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县域城乡一体化规划关键问题初探
乡村振兴战略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江淮分水岭为例
乡村振兴战略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江淮分水岭县域作为安徽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区域,存在城镇化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不足、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分配不均和城乡要素单向流动等突出问题,促进江淮分水岭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可以通过空间布局、产业规划、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和建立制度保障几个方面统筹实施。
关键词:城乡融合;县域;路径;江淮分水岭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38(2023)06-0053-03(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滁州239000)一、引言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
城乡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1]江淮分水岭地区位于安徽省中部,是连接皖江城市带与皖北“四化”和谐发展先行区的纽带,但区域内易旱缺水、土壤贫瘠,导致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地区间收入差距较大,农村人口众多,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是安徽省城乡融合的难点所在。
本文聚焦江淮分水岭县域地区,对其城乡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空间布局、产业融合、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和健全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路径,以期为江淮分水岭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江淮分水岭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现状江淮分水岭县域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通过20多年对岭区的重点扶持,区域经济发展加速,产业化水平提高,居民生活得到改善,城乡融合发展程度取得一定的进展。
但基于县域内乡村地域广、农村人口多的现实,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依然面临诸多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低。
江淮分水岭县域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江淮分水岭各县城镇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县域内城镇化水平总体依然较低。
迈向城乡融合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述评
引言: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生产力差距逐步缩小、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破除、城乡壁垒逐步打破的过程。
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激发农村地区活力,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开始松动。
1982~1986年间,中央连续发布农业“一号文件”,学者重点从生产力与商品经济视角进行阐释,提出旨在实现要素流动与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1980年代后期,国家改革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学者指出协调城乡关系的系统性一体化。
面对城市化与工业化对农业冲击加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城乡一体化”研究进入新阶段,重点是面向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社会经济一体化。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作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论断,“城乡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阶段,要实现从单向城乡一体化向双向城乡一体化的转变逐渐成为共识。
当前,伴随着十九大正式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学者在“城乡融合”背景下重新理解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推进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进一步深化。
1 研究框架研究以“内容-评估-展望”为基本逻辑,重点对142篇包含高引用量、核心期刊以及近三年发表的文献展开综述,总结城乡一体化基本理论和相关理论。
进一步基于中国知网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数据库,以“城乡一体化”为篇名精确检索,时间范畴为1984年至2020年,根据相关度排序取Top1000篇中文文献纳入研究样本。
从文献背景展开综述,运用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计量法,以洞悉和揭示城乡一体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分布、聚类情况及学科演进脉络,展开研究评估,探讨未来国内城乡一体化理论发展完善的方向。
2 研究内容2.1 城乡一体化基础理论研究综述2.1.1 发展内涵:关注城乡区域基础与要素协调机制从发展目标来看,城乡一体化是为了实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使得城乡居民平等享有现代文明。
五河县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
五河县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2018年1月3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4909元,而2017年12月25日1美元兑人民币6.5683元。
这表明()。
A.外汇汇率在跌落,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B.外汇汇率在升高,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C.外汇汇率在升高,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D.外汇汇率在跌落,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答案】:D2.经济一体化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的一种类型是成员国之间不仅商品,还包括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都实行自由流通,各成员国也采取统一的对外税。
这种类型是:A.共同市场B.特惠关税区C.关税同盟D.自由贸易区【答案】:A3.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全面性C.真理具有绝对性D.真理具有相对性【答案】:D4.“存在就是被感知”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1/ 10C.客观唯物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答案】:A5.加强城乡规划“三区四线”管理,三区不包括()。
A.禁建区B.适建区C.已建区D.限建区【答案】:C6.因张三不偿还一年前的十万元现金借款(利率5%),李四将其诉至法院, 但李四丢失了借条原件,面临败诉的风险,最后在法院的调解下,张三自愿偿还李四现金十万元,李四主动放弃利息的诉讼请求,下列法院内涵最能体现这一调解精神的是()。
A.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B.无救济,即无权利C.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D.法者,定分止争也【答案】:C7.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是()。
A.办事公道B.爱岗敬业C.诚实守信D.服务群众【答案】:A8.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和进行其他业务的基础是()。
