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早期病变检测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心力衰竭早期筛查与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心力衰竭早期筛查与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心力衰竭早期筛查与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要点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严重程度及预后可通过早期筛查和一级预防来改善。

为此,中国专家制定了一系列共识要点,旨在提高心力衰竭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措施。

以下是该专家共识要点的详细内容:1.心力衰竭定义和分类:-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的状态。

-按照心肌功能不全的原因和病理生理过程,可将心力衰竭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两种类型。

2.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变-酒精或药物滥用-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3.心力衰竭的早期筛查标准:-分为高风险人群筛查和心力衰竭临床可疑人群筛查。

-高风险人群包括年龄≥65岁的人、有心脏病病史的人和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

-心力衰竭临床可疑人群包括持续性劳力性气短、活动时出现疲劳或胸闷、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等症状的人。

4.心力衰竭的早期筛查方法:-临床评估方法包括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心血管系统的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方法包括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和B型钠尿肽测定等。

5.心力衰竭的一级预防措施:-控制病因,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基础疾病。

-限制盐的摄入量,控制体重。

-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减轻饮酒量、适当运动等。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药物。

6.心力衰竭早期筛查与一级预防的个体化管理:-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进行个体化的管理。

-管理措施包括定期复查、药物调整、心理支持、教育指导等。

总结起来,中国专家共识要点对心力衰竭的早期筛查和一级预防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措施。

通过早期的筛查和个体化的一级预防管理,可以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这些要点提供了指导医生和患者在心力衰竭管理中的决策依据,对心力衰竭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和建议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和建议

TTDE +++ +++ +++ +++ —

+
MCE ++
++
++ ++
+
+
+
SPECT ++
++
++ ++ ++


PET —

±
+
++
+++
+++
CMR ++
++
++ +++ ++
++
++
CAG
+
+
± ++ ++
+

IMR ±
±
±±
+
+++
++
ICD ±
±
±—
+
+++
+++
(—)=差;(+)=足够;(++)=好;(+++)=非常好
CMVD: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 CMD: 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CMVD的流行病学
目前尚无大样本人群CMVD发生情况的流行病学资料。 既往小样本临床研究显示,具有心肌缺血症状但冠脉造影显示非阻塞性病变的患者中,

《脑血管健康管理与脑卒中早期预防专家共识》解读

《脑血管健康管理与脑卒中早期预防专家共识》解读

《脑血管健康管理与脑卒中早期预防专家共识》解读脑血管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是中老年人群中致残率最高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将进一步上升。

健康管理是脑卒中早期预防的重要路径,但目前缺乏脑卒中风险评估及早期预防的规范化指导。

为进一步落实“关口前移”的国家策略,引导健康管理及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脑卒中早期预防,《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共同制定了《脑血管健康管理与脑卒中早期预防专家共识》。

01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其控制1.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群体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适量的身体活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是维护脑血管健康、减少脑卒中发病风险的重要措施:①吸烟吸烟不仅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还对其它危险因素具有协同作用,迅速戒烟是降低脑卒中风险的有效方法。

②饮食饮食与脑卒中发病风险有关联,低钠和摄入较多的水果和蔬菜,有可能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③运动适量参加身体活动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比体力活动缺乏者低25%~30%。

同时,适量的身体活动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特别的意义。

④肥胖减轻体重能够降低包括脑卒中在内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

但减重除了对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外,是否能够独立降低脑卒中风险尚未明确。

2.治疗明确可控的危险因素,是脑卒中预防的主要措施:①高血压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及早发现高血压、坚持合理治疗、实现降压达标至关重要。

此外,控制血压不仅能预防脑卒中,还能减少靶器官损伤。

推荐血压水平调整目标值为<140/90mmHg。

②糖尿病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干预包括血糖、血压、血脂和抗血小板治疗。

成人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同时伴发其他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首发脑卒中危险。

③血脂异常2013年“ACC/AHA治疗胆固醇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风险指南”提出应根据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风险进行处方。

