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1-2-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配套课件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1课时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课程标准 考点搜索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
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 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1. ①古希腊民主政治诞生的条件;
②希腊城邦的特征及影响。 2.①梭伦改革的内容及作用;②克利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
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古希腊的地形和地貌特点导致了它必须
(
)
①努力发展航海事业 ②致力于发展农业 ③不断发动战争 ④积极开展对外殖 民活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山地多耕地少,不利于农业的发展,排除②。 “不断发生战争”是政治、军事活动,与地形、地貌无关,排除③。 答案:D
考向1
历史与现实
我国当前民主政治建设与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联系
2010年《学习月刊》第二期上旬刊,发表中国特色 立意 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具体
方式,如选举制、任期制、监督制等,这对我们今 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具有借鉴意义。
研判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2008· 海南文综,7)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 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解题思考:古希腊民主属于直接民主,采取轮流坐庄、抽签选举的方式。A、B、D 的说法与古希腊的史实不相符合。故答案为 C 项。 答案:C ( )
考向4
新史观、新高考
文明的差异和多样性
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古 代中国是大河文明,在政治制度上是君主专制;古 立意 代希腊是海洋文明,在政治制度上是民主政治。中 西文明在各自的源头就表现出众多的差异、从文明 的多样性和中西文明差异的视角考查古代希腊的政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和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阶段。
阶段一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法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阶段二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
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明朝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不断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
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选官制度: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的政治形式1.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王位世袭制的产生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礼记》核心论点: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标志着社会财富和社会权力的集中,即“家”的私有观念深化,表明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具有神权色彩。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2.概况诸侯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诸侯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初期封国鲁、齐、燕、卫、宋、晋等等级关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影响(1)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保持周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2012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名校全攻略练习:模块一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专题训练
第一部分模块一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右图是精选考题年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其“齐鲁青未了”的主题渗透了山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齐鲁”能代表山东,起源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A.分封制B.郡国并行制C.郡县制D.行省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西周时期,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分封了许多诸侯国,其中就包括齐国和鲁国。
答案:A2.在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要求人们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施行不同的跪拜礼。
跪拜礼中,“稽首”为“拜中最重”,用于十分正式、庄重的场合,如拜天、拜神、拜祖先、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师等。
“空首拜”是位尊者对于位卑者稽首拜的答拜礼。
“顿首”则是()A.下对上或平辈之间的礼节B.各种祠祭及丧葬礼中的礼节C.军队中所行特殊的跪拜礼D.宫廷礼仪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史常识中的古代礼仪常识。
“顿首”指的是下对上或平辈之间的礼节。
答案:A3.(精选考题·昆明模拟)“我要用奸臣去监视忠臣,用忠臣去威胁奸臣”。
这是在电视剧《东方朔》中,汉武帝独特的“用人之术”。
汉武帝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封建专制皇权B.显示用人不拘一格C.鼓励大臣相互牵制D.表明自己心胸豁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注意材料中要求选择的是“根本目的”,封建皇帝采取的任何措施,从根本上来讲都是为了巩固和加强封建专制皇权。
答案:A4.韩非子主张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君主)执要,四方来效”的中央集权政府。
韩非子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是()A.商鞅正在进行富有成效的变法B.许多诸侯国县制基本取代了分封制C.秦始皇发动了兼并六国的战争D.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解析:韩非子的生存年代为约公元前280~233年。
由此可排除A、C、D三项,此为一种方法;此外,韩非子这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主张,是在战国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各国普遍实行郡县制的背景下提出的,适应了各国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最全图文解析版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部分)
2012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部分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012年山东基本能力历史)8. 唐朝时形成了“父教其子,子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尚,他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社会经济的繁荣B.科举制度的推行C.学校体系的完备D.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答案】B2、(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根据“同姓不婚”,鲁国是姬姓封国,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
【答案】C3、(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2. 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A.世袭制B.分封制C. 科举制D.行省制【答案】C【解析】AB两项是贵族制,等级制,D项是元代以来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只有C项以考试选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
4、(2012年上海文综历史)10.右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
该王朝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唐朝【答案】C5、(全国文综卷1)12.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A.工作器具B.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D.工作性质【解析】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
