值》教案及设计说明(优秀5篇)游园不值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
可谓诗中有画,静中有动,有声有色,别具特色,能把学生带入诗中的情境,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
诗歌具有一定的叙事性,第一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是画龙点睛,神来之笔。
以小见大的写法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可引导学生重点品味这句诗的意味深长。
二、设计理念:追求情感的课堂追求感悟的课堂追求对话的课堂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
(2)运用多种方法尝试背诵,进而达到积累古诗文的目的。
2、情感目标:(1)通过对话、感悟,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披文入情,感受诗文的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能力目标:(1)“以读为本”,“以对话交流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语感。
(2)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受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人人在古诗文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以读为本”,“以对话交流为主线”,通过对话、感悟,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2、难点:反复品读“一枝红杏出墙来”,披文入情,感悟诗中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想法,读出自己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游园不值》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课始激情,围绕“不遇”导入新课。
1、出示《题李凝幽居》——贾岛,引出推敲的典故。
2、出示诗题《寻隐者不遇》、《寻陆鸿渐不遇》、《寻西山隐者不遇》、《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感受“不遇”的美丽。
一、回忆旧知,进入新课的情境。
1、全班朗读《题李凝幽居》——贾岛。
复述“推敲”的典故。
2、读《寻隐者不遇》,读有关“不遇”的诗题,初步感受“不遇”的美丽。
从课题入手,假以耳熟能详的“推敲”的典故,围绕着“不遇”这个主题自然地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为下一步的情感深化作了充分的预热,也较好地渗透了人文性的教育。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诵读 游园不值鄂教版
古诗诵读游园不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诵读这首古诗。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喜爱。
2、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诵读这首古诗理解古诗大意,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教学难点:诵读这首古诗理解古诗大意,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设置故事情境宋朝诗人叶绍翁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怀着愉快的心情匆匆到好朋友的家里,但他来到朋友家门前,却发现朋友不在家。
请问:此时,叶绍翁的心情该是怎样的?2、板书课题《游园不值》3、读课题并利用字典理解课题4、简介诗人:叶绍翁二、初读古诗,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三、交流学习情况,师相机板书应怜:应,大概。
怜,爱惜。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四、熟读成诵,入情入境。
1、教师范读。
2、学生模仿朗读。
(1)指名读。
2)分小组读。
(教师指导读出感情)3、自由练习读。
(1)引导讨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你能体会出诗人当时的心情吗?(3)多种方式朗读。
4、指名读,学生评议,老师适时点拨。
师:你觉得能读好了,请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5、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
6、指导背诵。
师:这么美的诗你能不能很快背下来呢?(1)自由背。
(2)同桌互相背。
(3)谁愿意背给大家听?(4)分小组有感情的诵读。
7、全班有感情诵读。
五、拓展活动1、给古诗配画。
2、结合古诗,编写故事。
作业设计:家庭作业:1、读诗3遍 2、大致理解诗意。
3、收集描写春天的诗。
课堂作业:《课堂作业》1-----4学生活动:1、读课题并利用字典理解课题。
2、模仿朗读。
3、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游园不值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游园不值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人的写作背景和表现手法;2.掌握拟人和夸张的表达方法;3.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观察能力;4.通过游园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准备1.课件:游园不值教案PPT,相关课文PPT、课文录音、PPT背景音乐;2.教学材料:课文《游园不值》、学生练习册、笔、纸等;3.实物道具:绿植、花卉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到自然和谐之美。
2. 学习课文1.对课文进行理解:读一遍课文,介绍古代诗人唐代王之涣以及《游园不值》的背景;2.听录音:再次播放课文的录音,让学生跟读一遍,并进行朗读评估;3.词汇讲解:对不懂的生字词进行讲解。
3. 课文分析1.结构分析:通过PPT呈现课文结构,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2.诗句分析:将多余的诗句删去,让学生分析王之涣的表现手法;3.诗句朗读:让学生朗读其中优美的诗句,培养语感。
4. 学生亲身体验1.出门游园: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参观游乐场或者公园;2.采集草花:让学生找到草丛中的花朵,并鉴定名称;3.观察植物:引导学生观察游园中的植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4.进行写作练习:回到教室,让学生将采摘到的草花进行描写。
5. 课外拓展1.家庭作业:布置相应题目的题目;2.阅读推广:进行相关诗歌或者文章的阅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课堂中PPT的应用,让学生在视觉上得到了更多的刺激,更好的理解了课文中的表达。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在游园中进行的集体活动的选择上,需要注意安全、卫生、便民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进行好课后拓展工作,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游园不值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游园不值教学目标:1. 掌握课文的基本意思;2. 理解文中人物的感受和思想;3. 学会用适当的语言和方式来表演和书写游园不值这篇文章。
教学重点:1. 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2. 意识到文中贬义词的使用;3. 抓住文中的细节。