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2024)PPT模板

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2024)PPT模板
4.1 危险因素管理
4.1 危险因素管理
双胍类
二甲双胍
0.5~2g,2次/d或0.85g,1次/d
胃肠道反应、维生素B12缺乏
过敏,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组织缺氧,代谢性酸中毒
SGLT2i
达格列净
5~10mg,1次/d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血容量不足、酮症酸中毒、骨折、急性肾损伤
过敏,重度肾损害,活动性膀胱癌
DM合并妊娠者
推荐第1次产检时筛查,妊娠后每3个月筛查1次及产后1年内筛查
3.筛查方法:DM患者确诊后及时进行眼科评估,包括视力、眼压、房角、虹膜、晶体及眼底检查。
3.1 DR
DR
NPDR
Ⅰ期
轻度非增生期
仅有毛细血管瘤样膨出改变
Ⅱ期
中度非增生期
介于轻度到重度之间的视网膜病变,可合并视网膜出血、硬性渗出和/或棉绒斑
预防DMiVD
饮酒与PDR、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及大量白蛋白尿的风险呈U型相关:每周饮酒量30~70g可降低DMiVD的发生风险,但饮酒量超过70g时,DMiVD的发生风险会逐步升高
数据表明,睡眠时间与T2DM患者的HbA1c水平呈U型关系,睡眠时间过长(>8h)或过短(<6h)均会影响血糖控制。
4.1 危险因素管理
如根据以上检查仍不能确诊,可使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手段进行鉴别诊断
表2DSPN诊断标准
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评估和诊治:
3.4 DCM
糖尿病心肌病的筛查流程图
4 DMiVD防治
4.1 危险因素管理
合理膳食
能量:25~30 kcal/kg/d脂肪:每日所需热量中 20%~30% 来自脂肪碳水化合物:每日所需热量中 45%~60% 来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每日所需热量中 15%~20% 来自蛋白质膳食纤维:成人应 >14 g/1000 kcal/d

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专家共识2021

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专家共识2021

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专家共识2021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vessel disease,CSVD)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由于多起病隐匿,容易被患者甚至临床医师忽视。

自2015年《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共识》发表以来,人们对CSVD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在CSVD 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有了快速进展。

基于此背景,中国医院研究型学会脑小血管病专家委员会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编写了《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专家共识2021》,以体现CSVD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为CSV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脑小血管病概念CSVD是指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及其远端分支、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

目前对于脑小血管的定义更为宽泛,不仅包括上述小血管,还包括这些小血管周围2~5 mm的脑实质和蛛网膜下腔内的血管结构。

CSVD常见的病因分型包括:Ⅰ型,小动脉硬化;Ⅱ型,散发性或遗传性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Ⅲ型,其他遗传性CSVD;Ⅳ型,炎症或免疫介导的小血管病;Ⅴ型,静脉胶原病;Ⅵ型,其他小血管病。

根据2013年国际血管改变神经影像标准报告小组的标准,其主要影像学特征包括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ecent small subcortical infarct,RSSI)、推测为血管源性的腔隙、推测为血管源性的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PVS)、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CMB)和脑萎缩。

其他影像学特征包括单个穿支动脉病变所致的脑出血、皮层表面铁沉积和皮层微梗死等。

其他不同角度的分类方法包括出血性和非出血性CSVD、散发型和家族型CSVD及增龄相关的脑小血管谱系疾病(包括深穿支动脉病和CAA)等。

CGP专家共识双心门诊建设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3

CGP专家共识双心门诊建设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3

CGP专家共识I双心门诊建设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3双心医学(pycho-cardiology)又称为心理-心脏病学或精神-心脏病学,是一门由心脏病学和心理学交叉并综合形成的学科。

双心医学立足于心血管疾病的学科体系,强调在关注心血管疾病改善的同时,关注精神心理状态对躯体的影响,以达到最佳的患者预后、治疗效果和疾病转归。

为完善并提高我国双心医学诊治能力,加强早期识别、早期筛查、规范诊治、合理用药和及时转诊管理,提高双心障碍和双心疾病医疗服务能力。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双心学组组织专家查阅文献、开展研讨,基于《在心血管科就诊患者心理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和《双心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结合分级诊疗的卫生政策,制定了《双心门诊建设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以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开设双心门诊,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开展双心门诊医疗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工作,不断健全我国双心医疗服务体系,为双心障碍和双心疾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提供适宜的门诊诊疗服务,提高双心障碍和双心疾病的识别率和治疗率,降低误诊、误治率,从而改善双心障碍和双心疾病患者的预后,并有效降低患者家庭和国家医疗负担。

