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田园词对精神家园的构建
由《东坡乐府》探究苏轼的精神家园
Cultural history ◄文化史论由《东坡乐府》探究苏轼的精神家园雷蕾(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要】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词作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收录于《东坡乐府》之中。
苏轼初入仕途时意气风发,胸怀壮志,想要建功立业,然而乌台诗案后无端被贬,志向抱负难以实现,故其作品中充满了忧愤感伤与壮志难酬之情。
但是苏轼并未因此与官场世俗同流合污,仍旧坚守自己高洁傲岸的品格,忧国忧民,希望造福天下苍生。
苏轼是性情中人,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的深厚的手足之情、伉俪之情、思乡之情以及他与朋友间的莫逆之交都带给读者很深的感动。
在经历了人生的诸多坎坷之后,苏轼并未走向消沉,其词作体现出达观超尘与乐观旷达的思想特质。
本文立足于《东坡乐府》,通过文本细读的研究方式,从宦海沉浮、情深似海、超然旷达三个维度探究苏轼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东坡乐府》;苏轼;精神家园【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引言苏轼( 1037-1101 ),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 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 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他代表了北宋文学成 就的顶峰,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 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影响,在文学理论方面也有很高建树。
苏轼一生历经宋代 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个时期,这一时期的北宋社会矛 盾凸显,十分复杂,苏轼政治生涯大起大落,乌台诗案是其 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但政途上的坎坷、仕途上的失意和对人 生的怀疑为苏轼提供了文学创作的土壤,造就其“闪耀在中 国千年历史星空”的文学成绩。
苏轼一生创作两千七百余首诗,共有三百四十四首词收录于词集《东坡乐府》之中。
一、宦海沉浮(一)意气风发在《南乡子•旌旆满江湖》中,“旌旆满江湖,诏发楼 船万舳舻”111借《前赤壁赋》中曹操“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意气风发来表现自己的壮志凌云,渴望有所成就;“投笔将军因笑我,迂儒,帕首腰刀是丈夫”借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达对于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 渴望和对英雄的敬佩;“粉泪怨离居,喜子垂窗报捷书”此 处以女子的口吻,女子与丈夫离别后,以泪洗面,无心梳妆与收拾家务,只一心期待战争的捷报传来,以至于蜘蛛结网,与“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田园诗的意义和价值
田园诗的意义和价值
田园诗是一种诗歌形式,以田园景色和农村生活为主题,描绘了自然的美和朴素的生活。
田园诗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宣扬自然美和纯朴生活:田园诗追求自然、纯真和平静的生活状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它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观,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唤起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2. 对抗都市化的冲击: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压力常常让人感到迷失和疲惫。
田园诗则通过回归自然和农村生活的描写,提供了一种反抗快餐文化和都市化冲击的力量。
它让人们可以通过阅读和思考,找到内心的宁静和灵感。
3. 反映文化历史和价值观:田园诗常常描绘了农民劳动、村庄生活和农田景观,反映了农耕文化和农村社会的历史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田园诗,人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社会风貌和人们对自然、生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看法。
4. 艺术审美的享受:田园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优美的描写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通过欣赏田园诗的音韵和意境,人们可以感受到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提升审美情趣。
总之,田园诗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传达自然美和纯朴生活的追求,对抗都市化冲击,反映文化历史和价值观,以及提供艺术审美
的享受。
它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对于人们的情感满足和精神寄托具有重要作用。
《东坡乐府》的精神世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东坡乐府》的精神世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东坡乐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部乐府诗集,共收录了苏轼生前所作的138首乐府诗歌,其中不乏名篇佳作。
这部诗集在历史上曾多次传抄,并且引起了后世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苏轼的东坡乐府表现了他的个性、民俗、风俗、城乡景色、历史传说等多方面的文化内容。
二、研究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东坡乐府》中所体现的苏轼的精神世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苏轼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继承。