A.发放企业贷款B.中间业务收费C.吸收公众存款D.取得存贷利差【答案】:C2/ 109.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县域内城乡教育一体化办学模式初探
县域内城乡教育一体化办学模式初探作者:庄书艳来源:《中国新通信》 2020年第15期庄书艳河北省故城县郑口第四小学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县域内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办学模式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804191。
【摘要】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全面共同提升”的发展目标,缩小城乡教育发展之间的差距,切实打破城乡教育壁垒,启动城乡一体化办学、协同式发展的办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作者通过对本地县域范围内的实践进行总结,从多个方面展开阐述。
【关键词】县域教学城乡一体化办学模式实践探索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城与乡镇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日益明显,为了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全面共同提升”的发展目标,切实打破城乡教育壁垒,实现教育公平,自2018年8月开始,河北省故城县郑口第一小学和郑口镇西曹官小学作为实验学校,在县域范围内率先启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办学模式。
实验校采用“一长两校”的管理模式,坚持“一体打造,共建共赢”理念,努力实现学校管理一体化、教师队伍一体化、教育教学一体化、评价考核一体化;实现了管理水平同升、教师成长同步、学校特色共进、学校发展共荣的美好愿景,为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一、多方调研,明确目标郑口第一小学领导班子多次针对两校共性与差异、优势与特点进行前期调研。
包括:两校管理模式和校园文化调查、两校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调查、两校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共性与差异分析、两校课堂教学差异和教学教研理念差异调查。
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确定了“一个理念(品牌带动齐发展)、二个原则(优势互补原则、深度整合原则)、三个共享(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四个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五种机制(制度建设机制化、交流体验经常化、教学研究模式化、教育资源开放化、两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发展目标。
二、师资共享,示范带动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的关键。
我国城乡统筹规划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
292005(5)现代城市研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工业化,城市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经济动态发展的客体。
中国城市化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乡经济共同繁荣,沿海与内地协调发展。
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结构是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异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改革开放后此种差异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许多地区有扩大的趋势。
目前跨省区的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布局还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的协调,矛盾越来越突出。
为了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解决城市化健康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增长、避免重复建设、节约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必须落实中央提出的城乡统筹规划的重大决策[1]。
今后半个世纪内,中国城市化进程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一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沿海城镇密集区域,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沿海地区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型产业,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题 ——学习汪光焘部长讲话的体会Key Issue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Planning in China姚士谋 陈彩虹 解晓南 许刚YAO Shi-mou CHEN Cai-hong XIE Xiao-nan XU Gang文章编号:1009-6000(2005)05-0029-06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B作者简介:姚士谋(1940—),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彩虹,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解晓南,许刚,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产业结构转向以现代第三产业为主,全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减缓,这将影响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二是增加城镇人口,扩大用地规模必须投入巨额资金,特别是城市规模扩大了,建成区范围内的各种市政设施、管线工程、交通道路以及房地产业都需要很多资金投入,因此,各大中小城市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确定比较符合客观发展的城市规模,切忌盲目求大[2];三是应看到我国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那些超大、特大城市的非农业人口仍有较快的增长趋势,同时吸纳了相当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增加就业岗位,集聚了国家的财富、劳力、文化技术与信息,发挥了中心城市的巨大作用(见表1);四是城镇人口增加对土地、水资源、能源和环境质量等方面产生巨大需求。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摘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3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
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明晰土地所有权,加快实行地权登记,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把启动农村宅基地流转作为促进农村土地生产要素功能提高的突破口;循序渐进地推进农业用地流转,使农业用地生产要素功能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而不断提高等六项建议。
关键词:土地制度改革生产要素功能一、引言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民增收缓慢,农民增收缓慢存在着制度性因素的制约。
只有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才能使土地的生产要素功能有效发挥,使之真正成为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而切实增加农民的各项收入。
土地是农民谋生的主要手段,也是农民进行投资、积累财富以及在代际间转移财富的主要途径。
可以这样说,民以食为天,农以地为本,没有土地也就没有农民。
选择、设计和安排一种什么样的土地制度,不仅关系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而且关系到及土地价值、地租相关的农民经济利益,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增加。