1.建设双心门诊的意义大量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患者存在精神心理问题。

现有数据显示,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患者中31.18%存在抑郁状态,30.46%存在焦虑状态,其中轻中度抑郁状态和轻中度焦虑状态分别占比30.30%和27.62%β轻中度焦虑状态、轻中度抑郁状态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精神疾病,由于其临床症状以心血管症状为主要表现,因此心血管内科医生需担负起鉴别诊断、对症治疗和发起联络会诊的首诊责任。

双心门诊为有焦虑、抑郁状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或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症状的焦虑、抑郁状态患者提供规范诊治的场所,以提高诊治效率。

2.双心门诊设置2.1双心门诊组织架构双心门诊原则上由双心专业医师、心理治疗师(咨询师)和护师组成,有条件的可以增加精神心理专科医师及康复师。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05
治疗方案及策略选择
药物治疗原则与具体药物应用
药物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病情及临床类型,选择适当的药物,以改善冠状 动脉微血管功能、缓解症状、预防心血管事件为主要目标 。
常用药物
包括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ACEI/ARB等,可单独或联合使用,以控制心绞痛发作、 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心功能。
患者依从性不佳
由于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患者依从性成为影响治疗效果 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患者依从性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随着基础医学的不断发展,未来将对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 更深入的研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 供更有力的依据。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合理的饮食,减少高脂、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血管相关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微血管病 变。
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抗凝抗栓等药物治疗方案。患者应 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合理膳食
建议患者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增 加蔬菜、水果及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保持营养均衡。
规律运动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 动方案,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 运动,以提高心肺功能。
戒烟限酒
强调戒烟的重要性,并限制酒精摄入 ,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心理调适
引导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

08
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

指南】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

指南】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

【指南】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DOI:10.3760/cma.j.issn.1674-0815.2015.06.003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13BAI04B01)通信作者:武留信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以下简称心血管病),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病等,是心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社会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态势日趋严峻,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头号敌人。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和《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38.7%,城市为41.1%;每5个成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且今后10年患病率将处于持续上升阶段。

针对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的严峻形势,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近期印发了《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这是从国家层面采取的强化心血管疾病防控的重要举措。

通过健康体检筛查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而实施针对性的健康干预与检后跟踪管理是贯彻落实该办法的具体举措及有效途径。

2014年4月,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和《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会共同发布的中国《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中,明确将心血管疾病早期风险筛查与危险因素管理作为健康体检及健康管理的推荐项目。

为了从跨学科层面形成学术共识,引领我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与行业科学规范地开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2015年伊始,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会,组织跨专业领域相关专家,参照美国《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成年人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指南》、中国《无症状成年人心血管病危险评估中国专家共识》、《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和中国《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防治建议》等国内外权威文献,结合我国近十余年来开展健康体检与心血管病早期筛查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撰写了本共识。

最新:心脑血管病共同危险因素评估、检测及干预专家共识主要内容

最新:心脑血管病共同危险因素评估、检测及干预专家共识主要内容

最新:心脑血管病共同危险因素评估、检测及干预专家共识主要内容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占我国单病种死亡的第1位和第2位[1]。

人口增长、老龄化、城镇化等是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持续增长的重要社会因素。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患病率上升,超重和肥胖增多,不合理膳食、吸烟、缺乏身体活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等使我国心血管病形势更严峻。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了“全民健康”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2]。

对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措施可有效延缓或避免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

西方国家心血管病的病死率下降,其中40%~70%归因于危险因素控制[3]。

我国基层,包括社区和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对动脉硬化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识别有重要意义。

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是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核心,也是心血管病防控体系的关键。

近年,国内外制定了多部相关专家建议、共识和指南[3],但针对基层医生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简洁、可操作的评估、干预方法和建议仍较少,目前的现状是普通人群对一级预防不重视,对二级预防管理不达标。

因此,本专家共识参照国内外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证据、相关专业学会指南而制定,旨在指导我国基层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工作,促进基层医务人员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管理和风险评估意识,以危险因素控制为基础、以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发现和识别为转折点,预防和阻断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

1 心脑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1.1 吸烟虽然中国居民吸烟率已呈下降趋势,但目前仍有3.16亿人吸烟,男性吸烟率高达52.1%。