2.苏轼对生存状态的认识和思考。
3.苏轼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探索。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东坡乐府》原文的深入阅读和分析,结合苏轼的个人历史、时代背景和文学思想等多方面信息,对其文化内涵和精神趋向进行探索和分析。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认识苏轼的文化思想、推广《东坡乐府》的优秀文化传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此外,这个研究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识别和认识。
五、预期目标
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对苏轼的文化思想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阐释,进一步探讨《东坡乐府》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为推广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苏轼写的关于田园生活的诗
苏轼笔下的田园生活诗歌艺术田园生活的美妙描绘1.1 《赤壁怀古》描写的田园景色•载酒步歌间烟户,千壶煮酒忙。
红衣莫话钱塘事,云山知有乐天堂。
•持竿待风迟暮,色莫厌丹青。
双双燕子窠边树,只有空来双。
1.2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乡村风景•松叶慢慢落彩畦,秋阳下处处炊烟。
•鞍马疑是雁无腿,百般红紫斗芳菲。
1.3 《浣溪沙·一别都门三改火》描绘的农田景色•红蓼丛中秋水浸,半江桥上酒初醒。
今夜鄱阳江头雨,怕船归去又误程。
田园生活的人情美谈2.1 《夜泊水村渡》中的田园渔民情思•茫茫天涯何处是?绿莎草地净无苔。
•江边何事?尽是钓鱼翁,唯有秋千细索横。
2.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体现的僧俗和合•寺阁浮云,映日荷花,只有一帘幽梦。
十里春风,几缕孤香,叩蒙拜草堂。
•刹过朱门酒肉价,斜倚阑干,忘却佛凡。
愿教化鱼龙变化,百世开方。
2.3 《竹石》中的诗人安闲自在的乡村生活•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东风吹客船。
•夏鸟晚栖木兰彩,春山初盛柳丝烟。
2.4 《江神子·莺啼序》中的舒适的农家生活•煮酒长安市上,还应有画作。
片地荒荒,未生一点寒暑。
寄书何用钱?空分水渠。
苏轼诗中的农事体验3.1 《浣溪沙·三衢道中》中的农民忙碌画面•又雨初晴,瞅销魂,始成。
花柳老重门,乌蛮酒绿添。
•有人高唱木兰歌,有人化作飞蛾舞。
•移船坐岸,江流放舟。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2 《临江仙·夜归临皋亭有怀》中的丰收喜悦•羊蹄断续秋声里,生偷酒、怀采莲子。
渔船急急浑似箭,渔父只言女回好。
•采菊村中婚嫁好,伴拂郎君横鲤凫。
凡君志,合此鱼与熊,满始皆盈思。
田园生活中的感悟与人生哲理4.1 《梅花》中的坚韧与自立精神•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润色春山雪,留照海棠新。
天中何处无芳草,墙外何曾无行尘?4.2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襄阳曲》中的顺境逆境间的人生态度•吞声踯躅滟滟口,项目肠,苦辛处,探春枪榦,群来赩,铺地经行过。
论苏轼的家园意识
论苏轼的家园意识
芦婷
【期刊名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年(卷),期】2017(000)A01
【摘要】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东坡词多豪放旷达
之情,清丽婉约之态,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水品。
东坡一生蹉跎,一生追索,“家园意识”是其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
东坡词中对现实家园、理想家园以及精神家园的探索,表达了东坡强烈的回归意识和追寻精神,是他作为伟大文豪强大生命力的具体体现。
【总页数】5页(P29-33)
【作者】芦婷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2
【相关文献】
1.苏轼的家园意识 [J], 刘晗
2.让苏轼陪伴学生的成长——苏轼诗文专题教学在苏祠邻里引领学生走近苏轼 [J], 李松
3.家园意识闽东诗群的生态美学立场 [J], 许陈颖
4.传承苏轼文化弘扬苏轼精神“第十八届苏轼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
[J],
5.重塑“家园意识”推动乡村振兴路径探讨 [J], 袁绫;陆志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轼田园诗词研究报告
苏轼田园诗词研究报告一、引言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
他的田园诗作品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代表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苏轼的田园诗进行研究,探讨其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和意义。
二、苏轼的创作背景1. 宋代文化背景:宋代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人们的文化审美需求日益提高,对自然美和闲暇生活的向往逐渐增加。
2. 自身经历:苏轼曾多次被贬官,被迫离开京城,这使得他有了更多时间和机会体验田园生活,同时也让他对人世间的痛苦和苦难有了更深的感悟。
三、苏轼田园诗的艺术特点1. 风景描写:苏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其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崇尚。
2. 人与自然的融合:苏轼在田园诗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将自然视为人的良师益友。
3. 情感抒发:苏轼在田园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与心境。
四、苏轼田园诗的意义1. 美学价值:苏轼的田园诗以其优美的音韵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审美价值:苏轼的田园诗向人们展示了自然美和闲暇生活的价值,加深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情感价值:苏轼通过田园诗传达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感慨,引发了人们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