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
【答案】A6、(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3.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1-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配套课件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 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 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的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明朝的内阁制度。由题干材料中“其官 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可知殿阁大学士并无实权,与宰相并不一样。 答案:A )
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程标准 1.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 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的特点。 1. ①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加强;②汉至元君主专 制的演变;③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考点搜索
2.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 2.①宰相制度废除的过程及影响;②内阁出 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 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现的原因、过程及评价;③军机处的设立。
(浙江湖州质检)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 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答案:C
考点综合
郡县制与行省制的异同
(1)不同点
(2)相同点 作用 地位 目的 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巩固封建统治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阶段特征:
归纳小结:
4.明朝内阁制与西方近代内阁制有何区别? 提示: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明朝内阁首辅及成员由皇帝任命。内阁的职责是 只备顾问,无决策权,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近代西方内阁以议会为基础 产生,内阁首相通常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它是 中央立法、决策机构,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发展的重要成果。 5.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何区别? 提示: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对皇权有制约作用。宰 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 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来自于统治者的个人信任与支 持。内阁只是皇权强化的产物。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三节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考纲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情分析】视角分析考查角度(1)三省六部制:考查隋唐中枢机构的运作机制及其作用(2)选官制度:重点考查科举制的发展及作用、影响等(3)两对矛盾的斗争:即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专题将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联系起来,比较其异同现实以官员问责这一热点为切入点,考查古代的监察制度与谏议制度考向预测(1)三省六部制的职责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2)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也是考查的重点(3)在当今公务员考试热的形势下,对选官制度的发展尤其是科举制的考查仍然是高考的重点【知识梳理】一、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人教版)A.原因:西汉初年,X邦错误吸收秦朝灭亡教训,分封子弟建立诸侯国,同并存。
背景知识: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
后来,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
汉景帝采纳谋臣晁错的建议,削减诸侯国势力。
公元前154年,吴王X濞联络六个诸侯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
“七国之乱”震惊朝廷。
景帝杀掉晁错,X濞仍不退兵,扬言“我已为东帝”,景帝只好派兵出征,平定叛乱。
事后,汉朝不断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B.目的:分封诸侯拱卫中央,维护西汉王朝某某久安。
C.结果:诸侯强大,威胁中央,形成了西汉初年的王国问题。
时期才通过“推恩令”“附益之法”才最终解决。
“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习要求】:1.列举汉代中央“中朝”的形成、唐朝三省六部制、元代中书省制设置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1、三省的名称、职责、运作顺序中书省(负责草拟文件)——(负责审批文件)——(负责执行)。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供三省宰相合议军国大事;2、六部的名称与职责:六部隶属。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1-1-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配套课件
郡县制的建立 (2010· 新课标全国)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 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 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题思考:首先要清楚材料中的“封建”实指西周“分封制”。分封制下,诸侯 到卿大夫、士,其权力、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 外。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 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故答 案为D项。 答案:D ( )
研判
宗法制、郡县制、分封制和科举制的比较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 (2009· 山东文综)在《红梦楼》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 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解题思考:林黛玉是贾母的嫡亲外孙女,被贾母视为“外人”,贾宝玉是贾母的孙 子,是“自己人”。贾母强调宝玉和黛玉的远近亲疏,说明贾母宗法观念浓厚。故 答案为 C 项。 答案:C ( )
解析:材料中提到的封建帝国为西周,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 答案:C
(南京模拟)《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记载:“赵姬请逆盾与其母„„以 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又 《襄公二十三年》记载:“季武子无适子(嫡子),公弥长,而爱悼子,欲立之。” 《孔子家语· 曲礼公西赤问》:“公仪仲子嫡子死而立其弟。”上述材料涉及的政治 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监察制度 ( )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历史概 念的理解要准确。如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了选项中的皇帝制 度、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即D项包含A、B、C三项。 答案:D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1-4-2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配套课件
织领导、革命纲领到施政方案、革命任务、与西方交往和向西
方学习等方面都体现了新时代的特点。
1.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提示:(1)革命任务: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任务,因 此称其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2)革命结果: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曾遇到 的新情况。 (3)向西方学习: 洪仁玕的 《资政新篇》 说明近代的中国农民已经能够放眼世界, 从西方寻找自己的思想武器。 (4)反封建方面:颁布了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尽管由于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但明确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 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梦寐以求的愿望。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 的最高峰。
