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学生校本研修的新聚焦

合集下载

校本研修工作计划主题

校本研修工作计划主题

校本研修工作计划主题校本研修工作计划主题篇1一、指导思想依据《__镇初级中学度校本研修计划》,“聚焦高效课堂,转变教学模式”的校本研修主题,紧紧围绕音乐课程标准,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堂教学改革为主抓手,使校本研修成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一系列的校本研修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及综合素养。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丰富的艺术活动,浓厚学校艺术氛围,进一步提高我校音乐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快乐的成长,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从而为学校长远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二、研修目标1、树立__,切实落实校计划精神,不断提高学校研训工作的质量和教师自主发展意识。

2、以自我反思、集体备课、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创新校本研修的模式,开拓校本研修之路,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校本研修途径、健全校本研修机制。

3、以加强师德修养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努力铸就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优,教学技能全,教学基本功硬,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适应新世纪课程改革需求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和人力保障。

4、通过调查研究,立足实际,切实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具体问题,聚焦高效课堂,努力实现课改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通过探索初中研究型教师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帮助经验型的骨干教师突破发展瓶颈,为他们转变为具有较高素质的研究型教师奠定基础。

探讨高效率地构建研究型教师群体的方法与途径,使校本研修更深入、更全面地开展下去。

三、研修内容1、大力实行推门听课评课制度,寻找自身差距,提高教师的课堂授课艺术。

2、通过开展听课评课、集体备课、以老带新、同伴互助等研修活动,促进教师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同步提高。

3、通过微型题研究推动教育理论学x和运用,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4、通过“高效课堂”、“校本研修”系列知识讲座,提高教师的的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为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研究学生:浙江校本研修的新聚焦——浙江省第六届校本研修工作研讨会综述

研究学生:浙江校本研修的新聚焦——浙江省第六届校本研修工作研讨会综述

浙 江 省 第 六 届 校 本 研 修 工 作 研 讨 会 正 是 围 绕 “ 研究学生 ” 这 一 主 题 展 开 的 。无 论是 “ 走 进 学 生 真 实
此, 掌握学生 的思维发展 与情感发展 特点 , 是学情诊
断的前提 , 也是 研 究 学生 的前 提 。
世 界——学情 的观察 与诊 断方 法 漫谈 ” 、 “ 基 于学 生
特点是直观的 、 经验的 , 也是整体的。当老师问“ 老师
的 一 厘 米 和 孩 子 们 的一 厘 米 , 一 样 长 吗 ?” 时. 孩 子 完 全 可 能 回答 : “ 老 师 的更 长 ” 。导 致 学 生错 误 的 回答 在
于儿童 固有 的思维 的特点 ,他们现 阶段 的思维发展
状 况 会 让 他 们 以 为 整 体 变 大 了 ,局 部 也 会 变 大 。 为

… …

随后 , 天 长 小 学 艺 术 课 程 的 三 个 学 科 教 研 组
( 音 乐组 、 美术 组 、 书法组 ) 的老 师 开 始 关 于 “ 基 于 学
省 特 级 教 师 俞 正 强认 为 。 校本研 修就是研好 “ 童 性” 。学 情 诊 断 的关 键 也 在 于 “ 识 童性 ” 。识 童性 正 如
“ 怎 么 基 于 学 生 的学 习差 异 开 展教 学 设 计 ” 。
儿童识水性一样 , 仅仅 会在游泳池游泳 , 而未到过 真
实 河 流 的孩 子 不 算 识 水 性 。没 有 真 正 走 进 儿 童 思 维 与 情 感 世 界 的老 师 也 不 能 算 识 童 性 儿 童 的思 维 的
诊断, 要诊断学习状态 、 思 维状态 、 情绪状 态 、 参 与 状

校本研修总结评语

校本研修总结评语

校本研修总结评语本次校本研修的主题聚焦于“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这一主题下,我们组织了多场专题讲座,邀请了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前沿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教学策略。

教师们积极参与,通过讲座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对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研修期间,我们鼓励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面临的挑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种同侪互助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也让教师们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安排了教学观摩和模拟教学等环节。