五、结论苏轼的田园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反思,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情感的抒发。
他的田园诗无论是从美学价值、审美价值还是情感价值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论陶渊明对精神家园的探索追求实用1份
论陶渊明对精神家园的探索追求实用1份论陶渊明对精神家园的探索追求 1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刻标杆, 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优秀代表,被称颂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宗师”,是古今大贤的典范, 高风亮节的象征。
但是研究者往往只是就其人格或诗品进行论述,容易忽略陶渊明在人生道路上对自身精神家园的探求过程,这是一个人花费一辈子精力的人生探索。
像他说的“吁嗟身后名,于我如浮云”(《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他看中自己在现实中的生存价值,而对身后之事,不是很关注。
其时陶渊明已有高隐之名,被称为“浔阳三隐”之一,可是相比之下当时的陶渊明依然不如后世声名那样的熠熠生辉,原因正是后人对其人格诗品的大加论述,将其提升到了一个士人榜样的位置,却不甚了解这个过着悠然田园生活的诗人那颗追求不已的心,以及在追求中所作出的痛苦抉择。
陶渊明追求的是一个人的生存价值,不论是治世还是修身,都要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追求。
尽管仕途上的无所作为让陶渊明愤懑不已,诗人的猛志理想无法实现,可是他终究走出了一条让后来士人无比崇慕的道路,也使自己的人生追求为后来的失意士人构筑了一座精神堡垒。
孟子有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万章》)陶渊明,生于公元三六五年(晋哀帝兴宁三年) ,卒于公元四二七年(宋文帝元嘉四年) 。
他的大半生处于我国封建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战的黑暗时代,这个时期晋宋易代,各个地方势力互相__夺利,民不聊生。
陶渊明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曾祖陶侃以军功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但是到陶渊明这一代已经没落。
在有晋一代,士族门阀制度愈发严格,一个人能否出仕,能否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于他的家族背景。
而对与家族已经没落的陶渊明来说,能够在社会上混入上层的统治阶层是具有相当的难度。
魏晋以来各种__涌动,儒家已经不再__,政治的严酷让玄学清谈愈发严重,更多士人不再关心国家社稷,抱着一种明哲保身的态度生活,缺乏真诚。
苏轼的家园意识
第 37卷 第 1期
中州大学学报
2020年 2月
Vol.37 No.1
JOURNAL OF ZHONGZHOU UNIVERSITY
一、家园,总与故乡有关 故乡中的远山、近水,田园、牛羊,还有那方小小 的庭院,前后遍植林木,院内花木扶疏,这一切定格
为温馨而浪漫的时空场景,给予生命个体最原初、最 新奇的生命体验。无论以后身在何方,哪怕故乡的 山河、草木 早 已 模 糊,甚 或 再 也 无 法 返 回 曾 经 的 故 土,但故乡始终是个体生命家园意识的起点。正如 托尔斯泰在晚年时讲:“孩童时期的印象,保存在人 的记忆里,在灵魂深处生了根,好像种子撒在肥沃的 土地中一样,过了很多年以后,他们在上帝的世界里 发出它的光辉的、绿色的嫩芽。”[1]24故乡,承载着生 命个体最初的生命悸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 人浓厚的家园意识首先指向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 “举头望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露 从 今 夜 白,月 是 故 乡明。”“海上 生 明 月,天 涯 共 此 时。”此 等 诗 句 俯 拾 皆是,文人一次次在精神层面完成着对故乡的重构 和怀想。故乡,不仅仅是生命个体的原点,更是人类 永恒的精神栖息地。苏轼一生历经贬谪,漂泊不定, 回望故乡成为他诗词文赋中反复吟咏的主题。诗 曰:“每逢蜀 叟 谈 终 日,便 觉 峨 眉 翠 扫 空。”“君 不 见 峨眉山西雪 千 里,北 望 成 都 如 井 底。”“我 家 江 水 初 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苏轼尽情吟唱着对故乡的 怀念和眷恋之情,峨眉、蜀江成为故乡的代名词。同 时,故乡不仅仅有蜀江、峨眉,还有素朴、真挚的乡邻 关系,以 及 浓 郁 的 风 土 人 情,“人 闲 正 好 路 傍 饮,麦 短未怕 游 车 轮。城 中 居 人 厌 城 郭,喧 阗 晓 出 空 四
试析苏轼的家园情结
美, 他在 《 记先 夫 人 不 残 鸟雀 》 一 文 中写 道 : “ 吾 昔
升 家 园 的内涵 。在 这里 , 他 采用 了两 种 策略 : 一是
少 年时 , 所 居书 室前 , 又 竹柏 杂 花 , 丛生 满庭 , 众 鸟 巢 其上 。武 阳君 恶 杀生 , 儿 童婢 仆 , 皆不 得 捕取 鸟 巢。 数年 间 , 皆巢 于低 枝 , 其 觳可俯 而窥 也 。 又有 桐 花凤 四五百翔 集其 间。 ” J 1 . , m - I 故居 的美 好记 忆常 常
YU Ti a n pe ng
( S i c h u a n I n f o r m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l l e g e ,G u a n g y u a n S i c h u a n 6 2 8 0 1 7 , C h i n a )
Ke y W o r d s :S t i o n
在 苏 轼 的诗 文 中 , 有 一 些 以新 居 、 庭台、 菜 圃
为标题 或 为意象 ,这 些诗 文 中呈现 一道 特别 的家
中经 济发 展 、 文 化崇 古 , 但初 宋 平蜀 时 的大 量杀 戮 和财 富 掠夺 , 毁 坏 了这块 相对 安 稳 的世 外桃 源 , 这
园景象 、 涌 现 出一 股浓 厚 的家 园情结 。 如果 对苏 轼 的家 园情结 做 进一 步探究 , 其 中的 “ 家” 包 含 了如
下具体 层次 。
一
样就“ 给西蜀文人带来特殊的心理面貌 , 即大都有