我国的土地承包制只赋予农民对土地的排他的使用权和收益的独享权,而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的观点,一个产权的基本内容包括行动团体对资源的使用权及享用权,以及自由的转让权。
它的权能是否完整,主要可以从所有者对它所具有的排他性和可转让性来衡量。
由于我国农民所获得的土地资源产权是残缺的,导致利用该资源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一方面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影响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为,当现存制度不能使人们的需求满足时,就会发生制度的变迁。
也就是说,一项新的制度安排只有在其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行为者才会产生对它的需求,并通过各种方式的参及,将信息传递到政府的决策过程之中。
因此, 2000年后随着土地法律政策的调整,有关改革土地制度以增加农民收入的研究受到重视。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理、现实窘境与实现路径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理、现实窘境与实现路径作者:雷永阔汤欣燕来源:《党政研究》2024年第03期〔摘要〕县域涵盖县城、乡镇和村庄,是衔接城市与乡村的天然枢纽。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路径遵循。
大力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旨在打破城乡二元对立的局面,增强乡村发展主体性,以城乡协调互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以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机理在于其能够协助解决人口规模巨大问题、承接产业转移、聚合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从而促进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通过重塑生产生活方式等途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扎实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更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完善县域发展体制机制、优化城乡产业分工布局、加强县域历史文化保护、补齐县域生态文明短板。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F327/F29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24)03-0057-11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
从近十年的数据来看,2013-2023年全国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年均1%左右的增速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66.16%〔1〕。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省份的城镇化率均高于70%,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2022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80%,达到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水平;而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等西部省份的城镇化率尚且不到60%。
可见,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的瓶颈是东西经济差距大、城乡差距大,发达城市与落后农村并存,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
怎样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弥合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难点和奋斗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2〕。
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农村发展改革的第二次浪潮
中国农村发展改革的第二次浪潮“乡城建设理论”初探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最早提出“城乡融合”概念。
他说:“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战略模型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的首推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他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他在序言中说:“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而城市——乡村则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进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
霍华德关于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主要内容包括:①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
②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
③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无独有偶,20世纪中国“最后的儒家”梁漱溟,提出“乡村建设理论”,系统的阐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一整套设计方案,而非仅仅是为了解决乡村问题。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所主张的乡村建设,乃是解决中国的整个问题,非是仅止于乡村问题而已”。
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的崩溃源于中国文化的失败,要把来自西方的“团体组织”和“科学技术”应用于乡村,构造新的社会组织,复兴农业,从农业引发工业,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才能完成中国的文化重建和民族复兴。
新世纪,新时代,新模式。
与时俱进,“乡城建设模式”应运而生。
新中国成立后迫于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的需要,一段时间内实行了城市和工业偏好性发展战略,导致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二元体制矛盾加剧,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进程,因此迫切需要一套综合的解决办法。
“乡城建设模式”是根据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新农村发展理论,他是以乡为单位,按照城镇化规划原则,根据地方实际,既注重城镇发展,又兼顾农村发展和农业建设以及打造新农民的全新综合发展模式。
中国近代史高考题二
中国近代史高考题精选二1.(2012年文综历史,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的要求2.(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XX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2012年海南卷历史,14)1870年前后,湖南、XX、XX、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
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
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4.(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6)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
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
”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黄埔条约》B.《XX条约》C.《条约》D.《辛丑条约》5.(2012年XX文综历史,16)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A.中国同盟会三XX义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C.三XX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6)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塔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图6)。
