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精彩源于“放手”
爱,就要学会放手---教育创新案例(原创)
爱,就要学会放手---- 德育创新案例市裕华区南栗学校云肖自97年毕业至今,我已从教20余年,班主任的工作更是伴随我走过了无数个春秋。
回顾自己的德育工作生涯,我感觉最大的感触就是放手。
孩子就是我们手中的细沙,我们越是想要攥紧它,它却总是会从手中的缝缝隙隙里溜走,如果你松开手掌,他们则会变得“安安静静、服服帖帖”。
班务管理学会放手管理一个班级是一件十分劳心费力的事情,尤其是带低年级,孩子们小,班级事务繁重。
老师如何在繁重的杂务中完美抽身,这就要学会放手。
低年级段学生年龄小,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大,所以不分大事、小事,都要找老师:“老师,我的水杯拧不开了。
”“老师,我的鞋带开了!”“老师,……”每一天,耳畔回响的都是孩子们的叫喊声,甚至课间也不会停歇。
记着刚接一年级时,有一次课间,我去卫生间回来的路上,就有学生围着我叽叽喳喳的说,小茜摔倒了,把腿磕破了,小樊带着小茜到办公室找我擦药水去了……我有些好奇,如果孩子们找不到我,会怎么处理?于是,我悄悄的从窗口观察他们两个:只见小樊小心翼翼的拿棉签蘸了药水后,蹲下来帮助小茜先擦干净伤口周围,然后换一个干净的棉签擦抹伤口,一边擦还一边用嘴轻轻的吹气,并学着大人的口吻说:“擦上药后,就不要活动了,到教室里坐一会,慢慢的伤口就结痂了,晚上就不疼了,我就经常摔伤,都是这样的……”小茜紧绷着的小脸上挂着泪珠,使劲咬着嘴唇,一声不吭,配合得很好。
处理完伤口,小樊扶着小茜,一瘸一拐的走出办公室。
我故意装出惊讶的样子,表扬两个小豆丁真了不起,能自己处理伤口了。
两个孩子听了我的表扬,高兴地走了,小茜更是挺着胸脯,也不用小樊搀扶了,自己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进教室休息了。
忽然之间,我的脑袋里灵光一闪----是呀,杂事多,为什么不试着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些小事呢!孩子们虽然比较依赖老师,但是同龄人之间交流更有共同语言,孩子们在成人面前是弱小的,所以有点撒娇的意味,但是在同学面前,谁都不愿意把软弱的一面展示给同学。
幼儿园资料——【一等奖教育随笔】大班 放手后的精彩
教育笔记 办?可就是因为我当时手忙脚乱顾不上给孩子更多“引导”时,却
意外发现:没有我,孩子们的活动依然继续进行着,而且他们的想
法和表现更加丰富,更加有创意。过程中,孩子们经历了讨论建什
么样的房、设计图纸、选址、搭建几大程序。在实践每一个程序时
都会有很多“精彩片段”涌现,时刻震撼着教师,让我们真正认识
全国幼儿教师专业风采大赛--教育笔记
参赛作品名称 放手后的精彩
教学领域 美术
年龄段/班 大班
以前总说要信任孩子,孩子是有潜力的,可一到实际工作中老
是放不开,这次放手后让我发现了更多有意思的“魔法时刻”,每
个孩子都带给我无限的惊喜。孩子们每天都有表达自己愿望的机会,
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做事,不再被我们成人牵制。这让我回味苏
游戏
走迷宫
说相反。
稻草人 找朋友
活动
学习滚球的灵
发展幼儿语言 培养幼儿躲闪 通过游戏熟悉
活性
能力
能力
同伴。
生活
1 知道口渴了要及时喝水。
活动
2 学习自己整理物品,不能乱放东西。
家园联系 1 请家长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按时来园的习惯。
2 有空时让孩子学学写自己的名字。
吹泡泡 图形灯笼 转一圈,摸摸地 糖葫芦
1、能大胆选择色彩学习用印章印画,表 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2、喜欢用动作表现、模仿吹泡泡的游戏 情境。 3、学习将相同图形对齐粘贴制作灯笼, 体验用自己的作品布置环境的快乐。
社会
班级: 本周工作 重点
幼儿园周教学计划表
周次: 第 周
日期: 月 — 月 日 教师:
主要内容和情节。
展
1、 认识图形,能从许多图形中找出
幼儿园小班教育案例分析放手了就好
幼儿园案例分析情节描述:今天已经是开学的第三天了,小班的孩子们已经慢慢进入状态了。
就在我想表扬家长们的配合时,阳阳和他的妈妈来了。
阳阳是我们班年龄算较大的孩子,但他在家里和依赖家人,所以对他而言非常的不适应,于是妈妈的舍不得,陪了阳阳一会儿,就这样越陪越舍不得放手,于是我们最终还是让妈妈放手了。
评价分析:小班的幼儿第一次离开家长的身边,来到幼儿园过集体的生活,家长们难免会很不放心。
在开学的第一周,每天都会有孩子的哭泣声,可以说活动室里是一篇哭泣声。
当家长们看着这些孩子哭,他们是多么的舍不得,多么的心疼。
但孩子们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家长们是否该放手了呢?让孩子们自己慢慢地适应这个大集体,渐渐地喜欢上幼儿园。
亲爱的家长,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一个转折点,孩子已经到了上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年龄,那么请爸爸妈妈放手,给孩子适应的时间。
让他们通过时间的考验,达到家长能够心目中的目标。
爸爸妈妈们,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适应才能一步步的离开你们的手心,才能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所以,请家长们放手,相信自己的孩子。
所思所悟:现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看到孩子哭肯定是舍不得的,所以作为小班的老师,我们要尽快想办法让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
于是我们利用米老鼠的手偶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及时进入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虽然开学已经三天了,但是心音孩子的注意力只是那么一小会儿,不到五分钟,有的孩子又开始哭这找爸爸妈妈。
当是第一次带小班的我有点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看到了钢琴,于是我用钢琴弹歌曲,虽然孩子们不会唱,但是他们至少停止了哭泣,有的跟这钢琴跳起了舞。
我突然觉悟到了:对于新生班的孩子要充分利用资源,他们对于幼儿园都充满了好奇,我们就满足孩子的好奇,让孩子慢慢的认识到幼儿园也是他们的家。
图书区的安全及伤害说明案例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到了图书区,他们分别选择了自己想看的图书,开始阅读起来。
刚开始他们还能各自安静地看书,渐渐地就聊起天来,后来,某同学想看郑好的书,郑好没有同意,某同学就把郑好的书抢了过来,结果某同学的手指头被书划了一道口子。
案例:放手让孩子选择
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温晓敏一、案例又到游戏课时间,老师一走进教室,陈睿就迫不及待地喊了起来:“老师,带我们干劲冲天无蹦跳床!”黄欣雨不甘示弱跟着囔囔:“不要,我们要去玩攀岩墙!”李慧玲急了:“老师,我们要看《西游记》!”顿时,教室里象开了锅的水,此起彼伏:“老师,来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老师,我想去超市。