浓 重 的乡 土之恋 ” , “ 即便 像 苏轼 这样 的旷达 者 , 也 不断在 诗 中表达 乡 土之恋 ” 。 [ 1 1 5 6 7 苏轼 的 乡土之 恋 , 有时是 借 景抒 情或 直抒 胸臆 来 表达 的 ,如 , “ 西望 峨嵋 , 长羡 归飞 鹤 ” ; “ 乘槎 归 去 , 成都 何在 ? 万里 江 涛汉 漾 ” 。 ‘ q 涂借 景抒情 、 直 抒胸 臆这 些常 用 的手法 外 ,苏轼 还 常常 通过 对故 居 的 回忆 和 向往 融 人思 乡之 情 。 在 苏轼 的记 忆 中 , 儿 时的故 居环 境非 常 幽
苏轼离别黄州之际,面对送别的邻里好友,他写下了一首《满庭芳》,词作不写离情却写人生,读来引人深思
苏轼离别黄州之际,面对送别的邻里好友,他写下了一首《满庭芳》,词作不写离情却写人生,读来引人深思《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这是苏轼在黄州时写的一首诗。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这首诗的诗题与第一句中,都出现了“东坡”二字。
“东坡”,众所周知,是苏轼的号。
自苏轼来到黄州后,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件事,这两件事都是当务之急,一件关乎苏轼一家人的饮食。
因为苏轼经历了人生的巨大转折与起伏之后,来到了黄州的。
苏轼来到黄州后,生活陷入困顿,苏轼的黄州好友马正卿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从郡里为苏轼申请下来一块旧地。
这块地在黄州州治黄冈城东。
于是苏轼便带领一家人开垦整治荒地,在地里种上了庄稼,苏轼亲自躬耕其中,这样一来,苏轼一家人的饮食暂时得到了保障。
因为这块地位于城东,而且是一块坡地,所以苏轼便以这块地的方位和特点为名,自号“东坡”。
苏轼一有闲暇就到田间地头躬耕劳作,这块地的不远处就是奔流东去的长江。
当庄稼喜获丰收,苏轼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为此还饮酒相庆,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写成的。
刚说了苏轼来到黄州的第一件当务之急,还有一件就是苏轼一家人的居所。
关于苏轼在黄州的居所,也是在朋友的帮助下营造的,在这块地的旁边,苏轼和友人合力筑起了一座简陋的居室,并将这座居室取名为“雪堂”。
苏轼还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悬挂在门匾上,在黄州雪堂,苏轼一住就是将近五个年头。
黄州是苏轼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不光是因为他在这里度过了将近五年的时光,还因为黄州是苏轼的文学创作的黄金期、高峰期。
苏轼的才华在黄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的创作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的状态,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文学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孕育而生的。
正所谓笔墨融于山水之间,方有传世文章出世。
如《前、后赤壁赋》、《黄州寒食帖》,尤其像《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等蜚声词坛的精品佳作,都是苏轼黄州之作。
田园,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
田园,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作者:林芳忆来源:《初中生之友·中旬刊》2020年第10期鹧鸪天·戏题村舍〔宋〕辛弃疾鸡鸭成群晚不收。
桑麻长过屋山头。
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
去年溪打那边流。
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
浣溪沙·渔父〔宋〕苏轼西塞山边白鹭飞。
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世间万事万物,皆可入诗。
社会环境和自然形态为诗歌的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人们可以将眼前的山川河流、心中的喜怒哀乐都写成诗歌。
田园诗,指的是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
作为接地气的诗歌,它一直在努力吸收天地灵气的过程中潜滋暗长。
创作者多通过田园诗来表达对大自然的钟情与热爱、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懑、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出世入世之间的矛盾心理。
说到田园诗,我们一定要提其开山之人——东晋诗人陶渊明。
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淡泊高远,他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然忘机……这些耳熟能详的诗歌摆脱了世俗功利,给人以明净单纯的冲淡之美。
宋代苏轼与辛弃疾二人在豪放词方面的成就可以称得上是两座高峰,但他们的仕途都不顺遂。
言为心声,豪放派词人在被贬谪的岁月里,把山水田园作为精神寄托,留下的作品照样自然清新、幽雅经典。
辛弃疾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他的建议非但未被采纳,还遭到了主和派的打击,他无奈地过了多年隐居生活。
“新柳树,旧沙洲。
去年溪打那边流。
”农村生活从来没有什么大变化,无非是小溪去年从那边流,今年自这边流。
“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
”民风古朴,嫁娶有礼有节。
鸡鸭成群、六畜兴旺、桑麻丰茂,人们在此生儿育女,每日吃饱喝好便很满足,别无所求。
“有何不可吾方羡”,辛弃疾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古朴恬淡的生活似乎打动了他的心。
带湖见证了辛弃疾落职闲居的岁月,从豪情满怀到老骥伏枥,可满腔抱负的将才不该被埋没于此。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浅谈东坡词中的精神食粮-模板
浅谈东坡词中的精神食粮苏轼是北宋著名词人,多数人就其革新解放精神和浪漫主义情调进行分析,而苏轼对词作的深刻意蕴则很少深入探究。
其实东坡词作中深含着忧国忧民的思想、个人理想和抱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其深刻的思想意蕴是其词作流芳千古的灵魂。
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民族斗争是宋代主要的社会问题,在词史上,苏轼较早把民族矛盾引入词中,扩大了词的题材,增强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
熙宁八年(1075)七月,辽主胁迫宋王朝,“刘”地界‘辽”,“凡东西失地七百里”。
