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国_双元制_对我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合集下载

浅析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浅析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浅析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摘要:本文介绍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内涵和主要特点,并结合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德国“双元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 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模式当前,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空前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需求空前迫切,因此职业教育面临空前发展机遇。

以2005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为标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特别是即将出台的《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中明确将“大力发展”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无疑给高职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德国是目前世界上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

德国以“双元制”模式为基础的职业教育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

正是这种“双元制”教学模式,促进了德国职业教育与企业界的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办学使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

因此,研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探讨在我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中,引入“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深化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解决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内涵与特点1.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内涵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支柱和核心。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办学体制,更不是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或方法,而是一种教育制度,是一种重能力、重实践的职业教育思想。

“双元制”,德文“Dua1Systme”一词。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又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

“双元制”中的“一元”指职业学校,另“一元”指企业。

学生既在职业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和基础技术理论,又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两元结合完成职业教育任务,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

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摘要: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先进,其“双元制”职教模式更是效果显著,被誉为德国二战后经济腾飞并保持持久不衰的秘密武器之一。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源于中世纪手工业的学徒制,由师傅带徒弟学习手艺,并由行业协会进行管理,它是一种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进行职业教育的模式。

文章就重点分析一下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通过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启示1德国双元制教育概述德国双元制教育是借助“校企合作”机制得以实施,“双元”体现的是“学校”和“企业”这两元,是通过学校和企业的紧密配合才能完成的。

但“学校”和“企业”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研究人员认为“校企合作”就是企业要主动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促进职业学校的发展,这种看法是有待商榷的,因为这是将“校企合作”理解为一种教育制度,事实上从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的演变过程来看,“校企合作”更应理解为一项企业制度。

“校企合作”作为一项企业制度就意味着,对这一机制的规定和完善不应该是通过教育的法律法规来进行,不应将发展校企合作的重担放在职业学校的身上。

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普遍提高。

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实训设备配置水平与技术进步要求更加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

”这明显是要提高职业学校“实训”功能,是将企业的任务附加到职业学校头上。

在这样的规定下,无怪乎一些地方的职业院校会利用教学成本购买大量的实训设备,并从德国引入双元制教师,以为这样的做法就是推进校企合作了。

但结果是什么呢?国内的设施设备与德国的设备并不相同,德国的双元制教师无法授课,同时,昂贵的设备又挤占了教学成本,致使职业学校理论教学质量下降[1]。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就是有些人对校企合作的本质不了解,职业学校过度承担了企业应负的责任,反而自己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好。

德国双元制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启示于清华【摘要】德国\"双元制\"是被世界公认的一种比较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对德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其注重校企合作、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已经被许多国家借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结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指出并分析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问题的对策.【期刊名称】《辽宁高职学报》【年(卷),期】2019(021)001【总页数】3页(P12-14)【关键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作者】于清华【作者单位】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盘锦 1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0德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制造”经常成为高质量产品的代名词。

在德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双元制”为德国培养出一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学习和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尤其是其校企合作的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概述(一)“双元制”的概念德语“Duales System”通常翻译为“双元制”,也有译为“双轨制”或是“双重制”的,是一种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相结合,同时侧重企业培养,并以实践培训为主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1]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学校与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两元主体,学校主要起到传授专业知识的作用,企业则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

(二)“双元制”的发展过程“双元制”的产生与德国的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细致严谨,极其重视技能,是德国的传统。