”……老师知道课表上安排的是智力游戏,她急忙示意幼儿停止喊声,说:“小朋友,我们哪儿都不去,来猜谜语好不好?”“好!”只有稀稀拉拉几个幼儿应着。
猜谜语的时候,很多幼儿都提不起精神,好几个幼儿还在小声议论到哪最好玩。
二、分析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的扩大,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个性也在初步形成,对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
他们渴盼自己得到肯定,获得老师和同伴的尊重。
但在这节课中,老师充耳不闻幼儿们的要求,也不予以解释,只顾死板地按课表安排组织活动,其活动效果可想而知。
根据《纲要》中老师“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的精神,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不妨放手让幼儿自己进行选择。
三、反思1、倾听幼儿心声,关注幼儿需要《纲要》中曾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成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
”本案例中,幼儿想去、想法的地方很多。
作为老师,应耐心倾听幼儿的心声,了解幼儿内心的想法,关注他们的需要,让他们感受老师对他们尊重、支持,再根据幼儿的需要灵活安排教育活动。
2、支持幼儿表达,引导幼儿探讨在本案例中,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想法,在此时,老师可让幼儿自由讲述:你想去哪玩?为什么?引导幼儿进行探讨:“每个人想去的地方都不一样,那怎么办?谁有好办法?”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交谈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幼儿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面临的问题,促使他们在探讨交流的过程中渐渐学会协商、谦让、宽度。
在幼儿争议不下时,老师可适当加入予以指导。
3、尊重幼儿选择满足幼儿愿望也许幼儿经过探讨后形成的方法过于幼稚可笑或不尽情理,或强差人意,但无论如何,这是幼儿们自己讨论、选择决定的,老师可带领幼儿按照他们讨论的结果进行活动,通过实践来证明他们的方法是否可行。
王波“数学教学案例——精彩”与我擦身而过
把失误生成精彩——一次教学失误的案例分析丹江口市徐家沟小学王波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操作中充分感知"三角形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我课前让学生们准备了充足的学具,除了有完全相等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外,还有一个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等。
上课引入课题后,我说明了探究活动的要求,便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运用转化的方法,自主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几分钟之后,便有学生做好举手,等待发表自己的意见。
待大多数学生都做好之后,我开始让学生进行交流。
正像我预料的那样,多数学生都是拿着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或者是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介绍自己拼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根据已知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还有学生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或者是长方形(正方形)剪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或者是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除以2,也得到了三角形的面积。
至此,我觉得学生们已经通过操作,用不同的方式探究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正想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突然听一个学生小声嘟嚷"不用除以2也能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啊!"我一愣,看着那个叫戴志杰的同学。
只听他旁边的学生小声说"别瞎说!你错了。
"我笑着问他"为什么不用除以2呢?""来,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说。
"我把他请到讲台前。
他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放到讲台上,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他说"我是把一个等腰三角形沿着高对折再剪开,得到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把这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原来那个三角形的面积呀,怎么还要除以2呢?不用除以2就能求出来的。
在“放手”游戏中支持儿童的主动学习——以大班沙水游戏为例
在“放手”游戏中支持儿童的主动学习——以大班沙水游戏为例【摘要】自课程游戏化提出以来,我们的理念以及儿童观在慢慢的发生着改变,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会有顾虑和困惑:“放手”该如何“放手”?支持该如何支持?如何在“放手”游戏中支持儿童的主动学习?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有利于游戏活动的组织,也能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放手主动支持在课程游戏化的引领下,倡导“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偏差,要么过多干预,怕孩子玩不到预想的水平;要么过度放任,让孩子随意玩。
该如何“放手”,如何支持儿童的主动学习,成为了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一、“去功利化”,放手孩子的游戏(一)不设立主题,让孩子的游戏更开放活动的主题要来源于孩子的生活,来源于孩子的经验,来源于孩子的兴趣。
在沙水游戏的组织中,我们尝试不设定主题,真正放手让孩子游戏。
通过游戏观察发现,孩子在游戏中自发生成了做沙堡、挖渠、搭桥、做蛋糕、滚球轨道、管道灌沙、建造美丽家园、搭建幸福小屋等多种主题内容的游戏。
