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仰教育:让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关于大学生信仰教育有效途径的思考

合集下载

大学生人生信仰教育路径探析

大学生人生信仰教育路径探析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 主义事业 的接班人 ,是社会发展最有潜力的

高学校 的硬件设备建设 、科研 以及一 系列评估 , 更要培养整个大学 积极
向上的文化面貌和开拓进取 的时代精神 。在开设一些课程的 同时 ,学校
代 ,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 ,有鉴于当前部分大学生人生信仰的
缺乏 , 让大学生了解 自己生存的意义 , 看到生命 的宝贵以及前途的美好 , 进行人生信仰 的教育就 凸显 其必要性。
( 四 )注重培养 学生理性思考 在人生信仰 的教育过程中引导大学生不停 的比较 、反思和批判最终
值。所 以人生信仰的建立能给大学生以精神空间 ,为大学生排除焦虑和
不安 , 安抚大学生心灵 的创伤 以及骚 动,引导大学生内心走 向安定与和
谐。
得到 内心的肯定,这样得到的人生信仰是大学生经过理性思考 ,自我引
助大学生驱 除现实 中的空虚感 ,孤独感 ,为 自己建立一个安全 的温暖的
可以信赖 的港湾。
二 、大 学 生 树 立 人 生 信 仰 的 对 策
进行人生信仰教育 , 关怀每一位学生是高校近年来应该 主动研究的 课题 , 引导大学生热流 , 融人大学生活 。
境。
( 一) 人 生信仰 为 当 代 大学生提供精神支持
人生信仰是大学生在精神层次的最终寄托 ,它的建立是大学生从主 观上看到生命的真谛 , 并 因此成为 自己的内在驱动力 。人生信仰一旦确 定就会成为个人的精 神支持 ,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 人们才会为了它不 懈地努力和坚持 ,克服生活学习中的种种 困难 ,渴望实现 自己存在的价
( 二 )人生信仰为 当代大学生提供终极 关怀
人生信仰不仅是 大学生对于现实幸福生活的追求 , 更是对未来的生

大学生的信仰危机

大学生的信仰危机
大学生信仰教育:让一个灵魂唤醒另 大学生信仰教育 让一个灵魂唤醒另 一个灵魂
1 信仰教育要使人激动
信仰是人生的力量源泉,它能使人焕发出强大的驱动力。 信仰教育要让人感动,而感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受教 育者受动,由受动而导致激动,从而产生强大的动力, 最后达到情感的升华。 信仰教育就是要通过主体激动来完成意志的趋动。

从总体上看, 高校大学生对坚持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思想道德状况 积极、 健康、 向上。但也有部分大学生信 仰宗教, 崇拜偶像明星, 崇拜金钱、 名誉, 追求享乐等,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 方面:
• (一)信仰呈多元化趋势明显。
由于一些学生的崇拜是出于功利或从众心理, 因此,能够理解或半知 半解或不能理解的观念、思想都成了他们的崇拜物, 结果在大学校园 内常常出现对崇拜物走马灯式的迁移现象。
大学生的价值项目
• 目前大学生中流行的价值项目有:用 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相信共产主义 能实现、相信神灵、相信星座、认为 金钱最重要、认为权利最重要。

大学生的信仰选择是主导与多元并存的,既 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又有非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既有理性信仰,又有非理性信仰。信仰多元化在 显示大学生信仰成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 信仰功利化和世俗化的倾向。功利化和世俗化从 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无信仰的状态,因为信仰 一旦功利化、世俗化,就失去了信仰对社会发展 和人生导向的神圣性,功名利禄成为人们行为唯 一的本能信仰。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信仰 教育和引导已迫在眉睫。
•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接班人,是国家的希望,要 形成正确的信仰,指导自己更好的为国家服务。 • 大学生是一个理性的群体,不要盲从,要有自己 正确的主张。 • 正确的信仰指引正确的道路,朝着正确的道路才 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关于青年大学生信仰教育生活化的思考

