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地区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寒地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对策及建议
寒地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对策及建议
杨志超;李梅
【期刊名称】《低温建筑技术》
【年(卷),期】2009(031)004
【摘要】严寒地区城市住宅独有的气候特征决定实现其住宅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内容、因素、关键技术与其它地区有所不同.文中通过对可持续发展住区理论内涵的探索研究,探讨寒地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应该着重关注的若干问题,及相应的评价工作原则.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杨志超;李梅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哈尔滨,150080;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哈尔滨,15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1
【相关文献】
1.代际互助模式下东北寒地城市住宅改造研究 [J], 陈子光;张宇
2.基于寒地城市居家养老模式下的住宅空间改造研究 [J], 徐翠翠
3.寒地城市住宅区外环境景观设计策略探析 [J], 刘烨;全震
4.寒地城市居住区形态对住宅能耗影响 [J], 冷红;肖雨桐
5.寒地城市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J], 陈子光;张美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严寒地区住宅节能问题初探
用建 筑面积 将在 10 10亿平 方米 。新建 0 5 建 筑 中将 有 7 0亿 平方 米 以上 需要 采暖 ,0 l
宅建 设 时期 .提 出建 设节 能省 地型 住 宅更 是 有着 十分 紧迫 的意 义 。 当前 , 国 正 处在 工业 化 、 镇 化 、 我 城 市
次 石油 危 机 , 发 人们 对 节能 和环 保 的 重 引 视 。提 出 资源 和环 境 既要 满 足 当代 人 的需
为 满足城 镇 人 【的高 速增 长和 继续 提 j 高人民 生活 水平 的需 要 . 22 在 00年 前 我 国 每 年城 镇 新 建 建 筑 的总 量 将 持续 保 持 在
建设 、住宅 和公 共建 筑 用房 的巨大 需求 空
性 要求 的条件 下 ,在建 筑外 围护 结构 中使
用 保温隔 热 的新 型建 筑材料 ,达 到节 约 能
源、 降低 能耗 、 提高 能源 利 用率 的 目标 。
一
据 建设 部有 关数 据 ,我国单 位建 筑面
积 能耗是 发达 国家 的 2 3倍 以上 ,在 能源 —
、
我 国住 宅节 能 的现 状及 发展趋 势
住宅 节能 是我 国建 筑节 能 的重要 组成 部 分。 至 2 0 截 0 0年 底 , 全国 既有房 屋面 积 , 城 市巳达 到 10亿平 方 米 ,而达 到节 能设 0
总 消 费量 中 所 占 的比例 已从 上世 纪 7 O年
代 末的 1%上 升到 近年 的 2 . %; 我 国 o 75 而 4
1 O亿 立方 米 左右 .到 2 2 0 0年 新 增 城镇 民
东北严寒地区适老化居住空间的可持续设计
东北严寒地区适老化居住空间的可持续设计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新时期的新理念,本文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切入点,以居住空间适老化为基础,将可持续设计融入到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中来,以居住空间现状与老年人的需求矛盾为切入点,探索了当前住宅居住空间,寻找适合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研究了可持續和老龄化居住空间的设计,并改进了老年人的设施和服务。
标签:适老化;居住空间;可持续设计一、国内老龄化国内从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加严重,老龄化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难题之一。
逐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加速了老龄化事业的发展,为适应国内趋势的变化,居住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也跟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生了改变和创新。
二、居住空间适老化原则2.1适老性原则老年人是一个特殊人群,具有自己群体的特殊性。
居住空间也要有着老年人群体的生活特征,居住空间需具备科学的规划,并且符合老年人生活需求、生理需求以及精神需求,如此以来,才能更好的体现人文关怀,创造一个更人性化的生活空间。
2.2安全性原则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年轻人的身体机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根据老年人的特征保证其在居住空间内的安全性。
比如说,进门处放置换鞋座椅,老人换鞋如果没有座椅会很吃力;卫生间实行干湿分离,做好防滑设施,尽量避免老年人在使用时易滑倒。
在装饰材料方面也尽量选择一些绿色无污染的材料,降低对老年人身体的一些危害。
2.3无障碍原则为了方便老年人的长久居住性,必须在各个方面都配备各种符合不同阶段老年人需求的设施以及功能,营造充满关怀的现代生活环境,确保人的安全、方便、舒适。
也就是无障碍原则。
对于行动有障碍的老人,一定要保证他的任何行动的无障碍,保证他的行动前方没有障碍物,避免出现磕碰等状况;对于听觉有障碍的老年人,给他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做好隔音设施,方便他的各方面行动;对于视觉有障碍的老人,做好每个部分的提示,保证他的行动和生活的方便。
因为人到老年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所以,需要我们完善居住空间的无障碍性。
住宅小区室外严寒分析的论文(五篇范文)
住宅小区室外严寒分析的论文(五篇范文)第一篇:住宅小区室外严寒分析的论文摘要:室外气流运动与建筑群规划的“和谐”设计,成为建筑系统节能和可持续的生态建筑的重要方法之一。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得出住宅小区的室外的速度场、温度场及污染物分布的,对改善人居内外环境意义深远。
本文针对严寒地区住宅小区,综合分析室外风环境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室外风环境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应用专业CFD软件FLUENT对此特定的流动物理问题,采用适合于它的数值解法,得到三维速度场和压力场,在计算速度,稳定性和精度等各方面达到最佳。
研究表明,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住宅小区的风环境进行评价和探讨,不仅对利用建筑布局改善室外环境有显著的作用,而且在组织良好的室内通风方面也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住宅小区风场数值模拟FLUENT1引言随着我国严寒地区低能耗住宅建筑的发展,住宅室内通风换气问题已不容忽视。
一般情况下,室内自然通风的形成,既有热压通风的因素,也有风压通风的原因,从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角度来看,风压通风对室内气候条件的效果比较显著,故应首先考虑如何组织建筑物室外的风压通风来改善室内热环境。
2室外风场的物理模型和CFD数值模拟2.1物理模型哈尔滨市位于严寒地区,冬季持续时间长,且室内空气质量与室外环境相差较大,故节能住宅建筑的通风关键在冬季,本文以哈尔滨地区气象参数中冬季的主导风向和风速为依据,以哈尔滨市泰海小区44号楼及其周围4栋建筑物作为室外风场模拟对象,分析住宅小区室外风场的气流流动情况。
模拟建筑物及其周围四栋楼均为高度为22m 的建筑物,如图1,图中相应地给出各建筑物在泰海小区中的位置及其建筑物布局。
为建立数学模型,对物理模型作以下假设和简化:(1)建筑物外气流分布取决于来风风速以及风向,建筑尺寸及形状,以及建筑物开口大小和位置。
若开口尺寸小于建筑物立面面积的1/6,三栋建筑可简化为混凝土块。
(2)室外气流为风速梯度分布的低速流范围,据Boussinesq假设,空气一般为粘性不可压缩流体。
浅析寒地城市人居室内空间环境问题及改善方法
和适宜的室内温度,建筑的朝向基本为面 害也不容忽视,若不及时发现,最后会引起 将周围烟雾吸收、净化。