(二)不设定目标,让孩子的探索更自主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我们不再设具体的领域目标,不带着预设好的目标去完成任务,不把认知能力、社会能力等发展切分成某次游戏或某个阶段的具体目标。
在活动中设定是长程目标,重点考虑的是不同幼儿在不同水平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和材料的互动中,在不断的摆弄、探索、挑战中积累经验。
(三)不固定玩法,让孩子的创意更多元不固定材料的玩法,允许幼儿可以不断地进行材料的组合。
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材料组合,会形成特点不同、复杂程度各异的结构。
这种组合不仅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同时也增强了材料在不同环境与游戏情境下的适应性。
在沙水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自选材料、自选玩伴、自定主题、自创玩法、自主探究,进行创造性地游戏。
这样一种开放的模式为幼儿的游戏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二、“产生好奇”,发现孩子的学习华爱华教授说过:要带着好奇去看孩子的游戏。
放手,课堂会更精彩
放手,课堂会更精彩!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赵店初级中学于爱青课堂改革以来,我始终不敢放手。
认为学生还小,他们不会学习、不会发现问题、不会分析问题,更不会合作去解决问题。
太多的不会让我担心,一天我真的放手,才知道什么是欣喜,什么是精彩。
在学习《乌鸦喝水》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自读课文。
他们的积极性很高,识记生字地方法也很多,其效果比我一遍遍的教好得多。
对于课文的理解,我放手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讨论交流。
孩子们提出了不少问题:卢晨曦提出:“假如没有石子,乌鸦怎么喝到水啊?”我说:“假如你是那只乌鸦,你会想什么办法去喝水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魏文浩说:“用吸管,很容易喝到。
”张忠心说:“把瓶子推倒,也能喝。
”于雅琪说:“可以用带管的草桔做吸管。
”周德润说:“把瓶子抱起来喝。
”他的回答引起了反对,因为乌鸦没有手怎么抱呢?李鹏浩说:“那就到别处找啊!既然喝不着,就飞走呀,不一定非得喝这的水啊。
”快嘴的张忠新接过话题:“你没看到‘到处’吗?乌鸦已经在别的地方找了,没有啊!”孩子们的思维激发出了新的火花,在孩子们讨论交流中,一个不畏困难,勇于尝试,一个坚持到底的乌鸦活脱脱地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多精彩啊!我肯定了学生的办法。
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课文中说‘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就想了个办法往瓶子里放石子,到底瓶子里有多少水才能喝着呢?能不能回家自己做做实验啊?学生们积极性很高。
第二天一上课,周德润就拍不及待的告诉我:“老师,瓶子里的水有一半的时候,放上石子水才升高倒瓶口。
乌鸦才能喝着水,水少了上升不到瓶口。
”紧接着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结论和周德润的相同。
听到孩子们的议论我欣喜若狂,紧接着我问:“假如,让你写《乌鸦喝水》你该怎么写这里?”李家琪说:“应该是‘瓶子里的水有一半。
”孙泽豪说:“瓶子里的水大约有一半多。
”我很激动,多棒的孩子!不是孩子不聪明,是我没有为他们开启聪明之门。
幼儿园:案例分析——“放手”该放多少
案例分析——“放手”该放多少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生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出示范画,孩子们也习惯跟着老师的思维去绘画。
经过多次绘画的观察我决定要冲破传统“依样画葫芦”的写实樊篱,大胆“放手”让小孩子由“学着画”转变为“画着学”,让小孩子在自由表达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发展他们的良好个性,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
然而,大范围的主题和单纯的“放手”是不是真能发挥小孩子更多的主动性,激活小孩子更大的创造性呢?是不是主题范围大了孩子就更加喜欢表现和会创作呢?真能表现出自己富有个性的独特的作品呢?案例:星期三的主题绘画活动中我对语言活动《小雨滴想旅行》进行课程整合,续而以小雨滴的旅行衍生美术活动。
活动开始,我引导幼儿回忆有关自己的旅行经历:你们喜欢旅行吗?你们都去过哪里旅行?那里都有什么?孩子们积极踊跃的举手回答:我去过杭州动物园,那里有很多动物,我还见到大老虎的。
我去过海洋公园……看出孩子们思维很活跃活动也很投入。
于是我直接引发绘画要求:带着小雨滴去旅行。
接着我就“放手”让小孩子自由表现,大胆发挥了。
可这时我注意到有很大一部分小孩子的兴趣似乎变了,一些小孩子拿着笔好像无从下手,一些小孩子干脆四处观望,我走到正在左右张望的轩轩身边鼓励他:轩轩,加油画呀!可他却摇摇头说:老师,我不知道画什么。
我没有预料会出现这种情景,我一再地给那些小孩子鼓劲:试着画画看,画错了也没关系;你们刚才是怎么想的就可以怎么画呀;可还是有几个小孩子显露出茫然的样子,于是我就一一走到他们身边引导提示:你会带着小雨滴去哪里玩呢?对呀,花园里也可以,花园里都有什么呢?各种各样的花。
轩轩似乎这才找到感觉。
在孩子们作画时,我走了一圈,发现很少有孩子表现刚才所表达的生动情节,也很少有独特富有个性的作品,有近三十个小孩子的画没有什么情节。
适当放开手,他们会走得更好 案例透析
适当放开手,他们会走得更好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早春园小学魏亚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收与放”的问题,既矛盾又难以分开。
“收”比较保守,但运用到位,效果很容易就出来了。
“放”显得很有时代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主体”选择的随机性太强,难以把握,有时会造成教学的混乱,对某些待优生而言,放得不好,他们的脑子会变糊涂,思维会受阻,雪上加霜。
在课堂上,教师的收与放都应有个“度”。
开放是一种形式,而不是我们教学追求的目标,放得太开不利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探索空间,收得太紧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收与放之间,教师应恰当起好主导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学习材料的收集和提供,收、放对象的恰当选择以及课堂语言、环节的把握和调控上。
对于学生探索不利,容易引起思维混乱的因素应进行随机改进和调整,只有教师的组织、引导得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领悟新教材,把握新课标,鼓励学生多思考、勤动手,适当放一放,有时会收到最佳效果。