中世纪起,德国便形成了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手工授艺模式,这便是“双元制”的雏形。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 我 国经 济 的发 展 ,职 业 教 育 的 地 位 越 来 越 重
业 内 接受 职业 技 能 和相 应 知识 的 培训 , 以更 好 地 了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 。20 0 2年 8月 2 t 4 E ,国务 院在 《 国务 院 关 于 大力 推 进 职 业 教 育 改 革 与 发 展 的 决 定 》 中 强 调 : 职 业 教 育
训制 度 。 [ 2 1 二 、 我 国 农 村 职 业 教 育 的 发 展 路 径
结 构 、提 高 劳 动 者 素质 、加快 人 力 资 源 开 发 的 必 然 要 求 ,是 拓 宽 就 业 渠 道 、促 进 劳 动 就 业 和 再 就 业 的重 要
举 措 。在 我 国加 入 世 界 贸 易组 织 和 经 济 全 球 化 迅 速 发 展 的新 形 式 下 ,要 狠 抓 职 业 教 育 ,抓 出 成 效 ” 然 而 , 。 由 于观 念 、体 制 等 原 因 ,我 国 的 职 业 教 育 尚未 发 挥 其
・哆 当 ・ ‘ 盎 , I
●0 年 2 9 第5 ( 0 期 上半月刊 ● )
德国 “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孙刚成 周 小雨
( 安 大 学教 育 科 学 学 院 ) 延
【 摘 要 】 以 “ 元 制 ” 为 主 的 德 国 职 业 教 育 是 促 进 其 经 济 发 展 、 国 力 强 盛 的 重 要 因 素 之 一 。 结 双
份 接受与职 业有关的专业 理论和普通文 化知识教 育 , 以 了解 实训 技 能操 作 中 “ 为什 么 这 么做 ” 的 问题 。这

是 一 种 将企 业 与 学校 、理 论 知识 与 实 践技 能 结 合起 来 ,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借鉴和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借鉴和启示

m^E i E i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借鉴和启示吴燕摘要:国家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新时 代职业教育做出了战略规划,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向社会输送的技术技能人 才、促进本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笔者 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的考察和分析,以期为我国职业教 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国务院于2019年1月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 案》。

该方案对职教改革的关键问题提出战略性解决方案,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

《方 案》指出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要由政府举办 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参照普 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 转变,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德国作为职业教育大 国,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双元”育人方面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可供借鉴参考。

_、德国的教育体系总览德国是一个由16个州组成的联邦制国家。

德国的教育 由联邦和各州一起负责。

联邦政府是教育规划和职业教育 的主要负责机构,此外由各州的文教部长组成联席会议进一 步协调全国的教育工作。

各州拥有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的 立法权和行政管理权。

德国实行12至13年义务教育,具体因州而异。

德国绝 大部分地区的小学学制是4年。

小学阶段过后,学生根据自 己的学习情况选择进人不同类型的中等教育学校。

德国中 等教育主要有4种办学形式:基础职业中学(Hauptschule)、实科中学(Realschule)、文理中学(Gymnasium)、综合中学 (Gesamtschule))。

学业成绩欠佳的学生一般就读基础职业中学,学制5 -6 年。

基础职业中学的基础学科内容相对较为浅显,主要是为 学生的就业做准备,因此在基础学科之外会开设劳工理论方 面的课程。

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会被录取进行进一步的双元 制职业培训,既在企业接受学徒的培训,又在职业专门学校 进行学习。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特色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全文)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特色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全文)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特色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发德国“双元制”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被世界各国广为推崇。

这种教育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进展中遇到的问题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本文概括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色,提出了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思路。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

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

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

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

它被看作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的一个典范。

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它为德国经济的进展培养了大批高素养的专业技术工人,被人们称为第二次大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主要特色1.与实践结合的紧密性同生产即劳动力市场紧密结合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

所谓紧密结合,是指以技能培训的有用为本位的模式,突出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适应、竞争和进展的能力;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及其操作、应用、维护和维修能力。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培训的过程中,接触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最新设备,掌握的是企业当下最新的技术。

在培训的基本程序上,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学生能较早地接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这样的培训,能够使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成为企业的合格技术人员。

