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设计合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导学本设计人文主题为“人生之舟”,共有三篇课文:《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
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能够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
《纪念白求恩》高度概括、赞颂了白求恩大夫身上具有的三个方面的品质,号召全体党员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植树的牧羊人》记述了牧羊人在三十多年里,凭借个人默默无闻、不求回报、坚持不懈的劳作,把荒漠变为绿树葱茏、溪水潺潺的幸福之地的故事。
两篇课文都赞颂了人物身上具有的伟大感人的精神。
《走一步,再走一步》讲述的是“我”小时候在一座悬崖上发生的故事以及“我”从中学到的影响“我”一生的经验。
《纪念白求恩》是一篇纪念性文章,侧重议论评价,《植树的牧羊人》和《走一步,再走一步》是故事,侧重记叙描写,三篇文章题材不同,形式各异。
《纪念白求恩》是以逻辑顺序成文,《植树的牧羊人》则按时间顺序记述故事,刻画人物形象。
这两篇课文的写作思路可以成为学生在写作记人类作文确定写作思路时的两种选择和范例。
《植树的牧羊人》和《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课文虽然分别侧重记人和记事,但文中对比、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的人物描写方法,可供学生们学习、借鉴,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是大有意义的。
新课标第四学段(7~9年级)阶段目标对默读能力的要求是“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在本单元学习指导中也明确提出“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因此,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和能力应为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之一。
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纪念白求恩》和《植树的牧羊人》分别采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行文,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两篇文章不同但却清晰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们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课文内容,关注重点词句和人物描写方法,感知人物形象,从而深入思考,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获得丰厚的阅读收获和人生感悟。
学习目标学习迁移1.根据人物形象的特点,设计恰当的写作思路,运用对比、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以及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2.深入认识文中人物形象,获得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感悟理解意义1.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主要情感2.抓住关键词句,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是梳理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的重要方法3.对比、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等人物描写方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掌握知能知识:1.重点字音字形和部分词语的意思2.重要的作家作品技能:1.进一步提升默读能力,达到每分钟默读不少于450字2.在阅读时有意识地在自己喜欢的或有疑问的地方进行圈点勾画或做标注教学思路两篇讲读课文虽然文体不同,但是不论是在阅读方面,还是在写作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阅读的基本概念。阅读是获取知识、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帮助我们开阔视野,丰富内心世界。
-举例:文章中通过具体事例展现老师关爱学生的写作手法。
d.名言警句的理解与应用:学习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举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内涵及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意义。
2.教学难点
a.《西游记》选段的深入理解:对于初次接触古典名著的学生来说,理解其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可能存在难度。
3.创设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阅读的魅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1.教材章节: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
2.内容列举:
a.名著阅读:《西游记》选段学习与分析;
b.古诗词欣赏:分析《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词的意境与表生理解文本。
b.古诗词的韵律与修辞手法:学生对古诗词的韵律、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突破方法:运用图表、示例分析等方式,直观地展示诗词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c.现代文的表达与写作技巧:学生在阅读现代文时,可能难以把握作者的表达意图和写作技巧。
其次,在古诗词欣赏方面,虽然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诗词的意境美,但在韵律、修辞手法等方面的掌握仍有待提高。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运用更多直观的教学方法,如图表、音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优质教学教案
写作思路要清晰1.梳理文章思路,体验思路清晰对于表现主题的重要性。
2.通过编写提纲和写作实践,学习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展开任务同学们,我们经常用“思路清晰”评价一篇优秀的文章,可是如何才能做到思路清晰呢?现在就让我们重温经典课文,开启思路的发现之旅吧!任务一:阅读《再塑生命的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我”与莎莉文小姐第一次见面任务二:阅读《植树的牧羊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1913年“我”偶遇牧羊人【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章的思路。
二、合作探究,理清思路1.学生合作完成表格,展示交流。
2.明确作者思路,体会思路清晰的效果。
任务一示例:“我”与莎莉文小姐第一次见面莎莉文小姐教“我”认识具体事物莎莉文小姐教“我”区分大小关系莎莉文小姐教“我”区别“水”和“杯”莎莉文小姐用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思路: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对“我”的教学由浅入深,突出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充满爱心和善于教育。
任务二示例:《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思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故事,通过牧羊人种树前后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赞扬牧羊人坚持种树的壮举,引发读者的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不同文章有不同的行文顺序。
思路的本质就是一种逻辑关系。
