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减隔震技术在西藏地区的应用和发展

合集下载

2024年减隔震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减隔震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减隔震市场前景分析

简介

减隔震是一种利用减震器降低建筑物或设备受地面震动的影响的技术。该技术逐渐在建筑、交通运输、电力等领域得到应用,并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将从减隔震技术的优势、应用领域、市场规模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优势

减隔震技术相比传统的抗震设计具有以下优势:

1.高效减震:通过在建筑物或设备的基础上加装减震器,能够有效地减少

地面震动传递到建筑物或设备的能量,最大限度地保护建筑物或设备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节约成本:相比传统的加固方法,减隔震技术可以减少对建筑物或设备

的结构加固,从而节约施工成本。

3.灵活性强:减隔震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物或设备的需求进行定制,

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工程项目。

应用领域

减隔震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1.建筑领域:减隔震技术被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地铁隧道等工程项目

的抗震设计,能够有效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2.交通运输领域:减隔震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地铁、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

抗震设计,还可以应用于汽车和列车的减震系统,提高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

3.电力领域:减隔震技术可以应用于发电机组、变压器和电力设备的抗震

设计,保障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市场规模

减隔震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空间。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减隔震市场在未来

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据统计,2019年全球减隔震市场规模约为1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6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6%。其中,亚太地区是减隔震

市场最大的消费市场,北美和欧洲地区也有较高的市场需求。

发展趋势

西藏隔震减震设计标准(一)

西藏隔震减震设计标准(一)

西藏隔震减震设计标准(一)

西藏隔震减震设计标准

概述

西藏作为我国地震频发区之一,其地震震级和震中深度较大,建筑物对地震的抗震要求非常高。隔震减震技术是目前抗震设计中较为先进的一种技术手段,其能够有效地减小建筑物对地震的响应,降低地震破坏。

隔震减震技术

隔震技术

隔震技术是一种将建筑物与地基分离的抗震设计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隔震装置,隔离建筑物从地震中的能量,降低结构的响应。

减震技术

减震技术是通过在建筑结构中添加减震装置,能够吸收地震能量,降低结构的振动幅度,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设计要求

建筑物分类

根据西藏地震特点及建筑物结构形式,将建筑物分为以下三类:

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主体结构采用抗震墙、框架等结构形

式;

2.钢结构建筑:主体结构采用钢框架结构;

3.砖木结构建筑:主体结构采用砖木混合结构。

设计参数

1.设计地震烈度及设计基准地震动参数;

2.建筑物结构抗震性能等级;

3.结构自重及建筑地下室、桥梁等静载荷;

4.设计震中距、场址分类及设计地震动输入方向。

设计方法

隔震结构设计

1.选择合适的隔震装置,采用合理的隔震方案;

2.隔震结构的布置应合理,隔震技术应与建筑物整体设计相衔接,

考虑其施工和维护;

3.考虑隔震装置的阻尼控制问题,以减小地震响应。

减震结构设计

1.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选择合适的减震装置;

2.减震器的位置、数量、刚度应考虑灵活性,以便达到最佳阻尼控

制;

3.应对减震器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进行全面的考虑。

整体结构设计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隔震减震设计和整体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确

浅谈减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大量使用

浅谈减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大量使用

浅谈减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大量使用

作者:高晨星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6期

摘要:近年来,地震现象频发,对桥梁结构造成地震损伤,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害。特别是近断层地震动,在短时间内,其将大部分地震动能量输入桥梁结构,相比普通地震动,会产生更严重的破坏。本文在桥梁基础部位设计减隔震支座,在选取的近断层脉冲性地震动下,分析其减震和隔震效果。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减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大量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减隔震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U35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学校、医院、幼儿园适用范围内重点设防类建筑工程均按规定使用了减隔震技术,但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机场、通信和电力等重要生命线工程建筑物,党政机关等重要目标单位显有应用减隔震技术,建筑工程中应用减隔震技术极大地降低了地震损害的程度,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减隔震技术进行参数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减隔震效果。

