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

合集下载

苏轼诗词十首

苏轼诗词十首

苏轼诗词十首导入语:今天早上有位学生问我:宋朝苏轼的诗词有哪些?回到家后,我收集了十首,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西江月【宋】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临江仙·送钱穆父【宋】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自题金山画像【宋】苏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和子由渑池怀旧【宋】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西江月·平山堂【宋】苏轼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梅花【宋】苏轼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观潮【宋】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诗词全集

苏轼诗词全集

「苏轼」诗词全集(3459首) 新窗口打开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3、《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5、《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6、《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回首...7、《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前瞻马耳九仙山。

碧连天。

晚云间。

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

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墨云拖雨过西楼。

水东流。

晚烟收。

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

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9、《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腻红匀脸衬檀唇。

晚妆新。

暗伤春。

手拈花枝,谁会两眉颦。

连理带头双□□,留待与、个中人。

淡烟笼月绣帘阴...10、《浣溪沙》风卷珠帘自上钩。

萧萧乱叶报新秋。

独携纤手上高楼。

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

香生雾縠见纤柔。

11、《浣溪沙》西塞山边白鹭飞。

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12、《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江南云叶暗随车。

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林初下瓦疏珠。

归来冰颗乱黏须。

13、《浣溪沙》醉梦醺醺晓未苏。

门前辘辘使君车。

苏轼词五首

苏轼词五首

苏轼词五首1. 原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

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有余。

黄州赤壁矶是当地的名胜,他常来此地游览,触景生情,借古抒怀,表达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自己坎坷身世的感慨。

3. 赏析- 意境雄浑壮阔: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长江的浩瀚气势起笔,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展现出来,为全词奠定了雄浑壮阔的基调。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地势和汹涌澎湃的江水,画面感极强。

- 人物形象鲜明:在描写周瑜形象时,“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通过描写周瑜的年轻有为、风度翩翩和军事才能,与自己的“早生华发”形成鲜明对比。

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从容不迫,以少胜多,更衬托出苏轼对英雄的崇敬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

- 情感复杂深沉:既有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之情,又有对自己壮志未酬、年华老去的悲叹。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将这种复杂的情感归结为一种对人生的旷达态度,在感慨之余,又有一种超脱。

1. 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

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

苏轼与弟弟苏辙分别已经七年之久,他政治上不得意,又与亲人不得团聚,心情抑郁惆怅,于是借中秋明月抒发思念亲人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美好祝愿。

苏轼最为经典的十首诗词,每一句都是千古绝唱!

苏轼最为经典的十首诗词,每一句都是千古绝唱!

苏轼最为经典的十首诗词,每一句都是千古绝唱!苏轼(1037年—1101),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苏轼最为经典的十首诗词,欢迎大家阅读!1.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出自宋代苏轼诗《六月二十日渡海》。

兹:这,此。

就算是在这南荒之地死上多次,我也没有什么遗恨的了。

在这次游历过程中,那奇绝的景色,是我平生未曾见过的。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出自宋代苏轼词《水调歌头》。

人生在世,有着悲欢离合,月亮也会有着阴晴圆缺。

从古至今,世界上就没有完满的事情。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选自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这两句诗词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景色。

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选自宋·苏轼《蝶恋花》。

虽然枝上的柳絮被风吹去,但天底下的芳草却是到处都有。

常用以比喻虽然旧爱失去了,但也不必太悲观,世上处处仍可觅得友爱之情。

5.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选自宋·苏轼《春宵》。

春天的夜晚,花儿发出阵阵的清香,月亮从云端里露出脸来,多么美好的时光,真是一刻值千金。

6.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选自宋·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天工:比喻技艺高超。

写诗和作画的规律都是一样的,都需要自然的工巧和清新的风格。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选自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竹林外有几枝桃花刚刚开放。

