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十分钟第一单元4《海燕》中考回应新人教版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4 《海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020-2021 年 秋季 部编版
4 《海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朗读课文,注意重音、停连、语气和节奏,读出情感和气势。
点拨:设题意图是借助朗读,使同学们领会本文激情洋溢、音韵铿锵的特
点。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这首散文诗中不同形象的象征意义,填写下表。
表现与特征
象征意义
海鸥
呻吟,飞窜,充满恐惧
海鸭
企鹅
海燕
参考答案:
表现与特征
象征意义
海鸥 呻吟,飞窜,充满恐惧
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 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海鸭
呻吟,吓坏
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 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企鹅
蠢笨,胆怯,躲藏
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 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海燕
高傲,勇敢,快乐,自由自 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2020-2021 年 秋季 部编版
【示例】海鸥啊,你不是很能飞吗,现在你为什么不飞了呢?你看我,只 要经历一次就不会怕了,来吧,朋友!海鸭啊,你又为什么呢?哦,你这胆小 鬼!还有你,企鹅,你就只会躲在石头缝里苟且偷生吗?就因为那暴风雨吗? 你们真不配当这海上的鸟,你们只配当奴隶,永远也翻不了身的奴隶,没有人 会可怜你们!老天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在,飞翔
三、课文歌颂的是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和企鹅?在写海燕高傲地飞
翔时,为什么还写了大海、狂风和乌云?
参考答案:
第一问:写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呻吟”“吓
坏”,企鹅“胆怯”“躲藏”的惊恐万状的丑态,正是为了与海燕“高傲地飞
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海燕英勇坚强、乐观自信的形
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海燕教案新人教版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图片和案例,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视频:播放有关海燕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海燕的生活习性,增强学习兴趣。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和写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些阅读理解和写作任务。
然而,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末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特点。他们往往追求新颖、有趣的学习内容,对于枯燥、单调的学习可能会感到厌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生动的学习情境。
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九年级的学生有的可能学习自觉性较高,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回答问题;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学习自觉性较低,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层次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可能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较强,能够快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型,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也有较深入的理解;而有的学生可能在这方面的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辅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学习支持。
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海燕教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海燕教案新人教版
4 海 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高尔基 (1868 — 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1906 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1913 年后完成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背景资料:二十世纪初,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 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而反动的沙皇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利用其可利用的帮凶对群众革命运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反动势力十分猖獗。在这革命的关键时刻,有一部分人惶恐不安、悲观失望,他们害怕革命损害自己的利益。也有一部分人, 他们勇敢地站在了革命的最前沿,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成了革命运动的先驱。《海燕》是小说《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生动地反映了俄国革命高潮到来之前革命者和反动势力进行激烈搏斗的壮丽图景。
明确:写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与海燕那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了鲜明对比,有力地衬托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坚强的战斗形象。同时,也借此鞭挞“海鸥”“海鸭”“企鹅 ”式的形形色色自私、 怯懦的不革命者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3.本文语言热情洋溢,意蕴深刻,请反复诵读,品味下面语句的深刻含义。(1)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明确:乌云:狂风卷集着乌云—— 乌云越来越暗, 越来越低, 向海面直压下——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泛起白沫的大海——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 ——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
3.探究: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先后描绘了哪三个画面?在这三个画面中,海燕的表现有什么变化?