2.训练目标的关键性所谓训练目标的关键性是指训练中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

浅析德国双元制教育系统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启示

浅析德国双元制教育系统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启示

相熊教寥番 粤 攀 2 0 1 3 年 第9 期
教育广角
职 业 预 备期 课 程 是 为没 有 达 到职 业培 训要 求 和 没 有 中学毕 业证 书 的年 轻 人或失 业 者而准 备 的。 职 业 准 备期 课程 是一 种特殊 的基 本职 业 培训 , 是 为帮 助年
是在 学校 内 完成 的 , 这 也是德 国职 业教 育培 训 的一 种 特 色 。这 些学 校 主要包 括 以下 类型 : ( 一) 全 日制 职 业学校
还 可 以 通 常 作 为在 职 培 训 准 备或 作 为 在 职培 训 的 一部 分 的 础职 业培 训 的教 育 期 内学 习基 本 知识 和技 能 , 基 本 职业培 训 。 学 习 2年 或 3年 的课 程就 可 以获得 就 获取 一部 分职 业领 域工作 信 息 。 没 有获得 中学 毕业 证
完成全 全 日制 的初 级 职 业 培 训 内容 由全 日制初 级 职 业 轻 人找 工作 或使 其能 融入 职业 生涯而 设置 的 。 日制 的课程 既不 能获得 就 业资格 , 也不提 供任 何 普通 培 训 学校 提供 。 学 校提 供 至 少 1 - 3年 的课 程 , 培 训 范 围非常 广泛 。 就 读此 类学 校不要 求 有先 前就职 经验 和 学校 的教 育 。 年 轻 人可 以参加 一年 的基 础职 业培 训课程 。 在基 职 业培 训经 验 。在全 日制职业 学 校学 习一 年 的课 程 ,
级 职业 培训 学院 的 资格 , 授 予被 培 训 人员在 高 级职 业 力 。医院 为学校 提供 有力 的条件 , 如: 实 习基 地 、 医学
培 训学 院学 习的资格 。
设备 、 岗位、 师傅、 病例等 , 并及 时 将 医 院 的人 才 变化

德国双元制模式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模式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了, 和我们现在学生生源有 相似 地方 , 生源质量也不是很好 。为
此, 也造成职业院校教师教 学上很 大的困难 , 一般 的教学方法和
工作 岗位后不能适应 ,也给用人单位带来一定的管理难度 。德 思路很难被学生所接受 。因此 , 使用先进 的教学方法特别重要 。 数 控技术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 的技术 。数控技术专
四、 结 束 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双元制模式 的特点是 : ( 1 ) 培养专业技术能力同生产紧密结 合, 以保证学 以致 用 。( 2 ) 先进的培训 内容 、 方法 及用人单位 的 积极参 加 ,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3 ) 良好 的互通互融式的各类教
生的学习兴趣 ,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 , 更好地 培养

德 国双 元 制 教 育 模 式 的 特 点
( I ) 双元制 的一元——职业技术学校。首先 , 职业技术学校
制” 职业教育 中的一元 。实施“ 双 元制” 职业培训 的职业 技术学 校, 大多使用教 和练相结合 的方法 。( 2 ) 双元制 的另一元——企 业培训 中心和跨企业培训中心。企业培训 中心是德 国实施职业 教育最 重要 的机构。企业 内职业 教育包括 “ 双元制 ” 职业 培训 、 熟 练工短期 培训 、 各种职业 继续教 育 , 以及大 、 中学生 的实 习。
仍有部分学生学 习效果很不理想。这样 的学 生 ,在进入实 习或 国的职业教育是世界上搞 得 比较好 的 , 我校先 后有两位教师赴 德 国德 累斯顿职业学 院考察学 习。 目前 ,有些人对职业教育不 屑一顾 。要改变社会 上的教育观念 , 只有努力 打造我们 自己的 职业教育氛围 , 让人们不再视上职业 院校为没出息 , 认 为职业教 育也是一条光明的成才之路 。在这里 ,简要介绍一下德国的双 元制教育模 式 , 希望给我国的职业教育以启示 。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职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职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职职业教育的启示【摘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结合企业实践和学校理论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

我国高职职业教育存在课程与企业需求脱节、师资水平不高等问题。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优势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实践经验方面,德国职业教育重视企业参与,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对我国高职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在于加强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探讨我国高职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产教融合。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为我国高职职业教育带来了借鉴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我国高职职业教育、优势、实践经验、存在的问题、借鉴意义、改革方向、总结、启示。