严密的逻辑关系可以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那么如何构架这种逻辑关系呢?看看作家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通过示例,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文章的行文顺序。
体会行文顺序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引入学写提纲的环节。
三、学写提纲1.学生相互交流,说说该怎样列提纲。
技巧提炼:(1)明确题目要求,确定主题。
(2)“自由联想”相关内容。
(3)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4)按逻辑关系排列材料顺序。
2.整体构思训练。
围绕“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的主题,编写提纲。
预设:A.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B.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C.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人与自然课时一:人和自然的关系教学目标-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教学内容- 课文:《人与自然》- 重点词汇:自然、关系、环境、保护- 重点句型: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让学生讨论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
2. 阅读课文《人与自然》,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3. 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思考人类应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4. 分组讨论自然环境的保护方法,并展示讨论结果。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提醒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身边的一个自然环境,说明它的重要性并提出如何保护的建议。
教学评价- 学生是否能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生是否能从多个角度思考自然环境保护问题- 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文明、有逻辑的短文第二单元:古代人的生活课时一: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教学目标- 了解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理解古代人的生活与现代生活的不同之处- 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教学内容- 课文:《古代人的生活》- 重点词汇:古代、生活方式、不同- 重点句型:古代人的生活与现代生活有很大的不同。
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古代生活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2. 阅读课文《古代人的生活》,了解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3. 帮助学生对比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不同之处。
4. 分组讨论古代文化中有趣的事物,并展示讨论结果。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古代文化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了解古代文化。
6. 布置课后作业: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古代文化,写一篇小作文描述其特点和意义。
教学评价- 学生是否能理解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的不同之处- 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对比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是否能写出准确、连贯的小作文,描述古代文化的特点和意义...(继续编写其他单元的教案)教学反思本教案整体设计简洁明了,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对自然和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024年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四篇)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一、教材分析:第三单元,主题为感悟自然。
日月经天、江河行天,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人们爱美的心灵,也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自然中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没的语言。
本单元重点在于品味文章美的语言。
并探寻在如此美的语言背后的炽烈而深沉的情感。
启发学生发现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并注意积累。
第四单元,主题为探索科学。
这一单元要鼓励学生自主探寻科学世界,搜集资料激发求知欲望,培养树立科学精神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练习速读课文,记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707班的语文课,近一周来教学与摸底。
本班有____名学生。
少部分学生基础尚好。
绝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特别是书写汉字较差。
须在教学中逐步训练提高。
三、教学目标1、能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基本知识,注重字、词、义的训练。
2、会朗读,诗歌,文言文会背诵。
3、会探究课文中的问题,会合作学习。
4、除了课文上的背诵篇目,要求学生至少会背____篇优秀文章。
6、学会写优秀的作文。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1、让学生会学语文(1)课文中的生字生词,除了课堂讲解外,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边学边提高。
(2)养成预习习惯,边读课文,熟读课文。
并背诵著名段落。
(3)独立完成作业练习册,组织学生合作练习探究题。
(4)学会给课文划段落,总结中心思想。
(5)用综合简单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6)使学生能够掌握已学的语法,修辞知识,训练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
2、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特别是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针对学科内容,设计写作。
3、作文每篇认真批改,写出评语,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具体措施2、多鼓励学生,与学生多交流。
帮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的兴趣。
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
4、鼓励学生置疑。
共同提高。
6、教学过程中,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利用自己的生命体验,灌输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代诗歌四首》是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本课包括《观书有感》、《春晓》、《登鹳雀楼》、《鹿柴》四首诗歌。
这些诗歌都是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