1、建筑工程中应用减隔震的重要价值

减隔震是减震与隔震的总称,隔震主要指的是将桥梁结构包括引起桥梁结构破坏的地面运动进行有效分离,阻止地面运动能量传递到桥梁上部结构中,从根本上减小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桥梁隔震效果,设计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桥梁结构的自振周期,并将其自振周期与卓越周期进行分离,减少地震能量的传递,保证桥梁结构的韧性得到更好提升,降低其发生变形的概率。在城市桥梁设计过程当中,通过科学运用减隔震原理,能够防止地震波传递到桥梁地基当中,在地基减隔震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可以采用绝缘方法或者屏蔽方法,所谓屏蔽方法,主要指的是将城市桥梁四周的基础进行深度开挖,并在基础周围埋设屏蔽板,对地震波起到良好的隔离阻断作用。而绝缘方法则比较简单,设计人员通过对地基结构进行调整,保证地震波在传递时能够加速衰减,真正实现城市桥梁减隔震的目标。隔震减震技术是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能较好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能力。云南省颁布的《促进规定》,以法律规范明确了建筑工程采用隔震减震技术的范围,明确了政府及有关部门职责和隔震减震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验收、检测、使用维护等各方主体责任。生产、设计、审查、检测、施工、监理、监督、验收等有关单位和工程实施各环节都做了规定,保障隔震减震建筑工程的质量,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质量水平。

减隔震新技术应用情况

减隔震新技术应用情况

减隔震新技术应用情况

减隔震技术是一种结构工程技术,用于减小或阻断地震波对建筑物、桥梁和其他结构的影响。一些新的减隔震技术正在应用和研发中,以提高结构的地震抗性能。

以下是一些减隔震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1. 高阻尼隔震技术:这种技术使用具有高阻尼特性材料的隔震装置,通过消耗地震能量来减小地震波对结构的影响。高阻尼隔震技术已经在一些桥梁和建筑物中得到应用。

2. 超高阻尼隔震技术:这种技术使用具有更高阻尼特性的材料,以进一步减小地震波对结构的影响。超高阻尼隔震技术正在研究和试验阶段,目前在一些大型桥梁和建筑物中得到应用。

3. 基础隔震技术:这种技术将隔震装置安装在建筑物或桥梁的基础上,以减小地震波对结构的传递。基础隔震技术已经在一些高层建筑和重要公共设施中得到应用。

4. 液体隔震技术:这种技术使用液体隔震装置来减小地震波对建筑物的传递。液体隔震技术目前正在研究和试验阶段。

5. 主动隔震技术:这种技术使用主动控制系统来减小地震波对结构的影响。主动隔震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地震波的状态,调整隔震装置的特性,以提供最佳的隔震效果。

目前,减隔震技术在一些地震频繁的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特别

是在日本、美国和中国等国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并在更多的建筑和桥梁中得到应用。

西藏隔震减震设计标准

西藏隔震减震设计标准

西藏隔震减震设计标准

目前,西藏地区的隔震减震设计标准主要参考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和地方标准《西藏自治区

抗震设计规范》(XZ 13-2020)。这些标准对于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地基与基础的抗震设计以及结构体系和构件的抗震设计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

根据这些标准,西藏地区的隔震减震设计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地震烈度要素:根据西藏地区的地震烈度,确定设计地震烈

度参数,包括震感参数和地震波参数。

2.效应隔震减震设计: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结构特点,采用适

当的隔震减震技术,如基础隔震、剪力墙、阻尼器等,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3.结构性能要求:确定建筑物设计参考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限值、变形限值和破坏限值,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

4.材料选用和施工要求:要求使用适应西藏地区特殊环境和气

候条件的建筑材料,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建筑物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