1. 引言1.1 介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结合了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的教育体系。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学习期间会轮流进行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从而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这种教育模式既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也非常注重他们在实践中的能力培养。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还具有更为灵活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并在企业实习中更好地了解所学专业的实际应用。

这种教育模式也使得学生更容易就业,因为他们在实习过程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这种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以提高我国高职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1.2 介绍我国高职职业教育现状目前我国高职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高职院校数量逐年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了大批专业技能型人才,满足了社会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与传统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就业导向,为学生提供了更直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实习机会。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2019年文档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2019年文档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作为世界上发达国家之一的德国,其经济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背后,是什么推动着它的发展呢?探寻个中奥秘发现,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德国人民的高的文化素质以及完善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每年约56万~60万名青年人,也就是说每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普通教育学校毕业生接受双元制培训。

[1]追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历史,它形成于本世纪20年代,50年代后期德国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法规、法律和条例才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和配套机制。

1984年德国(前联邦德国)教育委员会在对历史和现今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鉴定中,首次使用了“双元制”的正式名称,将存在了一百多年的企业和学校的“双元”培训形式明确地用法定文字形式表达出来,[2]德国职业教育获得了发展的动力与空间,对德国劳动者的高素质、产品的高质量,以及德国国民经济在国际上的持久竞争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双元制”被人们称为德国职业教育的秘密武器。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之本质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和基本形式,它作为教学实体,是指工厂、企业与职业学校两方面共同完成对学徒―职业学校学生的培训工作。

[3]它是一种职业学校教育与工厂、企业的培训的交叉结合,在职业学校,通过课堂教学等传统教学手段传授有关职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便能够适应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需要。

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教学的局限性,在实践的过程中,更需要工厂以及企业的实际训练,因此,需要在职业学校学习的知识的基础上,由企业内的实训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演练,学习全面的操作技能和专门化实践,学习接物待人等等,以便使在职业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与深化,并在实际的生活中学有所用。

学校与企业合作,突出企业培训;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技能培训。

这种“双元制”基本思想的设想是,只有通过实践和理论的指导才能传授一种完全有效的职业培训。

[4]这不单是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也是一种重能力、重实际的职教新思想。

德国“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摘要:我国虽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双元制”道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教模式;双元制“双元制”职教模式是德国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主要模式,曾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双元制”中的一元指的是职业院校,另一元指的是企业,实行校企双元培养、工学结合。

我国职业教育成效不像德国那样显著,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仍然很突出,因此有必要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成功经验,改善我国职业教育模式。

一、我国职教模式存在的问题1.保障体系不健全,可执行性差我国使用的是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职教制度停留在政策要求和理念层面上,如《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没有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适应范围和标准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政策解释和内涵界定。

2.以职业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度低我国职教是以学校为主体,企业仅仅是给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因利益驱使造成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是学校委托企业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所以会出现企业在生产旺季将学生作为廉价生产劳动力赚取价值的现象。

3.教学体系不科学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忽略了职业导向性,强调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轻视实践,造成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由于高职学生入学门槛低,整体学习积极性不高等,为了保证较高的毕业率,学校大都对学生的考核采取宽松的态度,结果的可信度受到质疑。

4.师资队伍总体质量不高我国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相对缺乏,尤其是“双师型”教师。

教师缺少社会历练,动手能力较差,入职后教师培训机会不多,又没有完善的考核机制,而从企业引进的实训老师,实践操作能力很强,但缺少系统的教育培训。

二、借鉴“双元制”,改善我国职业教育现状1.完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德国自1969年颁布《职业教育法》后,又相继出台了《企业基本法》《培训员资格条例》《职业教育促进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职业教育改革法》《职业教育条例》及新《职业教育法》等,这些法规条例规定了各方的职责和权益,可执行性强。