但大部分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很难体会到诗歌所传达的内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世界,感受诗歌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四首诗歌;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朗读、背诵四首诗歌;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2.难点: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感受诗歌的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世界。
2.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3.案例分析法:以四首诗歌为例,分析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诗歌原文、译文、图片等。
2.音频:准备四首诗歌的朗读音频,以便学生跟读、欣赏。
3.视频:准备与诗歌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文件,让学生聆听四首诗歌的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然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呈现四首诗歌的原文,让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同时,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合作探讨,分析四首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整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22部编版)第4单元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整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22部编版)第4单元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刚刚过渡到初中,基础较为薄弱,但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充满兴趣。
教师应循循善诱,步步引导,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品读文本,交流互动。
教学目标2、通过品读文章词句,了解牧羊人的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3、结合生活,感悟牧羊人创造奇迹的意义。
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词句,了解牧羊人的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感悟牧羊人创造奇迹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板题:播放动画片《植树的牧羊人》节选。
导语: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动画片是加拿大动画大师弗雷德里克·贝克花费五年时间手绘了约两万张图片制作而成的,这部片子获得第六十届奥斯卡(1988年)最佳动画短片奖等三十多项国际电影奖。
你们知道吗,这部优秀的影片改编自法国作家让·乔诺1953年创作的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这是有关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的身份是个“牧羊人”。
这个牧羊人在做什么呢他在“植树”!他为什么植树植树以后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探寻究竟。
(教师依次板书“人”—“牧羊人”—“植树的牧羊人”)二、听读课文,完成任务1、重点生字词注音。
废墟(某ū)干涸(hé)坍塌(tān)戳(chuō)酬劳(chóu)流淌(tǎng)水渠(qú)乍看(zhà)2、解释下面的词语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的地方。
干涸:干枯,没有水。
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溜达:散步,闲走。
刨根问底:追究底细。
让·乔诺(1895——1970),法国作家、电视编剧。
多部作品获奖,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多半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速读课文后,思考回答一下问题: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全部教案(共11个))
2.合作学习。
(1)记叙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2)记叙部分可否删除,为什么?
(3)详写白求恩为中国抗战所做的事行不行,为什么?
预设:
(1)介绍了国籍、身份、年龄,来到中国的目的、经历。
(2)不行。去掉这几句,白求恩的精神没有了事实依据。
他认为:对抢救伤病员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能抢救一名伤员,为伤员减少一分痛苦,就是医务工作者最大的乐趣。
附文:
纪念白求恩同志
朱德
……
白求恩同志是真正充满着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的优秀党员,从他身上,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纯朴的品质。
白求恩同志是富于国际主义精神的模范。他清楚的知道,无产阶级如果不能解放一切劳动人民、解放一切民族、解放全人类,就不能解放自己,所以他忠诚的帮助一切被压迫人民、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自己解放的斗争。他曾经参加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者和反对本国反革命军阀的斗争,又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当作他自己的事业。在他致毛泽东同志的一封信中热烈地表示:“我在此间不胜愉快,且深感我们应以英勇的中国同志们为其美丽的国家而对野蛮搏斗的伟大精神,来解放亚洲。”白求恩同志这种国际主义的伟大精神,每个中国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
教案序号:课题:12.纪念白求恩(第一课时)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课文,勾画出每段的关键句,整体把握内容。
2.通过对比阅读,了解白求恩的事迹,学习白求恩的优秀品德。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内容。
2.了解白求恩的优秀品德。
教学难点:
比较阅读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自学预习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诫子书习题教案新人教版
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 A.非志无以成学——不做笔记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B.俭以养德——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C.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思想也随岁月而消失。 D.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动作缓慢就不能振奋精神。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 养自己的品德。 B.作者认为“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如果人们 的内心始终保持宁静,就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C.本文中心论点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作者在文中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学习,还是做 人,作者强调的都是一个“静”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____学__习__必__须__静__心__专__一__,__增__长__才__干__必__须__刻__苦__学__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__不__学__习__就__无__法__增__长__才__干__,__没__有__志__向__就__无__法__使__学__习__有__所__成__就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__年__纪__随__同__时__光__而__疾__速__逝__去__,__意__志__随__同__岁__月__而__消__失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部编】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古代诗歌四首