教师们亲身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将所学理论与方法应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际行动检验学习成果。

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修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我们还注重对研修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了教师对研修内容、形式、效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这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我们进一步优化研修计划提供了依据,也为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规划提供了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校本研修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领导们的参与不仅提升了研修的影响力,也体现了学校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视和投入。

这种自上而下的支持,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本次校本研修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教师们普遍反映,通过研修,他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当然,我们也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校本研修只是其中的一环。

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加高效、有针对性的研修模式,为教师的持续成长搭建更加坚实的平台。

聚焦校本有效研修

聚焦校本有效研修

聚焦校本有效研修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支持与服务——哈尔滨市校本研修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教师岗位培训部高中教研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如何直面新的“课程、课标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如何使广大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专业成长,成为摆在各级教研、培训部门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今年年初,为了落实哈尔滨市教育局提出的“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的工作理念,切实减轻教师的负担,减少工学矛盾,我院适时提出了“校本研修一体化”策略,提出了“整合研、培资源、完善研修制度、优化研修过程、树立典型样本、提高研修实效”的总体推进思路,并与全市广大中小学一道,开展了积极、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一、聚焦校本,以全新的思路与定位引领和研究校本研修在现行研、培分离的体制下,推进“研修一体化” ,关键取决于教研、培训机构是否具有工作整合意识以及能否在工作运行机制上并轨。

为统一思想,创新机制,我院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整合研修创新工作思路。

“研修一体”不单单是培训、教研二者的简单相加,而应是对二者超越,它更加凸显教师的主体地位,体现出1+1大于2的效果。

“研修一体化”不仅要表现出“研”字含有的琢磨揣测的意思,又要蕴涵着“修”字整治与提高的寓意。

因此,在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同时整治提升自身,促其专业发展的“研修一体” ,其本质可以归结为“教研的培训化”和培训的教研化”。

教研培训化,强调的是不能只关注少数人,而要面向全体教师;不能是只关注具体事的解决(有人称“地对地” ),更要追问现象背后的教育意义,注重理论的提升。

培训教研化,则强调不能只从理论到理论的“空对空” ,而是要植根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研修整合是一种“地、空”的结合。

如果说,过去的培训是学校教育的方式、教研是活动课程的方式,那么研修就是研究性学习的新型方式。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院提出了新课程校本研修“ 3136”工作思路。

校本研修的目标

校本研修的目标

校本研修的目标
依据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校本研修的目标在于探索借助于课堂教学案例开发增强校本研修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课堂,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执教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切实解决或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努力使我校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反思型、科研型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我校的校本研修研究的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一)课堂教学案例开发对于增强校本研修实效性的积极作用1.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2.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3.教师合作能力与反思能力的增强
4.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
(二)以增强校本研修实效性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案例开发的策略和方法
1.探索课堂教学案例开发的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
2.课堂教学案例开发的程序。

校本研修个人研修总结与反思

校本研修个人研修总结与反思

校本研修个人研修总结与反思研修内容回顾本次校本研修的主题聚焦于“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在这一主题下,我们通过讲座、研讨、观摩课和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研修内容丰富,涵盖了教育理论的学习、教学案例的分析、以及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等多个方面。

学习体会在研修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创新教学方法则更加注重启发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对先进教育理念的学习,我对如何在课堂上实施创新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例如,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通过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新知,课堂上更多地进行讨论和实践。

实践应用在研修期间,我尝试将所学的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在一次数学课上,我设计了一个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相互讨论、合作,最终共同找到解决方案。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反思与总结虽然本次研修收获颇丰,但在实践应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创新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充足的准备时间和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参与度参差不齐,如何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成为我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计划继续深化对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同时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努力实现因材施教。

我也意识到了持续自我学习和反思的重要性,这将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不断进步的动力。

结语。

校本研修现状调查报告

校本研修现状调查报告

校本研修现状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新要求的提出,旨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教学研究也面临重大挑战。