这年冬天,苏轼写了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其下片:“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中借出猎习射,来抒发他渴望驰骋沙场,为国靖边立功,驱走入侵之敌的豪情。
在这以前,范仲淹在西北边上写的《渔家傲》词,抒发了“燕然未勒遇无计”的苍凉悲壮的感慨,也包含着对国事的关心。
但是,苏词所表现的爱国感情却强烈得多,深厚得多,风格也更为道劲豪放。
元丰四年十月,苏轼贬官黄州,当他得知种鄂率军大败西夏时,异常兴奋。
但不到一个月,战局剧转,宋军惨败,折损将土与民夫三十。
自此,西夏更加猖撅。
国势的虚弱衰危,个人遭遇的坎坷,使苏轼内心处于极度的矛盾之中。
苏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泛舟赤壁矾,写下了一首热情向往英雄事业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以祖国雄伟壮丽的江山和悠久的历史作背景,借对历史舞台上曾导演过的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的周瑜的怀念,塑造了一个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而抒发了作者强烈渴望为祖国作一番事业的抱负。
词中也流露出事业无成、早生华发的感叹,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这里虽有政治上无可奈何的一丝哀怨,但向往英雄业绩的豪迈气魄,仍是苏轼全词的主旋律。
二、关心民生疾苦,对穷奢极欲的统治者的不满苏轼在考进士所作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中心就是“仁政”治国,但苏轼比较重视客观实际。
因此,他能够关心国家命运,写下许多反映国计民生的优秀作品。
南宋词中的田园意境描绘
南宋词中的田园意境描绘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文学成就和艺术价值被人们广泛认可。
在南宋词的作品中,田园意境描绘占据了重要地位。
田园意境是指通过描绘农村自然景观和农民生活来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纯朴、宁静、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南宋词中的田园意境描绘。
首先,南宋词中的田园意境描绘主要集中在描绘农村的自然景观上。
词人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揭示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肠。
”这里通过描写霜禽和粉蝶,展现了秋日田野的静谧和生机。
在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他写道:“时有萤灯一两行,飞入寒窗度碧霄。
”这里描述了夜晚的农村,描绘了萤火虫的闪烁和童年时的情景。
词人们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形容词、比喻、拟人等,将美景与田园意境巧妙地结合起来,给人以视觉享受和心灵的满足。
其次,南宋词中的田园意境描绘也涉及到农民的劳作和生活情景。
农民是田园生活的主要角色,他们的辛劳和朴实形成了南宋词中独特的田园意境。
词人们常常通过描绘农民的劳作场景和情感来传达对纯朴生活的向往。
例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一年占得浮名利,百岁南村羡麻姑。
”这里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羡慕和向往,将农民的智慧和幸福与田园意境融为一体。
同时,词人们也揭示了农民的苦难和悲伤。
苏轼的《念奴娇·昼夜思君不敢言》中写道:“珠帘暗卷云烟重,淡烟寒柳映堤波。
”这里描绘了思念的女子,也反映了农村中的离愁和辛酸。
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写,词人们展现了对真实、纯朴、自然的向往和赞美。
此外,南宋词中的田园意境描绘还涉及到与人的情感和心境。
词人们通过田园意境的描写,表达了对幸福、对爱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在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他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里通过回忆兄弟相聚、共度仲秋的情景,表达了对离别和孤独的思念之情。
苏轼 田园 古文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文学作品涉及诗、词、文等多个方面,其中不乏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和向往。
以下是一篇苏轼关于田园的古文《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并引》之一,这篇诗反映了苏轼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
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
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
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
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
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他赞美了田园的宁静和丰收,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现实生活的满足。
诗中的“斗酒与只鸡”描绘了田园生活中的欢愉场景,而“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苏轼的这些田园诗篇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苏轼在黄州写的这首词,人物心境和自然情景融合,读来浸润人心
苏轼在黄州写的这首词,人物心境和自然情景融合,读来浸润人心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苏轼《初到黄州》元丰三年2月,45岁的苏轼到达黄州。
此时的苏轼刚刚经历了“乌台诗案”,他的处境艰难窘迫,过着困顿迷茫的生活,刚到黄州,他就写下这首诗。
这首诗还带有些许自嘲的意味,他在赞美黄州的自然风景的同时,表达了热衷国事的决心,但另一方面又流露出对现实的困惑和疑虑。
也正如诗中所写,苏轼在黄州的实际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苏轼到黄州后寄居在定惠院,黄州知州徐君猷对他厚待有加,但他还没有从“乌台诗案”的阴影中走出来。