关于青年大学生信仰教育生活化的思考

*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青年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0(项目编号:09JD710018)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09-04-22[作者简介]刘娜,天津师范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青年大学生信仰教育生活化的思考刘 娜(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7)[关键词] 青年大学生;信仰;生活化[摘 要] 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终极人文关怀。

当前青年大学生所表现出的信仰新特征意味着纯理论与逻辑相结合的信仰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其思想观念发展变化的需要,对青年大学生非理性情感因素的关注使得信仰教育生活化的趋势不断增强。

合理引导青年大学生主体意识、营造信仰教育情境、推进社会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帮助青年大学生选择、形成和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9)11-0085-04信仰是人类精神领域的超越状态,它反映了人的心理需求,是人自身存在和人生发展意义上的终极关怀,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现实的最高价值认同。

在马克思看来,生活世界的实质就是/现实的人0的生活,即生活中的人本身。

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其信仰形成需要关注。

而信仰教育生活化符合青年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会使当前的信仰教育更加有力。

一、青年大学生需要强化信仰教育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理想信仰出现了很多新动态。

据教育部2008年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的数据表明,目前大学生的主流信仰是好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虽然接受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但其信仰还未形成,仍处于选择探索阶段。

[1]与20世纪80年代前出生的大学生相比,/80、90后0的青年大学生表现出鲜明的信仰新特点。

浅谈大学生信仰教育现状及对策

浅谈大学生信仰教育现状及对策

怀 ,是人 对某种 事物 或现实 的最高 价值认 同 。从这 种意义 来 讲, 信 仰缺 失将 导 致人 生意 义缺 乏 , 因此 , 个 体应 该 自觉 根 据
共 产主 义的认 识应 试化 、 表 面化 、 感性 化 ’ , 缺乏 兴趣 , 缺 少 深 入
质、 教 学水平 , 丰富信 仰教育 的教学 内容 , 引入 实践 性课 程 , 将
理论 学 习与实践 经验相 结合 :学业评 价方 面要 一改应 试 的作 风, 引入 学生 自评 和互 评 机制 , 并 且将 评 价工 作落 到 实处 ; 加 强 校风建 设 ,让 学生 在校 园的文化 氛 围的熏 陶下慢 慢完成 信
团 的意志对 受教 育者施 加影 响 , 使之 树立符 合特定 阶级 、 集 团 需 要 的信仰 的教 育活动 。信仰 教 育既是社会 用 普遍认 同的价 值 观念 对个 体进行 同化 的过程 ,又是个体将 社会 公认 的人 生
观、 世界观、 价 值 观 自觉 的 进 行 内化 的 过 程 。
展 与 国 家 富 强 。然 而 当前 我 国 大 学 生信 仰教 育 状 况 却 另人 堪 忧 , 要 解 决 这 一 问题 , 就要通过 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 完善 高校 的
信仰教 育工作 个体 , 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加 强个体 的 自身修 养 , 来坚定 当代 大学生的共产主 义信仰 . 从 而为 实现 中国梦汇聚更 多力量。
了人 的 心 理 需 求 .是 人 自身 存 在 和 人 生 发 展 意 义 上 的 终 极 关
教学 内容空 洞滞 后 ; 小学 、 初 中、 高中 以及 大学 的信 仰教育 连续
性差 ; 教学 目标功利化 , 理论教 育与实 践脱节 , 信仰 教育效率低 下, 收效甚微 。

大学生信仰教育探析学生信仰教育

大学生信仰教育探析学生信仰教育

大学生信仰教育探析学生信仰教育一、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必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弗洛姆在《为自己的人》中讲“人不能毫无信仰而生活”。

信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处于知识的积累、信仰的探索和形成过程中。

他们的信仰状态是动态的,尚处于摸索、寻找中;他们对信仰的追求是积极的、主动的而非消极的、被动的;他们已经认识到科学信仰的重要性。

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引导大学生的发展。

其次,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和国家安全的客观需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世界处于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之中。

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依然在继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技术、商品等的同时,一些西方的低俗文化、价值观念也随之传入中国,它们正在影响着中国的大学生。

青年人是民族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谁拥有青年,谁就拥有未来。

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打破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企图。