5.抗震设防等级:根据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和使用功能,确定抗

震设防等级,确定抗震设防的要求和措施。

综上所述,西藏地区的隔震减震设计标准主要参考国家标准和

地方标准,根据地震烈度、建筑物特点和使用要求等因素确定设计参数,并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

西藏隔震减震设计标准

西藏隔震减震设计标准

西藏隔震减震设计标准

西藏隔震减震设计标准主要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以及相关地震研究成果进行制定。

1. 设计基准地震参数:根据西藏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确定合适的设计基准地震参数,包括峰值加速度、地震烈度等。

2.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重要性,确定适当的抗震性能目标。一般分为安全性能目标、限位性能目标和可修复性能目标。

3. 结构设计受力性能要求: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受力形式和受力特点,确定合适的受力性能要求,包括水平力的承载能力、位移限制等。

4. 结构设计方法:结合西藏地区的特殊地质条件和建筑形式,采用适合的结构体系和设计方法,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合理受力性能。

5. 隔震减震设计:对于重要建筑物,可以采用隔震或减震设备,减少地震作用对建筑物的影响。需要指定合适的隔震减震装置类型、参数和性能要求。

6. 建筑物基础设计:根据地震作用下的建筑物受力特点和抗震性能目标,设计合适的地基基础系统,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7. 施工质量控制:制定适合西藏地区的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抗震设计的有效实施和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总之,西藏隔震减震设计标准主要是根据地震活动性、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特点,制定合适的抗震性能目标、受力性能要求和结构设计方法,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

基建周观点:减隔震技术既“防灾”又“降碳”,民之福祉,空间广阔

基建周观点:减隔震技术既“防灾”又“降碳”,民之福祉,空间广阔

减隔震技术既“防灾”又“降碳”,民之福祉,空间广阔

——周观点0321

证券分析师:王介超执业证号:S1190519100003

证券分析师:任菲菲执业证号:S1190520010001

2021-3-21

目录•(一)行业观点•(二)个股观点

一、行业观点及投资建议

•(一)板块行情•(二)个股行情

二、本周建筑板块逆势上涨

•(一)上游数据跟踪•(二)中游项目情况跟踪

三、开工加速复苏

四、投资稳定恢复

五、风险提示

观点:

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加快重大项目、加快补短板、生态环保及民生保障,“十四五”期间建设需求端有望朝向相关领域发力。今年疫情后开复工回暖趋势日益显著,我国建设需求扩张趋势明确。从上游数据来看,当前全国水泥开工率51%,近一个月以来持续强势回升,较上周环比提升11.9个百分点,同比去年高出37.63个百分点,较19年同期相比也高出5.89个百分点;水泥出货率持续提升至70.61%,环比提升15.68个百分点,同比提升42.39个百分点,较往年同期也相对有所提升;2月挖机销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达255.5%,较2019年增长42%,同时,从资金角度来看,1—2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6.6%,两年平均下降1.6%,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40.1%,高于全部投资5.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5%,高于全部投资4.8个百分点,同时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有力支撑。

民生类需求持续扩张预期下,减隔震作为防灾减灾重点方向,符合我国内需体系建设,同时又作为短板领域,未来投资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展,需求与投资有望得到双重保障,具备长期看好价值。我国致力于打造抗震韧性城市,建筑减隔震将是政策发力点,加之立法落地预期强,需求有望进一步打开。我国“碳中和”背景下原先减隔震所在的被动市场或逐渐切换为主动市场,“碳中和”或将倒逼减隔震行业扩张,减隔震技术既具备地震安全性又能够降碳,乐观假设下空间有望看到1100亿/年,重点标的为震安科技。我们近期推荐的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板块,着眼于两大需求,一是交通强国下的长期轨交高景气建设需求,二是环保要求逐步提高下轨道减振降噪应用比例提升,重点标的为天铁股份。