4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观沧海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内容,能根据诗句中的词语,理解诗人的抱负。
2、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诵读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对古体诗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观沧海》教学要点:1、朗读,背诵全诗。
2、体会诗中有画,画中含情,理解诗人的抱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我们学习了很多诗人的诗歌,如李白、杜甫,而我们学习的诗歌中诗歌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我们学过的《木兰诗》是一首乐府诗,《离骚》是一首楚辞体诗……今天,我们就再次进入诗歌殿堂,进一步领略一下诗歌的魅力,学习一首乐府诗曹操的《观沧海》。
2、作者曹操简介:3、写作背景:4. 板书课题。
二、朗读诗歌:三、赏析诗歌1. 学习第一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注释:“沧海”一词,可泛指大海,因为海水苍色,一望无际,故称。
如葛洪《抱朴子·穷达》:“井蛙之不知苍海”。
苍海:即沧海,大海。
“沧海”又作东海的别称。
本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沧海”指东海。
《初学记》六解释道:“按东海之别有澥(xiè),故东海共称渤海,又通谓之沧海。
这里说的东海泛指我国东部海域,与今天特指浙江以东的海域“东海”不同。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百度图片搜索碣石山:上的情景。
2)译文: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3)这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2. 学习第三至五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注释:何:多么澹澹(dàn 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
竦通“耸”,高。
峙:挺立。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2)译文: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
部编⼈教版七年级语⽂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七年级语⽂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开学第⼀课(七年级)开场⽩:同学们,⼤家好,在⾦秋的九⽉看到⽕热的你们,我由衷感到⾼兴和激动。
今天是新学期第⼀节课,我有个习惯,第⼀节课我喜欢随意聊聊。
我想,⼤家最关⼼的就是我这个新⽼师是⼀个什么样的⽼师,那我就先⾃报家门了。
⼀:⾃我介绍(略)⼆:澄清语⽂的概念提问:同学们,我们从⼩学就开始学习语⽂知识了,那门⼤家谁能说说,语⽂是什么,语⽂到底要学习什么?流⾏的⼏种说法:1.语⾔和⽂学2.听说读写3.叶圣陶:⼝语和书⾯语⾼中语⽂学习的主要任务:掌握语⾔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学欣赏能⼒和写作能⼒。
能阅读浅易的⽂⾔⽂。
另外在如今应试教育体制下,同学们还要掌握好应试的技能。
三:如何学好语⽂古⼈讲⼈的修为时,主张“仁义礼智信”,我这个话题,可以⽤“缘趣意信⽅”来概括。
缘.中国有句俗话“⼗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
通常,⼈们喜欢⽤蜡烛来⽐喻教师,燃烧⾃⼰照亮了别⼈。
古诗有云:“春蚕到死丝⽅尽,蜡炬成灰泪始⼲”,这是对教师职业的赞美,⽽我更喜欢把教师职业⽐成撑船的⽔⼿,三年⼀调头,送⾛⼀批学⽣就送⾛⼀批渡客。
⽼师,学⽣,⽔⼿,渡客,这就是缘分。
这就是⽼师今天讲的第⼀⽅⾯:惜缘。
[接下来和学⽣聊了⾃⼰⼀些故事]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同学们应该主动去体验和发掘语⽂的乐趣。
这⾥我随便谈谈。
意。
指学习语⽂的意义。
作为基础语⾔⼯具,掌握好语⽂这门⼯具有⾮⽐寻常的意义,⾸先是交际需要语⽂,更重要的是语⽂可以提升⼈格魅⼒。
信。
指学好语⽂的信念。
(略)⽅。
指学好语⽂的⽅法。
⾸先,我要求同学们有民主的观念。
在我的课堂上,同学之间,师⽣之间是地位是平等的,对于学习上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要敢于发⾔,说出你的理解。
其次,⼤家要有钻研精神。
四、具体要求:(⼀)、我们的⽬的争取做“五⼀居⼠”(1)⼀⼿好字(2)⼀张能⾔会道的嘴(3)⼀肚⼦名篇佳作(4)⼀笔好⽂章(5)⼀颗永远纯真善良的⼼(⼆)、我们的⾏囊:(1)相信⾃⼰,勇敢⾯对(2)养成习惯,重在坚持(3)注重⽅法,培养能⼒(三)、新学期准备:(1)积累(背、默、抄、记)(2)顿悟(悟性、思考、灵感)(3)创造(写作、读书)(4)让优秀成为⼀种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作业不过关,重写)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积极思考、质疑问难的习惯上课积极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课⽂批注、做笔记的习惯记笔记、随笔的习惯修改作⽂的习惯沉着冷静、积极应考的习惯让优秀的习惯帮助我们成为优秀的⼈!五、⽼师建议:课内:⾸先,做好课⽂的预习:1.粗读课⽂⼀遍,利⽤注释或⼯具书读准字⾳,写在书上。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设计合集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设计纪念白求恩毛泽东教学目的1.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
2.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3.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4.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重点: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难点: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教学策略:读读品品感知一篇,概括内容要点;精读一段,品析表达手法;背诵一节,感受课文主旨。
教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
先请同学们听一首诗朗诵(配乐):“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
/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一/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
/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这是由朱子奇先生写的《纪念白求恩纪念歌》。
诗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承白求恩遗志的决心,催人奋进。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看看白求恩同志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诺尔曼·白求恩(1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牵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各段的重点句。