再次,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然而,我国现在还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安居难成为社会痼疾。

贪污腐败、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在重重矛盾中,面对各种诱惑,处于成长阶段的部分大学生信仰出现非理性化、功利化的趋向。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思考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思考

收稿日期:2018-04-20作者简介:季慧(1978-),女,湖北鄂州人,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党建等。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思考季慧(中共鄂州市委党校,湖北鄂州436099)摘要: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缅怀这位提出“共产主义”的伟大思想家、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人都在重温学习《共产党宣言》历久弥新的精髓所在。

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的希望与建设者,是祖国繁荣昌盛的主要力量,肩负着完成中国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与历史担当。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新时代中,如何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成为目前高校信仰教育上一个核心要素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策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04(2018)04-0025-02第25卷第4期Vol.25No.4鄂州大学学报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2018年7月Jul.2018doi:10.16732/ki.jeu.2018.04.006信仰是人类灵魂的故乡,是精神力量的集合地,是把握我们心灵深处活开关。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高学历的群体,是社会各种知识文化的学习者,是正能量的传播者,也是社会发展中的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因此,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对个人成才与家庭教育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更是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发展方向。

[1]每个大学生的信仰,小到是一件关系到家庭的事情,更是一件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大事。

很难相信,一个没有信仰的当代大学生,能在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脱颖而出,做出一番大成就。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最终极的信仰,永不过时,也是一直在催生出新生力量的源泉。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一)当代大学生内因的问题1.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内生动力不足当代大学生处于刚刚成年的时期,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缺乏系统的认识,也缺乏系统的学习,始终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写在书中,镌刻在大理石上的理想,虚无缥缈,是不可能实现的。

信仰教育发言稿

信仰教育发言稿

信仰教育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个重要的场合发表关于信仰教育的发言。

信仰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信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校园中进行有效的信仰教育。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信仰教育的重要性。

信仰教育不仅仅是宗教信仰方面的教育,更是对学生全面人格的培养。

在这个物欲横流,价值观多元的社会中,学生往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困惑,因此,有一个健康的信仰,可以给他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指引。

信仰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念,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的公民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信仰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包容心和宽容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信仰和文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其次,让我们来谈谈在校园中进行有效的信仰教育。

在校园中进行有效的信仰教育,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念。

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品德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其次,学校要健全信仰教育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机制,建立起多元化的信仰教育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信仰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讲座、讨论、演讲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并且要与家庭和社会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信仰的热爱,使他们在信仰教育中自主、全面地发展。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在进行信仰教育时,要注重尊重和包容。

在当今社会,信仰的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信仰,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信仰选择,不强求学生接受某种特定的信仰,而是应该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和选择合适的信仰。

同时,我们也要与学生的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信仰教育贡献力量。

信仰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

浅谈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浅谈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浅谈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如何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展开讨论。

在介绍了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意识和目前研究现状。

在提出了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实践教育、推动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

在总结了经验和展望了未来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途径、理论学习、实践教育、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总结、未来展望、建议。

1. 引言1.1 意义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团队伍的思想基石。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信仰,不断强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心灵的成长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意义重大,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2 问题意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们也应该正视存在的问题。

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其深刻理解和把握,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学习。

一些教育机构在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缺乏实效性,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导致学生效果不佳。

一些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教学经验和方法,影响教学效果。

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解决。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究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究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究【摘要】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备受关注。

信仰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担当重要角色,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信仰虚无化、宗教多元化等。

影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因素有多方面:家庭、学校、社会等。

大学应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开展信仰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未来,加强信仰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大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信仰意识与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提升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包括推进宗教文化与人文教育融合、搭建多元宗教交流平台等。

通过共同努力,未来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工作前景一片光明,必将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究、地位、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开展、提升方法、前景、重要性。

1. 引言1.1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究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信仰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乎个体的精神世界,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信息时代的冲击,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境。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影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因素,并探讨大学应该如何开展信仰教育以及提升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

通过对未来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前景和加强信仰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希望能为促进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2. 正文2.1 信仰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信仰教育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信仰教育还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的意识。