间 环 境
南或面东南,这样既可以避免西北的寒风, 癌变。有研究表明,甲醛的释放量会随着
第三,吊兰。吊兰被称为
又可以获得更多的日照。
气温的升高而升高,所以预防、规避室内甲 “空气净化器”,它可吸收一氧
问
3.室内植物的配置
市
从地理位置上讲,寒地城市位于北纬 与材料配置方案。在寒地城市,冬季供暖
寒地城市冬季漫长,居民
人
40 度以北的高纬度地区,依据中国建筑气 会使室内外温差巨大,室内空间的各类陈 不及时开窗的现象十分普遍,
候区划图,内蒙古东北地区及东三省为寒 冷地带,这个地区范围内的城市为寒地城 市。
第二,君子兰。这种植物
180 天左右,且以雪的形式降水,一般从 重大。首先,甲醛对人体的呼吸道和免疫 一昼夜可吸收 1 立方米气体并
11 月到次年 4 月。
系统危害巨大,能够突破人类机能的第一 释放 80%氧气,能够在寒地微
从建筑角度看,为了获得更多的日照 道防线;其次,甲醛对肝脏、神经系统的危 弱的光环境下发生光合作用,
“寒地城市”的概念来源于“寒地”,欧
3.供热导致的室内家具陈设问题
易变形,是一种可再生的环保
相比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在我国的 材料,并具有无毒、无害的特
地 城
美国家称之为“冬季城市”,日本称之为“北 发展起步较晚,所以室内设计行业缺乏针 点。
方城市”,我国称之为“寒地城市”。
对我国多样的气候特征制订出合理的装修
二、寒地城市人居室内空间的环 境问题
1.对空气环境的影响 由于寒地城市冬季漫长,在供暖期间 长时间门窗紧闭,所以存在室内空气污染 问题。室内空间中的空气污染源种类繁 多,如厨房油烟、二手烟、室内花粉、宠物毛 发、有害病菌、室内装修残留的甲醛等。有 害气体在室内空间聚集,会对人体造成不 良影响。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研究共3篇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研究共3篇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研究1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节能减排已成为当前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而在寒冷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特殊性,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保温隔热、采光效果、朝向优化等方面,探讨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措施。
一、保温隔热在寒冷地区,室内采暖是消耗最多能源的部分,因此保温隔热是减少能源消耗的关键。
要想实现保温隔热,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选用适合的保温材料。
我们可以选用岩棉、玻璃棉等保温效果好的材料,将其填充在屋顶、墙体、地面等部位。
2、隔热层的厚度要合理。
隔热层的厚度要通过计算得出,屋顶的厚度最好在150mm左右,墙体的厚度在100mm左右,地面则需120mm左右。
3、结构设计合理。
房屋的结构设计要合理,要避免冷热桥现象的出现,以免造成能量的大量浪费。
二、采光效果在寒冷地区,由于冬季日照时间短,室内采光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采光设计能够在寒冷的冬季让室内温馨阳光充足,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
1、采用大面积的窗户。
居住建筑应采用大面积的窗户,以保证室内充足的采光。
2、选择透明度高的玻璃。
要选择透明度高的玻璃,可以增加室内采光的亮度,并减少室内照明设备的使用。
三、朝向优化居住建筑的朝向对节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设计居住建筑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形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朝向。
1、南向朝向。
在北半球的寒冷地区,南向朝向能够使建筑在冬季充分地接收太阳能,从而减少采暖的能耗。
2、避免东、西向朝向。
在寒冷地区,由于东、西向朝向的窗户在夏季可以接受大量的阳光,从而带来过多的热量,导致能量消耗过量。
综上所述,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措施十分关键,只有通过保温隔热、采光效果以及朝向优化等方面的设计,才能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环保的生活空间。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研究2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日益显著,节能与环保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环境优化设计——以北京地区为例
出大洪 山度假 产品 的特 色性和 休 闲性 ; 深入挖 掘地质 旅游体
验文化 , 突 出地 质 旅 游 在 整 个 大洪 山 国 家 森 林 公 园 旅 游 产 品
【 4 1 卢云亭、 王建军. 生态旅游 学. 旅游教育 出版社 , 2 0 0 1 『 5 1 李文正 . 陕南地 区生 态旅 游开发 的 S WOT分析 与 对 策. 安徽农业 学报 , 2 0 1 0 . 4
面 的热损 失 , 因此在设计 中尤 为要避免 不利 的风 流 , 减少建筑 由冷风渗透 引起 的热 损失。表 1是我国北方严寒及寒冷地 区 主要城市 1月份 风向统计 结果 。 1 . 冬季风环境模拟 C F D亦称 为计 算流体动 力学 , 通过 数值 求解控制 流体 流 动 的微 分方程 , 得 出流体 流动 的流场在连 续区域上 的离散 分 布, 从 而 近似模 拟 流体流 动 的情 况。采 用 C F D可 以 方便 的 建筑 外环境进行 模拟 分析 , 从 而设计 出合理 的建筑 风环境和 室 外热环境 , 大大 提高 了建筑环 境设计 的效率和相 关数据 的 准确性 。 P h e o n i c s即是其 中一款模 拟流 动的通用流场计 算软 件 。我们运用 P h e o n i c s对冬季主 导风 下的宿舍楼外环境 进 行风环境模拟 :
置的优化策略 。
三、 北 向风环境 的优化设计
寒 冷地 区冬 季季 风形成 的强烈冷 风气 流 , 风速 强、 温度
低, 对 建筑 物 造 成 强 烈 的冷 空 气 侵 袭 , 增 加 建 筑 物 和 场 地 外 表
关键词 : 建筑节能 环境 被 动式 建筑 室外 的风 、 光、 热环 境会通过传 导、 辐射、 对流 、 自然 通风等形式通过建筑 的外维护结构作用于室 内环境 。合理 的 植被布置 , 可 以通过影响建筑周 围的微环境 , 减 少人们冬季对 采暖 , 夏季 对空调 的依 赖 , 不仅降低 了能耗 , 还能减 少建筑对 环境的污染 , 实现 建筑 与环境 的和谐相 处。 项 目介绍
严寒地区住宅建筑的节能优化设计
严寒地区住宅建筑的节能优化设计在严寒地区,住宅建筑的节能优化设计至关重要。
严寒地区的冬季气温极低,低温环境对建筑造成的能量损失和能源消耗非常高。
因此,为了减少能源的浪费并提高住宅的舒适性,采取一系列节能措施和优化设计是必要的。
首先,建筑的外立面应该进行良好的保温处理。
在严寒地区,隔热层的安装非常重要。
选择高性能的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和硅酸盐等,以减少热量的传导。
此外,在外墙上设置保温层和空气层,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除了保温处理,采暖系统的设计也是非常关键的。
住宅建筑应该使用高效的供暖设备和节能技术。
例如,采用地热能、太阳能热水器和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设备,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并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在设施设计中,考虑到建筑的隔热、采暖和通风系统的耦合,为住宅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冬季太阳能的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节能策略。
在严寒地区,通过合理布置和设计窗户和阳台,可以将太阳辐射引入室内,提高室内的温度,并减少用于供暖的能源消耗。
此外,可以在建筑的南墙安装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用于供暖和热水。
另外,应该注意建筑的通风系统的设计。
在严寒地区,建筑的隔热层非常重要,但也需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以避免湿度过高和空气污染。