同时有7.4亿人受二手烟危害,其中儿童约1.8亿。

主动和被动吸烟均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且呈剂量依赖关系[4-5]。

2016年吸烟造成我国246万人死亡,我国面临的控烟形势严峻。

此外,我国有3.1%的人使用过电子烟,0.5%的人仍在使用[6]。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自从1967年Likoff等首先报道了一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来,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历经半个世纪。

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治疗指南首次将此病列入冠心病的临床类型,并提出了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201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基础研究学组、介入心脏病学组、女性心脏健康学组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学组编写了《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这是国际上第一部关于CMVD的专家共识。

此后,有关CMVD的国际共识性文件迅速增多。

2018年,国际冠状动脉舒缩障碍研究组提出了1型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异常即原发性CMVD的国际诊断标准。

2019年,ESC发布了慢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将微血管性心绞痛归纳为慢性冠脉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2019年,美国心脏协会发布了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的科学声明,指出微血管性心绞痛、微血管痉挛和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可能是MINOCA的重要病因。

2020年,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协会和ESC联合发布了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缺血的共识性文件,提出CMVD和(或)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痉挛是INOCA 的主要病因。

CMVD的定义、临床分型和流行病学一、定义CMVD是指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和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冠状前小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所导致的急性和慢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

二、临床分型CMVD的流行病学数据多来源于欧美国家人群,部分研究纳入了亚洲人群,目前未见CMVD发病率种族差异的报道。

CMVD发病率在不同的临床类型中差异较大,由于疾病定义和诊断标准的差异,不同研究中发病率从最低的10%至最高的80%不等。

由于随访终点和时程的差异,不同研究中CMVD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亦有较大差别。

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最新: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根治血液系统疾患重要的手段之一,随着HSCT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推广普及,国内HSCT例数逐年增加。

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A-TMA)是一种HSCT的严重并发症。

目前对TA-TM A的发病机制得到了一定的深入和系统研究,但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仍缺乏统一的临床规范。

因此,为进一步解决TA-TMA临床诊治的实际问题,建立并优化国内TA-TMA的临床诊治路径,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发起制定本共识,为中国HSCT的临床实践提供规范合理的诊治指导意见。

一.定义和流行病学TA-TMA是一类以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微血栓形成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严重并发症。

若不及时治疗,TA-TMA患者死亡率为50%~90°/o,尤其高危患者死亡率高达80� 如血栓性微血管病(TMA)包括溶血尿毒综合征(HU 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TT P)和HSCT、肿瘤、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等继发的TMA等。

TA-TMA是HSCT相关的继发性TMA。

TA-TMA根据确诊时间,分为早发型TA-TMA(确诊千移植后load内)和迟发型TA-TMA (确诊千移植后100d以后)两种类型。

目前,关千TA-T MA的发生率不同文献报道差异较大,主要与诊断标准等因素有关。

采用不同时期和不同学术组织对TA-T MA的诊断标准,TA­TMA在欧美国家的发生率为0·5%~25°/o0根据移植类型分类,国际上TA-T MA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 o H S CT)后的发生率为0.5%~64°/o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 o H S CT)后TA-T MA的发生率<1%。

L aSk i n等分析近年来大样本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TA-T MA的发生率为10%~25°/o该结果可能更接近TA-T MA的真实发生率。

《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要点

《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要点

《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要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以下简称“心血管病”),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病等,是心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社会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态势日趋严峻,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头号敌人。

通过健康体检筛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而实施针对性的健康干预与检后跟踪管理是贯彻落实该办法的具体举措及有效途径。

一、我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心血管健康状态(一)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类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是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具有重要归因危险或通过基本的健康干预手段能够改变,并且在人群中比较容易观察测量的那些健康危险因素,包括不可改变危险因素和可改变危险因素。

表1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类主要(传统)危险因素潜在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年龄* 超重/肥胖教育程度(偏低)家族史* 血清甘油三酯增高职业类型及倒班男性* 血清载脂蛋白增高经济收入水平高血压糖调节受损(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不健康饮食吸烟血液高凝状态(凝血因子增高)缺乏运动血清总胆固醇升高慢性炎症(超敏CRP升高)过量饮酒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精神压力血清骨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性格类型糖尿病注:* 为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二)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布流行特点(1)高血压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2)男性吸烟率高。