在当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诱惑和挑战,信仰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面对这些诱惑和挑战时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信念,不被世俗的功利主义所左右。

信仰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关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与渠道的几点思考

关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与渠道的几点思考

关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与渠道的几点思考作者:程彤来源:《学周刊》2017年第34期摘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客观需要。

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教学方法、教学渠道等面临诸多实践层面的困境。

结合教学经验,从教育自身规律出发,探索教学方法,拓展教育渠道,创新马克恩主义信仰教育,以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4-0016-02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34.006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动权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客观需要[1]。

然而,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教育渠道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需要,因此,不断探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和深入拓展教育的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直面的问题。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信仰教育方法是实现信仰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是发挥信仰教育的激励引导作用的重要手段。

在传承优秀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还须进一步探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法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的需要。

(一)探讨式教法由于学生个体知识构成、身处立场、成长环境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认知和观点就可能有很大差异。

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采取探讨式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与辨别问题的能力。

而要有效地实施探讨式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问题本身的开放性。

也就是说,问题本身要能启发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思考。

大学生信仰教育(全文)

大学生信仰教育(全文)

大学生信仰教育AXX:1672-9749(2011)05-0089-03信仰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

大学阶段是信仰需要的生成期和选择期。

从年龄上看,大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需要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需要信仰。

从文化层次上看,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社会进展有更多的理性思考,这种思考本身表明他们有信仰的需要。

只是头脑中还没有“信仰”的概念,对信仰的选择处于自发状态。

[1]所以,在对马克思主义还没有深刻了解的情况下,要学生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不现实的。

这正是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所在。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就在于此。

这一课程融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为一体,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传播给学生。

然而,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果不理想,学生对此不感兴趣,甚至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和动摇。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未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放在突出位置。

要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并以此为基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作进一步探究。

一、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1.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队伍的素养与教育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教师队伍过于看重学历,而忽视政治素养和思想品质,导致教师政治、业务素养不高,在教育活动中不能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

有的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理解得不透彻,课堂讲授缺乏吸引力、说服力。

有的教师平时很少参与社会调查研究,缺乏对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有理讲不清,讲理讲不透的现象,无法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不感兴趣,甚至持怀疑态度。

一个本身并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其结果不言而喻。

谈谈大学生的信仰问题

谈谈大学生的信仰问题

谈谈大学生的信仰问题信仰是人类精神的动力和支柱。

信仰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类人生观成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由于受一些消极社会现象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信仰方面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出现一些新的问题。

因此,为了使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坚定科学正确的信仰,使其健康成长,必须发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整合社会各种力量,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为其价值观的形成和正确信仰的最终确立创造必要的条件。

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一部分。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宗教,始终居于社会上层建筑的顶端,它同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宗教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宗教对于整个社会影响的一部分,影响的途径和形式多样:表现为宗教文化在大学校园的传播;表现为大学生对宗教认识和态度的变化;甚至有个别大学生的入教、信教的等等。

(一)大学生接触或者信仰宗教的状况1、家庭的影响。

笔者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信教者中,家传的比较多,有些人信教程度是很深的。

因为有宗教信仰传统的家庭很容易让生活其中的个体皈依该宗教温州地区宗教气氛比较浓,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影响都比较大。

而且有些宗教影响的历史也比较久远,在一些家庭里形成稳固的宗教传统。

作为家庭成员的大学生容易受到这方面的熏染。

2、大学生个体方面的因素。

其中包括个体的认知水平、生存状况、精神状态、心理需求等等。

很多学生既没有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对社会迅速的变化和当前社会道德水平有所下降的状况又感到困惑而不能得到很合理的解释。

又由于在校期间面对学习紧张与压力或者经济上的困顿或者面对就业难题和毕业后的社会压力无所适从。

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下,宗教以其天堂理想的美好形象吸引了他们,同时宗教所宣传的道德观,使他们感到找到了心灵归宿和精神寄托的港湾,于是在思想上观念上信服和皈依宗教。

关于学生信仰教育的措施和做法

关于学生信仰教育的措施和做法

关于学生信仰教育的措施和做法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发现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地带来精神的愉悦,兜里越有钱,反而思想越空虚,财富越积累,精神反倒越迷茫。