鸭子在水中嬉戏,他们会最早知晓初春的江水回暖。

8.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行人。

选自宋·苏轼《纵笔三首》(其二)。

古路,古道。

此写诗人晚年被贬儋州时寂寞无聊的生活情状。

儋州本就是天涯海角的荒僻之处,而溪边古道与行人稀少的三岔路口,自然更是荒僻而难见行人踪迹了。

而诗人却在夕阳西下之时独立路口数着过往行人,其心中的孤寂之情可见。

苏轼的词10首精选欣赏

苏轼的词10首精选欣赏

苏轼的词10首精选欣赏水殿风来暗香满。

——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苏轼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宋] 苏轼己卯嘉辰寿阿同,愿渠无过亦无功。

明年春日江湖上,回首觚棱一梦中。

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宋] 苏轼词锋虽作楚骚寒,德意还同汉诏宽。

好遣秦郎供帖子,尽驱春色入毫端。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宋] 苏轼众禽事纷争,野雁独闲洁。

徐行意自得,俯仰若有节。

我衰寄江湖,老伴杂鹅鸭。

作书问陈子,晓景画苕霅。

依依聚圆沙,稍稍动斜月。

先鸣独鼓翅,吹乱芦花雪。

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宋] 苏轼过淮山渐好,松桧亦苍然。

霭霭藏孤寺,冷冷出细泉。

故人真吏隐,小槛带岩偏。

却望临淮市,东风语笑传。

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宋] 苏轼回首濉阳幕,簿书高没人。

何时桐柏水,一洗庾公尘。

此去渐佳境,独游长惨神。

待君诗百首,来写浙西春。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宋] 苏轼从来苏李得名双,只恐全齐笑陋邦。

诗似悬河供不办,故欺张籍陇头泷。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宋] 苏轼簿书鼛鼓不知春,佳句相呼赖故人。

寒食德公方上冢,归来谁主复谁宾。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宋] 苏轼巡城已困尘埃眯,执扑仍遭虮虱缘。

欲脱布衫携素手,试开病眼点黄连。

和穆父新凉[宋] 苏轼若人今已无,此竹宁复有。

那将春蚓笔,画作风中柳。

君看断崖上,瘦节蛟蛇走。

何时此霜竿,复入江湖手。

和穆父新凉[宋] 苏轼晁子拙生事,举家闻食粥。

朝来又绝倒,谀墓得霜竹。

可怜先生盘,朝日照苜蓿。

吾诗固云尔,可使食无肉。

苏轼诗词名篇50首赏析

苏轼诗词名篇50首赏析

苏轼诗词名篇50首赏析苏轼是中国文坛上的巨匠之一,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传颂,而且至今仍被人们传诵和欣赏。

下面为大家介绍苏轼的50首著名诗词及赏析。

第一至第十首:《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临江仙·满地黄花堆积》、《临安春雨初·怀王十二游泳》、《江神子·读书被甲知非契》、《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鹧鸪天·送安石之京》、《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十首诗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无论是词牌还是文学价值都是非常高的。

《赤壁怀古》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令人难忘,是苏轼诗词中的代表作之一。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没有词牌,但却有着极高的唯美情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一首纯洁的爱情词,其音调和节奏极富独特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景优美,是苏轼诗词集中比较亲民的一首。

《临江仙·满地黄花堆积》是苏轼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反思,表达了他的情感和哲理。

《临安春雨初·怀王十二游泳》描写了苏轼对于皇帝玩水的回忆和怀念,极具韵味。

《江神子·读书被甲知非契》总结了苏轼的人生观,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看法。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则是苏轼的一首豪放之作,描写了山林风景的壮美。

《鹧鸪天·送安石之京》写的是苏轼送别好友安石的情感。

《江城子·密州出猎》描绘了苏轼为了追逐猎物而远离故土的感情。

第十一至二十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乡子·重九登高》、《夜泊牛渚怀古》、《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无题·相见争如不见》、《临江仙·送钱穆父》、《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卜算子·咏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雨中望四皓台》。

苏轼的词汇总10首

苏轼的词汇总10首

苏轼的词汇总10首《归朝欢和苏坚伯固》此词作于绍圣元年(1094)七月,是作者为酬赠阔别多年后又不期而遇的老友苏坚(伯固)而作。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苏轼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望海楼晚景五绝[宋] 苏轼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望海楼晚景五绝[宋] 苏轼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呼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敧侧鬓如蓬。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宋] 苏轼従来直道不辜身,得向西湖两过春。