1.需正音的词语:派遣以身殉职狭隘热忱拈轻怕重纯粹鄙薄晋察冀2.解释词语:以身殉职拈轻怕重麻木不仁漠不关心精益求精见异思迁3.让学生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雨的四季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雨的四季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雨的四季之美,分析其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启发他们如何表达对自然现象的感悟。
2.教学难点
-词语的深层含义理解: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成语和比喻的深层含义,如“春雨贵如油”中的比喻手法,需要教师引导和解释。
-情感态度的深入体验:学生可能难以体会到作者对雨的深厚情感,需要通过情境创设和情感交流来帮助学生体验。
-创作性的思维拓展:学生在仿写“风的四季”时可能缺乏创意,需要教师提供思维拓展的训练和启发。
最后,我意识到,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非常重要。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勇于尝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和自信。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雨的四季的基本特点。雨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它随着季节的变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作用。它是生命之源,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雨的四季的具体描绘。这个案例展示了雨在不同季节中的形象和作用,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情感态度的把握:感悟作者对雨的四季的情感态度,学会从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然景观的描绘:学习作者如何运用形象、具体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观,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举例解释:
-在讲解“淅淅沥沥”这个词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雨声录音,让学生感受这个词的形象性和音响效果,并尝试在口语表达中运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单元备课第一单元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是描写景物的一组优秀诗文,具三美:美景、美情、美言。
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
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朗读(重音和停连),声韵之美;进入情境;体会情感。
2、发挥联想和想象,获得情感体验。
3、揣摩和品味作品语言,通过语言品味,探情寻意。
4、学习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1、学会朗读(重音和停连),声韵之美;进入情境;体会情感。
2、揣摩和品味作品语言,通过语言品味,探情寻意。
教学难点1、发挥联想和想象,获得情感体验。
2、揣摩和品味作品语言,通过语言品味,探情寻意。
教学措施1、精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
2、略读课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
3、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4、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单元教学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春/朱自清 2课时济南的冬天/老舍 2课时雨的四季/刘湛秋 1课时古代诗歌四首 1课时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2课时单元备课第二单元单元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以“亲情”为主题。
《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作者通过回忆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苦,精心呵护自己的故事,表现了伟大无私的母爱和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散步》一文中作者通过一家三代人一起散步这一平常的小事,表现了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散文诗二首》的作者泰戈尔和冰心都抒写了子女对母亲的爱,他们分别借助不同的意象表达了与母亲之间的亲情,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远离母亲,思母之情是何等哀伤。
《<世说新语>二则》中的《咏雪》勾画出家庭浓重的亲情氛围,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露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部编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13纪念白求恩知识与技能学习梳理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方法;掌握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对比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的记叙和议论,理解本文夹叙夹议的手法及议论文中记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学习白求恩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重点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难点理解对比的方法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朗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有关白求恩的资料。
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多媒体课件2课时1.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白求恩是哪国人吗?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2.议论文小知识议论文是通过讲道理、摆事实来直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体。
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理服人。
它不像记叙文那样以情动人,也不像说明文那样以知识授人。
议论文的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
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
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1.学生朗读课文,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即段意)。
部编本2023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业》教案
部编本2023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第四单元作业》的内容和主题。
2. 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第四单元作业》中的文本信息。
2. 掌握相关的文字表达和阅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本阅读:学生通过阅读《第四单元作业》中的文本,了解作业的内容和要求。
2. 文字表达: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文字的表达和书写练。
3. 创意写作:学生通过自由发挥,创作与作业主题相关的短文或小故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短的导入活动,引起学生对作业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2. 文本阅读:学生阅读《第四单元作业》中的文本,理解作业的内容和要求。