第 2 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
考 点 搜 索 1. ①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及失败的原因; ② 1.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③《天朝田 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 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 限性。 2.①武昌起义的背景;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 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 ③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内容及认识; 意义。 ④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⑤辛亥革命的意义。 课 程 标 准
辛亥革命 (2008· 广东理基,63)“各班会党日昌明,„„男子共和争促进”。该情形出现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解题思考:抓住材料中的“会党”和“共和”等信息可以得出此情形出现在辛亥革 命时期。故答案为 A 项。 答案:A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 “我们生在中国实为幸福。各国贤豪皆羡慕此英雄用武之地,而不可行。我们生在 中国,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反而都是沉沉默默,让异族儿据我上游,而不知利用此 一片好山河, 鼓吹民族主义, 建一头等民主大共和国, 以执全球的牛耳, 实为可叹! ” 孙中山先生的这段演讲可以看出其革命的核心目的是 A.推翻满清贵族统治 B.结束帝国主义压迫 C.建立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D.联俄联共实现共同富裕 解析:从材料“鼓吹民族主义,建一头等民主大共和国”分析可知,孙中山进行革 命的核心目的是建立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C ( )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1-6-2祖国统一大业配套课件
撒切尔夫人说: 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 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 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是指 A.英国实力下降,霸权地位丧失 .英国实力下降, B.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 . C.综合国力与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成正比 . D.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 解析: 、 、 三项只是指出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涉及其本质, 解析:A、B、D 三项只是指出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涉及其本质,只有 C 项才 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答案: 答案:C ( )
Hale Waihona Puke 考向1 考向历史与现实
从历史与现实的连接立意
日电“ 新华网北京2010年10月25日电“张灯结彩喜洋洋,胜 华网北京 年 月 日电 张灯结彩喜洋洋, 立意 利歌儿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庄,台湾光复不能忘 利歌儿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庄, ……”由 余名小学生演唱的 台湾光复纪念歌》 余名小学生演唱的《 ……”由20余名小学生演唱的《台湾光复纪念歌》, 25日在 年前举行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的台北中 日在65年前举行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的台北中 日在 山堂(原称工会堂 响起 山堂 原称工会堂)响起。 原称工会堂 响起。 研判 全面系统认识台湾问题
香港、 香港、澳门的回归
2.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原因。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原因。 提示:(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提示: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设取得巨大成就,大大提高了综合国力。 设取得巨大成就,大大提高了综合国力。 国际地位的提高。 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及综合国力的增强 国力的增强, (2)国际地位的提高。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 国际地位的提高 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3)“一国两制”构想是关键,是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一国两制”构想是关键,是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4)港澳同胞期盼回归。 港澳同胞期盼回归。 港澳同胞期盼回归 (5)两个《联合声明》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回归提供了法律依据。 两个《联合声明》 两个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回归提供了法律依据。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1-6-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配套课件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
(
)
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在,广西正利用中国面向东南亚地区桥头堡的独特的区位优势,不断扩大对外开 放,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并取得了商品贸易与投资合作的双丰 收。较之广东的发展,广西发展的优势明显在于
A.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 B.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 C.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找到广西相对于广东的优势,改革开放、北部湾开发、可 持续战略都是两省相似的特点,只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广西独特的优势。 答案:D
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 多党合作 的政治协 商制度 标志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 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中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 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 《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 内容 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并将这 一制度载入了宪法;5个省级 民族自治区先后成立 巨大成就,充分体现 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 越性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背景 救国方案没有实现;民主党派 和中国共产党共同创建了新民 主主义的新中国
考点综合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制度
创立原因
内
容
认识
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 规模展开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 社会
主义
民主、 法制 建设 取得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创立
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
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 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特别提示:民主法制、
公平正义、安定有序是
“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在政治文明建设方 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完善了法律体系, 将“依法治国”写入 《宪法》,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 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 重大的意义。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1-1单元整合配套课件