这反映出()①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②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上③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就显著④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7.(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5)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XX义8.(2012年XX文综历史,1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建立了真正的XX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9.(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31)1920年12月,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中国城乡关系演变
•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破冰阶 段
城市化与歧视
20世纪90年代后,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推动劳动力流动,中央政府积极放宽 限制,但农民工在城市中受歧视。
农村投入下降
福利差距扩大
农村投入下降意味着城乡福利差距继续扩大 ,公共服务投入减少和农民负担加重,农村 义务教育、水利和乡村公路建设等事业受到
影响。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农业投入比重下 降,与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和承包制 改革有关,导致农业投资多年欠账。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90年代后城市国企改革促进劳动 力大规模流动,中央政府积极放 宽流动限制,地方政府虽犹豫但 多持容忍态度,促进劳动力流动 。
农村投入降低的趋势
改革开放后政府对农村投入降低 ,与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和承包 制改革有关,导致城乡福利差距 扩大,农民负担加重。
• 全面建立城乡融合体制机制阶 段
简介
THESIS DEFENSE
• 城乡关系演变概述
01
02
03
04
05
城乡关系变化:自1949 年以来,中国的城乡关 系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 调整而发生着相应的变 化,整体来看,以1978 年改革开放为界,分为 两个阶段。
城乡分割体制:建国初 期,政府通过制度安排 ,逐步建立起城乡分割 的体制,以支持重工业 优先发展,随后改革开 放,放弃重工业战略, 转向比较优势战略。
政府通过集体化把农民纳入组 织中,严格控制农民生产和生 活,降低农业劳动生产率,规 定生产方式和出售价格,限制 农民选择权,积累工业成本。
以户籍制度为基础,政府在城 市和农村建立独立福利制度, 城市为制度型福利,农村为剩 余型福利,标准低但覆盖广, 包括救灾、医疗、教育等互助 形式。
• 全面建立城乡融合体制机制阶 段
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反思
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反思[摘要]本文认为中国的“三农”问题是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城乡经济社会变革不同步造成的结构偏差问题,具体表现为城乡差别、农业人口过多、城乡居民收入重新拉大、贫富分化趋势加剧。
分析了历史背景、人地比例关系和农民的局限性对“三农”问题的影响,认为城乡分隔的二元结构政策是其最直接最重要的成因,揭示了城市偏向政策的种种表现和后果。
作者指出,“三农”问题相互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也有质的区别,在一定条件还有矛盾。
从根本上说,农民问题居于其间的中心。
现阶段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低、就业难、增收难。
解决“三农”问题要以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战略目标,必须突破老的思维定式,突破制度“瓶颈”的制约,按照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思路,设计路径方案,把工作重心放在恰当的制度供给上,方能奏效。
文章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十大建议。
[关键词]农业,农村,农民;城乡一体化。
引言所谓“三农”系指农业、农村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是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的总称,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也有质的区别,在一定条件下还有矛盾。
中国的“三农”问题是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城乡经济社会变革不同步造成的结构偏差问题,现已构成当今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最大难题。
中国“三农”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和化解的艰巨性,堪称世界之最。
经过长达几十年的积累,总的来看,“三农”问题集中表现为农业、农村、农民欠发达,现代化程度低,发展比城市严重滞后,广大农村基本上仍是农业社会,城乡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
农民收入低,增收难,是当前国人关注的焦点。
中国的“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主要矛盾方面和主要对策不同,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有着很深的社会、历史和体制根源。
因此,必须以多视角、从多方面深入剖析,才能很好地破解“三农”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作为一个直率的研究者,我愿意声明,在“三农”问题成因上我是“二元结构政策”导致论者,在解决“三农”问题对策上我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论者,我的全篇议论不外乎要说明这两点。
怎样理解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怎样理解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如何正确理解这一论断,关系到我们今后目标的实现。
本文从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三农”;途径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的重要论断。
怎样理解这一重要论断呢?一、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的必然选择早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国提出了“两个趋向”,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援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这“两个趋向”,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也是符合工业化一般规律的。
在一定时期内,资源是有限的,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决定了有限的资源必然被配置到效率更高的产业方面。
有关研究表明,工业化中期阶段就是工业反哺农业阶段。
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主要标志有四各方面:人均GDP为700——1500美元,农业在GDP总值中的份额为25——15%,农业人口就业份额为55%——30%,城市人口份额为35%——50%。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
这个阶段就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
而我国在2004年时人均GDP按当前汇率计算,估计达到1400美元左右,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4:86,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50。
城镇化水平为41.8%。