采用热回收通风系统,可以利用排出来的热空气来加热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此外,合理安排建筑的通风孔和排气孔,也可以提高空气流通的效果。
最后,住宅建筑的节能优化设计还需要在室内设计方面进行考虑。
选择具有隔热性能和能源节约技术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如高效灯具、能源节约的电器设备和节水设计,都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综上所述,严寒地区住宅建筑的节能优化设计非常重要。
通过良好的保温处理、采暖系统的设计、太阳能利用、通风系统的优化以及室内设计的考量,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消耗,降低居民的能源支出,同时提高室内的舒适性。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节能策略,才能在严寒地区建造出高效且节能的住宅建筑。
严寒地区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严寒地区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黑龙江省住宅建设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关键字:严寒地区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区、技术问题、评价摘要:严寒地区城市住宅独有的气候特征决定实现其住宅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因素、重点与其它地区有所不同。
文中通过对可持续发展住区理论内涵的探索研究,总结出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因素,并结合严寒地区城市住宅的地域特征提出相对寒地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技术问题,及住宅可持续发展评价工作的几点建议。
1、引言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绿色文明时代,“可持续发展”观成为全球人民工作和生活的新准则,即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每一代人在实现自身的需求的同时都不要以损害后人的利益为代价。
由于城市是最大的资源消耗地和环境污染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而城市住宅又是资源消耗的最大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城市住区建设相结合,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住区环境。
《21世纪议程》指出社会将在各地形成它们自身的、与地区性技术和资源相关的、与众不同的可持续发展形式。
可见可持续发展问题同其它科学问题一样存在共性同时又有个性的差异。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地域闲的异质性。
城市住宅作为人与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面对不同的地域条件反映出不同的具体内容。
在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技术支撑、评估标准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上也相应有所差别.本文从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共性问题研究入手,然后针对其中的技术问题展开,并就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的建立提出几点建议.2 、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研究目前学术界针对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统一的概念和定义。
为了能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出。
在“可持续发展”的最初定义中我们得出两个主要概念:未来和资源保护。
住宅的未来主要考虑满足住宅的使用寿命内居住者的需求,尽我们的最大努力保证使用者的健康和舒适,满足住宅的适用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要求。
绿色建筑理念在严寒地区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绿色建筑理念在严寒地区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策略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设计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严寒地区,住宅建筑设计更需要兼顾能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生活舒适这三个方面,绿色建筑理念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绿色建筑理念在严寒地区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一、合理的建筑朝向和布局在严寒地区,合理的建筑朝向和布局对于保障室内的舒适度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实现:1.1 优化建筑朝向,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
在严寒地区,阳光是宝贵的资源,合理的建筑朝向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减少采暖能源的消耗。
1.2 合理的布局设计,最大程度减少热量流失。
通过科学的建筑布局设计,最大程度地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从而减少采暖能源的消耗。
1.3 利用地形和植被,增加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
合理利用周围地形和植被,增加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减少外界环境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二、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和技术在严寒地区,保温隔热是住宅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和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环保。
2.1 选择优质的保温材料,如岩棉、聚苯乙烯泡沫板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
2.2 采用先进的保温隔热技术,如外墙外保温系统、地板辐射采暖等。
这些技术能够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进一步减少能源消耗。
2.3 结合 passivhaus 被动房标准,实现超低能耗建筑设计。
passivhaus 被动房标准要求建筑在尽量减少热量流失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室内环境,是严寒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
三、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严寒地区,合理利用能源资源至关重要。
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3.1 采用智能化的采暖、通风、空调系统。
这些系统能够根据室内外温度和环境变化进行智能调节,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基于低能耗目标的严寒地区建筑设计研究分析
基于低能耗目标的严寒地区建筑设计研究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严寒地区由于极端的气候条件和能源供应的限制,建筑能耗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日益凸显,低能耗建筑设计成为了解决严寒地区建筑能耗问题的重要途径。
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难点需要攻克。