德国_双元制_对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启示_曾玲芳

德国_双元制_对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启示_曾玲芳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 不 断 增 多 ,加 拿 大、美 国、新 加坡尤其是德国“双元制”职 教 模 式 为 我 国 职 业 教 育 提 供了诸多经 验 和 借 签 ,无 论 是 哪 个 国 家 ,企 业、行 业 的 参与是搞好职 业 教 育 的 必 备 条 件 。 我 国 在 《国 家 中 长 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 于 全面深化改革 若 干 重 大 问 题 的 决 定 》等 重 要 文 件 中 多 次重申产教融合 、集团化 办 学 的 重 要 性 。 在 此 背 景 下, 各地各行业、地域性质的职教集团更是层出不穷 。 3.2 集 团 化 发 展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3.2.1 多数职教集团组建 模 式 松 散 ,企 业 成 员 承 担 的 责任和义务有限
(3)学生在企业各部门 轮 流 实 践 ,可 以 适 应 多 岗 位 要求,学徒毕业后可以马上工作 ,真正的无缝对接。
(4)考试内 容 由 行 业 协 会 主 导 制 定 的 职 业 资 格 教 育条例统一标准化 ,学生的 培 养 质 量 标 准 化,就 业 范 围 较广。
图 3 培 训 企 业 、职 业 学 校 双 方 协 调 一 致 共 同 育 人
通过上文 的 简 要 介 绍 ,不 难 看 出 双 元 制 具 有 以 下 明显优势:
(1)企 业 熟 悉 工 作 内 容,由 企 业 决 定 学 徒 受 训 内 容,人才培养针对性很强 。
(2)学生接触的是最新 的 设 备 和 技 术 ,师 傅 的 知 识 和技能也在不断更新 ,理论与实践无脱节现象 。
图 2 开 发 职 业 教 育 条 例 的 过 程 2.3 企 业 和 学 校 在 协 调 一 致 中 担 负 各 自 的 责 任
德国政府经过严格考核选拔出有职业教育资格的 企业,他们构成“双 元 制 ”非 常 重 要 甚 至 是 主 导 地 位 的

德国_双元制_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借鉴

德国_双元制_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借鉴

2010年6月第9卷第2期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Sanmenxia PolytechnicJun.,2010Vol.9,No.2高职教育研究一、引言德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德国制造”的标签常常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人们在探索德国科学技术与经济迅速发展的奥秘时发现,德国职业教育的高度发展为德国经济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工业技术水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双元制”是德国采取的一种较成功的办学模式。

“双元制”为德国培养了技术高超的人才,“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被许多国家借鉴、采用与推广。

二、德国“双元制”产生的背景及涵义德国的职业教育形式和学制多种多样,其中“双元制”是最主要的形式。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其中“一元”为企业,“一元”为学校,其主要特点是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动脑与动手、教育与就业、专业与职业紧密结合起来,并体现在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特别是定向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进而大大缩短学生毕业进入企业的“适应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

现在,约70%的德国青年要接受职业培训,其中绝大多数是接受企业和学校共同组织的“双元制”职业培训,一般情况是学生每周在企业实践3天,在学校学习2天[1](P85)。

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特征(一)经费来源为多元混合经费保障体系德国职业教育的经费主要包括企业直接资助、企业外集资资助、混合经费资助、国家资助和个人资助等五种。

其中,企业直接资助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渠道,资金主要来自销售所得利息、租赁和红利,其次来自发行信用券和银行贷款,另外还有失业保险金(提供训练岗位和不提供训练岗位的企业雇主、雇员各付一半)。

企业投资建立职业培训中心,购置设备并负担实训教师的工资和学徒的培训津贴。

(二)教育形式为各类学校之间的灵活分流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各类学校之间可以灵活分流。

浅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浅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 240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6.11【摘 要】通过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等进行研究,并与我国职业教育模式进行对比,浅析对我国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 职业教育 现代学徒制浅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钱雪松一、引言本人参加了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主要学习了德国“双元制”[1]职业教育体系。

项目旨在提高地方高职院校一线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进而推动我国工业的发展。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拓宽了我对职业教育认知的维度,对职业教育教学法有了更深度的探索。

二、浅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以高质量低成本著称,是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模式,即“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双元”可以解读为学校一元,企业一元。