一、教学案例透析:这是我在教学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的几个片断。
对于一节新授课,我在收与放的适时调节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片断一】(一)情境引发兴趣。
投影出示:三张不同时期的照片。
师:同学们,猜猜看,照片上的人你们认识吗?生(齐):是老师(是你)。
师:是的,老师从小到大变化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奇妙变化中的数学问题。
(二)动手多思,探究新知:老师出示三张图片(胎儿、婴儿、成人三个时期的图片)师:你们觉得哪一张最有意思,为什么?生1:胎儿这张,他的头那么大,长得像外星人一样。
生2:我们在妈妈肚子里都长得这样吗?挺难看的。
生3:他的头怎么那么大呀,和身子一样长了!师:你认为胎儿的头长占整个身长的多少呢?生:一半。
师:那什么是“一半”呢?我这里有一个苹果,谁能找到它的“一半”?生:把苹果从中间切开,这其中的一块就是它的一半。
师(随便一切,拿起一块),问:这是一半吗?生:不能这样切,要从中间切得均匀一些,不能一块大一块小。
【课程故事】放手探索悦享自然---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
【课程故事】放手探索悦享自然---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大自然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是培养幼儿观察力、动手能力、科学素养与探索精神的天然课堂。
一、课程缘起在户外散步及游戏时,总会有小朋友捡起掉在地上的落叶,有的小朋友还会围在一起讨论这是什么叶子。
一次孩子们散完步后将掉在地上的落叶带回班级,有小朋友在喊:“是谁把叶子带回来啦!”大家便凑在一起说道:“老师,你看这个叶子好大,可以当小船了;这片叶子颜色还是黄色的”。
树叶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来源于生活,贴近于生活,孩子十分感兴趣。
于是,关于叶子的主题就此开始。
二、趣寻叶子为了让幼儿更直观感受叶子,我们进行一场趣寻叶活动。
孩子们在校园里、在公园寻找叶子,与叶子来场亲密接触。
哪里有落叶呢?我们幼儿园里有哦!武荣公园里也有叶子。
我们去寻找树叶吧!三、叶子的秘密1.认识叶子教师通过集中活动的形式,帮助孩子们认识叶子的结构、特点,了解叶子的不同形状。
一看、2.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孩子们聚在一起观察叶子,用小手摸一摸,有的树叶有花纹、有的树叶很光滑、有的树叶毛毛的;凑近闻一闻,有的叶子还有淡淡的香味;互相比一比,有的叶子好大,有的叶子好小。
四、叶子变变变1.多彩叶子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将叶子涂上好看的颜色。
2.叶子线描画小朋友用各种线条、形状、图案画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树叶。
3.拓印画小朋友选择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树叶,将叶子贴在布上,用适量的力度敲打叶子,最终成功拓印出漂亮的叶子图案。
4.叶子小人小朋友先将收集来的叶子宝宝画上可爱的表情,再用扭扭棒给叶子宝宝加上不一样的动作。
瞧!一个个有趣的叶子小人诞生啦!有的叶子小人生气地插着腰、有的叶子小人眨着眼睛在跳舞。
5.叶子贴画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收集了一片片形态各异的落叶。
宝贝们用落叶进行贴画,瞧!小刺猬有了刺、天鹅有了漂亮的羽毛、狮子有了漂亮的发型。
6.叶子点点小朋友将超轻黏土放手掌搓圆,再轻轻压扁,为小树叶做装饰。
在操作的过程中,大家发现:圆要搓小一点,轻点压,放置的空隙要大点才好看。
2020年放开学生的手抓住学生的心——教育案例浅析
放开学生的手抓住学生的心——教育案例浅析但凡班里收钱,我都是交予中队长负责收取和登记。
结果有一次收钱时中队长告诉我少了15元钱,但不知是谁没有交,问了好多遍也没有结果。
自从我接班以来,一直在强调诚信,平时的班级管理和语文也是用有关诚信的格言潜移默化的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我不相信会有学生故意不交钱或拿走了钱。
于是,有一天快下晚自习时,我特意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谈了我的想法,我说,中队长收费时缺了的15元钱,可能是谁忘记交了,老师马上要上交了,如果谁忘记了,请私底下直接交给我。
说过那话后好几天没有消息,我也慢慢淡忘了这个事情。
到了下一个周的周一晚上,我准备下班,出办公室门的时候,看见班里的小调皮鬼小迪在门外边,欲言又止的样子,我问他找我有什么事。
小迪涨红着脸,吞吞吐吐地说,是他忘记交15元钱了,说着拿出了钱交给了我。
当时的我真是喜出望外,但是表面上仍旧若无其事地拍拍他的肩膀说:“张老师都忘记了,你还记得,表扬表扬!”第二天,我在班里慎重地说起这件事,我说我为同学们感到骄傲,不管是谁,承认是自己忘了交钱,都得需要很大的勇气,我提议同学们为咱们班同学的诚实和战胜自我的勇气而鼓掌。
顿时,教室里一片热烈的掌声。
随后的几天里,我看到了小迪写给我的。
我才知道他这些天来的心路历程——他在交钱的时候中队长只登了记忘记收他的钱,一时之念,他便把钱拿去买画片玩了。
撒了谎做了错事本来就忐忑不安,又如何向家长承认错误重新拿了钱来上交?找我交钱的时候又该如何解释?同学们知道实情后对他的看法将会有什么改变?经过了好几天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最终鼓起勇气找到父亲拿了钱,又找到我,把钱交给了我,并做好了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的准备。
“没想到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而且微笑着说自己都忘记了。
第二天,老师还让全班同学为我鼓掌,而且没有提到我的名字,我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感激,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谢谢您,老师!”从此以后,这个孩子不仅听话懂事,而且学习也开始勤奋起来,六年级毕业考的时候,他跻身到了年级前三十名。
放手以后的精彩--以我园开展的结构游戏为例
规 划 、 布 置 、协 调 、 合 作 等 方 面 的 经 验 ,环 境 的 创
设 过 程 ,也 是 幼 儿 的 学 习过 程 。 从林 东 阳老 师 的 枞 环 境 的 改 变 看 角 色 游 戏 中 幼儿 的 发展》 ( 见 本 期 , 编 者 注 ) 和 苏 丽 旋 老 师 的
社 区 中 游 戏 。 这 样 的 场 景 ,看 4 1 5 , 精 致 ,实 则 无趣 , 幼 儿 在 其 中 只 会 重 复 教 师 的操 作 要 求 ,而 不 能 真 正
地 “ 玩 ”出其 应有 的水 平 。