对于基于低能耗目标的严寒地区建筑设计研究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关于严寒地区建筑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节能减排、被动设计策略、建筑材料选择等方面,但仍然缺乏系统性研究和综合性分析。
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基于低能耗目标的严寒地区建筑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严寒地区建筑特点、低能耗目标的重要性、现有建筑设计策略的分析,探讨针对严寒地区的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法,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未来严寒地区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为提高严寒地区建筑的节能环保水平作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基于低能耗目标的严寒地区建筑设计,以提高建筑在严寒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和能效性。
通过对严寒地区建筑特点、低能耗目标的重要性、现有建筑设计策略以及针对严寒地区的低能耗设计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寻求有效的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案,满足严寒地区建筑的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需求。
本研究旨在借鉴世界各地的低能耗建筑设计经验,结合严寒地区的实际环境特点,为严寒地区建筑设计提供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严寒地区建筑设计的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不同低能耗设计策略的实际效果,为未来严寒地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旨在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建议,进一步推动严寒地区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1.3 研究意义严寒地区建筑设计对于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严寒地区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也日益成为全球环境问题。
探讨基于低能耗目标的严寒地区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科学价值。
孙成强:深耕寒冷地区绿色建筑首创低碳宜居住宅小区
孙成强:深耕寒冷地区绿色建筑首创低碳宜居住宅小区随着中国对环保及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视,国家政策逐渐向绿色建筑倾斜,给予更多的扶持。
特别是在严寒地区,优质的绿色节能建筑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寒冷地区长达四个月的冬季,使得住宅采暖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这就需要建筑设计者在设计阶段,就全面考虑建筑的保温性能。
体型系数、围护结构保温性、蓄热性、窗墙面积比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建筑的能耗和居住者的舒适度。
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找到突破口,创造出卓越的建筑成就呢?哈尔滨瑞祥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哈尔滨瑞祥”)的总经理孙成强,给出了他的答案。
孙成强先生凭借出色的技术研究和创新能力,取得了严寒地区房屋节能环保监测系统V1.0、严寒地区建筑外墙保温节能系统V1.0等多项软著技术,且在多家知名房地产企业的重要项目中得到应用,不仅为他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创新性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香湾青城:绿色节能小区典范香湾青城小区是哈尔滨瑞祥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一项重点项目,也是孙先生执掌公司以来的一项里程碑式的工程。
香湾青城一、二期高端住宅项目,总占地面积约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规划了共21栋12-22层的小高层住宅,打造了低密度的社区环境。
香湾青城小区的绿色节能特色在孙成强先生的技术支持下,已经走在了我国小区节能减排的前沿。
小区中处处可以体现孙先生所研发的软著技术应用,让小区的绿色节能效果得以最大化,不仅让居民们感受到了温暖的居住环境,还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保温屋顶显著减少建筑耗能香湾青城的每一栋建筑上都应用了孙先生在节能保温屋顶结构研究成果。
这种保温屋顶结构采用了一种特殊的保温材料和结构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的流失。
这种设计改变了传统的屋顶结构,引入了高效节能的理念,因此在冬季的严寒中,热量能够被更有效地保存在室内,减少了对采暖系统的依赖。
根据孙先生的研究数据显示,这种保温屋顶结构的应用,使得小区的总体节能率达到65%。
严寒与寒冷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严寒与寒冷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策略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是为了减少室内能源消耗,提高居住舒适度,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节能设计策略,在这些地区设计建筑时应该考虑到:1.良好的保温设计:由于低温环境,建筑物需要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来减少能量损失。
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如岩棉、聚氨酯等,进行墙体、屋面和地板的保温设计。
此外,建筑物应该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通过采用双层窗户、低辐射玻璃等技术,减少窗户部分的热传导。
2.空气密封性设计: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物内外温差大,空气的流通会导致大量能量损失。
采用良好的密封设计,防止冷空气渗入室内,同时避免暖气的温热空气流失。
通过密封墙、窗户和门等部位,减少建筑物的能量损失。
3.采用高效暖气系统:在严寒和寒冷地区,暖气系统是建筑物保持室内温暖舒适的关键。
采用高效的供暖装置,如地热能、太阳能热水和地源热泵等,能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热效率。
同时,配备恰当的保温设施,如暖气片、地暖等,能够将热量均匀地传送到室内各个角落,提高供暖效果。
4.合理的通风设计:尽管严寒和寒冷地区需要保持室内温暖,但室内空气质量也需要得到保证。
采用合理的通风系统,如能量恢复通风系统,能够在换气的同时保持室内的热量。
避免采用传统的开窗通风方式,减少热量损失。
5.使用可再生能源:严寒和寒冷地区多数有丰富的雪量和阳光资源,可以利用太阳能来供暖和热水。
同时,也可以考虑使用风能或生物质能作为能源补充,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6. 合理利用 passivhaus 原则:即建筑物的高保存能力设计。
通过合理的建筑形态、充分的日照利用、准确的太阳能采集和利用,减少对外界能源的依赖。
7.设计合理的室内照明系统:采用节能的照明设备和灯具,大量采用LED灯泡等高效能光源。
同时,还可以使用自然光进行照明,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总之,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策略主要包括保温设计、空气密封性设计、高效暖气系统、合理的通风设计、使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利用 passivhaus 原则以及设计合理的室内照明系统。