学校和企业分别有各自的教师、教学计划和法律规定,两个教学体平行的发挥着作用。

在培训的组织方式上,采用由企业进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培训学校完成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培训,企业与职业学校两方面共同完成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培训工作。

三、中国职业教育模式我国目前主要的职业教育模式还是采用学校教育模式,国际上也叫做行政管理模式。

第一,职业教育的规模是由政府的规划来确定的,即政府决定高职和本科的学生入学比例,但是这种规划与实际的入学情况并不吻合。

受到外界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如社会环境,经济变化,新兴产业的诞生,学生个体自主性的增强等。

所以政府规划很难做到完全和现实的需求相一致。

第二,职业资格的培养较少的关注企业的实际需要,或者不能很快的反映企业的实际需求。

第三,我国职业学校的教育,遵循普通教育的模式和标准,职业的和专业性的内容很容易受到削弱。

德国双元制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二战以后德国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与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密不可分的。

双元制职教模式对德国劳动者的高素质、产品高质量,以及德国在国际上的持久竞争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不只意昧着两种不同的教育组织形式和两个办学地点的紧密联系,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的协调和统一才是“双元”的实质。

在德国人看来,“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缺点与其优点一样突出。

目前,德国正在展开完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新变革,变革的目标之一是进一步突出在教育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

1德国双元制模式有三个层面1.1思想层面德国教育专家胡勃先生认为:“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其称它为一种教育制度,不如称它为一种‘思想’,是一种注重实践、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的思想”。

这是对双元制指导思想较为精辟的概括,其表达了双元制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它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这一思想层面的二个重点在于“注重实践、技能”和“为未来工作”,即双元制强调的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双元制强调的是就业和直接通向生产岗位为未来而工作的一种教育,而不是其他什么“基础教育”和“晋升教育”,在这一思想层面的指导下,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无论教育和实践训练时间的分配,还是培训的运行机制;无论是课程目标制定,还是课程方案的描述;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体现出强烈的实用性、综合性、岗位性、技能性等特征。

这一思想层面为双元制宏观上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1.2机制层面双元制是一种制度,其是国家立法双方遵循,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一种办学制度。

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企业行为的教育形式,没有企业的参与将是一种不成功的职业教育。

德国政府为了保证职业教育的有效性,便进行职教立法,将职业教育变成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教育体制,双方严格遵循《职业教育法》和《教育法》的规定,履行着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在这种制度的保证下,企业均把职业教育作为“企业行为”来看待,企业内不仅有相应的生产岗位供学生生产实践,还有规范的培训车间供学生教学实践;不仅有完整的培训规划,还有充足的培训经费;不仅有合格的培训教师和带班师傅,还有相应的进修措施等等,这一切均使双元制的“机制层面”更为健全、更为完善,而使整个职教体系得以有效而顺利的开展。

德国双元制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启示
21 年 02
6 月
宁 波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u n lo n b oye h i o ra fNiz o P ltc nc Vo.6No3 1 . 1
第 l 6卷 第 3期
德国双元制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启示
徐 春梅
( 四川 广播 电视 大学 ,成都 6 07 ) 1 0 3
职业教 育 的校 企合作 是解 决职业 教育 经费 不 足 、职教学 生就 业竞争 力不 足 以及企 业人 才缺 乏 等 问题的重要途径 。《 国家 中长 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 规划纲要 (0 0 2 2 2 1— 0 0年 ) 中着 重提 出职业教育 要 》 “ 实行 工学 结 合 、 校企 合作 、 岗实 习 的人才 培 养 顶
条件含有 能力 、 观念 、 积极性 等等 。
( ) 元 制 教 育 模 式 的 特 点 二 双
1 .完 整 的 职 业 教 育 法 律 法 规 体 系 。 德 国 从 18 8 9年 颁 布 《 业 法 典 》 始 直 至 今 日 , 工 开 已经 颁 布
了 l 部针 对职业 教育 的法律 法规 . 0余 规范 职业 教 育 的教学各 种要求 ,明确企业 与学校 之 间的协作 关系 , 以法 律保 障形 成 了 国家 、 校 、 学 企业 与 行业 协会 共同举 办职业教育 的局面 。同时 , 国政府 实 德 时根据社会 经济 发展需 要定期 补充 、修订 和完 善
( ) 作 过 程 :,益 协 调 不 平 衡 , 作 范 围 比 三 合 f i 1 合
较 窄
生 的学 费并 支付一定 的工资 。1 2 ] 为 保证企业 参 与的积极 性 ,德 国政府 通过 法 律 、 规 与经济杠 杆 的作 用 , 参训企 业能 获得政 法 使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是一种将学校和企业结合起来的教育制度,它具有多个优点,不仅能够有效地满足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且可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对于中国来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教训也有很大启示。