目标导学四:赏析语言,把握文本艺术特征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4海燕教案新人教版
- 句子结构:主谓宾结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
7.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燕像一只勇敢的舵手,驾驭着航船”
- 拟人:如“浪花向海燕挥手告别”
- 排比:如“海燕勇敢地面对困难,坚韧地迎接挑战,智慧地解决问题”
8. 道德教育:
- 勇敢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
- 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海燕》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海燕》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海燕》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语文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海燕》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文章的结构、手法和主题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由于《海燕》这篇文章生字词较多,且文章较长,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阅读和理解障碍。此外,九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性格叛逆,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有自己的看法,对于文章中的某些观点可能会产生质疑。
1. 知识、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如字词的认读、理解和运用,句子的分析和表达,文章的阅读和理解等。但是,对于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以及文章深层次的含义和主题的把握,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在表达能力方面,部分学生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仍有部分学生表达不够准确、连贯。
- 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4. 写作手法:
- 象征手法:海燕象征勇敢面对困难的青年
【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海燕》后附答案
【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海燕》后附答案一. 教材分析《海燕》是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通过描绘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丽景象,表现了海燕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同时也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寓意深刻,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验生命的力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对散文、小说等不同文体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欣赏文学作品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体验作品中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海燕的形象特点;学会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学习海燕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海燕的形象特点;学会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描绘的自然景象,体会作品中的情感。
2.自主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培养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相关资料:收集与海燕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用于课堂展示。
3.课堂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202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海燕教案新人教版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 PPT:制作多媒体PPT,展示课文内容、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等,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
- 视频:播放与海燕相关的视频资料,如海燕的影像、高尔基的介绍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课文知识点和相关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海燕》这篇散文诗的基本内容,包括作者高尔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写作手法等。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202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 海燕教案 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4课《海燕》,是俄国作家高尔基创作的一篇散文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朗读与感悟: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散文诗的韵律美,体会海燕勇敢、坚定的形象。
2. 词语解析:学习并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僻词语,如“云集、怒吼、狂风、乌云”等,增强学生的词汇储备。
2. 能力提升: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得到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海燕》教案1新人教版
1. 拓展阅读材料:
- 《海燕》(原文及不同译本):通过对比阅读原文及不同译本,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和象征意义。
- 高尔基的其他散文诗作品:如《海燕之歌》、《鹰之歌》等,这些作品同样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勇敢等精神的赞美。
- 与海燕相关的文学作品:如《海的女儿》、《海鸥乔纳森》等,这些作品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对海燕形象的塑造。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课文内容、海燕象征意义等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3)案例研究: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如何运用抒情手法和象征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项目导向学习:设计以“海燕精神”为主题的项目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合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1. 课文朗读与情感体会;
2. 分析文章的抒情手法和象征意义;
3. 学习重要词汇和句型结构;
4. 探讨海燕的形象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5.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语文核心素养:
1. 提升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领会散文的抒情美和象征美,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4)小组合作:分组进行项目研究,探讨海燕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媒体和资源使用: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课文内容、重点词汇、象征意义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文本。
(2)视频: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如海燕飞翔、暴风雨场景等,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3)在线工具:利用网络资源,如诗词鉴赏网站、文学论坛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拓宽知识视野。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意写作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4《海燕》
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4 《海燕》一. 教材分析《海燕》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散文,通过描绘海燕的优美姿态和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寓意深刻,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在教材中,本文安排在第二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欣赏自然之美”。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能够培养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欣赏能力,提高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而《海燕》作为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学价值。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然而,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于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欣赏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自然景观为重点,通过解读课文,让学生领略自然之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表达方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直观展示自然景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燕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知课文描绘的自然景观。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探讨作者的表达手法和情感抒发。
九年级语文下册4《海燕》巩固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知识1.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2.背景探寻。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曾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
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来自社会底层、深谙底层人民疾苦的高尔基,目睹并经历了当时的群众革命运动,于是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这个艺术形象,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为无产阶级革命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这首散文诗也深得列宁、斯大林的赞赏,被誉为“”。
3.知识链接。
散文诗散文诗,是介于与之间的一种文体。
它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
说到底,还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精灵的、哲思的文字。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以美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和节奏感。
4.主旨归纳。
这首散文诗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刻画英勇善战、搏击风浪、敢于冲击黑暗的海燕的战士形象,表达了作者渴望无产阶级革命浪潮早日到来的强烈愿望,热情讴歌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参考答案1.鹰之歌海燕2.战斗的革命诗歌3.散文诗重点1.课文运用的最主要的手法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巧用象征手法,拓展审美空间。
在本文中,乌云象征沙皇的反动统治,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海燕象征革命的先驱,海鸥、海鸭、企鹅则象征形形色色的害怕革命的人,暴风雨象征推翻沙皇反动政权的革命运动。
2.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文中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极大地增强了《海燕》的艺术性,使之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海燕说课稿新人教版
(4)修辞手法:更多关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技巧。
(5)自然景观:与文章中描绘的自然景观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感受自然美,激发创作灵感。
2.拓展建议:
(1)阅读拓展:建议学生阅读《海燕》作者的其他作品,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文学成就和创作风格。
(5)自然欣赏:鼓励学生关注自然景观,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锻炼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在本节课中,我尝试将讨论法与创作实践法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解《海燕》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2.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形象地展示文章描绘的自然景观,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重点题型整理
题型一:文章分析题
题目:请分析《海燕》一文中,作者是如何通过描绘海燕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的?