二、高考主观题实录 1.(2010·上海单科,34) . 上海单科, 上海单科 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 自秦朝以后, 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 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 书令共议国政 ,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 国军政要务。 国军政要务。 请回答: 请回答: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 下图反映了汉、 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 下图反映了汉
2.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 中国封建社会绵延两千年之久,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主要有以下三大特征: 中国封建社会绵延两千年之久, 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主要有以下三大特征: (1)君主专制:一方面,在政治上的体现是帝位终身制,皇位世袭制,渗透着宗 君主专制:一方面, 在政治上的体现是帝位终身制,皇位世袭制, 君主专制 法制的原则。另一方面,皇权至上, 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于一身, 法制的原则 。另一方面,皇权至上,集立法权 、行政权、 司法权于一身, 从而 保证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保证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2)中央集权制: 最根本的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上 、经济上、军事上、 文化上 中央集权制:最根本的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 中央集权制 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 。 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 (3)官僚政治:这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派生物。一方面 ,中国官僚政治的特点是官 官僚政治:这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派生物。 一方面,中国官僚政治的特点是官 官僚政治 为君设,即所有官员都要听命于皇命 , 为君设 ,即所有官员都要听命于皇命,从而赋予官僚政治浓厚的人治而非法治 色彩。另一方面是从选拔官员的程序、 色彩。 另一方面是从选拔官员的程序 、内容和对象来看都是与皇帝意志相统一 的,体现了选拔的封闭性。 体现了选拔的封闭性。
历史: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 考点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课件(福建专用必修2)
联系,存在依赖性、软弱性。 (5)基本布局: 分布畸形,主要产生在上海、广 基本布局: 基本布局 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多集中在通商口岸附近。
探究3】 【 探究 】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给我们带来什 么启示? 么启示? 其一, 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 其一 , 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 。 近 代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外国资本的 侵略和对中国市场的占领,中国丧失了独立发展民族 经济的条件。 其二, 善于抓住和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振兴民 其二 , 族经济的重要策略。 族经济的重要策略 。 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正是抓 住有利的国际环境实现发展。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以及科技革命都为我们振兴 民族经济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机遇。
变式训练2】 【变式训练 】(2010·福州模拟)1872年成立的上海轮船 招商局,它经营的原则是由官府掌握企业的用人及理 财权,具体业务由商人经营。80年代初,它开始发售 股票,当时在市场上往往以超过票面额的价格为社会 所争购。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C ) A.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上海轮船招商局已经完全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 特征 C.上海轮船招商局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特殊 结合 D.上海轮船招商局所需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资本
(2)表现:新建厂矿和新增资本的速度和规模空前; 表现: 表现 纺织业 、 面粉业 等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增长 较缓慢。 (3)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束不久,列强卷土 结果: 结果 重来,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2.国民党统治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概况:抗战前夕国民政府实行“ 币制改革 ” 概况: 概况 和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民族工业有了短 暂发展。抗战以后官僚资本凭借 国家政权 ,打击 民族工业,加上日本、 美国 的经济侵略,民族工 业发展陷入困境。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1-8单元整合配套课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情况,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情况,第(1)问主要考查的是清朝乾隆年间 问主要考查的是清朝乾隆年间 对外国的态度,分析时主要结合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政策和认识回答。 对外国的态度,分析时主要结合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政策和认识回答。第(2)问主 问主 要结合当时社会现实分析,清政府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军事打击,赔款割地,影响了 要结合当时社会现实分析,清政府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军事打击,赔款割地, 人们对西方的态度。 问在回答时分析三个时期的外交特点, 人们对西方的态度。第(3)问在回答时分析三个时期的外交特点,主要从社会性质、 问在回答时分析三个时期的外交特点 主要从社会性质、 国家经济实力、在国际上的地位等方面分析原因。 国家经济实力、在国际上的地位等方面分析原因。 答案: 以天朝上国自居 不愿与他国平等交往。限制中外交往, 以天朝上国自居、 答案:(1)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他国平等交往。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与世界沟通 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 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 (2)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 清政府在鸦片战 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 畏惧西方列强 争中战败, 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 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 争中战败, 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 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 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3)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领先 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朝贡外交 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 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 综合国力不断上升。 自信心增强, 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上升。
最全图文解析版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部分)
2012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部分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局面,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表达了小手工业者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的诉求。
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①③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