一、教育的目标以企业需要为导向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企业需求作为培养人才的导向,同时教育机构也要与企业紧密协作,建立起联系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样的做法能够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很快地适应企业的需求,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获得收入的水平。

在中国,教育机构和企业之间并没有很好的沟通和联系,因此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发现自己的专业并不适合现实工作中的需求,导致了不少人才浪费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重点考虑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状况,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课程设置,确保所培养的人才真正具备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最终可以在市场中获得更好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二、企业参与评价和管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企业参与教育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不仅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还参与学生实习和毕业评定等重要环节。

同时,企业也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这样可以确保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的标准相匹配,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管理和文化,适应职业的发展道路。

在中国,企业参与教育的过程还不够深入,企业文化和管理也很难融入到学生的教育中来。

因此,在今后的职业教育中,我们应当加强企业和教育机构的联系,并进一步增加企业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实践过程中各种因素的适应性和最终效果的有效性。

三、实践教育优先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也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通常与企业和教育机构紧密合作,确保在学期中安排大量的实践课程,同时还会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和比赛,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浅析德国的“双元制”与我国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浅析德国的“双元制”与我国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浅析德国的“双元制”与我国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浅析德国的“双元制”与我国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引言: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德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其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备受瞩目。

其中,德国的“双元制”和我国的“校企合作”是两种不同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模式。

本文将对德国的“双元制”进行浅析,并探讨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德国的“双元制”1. “双元制”概述“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模式,是指工业、商业、农业等行业通过职业学校和企业两个渠道,共同培养拥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职业人才。

2. 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在德国的“双元制”下,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

学生通过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在企业实习,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实用技能和工作经验。

3. 学徒制度的重要性德国的“双元制”注重学徒制度的建设。

学徒通过在企业接触真实工作环境,由经验丰富的导师指导,逐步成长为专业人才。

二、我国的“校企合作”1. “校企合作”概述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也积极推行“校企合作”。

企业与学校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2.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我国的“校企合作”方式较为灵活,包括联合办学、实习基地建设、人才培养项目等。

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调整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 与德国“双元制”相比的不足与德国的“双元制”相比,我国的“校企合作”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较弱,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程度有待加强。

三、德国的“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1. 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我国应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搭建更为紧密的合作平台。

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需求。

2. 建立健全的学徒制度学徒制度是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建立健全的学徒制度,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导师指导。

浅析德国“双元制”对我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浅析德国“双元制”对我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浅析德国“双元制”对我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一、德国“双元制”的内涵及特点(一)德国“双元制”的内涵所谓“双元制”,就是指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完成职业教育任务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也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的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制度。

其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

另“一元”是指企业,两“元”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普通文化知识和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企业的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

今天的德国“双元制”。

已将现代职业教育思想融入到德国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中,德国从学徒工培训到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以及在职培训已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德国在普及职业教育方面已处于世界职教界的领先地位。

(二)德国“双元制”的主要特点1德国“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职业教育办学制度。