答案:在《海燕》一文中,作者通过描绘海燕在暴风雨中勇敢飞翔的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海燕赋予了勇敢、自由、追求光明的象征意义。通过这一形象,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中的互动功能,如课堂答题、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软件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答题情况,便于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202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4海燕第1课时上课课件新人教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4海燕
第1课时
CONTENTS 教学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必备知识 03 必记字词
(3)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 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以乌云的感受从侧面写海燕面对狂风大作、乌 云满天、暴雨将至的处境,叫声里竟还有欢乐, 表现了海燕的英勇无畏。
起强调作用
(4)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 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表现了暴风雨酝酿时,海燕在大海上 英勇飞翔的形象。
比喻。展现了海燕矫健、 勇猛的雄姿,并且让人 在海燕身上看到了希望 和光明。
(2)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 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 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拟人。赋予海燕和乌云以人的情态,海燕是勇敢的, 欢乐的。
用动作描写来展现海燕奋力搏击、勇敢乐观、一往 无前的精神。
必备知识 创作背景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 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 歌》。当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 欧洲爆发的工业危机蔓延到了俄国,导致俄国革命运 动不断高涨,高尔基参加了各种抨击沙皇统治的活 动。
他根据斗争经历,并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写下 了《春天的旋律》。由于审查原因,最终《海燕》被 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成为当时最受欢迎、最富有宣 传性和号召力的诗,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
暴风雨
海燕
将临
勇敢、搏击风浪的勇士
人教版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第4课《海燕》精品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第4课《海燕》精品教案一. 教材分析《海燕》是人教版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勇敢地飞翔,欢乐地歌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英勇无畏的赞颂。
本文语言优美,意境开阔,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豪情壮志,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诗歌鉴赏能力,但对于较为抽象的意境和深层次的情感还需引导。
在本文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对海燕的形象和象征意义有所困惑,需要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革命先驱者的赞美之情,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海燕的形象、象征意义以及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海燕的形象和意境。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海燕的形象和象征意义。
2.相关资料:收集有关海燕的图片、诗歌等资料,以便课堂上展示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海燕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海燕形象。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海燕的形象和意境。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海燕的形象和意境。
教师选取重点诗句进行讲解,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4海燕赏析高尔基经典作品海燕新人教版
赏析高尔基经典作品《海燕》作者:李一【摘要】高尔基是俄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文学家,他创作的抒情长诗《海燕》,生动地刻画出一只不畏艰险,勇敢地在暴风雨来临时的海面上展翅飞翔的海燕,并用这只海燕的形象来预示着勇敢参与战斗的俄国无产阶级英雄。
本文对《海燕》中出现的形象进行分析,揭示其象征意义,并对其主题思想进行赏析和深入探究。
【关键词】高尔基;《海燕》;作品分析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98-01《海燕》是高尔基早期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它的创作成因与高尔基的生活经历是密切相关的。
高尔基的童年十分凄惨,幼年失去亲人,只能通过当苦力的方式维持生活,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后,他积极投身于革命战斗,并为此创作了大量作品。
作者以暴风雨的预言者――海燕来比喻当时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从而预言革命的胜利和黑暗封建统治的灭亡。
一、高尔基生平经历和创作高尔基出生于俄国社会形势动荡的1868年,年幼时就失去父母,11岁时就外出打工养活自己。
高尔基先后当过学徒工、搬运工等各种底层工作,尝尽了资本家的残酷剥削,逐渐了解了当时俄国的社会情况。
随后,高尔基逐渐培养起了倾向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当时各种无产阶级社会活动。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后,高尔基义无反顾地投入无产阶级的阵营,并进行了大量激情昂扬的创作。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长篇小说《母亲》和散文长诗《海燕》。
在这两篇代表作中,作者毫不掩饰地展示了他的革命热情和信心,塑造了一批坚忍不拔,不畏艰苦,用信念和激情参加革命运动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形象。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高尔基,其革命者的身份和作家的身份是相互重合、相互影响的。
俄国革命失败后,高尔基的创作重心转向政论文章,尽管其中也有一些错误思想,但总体来说,这个时期高尔基的创作逐渐走向成熟,作品形成了一种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创作风格。
高尔基的一生,始终离不开对祖国前途的忧心和对俄国未来的展望,他怀着强烈的革命热情生活和创作,是俄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作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 《海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 《海燕》一. 教材分析《海燕》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勇敢地迎接挑战,最终成为海上霸主的故事。
本文通过海燕的形象,教育学生要有勇敢面对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但对于一些深刻的寓意可能还需要引导。
学生对于寓言故事比较感兴趣,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海燕的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海燕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勇敢面对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海燕的形象。