沂上已成曾点服,泮宫初采鲁侯芹。

休惊岁岁年年貌,且对朝朝暮暮人。

细雨晴时一百六,画船鼍鼓莫违民。

草长江南莺乱飞,年来事事与心违。

花开后院还空落。

燕入华堂怪未归。

世上功名何日是,樽前点检几人非。

去年柳絮飞时节,记得金笼放雪衣。

(杭人以放鸽为太守寿。

)浮玉山头日日风,(即金山也。

)涌金门外已春融。

二年鱼鸟浑相识,三月莺花付与公。

剩看新翻眉倒晕,未应泣别脸消红。

何人织得相思字,寄与江边北向鸿。

国艳夭娆酒半酣,去年同赏寄僧檐。

但知扑扑晴香软,谁见森森晓态严。

谷雨共惊无几日,蜜蜂未许辄先甜。

应须火急回征棹,一片辞枝可得粘。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着腐儒。

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身计一生迂。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宋] 苏轼我梦扁舟浮震泽。

雪浪摇空千顷白。

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

此生长接淅。

与君同是江南客。

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

唱我新词泪沾臆。

灵均去后楚山空,沣阳兰芷无颜色。

君才如梦得。

武陵更在西南极。

竹枝词,莫摇新唱,谁谓古今隔。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宋] 苏轼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彦。

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

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

牵牛与葵蓼,采摘入诗卷。

吾闻东山傅,置酒携燕婉。

富贵未能忘,声色聊自遣。

汝今又不然,时节看瓜蔓。

怀宝自足珍,艺兰那计畹。

吾归于汝处,慎勿嗟岁晚。

荒园无数亩,草木动成林。

苏东坡最美诗词精选十首

苏东坡最美诗词精选十首

苏东坡最美诗词精选十五首1、《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念奴娇:词牌名。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

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并非赤壁大战处。

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⑵大江:指长江。

⑶淘:冲洗,冲刷。

⑷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⑸故垒: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⑹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⑺雪:比喻浪花。

⑻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⑼小乔初嫁了(liǎ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

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乔,本作“桥”。

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⑽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

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⑾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

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

纶巾,青丝制的头巾。

⑿樯橹(qiáng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

《宋集珍本丛刊》之《东坡乐府》,元延祐刻本,作“强虏”。

延祐本原藏杨氏海源阁,历经季振宜、顾广圻、黄丕烈等名家收藏,卷首有黄丕烈题辞,述其源流甚详,实今传各版之祖。

⒀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

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⒁多情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愁善感,过早地生长出花白的头发。

⒂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苏轼著名的词

苏轼著名的词

苏轼著名的词1、《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怀古咏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春天宋词三百首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爱国宋词三百首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记梦悼亡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哲理宋词三百首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浣溪沙》宋·苏轼宋词三百首出游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7、《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宋·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苏轼词作名篇50首