德国联邦政府早在1938年制定的《义务教育法》中就开始从法律上确立了“双元制”的形式。

规定职业教育为义务教育,并通过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

将企业培训与职业学校紧密地结合起来;1969年德国联邦政府制定并颁布了《职业教育法》,重新划分了培训职业,明确规定了校企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之后,联邦政府又相继制定了与《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如《企业基本法》、《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促进法》、《手工业条例》等,各州政府、部门、行业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条例或实施办法,如科教部与经济部共同制定的《培训条例》,各州和有关行业也颁布了一些实施条例和激励制度,如对接受学生实习的德国企业免交部分国税的规定等。

德国政府还设立了“产业合作委员会”,专司对学校和企业合作过程的监控。

2企业“一元”是“双元制”的核心。

企业把职业教育作为“企业行为”来看待。

企业为学生教学实践提供规范的培训车间、为学生生产实践提供相应的生产岗位和精良的设备及实训原材料、为学生培训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选派专门的培训师傅,学生的培训经费(包括培训师傅的工资、实训所需的设备、原材料以及学习费用等)完全由企业承担。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对我国校企双制模式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对我国校企双制模式的启示

24职教视点F OCUSOCCUPATION2014 11摘 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育模式,对我国校企双制教学模式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本文通过对比我国与德国职业教育在政策法规、社会环境、学制规划和师资培养方面的差异,提出了解决当前校企双制问题的思路,探讨了我国的校企双制职业教育模式可以借鉴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职业教育差异 双元制 校企双制 教育模式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对我国校企双制模式的启示文/王秋灵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对德国的现代工业体系、现代服务业体系构建所作的贡献举世公认,西方各国包括英、美、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都积极学习和借鉴德国的先进经验,以求为各个行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优质人才。

2014年4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主办的全省技工院校教学法师资培训,进一步学习和参观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学实践。

培训中,德国教育家瑙石先生介绍了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和德国职业教育最具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为“一元”,职业学校为另“一元”。

通过“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形式,德国职业教育把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为发展和改进我国特色的校企双制职业教育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一、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概述与特点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含义,就是在政府或者行业协会监督下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让学生一段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一段时间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学员在行业内是学徒,在学校内是学生,身份“双重”,活动“两地”。

由于学生一方面能在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与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又能在企业里向企业技师学习工作实践技能,因而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学生与学徒结合,对接紧密、实践性强的鲜明特征,为德国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

2.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1)职业教育有法可依,保障得力。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得到政府立法的支持,设立了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德国"双元制"对我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作者:洪贞银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6074
刊名:
理论月刊
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
年,卷(期):2010(5)
被引用次数:3次
1.何文涓浅析德国的"双元制"与我国的"校企合作"[期刊论文]-教育学术月刊 2008(02)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 2003
1.顾月琴.魏晓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困境及其发展趋势[期刊论文]-职教论坛2010(3)
2.邓全明德国"双元制"本土化的思考[期刊论文]-职教论坛2009(15)
3.何文涓浅析德国的"双元制"与我国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期刊论文]-教育学术月刊2008(2)
4.魏晓锋.张敏珠.顾月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及启示[期刊论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
5.隋瑞歆.张亮.Sui Ruixin.Zhang Liang德国双元制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期刊论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2(4)
6.徐梦杰德国双元制:多维视角下的再审视[期刊论文]-职教论坛2010(16)
7.王方玉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研究——以现代电气与电子工业行业为例[期刊论文]-职教论坛2011(18)
8.霍淑芳我国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经验[期刊论文]-职教论坛2010(20)
9.易峥英.Yi Zhengying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的成功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期刊论文]-职业技术教育
2006,27(17)
10.亓俊国.庞学光.Qi Junguo.Pang Xueguang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内涵的多维度分析[期刊论文]-教育发展研究2008(11)
1.赵朝霞我国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期刊论文]-科技视界 2012(15)
2.沈洁红.凌跃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双元制”培养模式探讨——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期刊论文]-经济视角 2011(12)
3.梁颖.谭红翔.徐捷.郭金萍试论高职教育产学合作的多层次保障机制[期刊论文]-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4.梁颖.谭红翔.徐捷.郭金萍试论高职教育产学合作的多层次保障机制[期刊论文]-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llyk201005040.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