减隔震技术的发展及在学校建筑中的应用

减隔震技术的发展及在学校建筑中的应用

减隔震技术的发展及在学校建筑中的应用

作者:童丽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6期

摘要:对于学校建筑而言,在实际设计的过程当中,要明确设计的理念,合理应用减隔震技术原理,在提升学校建筑抗震性能的同时,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减隔震技术的发展及在学校建筑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减隔震技术建筑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减隔震技术的发展及在学校建筑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校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相较而言,隔震方案不仅能更好保护内部设备和人员的安全,还能有效保障该学校建筑在震后的救灾功能。

1、减隔震技术概述

建筑结构隔震技术是指通过一些隔震装置将建筑结构与地面隔开,通过隔震层的变形消耗和缓冲地震时地面的振动,以保护上部结构免于地震破坏的一种抗震手段。根据地震工程学的研究,地震波荷载在短周期内的作用强烈,到长周期后作用将显著减弱。大量中低建筑,自振周期都处于短周期。通过隔震技术,可以将整体结构的自振周期延长,避开短周期强烈的地震荷载。从隔震部位分,隔震结构可以分为基底隔震、层间隔震、高位隔震和局部隔震。从隔震装置形式,隔震装置又可以划分为普通橡胶隔震支座、铅芯橡胶隔震支座、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滚珠隔震装置、摩擦摆隔震支座、悬挂隔震装置、摇摆隔震支座和滑动隔震支座等。消能减震技术是将结构的一些非承重构件(如支撑、剪力墙、连接件等)设置成变形能力强的消能构件,或在结构某些部位(层间、节点处、连接缝等)装设消能装置。这些变形耗能能力强的构件叫做消能器,通过规范约束和试验检测保证消能器具有比较高的耗能性能和大变形下承载力保证率。在设计中,将消能器作为第一道防线,通过控制消能器及其相连的消能子结构的变形和损伤,保障消能器在结构变形中持续有效地变形耗能,从而保护主体结构的抗震安全。消能器是消能减震技术的核心,其主要功能在于消能地震能量。按照消能器力学性能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位移相关型消能器、速度相关型消能器、复合消能器等。依据消能器耗能原理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金属屈服型消能器、摩擦型消能器、黏滞消能器、黏弹性消能器、电涡流消能器以及电/磁流变液体、压电材料和电/磁致伸缩材料等新型材料制成的消能器。

浅谈隔震技术的应用

浅谈隔震技术的应用

浅谈隔震技术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2-20T06:04:25.456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19期第10月作者:林嘉达[导读] 近年来多地地震频发,经历了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日本福岛地震,

林嘉达

广东新长安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汕头 515000摘要:近年来多地地震频发,经历了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日本福岛地震,其所带来的危害让人类真切体会到大自然破坏力的可怕,这就使得减隔震技术的柔性隔震在地震中的巨大优势,本文以隔震技术为主,并以一个工程实例来分析。

关键词:隔震技术;结构设计;应用引言:爆炸冲击、锤击打桩、物体地面撞击以及地震等各种震动源都会引起地面振动,从而使建造在地面上的建筑物产生振动,这个时候建筑物相当于震动源的一个“放大器”,当振动太大且超过结构的承载能力时便会发生破坏。传统的结构抗震是通过加强结构构件的抗震承载力来抵御地震作用,且在地震作用中“以刚克刚”,通过结构构件本身的变形产生塑性铰来消耗吸收震源能量,是一种被动的防护方

式。相比隔震技术,采用橡胶隔震支座将上部结构与下部基础完全分隔开,且在建筑物周围尚应预留足够的隔震沟,形成由基础下支墩——隔震支座——上支墩隔震层的隔震体系,让建筑物在遭遇地震的过程中,能通过橡胶隔震支座自身阻尼来消耗地震能量,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同时延长上部结构周期,预留的隔震沟使建筑物在来回平移的过程不会撞击到地面,是一种“以柔克刚”的主动防护方式。长远来看,隔震技术在建筑物未来的使用过程中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