苏轼词作名篇50首

苏轼词作名篇50首1.《水调歌头》- "苏轼"2.《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3.《赤壁怀古》- "苏轼"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苏轼"5.《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6.《青玉案·元夕》- "苏轼"7.《临江仙·满地都是碧草花》- "苏轼"8.《六州歌头·七步春风劝我行》- "苏轼"9.《江神子·滁州送范倜使君》- "苏轼"10.《八声甘州·寿阳楼记》- "苏轼"1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苏轼"12.《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咏二首》- "苏轼"13.《夏景城中林》- "苏轼"14.《青玉案·元夕》- "苏轼"15.《钗头凤·世人笑我太疯癫》- "苏轼"16.《临江仙·金谷园寄丘侍谏议》- "苏轼"1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18.《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苏轼"19.《玉楼春·春景》- "苏轼"20.《秋日浴兰洲作》- "苏轼"21.《木兰花慢》- "苏轼"22.《卜算子·咏梅》- "苏轼"2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苏轼"24.《寒食帖·凉风起天末》- "苏轼"25.《后赤壁赋》- "苏轼"26.《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 "苏轼"2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28.《临江仙·滁州送范倜使君》- "苏轼"29.《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苏轼"30.《六州歌头·七步春风劝我行》- "苏轼"31.《江上弄·去年元夜时》- "苏轼"3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33.《江神子·滁州送范倜使君》- "苏轼"3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苏轼"35.《青玉案·元夕》- "苏轼"3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37.《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苏轼"38.《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咏二首》- "苏轼"39.《夏景城中林》- "苏轼"40.《青玉案·元夕》- "苏轼"41.《钗头凤·世人笑我太疯癫》- "苏轼"42.《临江仙·金谷园寄丘侍谏议》- "苏轼"4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44.《水调歌头·名花倾国两相欢》- "苏轼"45.《水调歌头·功盖三分国》- "苏轼"46.《水调歌头·借问汉宫谁敢言》- "苏轼"4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48.《水调歌头·借问汉宫谁敢言》- "苏轼"49.《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苏轼"50.《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苏轼"。

(完整word版)苏轼诗词大全,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苏轼诗词大全,推荐文档

苏轼诗词大全1.《西江月·闻道双衔凤带》年代: 宋作者: 苏轼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著鲛绡。

夜香知与阿谁烧。

怅望水沈烟袅。

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

莫教空度可怜宵。

月与佳人共僚。

2.《菩萨蛮·娟娟缺月西南落》年代: 宋作者: 苏轼娟娟缺月西南落。

相思拨断琵琶索。

枕泪梦魂中。

觉来眉晕重。

华堂堆烛泪。

长笛吹新水。

醉客各西东。

应思陈孟公。

3.《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年代: 宋作者: 苏轼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

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

杜宇一声春晓。

4.《菩萨蛮·城隅静女谁人见》年代: 宋作者: 苏轼城隅静女谁人见。

先生日夜歌彤管。

谁识蔡姬贤。

江南顾彦先。

先生那久困。

汤沐须名郡。

惟有谢夫人。

从来见拟伦。

5.《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年代: 宋作者: 苏轼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裛香泉。

相如依旧是臞仙。

人在瑶台阆苑。

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

蛾眉新作十分妍。

走马归来便面。

6.《虞美人·持杯遥劝天边月》年代: 宋作者: 苏轼持杯遥劝天边月。

愿月圆无缺。

持杯复更劝花枝。

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

持杯月下花前醉。

休问荣枯事。

此欢能有几人知。

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7.《菩萨蛮·雪花飞暖融香颊》年代: 宋作者: 苏轼雪花飞暖融香颊。

颊香融暖飞花雪。

欺雪任单衣。

衣单任雪欺。

别时梅子结。

结子梅时别。

归不恨开迟。

迟开恨不归。

8.《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年代: 宋作者: 苏轼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

月明谁起笛中哀。

多情王谢女,相逐过江来。

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

凭陵急桨两相催。

想伊归去後,应似我情怀。

9.《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年代: 宋作者: 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宋词-苏轼诗词全集

宋词-苏轼诗词全集

宋词-苏轼诗词全集苏轼的诗词全集11.《阳关曲中秋月》年代:宋作者: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守岁》年代:宋作者:苏轼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3.《有美堂暴雨》年代:宋作者:苏轼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蛟室泻琼瑰。

4.《黄河》年代:宋作者:苏轼活活何人见混茫,昆仑气脉本来黄。

浊流若解污清济,惊浪应须动太行。

帝假一源神禹迹,世流三患梗尧乡。

灵槎果有仙家事,试问青天路短长。

5.《松》年代:宋作者:苏轼依依古松子,郁郁绿毛身。

每长须成节,明年渐庇人。

6.《柳》年代:宋作者:苏轼今年手自栽,问我何年去?他年我复来,摇落伤人意。

7.《莲》年代:宋作者:苏轼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8.《黄河》年代:宋作者:苏轼活活何人见混茫,昆仑气脉本来黄。