(3)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

(4)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近10余年来呈明显增加趋势。

(5)超重、肥胖率呈进一步上升趋势。

(6)体力活动明显不足。

(7)不合理膳食。

(三)我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特点据2008至2009年涵盖我国北方和南方7个省份的244万余人群体检数据资料分析显示,多个与心血管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检出率较高。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专家共识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专家共识

• 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可分为稳定型、不稳定型两个类型。
• 原发性稳定型微血管心绞痛:(1)定义:指临床表现为劳力性稳定型 心绞痛并伴有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异常的实验室证据,
• 2)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是劳力相关的胸痛发作主要症状是劳力相关的 胸痛发作,很难与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胸痛症状相区分,但以下 特点提示CMVD的可能性:①女性多见,约占 CMVD 患者的 56%~79%,多数发生在绝经期后;②胸痛绝大多数系劳力诱发,单纯 表现为静息性胸痛的冠状动脉微血管病患者较少;③单次胸痛持续时 间较长,半数以上超过10 min,停止运动后胸痛症状仍持续数分钟;
(5)血管外机制:可见于左心室舒张压明显升高的疾病如左心室肥厚、左心室纤 维化等,以及可直接降低冠状动脉舒张压的疾病如主动脉瓣狭窄、冠状动脉重 度狭窄、前小动脉缩窄、低血压等。
CMVD 的诊断技术
评价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的血管活性药物:冠状动脉 微血管功能常通过检测冠状动脉微血管对血管扩张剂 的反应来评估,常用的测量指标是冠状动脉微血管呈 最大限度扩张时的冠状动脉血流量与基础状态下冠状 动脉血流量的比值。 常用药物为(腺苷、双嘧达莫、 乙酰胆碱)
• 【专家建议一】
• (1)在临床疑诊 CMVD 的患者,在排除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狭窄和痉挛病变后,
应首先采用静脉注射腺苷或双嘧达莫的方法并选用TTDE、CMR或 等无创
性影像技术测量CFR,目前
。(2)在上述
患者中,如无创性技术测量的CFR ≥ 2.0,可在冠状动脉注射腺苷前后,采用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导丝技术测量CFR和CMR,目前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
的变化敏感。
(3)
:血管内径 < 0.1 mm,主要功能是根据心肌代谢的需求调

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02
03Leabharlann 血脂调节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调节血脂 水平,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从 而延缓微血管病变的进程。
健康生活方式推广与教育
合理饮食
建议糖尿病患者采用低糖、低脂、高 纤维的饮食结构,控制总热量摄入, 保持营养均衡。
适量运动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 步、慢跑、游泳等,以改善心肺功能 、促进血液循环。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 过程,提供家庭支持和关爱,共 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06 预防与早期干预
预防策略制定
1 2
高危人群筛查
针对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等高危因素 的人群进行定期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
通过饮食调整、增加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降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均可加重糖尿病微血 管病变的程度,患者应积极戒烟限酒 。
心理调适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影响 。
07 专家共识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专家共识的局限性分析
地域差异
专家共识主要基于大城市的医疗经验和数据,可能无法完全适用于 基层地区,尤其是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
挑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困难,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不同微血管并发症的评估方法各异,难以统一标准。
解决方案
加强基层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推广和应用新的诊断技术和评估方 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同时,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保健能力 。
通过早期发现、及时干预,降低糖尿 病微血管病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提 高患者生活质量。

急性脑卒中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

急性脑卒中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

急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造成我国成年人残疾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降低急性脑卒中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必须在有效的抢救时间窗内进行疾病的快速诊断和治疗。

多层螺旋CT具有成像速度快、对急性脑卒中早期诊断准确性高的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为进一步规范急诊脑卒中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为临床提供快速、精准的诊断,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牵头组织国内相关技术专家,结合国内外专家共识和参考文献,经国内专家多次讨论,对急性脑卒中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的检查前准备、扫描方案、图像后处理、图像质量控制、辐射剂量控制以及备选方案等内容达成共识,旨在规范急性脑卒中多层螺旋CT检查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影像诊断和制定临床治疗策略。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等特点,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总数的69.6%~70.8%。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患病率逐年递增,且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是造成我国成年人残疾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此,在健康中国的国策下,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十分重视,在全国各省市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均成立了脑卒中中心,建立急诊绿色通道。