小寒节气与冬季居住环境改善计划
小寒节气与冬季居住环境改善计划随着寒冷冬季的来临,保暖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小寒节气中,气温逐渐降低,冷空气也开始影响到人们的居住环境。
为了改善冬季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许多地方都制定了冬季居住环境改善计划。
本文将就小寒节气与冬季居住环境改善计划展开讨论。
首先,对于冬季居住环境改善计划,我们可以从加强室内保温做起。
保温是冬季居住环境改善的关键。
可以通过加装保温材料,改善房屋的保温性能。
例如,采用保温窗框、双层玻璃窗等措施,减少室内外温差。
同时,可以加装保温板、保温棉等材料,提高房屋的保温效果。
此外,加强门窗密封,修补墙体裂缝等也可以有效减少室内的热量散失,改善居住环境。
其次,冬季居住环境改善计划也应包括改善供暖设施。
供暖是冬季居住环境改善的重要方面。
在小寒节气中,供暖设施的效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可以通过改善供暖设备、提高供暖效率来改善居住环境。
现代化的供暖设备可以提供更加舒适的温度和湿度,减少空气干燥对居民的不良影响。
同时,科学合理地规划供暖管道,保证供暖设备的供暖范围,避免冷风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此外,冬季居住环境改善计划还应关注空气质量问题。
冬季是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季节之一,尤其是在城市地区。
恶劣的空气质量会造成人们身体健康的威胁。
因此,在改善冬季居住环境的计划中,应注重空气净化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这可以包括空气净化器、空气新鲜机等。
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和新鲜,有利于居民的健康和舒适。
此外,冬季居住环境改善计划还应关注照明问题。
冬季白天短,室内的照明需求相对增加。
因此,在冬季居住环境改善计划中应注重照明设施的设计和使用。
可以选择节能灯具,提高照明的效能。
合理规划座位和光线的位置,确保室内足够明亮,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最后,冬季居住环境改善计划还应关注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寒冷的冬季,人们更加需要舒适的居住环境来提高生活质量。
在改善居住环境的计划中,可以加强社区的公共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娱乐和休闲场所。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城市化进程已经不可逆转,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城市化率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住房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瓶颈,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主要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住房问题的现状我国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增加,但是城市住房问题却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瓶颈。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房价飞涨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房价飞涨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尤其是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高企,购房难度大大提高,导致很多年轻人买不起房子,只能选择租房。
而租房市场同样火爆,高昂的租金让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轻人艰难度日。
2. 住房面积过小作为人们生活的根据地,低质住房、小户型住房已经成为城市住房问题的另一个瓶颈。
尤其是一些新建住宅小区的房屋户型,过于追求利润而缩减了居住面积。
而且由于城市土地利用率较高,住房面积更是被压缩到了最小。
3. 城乡差距较大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差距是不可避免的。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但是他们的收入较低,很难负担起城市高额的房租和房价。
在各类住房补贴政策中,农民工和从农村转移的城市居民享受的权益往往被削减,进一步加大了城乡住房、收入差距。
二、住房问题的原因分析1. 土地供应不足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但是土地的供应量是有限的,且土地供应政策存在严重的短期性。
在土地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开发商为了追求高利润,不得不尽可能地缩减房屋的面积,进一步加剧了住房面积过小的问题。
2. 政策缺陷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存在缺陷,从而无法实现全民住房保障的目标。
比如,住房补贴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而不是个人,这意味着单身人士或独居老人难以获得住房补贴。
再如,住房保障政策的执行缺乏监督,滥用住房资源成为严重问题。
还有,地方政府追求GDP的压力,强制赶工期,导致在建的房屋房龄极短,抛弃难以回收,浪费资源。
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目标研究
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目标研究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成为了当今建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寒冷地区,节能是居住建筑设计的重要目标,既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又可以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因此,研究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节能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节能目标应该是实现最低能源消耗,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浪费。
通过优化建筑的结构与材料,改进建筑的隔热性能,减少能源的损耗。
采用优质的保温材料和隔热材料,合理设计建筑的外墙、屋顶等结构,降低能源传输和流失。
此外,通过改善建筑的通风与采光系统,减少能源的消耗。
例如,采用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减少空调和照明系统的使用频率,降低能源的消耗。
其次,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节能目标还应考虑到居住者的舒适度。
在追求节能的同时,不能忽视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因此,建筑设计应尽可能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保证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合理设置室内供暖系统,确保室内温度的稳定和舒适;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结合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合理利用自然光线和采光,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
最后,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节能目标还应考虑到建筑的可持续性。
建筑的可持续性是指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寒冷地区的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该注重建筑材料的可再生性和可回收性,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同时,建筑设计应注重建筑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未来的变化和需求。