3. 讲解:老师讲解作业要求和技巧,示范合理的文字表达和阅读方法。
4. 实践练: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文字表达和阅读的练。
5. 创意写作: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创作与作业主题相关的短文或小故事。
6. 展示分享:学生互相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研究和交流。
7. 总结回顾: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的问题和思考。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在文字表达和阅读练中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3. 学生的创作成果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 学生对作业主题和文本内容的理解程度。
六、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阅读和写作练,提升语文水平。
2. 引导学生探索更多与作业主题相关的话题和材料。
3. 组织相关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新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磨刀不误砍柴工--思路要清晰》教案设计
新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磨刀不误砍柴工--思路要清晰》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指导课,本单元的文章分别采用不同的行文顺序,《纪念白求恩》采用逻辑顺序,《走一步,再走一步》、《植树的牧羊人》采用时间顺序,即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本课通过回顾经典课文的写作顺序,让学生理清事情发展的几个阶段,然后找出每个阶段最重要的关键词,定好行文的顺序。
并通过设计提纲和写作实践,让学生找题眼,明中心,选材料,确详略,合作讨论,体验拟写提纲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课堂合作学习,明确了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不同文章的行文顺序。
但是认识只停留于对课文的基本分析,并不能系统的学会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不能把课文阅读和写作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课堂上引导学生回顾经典课文写作顺序,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文章的行文顺序,在设计提纲时,让学生发现学习,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写作目标1、学会运用关键词句确定文章的写作顺序。
2、学会拟写提纲,使文章结构合理、层次分明。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文章基本的行文顺序,学习运用关键词句确定文章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学会拟写提纲,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五、教学策略发现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通过回顾经典课文写作顺序,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文章的行文顺序。
2.在设计提纲时,让学生合作讨论,体验拟写提纲的重要性。
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老师这两天想写篇有关初中同学的文章,却总是无从下笔,不知道怎么写,同学们想不想帮助老师呀?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写人叙事思路要清晰的话题。
(二)出示目标(三)理解思路的含义思路是一个抽象的词语,我们不好理解,著名的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为思路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是什么呢?交流点拨:叶圣陶先生说:“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
新人教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课文语句的翻译及感悟 教案设计
新人教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课文语句的翻译及感悟教案设计教材简析:《诫子书》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文言文,是修身立志的名篇,短小精悍,言简义丰,名言警句颇多,短短86字,蕴含着许多做人为学和对待时间光阴的深刻哲理,也蕴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殷殷之情,更是作者诸葛亮一生的写照。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弱,刚接触文言文不久,更没有学过富有哲理性的文言文,对挖掘文言文背后的人生哲理意识不够。
另外,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一般都有害怕抵触的心理。
整体教学说明:《诫子书》属于富有教育意义的议论性文言文,因此确立了疏通文句、感悟文句、诵读读课文和积累文言词句检查的教学目标和顺序。
其中疏通文句、感悟文句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比较抗拒,认为翻译学习困难、枯燥、无趣,如何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以全新的课堂出现,全新就是要创新,传统教学对文言翻译是一字一句串讲,简单的一问一答,传授的知识不能深入学生的思维,不关注或少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等等,于是,本节课就运用去繁就简、深入浅出、引导启发、书法字画、小组竞争、课堂检测等手段去处理教学重点,让传统的文言课堂变成现代文的文言课堂,让文言课堂耳目一新,与众不同,颠覆以前的文言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包括导入教学重点、进行教学重点、深入教学重点、巩固教学重点四大教学环节。
创新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主要区别教学重点达成步骤:(1)读字画(2)老师解说字画(3)学生解说字画(4)圈画重点词句(5)闭卷检测(6)评讲批改师生活动安排:活动一:看书法解文字活动二:纸上练兵学生预习要求:1、了解作者诸葛亮。
2、疏通文字,读顺课文。
3、查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澹泊明志”等话题的相关资料或文章。
(详见配套的导学案)教学用具:书法字画、101教育PPT等教学重点处理实录过程:一、导入教学重点老师:同学们,这里有九副书法字画,看看上面都写了哪些字?学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须静,才须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需正音的词语: 派遣 以身殉职 狭隘 热忱 拈轻怕重 纯粹 鄙薄 晋察冀
2 .解释词语: 以身殉职 拈轻怕重 麻木不仁 漠不关心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3 .让学生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 重点句:
第一自然段: “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
——国际主义精神;理清局部思路(第一部分的思路、某些句子的思路)
;初步理解议论
文中叙述的作用。
七、布置课外作业。
1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高度评价。
2 .熟记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含义;阅读课后练习四中白求恩同志在晋察冀边区 模范医院落成典礼上的讲话,进一步了解白求恩同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让学生拼读、解释一些词语:派遣、狭隘、热忱、拍轻怕重、麻木 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鄙薄。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二、学生朗读第 2 、 3 部分,教师引导分析。