在急性脑卒中有效的抢救时间窗内进行疾病的快速诊断和治疗,以降低急性脑卒中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多层螺旋CT因其成像速度快,对急性脑卒中早期诊断的准确性高,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为规范急诊脑卒中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为急性脑卒中提供快速、精准的诊断,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受检者,参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最新指南,经过国内医学影像学相关专家多次讨论,起草了该共识。

脑卒中多模式CT检查包括头颅CT平扫、头颅CT灌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在内的“一站式”影像检查。

“一站式”CT检查可以精确评估脑卒中的责任血管和梗死周围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为临床医师对受检者精确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保障,提高受检者的疗效及预后[4]。

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前评估专家共识知识

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前评估专家共识知识

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前评估专家共识知识发布时间:2022-03-11T06:45:29.96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1期作者:杨跃东[导读] 据调查研究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致残致死率均占比较高,当患者患病后杨跃东五通桥区人民医院四川乐山 614000据调查研究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致残致死率均占比较高,当患者患病后,往往给其经济、身心多方面造成严重负担,因此如何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加快患者康复非常关键。

在临床上介入治疗手术运用价值较高,当然也是预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方法。

但由于如今针对患者治疗的难度不断提升,且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在提升,因而实施术前有效的评估工作势在必行。

此次特在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后,以《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18》为参考,对于其术前评估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从临床特征、影像学、实验室检验等多个角度加以分析,希望能够为后期临床评估提供有力凭证,报告如下。

一、临床特征评估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而言,介入治疗是除了药物外最佳的治疗手段。

术前医师需明确患者的临床情况,了解到是否存在禁忌症,才能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临床症状可以说是最为基础、最为直接的评估步骤了,具体包括:①整理患者手术相关的适应证、禁忌证,做好严格把控。

②排除可能存在的高风险因素,做好干预。

③要掌握到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变化。

④评估患者认知、运动、感觉等多个方面的功能状况,便于比较术前、后的变化情况,也利于及时排查并发症。

④检查患者重要的脏器功能,包括心、肺部、肾脏等,并检查是否存在造影剂相关的不良反应,从而确保患者能够满足手术基本条件。

⑤分析患者患病原因,并评估实施介入治疗后存在的益处。

二、影像学及血流动力学评估影像学及血流动力学评估的目的,是能够让医师对患者的脑部组织、血管路径、病变血管的血流动力情况等有充分的了解。

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若为非急性,临床上多予以传统的脑组织结构评估,以分析血管内治疗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制定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早期病变检测的中国专家共识草案上海瑞金医院_王继光_心血管网一、血管早期病变检测的意义以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和动脉硬化( arteriosclerosis )为典型特征的动脉血管结构与功能病变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

早期发现动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病变,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是预防这些严重致死性疾病发生的根本措施。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表现为动脉壁的脂肪性退化(atheroma ) ,形成动脉粥样斑块,导致管腔狭窄同时,也可以引起血管壁的机械功能障碍。

动脉硬化主要表现为血管壁弹力板退化、内中膜增厚,不仅导致管腔狭窄,还可引起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异常。

动脉结构与功能病变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但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非常明确。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原因,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脂,减少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降压、降糖、戒烟等措施均可显著减缓动脉硬化。

进行动脉结构与功能的检测,不仅可以预测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直接指导临床治疗。

譬如,与其它种类的降压药物相比,钙离子拮抗剂可以更为显著地减缓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

通过进行动脉的结构与功能检测,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药物。

近年来,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检测技术迅速发展,一些能早期发现动脉壁异常的无创性检测方法已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在严格规范使用范围的前提下,有序地推广这些检测手段,对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动脉血管的分类和功能在人体的体循环系统中,动脉主要分为弹性贮器动脉、肌性分配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

弹性贮器动脉一般指大动脉,包括主动脉主干及其大分支,如颈总动脉等。

这些血管富含弹性纤维,有明显的弹性(elastiCity )和可扩张性(distensibility )。

左心室射血时,主动脉压升高,一方面推动动脉内血液向前流动;另一方面使主动脉扩张,容积增大,心脏射出的一部分血液贮存在扩张的大动脉内。

当主动脉瓣关闭心脏停止射血时,扩张的动脉壁弹性回缩,将贮存的血液继续推向外周。

大动脉的这种功能既缓冲了收缩压,义维持了舒张压。

心脏虽然间断射血,但外周血管内的血液是连续流动的。

肌性分配动脉血管主要指中动脉,如服动脉、股动脉等,是弹性大动脉至小动脉的动脉管道。

其管壁中膜主要由平滑肌组成,收缩性较强。

动脉收缩时,流入某部位的血量减少;舒张时,流入的血量增多,故称分配血管。

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管壁富含平滑肌。

在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下,通过平滑肌的收缩与舒张调节血管直径,改变血管阻力。