浊流若解污清济,惊浪应须动太行。

帝假一源神禹迹,世流三患梗尧乡。

灵槎果有仙家事,试问青天路短长。

9.《竹枝词》年代:宋作者:苏轼自过鬼门关外天,命同人鮓瓮头船。

北人堕泪南人笑,青嶂无梯闻杜鹃。

10.《初到黄州》年代:宋作者: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苏轼的诗词全集21、《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3、《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

20首苏轼词作

20首苏轼词作

水调歌头①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③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⑥
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来自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⑤“笑应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装。
⑥酹: 以酒洒地,用以敬月。
【品评】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乱石崩云” 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 惊心骇目。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小乔初嫁”看似闲笔,而且小乔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特意插入这一句,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 ,春风得意。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笔风生。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爽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间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词中写江山形胜和英雄伟业,在苏轼之前从未成功地出现过。因此这首《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不但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对于原破。

苏轼词(精选70首)

苏轼词(精选70首)

苏轼词(精选70首)苏轼词(精选70首)苏轼的词还是受大家所欢迎的,的`大气磅礴,我们课本上也经常学到这些诗词,考试也经常会考到,相信我们平常多读苏轼的词,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写作以及腹有诗书气自华。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轼词,一起来看看吧!苏轼词1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西江月重九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

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

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江城子别徐州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苏轼最经典最著名的词作排行榜

苏轼最经典最著名的词作排行榜

苏轼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其词作是古代词作中的经典之作。

苏轼的词作以其豪放风格,深刻情感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著称,被誉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苏轼的词作中,有许多经典之作,深受后人喜爱和传颂。

以下我将根据其经典程度,排行苏轼最著名的词作。

1.《水调歌头》这首词作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其豪放风格,清新脱俗的艺术形式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使其成为苏轼词作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词作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对世风的不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被后人誉为乐府风格的代表之作。

2.《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这首词作以其婉约清新的艺术风格和地道的诗情画意而著称,被誉为苏轼词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其美丽动人的词意和深刻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其成为古代词作中的经典之作,深受后人的喜爱和传颂。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作以其豪放洒脱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玄奥的意境而著称,是苏轼词作中的代表之作之一。

其高远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古代词作中的珍品,被后人奉为词史上的经典之作。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作以其悲壮豪放的艺术风格和深刻凝重的思想内涵而著称,是苏轼词作中的代表之作之一。

其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使其成为古代词作中的佳作之一,深受后人的喜爱和传颂。

5.《临江仙·夜归临皋》这首词作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和优美动人的词意而著称,是苏轼词作中的代表之作之一。

其充满诗情画意的词意和深刻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其成为古代词作中的经典之作,被后人誉为苏轼词作的佳作之一。

苏轼的词作中有许多经典之作,每一首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文内涵。

这些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苏轼的卓越艺术才华,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使人深思和敬仰。

这些经典之作,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更为后人指明了艺术的方向和人生的智慧。

苏东坡最经典的诗词

苏东坡最经典的诗词

苏东坡最经典的诗词有《水龙吟·雁》、《阳关曲·中秋作》、《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念奴娇·中秋》、《念奴娇·赤壁怀古》、《蝶恋花·春景》等。

1苏轼著名的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苏轼的经典诗句1、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苏轼《西江月》2、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望江南》3、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苏轼的诗和词

苏轼的诗和词

苏轼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 苏轼[朝代] 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作者] 苏轼[朝代] 宋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作者] 苏轼[朝代] 宋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作者] 苏轼[朝代] 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作者] 苏轼[朝代] 宋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

有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坐客喜笑,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故作是篇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

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

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

劝君休诉十分杯。

更问尊前狂副使...秧马[作者] 苏轼[朝代] 宋春云蒙蒙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

嗟我妇子行水泥,朝分一垄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

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

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

耸踊滑汰如凫鷖,纤纤束胁亦可齎。

何用繁缨与月题,却从畦...次韵道潜留别[作者] 苏轼[朝代] 宋为闻庐岳多真隐,故就高人断宿攀。

已喜禅心无别语,尚嫌剃发有诗斑。

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

到後与君开北户,举头三十六青山。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作者] 苏轼[朝代] 宋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苏轼词代表作十首