教学难点:1. 表现出文章的情感色彩;2. 真切地理解文章丰富的意味;3. 寻找文中的细节。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引入新课:提问学生们曾去过哪些游园并留下了什么印象?2.出示课文标题“游园不值”,抛出问题:这篇文章可能讲什么?Step 2 分析课文1.读教材第一遍,全班齐读,重点听取学生们在阅读时心中疑问。
2.了解笔者的写作思路和心智,认真读教材并回答问题。
3.学生独立读课文并记笔记。
4.学生们发言整合回忆。
Step 3 课堂练习1. 快乐阅读: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章的意义,并概括出人物的情感变化。
2.探究贬义词:询问学生文章中出现了哪些贬义词?并解释它们的意思。
3.观察细节,小组讨论:学生们把文章的情节进行拆解,并将细节记录在笔记中。
4.轮流表演:学生们轮流演讲,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Step 4 作业布置1 .带着课文回家,阅读并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2.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游园不值的练习。
教学反思这一课程让学生在语文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通过读懂教材并自由表达,能够理解到像“游园不值”这样的文学作品,不仅每一个字都有深意,而且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场景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同时,学生们也能从这篇文章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这有利于他们发展自己的感受和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好的课程,学生们对于文学作品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游园不值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游园不值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游园不值》的主要情节,感受诗人对游园的失望;2.学习理解诗歌中使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材: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多媒体设备;3.具体的课堂活动设计。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关于花园、公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游园的主题;2.提问学生:你们喜欢游园吗?你们有什么游园的经历?导入小游戏(10分钟)1.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2.老师给出一个主题词,代表需要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讲解;3.代表通过讲解给其他小组成员猜测出这个主题词是什么;4.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主题词的小组获胜。
朗读课文(10分钟)1.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游园不值》;2.老师边听边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分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句进行深入讨论;2.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自己对这段诗句的理解,并试着解释其中的修辞手法;3.每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教师讲解(15分钟)1.教师对课文中使用的一些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如比喻、排比等;2.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3.教师解释诗人对游园的失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创作游园诗(20分钟)1.学生们根据自己对游园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有关游园的诗歌;2.老师鼓励学生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丰富自己的诗歌表达;3.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和修改自己的诗歌。
课堂分享(15分钟)1.学生们将自己创作的诗歌进行朗读和分享;2.学生们欣赏彼此的作品,互相给出积极的评价和建议。
四、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提醒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诗歌不仅能够表达情感,而且可以通过修辞手法来增加表达的魅力;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自然的热爱,保护环境。
五、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将自己创作的游园诗歌整理成册,提交到班级共享文件夹中。
古诗《游园不值》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古诗《游园不值》教学设计(精选17篇)古诗《游园不值》篇1一、谈话导入新课1、(轻松课堂气氛)请生领唱《春天在哪里》2、同学们唱得真好听,老师都被你们的歌声陶醉了。
谁能用自己的话向老师介绍一下这首歌?3、春天那迷人的景色真引人向往,我记得我们曾经学过一首古诗《春晓》,诗人通过“鸟啼”、“风雨声”、“落花”把春天的景色一一展现于人前,同时还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春天那勃勃生机的景象,还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感情———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的《游园不值》。
4、板书课题。
5、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方法a:知诗人,解诗题。
b:抓字眼,明诗意。
c:读诗句,悟诗情。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作者简介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
2、释诗题⑴齐读诗题。
⑵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⑶释“园”、“不值”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区分“园”古今含义)古:唐宋时期富人多有私人花园,供自家观赏,因而指私人花园。
今:公园,公开供人们游玩的场地。
“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
三、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插图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勃,想去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园中春景,于是便乘兴前往。
到了朋友的住处,在园子门外看到了什么?(请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2、学生汇报。
3、诗人是怎样写下自己看到的景象?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4、哪些诗句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请生读诗句。