智者学派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针对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理性和科学,反对迷信和专制。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体现了哲理思辨的倾向。
【答案】A2、(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6.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
这些举动表明康熙()①崇尚儒家文化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③延揽汉族文士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全国政权,存在满汉矛盾。
作为在汉族地区成长起来的满族政治家,康熙帝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他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答案】B3、(2012年上海文综历史)31.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答案】C4、(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4.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解析】本题以“同一世纪”这一时间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中外若干文化成就的掌握,涉及的考点较多,考的内容也很细。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1-6单元整合配套课件
高考主观题趋势归纳
一、大趋势 1.命题规律 . (1)从考查形式看,近几年考查的多数是选择题,而且多数是材料式 图片、文 从考查形式看,近几年考查的多数是选择题,而且多数是材料式(图片 图片、 从考查形式看 献资料等)的选择题,充分体现对能力的考查、偶尔与其他部分知识联系出材料 献资料等 的选择题,充分体现对能力的考查、 的选择题 题进行考查。 题进行考查。 (2)从考查内容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不是高考考查的热 从考查内容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从考查内容看 点,但要注意为防止猜题押题而故意在冷点中命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 但要注意为防止猜题押题而故意在冷点中命题。 国统一注重对“三大政治制度” 一国两制”的考查。 国统一注重对“三大政治制度”及“一国两制”的考查。
不同。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反封建的纲领性文件, 世界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 《世界人权宣言 不同。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反封建的纲领性文件, 世界人权宣言》是世 《 《 界人民和各国努力实现的目标;二者内容不同, 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 界人民和各国努力实现的目标;二者内容不同, 人权宣言》主要局限在政治 《 权利, 世界人权宣言》把人权扩大到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领域。 《世界人权宣言 权利, 世界人权宣言》把人权扩大到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实 《 现人权是人类的普遍理想和追求;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 现人权是人类的普遍理想和追求;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人权进一步得到重视,人们对人权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战后,人权进一步得到重视,人们对人权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2)重视生存权和发展权,重视集体人权。 重视生存权和发展权,重视集体人权。 重视生存权和发展权
19世纪末 世纪末 20世纪初 世纪初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1-4单元整合配套课件
解析:考查辛亥革命。 问从“ 年春” 解析:考查辛亥革命。第(1)问从“1911 年秋至 1912 年春”这个时间发生的一系列 问从 重要事件,如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重要事件,如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等,可以 《 得出其视角是政治革命。 世纪初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 得出其视角是政治革命。第 (2)问 19 世纪初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 问 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社会习俗的变革之风初开, 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社会习俗的变革之风初开,这是从社会革命角度认识辛亥革 问从政治革命角度看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命。第 (3)问从政治革命角度看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社会革命角度 问从政治革命角度看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看五四运动可得出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和新文化对社会习俗的变 看五四运动可得出思想解放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新文化对社会习俗的变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革产生重大影响。 革产生重大影响。 答案: 政治革命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政治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1)政治革命。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 (2)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社会习俗的变革之 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 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 风初开。 风初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新文化对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思想解放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习俗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9·天津,13)(16 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 . 天津,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 天津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 对战后世界发展 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1-3单元整合配套课件
高考主观题趋势归纳
一、大趋势 1.命题规律 . (1)从考查形式看,选择题的比例比较大,非选择题一般与其它考点知识相联系。 从考查形式看,选择题的比例比较大,非选择题一般与其它考点知识相联系。 从考查形式看 (2)从考查内容看,“民主政治形成过程”的考查重新得到强化; 注意对西方民 从考查内容看, 民主政治形成过程”的考查重新得到强化; 从考查内容看 主政治的特色的考查,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等。 主政治的特色的考查,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等。 (3)从分值上看,本专题在 2010 年高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分别为:全国二卷、山 从分值上看, 年高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分别为:全国二卷、 从分值上看 东、北京等省市各 4 分,浙江 26 分 。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 (10 分 )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 根据上述材料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政治体制。 问考查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思想来源, 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的政治体制。第 (1)问考查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思想来源,即对 问考查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思想来源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考查。 问是对美国三权分立政体具体内容的考查,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考查。第 (2)问是对美国三权分立政体具体内容的考查,是 问是对美国三权分立政体具体内容的考查 教材知识的再现, 较为简单。 (3)问是对三权分立制度的评价, 第 问是对三权分立制度的评价 注意要辩证地看待, 问是对三权分立制度的评价, 注意要辩证地看待, 教材知识的再现, 较为简单。 既要分析其积极进步之处,也要看到其弊端。 既要分析其积极进步之处,也要看到其弊端。 答案: 《 论法的精神》 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 。