1、隔震支座的性能特性。

隔震技术的发展应用研究

隔震技术的发展应用研究

(98年 ) 17 与台湾 集 集 地 震 (9 9年 ) 一 系 列 大 地 19 等 震, 给人类 带来 了巨大 的生命 财 产损 失 , 这些使 人们
认 识到提 高结 构抗震 性 能 的重要 性 。通 过对 这些 现 代 地震 工 程震 害 经验 的总 结 , 识 到 实 际地 震 烈 度 认 高于设 防烈度 很 多是 建 筑 物 倒 塌 、 生震 灾 的 主 要 发
运动 与地球 观测 实验 室 , 汉 4 0 7 ; 4 武 301 .中国轻 工业武 汉设 计工 程 有 限责任 公 司 , 汉 4 0 6 ) 武 3 0 0
摘 要 : 首先 简要介 绍 了结构隔震体 系的 隔震原理 、 优越性及 其分类 , 阐述 了国 内外研 究进展及 应用 实 , 例 最后提
代 开始 相 继 发 生 了 海 城 地 震 ( 9 5年 ) 唐 山地 震 17 、
1 隔震 原 理
结构 隔 震体 系是 通过 设置 水平 刚度 很小 的隔震 层 , 结构 分 为 上 部结 构 、 将 隔震 层 和下 部 结构 , 用 利
隔震 层 的较 小水平 刚 度使 结构 的 自振周 期远离场 地 卓 越周 期 , 免 共 振 , 用 它 的耗 能 能力 限制 、 避 利 吸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 0 7年
第2 8卷
第 2期

2024年减隔震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减隔震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减隔震市场分析现状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产品的质量和

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减隔震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对减隔震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1. 减隔震市场概述

减隔震市场是指以减少振动和减缓震动传播为目标,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这些产品和服务可以应用于建筑、交通工具、电子设备等各个领域,以提升产品的舒适性、可靠性和效能。

2. 减隔震市场发展趋势

减隔震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2.1 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减隔震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新材料的应用、新工艺的

发展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使得减隔震产品的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例如,一些新型减隔震材料可以在更宽的频率范围内提供更好的隔震效果,同时减少了产品的重量和体积,适用性更广。

2.2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减隔震技术最初主要应用于建筑领域,如地震减灾和结构防护。但随着人们对产

品质量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减隔震技术也开始在其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汽车工业中的汽车减震器,电子设备中的减震垫等,都是减隔震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扩展。

2.3 环保节能需求推动市场增长

减隔震技术在减少振动和震动传播的同时,也有助于节能和环保。例如,在交通

工具中应用减隔震技术可以减少车辆的能耗,提升燃油效率;在建筑领域应用减隔震技术可以减少结构的损耗和能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这些环保节能的需求将进一步推动减隔震市场的增长。

3. 减隔震市场存在的问题

浅谈建筑减震、隔震技术

浅谈建筑减震、隔震技术

浅谈建筑减震、隔震技术

摘要:随着地球开始进入地震高发期,向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建筑物在地震中只发生较轻微的移动和变形,从而

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已成为建筑领域一个重要的话题。

关键词:建筑减震;隔震垫

前言: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

引起的地球表层的震动。中国处于欧亚板块的东南缘,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

相接,地质构造复杂,活动带与稳定区并存,总的来说,我国属于一个多地震的

国家,存在着青藏高原地震区、华北地震区、华南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和台湾地

震区五大地震区。自建国以来以上五个地震区均有发生过强烈地震的记录,其中

最近一次是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地震强度8.0级,地震中遇难

与失踪人数总和超过87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据分析,地震造成

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是地表的破坏和建、构筑物的倒塌破坏造成,可以达到总伤

亡人数的90%以上。因此,如何使建、构筑物在地震中不倒塌、不损坏是一个不

容忽视的关键问题。

1建筑减震、隔震技术现状

在我国现行的相关法规中,以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将建筑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并明确做出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

须进行抗震设防,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建设工程,必须按照

国家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有新思想、新技术、新材料投入实际应用,丰富了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的手段,提高了构建的极限承载能力,从而有效减