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及诗歌的内容。
5、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质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指“大概”、“可能”。
怜:爱惜。
6、汇报小结。
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
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游园不值》教案设计
《游园不值》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游园不值》这首古诗;(2)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并能进行合理的组词;(3)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合作意识;(2)学会通过古诗中的意象,感知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诗的美好,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2)体会诗中的哲理,引导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游园不值》;2. 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和意象;3. 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2. 运用古诗中的哲理,引导学生珍惜时光。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古诗《游园不值》全文、生字词、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等;2. 学生准备课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叶绍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题目《游园不值》,提问:“游园”和“不值”在诗中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2. 学习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注意停顿、语气和节奏;(2)学生自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进行组词练习;(4)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感知诗人的情感。
3. 品味古诗:(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诗中的美景,想象画面;(2)学生讨论: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4. 实践拓展:(1)学生进行古诗背诵比赛,鼓励大家熟读成诵;(2)教师布置作业: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古诗中“游园不值”的理解。
5. 课堂小结: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背诵情况,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教学。
小学语文《游园不值》教案精选
小学语文《游园不值》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游园不值》,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34页至第35页。
详细内容为: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全诗,通过诗人访友的经历,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深远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理解《游园不值》全诗,掌握诗中的生字、生词,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和基本诗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所表现的春天美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寓意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生词,正确朗读、理解全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诗人叶绍翁及《游园不值》的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意。
3. 课文学习:(1)听读课文:让学生听读课文,感受诗的韵律美。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生词。
(3)讲解生字、生词:教师讲解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解析诗意: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理解诗中的寓意和意境。
4. 随堂练习:(1)朗读练习: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填空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
六、板书设计1. 《游园不值》2. 诗人:叶绍翁3. 诗的背景及基本诗意4. 生字、生词5. 诗意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游园不值》,背诵全诗。
(2)用诗中的词语造句。
2. 答案:(1)略(2)例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自己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不足,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游园不值》教案精选
小学语文《游园不值》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游园不值》一文。
文章主要描述了诗人游园的经历,描绘了园中繁花似锦、草木葱茏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内容包括:熟读课文,理解诗意;分析课文,体会作者情感;学习生字词,掌握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2. 学会生字词,理解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掌握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游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园中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诗人的情感。
3. 熟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4.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讲解并指导书写。
5.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
6. 例题讲解: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7.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创作一段描述自然美景的文字。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游园不值2. 生字词:盎然、葱茏、藤蔓、碳酸……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4. 作者情感:向往、追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游园之旅”为主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一次游园的经历。