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 答案: (1)《论法的精神》 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 。一个国家的权 。 力分为立法权、 行政权和司法权。 三者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或: 三权制约与平衡)。 力分为立法权、 行政权和司法权。 三者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 或 三权制约与平衡 。 (2)立法权: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 ,总统对立法有否决 立法权: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 立法权 权;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 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行政权: 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 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 得超过两届。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得超过两届。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3)可避免滥用职权 避免独裁或绝对权力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 可避免滥用职权(避免独裁或绝对权力的出现 可避免滥用职权 避免独裁或绝对权力的出现), 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三权扯皮,甚 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三权扯皮, 至相互否决,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统治集团意志的有效贯彻。 至相互否决,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统治集团意志的有效贯彻。 治集团意志的有效贯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01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选择题】(单选题,20题,共计40分)01.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同居共食,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
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郡县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宗法制02.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03.秦朝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革除东周以来政治弊端的重要决策是()A.建立刺史制度B.确立三公九卿制C.推行郡县制D.以法治理国家04.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
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
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云云。
秦始皇封山的最主要的目的是()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控制C.给皇权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权至上D.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05.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些官员()A.定期朝觐皇帝B.监督监察百官C.负责地方行政D.拥有世袭权06.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
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
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①刺史②都察院③御史台④参知政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07.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D.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08.郡县制、刺史制和行省制的相似之处是()A.最初都是地方行政区划制度B.其相应机构都直属于中央六部管辖C.都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设立D.都被其后的历代王朝沿用09.“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一轮复习】
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
1、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 B、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D
2、西周分封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 A 分封土地 B 分封爵位 C 规定义务 D 规定贡赋
考点2、西周的宗法制
1、地位: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公元前3 世纪末
公元前1世纪 公元1世纪
19世纪初
20世纪初
1912 1 99 1804 公元元年或1年 注意:公元前的年代数字越大距离我们今天越远;反之越近。
前221
前99
跨公元元年的要减去一年;一个世纪是100年。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
• • • • •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半;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1、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只有周王室才可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称为大宗 C、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绝对的 D、大宗和小宗只是家族的等级关系
B C
2、通过实行宗法制,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 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 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二、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上: 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4、军事上: 构筑有效的国防体系(北击匈奴收河套、修 筑长城和直道;南征越族、开渠设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011·济南二模著名史学家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国农业起源具有“满天星斗”的特点。
以下选项中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北京人遗址已发现采集和猎取食物的遗迹B.湖南玉蟾岩、陕西半坡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等地都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C.除了黍、粟、水稻外,起源于战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大豆等D.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大量稻谷的遗存1.B【解析】理解材料中“满天星斗”这一关键词。
A、C项不能反映中国古代农业起源,D项不能反映材料中“满天星斗”的特点。
B项多处遗址发现人工栽培水稻,说明中国农业起源具有“满天星斗”的特点。
2.2011·湛江模拟《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材料的大意是在小农经济条件下,耕织结合,平时不论织与不织,都得吃饭,这样一来,家庭手工业是不用核算成本的。
所以,材料强调的是生产成本较低的问题。
3.2011·广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
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引自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材料二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
其盛非宋州可比。
——引自(北宋)王巩《闻见近录》材料三材料四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
扬州等城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材料五唐朝王建有诗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夜看扬州市》)唐代李绅有诗曰:“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宿扬州》)材料六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的一个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
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工商业城市分布区域发生的变化。
(3)唐朝后期,扬州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