2.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将海燕的形象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海燕的形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寓意。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课文注释及解析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听课文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呈现海燕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海燕的特点,为后续的分析做好铺垫。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海燕形象的理解,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海燕的形象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6.小结(5分钟)对本次课堂学习进行小结,强调海燕的形象及其寓意。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海燕教案(pdf)新人教版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的主题思想,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理解。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海燕》相关的文学评论,深入理解课文的艺术特色和象征意义。
-阅读材料:高尔基的其他散文诗作品,对比分析其写作风格和主题思想。
-视频资源:关于高尔基的纪录片,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创作历程。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围绕《海燕》一文,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通过深度剖析课文,学生将提高以下能力:首先,学会从文学角度鉴赏作品,感受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审美鉴赏力;其次,通过分析海燕形象,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再次,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最后,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石。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理解课文主题和作者情感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写作中借鉴和应用。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案例的文学手法、情感表达和现实意义。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强调课文在培养审美情感、理解革命文化和激发写作灵感中的重要作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海燕》的感悟短文,结合课文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进行创作。
知识点梳理
1.课文背景知识:
-作者高尔基的生平简介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海燕》教材习题答案课件 新人教版.ppt
四、1. 比喻和拟人。“黑色的闪电”比喻精确、传神,展现了海燕矫健、
勇猛的雄姿;“高傲地飞翔”总写海燕的行动,“高傲”赋予海 燕人的性格,是拟人的写法。这一句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 勇猛善战的姿态。 2. 拟人。“呻吟”“吓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海 鸭畏惧革命、贪生怕死的内心世界。 3. 拟人和比喻。“紧紧抱起”“恶狠狠”“甩”“摔”赋予狂风人 的性格,突出狂风的肆虐和不可一世、破坏力巨大。“大块的翡 翠”比喻海浪,写出了海浪战斗雄姿之美。 4. 运用反复,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 调了革命风暴已近在眼前,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一、略。点拨:同学们可以借助朗读领会本文激情洋溢、音韵铿锵的特 点。如:第二段,为了表现海燕低飞高翔的雄姿及其斗志昂扬 的战斗精神,要重读“碰”“箭”“直冲”,读时的基调是高昂的。 但读“乌云听出了欢乐”,调子需低抑,以显示沙皇反动政府对无 产阶级革命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畏惧。 第三段,为揭示出海燕欢乐的原因,读时就要充满激情地用高昂的 调子突出“渴望”一词。当读到第二句时,一定要注意,声音需压 低,否则就把意思弄反了。这一句的内容是乌云感到了革命者有力 量,这就预示着它的末日就要来临,用低抑的调子读,就突出了乌 云的恐惧。
企鹅“胆怯”“躲藏”的惊恐万状的丑态,正是为了与海燕“高傲地 飞翔”、欢乐地“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海燕英勇坚强、乐 观自信的形象。作者对这些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进行了无 情的鞭挞。
“大海”象征人民群众,“乌云”“狂风”这一组意象象征了反
革命的黑暗势力。写“大海”是为了突出人民群众的力量,以壮阔的 背景来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写“乌云”“狂风”的猖狂是为了点明 海燕所处的险恶的环境,烘托海燕发出战斗号召的豪迈激昂,振奋人 心。文章中写了“大海”和风、云、雷、电展开了殊死搏斗,反映了 1905 年革命前夕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斗争的日益激化;大海最终战 胜风、云、雷、电,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前途,也有力地预示 了反动势力的最终结局——灭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甘肃)下册教用说课稿:4《海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甘肃)下册教用说课稿:4 《海燕》一. 教材分析《海燕》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甘肃)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通过描绘海燕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者的崇敬和对事业的热爱。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对学生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抒情散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学生可能对课文中所表现的精神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后的历史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欣赏抒情散文的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者的敬仰之情,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抒情手法,理解作者对者的敬仰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海燕的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燕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3.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抒情手法,体会作者对者的敬仰之情。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合作探究的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者的敬仰之情。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抄写生字词,背诵课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自主学习:朗读课文,理解大意,掌握生字词•合作探究:分析抒情手法,体会作者敬仰之情•课堂讲解:解答疑问,强调重点知识点•情感体验:谈论对者的敬仰之情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评价,二是对教师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燕
1.(2018广东深圳八中预测)根据语境,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句子构成排比。
(4分)
人生短暂,就不要驻足去羡慕他人,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做好自己。
如果是繁星,就不要羡慕明月的皎洁光亮,你依然可以在夜空中绽放光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8北京房山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向暖而生,向心而栖
米丽宏
①北方的伏天,阳光猛烈,如烤如炙,雨也急骤,一下起来就瓢泼倾盆。
伏天的光阴也显得很慷慨,凌晨四点,枕头上已洒满米白的天光,晚上八点,天色还不肯退去。
这么长的日照,连花儿都开累了吧?