由于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直径小,血流速度快,因此,血流阻力大,约占体循环总外周阻力的47 %左右,是形成外周阻力的主要部位,称之为阻力血管。

三、评价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方法目前,评价动脉结构和功能病变的方法,除了直观的影像学手段外,还可以进行在脉搏波(波形和传导速度)基础上的弹性功能检测。

此外,各种生物标记物和内皮功能的检测,也有助于诊断动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病变。

动脉功能检测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 )测量动脉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u 1 5 e Wav e Velocity , Pwv ) ; 2 )通过进行脉搏波波形分析( Pu1Se Contour analysis ) ,计算反射波增强指数( Augumentation 工ndex , AI ) ; 3 )使用超声成像手段,直接检测某个特定动脉的管壁的可扩张性和顺应性(ComplianCe )。

动脉结构检测主要有二种方法:1 )使用超声成像、CT 、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手段,检测某个动脉的管壁内中膜厚度(Int ima 一Media Thickness ,工MT )和粥样斑块形成情况;2 )通过测量上臂与跺部血压,计算跺臂血压比值,即Ank le 一Brachial 工ndex ( ABI ) ,评估下肢动脉血管的开放情况。

本文主要介绍上述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检测方法。

其它也常在临床研究中应用的一些检测方法,如内皮功能测定等,尚缺乏足够的前瞻性研究结果的支持。

许多生物标记物(biomarker ) ,如微量白蛋白尿、C 反应蛋白等,也可以间接反映血管的早期病变,并已广泛应用。

本文不对这些检测项目进行详细介绍。

四、动脉弹性功能的检测动脉弹性,取决于动脉壁的僵硬度(StiffneSS )或可扩张性和动脉腔径的大小。

动脉的僵硬度主要取决于管壁中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的比例,但也受动脉壁斑块和动脉血压的影响。

大动脉近端(主动脉及其大分支)由于弹性蛋白丰富,弹性非常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壁中弹性蛋白的比例下降,导致动脉硬化,动脉壁脂肪退行性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最终使动脉僵硬度增加。

此外,动脉内压越大,胶原纤维的作用就越大,动脉僵硬度越高。

(一)脉搏波传导速度(PWV )1 .定义心脏将血液搏动性地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壁产生脉搏压力波,并以一定的速度沿血管壁向外周血管传导。

通过测量两个动脉记录部位之间的脉搏波传导时间和距离,可以计算出PWV 。

无创测定PWV 需要选择两个在体表能够触摸到的动脉搏动点,如选择颈动脉和股动脉测定颈动脉一股动脉PWV ( C fPWV )、服动脉和跺部动脉测定臂跺PWV ( baPWV )、颈动脉和服动脉测定上臂PWV ( CbPWV )、颈动脉和挠动脉测定臂Pwv ( CrPwv )等。

2 .临床意义PWV 能够很好地反映大动脉僵硬度,是评价主动脉硬度的经典指标。

年龄和血压水平是影响PWV 的重要因素。

但PWV 不受反射波影响。

cfPWV 的正常值<gm / s , baPWV 的正常参考值<14m / s ,大于该值提示全身动脉僵硬度升高。

不论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还是在自然人群中,PWV 均可独立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

但PWV 是主动脉僵硬较晚期病变的一个标志,而且是血压依赖性的,易受到长时间结构改变的影响,因此,PWV 的敏感性较差,不易发现轻微的动脉弹性改变。

而且传统PWV 测量时,体表距离测量有误差,可明显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3 .测量方法平面张力法是无创测量PWV 的传统方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浅表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和挠动脉等。

选定测量部位后,测量两点间的体表距离输入计算机,将压力感受器置于测量部位搏动最明显处,启动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装置。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传感器放置在动脉上的位置至关重要,因为操作者的手的活动和受检者的活动可能产生假象。