何 时 促 进 幼 儿 的 发 展 , 用 什 么 方 式 促 进 幼 儿 游 戏 的 发展 。 因此 ,教 师 首 先应 学 会 观 察 幼 儿 的游 戏 : 幼 儿 在 玩 什 么 游 戏 ,他 们 是 怎 么 玩 的 。 其 次 应 理 解 幼 儿 的 游 戏 行 为 — — 他 们 为 什 么 会 这 么 玩 ,进 而 分 析 其 发 展 水 平 — — 幼 儿 这 样 玩 反 映 了他 什 么 样 的 经验 与 发展 水 平 。 在 此 基 础 上 ,教 师 应 考 虑 用 什 么 样 的 方 式 促 进 幼 儿 的 发 展 :是 现 场 指 导 , 给 予
己 的 兴 趣 确 定 拼 搭 内 容 ,这 似 平 并 不 是 一 件 难 以 做 到 的事 情 。 难 题 在 于让 幼儿 自己选 择 游 戏 内容 时 ,
幼 儿 自发 产 生 的 大 多 是 三 五 成 群 进 行 的 小 型 建 构 游
戏 ,这 与 教 师 期 望 的 幼 儿 能 逐 渐 进 行 多 人 甚 至 是 全 班 幼儿 一 起 参 与 的大 型 建 构游 戏 的 目标 相 差甚 远 。
教师放手后的精彩
教师放手后的精彩一、案例这是学生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例题:57+28师:这道题,用口算的方法怎样算?你有什么好方法?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
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交谈、激烈的讨论声,不一会,许多同学纷纷举起了手。
生1:我是先算57+20等于77,再算77加8等于85。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生1的算法,并与学生共同点评核算法。
师生一致认为这种方法可行,而且简便,是个好方法。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有、有”,顿时又有好多只手高高举起。
生2:我是先片28+50等于78,再算78加7等于85。
生3:我是算7加8等于15,再算50加20等于70,15加70等于85,所以57加28等于85。
生4:我是先算50加20等于70,再算7加8等于15,70加15等于85。
生5:老师,我和他们想的不一样,你们看,57再加3个就是60,所以我把28分成3和25,57加3等于60,60再加25等于85。
生6:老师,那我也可以想28加2等于30,把57分成2和55,28加2等于30,30加55也等于85。
生7:我受刚才发言同学的启发,想到将28当作30算,用57加30等于87,87再减去2等于85。
生8:那我也可以把57当作60,60加28等于88,88再减3等于85。
生9:我呀将57和28都当成整十数,57当60,28当成30,60加30等于90,多算了5个,所以再算90减5等于85。
转眼间,黑板上呈现出学生想到的各种算法,教师也颇为激动,不由得鼓起掌来。
师:同学们,老师为你们刚才的精彩发言而喝彩!在这些算法中,你们比较喜欢哪种算法?学生开始交头接耳,各抒己见,最后讨论得到对生1、3、4提出的算法比较喜欢。
二、分析口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
以前进行口算教学时,我们往往只满足于讲清算法,学生能模仿例题中的算法进行正确计算,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到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怎样算,方法是什么,没有用一种固定的算法去制约学生,打破了传统的“教师示范讲解算法——学生机械记忆算法——重复训练强化算法”的教学模式,而是放手让学生经历“面对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讨论中探求解决的方法——广泛交流、体会并发现计算方法”的过程,自己去探寻、体会算法,通过自己的建构来学会计算。
放开手,让学生更精彩
放开手,让学生更精彩班级是学校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接受了教育的全过程,作为当前最重要的育人基地,班级生活的管理是每个教育者都想潜心研究的课题。
笔者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过程中,不断探索改变繁杂琐碎、疲惫不堪的班级事务的方法,逐渐摸索出一些心得,通过个人实践,证明班级自能管理是有法可循的,它能使班级管理从复杂走向简单,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真正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实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现代中学基础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不唯分数是从,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在当前以分数为选拔人才的首要标准的前提下,许多中小城市的中学都无法有效践行,但在整个大形势下,还有一块有利阵地可以实施,那就是班主任工作。
为此,当前班主任工作中涌现出一个热门的话题——如何实现班级的自能管理。
所谓“自能管理”,是指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感悟和体验、反思和矫正,通过自探、自悟、自得,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使之成为一个终身自能学习者。
为此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做了一些探索,深觉教师适时适机放开手,可以让学生的班级生活更精彩,可以让素质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成效初见端倪。
那么,如何实现班级的自能管理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尝试:1 转变观念,唤醒学生主人翁意识传统的班级管理,主要以教条式的制度来制约学生,班主任是所有事务的决策核心,对学生实行保姆式的全方位监护。
为此,学生养成了凡事依赖班主任,任何杂事难事通通交给班主任管理,对班集体和同学漠不关心,只顾自己的惯性心理,这既削弱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又对班级自能管理造成致命打击。
与之相对,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确认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人翁地位,让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才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
“放手”但不“放任” 教学案例
“放手”但不“放任”——《乌塔》教学案例黄石开发区太子中心小学张燕【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农村学校风靡一时,确有成效,但也有弊端,比如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问题,目的是给学生充分时间思考探讨问题,但长时间下来后,当老师每堂课上都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时似乎就是给学生课堂上一个自由活动的放松时间,导致他们在这个时间里做了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这就与教师设计的目标背道而驰了。