于是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反思“信仰危机”的问题。

其实,我们的信仰教育是不缺乏的。

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一直都在接受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下的信仰教育。

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逐渐出现多元化,信仰选择也日益多样化,这些都使青年人眼花缭乱,茫然失措。

而我们信仰教育的方式少有改变,还是过去传统的灌输方式。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信仰教育“生动”起来,不再那样的死板、那样的空泛、那样的没有活力,这是我们应该下工夫研究的地方。

信仰教育要让人感动感动是人类的一种崇高的养分,是一个人感情的核心素养。

感动是他人的感情故事与本人的感情思想相遇所产生的感情共鸣。

感动,是因为你用心地爱着这个世界,爱着你周围的人,心中有爱的人才会感动;感动,就像一颗人性的种子,拥有了它,或许你就拥有了智慧的人性,就学会了诗意的生存。

一个人,不管他是怎样玩世不恭,只要他还有感动,就说明他还有良知;只要还有感动,即使他遭遇逆境,也绝不愿放弃做人的尊严。

是的,学会感动,就会备觉人生的温馨和人性的美好。

教育不能没有感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者应该用自己的感动唤醒学生的感动。

当师生在一起,切实因感动而领略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时,教育的理想境界便会不期而至。

让学生对教育者产生感动之情,教育者的人格至关重要。

教师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

其言行处世态度都会被学生或多或少地视为自己的榜样,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师生交往过程中,要具有严于律己、诚实正直等优秀品质。

论新时期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论新时期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教 育经矫研 究
论新时期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黄燕玲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新 时期 大学生 的信仰教 育状 况,提 出 了对 大学生信仰教 育的再认识 ,新 时期 大学生信仰教育 面临着教育 内容枯燥无味 , 教 育教条化 ,与现 实脱 离, 并 受到 西方多元文化 的侵蚀及社会 不良风气的影响等。我们应该在教育 内容上,改革教 育 内容 ,与 时俱进 ,增强 时代感;在教育方式上 ,确立学生的主体 地位 ,营造校 园文化 氛围,加 强网络教育 ,坚持理论联 系实பைடு நூலகம், 在社会 实践活动 中解决信仰 问题;在教育环境上 ,继续推 进改革开放 ,切实搞好反腐倡廉 ,及 时遏制社会不 良风气。 关键词 : 大学生 信 仰教 育 马克 思主义信仰 信仰是人类精神 生活 的一种状态,它表现为人们对其认定 的、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 的某种对 象的 由衷依赖和执着不渝 的 追 求,是一种 巨大 的精神力量 ,它 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 民族 的 精 神支柱 。信仰教育是对一定 的社会成 员进 行世界观 ,价值观 和 理想 信念的教育活动。 信 仰教育是高校 教育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在 大学生成长中具有重要 的作用 。且关 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 社会主 义建 设者和接 班人 , 关系到我国社会主 义的前途和命运 。 新 时期 加强大 学生信仰 教育具有重 要的意义 。 新 时期 大学生信 仰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 时期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变革 时代 , 自我意识水平 的不 断提 高、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辩证思维 的发展 ,为其确立科 学 的信仰 、树立 远大的理想奠定 了良好 的基础 。从 总体上看 , 新 时期大学 生是 有信 仰、有理想的 ,是积极 向上 的。但是 ,在 新 的历史条件下 ,社 会实践运行的新情况 、新 问题层不 出穷, 显示 出我们传统 的信 仰教育苍 白无力 。新时期大学生 的马克思 主义信仰教育效 果并不理想,学生对此不感兴趣 ,甚至对此产 生怀疑和动摇 。 ( 一 )在教育 内容上 虽然说是对学 生进行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的教育 ,但 教材大都是从 国家社会入 手,谈论 革命和建设理论 ,而缺乏对 人本身 的真切关怀 。其 中涉及信仰 教育部分则略嫌简单 ,且就 共产主义理想的描绘方面 ,依然只 是多年前的简单话语重复 , 这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产生厌烦心理 ,显然会 削弱共产主义 理想的影响力。对马列主义信仰优越性 、 科 学性 解释 不够合理 , 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拉大了与学生的距离。 ( 二)在教育方法上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思考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思考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思考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时代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注重理论创新,注重实践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及才能的培养。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进行探讨。