苏轼词代表作十首

苏轼词代表作十首一、《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念奴娇》描写了江水滚滚向东,乱石拍打天空的壮阔之景。

苏轼此时正值人生中年,又屡次被贬。

想起了年少得志的周瑜,他不禁产生了怀才不遇之感。

作者怀古伤今,借写周瑜表达了自己的伤感。

但是最后两句又抒发了人生如梦的感慨,无谓的追名逐利又会得到什么呢?二、《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面对时间的流逝,几乎所有人都会感到悲伤无助,但豁达的苏轼却能发出“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感慨。

苏轼告诉人们,不要因为时间的流走而感伤,门前的水尚能缓缓向西,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珍惜当下,抓住当下,过好每一天。

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定风波》几乎尽人皆知,名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流传至今。

苏轼在出游途中遭到大雨,所有人都在抱怨,只有苏轼穿着芒鞋,拄着竹杖在雨中自由穿行。

管他是晴还是雨,我只需要从容不迫享受快乐就可以了。

这首词将苏轼超出常人的豁达展现得淋漓尽致。

四、《临江仙》这是一首为送别友人所作的词。

在这首词中,作者提出了任何人都是天地之间的渺小过客,因此没必要因为一次离别而焦虑。

这首词中的名句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五、《水调歌头》中秋节本应是阖家团圆的日子。

但苏轼与其弟弟苏辙却没能在今年的中秋节团聚,正所谓“人有悲欢离合”。

但是苏轼却没有丢失他一贯积极乐观的心态,发出了“千里共婵娟”的祝愿。

虽然自己与家人不在一起过节,但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幸福团圆。

六、《江城子· 密州出猎》这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当时苏轼多次被贬,来到密州担任知州。

词中描述了自己去打猎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自己希望有人赏识,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志向,刻画了一个豪情满怀的太守形象。

七、《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这首词因为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而广为人知。

淡烟疏柳如何,没有大鱼大肉又如何,淡雅的野菜和香茶同样可以得到作者的喜爱,朴素的清欢才是人间极品。

面对事情最重要的也就是淡然处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佑二午(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后量移诸州。

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知制诰。

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

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

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

“潋滟”,波光闪动。

“空濛”,烟雨迷茫。

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

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

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

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

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

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

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

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

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

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

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

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乌云上涌,就如打翻的墨汁,还未来得及把山给遮住。

白雨就如同跳动的白色珍珠,飞溅入了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和白色的雨点,此时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就像天空一样广阔无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题说“兼怀子由”,当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选自《东坡乐府笺》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前赤壁赋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pái)徊(huái)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

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lí fù)。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 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páo zūn)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后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gāo)。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1)东去,浪淘(2)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3)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4)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5)。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6)公瑾当年,小乔(7)初嫁了(liǎo),雄姿英(yīng)发(8)。

羽扇纶(guān)巾(9),谈笑间,樯橹(10)灰飞烟灭。

故国(11)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fà)(12)。

人生(13)如梦,一樽还(huán)酹(lèi)(14)江月。

诗词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叶燮(字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

诗案之前,自1071年任杭州通判以来,苏轼历任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政绩卓著。

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

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

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

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人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

其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

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有些政治讽刺诗,其真城同情人民的思想同不满新法的情绪错综交织,如《吴中田妇叹》、《山村五绝》等主要的根据是《山村五绝》、《八月十五日看潮》、《和陈述古冬日牡丹》等几首诗。

《湖州谢上表》“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监察御史台里行舒亶(念dǎn)经过四月潜心钻研,找了几首苏轼的诗,就上奏弹劾说:“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

盖陛下发钱(指青苗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地)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

”他举的例子,“赢得”两句及“岂是”两句出自《山村五绝》;“东海”两句出自《八月十五日看潮》;“读书”两句出自《戏子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