结合材料四、五,概括指出扬州繁华的表现。
(4)根据材料六,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3.(1)政治、军事的需要;商业发展的结果;交通要道人口聚集的结果。
(2)由主要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发展。
(3)表现:成为商业大都会;手工业发达;外商云集;水运发达;夜市繁华。
(4)原因:交通要冲;手工业、商业发达;城市人口增加。
(5)特点:专业化城市出现:经济功能加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第(1)题从两则材料中提取信息,概括得出,注意语言要精练。
第(2)题,正确解读地图,语言表述要准确。
第(3)(4)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概括得出。
第(5)题,注意限定语“新特点”。
4.2011·威海统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a)和图(b)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哪种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图(c)中的商业有什么特点?(3)图(d)和图(a)、图(b)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商人是古代社会交往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但其社会地位却很低,原因何在?谈谈你对商人的认识。
(4)比较上述几幅图,哪幅图给你印象最深?它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4.(1)图(a)反映的是刀耕火种,图(b)反映的是铁犁牛耕。
铁犁牛耕更进步。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是农业生产力提高的显著标志,它使农产品的产量有所提高,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2)突破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3)联系:商业经济的繁华建立在农耕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原因: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认识:商人拥有大量财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商人的活跃也形成了特殊的交通现象;客商也常面临人身财产的安全风险;商人重利轻离别等。
(4)图(a):锄耕是古代中国农业重要的种植经营方式,锄耕的出现促进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图(b):新的耕作方式有利于土地的进一步开垦和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加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图(c):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扩大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物质文化交流。
图(d):商业的繁荣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古代社会的进步,商税成为古代政府的重要财源。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解析】本题选用不同图片来反映农业生产方式演变及商业发展的状况,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材料的解析能力。
解题关键是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注意时间限制是清代,结合宋以后商业及城市发展回答。
第(3)题注意农业与商业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4)题选择任意一幅图回答即可,注意语言表述要简洁。
课标文综35.H1、J2[2011·安徽卷] 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
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
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牛疫。
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材料二近代中国工业十分落后,农业机器主要依赖进口,表1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
表1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单位:1000海关两年代各种机器和工具(A) 农机具(B) B/A(%)1912-1916 15956 118 0.741917-1921 39269 798 2.031922-1926 43074 390 0.911927-1931 55192 998 1.81 ——摘编自章有义《明清及近代农业史论集》材料三2011年初,“十一五”、“十二五”交替之际,农业部发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201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告别了以人畜力作业为主的时代、进入了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时代。
——摘自《加速中国农机化进程的强大推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七年记》,《农民日报》2011年4月2日(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2)指出材料二所显示的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状况,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三概括中国当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直接原因,联系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实分析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趋势。
课标文综35.H1、J2[2011·安徽卷] 【答案】(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2)由农机具在进口机具中所占比重低看出:农业生产已经使用机器,传统农具仍是主要劳动工具。
民国政府的倡导,近代化在农业领域的拓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人多地少;综合国力弱,农民购买力低下。
(3)政府重视“三农”问题,予以政策扶持;综合国力增强,农民购买力提升。
劳动者素质逐渐提高:古代、近代劳动者缺乏受教育的机会;当代形成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古代主要使用人畜力;近代开始引进和使用农业机器;当代普遍使用农机具,广泛运用农业科技。
【解析】本题主要以农业为主线,考查我国古代、近代、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
内在线索明晰,但跨度大,解题时应联系所学知识,领会材料中的关键词,根据历史阶段特征来具体分析相关问题。
第(1)问首先界定时间为“古代”(楚相孙叔敖、汉代等),再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牛耕”“犁耕”“境内丰给”“牛疫”等,就不难组织出古代农业的特点了。
第(2)问注意包含两个小问,指出“状况”,分析“这一状况”的原因。
“状况”根据材料不难看出已经在使用机器,但是机器所占比重低;再根据表中所给时间可以判断出是民国初年,联系教材相关内容(民国初年经济概况)就可以得出这种状况的原因了。
第(3)问是以时政热点为切入点,考查当代农业状况,其中也是包含两个小问。
第一小问关键是审清关键词“直接原因”,从材料“农业部发布”等信息不难回答;第二小问的“趋势”要联系史实,这一问题综合性较强。
所以,从这一问题可以看出,历史考试还是侧重于对基本史实、基本概念的掌握。
课标文综14.H1[2011·福建卷] 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
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①在汉代就已出现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课标文综14.H1[2011·福建卷]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灌溉工程——坎儿井。
结合本题特点,可用排除法。
坎儿井是在汉代出现的,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很多像都江堰等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所以②的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②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课标文综10.H1[2011·山东卷] 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课标文综10.H1[2011·山东卷] B【解析】本题利用图片考查了古代中国农业的特点之一——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采用新技术,改进农具,进行细致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汉代使用四齿钉耙耕作反映了农民利用新农具进行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择B项。
A、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汉代以前已经开始使用铁器,推广牛耕,而雇佣关系出现于明代,均可排除。
课标文综12.H1[2011·四川卷] 下列水利工程中,把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A B C D课标文综12.H1[2011·四川卷] A【解析】本题考查灵渠开凿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