明确: 是为了突出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的重要意义。 作者在这里引用马列主义的观 点作为自己立论的 根据,这是运用论证法中的“引证法” ,论述白求恩同志是伟大的国际 主义战士。
五、学生分叙、议部分朗读此段,加深体会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六、小结。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理清全文写作思路;了解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之一
事业,这是什么
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 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每一个中国共产党 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
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自然段: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 民的极端的热忱。 ”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任,对同志对人
第三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
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牵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
发生转移性脓疡.于 1939 年 11 月 12 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 “努力吧!向
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
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设计合集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 12 月 21 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各段的重点句。
第四自然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
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要点是:
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自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章,
教学策略精读一段,品析表达手法;
背诵一节,感受课文主旨。
教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请同学们听一首诗朗诵(配乐) :“秋风吹着细雨 / 延水奏着哀曲 / 从遥远的五台 山,/传来了悲痛
的消息。/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一/河边的石头,/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设计合集
教学目的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1 .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
2 .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3 .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4 .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重点:
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难点:
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4 、提问: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这四个要点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 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四、分析第一部分。 方法:学生速读课文,教师提出思考题。
1 .这段文字分几层写的?各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分三层。
2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设计合集
3 .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明确:“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 国际主义精神是包含在共产主义精神中的,文中为什么并列提出? 明确:并列提出是为了强调。
4 .引用 “列宁主义认为”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他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先峰队的一员;年岁虽大,壮心不已;肩负重 身殉职,重于泰山。
担,奔赴前线;以
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概述白求恩同志的简历, 是对逝者的追忆, 也是论述白求恩具 有国际主义精神的 事实依据。从阅读角度来说,让读者先产生“情” ,再认识“理” ,清理
结合,大大增强了议论的逻辑说服力。
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 ) :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
第二层(从“一个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行动,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高度概括白 求恩的思想和
第三层 (从“列宁主义认为” 至结束):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 国际主义精神。
2 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 看看白求恩同志的哪些
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诺尔曼·白求恩( 188 -1939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
外科医生。 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
人组成的医疗队于 1938 年初来到中国. 1 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 1939 年 10 月白求
山上的野草,/也在为
您流泪。/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
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
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
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
/……”
这是由朱子奇先生写的《纪念白求恩纪念歌》 。诗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 承白求恩遗
志的决心,催人奋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
1 .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什么?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精神,分几层来写的?
明确: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分 三层写: 第一层(从
开头到“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正面介绍白求恩的这 种精神。第二层(从“从前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