2012年低,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美元,城镇化率达到52.57%,财政收入突破?万亿元。
这就表明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如果从道义或伦理角度讲,工业过去剥夺农业太多,现在有义务对农业进行补偿。
但实际上,工业反哺农业还有其自身的原因,是工业自身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目前工业要摆脱进一步发展的困境,就必须激发或扩大农村市场,而要激发或扩大农村市场,就必须增加农民收入和对农业的投入。
城乡融合发展分论点
5
县域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角色
- 县城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空间,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县域发展质量,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 县城应成为各类优质生产要素的聚合地,通过政策引导,促进资本、技术等向县城流动,转化为发展动能。
- 以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为重点,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发展、城乡产业协同发展。
4
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
- 拆除阻碍人才、资金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藩篱,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投向农村地区。
- 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城乡融合发展分论点
序号
分论点
具体描述
1
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有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3
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
6
城乡融合发展中的挑战与应对
- 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要素流动不畅等问题,需要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 需要注重保护农民利益,确保城乡融合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内容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发展战略。
本文通过参考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相关论文,设置了反映城乡社会发展、城乡经济发展、城乡生态环境条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人口、城乡生活等6个一级指标,共设置29个二级指标,构成了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城乡社会发展城乡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并能采用量化手段进行量化的指标因子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指标体系设计应满足以下几项原则:第一,客观性原则,即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全面准确地反映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尽量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力求呈现出客观真实的评价。
第二,系统性原则,即应从系统整体出发,能够真实反映城乡关系的各个方面及其主要特征。
各指标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三,可操作性原则,即要求不能过于复杂,力争简明实用,用较少指标反映较多的实质性内容。
设计的指标便于收集和量化,从而提高指标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范围。
第四,可比性原则,即要求能反映城乡发展的共性特征,又能测度其个性特征,从而进行地区间的横向比较。
关于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国内对于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次研究是杨荣南在1997年发表的文章《城乡一体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在该文中作者设置了城乡经济融合度、城乡人口融合度、城乡空间融合度、城乡生活融合度和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等5个一级指标和34个二级指标来对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评价,此后十多年时间里,尤其是近几年研究城乡一体化的学者越来越多,在这些文章中关于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社会发展、城乡经济发展、城乡生态环境条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人口、城乡生活等方面的研究。
城乡融合政策试点创新中的路径依赖及其优化研究
城乡融合政策试点创新中的路径依赖及其优化研究作者:张运红叶恺倩来源:《南方农村》2024年第02期摘要:政策试点在创新突破中又面临着路径依赖的风险,需要对路径依赖进行突破。
本文运用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揭阳市J区政策试点情况进行调研,并运用路径依赖理论,构建形成路径依赖自增强的分析框架。
发现J区在政策试点创新过程中落入思维局限、资源依赖、评价体系守成的“路径依赖”陷阱中。
政府决策的有限理性、创新失误的包容性缺失、科层制下的协同不足和政策创新动力要素与约束要素的博弈共同作用是重要根源。
为了破解政策试点创新中的路径依赖,应在意识层面摆脱主观依赖,在执行过程中建立容错机制,在参与主体上强化多元协同效应,在评价导向上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
关键词:城乡融合;政策试点;路径依赖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97(2024)02-0029-09一、引言自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下面简称《意见》)以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入了全面加速期。
在这一过程中,城乡融合政策试点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指示和《意见》,通过了《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并设立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2020年11月,广东省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号召,启动试点工作,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探索具有广东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印发了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地区名单。
在制度设计上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在重点领域先行先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取得了积极进展,开启多个试点任务。
近年来,试点地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美丽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稳步推进,城乡融合取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通过梳理学界有关政策试点的研究,可以发现政策试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过程机制研究、政策试点功能成效以及局限性。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及其嬗变轨迹考察_薛晴
城乡关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
如今,在全球化和现代化快速推进的双重背景下,打破城乡二元对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广泛的共识。