2. 答案示例:我的游园之旅,犹如走进一幅美丽的画卷。
那里,繁花似锦,鸟语花香。
藤蔓攀爬在古老的墙壁上,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阳光洒在绿草如茵的地上,犹如一片片金色的波浪。
我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美景,学会欣赏和表达,提高语文素养。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_4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
他写得别具特色,是一篇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
在教学中怎样激发兴趣、发展想象,让学生乐学会学呢?我的教学设计是:在学生初步懂诗句的基础上,紧紧扣住诗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推敲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掌握学习方法。
一、抓住“小扣柴扉久不开”让学生追究久不开的原因。
让学生议论后再引导学生细读第一句“应怜屐齿印苍苔”,从而弄清“久不开”的真正原因,体会上下句倒装的关系。
再让学生口头练习把诗句中的倒装句改为直叙:“让我轻轻敲门很久也不开门,大概是园林的主人害怕客人的木屐踏坏那些青翠的青苔吧!”而让学生掌握作者的逆向思维方法,也就是联系上下句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
接着又进一步抓住“柴扉久不开”时诗人想些什么?心情怎样?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失望、扫兴、遗憾,为下文诗人看到红杏的快慰心情的转变打下基础。
这也是教给学生体会感情的学习方法。
二、抓住“春色满园”的“满”字,激发学生想象春色之美,并从描述春色满园美景中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
教师设题:诗人根据什么想象园内春色满园,你能从一个“满”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述园内美丽景色。
发展学生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然后再问:诗人看见一枝红杏出墙来,想到园内满园春色,感情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快慰心情。
三、抓住三四句中“关”和“出”这一对关键词一对矛盾对立的词去引导学生探索体会这两句的深刻含义——春天美在富有生命力,任何东西都阻拦不了,教师提出:是谁关住春色,用什么“关”住春色?红杏是怎样“出”墙来?红杏为什么能“出”墙?高墙大门关不住出墙的红杏,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这些设问由浅至深由现象到实质。
富有思考想象价值也有趣味性。
这就比较顺利的让学生领会诗句的深刻含义——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是不能禁锢的,它们会冲破牢笼,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发展生长起来。
四、引读法,即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说明、描述、想象性的语言,用以填补课文内容跳跃中情与景的空白,然后引出学生对课文的接续。
《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小孩子肆无忌惮地在游乐场奔跑,尽情享受着游乐设施带来的快乐,而家长们则在一旁观看着,津津有味。
但是,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一些令人揪心的情况,比如游园时丢失贵重物品、遇到游园安全事故等。
《游园不值》这则小品让我们深思在游园活动中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和财产。
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游园活动,增强安全意识,特设计了以下教学内容。
一、故事梗概及背景介绍该小品讲述了一对父子在游乐场度假,搭乘电瓶车时不慎将包内的十万元大钞遗失。
父亲见状怒火中烧,对儿子怒斥不已,而儿子的反应却让父亲大吃一惊。
孩子认为游人固然重要,但人的生命更重要,只要有生命,什么都可以重新来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游园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安全事故和财产遗失等,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类似情况。
2.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懂得关爱、帮助他人。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播放《游园不值》小品,引导学生从中感受故事情节,了解父子之间的矛盾和孩子的反应。
第二步: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和交流:1. 你在游园活动中是否有过不愉快经历?如何处理的?2. 如果你在游园中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么办?3. 如何做才能预防出现安全事故和财产遗失?第三步:分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游园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四步:小组展示,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解决方案,并进行互动评论。
第五步:总结教学内容,强调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最重要的,游园活动中遇到问题应冷静应对,不要因小失大。
四、教学反馈及评价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展开,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和讨论内容来评价教学效果。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反馈,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延伸拓展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安全和财产,可以邀请相关部门或人士来校开展安全教育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安全知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通用5篇)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园不值》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1一、教案背景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小学语文教科书所入选的古诗,其内容健康、语言优美,学习这些古诗,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一些情况,而且使学生能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还能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更能使学生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精美,从而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和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