因此,教师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时要真正意识到放手只是对学生的思维上,学生合作交流的同时教师也不能放弃指导,要不然“放手”就演变成“放任”了。
【关键词】小组合作放手学生重学情【正文】一、案例背景《乌塔》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文描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我国少年儿童努力增强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另一个目的就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以及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长手心里的宝贝,乌塔同样也是家里的宝贝,对孩子要放手,放手给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但不等同于放任。
放手包括激励、制约、示范和提示等,绝非看着孩子像野草般疯长,也不能专制型打压孩子的热情。
这就要求父母学会温柔并坚定地告诉孩子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的后果,用换位的方式和孩子探讨事情,将心比心地去理解和感悟其中的道理,每件事哪怕很小的一件事都要鼓励他去思考,长此以往,放手才会落到实处。
二、教学设计环节一、欣赏图片,谈话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乌塔去过的欧洲的几个地方。
2、同学们,你们出去旅游过吗?都是和谁一起去的呢?如果让你一个人去旅行你敢不敢呢?3、你们知道吗?德国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独自游历欧洲,去了刚才老师给你们看的那些地方。
我们一起说出她的名字。
(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环节二、检查预习情况。
中小学体育优秀教学案例: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中小学体育优秀教学案例: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七年级(5)班的一节体育课,教学内容是立定跳远和接力跑的游戏。
在准备活动后的一时间内,大部分学生都能按我的要求,按部就班地练习立定跳远。
突然,一名学生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杜无双同学没排队,一次都没跳,每次都是躲到队伍后面,还不时地拾地面上的石壁扔我们”。
为什么?我一听,顿时马上想去批评她一顿,让她乖乖地和同学一起练习。
带着怒气走向她的时候,看到她那傲慢的眼神,我灵机一动,以前我也常批评她,但不是很有用,为何我不改变一下方法,先听听她的心里话,然后再下决定呢?于是我把她叫到了身边,蹲下身子,温和地对她说:为什么不练习,还用石子扔同学?你看他们多守纪律,学得多好。
她说:“我不想跳,因为我跳得不好,谁让他们刚才上课时讥笑我!”又是一副无所谓的神情,说完后转过身去,背对着我。
我愣了一下,“那好,现在在上体育课,你想做什么?”“想跑步,100米!”“跑步?好,我让你跑,不过,你想一个人跑吗?老师找几个同学来和你比一比,好不好?”“比就比,怕什么,我一定能赢他们!”我说:“好,你先做一下准备活动,压压腿,好好做活动准备,我去叫几个同学来。
”我对着其他的同学吹响了哨子,暂停了立定跳远的练习,对他们宣布:“杜无双想和你们跑步比快,100米,哪位同学愿意和她比一比?”“我,我……。
”同学们个个都争着要比,我从中挑了五个和杜无双水平相当的同学。
每个同学都异常兴奋,其他同学一窝蜂地跑到了跑道两旁看热闹,当时的气氛异常热闹。
经过激烈的竞争,杜无双得了第二名,她可得意了。
本来我看到同学们个个都热情高涨的样子,正准备改变主意上接力跑时,刚才跑最后一名的同学很不服气地对我说:“老师,不公平,她喜欢跑步,你就让他们比,我输了,但我很不服气,我篮球好,我要和同学比投篮,我要拿第一!”“对,对,打篮球赛,不,不,我也要比,我是小个女生,跑步、打球我都不行,我要和他们比转呼拉圈,我要比一分钟跳绳……”顿时,整个场地像炸开了锅似的,他们个个都围在我周围蹦跳着对我说,看着他们个个都跃跃欲试的样子,我灵机一动:“既然有很多同学都这么感兴趣,个个都想露一手,那么这样吧,离下课还有20分钟,我想让你们来自由支配,自由讨论,分组练习,但一定要注意安全,把你最拿手的体育项目展示出来,你们需要什么器材,就让体育委员到器材室领吧,好不好?”我这样一说,全班同学都乐开了花,各自议论开了,各个小组也都有序地组织起来了,练习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有投篮的;有做仰卧起坐的;有踢球的……学生们个个都按自己喜欢的项目开展比赛,甚至有的学生比完一个接着又比另外一个。
幼儿园德育教育活动案例:《有种爱叫放手》
幼儿园德育教育活动案例:《有种爱叫放手》案例背景:对于初入园的孩子来说,分离是件难以接受的事。
往往会出现分离焦虑,不同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是不同的。
以下案例是对幼儿分离焦虑和入园适应的问题进行分析。
案例一小A今年四岁两个月,刚入小班时,他不爱说话。
每天入园任务就是哭,甚至不吃饭的哭,不与任何人交流,嘴里还不时的喊“妈妈”。
妈妈早上把他送到幼儿园后偷偷走掉,小A发现妈妈离开后立即开始哭闹要找妈妈。
偶尔还会往外面跑,老师百般哄劝均无效。
午睡时也是哭着睡着的,醒来后还是哭,直到妈妈来接才停止哭闹。
这个时间一直持续到第三周才有好转。
案例二开学初,有的幼儿到一个新环境会高高兴兴,不哭也不闹,还会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可有些幼儿妈妈走后,又是哭又是闹,哭闹个不停。
小B就是这么一个孩子,妈妈一送到幼儿园,拉着妈妈的脖子不松手,不让妈妈走,而且在一天的活动中,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饭也不吃,觉也不睡。
一连几天都是这样的。
案例三:小C早上来园,总是在门外徘徊,无论老师怎么哄,爸爸妈妈怎么说多不愿进班,妈妈只好把她抱进来,可老师一接手抱她,多多就大哭大闹,完全不理睬老师。
小A、小B和小C入园前主要和家人相处,对其他成人或者幼儿缺乏交往,一遇到陌生人,陌生环境便不能适应。
这种不适感会让他们感到不安、焦虑、没有安全感。
其次幼儿离开熟悉的环境,吃、住、玩、同伴等都与家里不一样。
所以这些物理环境的变化,会让幼儿倍加思念家人,于是就产生哭闹情绪。
幼儿来园哭闹现象很大一部分源于幼儿与心中依恋对象的分离产生的“分离焦虑”。
案例分析:1、心理因素:出现上述的情况主要因为小班幼儿容易出现情绪化,易受他人影响,也容易转移。
这三个案例中,孩子不停地哭,也可能是看到其他幼儿在哭,自己的注意力转移了也跟着哭了。
小班的幼儿还处于自我中心意识中,喜欢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所以一般只愿意选择那些他们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群。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哭闹的原因之一。