然而,如何从学理上探究城乡关系由二元对立走向一体化的演进规律?如何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并指导城乡关系又好又快地向一体化推进?在实际操作中又如何把握和处理城乡关系转型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这些都是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为此,认真考察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及其嬗变轨迹,并以此作为丰富和发展城乡关系理论的起点,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必须要做的基础工作,也是对这一课题积极作为的起点。
1孕育与萌发:1950年代以前关于城乡联系的早期论述1.1早期经济(地理)学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城乡联系的论述以经济(地理)学为视角考察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可以上溯到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 ),他在其开创性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乡村向城市供应生活资料和制造业所用的原料。
城市向乡村居民送回一部分制成品作为回报”。
“两者的利得是共同的和相互的”。
而且遵循自然进程并保持一定比例的城乡关系才是良性的、合理的[1]。
然而,真正将城市和乡村视为一体而论的大概是杜能(Von Thunen )。
他所假设的“孤立国”以工农业互换为基础,通过理想化的产业布局将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2]。
虽然不免“天真”,但却不失为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典范。
如果说亚当·斯密和杜能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开创了城乡一体化理论发展的先河,那么空想社会主义者则以社会学为视角为城乡一体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从托马斯·摩尔(Thom as M ore )的“乌托邦”社会方案[3],到康柏内拉(Tom m aso Cam panella )的“太阳城”[4],再到巴贝夫(Gracchus Babeuf )的“普遍幸福的”、“人人平等的”社会[5],以及后来傅立叶(Charles Fourier)、欧文(Robert Owen )在“法郎吉”、“新协和村”进行的城乡一体化实践,无不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早期所表现出来的城乡之间不平等发展的谴责和批判,表达了他们期望通过社会改良消除城乡差别,建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理想社会的良好愿望。
县域现代化:破解中国城乡二元格局的关键 ——福建省晋江市调查
县域现代化:破解中国城乡二元格局的关键——福建省晋江市调查陆学艺 王春光 胡建国*摘要:福建晋江以县域为平台,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着力发展内发外向的工业化、城乡联动的城市化和共建共享的社会事业,通过发展成功破解了城乡二元格局,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经济社会呈现出全面协调的发展。
晋江经验为其他正在谋求发展的县域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城乡二元格局,县域,晋江1978~2007年近三十年间,中国改革开放进程遵循区域不平衡发展的原则——即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所提出的“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中国一些地区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国际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这些地区基本上都是大中型城市,尤其是像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成都等中心城市。
然而,与此同时中国广大县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则显得相当滞后。
截止2004年底,中国有2862个县和县级市,县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4%,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但是,GDP仅占全国的 56%,大多数县域人均GDP集中在2500~4000元之间,远远低于全国平均9030元的水平。
①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中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而这种不平衡所折射是城乡二元格局的存在,这也正是当代中国诸多经济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
不平衡可以是动力,差距也可以是潜力。
2862个县域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将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潜力与希望所在。
但是在当前大部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情况下,* 陆学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王春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胡建国,北京工业大学博士① 根据《中国县域经济年鉴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整理(刘福刚,孟宪江主编:《中国县域经济年鉴2005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中国现代化事业必须破解的问题。
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矛盾和乡村发展的未来趋势
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乡村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2月2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并提出了“三步走”的时间表,即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同时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指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作者信息张立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矛盾和乡村发展的未来趋势Key Agenda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Rural Development Trends张立ZHANG Li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乡村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文结合近几年的乡村调查研究工作,从城镇化趋势、区域差异、风貌维育、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社区建设和规划管理等方面梳理了当下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我国乡村建设和发展的趋势以及乡村规划的转型应对。
乡村振兴,乡村活化,乡村规划,乡村转型The report of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puts forward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hich points out the orientation for China’s future rur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ural field works in recent years, summarizes the key agendas facing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urbanization trend, regional disparities, landscape preservation, eco-protection, cultural heritag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governance, etc. Then, rural development trends and rural planning’s transformation are put forward.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regeneration, rural planning, rural transformation摘要关键词Abstract Keywords ■ 中图分类号:TU984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049/j.urp.201801003■ 文章编号:2096-3025(2018) 01-0017-07与任何一项国家政策一样,从提出方向到具体实施需要一个研究和深化理解并制定实施策略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2.县域城乡一体化规划关键问题初探——以渭南市华县为例邵帅郝晋伟摘要:在分析总结现有关于城乡一体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深刻阐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渭南市华县的规划案例,从产业发展、城乡设施配套、城乡居民点体系重构、城乡空间管制、完善保障机制等几方面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县域城乡一体化规划,关键问题,华县1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并引发了愈来愈多的深层次结构矛盾。