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引导人们想象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前两句诗是叙述事情,写诗人满心欢喜来游园未遇到主人很扫兴的事。
诗人却笔锋一转,吟出后两句,揭示哲理: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阻挡不住的,它总会冲破阻碍向前发展的。
学生学习这首诗既能领略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又能感知诗中蕴涵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理解《游园不值》诗句意思,感受这首诗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3、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拓展积累其他表现春天景象的诗。
四、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领略诗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诗句中蕴含的哲理。
四、教学难点:朗读领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深刻意蕴。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师:春天来了,她在同学们的心中是什么样的呢?能不能用几个词来描述一下?(课件展示春天美景)2、生:春暖花开、万紫千红、鸟语花香、桃红柳绿、春花烂漫、姹紫嫣红——————3、师:同学们用词语来描绘春天的美,古代诗人却用诗句描绘春天的灿烂美景。
课文《游园不值》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课文《游园不值》的优秀教学设计课文《游园不值》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文《游园不值》的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课文《游园不值》的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美丽的春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程序: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轻地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
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说说)今天,我们学习宋代大诗人叶绍翁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游园不值二、检查预习请问读熟的同学有多少?这首诗读懂的又有多少?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古诗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的时候用心体会、琢磨、看谁读得不但正确、流利,而且还体会出诗歌的感情,能读好古诗。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1)好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朗读比赛、评议,反复朗读古诗(2)不好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美景,体会着把春天的美景读出来,通过评议理解重点的词句。
3、教师示范读书,引导学生评议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有什么不同?(重点指导:情绪饱满、气息畅通)4、学生再次练习读书,争取超过老师读的情况5、指名学生读书,引导男、女展开比赛读书6、总结:通过我们多遍读书,有的同学已经把诗的意境读出来了,有的同学读的感情还差一点点,不要紧,大家一会儿还有机会,一会儿我们再练习着读书。
四、感受情境,语言描绘1、通过我们多遍的读书、体会、揣摩,大家肯定有许多想法,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理解到的诗句的意思,也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讲一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园不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解作业4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说说《宿新市徐公店》所描绘的意境。
3、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游园不值》。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哲理意趣,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游园不值》。
教学准备图片、挂图及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占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
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
谁能背诵有关春的古诗?
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让我们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白渎两首古诗,要求渎准字音。
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
3.检查自渎情况:
(1)指名读占诗,相机正音。
"篷"、"杖"后鼻音,"怜"前鼻音。
(2)指名画出停顿。
游园不值绝句
应怜/屐齿//印苍苔,古木/阴中//系短篷,
小扣/柴扉//久不开。
杖藜/扶我//过桥东。
春色/满园//关不住,沾衣/欲湿//杏花雨,
一枝/红杏//出墙来。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复习学占诗的方法
还记得我们学占诗的"四步法"吗?
第一步:释诗题;
第二步:知济人;
第三步:明诗意;
第四步:悟诗情,
四、用"四步法"学习《游园不值》
课堂交流。
1、释诗题:
值,遇到的意思。
那"游园不值"怎么理解呢?
2.知诗人:
作者是宋代叶绍翁(简介叶绍翁)。
3.明诗意:
(1)交流难理解的词。
怜,爱惜。
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柴门。
屐齿.鞋印,脚印。
屐,木头鞋。
(2)朗读诗句。
①"开火车"朗读。
②女生渎,男生想象诗意。
③齐渎,;
④逐行朗读,逐行理解。
⑤指名试说诗意:
真是舍不得让屐齿踩在青苔亡,轻轻地敲打柴门却久久不开。
春色满园是关也关不住的,-枝红杏悄悄地探出墙来;,
4.悟诗情:
(1)作者喜爱春天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作者看到那枝红杏后,心情如何?想到㈠十么?
(2)创设情境(看图画,听音乐)
现在,你就是叶绍翁,你来到友人家敲门,门久久不开,抬头正看见一枝红杏探出墙来。
你来朗诵这自诗,让别人来体会这种情感。
指名朗诵,体会情感:有感情地背诵涛句。
指名表演背诵。
(3)再次试说诗意。
现在,你已想象出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到了诗人的感受,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所感受到的内容。
5.体会写法。
作者如果不写那枝出墙的红杏,而去描写满园的春景,你认为哪种写法更好?为什么?
诗人正是采用丁以少胜多的写法,使后两句充满厂理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五、配乐齐诵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