育儿教育放手案例范文大全
育儿教育放手案例范文大全在现代社会中,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然而,有些父母过度干预孩子的生活,给他们过多的压力和束缚,不利于孩子的自主进步和成长。
而有些父母则选择放手,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和进修。
本文将通过一些案例来说明育儿教育放手的重要性和好处。
案例一:李先生和王女士是一对年轻夫妇,他们有一个五岁的儿子小明。
李先生和王女士特殊重视小明的教育,他们为他报了各种培训班,打算了各种课外活动,期望他能成为一个全才。
然而,小明在课外活动中总是表现得很被动,不允诺参与其中。
后来,李先生和王女士意识到他们的过度干预给小明带来了压力,于是他们决定放手,给小明更多的自由和选择的机缘。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开始呈现出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并且在进修中变得更加主动和乐观。
案例二:张先生是一位单身父亲,他的孩子小红今年十岁。
由于工作繁忙,张先生屡屡没有时间陪伴小红。
开始的时候,他特殊担忧小红的成长和教育,于是给她报了各种辅导班。
然而,小红并不喜爱这些辅导班,她更喜爱自己独立地进修和探究。
于是,张先生决定放手,给小红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她自己去决定进修的方式和内容。
结果,小红在自主进修的过程中呈现出了很大的潜力和天赋,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育儿教育放手对于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是特殊重要的。
放手不代表漠不照顾,而是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让他们学会独立深思和解决问题。
在放手的过程中,父母可以赐予孩子一些指导和支持,但不要过多地干预和控制。
这样一来,孩子才能够发现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更好地进步自己的潜力。
当然,放手也需要依据孩子的个性和特点来适度调整。
有些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关注,而有些孩子则需要更多的自由和空间。
父母需要依据孩子的状况来做出正确的裁定和决策,赐予他们最适合的教育方式。
总之,育儿教育放手对于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是特殊重要的。
通过放手,孩子能够更好地进步自己的潜力和爱好,培育独立深思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赖洁宏)
学会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浅谈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内容提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语文教学模式不断的改进和革新,可在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上却没有取得成效,传统固化的课堂教学流程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这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如果不真正地深入课堂,着手改革,放手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改革难以取得成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放手主角改革案例:区教育局教研室来学校进行教学视导活动,作为陪同人员,我们一起听了陈老师的《安塞腰鼓》,这是七年级下册的课文,陈老师先从独具特色的潮汕大锣鼓作引,介绍陕西民间特有的安塞腰鼓,接下来介绍作者及作品,教学环节中规中举,字词教学很到位,重点语句都作讲解;但在课文分析时提出了:“这篇文章写安塞腰鼓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由于教师的问题提得范围偏大,学生的基础水平一般,因而同学们在默读全文,进行整体感知后,对“哪些方面”有点无可适从,难以下手,而教师缺乏有效的引导点拨,以致课堂陷入困顿,反应沉闷,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赶教学进度,只能采用自问自答式,学生呢,就在机械笔记中度过,整节课就在老师“伴答式”教学中结束。
教师的“满堂言”的教学模式很大地压制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如果长期以往,只会泯灭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
我们知道:不同学段,教学方式是不同的,幼儿园的老师是抱着走,小学的老师是牵着走,而中学的老师是领着跑。
这可见,我们只是学习的引领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教学模式的陈旧固化,枯燥乏味,是急需改变的现状。
如何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一、改变观念,是实现有效课堂的第一步思想是禁锢革新的关隘,观念是束缚人们行动的枷锁,作为老师,必须改变自身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韩愈《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我们也常说教师只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因而许多老师总满足于自己原来的那桶水,安于现状,懒于改变,止步于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与教学模式的改革,甚至流于机械操作,成为教学流水线上的一员。
放手后的精彩--以大班表演游戏“白雪公主”为例
手记工作人员,幼儿在具体的采访过程中,需要不断挑战自己,克服内心的畏难情绪,其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都增强了。
在活动中,幼儿目睹了幼儿园里其他人的工作状态,对他们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了所有人在幼儿园里都有自己的职责,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才有了幼儿园美好的今天。
采访延伸———各种各样的职业采访完幼儿园里的人,幼儿回去还采访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社区里各行各业人们的工作。