在定惠院时,苏轼写下了著名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一向洒脱乐观的苏轼在经历了这场宦海风波后,又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内心自是十分痛苦,思想一度变得悲观消沉。
为避免非议,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苏轼谨言慎行、处处小心,常常是闭门深居,过着孤寂凄清的生活,心境颇为灰暗、落寞。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道出了苏轼在患难之中的情绪和惊悸不定的生活现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这首词将苏轼内心孤独,犹如失群孤雁的忧愤孤寂的精神状态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这首词也可以说是苏轼初到黄州的精神状态的写照。
过了一段时间,苏轼由定惠院搬迁到长江边上的临皋亭,逐渐开始适应黄州的贬谪生活。
到黄州的第二年,苏轼在老友马正卿帮助下向黄州府求得黄州城东门外故营地59亩,苏轼亲自劳作,躬耕田间地头。
苏轼将这块地取名东坡,他还在田地周围种上树木,修筑了几座简陋的房屋,取名雪堂。
这样一来,苏轼不仅不用再为生计犯愁,还有了一处可以饮酒谈天、消愁解闷的绝好地方。
黄州是苏轼人生之旅中的一个驿站,他在这里度过了五年的时光,这五年不但是仕宦旅程中跌宕无尽的晦涩期,也是他人生中的低潮期,而且是经济上为解决衣食而躬耕农田,节俭持家的时期。
和陶桃花源 苏轼解析
和陶桃花源苏轼解析
《和陶桃花源》是唐代诗人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的附赠诗歌,此诗一共四十三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和安宁幸福的桃
花源生活。
这首诗歌被宋代文学家苏轼引用,并加以解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幸福安宁的社会图景,与宋朝的物欲横流形成鲜
明的对比,苏轼在解析中更是深入挖掘了这幅社会图景所蕴含的思想。
苏轼认为,陶渊明的这幅社会图景是道家思想在政治和社会体制
上的一种理想化表达,其中的宽容、和谐、自然、无为等思想体系都
是中国古代哲学对于生命价值的最高追求。
苏轼还认为,中国的古代文化和道家的思想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
现实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中国需要一个新的道德观念和生命哲学,
这个哲学应当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道家思想和自然主义的理论,才
有可能给现代社会带来一种平和、自然、宁静的去杂性体验,也就是
真正的幸福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苏轼的《和陶桃花源》都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无价之宝,是对中国社会和民族精神的追
寻和回归,也是对于人类幸福的一种坚定信仰。
苏轼 田园 古文
苏轼田园古文
苏轼的田园古文,如《东坡》和《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等,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其中,《东坡》中描述了雨后东坡的清新景象,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享受。
另一篇,《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中,作者描述了雨后软草平莎的清新景色,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的关注。
以上两篇古文都体现了苏轼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农民的关心和同情。
这些作品反映了苏轼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也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魅力。
论苏轼的和陶诗
论苏轼的和陶诗《论苏轼的和陶诗》一、苏轼突出的和陶诗唐代乐府诗代表人物苏轼同陆羽一起被称为“宋元和陶”。
苏轼的诗风横溢、深邃蕴藉,写照月下梦中、山居秋暝等,描摹诸如湖光山色、正山小雨、微风吹柳等具体及山水景物,尤其在以山水为主的和陶诗篇章表现突出,具有浓郁的自然情感。
举凡“夜游宛津”、“南乡子”、“傍河芳草”、“言怀”等,抒写山清水秀、心境恬静的景色,都体现出苏轼极盛时期的文人乐道空灵自在,把山水融入景情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美丽境界,深深触动读者的心。
二、苏轼的和陶诗空洞幽静苏轼的和陶诗表达了昏暗的湖畔忧伤的气氛。
尤其是“金陵怀古”、“正山小雨”等,不仅表达出诗人空洞无助的兴奋心情,而且表达了一种旷古的拙深的幽静的景色,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则更加深切自然。
苏轼的和陶诗着重于表现诗人游山玩水的欢乐情景,并表达了一种山水空灵,无穷静谧寂寥的情怀,把景色融入到诗人的文学艺术中。
这样的山水景色能够让诗人把心头之情完美的表达出来,拥有不一样的魅力。
三、苏轼的和陶诗传承“自然”透过苏轼诗词的山水描写,他把绿色的大自然融入到和陶诗作品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这样的自然色彩的诗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苏轼的和陶诗在以游山玩水为桥梁,从山水景色中反映出自身之情的过程中,又强调了他的诗的景的个性和自由的精神,传承了“自然”的精神。
因此,苏轼的和陶诗对独立自然、描摹山水景色、表达自我情感等山水诗歌特色及其人文情怀表现出苏轼独特的诗风,即把景色融入心情,传承了“自然”的精神,将静谧的山水美景融入到自然的艺术诗风之中,让我们得以深入苏轼和陶诗的世界,而分享他空洞幽静、深情幽美的诗歌意境。
结苏轼的和陶诗博大精深,隐晦细雅,穿插夹揉炼制,把山水融合到诗情中,传承着“自然”的精神,把心灵的渴望融入到景色之中,令人流连忘返。
苏轼的和陶诗不仅丰富了文学艺术,而且可以得到一种天然的宁静、安宁,而和陶诗给人以无限的感受,传达了一种自然的感动。
苏轼的诗词艺术特点与社会思潮
苏轼的诗词艺术特点与社会思潮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
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才华和独特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将探讨苏轼的诗词艺术特点以及他与当时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