我国减震隔震技术的历史现状和今后发展

我国减震隔震技术的历史现状和今后发展

我国减震隔震技术的历史现状和今后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减震隔震技术作

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控制技术,对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保护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全面评

估我国减震隔震技术的历史现状和今后发展,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

的文章,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的建筑技术。

一、历史回顾

1.1 早期减震隔震技术的应用

减震隔震技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主要是通过使用减震器等装置来减小建筑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随着工程技术的

进步和理论研究的深入,相关减震隔震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和发展。

1.2 历史遗留问题

然而,在我国的大部分建筑中,减震隔震技术的应用还相对较少,特

别是在老旧建筑的抗震加固方面存在较大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不仅影

响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还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

二、现状分析

2.1 目前减震隔震技术的应用情况

目前,我国在新建建筑结构中较多地采用了减震隔震技术,如摩擦减震、液体减震、钢筋混凝土减震墩等。这些技术在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减小地震震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2 老旧建筑的抗震加固问题

然而,对于已经建成的老旧建筑,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文物古迹建筑,减震隔震技术的应用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如何对这些建筑进行合理的抗震加固,提高其抗震能力,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未来展望

3.1 技术创新与发展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我国减震隔震技术也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地震工程和结构工程领域,将会有更多的技术创新和新理论的应用,从而为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浅谈减隔震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及经济性分析

浅谈减隔震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及经济性分析

浅谈减隔震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及经济性分析

摘要:事实证明,减隔震技术在生活中的每个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

震是我们人类无法避免只能预防的自然灾害,而减震技术就是帮助我们在社会的

各种基础设施具有更强的抵抗地震的能力,以减少地震带来的财产损失。本文主

要阐述了减震技术的发展和在各个建筑中的运用,给减震技术的发展做出一些参考。

关键词:减震技术;地震;建筑应用

引言:减隔震技术是当下比较热门的一种结构控制地震损害的技术,通过特

殊的减震和隔震装置,把地震所产生的能量在它们进入到建筑物之前加以损耗或

者阻挡,达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隔震技术,顾名思义,由减震和隔震所

构成,减震部分是由阻尼器完成,增大结构的阻尼,以达到削弱地震能量的作用,隔震部分则阻断地面运动产生的能量向上的传递,以减轻地震带来的影响。根据

这些年地震多发地的情况,减隔震技术在各个建筑设施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一、减隔震技术的原理

减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各种建筑物上层与下层基本设施之间,设置有

阻尼等耗能构建,使得这些减震设施能够对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进行吸收,这些阻

尼装置的设置,能够做到阻断地面运动产生的波向上面传递,从而减弱地震产生

的波动对上层建筑的反应。

减隔震技术的减震部分,减震部分是减震装置对地震波进行吸收,利用阻尼

阻断然后把波耗散,隔震部分是能够减少主体建筑物的震波能量,最主要的是把

地面上极有可能被地震影响的部分和上层建筑物分开,但是跟减震相比,隔震是

具有震动周期的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同样可以使得桥梁结构的地震能量输出,

这就让其能够让地震产生的能量有所减弱,不至于把桥梁结构直接就损坏。减震

隔震技术分析及应用

隔震技术分析及应用

一、隔震技术简介

地震是人类社会无法避免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90%甚至更多源于建筑物倒塌所致。因此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做好工程抗震减灾工作,致力于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水平,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基础隔震技术是目前世界地震工程界推广应用较多的成熟的高新技术之一。

基础隔震技术是在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这间设置足够安全的隔震系统,由于隔震层的"隔震"、"吸震"作用,地震时上部结构作近似平动,结构反应急仅相当于不隔震情况下的1/4-1/8(强震观测结果可达1/2-1/16),从而"隔离"了地震,通俗地说:使用隔震技术的房屋经历8级地震的震动仅相当于5.5级地不仅达到了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造成损坏的目的,而且建筑装修及室内设备也得到有效保护。在诸多隔震系统中,隔震橡胶支座是世界研究和应用的主流,在美国、日本等多震国家广泛应用,在我省的昆明市、思茅、临沧、版纳等市州的部分高层建筑推广应用。