总之,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节能目标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研究者应该从实现最低能源消耗、提高居住者舒适度和保障建筑的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环保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严寒地区住区组团微气候研究的开题报告
严寒地区住区组团微气候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严寒地区住区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能够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环境,缓解国家人口问题。
然而在严寒地区,气候条件恶劣,住区内部微气候变化大,因此研究住区组团微气候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学术界对于严寒地区住区微气候研究还十分缺乏,对于改善住区微气候条件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也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严寒地区住区组团微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为未来住区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标探究严寒地区住区组团微气候的变化规律,分析住区组团微气候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改善住区微气候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1. 研究严寒地区住区组团微气候变化规律针对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等不同季节和时间段,对住区组团的微气候进行综合实地观测和记录,获取住区微气候的变化规律。
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太阳辐射等观测指标。
2. 分析住区组团微气候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搜集和整理严寒地区的气候和地理信息,结合住区组团的设计参数,探究住区微气候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住区组团微气候的影响程度。
3. 提出改善严寒地区住区组团微气候的建设措施基于对住区组团微气候的变化规律和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合理有效的改善措施,从设计上和管理上改善住区微气候,实现住区组团微气候的减轻。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 实地观测法在严寒地区选取适当的住区组团,设置实地观测点,实时记录住区组团微气候相关指标,并计算数据。
2. 数据处理法将实地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住区微气候的时空变化模型,探究住区微气候的变化规律。
3. 统计分析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住区微气候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严寒地区的气候、地理和环境等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住区组团微气候的影响程度。
4. 设计优化法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建设措施,针对住区组团的设计参数和环境因素,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住区组团微气候的减轻。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 探究严寒地区住区组团微气候的变化规律2. 分析住区组团微气候的关键影响因素3. 提出改善严寒地区住区组团微气候的建设措施4. 推动严寒地区住区规划和设计,提高住区微气候的质量六、研究计划本研究预计从2022年1月开始,历时约1年。
新疆严寒地区城镇集合住宅户型发展研究
新疆严寒地区城镇集合住宅户型发展研究新疆严寒地区城镇集合住宅户型发展研究近年来,随着新疆严寒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住房问题日益凸显。
新疆严寒地区气候恶劣,冬季极寒,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和住房质量直接影响着其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因此,如何在新疆严寒地区开发适合的城镇集合住宅户型,成为当地政府和规划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严寒地区城镇集合住宅的需求与挑战新疆的严寒地区冬季气温极低,平均气温达零下20摄氏度甚至更低。
这就要求城镇集合住宅在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要能有效应对严寒气候对建筑物的影响,确保居民的温暖和舒适。
严寒地区城镇集合住宅需求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保温隔热:严寒地区冬季气候恶劣,建筑物需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室内温度流失,降低居民取暖成本。
2. 结构耐寒:在经受严寒气候的考验下,建筑物的结构要能够保持稳定,杜绝冻裂现象的发生。
3. 通风采光:在严寒地区,保持室内通风采光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既要确保室内空气新鲜,又要避免热量散失。
4. 空间利用效率:城镇住宅用地的稀缺性要求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因此设计合理的户型布局非常重要。
二、新疆严寒地区城镇集合住宅的户型发展方向针对严寒地区城镇集合住宅的需求和挑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户型发展:1. 半地下室设计:由于严寒地区的气温较低,半地下室的设计可以有效隔离地气和建筑物的热对流,减少能量的流失。
2. 保温材料使用:选择保温性能好的材料进行建筑,如夹心保温材料、岩棉、聚苯板等,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3. 多层次保温设计:采用多层次保温设计,如外保温、内保温、屋顶保温等,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室内能量流失。
4. 采光优化:合理设计窗户的位置和大小,利用太阳能充分照射室内,提高室内的采光效果。
5. 通风系统改进:采用双层玻璃窗、新风机等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同时减少热量的流失。
6. 户型布局合理:在考虑空间利用效率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房间,提高住宅利用率,满足居民的功能需求。
霜降与冬季城市规划如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霜降与冬季城市规划如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标志着寒冷的冬季即将来临。
在这个季节里,寒冷的天气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和挑战。
因此,合理的冬季城市规划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霜降与冬季城市规划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冬季城市规划如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城市路网规划在寒冷的冬季,道路的畅通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至关重要。
因此,冬季城市规划应考虑到道路的排列,以确保交通的顺畅。
首先,在道路规划中,需要合理设置防滑设施,如铺设防滑路面材料、设置防滑斜坡等,以减少在冬季结冰的情况下发生的交通事故。