②在这种天气里开得起劲儿的花有两种,水上的荷花和陆上的葵花。
荷花如翩翩仙子,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葵花像痴心女侠,在山坡高地仰着笑脸,乐呵呵地守望着。
小时候,我总觉得葵花是一种很傻的花,在那么酷烈的阳光下,还傻呵呵地仰着脸追着太阳跑,不怕灼伤自己吗?它的脾气还挺犟。
有一次,我踮着脚尖拽它的花盘,它暂时把头低了一低,我的手一松,那花盘又弹了上去,一副笃定忘我、专注向上的神态,眼里只有太阳。
③后来,我留心观察它、丝绸一样的花瓣不仅没被灼伤,还嫩汪汪的,像浸了水。
那么酷烈的阳光,对它而言却宛如琼浆,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营养,许是因为太阳是葵花的信仰。
④小时候,三伏天放暑假,我们小孩子可舍不得在家里避暑。
田间、山林全是我们的天然游乐园。
在野外玩耍的间隙,声喧渐渐平息,山林的寂静让我们有了短暂的沉默。
沉默中,我们望向山脚下的葵花地,唯有它们在阳光下发出高亢的呐喊,让我们感到无比的震撼。
万绿丛中夹杂着它们明晃晃的金色,把伏天的单调色彩一下子调匀了。
⑤再大一些的时候,我看过一次月下的葵花。
它们齐齐低着头,好似在看脚下的土地,也像在用心体察月光是怎样充盈了露珠的梦境,它们那样温顺、安然、娴静。
然而,__________它们用早晨新鲜的阳光洗漱,用露珠抹脸,如果有小风溜溜地吹过,葵花就轻轻咳嗽,像是为了清理掉身体里的残梦。
它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起全身心的热情,让水分瞬间充盈了枝干、茎叶,像是又一次焕发了青春。
⑥看到葵花,我才相信这世间是有着虔诚和专注这两种正能量的。
葵花将这两种力量汇
聚在自己身上,然后全部寄托给太阳,一种叫作信仰的东西,带它们去往诗和远方。
诗是高贵、纯粹的,远方是豁达、悠远的。
因为信仰,葵花不萎靡,不颓废,时刻昂扬,时刻虔敬。
它们用尽浑身的力气去迎接最暴烈的阳光,让精神获得了最纯粹的沐浴和润泽。
⑦也许在我们认为炎阳下的暴烤苦不堪言时,葵花却很享受,很过瘾。
它们每吸收一寸日光,生命就比上一刻又精彩了一些,饱满了一些。
所以,它们不会像世人那样去诅咒烈烈的炎阳,而是凭借一种坚定的支撑,将生命提升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
(选文有删改)(1)结合上下文内容,为第⑤段横线处选填句子,并说明选择该句的理由。
[甲]当第一缕日光从东山口投射过来时,葵花被瞬间叫醒,它们齐整整地抬起头,向着太阳,好像小学生向着讲台上的老师脆生脆气地问候“老师好!”
[乙]当第一缕日光从东山口投射过来时,葵花被轻轻的呼唤声叫醒,它们不经意地抬起头,向着太阳,好像优雅的淑女见到长辈一样,悄声细语地问候“您好!”
答:选择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梳理文中“我”对“葵花向太阳”这一行为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
(3)文章最后一段中“坚定的支撑”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8广东中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2)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wān yán()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3)“jū gōng jìn cuì(),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4)希望你能够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作为借鉴,以免chóngdǎofùzh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