由于该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产品优越、质量可靠、技术成熟,1999年云南省建设厅下达了"关于在抗震设防区优先采用我省生产的隔震橡胶支座的通知"文件(云建科[1999]第667号),并在省建设厅"十五"计划中要求:在高设防烈度区,应用隔震技术的新建建筑要达到总新建建筑的10%。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隔震橡胶支座的应用也作了具体规定。

从隔震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实际效果来看,对于8度及其以上抗震设防区的高于六层建筑,应用隔震技术后,设防烈度可降低2度,从而可以节约投资成本,10000平方米左右的9层建筑仅钢筋就可以节约100多万元的投资;同样按规范设计的建筑,应用隔震技术房屋设防目标高,安全性明显提高;对于政府首脑机关、高层商品房住宅、生命线工程、容易产生次生灾害的重要建设工程,应用隔震技术可以提高建筑安全性;对于设有地下室的建筑,应用隔震技术,其投资/效益比更加提高。

浅谈减隔震技术原理及优缺点

浅谈减隔震技术原理及优缺点

浅谈减隔震技术原理及优缺点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对有关结构技术应用工作不断进行革新,这样既可以将工程项目整体结构的技术应用效果提高,又能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保证。而频繁发生地震灾害,这种情况影响下对建筑的质量水平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降低因为建筑坍塌而产生的巨大损失,技术应用师对建结构进行技术应用期间,需要全面考虑建筑自身结构和特征。本文阐述了提高建筑物自身的抗震能力的重要性,并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减隔震地区减震隔震技术,为该技术的选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应用;建筑

1减隔震技术原理及优缺点

1.1隔震技术

建筑隔震技术是在建筑基础和主体结构之间采用隔震装置进行连接固定,一旦地震发生时建筑基础部分向上传导的地震波能力会被隔震装置阻隔在建筑主体结构之外,从而减少了地震波对于建筑主体结构的影响。以此同时,建筑内部的电梯、管道、电气设备对于地震波的耐受程度也将大幅提高,并以此来减少建筑物内部地震次生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从而大大提高了建筑物内部人员的安全系数。据相关实验室模型数据测算,在同一建筑物应用隔震技术后可减少建筑物主体结构地震作用50%~80%不等。

1.2减震技术

目前,阻尼器式建筑物减震技术占据了建筑减震技术应用市场的85%份额,其可通俗地被比作建筑物的避震器,如同机动车中避震器,通过阻尼器内的弹簧或液压装置自身的压缩或形变来吸收地震发生时所产生的能量。根据阻尼器装置内部吸收和消耗外部能量的方式,可将其分为速度相关型阻尼器、位移相关型阻尼器和复合型阻尼器。其中速度相关型阻尼器通过降低装置两端的速度来起到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减隔震技术在西藏地区的应用和发展

摘要:西藏地区是地处地震多发区,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防御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减隔震技术及产品、西藏地区地震区划及所发生主要地震、减震技术

在西藏地区的应用情况阐述,展示减隔震技术在西藏地区的应用状况。介绍减隔

震技术的概念、产品种类、相关政策法规,现已采用的减隔震技术的建筑、桥梁、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将来减隔震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表明了

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对于减小地震作用所带来的损失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减隔震技术;西藏地区;应用;发展;

引言

减隔震技术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项目中,在国内最早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在2008年5.12汶川8.0级地震灾后重建中应用较多,之后在四川、

云南、新疆、甘肃等地区逐年增多。在国外如日本、美国、墨西哥等国家地区也

有着较多的应用。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4年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

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建质[2014]25号[1]