其次,道路规划还应考虑到交通流量的分布,合理规划路口和交通信号灯,以避免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二、城市供暖系统规划冬季的寒冷会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因此,城市规划中的供暖系统规划至关重要。
首先,城市规划者应合理规划供暖设备的分布,以确保城市各个区域都能够充分受到供暖。
其次,应考虑到供暖系统的可持续性和能源消耗的减少。
鼓励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如地热能、太阳能等,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城市景观规划冬季的城市景观给人以寒冷的感觉,容易让人感到压抑和孤独。
因此,城市景观规划应考虑到冬季的特点,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可以在城市公园和绿地中增加多样化的植被,如常绿植物和耐寒植物等,使城市在冬天也能呈现出绿意盎然的景象。
其次,可以在公共空间中设置温暖的座椅和休息区域,方便城市居民在寒冷的天气中休憩和交流。
四、城市建筑规划城市建筑规划也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在冬季城市规划中,应考虑到建筑的保温和隔热性能。
首先,可以选择保温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如保温砖、保温板等,减少室内热量的损失。
其次,可以设置隔热层和双层玻璃窗,减少室内外温差对建筑的影响。
此外,合理设置建筑的采光和通风系统,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增加居民的舒适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寒地区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黑龙江省住宅建设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关键字:严寒地区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区、技术问题、评价摘要:严寒地区城市住宅独有的气候特征决定实现其住宅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因素、重点与其它地区有所不同。
文中通过对可持续发展住区理论内涵的探索研究,总结出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因素,并结合严寒地区城市住宅的地域特征提出相对寒地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技术问题,及住宅可持续发展评价工作的几点建议。
1、引言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绿色文明时代,“可持续发展”观成为全球人民工作和生活的新准则,即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每一代人在实现自身的需求的同时都不要以损害后人的利益为代价。
由于城市是最大的资源消耗地和环境污染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而城市住宅又是资源消耗的最大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城市住区建设相结合,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住区环境。
《21世纪议程》指出社会将在各地形成它们自身的、与地区性技术和资源相关的、与众不同的可持续发展形式。
可见可持续发展问题同其它科学问题一样存在共性同时又有个性的差异。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地域闲的异质性。
城市住宅作为人与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面对不同的地域条件反映出不同的具体内容。
在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技术支撑、评估标准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上也相应有所差别.本文从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共性问题研究入手,然后针对其中的技术问题展开,并就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的建立提出几点建议.2 、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研究目前学术界针对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统一的概念和定义。
为了能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出。
在“可持续发展”的最初定义中我们得出两个主要概念:未来和资源保护。
住宅的未来主要考虑满足住宅的使用寿命内居住者的需求,尽我们的最大努力保证使用者的健康和舒适,满足住宅的适用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要求。
这五个方面是住宅可持续发展的五个主导因素,我们应从这五个方面作针对性地研究。
资源保护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保护、利用。
社会资源主要是指区域内的生态、小区、文化多样性、人文、教育情况等;自然资源主要是指区域内能源环境、资源环境、水、土地、美观程度、空气质量等。
另一方面是生态平衡和能源的开发利用。
生态问题则要考虑生命周期评估、生物多样性、回收利用、营造野生动植物生活环境等;能源包括产品中包含的能量、使用中耗费的能量、矿物燃料的利用率、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研究涉及众多学科,如建筑学、环境学、物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适于多学科、多领域共同研究和发展的结果。
但无论是为了满足未来不断提高的居住质量要求还是满足资源保护的目的都需要住宅及时地发展,技术是实现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实现住宅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保证。
这里的技术主要是指与住宅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技术、工艺、设计、新技术、远程通讯、文化资本等。
3、严寒地区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技术技巧是与环境资本(土地、材料和能源)一样有价值的资源。
这需要人类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各项住宅技术,提高住宅的技术含量和整体建设标准。
严寒地区城市住宅建设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人居环境提高的基本保证。
在这一部分我们根据寒地城市住宅的地域特征,并结合可持续发展住区的理论提出相对寒地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技术问题。
3.1严寒地区城市气候特征文章中我们以严寒地区代表城市哈尔滨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课题分析。
首先我们简单了解哈尔滨市的气候特征。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位于松辽平原的松花江中游地区,总面积1634平方千米,城市人口约304万。
哈尔滨市气候类型属于季风气候区的中文代湿润、半湿润气候和北温带湿润气候。
年平均气温3.8℃,年平均温差达到41.7℃,年降水519.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6%(以上气候数据均为1961-1990年30年间平均值).哈尔滨夏季相对凉爽,只有一个月平均气温超过了22℃,而冬季却寒冷漫长,月平均气温低于-14℃的月份有三个月以上.特殊的气候特征影响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侧重点与其它地区不同.如因气候造成的环境污染、施工工期短、乃至冬季的采暖问题、墙体保温问题、建筑节能等问题都是严寒地区住宅设计和建设的重点。
3.2关键技术问题针对我国严寒地区城市住宅建设中影响住宅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若干住宅技术和设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资源利用自然资源的利用包括太阳能、土地资源、空气、水、建材、以能源的利用和保护。