第二,向下按的力量要刚好能将动脉压平。

第三,探头要尽量与血管轴线垂直。

因此,要准确检测颈股脉波传导速度,需要适当的培训和一定的技巧。

近年来,随着测量技术的进步,欧姆龙公司使用先进的示波测量技术,通过测量baPWV ,实现了PWV 测量的自动化,不仅提高了测量效率,也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方法简便,重复性好,与传统的平面张力法测定的CfPWV 相关性良好。

baPWV 的测得值略高于cfPWV ,主要因为周围肌性动脉的PWV 显著高于主动脉。

示波法baPWV 作为筛查和判断预后的工具,用途更加广泛。

(二)反射波增强指数(AI )1 .定义血液从中心动脉流向外周的过程中,形成反射波,该反射波在收缩晚期形成增强压(augmentat ion preSSure )。

通过对外周或颈动脉收缩晚期的波形进行分析,可以计算出能够反映动脉弹性的“反射波增强指数(AI ) ”。

AI 通常指反射波高度(增强压)除以整个收缩期压力波高度(即脉搏压)。

但也有学者认为,收缩晚期反射波所达到的压力除以收缩早期(即反射波发生前)压力更能反映动脉硬化情况。

2 .临床意义A 工能定量反映整个动脉系统的总体弹性,较敏感地显示因大小动脉弹性改变引起的压力波反射状况(wav e re f 1 e c t 1 ons )。

但AI 所直接反映的是压力波反射情况,因此,明显受到身高和心率等与压力反射有关的因素的影响。

身高矮小或心率减慢,AI 均显著增加。

在解释AI 检查结果时,应注意考虑这些因素。

也正因此,难以提供统一的正常值。

尚在进行中有关研究将根据性别、年龄甚至人种提供正常值。

有研究显示,AI 可以独立于心血管危险因素,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

但目前尚无证据显示,AI 是否可以替代PWV ,或具有独立于PWV 的预测作用。

AI 检测方便,对药物的作用反应敏感,适合对比观察药物特别是降压药物的疗效。

此外,通过检测脉搏波,根据服动脉血压,可以使用转换方程计算出中心动脉血压。

与服动脉血压相比,中心动脉血压更能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3 .测量方法目前常用的测量仪器是澳大利亚AtCor 公司生产的SphygmoCor 大动脉仪。

用高品质压力传感器的笔形探头,在很小的压力敏感区域范围内,从体表动脉(通常在挠动脉)处获得连续的高保真动脉压力波形,称为平面压力波测定(app lanat 1 on tonometry )。

通过记录挠动脉脉搏压力波形,电脑软件可以计算出外周动脉的AI 。

使用转换方程可以将挠动脉压力波形转换成中心动脉压力波形,计算出中心动脉的A 工。

如果将服动脉的血压值输人电脑,就可计算出中心动脉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压。

最近,通过使用先进的多点压力传感技术,欧姆龙公司基本实现了A 工测量的自动化。

将多点压力传感探头固定在手腕挠动脉处,探头自动寻找最强的挠动脉搏动点,采集压力波信号,计算出AI 值。

(三)动脉的可扩张性和顺应性1 .定义使用超声成像技术,可以检测浅表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和服动脉的腔径从舒张期到收缩期的变化,即扩张幅度(distention )。

根据该扩张幅度可以计算出血管横截面积的变化,该变化除以脉搏压即为!!顷应性系数,再除以舒张末期横截面积则为可扩张性系数。

2 .临床意义可扩张性和顺应性系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所测量动脉的弹性,但因测量的只是一段血管的弹性,因此,不能准确了解其它部位的血管的情况。

另外,测量方法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因而,测量结果对测量者依赖性强。

可扩张性和顺应性系数可以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

因技术难度大,大样本研究较少,其临床意义仍需更进一步研究。

其直观准确的特点,特别适合观察影响血管功能的药物的疗效。

3 .测量方法目前可以使用荷兰Pie Medical 公司生产的ArtLab 系统测量可扩张性和顺应性系数等局部动脉功能指数。

该系统使用高频超声探头采集图象信号,使用其独有的射频信号分析技术,在检测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同时,可以测量颈动脉等浅表动脉的扩张幅度,计算出可扩张性和顺应性系数。

(四)动脉弹性功能的其它检测方法通过分析挠动脉脉搏波中的舒张压部分,即进行舒张期脉波分析,可以使用WindkeSSel 公式计算出“大动脉弹性指数(Cl ) ”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