一、自由奔放的艺术表达1.1 自然意境:苏轼倾向于描写山水风景和田园生活,通过大自然与人文情感相结合来表现内心世界。
1.2 艺术手法:苏轼善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描绘,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1.3 情感抒发:他敢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并通过诗词来传递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二、嬉游怀古的文化追求2.1 怀旧之情:苏轼常常回顾历史,怀念过去时光,并以此为素材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留恋。
2.2 以古鉴今:他善于通过回忆过去,借鉴历史教训,指出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
2.3 独创风格:苏轼将怀古与个人情感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诗词风格,使他的作品更加丰满、生动。
三、对社会思潮的回应3.1 忧国忧民:苏轼深知当时社会政局的不稳定和百姓生活的困境,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与忧虑。
3.2 明理辨时:他对时事敏锐感知,能够准确判断某个时期所处之势力对幕僚班进行人事嘉洛娝遣。
di則%3.3 改革呼声:苏轼主张变法革新,认为通过改革可以解决社会问题,并开启一个更加公正和富饶的未来。
结论苏轼作为北宋文学家的代表之一,他在诗词创作中展现了自由奔放的艺术表达,嬉游怀古的文化追求,并对当时的社会思潮进行批判与反思。
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拥有独特魅力,而且深刻地展现了他对社会和人民的关心与忧虑。
因此,苏轼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具一格的重要人物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田园词对精神家园的构建◇梁博宇*对于传统的中国文人而言,精神家园始终是重要的追询对象。
构建精神家园,既是对心灵的陶冶和慰藉,更是自我建立价值的过程。
而田园这一意象,则是对精神家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田园意象经陶渊明发现、盛唐诸家发扬,逐渐形成了一种成熟的诗歌体裁,其后历代作者繁多。
但在词这种新的诗体中,田园意象却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出现。
以词写田园者,苏轼是第一人。
关于田园词的概念,有必要预先加以界定。
周锡䪖指出,“凡只是模山范水,点染烟霞,而绝不涉及农事与田园者,不能归进田园诗的范围。
”[1]此理于词亦然。
以此标准评判,在今天可确定为苏轼所作的三百三十一首词中,共有二十二首为田园词。
在苏轼创作田园词以前,山水词虽屡有面世,但田园词却为绝无。
而后来继承田园词创作传统的辛弃疾、范成大等人,距苏轼生活的年代已近百年之久。
可以说,苏轼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并为后来词家提供了一种新的题材。
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对田园词的研究,基本只局限于辛弃疾的田园词。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关键词“田园词”,二十三条结果全部以辛弃疾的创作为研究对象,仅两篇涉及苏辛对比,并无集中研究苏轼田园词的成果。
事实上,苏轼的田园词创作在数量上虽然不及辛弃疾,但在思想深度上却犹有过之。
即使不论苏轼导风气之先的功绩,仅观其田园词对精神家园的构建理路,亦颇有可深究之处。
与苏轼在其他方面的创作类似,苏轼的田园词也经历了一个随人格境界深化而发展的过程。
因此,可将苏轼的田园词分为三类加以研究:未至田园而起田园之思;身在田园而感田园之情;内化田园而成田园之心。
三者既有* 作者简介:梁博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亦有境界上的浅深之别。
一、未至田园而起田园之思苏轼的词人生涯始于治平元年(1064),终于元符三年(1100),共约三十六年时间。
通观苏轼一生的词作风格,熙宁八年(1075)是一个明确的转折点。
此前,苏词风格基本继承了晏、欧传统,以清丽雍容为主,但情感深度尚未超越前人;自熙宁八年后,词境陡开,词作的密度、质量都与此前不可同日而语,也正式形成了前人未有的独特风格。
苏轼词风于此转变的原因很多,此文不做赘述。
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苏轼于是年离开自己治理三年的杭州,改知山东密州。
杭州是南方重镇,农业、商业皆十分繁盛,文人往来频繁,热衷题咏酬唱。
苏轼于彼既可远离党争的漩涡,心境平和;又可与朋友送往迎来,频繁交游。
杭州在苏轼心中的地位,从其诗、词、文创作中皆可见一斑。
观其诗,有“平生所乐在江南,老死欲葬杭与苏”[2]304之言;观其词,有“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3]52(《卜算子·蜀客到江南》)之句。
可以说,苏轼已视杭州为第二故乡,对其眷恋非凡。
杭州的山水风物、好友良朋,成了苏轼外在的归依。
政治因素在此也值得一提。
苏轼最初是因与新党争论激烈,难以与之抗衡,不得不自请外放。
但到杭州后,他充分利用手中的权力,尽量避免推行新法中可能使百姓蒙受灾难的部分,在政治上仍致力于对抗新法。
苏轼在此时期不是没有观察过田园,他在熙宁六年(1073)、七年(1074)先后视察润州、秀州、富阳、新城等地,写下了《山村五绝》等诗篇。
这些诗的写作目的,并非体悟田园,而是叹民生之多艰,进而抨击新法。
与新党如火如荼的斗争,让苏轼的内心始终保持着充实的状态,而无须自我建立精神家园来填充心灵。
外在和内在的充盈、交游和政治的忙碌,让苏轼在杭州很少兴起悲情。
但熙宁八年,苏轼在杭州任满,远赴密州时,他的心境发生了改变。
三年的外任生涯,并没有动摇新党的执政地位,新法之弊即使在杭州也没能被完全避免。
因此,苏轼在途中就已“区区长鲜欢”[3]134(《沁园春·孤馆灯青》)。
而密州又是“海畔居民饮咸苦”[2]372(《次韵章传道喜雨》)之地,经济、交通、文化皆较杭州远为不及,且“始至之日,岁比不登”[4]351(《超然台记》),民生状况十分恶劣。
就连身为知州的苏轼自己,竟也“斋厨索然,不堪其忧”[4]4(《后杞菊赋》),杭州时期富足稳定的生活不复存在。
强烈的今昔对比,使苏轼的心灵受到震撼,兴起强烈的悲剧意识。
过去在杭州的浮华图景皆被撕开,取而代之的是与萧索落寞之环境的直接接触、与不可掌握之命运的激烈碰撞。
而此时政坛的动荡,更加深了苏轼心中的空漠感:王安石先罢相复拜相,但已失去此前的权势,新党陷入内斗之中,朝政混乱,法令频更。
苏轼此前一心与之抗衡的对手,实质上已经瓦解了。
新法的失败已成定局,但民生却并未因此而有所好转。
苏轼长期以来坚持的政治立场,就这样失去了意义。