因为气候影响,要求严寒地区的住宅墙体和保温层加厚,相应单位建筑面积材料和资源消耗比大,所以在严寒地区城市住宅中更应加大太阳能和其它能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建材用量,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意义比其它地区更为突出。
(2)建筑节能合理建筑保温技术是实现建筑节能的主要手段,是寒地城市住宅建设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要求。
国外研究表明就住宅的节能效率来讲,影响最大的几个方面是建筑的外墙质量、空气更新的办法、太阳能收集和储存的解决办法。
同样这些技术问题也是寒地住宅建设中的重点,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通风技术,同时采用预制件或工业半成品以达到较短的工期、较少的花费,最终达到降低能耗、延长寿命的目的。
(3)建筑施工因严寒地区施工受季节的影响较大,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要完成相对较大的工程量。
这要求在严寒地区建筑施工现场和施工管理应统筹安排,严格保证施工质量。
目前在哈尔滨地区为抢工期或冬季施工而影响建成后住宅正常运行的项目仍很多,这样做的结果是增加了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缩短建筑使用寿命。
(4)建筑材料可持续建筑要求建筑材料应使用耐久性强、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提倡使用地方材料或再生材料,避免对环境的污染,节约材料也是解决节能问题的主要方面。
目前在北方住宅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维护结构材料的选用问题,现在国家禁止在大量的城市住宅建设中使用红砖,在严寒地区新材料不断的被研制和尝试使用,但受气候影响材料性能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墙体开裂问题、屋面保温问题、墙体脱落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在住宅使用中维护费用加大,不利于住宅的节约原则。
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适应性材料的研发力度,减少目前出现的浪费,提高住宅的整体性能。
(5)室内环境因为冬季住宅开窗时间少,室内空气质量较差,所以冬季室内环境的相关问题更应受到重视,对市内的声、光、热、气的质量应更为严格,应根据气候特点冬季应加大太阳光照射、提高新风量、控制空气的清洁度、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6)创造“交往”空间寒地居民受气候限制,尤其是冬季气候寒冷加上晚上黑天较早,户外活动时间较其它地区少,小区文化生活贫乏,限制了使用者对产品发展的参与,限制了住区建设与人文建设的共同发展的要求。
这里我们应提倡考虑多样的住区公共空间创造,形成人-空间-活动三者的互动。
研究表明这种交往空间的建造即满足了人们渴望交往的要求,同时也通过共享而节约了资源,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
4寒地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评价工作建议推动和引导住宅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是建立一整套合理、完善的技术保障指标体系。
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的建立形成一套衡量住宅可持续程度的参照系列,通过评价工作明确其发展方向,从而有利于鼓励和促进有关可持续住宅的各种有益尝试和探索。
我国在住宅建设部门相继出台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指导》、《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商品住宅性能评价方法和指针体系》(试行)等法规为我国的可持续住宅评价体系的研究积累了许多经验。
目前对城市住宅可持续性的研究工作还在逐步进行,这里我们针对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工作和指标体系的制定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4.1关注评价原则的时效性评价的科学性原则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的制定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应建立较为完整的并对住宅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效益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本着理论与实践结合、地域分区与实践分段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评价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评价的指导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制定应有利于鼓励和促进住宅可持续发展技术进步,有利于住宅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
评价的地区实用性原则指标体系内容建立应充分考虑严寒地区气候特征和住宅建设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等,结合区域现有资源,制定合理的评价目标,引领严寒地区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除以上原则外还应考率评价体系的先进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持续性原则等。
4.2关注评价内容的阶段性目标可持续发展城市住宅的评价内容的建立应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建筑评估体系的有关理论,从住宅的策划、设计、建设、运行、报废等不同阶段综合考虑,重点满足住宅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经济、节能的要求。
评价内容应具有阶段性目标,同时还应强调在这一极端需要实现的关键性内容,体现评价体系的可持续性原则。
4.3关注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目前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评价方式方法很多,如英国BREEAM(建筑环境评价方法)、美国LEED、加拿大GBTOOL等,无论何种评价方法都各有利弊,我们认为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应首先组织专家制定合理、具体的评价项目和评价基准,然后制定分级的权重系数,再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建设情况和发展需要等)通过改编拥有自己的地区指标体系。
这样的评价方法同时具有科学性和地区实用性。
5总结实现住宅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住宅建设的共同目标,在我国加快各地区相关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研究并逐步提出整合的解决办法,引导住宅发展的新革命,加快我国住宅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建筑科学的进步和建筑艺术的创新,这些是每一名建筑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研究中发现目前关于旱地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和资料很少,这里我们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工作者及相关学者关注不同地域住宅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适时提出切实可行的住区可持续发展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引领住宅的健康发展纔是实现“诗意般栖居”的基础和保证。
执笔:李桂文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