以来,各省(市、区)相继转发了相关文件,部分省(市、区)如云南、新疆、

甘肃等出台了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地方法规和标准,进一步推动了减隔震技术

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减隔震技术相关技术、产品标准在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以更利于减隔震技术

的推广应用及提高产品的质量可靠性,保障建设工程的安全性。

减隔震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抗震性能、改善建筑功能,降低综合造价

成本,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长期的社会效益。通过4.20芦山地震等多次强的检验,效果非常明显。

西藏地区属于我国地震高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老旧建筑较多,工程建设

抗震防御灾害的能力较弱。

1 减隔震技术简介

1.1减隔震技术

即建筑隔震技术和建筑减震(结构消能减震)技术的简称。

建筑隔震:即在房屋基础、底部或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由叠层橡胶

隔震支座组成具有整体复位功能的隔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减

小输入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达到预期防震要求。

建筑减震是在结构物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连接缝或连接件)设置耗

能装置,通过该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性(或黏弹性)滞

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

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控制的目的。

1.2减隔震产品

隔震产品包括:天然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弹性滑板

支座、摩擦摆隔震支座、滑轨支座等。

减震产品包括:屈曲约束支撑、金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粘滞阻尼器、粘

弹性阻尼器等。

1.3减隔震技术国内应用情况

截止目前有超万橦建筑采用减震隔震技术,居全世界首位。

国内减隔震技术应用最多的省份是云南、四川、新疆、甘肃等,较典型的减

隔震项目有北京新机场、昆明长水机场、成都凯德风尚商住楼、唐山新华文化广

场等项目。

诸多桥梁连续梁跨已采用隔震橡胶支座及阻尼器等减隔震产品,成都二环高

架全部采用铅芯隔震橡胶支座。

2西藏地区地震区划及历史地震发生情况

西藏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带,是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的重要

组成部分,地质构造复杂,差异运动强烈,地壳活动频繁。

在全国第五代地震区划图中,西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7市、区74县(区)中,地震设防烈度9度0.40g有当雄县、墨脱县2个县,占比2.7%;8度有26个县(区),占比35.1%;7度有46个县(区),占比62.2%;无6度以下设防地区。

西藏地震呈现出几大特点:

一是地震强度大。仅上世纪50年代以来,西藏境内就发生8级以上大震2次,其中1950年察隅-墨脱8.6级地震是迄今为止我国有记载的最大内陆地震。

二是地震频度高。据统计,西藏境内平均每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5次,6级

以上地震1次。

三是地震分布广。全区各地市均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全区国土面积均处于

Ⅶ度(7度)及以上高烈度区。四是在世界地球科学研究中具有特殊地位。[2]

2013年“8•12”芒康-左贡6.1级地震、2015年“4•25”尼泊尔8.1级地震西藏灾区、2017年“11•18”米林6.9级地震等破坏性地震。

3西藏地区减隔震技术应用的现状

3.1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的应用

现已采用减隔震技术的项目有:

(1)2012年拉萨柳梧新区君泰国际商业综合体项目采用隔震技术,创西藏

地区首个建筑隔震技术应用项目;

(2)2018年墨脱县三峡集团项目办公楼采用隔震技术,开启了林芝地区隔

震技术的推广应用;

(3)2019年中国科学院地墨脱地球景观与地球系统综合观测研究中心建设

项目;

(4)2020年西藏美术馆项目;

(5)2020年拉林站房工程项目;等。

3.2桥梁工程减隔震技术的应用

现已采用减隔震技术的桥梁工程有:

(1)拉萨柳梧大桥采用隔震技术;

(2)西藏林芝大桥;

(3)拉林铁路全线桥梁项目;等。

3.3电力建设隔震技术的应用

国网超高压变电站建设项目,等。

3.3现国家及西藏地区地方相关减隔震技术推广应用的政策文件

(1)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建质[2014]25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关于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2020年

(3)2017年11月14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原装配式

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二、重点任务(九)发展装配化施工技术。引导企业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