为破解城乡差距不断扩大问题,中央政府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三农”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导,“城乡一体化”一时间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并相应地出现了“城乡一体化规划”这一新的规划形式,在促进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起到了明显作用。
然而,由于缺乏对城乡关系和城乡一体化内涵的深入分析和理解,既有的“城乡一体化规划”往往偏离了“统筹城乡”这一基本命题,成为类似于城镇体系规划或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形式,并未实现创设这种规划形式的初衷,受到较大质疑。
城乡一体化思想源于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强调城市与乡村的有机融合,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美国著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也认为,城乡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城乡需要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
“乡村城市化”这一理念最早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首次提出。
恩格斯提出“城乡融合”的概念,他指出,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工人和农民之间阶级差别及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等的消失,就是城乡融合。
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虽然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具体的城乡发展的特征和结构上存在差别,但都有向城乡融合逼近的趋势。
[1]国内对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大规模研究主要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
由于2008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新的城乡规划法要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因此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更具有研究意义。
城乡规划学是一个综合的学科,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用不同理论方法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相关建议。
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来看,有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从研究范围来看,从宏观的省域范围到微观的村域范围均有涉及;从研究的区域来看,东西部地区均有涉及,但东部地区研究较为深入;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为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及实践(赵钢等[2],2009;袁奇峰等[3],2009;胡滨等[4],2009;扈万泰等[5],2010;杨德智等[6],2010;舒沐晖等[7],2010;马璇等[8],2011;黄闯[9],2011),城乡统筹发展的定量评价指标(陈国生[10],2009;马和等[11],2009;谢晖等[12],2010;吴先华[13],2010;潘竟虎[14],2011),城乡统筹的理论、动力机制、制度创新(成受明等[15],2005;张俊卫[16],2008;赵群毅[17],2009;彭震伟等[18],2009;黄国胜等[19],2009;金继晶等[20],2009;钱紫华等[21],2009;陈鹏[22],2010;李兵第[23],2010;薛晴等[24],2010;周潮等[25],2010;赵之枫等[26],2011;张宏元等[27],2011)这三个方面。
另外,不管是法定层次的规划,还是非法定层次的规划,都是从城乡统筹的思想出发,从而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虽然现阶段有诸多研究成果,但涉及最基本的行政单位县一级别的研究较少,研究西部地区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成果更少,故本文以华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实践,探讨如何建立城乡之间互动协调的途径和机制,以此为其他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2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几个关键问题县域城乡一体化与广大农村地区紧密联系,本质上是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转移的问题,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方面,具体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一是城镇对转移人口的承载问题,包括城镇产业发展和就业、城镇设施承载能力、城镇生态环境变化等;二是农村对转移人口的承载和推动问题,包括农村产业发展和就业、农村居民点重构、农村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预防等;三是制度层面的保障机制问题,包括转移渠道、户籍、教育、社保等(图1)。
2.1城镇对转移人口的承载问题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在于协调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距,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城镇化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健康稳步推进的主要途径,而城镇对转移人口的承载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一是城镇主导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产业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动力基础,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做大做强产业基础,尤其要协调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并根据城镇所处区位和发展阶段科学选择主导产业,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二是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城乡均等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只有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和标准,才能扩大城镇对进城劳动力的承载能力;三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要在城镇生态承载能力阈值内,对于缺水等生态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保证在城镇的生态承载能力范围内,否则将造成城镇化的不可持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2.2农村对转移人口的承载和推动问题除考虑城镇对转移人口的承载外,农村本身对转移人口的承载和推动同样也极为