内在和外在的空虚,让苏轼在初至密州的一段时期陷入了低沉的心境。
处于这种心境下的苏轼,一方面选择了直面生活的悲剧性,在诗词创作中抒发苦闷的感情;另一方面努力向外部寻求归依,试图通过寻找价值来超越眼前的痛苦,而他建构价值的媒介之一就是田园。
从苏轼现有的诗、文、词来看,他在杭州时期是没有认真体悟田园的,也没有对田园的价值进行探索。
而到密州后,始料未及的现实让他主观上对自己的人生经历提出质疑,并常发“归田计已决”[2]361(《除夜病中赠段屯田》)、“旧隐赋归哉”[2]370(《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其一》)之思;密州的旱情,又在客观上促使他走入农村,主持祈雨祭祀活动。
对田园的主动接近和被动接受,共同支持了苏轼此阶段田园诗、田园词的创作活动。
其中,《蝶恋花·密州上元》既是苏轼田园词创作的开端,也是他初至密州时心境的写照: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
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
昏昏雪意云垂野。
[3]140此词上片写昔日杭州上元繁华景致,下片写如今密州上元“火冷灯稀”,盛衰对比间,流露出强烈的悲剧意识。
苏轼在此并没有去超越这种悲剧意识,而是将目光跳出城市,进入了“农桑社”,试图在陌生的环境中寻找一个寄托心灵的空间。
但即使是这样的空间,也免不了充斥着“昏昏雪意”,并未真正包容心灵,作者也未能在此找到更高一层的价值。
与苏轼同一时期的田园诗对比,不难发现其田园词的特殊之处:田园诗如《次韵章传道喜雨》《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情绪明快,语言平实,已经表现出对田园的向往。
但对于宋人来说,诗作为一种正式文体,其功能首先在于言理,主要用于表达思想。
而最真实、细密的感情,更多被寄寓在词中,苏轼也不例外。
《蝶恋花·密州上元》中低沉、徘徊的情感轨迹,才是苏轼此时心绪的真实写照。
依《苏轼词编年校注》编次,苏轼初至密州之三词分别为《蝶恋花·密州上元》《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雨中花慢·今岁花时深院》,悲凉孤寂之情显然可见。
但正是由于经历了这一短暂的低谷,在此时期对生命的悲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苏轼的人格境界才得以提升。
从这个角度而言,这短暂的低谷又是自我超越的前奏。
在《蝶恋花·密州上元》中流露出的田园之思,本质上是一种厌倦官场斗争、宦游漂泊的归隐之情,而非对田园的真正喜爱和接受,否则也不会将眼中的“农桑社”视作“火冷灯稀”“昏昏雪意”之景了。
而逐渐萌生的归隐之情,与苏轼依然强烈的事功精神,本质上又存在严重的冲突。
事实上,此时期苏诗中对田园的向往也与现实功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今年好风雪,会见麦千堆”(《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其一、“庶将积润扫遗孽,收拾丰岁还明主”(《次韵章传道喜雨》),都是将农事生产与政治成绩、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我笑陶渊明,种秫二顷半”[2]373(《和顿教授见寄用除夜韵》),更说明他对陶渊明式的田园情结尚无深刻理解。
《蝶恋花·密州上元》中的“乍入农桑社”,可以看作是一种对田园的初探、一种从外部建构精神家园的尝试。
然而,外在的田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寄托心灵、消解悲感,但毕竟是待于外物,只能暂时改变心境,而不能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境界。
不亲身走入田园、感悟田园,也是不能真正地理解田园的。
二、身在田园而感田园之情苏轼在密州任职的后期,积极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由低落走向超然,并提出了“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4]351(《超然台记》)的“乐”观念。
游于物外,是一种通过跳出原本视角、寻觅更高层次的价值,从而超越悲感的精神行为;但要建立坚实的精神家园,不仅要以价值的建立为路径,还要以丰富的人生体验为基础。
苏轼在《蝶恋花·密州上元》中表现出的对田园的初探,正是经历了亲身的体悟、漫长的思索后,才演化为对精神家园的构建。
熙宁十年(1077)四月,苏轼调任徐州。
彼时徐州亦气候干旱,农业凋敝,“高田生黄埃,下田生苍耳”[2]438(《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
苏轼像在密州时一样,深入乡村,参加了当地的祈雨、谢雨活动。
然而,将苏轼两个时期的创作对比,可以看出苏轼对田园接受程度的明显变化。
苏轼在密州时期的创作中,有时也表达归田之思,但只是从外部观察田园,而未与田园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是以田园词的创作浅尝辄止。
但在徐州时期,已逐步培养起“超然”心境的苏轼开始将自己的精神与田园进行融合,田园不再只是农村的诗化表达或传统的诗歌意象,而是从心而发地体悟并热爱的对象。
形于词作之中,则以作于元丰元年(1078)的《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为代表: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
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
道逢醉叟卧黄昏。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3]230五首词虽视角各异,却可以从中窥见苏轼逐步走入田园、亲近田园的心理轨迹。
试依次观之:其一犹是在田园外部观察,但视角中的生物、景致,已不再是此前“火冷灯稀”的冷寂状态,而是充满动感与活力。
人本应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存在,与自然的亲和才是人的应然状态,而田园生活则是最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承认田园生活的价值,意味着在心灵回归本然的路径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其二开始写对村人的贴近观察,具体描写谢雨活动中村民的一举一动。
苏轼在生涯前期,事功精神强烈,观察、描写农村时,往往意在与政治挂钩,通过民生之乐苦反映政治之优劣,如《山村五绝》其二:“烟雨濛濛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宁。
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2]263这样的视角,虽然有助于在诗歌中建立价值、抒发感慨,却与田园和农民的生活本质拉开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