一、注重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需求。

在新时代下,我们需要改革和创新教育模式,注重理论创新,让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其理论的活力和引领性。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术讲座、开设课外研讨会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深刻内涵和当代价值,建立起对其的坚定信仰。

我们还需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以更加丰富多样的方式呈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只有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才能走向更加成熟和完善。

二、注重实践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仅是理论,更应该是实践。

在新时代下,我们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

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科研项目、创新创业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解。

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现实,进而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思想,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精神力量。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三、注重个性及才能的培养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信念,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及才能。

在新时代下,我们需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多元化和才能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对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的再思考

对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的再思考

对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的再思考【摘要】大学生信仰教育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再思考。

在我们介绍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我们分析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状及受影响的因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途径,探讨了其重要性,并进行可行性研究。

结论部分给出了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建议和未来展望。

通过本文的再思考,我们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关注,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教育、再思考、现状分析、影响因素、途径、重要性、可行性研究、建议、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备受关注。

在中国,大学校园作为年轻学子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信仰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困境。

传统的信仰观念受到了许多新思潮的冲击,大学生的信仰认同和传统宗教观念之间的融合与碰撞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也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家庭、社会、网络等因素对大学生信仰观念的影响。

深入研究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讨影响因素,探讨加强途径,以及明确其重要性和可行性,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信仰认同和心灵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进行再思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探讨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分析当前存在的不足和挑战,找到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途径,提出具体建议和未来展望。

通过这次研究,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关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也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通过本研究,旨在探索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信仰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推动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意义和对策

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意义和对策

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意义和对策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和国家未来的信仰及其凝聚力和软实力。

认清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深远意义,反省我国目前大学生信仰的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引言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他们正处于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无论是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还是对国家、民族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不仅是面向未来的一代,又是我们国家的精英群体。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一个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主流信仰的强弱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

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的历史使命,他们的信仰状况需要特别关注,并很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及教育引导,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具有极大的科学意义。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意义什么是信仰?《辞海》给信仰下了一个定义:信仰是人们“对某种宗教,或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

”从根本上说,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指导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的意识形式。

从大学生个人的价值来看,信仰的缺失,犹如在茫茫的大海航行中迷失了方向的小船,找不到幸福的彼岸在哪里,“心归何处”的绝望情绪随之而生。

从民族的发展来看,信仰的缺失,就意味着失去了民族凝聚力,怎能确立起共同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艰难转轨之中,没有人文精神的支撑,没有坚定的信仰和价值追求,社会如何和谐,民族何以复兴,国家如何富强?(一)树立正确信仰对大学生个人的意义大学生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性的群体。

从年龄上看,他们已进入青年期,思想敏锐,可塑性强,正是信仰确立的关键时期;从个人素质上看,他们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与判断力,容易学习到、感受到并接受到新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建立激励机制
设立优秀教师奖励制度,表彰在信仰教育领域做出突 出贡献的教师,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完善信仰教育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调整和完善信仰 教育课程体系,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 统性和针对性。
丰富课程内容
引入跨学科知识,将信仰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等 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汇报人:文源自库 2023-12-28目录
• 引言 •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状 •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问题与
挑战 •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改进建
议 • 结论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02
03
社会转型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 ,大学生的信仰教育面临 诸多挑战和机遇。
多元化价值观
影响,缺乏信仰教育可能导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价值观混乱等问题。
03
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存在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式陈旧、教育师资力量
不足等问题,同时面临着多元化社会思潮和网络信息冲击的挑战。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多元化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 面对和选择适合自己的信仰。
04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改进建 议
创新信仰教育方式
引入新媒体手段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开 展线上教学、互动讨论和虚拟实 践活动,增强信仰教育的时代感 和吸引力。
开展体验式学习
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 践和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 亲身体验中感受信仰的力量,深 化对信仰的理解和认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