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一是农村产业发展和就业对劳动力的承载和推动力,农村一般均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剩余劳动力,这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重要因素,此外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扩张,不少农村地区逐步被城镇发展所蚕食,并出现特殊的城中村问题,因而明确农村地区尤其是城中村地区产业和就业发展定位,是解决城乡一体化问题的重要前提;二是城镇化带来的农村居民点重构问题,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逐步转移,农村地区的人口构成发生重大变化,但大多数农村地区的行政组织模式、公共设施配建等均为发生相应的调整和改变,造成了公共资源的不当消耗和浪费,因此,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契机,重构农村居民点体系,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2.3制度层面的保障机制问题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制度的组织方式是决定经济社会活动健康运行的重要因素,就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角度来看,具体包括转移渠道、户籍、教育、医疗、社保等多项制度。
一是转移渠道,渠道的畅通是保证农村人口向城镇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由于待转移的劳动力无论在教育水平、信息渠道上均处于相对劣势,因此必须从大力发展和完善就业市场,保证就业信息的畅通和农民对就业信息的充分获取;二是户籍制度,我国特殊的户籍制度决定了城乡长期以来的二元体制,户籍的城乡差别成为限制农村人口实现完全城镇化的重要原因,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在尝试打破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但由于户籍制度牵涉诸多社会福利和保障,进行实质性的变革还需经历较长时期,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三是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制度,这些公共服务都是城市相较于农村最突出的优势,只有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才可称为真正的城乡一体化,因而,从多种渠道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和合理配置,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3案例实践——以渭南市华县为例3.1研究区概况华县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下辖10个建制镇,全县总人口35.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26万人,占比为72.7%。
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77亿元,居全省第41位,渭南市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当年财政总收入8.97亿元。
近年来,华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但城乡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看,自2002年到2009年,华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49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2274元,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明显快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从城乡居民收入比看,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比值由2002年的2.8∶1增长到2009年的3.6∶1。
3.2华县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问题解析3.2.1城镇对转移人口的承载问题城镇对转移人口的承载问题涉及产业发展、公共设施配套程度和生态承载阈值等三个关键问题。
首先,就华县产业发展来看,华县已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开采、农产品加工和旅游服务为主的产业体系。
然而,华县产业发展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华县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不大,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县域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较缓慢的城镇化进程影响县域社会经济发展。
通过县域农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将成为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的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
在统筹县域城乡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综合型(如华州、莲花寺)、工矿型(如金堆)等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如何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农业结构升级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二是产业结构单一,钼矿开采一枝独大,且此类资源型产业附加值较低、产业链条较短,吸纳就业的能力极为有限;三是农业基础好,但农民增收不快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结合丰富的矿产、农业、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充分吸纳农村省域劳动力,提升城镇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承载能力。
其次,就华县公共设施配套程度来看,城镇和农村的配套水平均有待提高,尤其是重点镇的设施水平较难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未来应侧重于重点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及配套水平。
最后,就华县生态承载阈值来看,华县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分区明显,城镇主要集中于县域北部的渭河川道内,为保证南部山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未来城镇发展应当主要集中于北部区域,有计划地引导南部劳动力向北部转移。
3.2.2农村对转移人口的承载和推动问题农村对转移人口的承载和推动问题涉及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居民点重构两个关键问题。
首先,就华县农村产业发展来看,农村产业发展基础极为薄弱,农村就地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极为有限,这也客观上要求华县进一步统筹和协调工业化与城镇化二者的关系,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稳步推进。
其次,就华县农村居民点现状格局来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华县县域城乡居住空间布局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无法满足城乡发展对空间的需求。
从城镇发展来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园区的投资建设,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发展对空间的需求也日益紧迫,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当前城镇空间已无法满足城镇发展的要求。
从农村自身发展来看,农村建设由于资金短缺及政策引导不足等原因而趋于停滞状态,大部分村庄以农业经济为主,以耕作半径为布局依据,规模较小并且布局分散;由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导致人口持续减少,大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从而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不利于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