后期,教师根据幼儿的需求,开展了远足活动———走进国美电器门店、走进消防大队驻地等活动,回来后他们兴致勃勃地交流着,各自用自己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收获。
果果说:“我采访到我们小区一个阿姨,她是名护士,有时她要跟救护车一起出去抢救病人,上班的时候她要穿专门的护士服和帽子,她要给病人打针、打点滴。
”哲哲说:“我的爷爷以前是警察,警察要穿警服,警察还有枪,他们专门抓坏人。
”萱萱说:“我采访了环卫工人,他们每天很早就要起来扫树叶,他们在马路上骑着三轮车,他们还要把垃圾进行分类。
”西西说:“一开始采访的时候,我还有点害怕,采访了一次后,就不害怕了,我挺喜欢这个活动的。
”豆丁:“那些消防员叔叔太厉害了,以后我长大了也要当个消防员。
”在接下来的幼儿园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做值日的时候更积极主动了;常常听到生活区会有这样的交流:“今天我们都是厨师,我想把我们做得好吃的送点给王爷爷尝尝(保安叔叔……)”家长们也反馈,感觉孩子们一下长大了,在家经常帮忙做事情。
一系列的采访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了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员的工作,对他们的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体会到了他们的工作给大家带来的便利,懂得了要尊重他们的劳动,自己也要学会劳动。
所有的经历都会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印记,都会成为他们丰富的生活经验,都将促进幼儿的发展。
手记一起表演?表演什么故事呢?可以跟你的小伙伴们商量一下。
”那个时候的我,内心多多少少有些怀疑:这么开放的问题,幼儿有没有兴趣讨论?能讨论出什么结果呢?出乎意料,幼儿非常积极地回应了我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此精彩源于”放手”
----油田第五小学常丽霞
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书上的例题是这样的:例1:500÷100=5,想:500里面有(5)个100;2400÷100=24,想:2400里面有(24)个100。
例2:1200÷400=3,想12个里面有(3)个4百;3600÷300=12,想:36个百里面有(12)个3百。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归纳出:用整百数除的口算规律是先把被除数和除数看成几个百再除。
这时,我也为学生能发现这样的规律而高兴,可是李军学生站起来。
“老师,其实不用说得那么复杂,那样概括,我们都不怎么理解。
我有一个好办法:一个数除以一个整百数,先同时去掉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的2个0再除,比如:1200÷400,直接看成12÷4;如果一个数除以一个整十数,只要同时去掉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的1个0再除就行了,比如:60÷30,直接看成6÷3=2,我验算了很多遍了,准确无误!”
我惊讶于学生如此敏捷的思维和敏锐的观察力,更感动于他的自信和严密的概括能力。
这是个能让学生思维绽开火花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时机。
我该好好把握!于是,我问:“如果被除数与除数末尾0的个数不一样,怎么办?比如:4800÷240。
”
我的这一问打开了学生的思维闸门,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各小组的同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小组展开激烈的讨论。
不一会儿,一只只小手高举起来:
生1:老师,这很简单,如果除数与被除数末尾的0的个数不
一样,那要以除数为准,除数末尾只有一个0,我们就同时去掉被除数,除数末尾的1个0,算480÷24=20。
生2:老师,我赞同金旭的想法,但我要补充,480÷24,还可以先把480看成48,48÷24=2,然后再在2的末尾添上一个0。
我总结出来就是:被除数缩小10倍,除数不变,商也要缩小10倍。
生3:老师,也可以说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不变,商也要扩大10倍。
生4:老师,刚才金旭的发现,我还可以更简便地说,同时去掉两个0,就是同时缩小100倍;同时去掉1个0,就是同时缩小10倍,所以可以总结为:把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10或100倍,商还是不变的。
同学们忍不住为他鼓掌,而我更是喜不自禁。
“同学们发现的规律可真不少,那么你能用这些规律来解决问题吗?”“当然能!”
接下去,小组的同学开始忙于做题,也有的自己出题,还有的在小组忙于开展比赛,看谁用的最好。
……
下课了,我走出教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兴奋之情洋溢脸上。
静坐案前,我不禁思考:是什么让我们的学生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呢?要是我让学生归纳出结论后开始练习,要是我无视学生的意见,那会怎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幸福的人。
而教师的任务则在于如何挖掘幸福根源,让学生享受幸福,体验幸福。
”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应关注数学课程的人文精神。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手,教师也应充分认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注意挖掘他们的潜能,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枯燥无味,而是富有情趣;让学生乐学、爱学,善于、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主动地、创造性地学。
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敢于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改进评价方式。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相信学生,不断地发自内心地赞赏学生独特、个性、具有创新性的言行,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让学生体验成功,学生的独特见解才能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就能引起学生的探索乐趣,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幸福。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放手、敢于放手,为学生的精彩创设情境,为学生能体会到数学的魅力而鼓掌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