在课程改革中,引导教师认同新的课程改革方向,帮助教师接纳新的课程内容和完成新的教学活动,是最重要和最困难的环节。

近年来,校本研修”被认为是培养具备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教师的重要途径而受到关注,我校也在有序地开展着“校本研修”活动。

针对我校的“校本研修”活动,我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又就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访谈并查阅相关资料,经过汇总与分析,下面是我对调研情况的总结:一、学校校本研修的现状和需求调查结果表明,我校能以新课程为导向,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紧紧围绕学校新课程实施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校本研修,呈现出可喜的变化,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

教师们开始关注和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相互之间进行探讨,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还有的教师开始自觉地阅读教育理论及相关领域的书籍,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但是,从实际水准来看还处于初步的摸索、尝试阶段,还没有真正发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功能,教师的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有待提高。

全体教师非常期盼获得专业指导人员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对今后学校开展校本研修的建议1、正确把握校本研修的本质内涵和价值取向。

校本研修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我们只有认认真真地学习相关理论,才能踏踏实实地进行研究。

为此,应提高对校本研修内涵、基本要素等的认识。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重点,是利用学校这个教师工作、成长的职场,把校本研究和校本进修结合起来,构建以校为本,以研导修,以修促研,提高教师素质以提高学校教育和科研水平的教师培训模式。

2、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研修机制和管理制度,营造有利于教师的研修氛围。

学校要建立有助于激发教师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校本研修制度。

可采用目标激励、参与激励、尊重激励等多种多样的激励方式使教师感受到只要积极参与了校本研修就能实现教师个人目标和学校目标,使教师个人利益和学校的利益达到一致。

中小学校本研修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中小学校本研修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16智库 ZHIKU 大家谈湖北教育·2021-06一、中小学校本研修存在的问题(一)校本研修工学矛盾突出问卷调查中,62.49%的教师把影响校本研修有效开展的因素归结为“教师教学负担重,有心无力”。

在访谈中,当问到教师校本研修面临的最大问题时,教师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工学矛盾。

例如:A 教师:“为参加校本研修,我经常要找其他老师调课,疲惫不堪。

但学校问我们是否愿意把校本研修放在周末或寒暑假时,我和其他老师又不愿意。

多数老师的校本研修之路被繁重的教学任务阻拦,他们大都感到学习任务重,时间安排不合理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困扰。

”B 教师:“我很想参加校本研修提升自我,可工作量太大,我既是班主任,同时任大队辅导员,又是主课教师、教研组长,还要辅导孩子学习。

我很难再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

老师对于校本研修的需求与学校教学任务重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二)校本研修形式主义凸显校本研修以解决本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其研究过程应该始终以教师为中心。

问卷调查发现:42.51%的教师认为目前校本研修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明确的研修目标”,61.1%的教师认为是“布置任务多,深入探究少”,55.33%的教师认为是“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际脱节”。

具体表现在:一些学校校本研修活动存在形式主义现象,表现为只提倡不落实、只布置不调研、只图表面不求实效、只讲数据不讲质量、只看形式不看内容等。

一些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时,往往先制定粗浅的校本研修计划,根据这些计划给教研组布置教研任务,教研组长再给教师布置教研任务。

这种依靠行政指令开展的校本研修偏离了校本研修的正确轨道,违背了校本研修的初衷,影响了校本研修的成效。

(三)对校本研修的认识不到位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针对在校本研修中遇到的困难,55.38%的教师认为“校本研修中教研组成中小学校本研修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文/武汉市中小学校长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彭渤校本研修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立足校本教研__聚焦课堂教学__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在全市教研工作会上的发言

立足校本教研__聚焦课堂教学__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在全市教研工作会上的发言

立足校本聚焦课堂全面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在全市教研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同志们:今天咱们召开全市教研工作会议,主若是总结近几年来我市教研工作的体会,分析我市教研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明确当前教育科研工作的形势和重点,对2021年和尔后几年的教研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一、近几年来教研工作简要回忆近几年来,我市教研工作围绕全市教育工作的整体思路和各时期的工作重点,大力强化“科研兴教”意识,以有效效劳教育决策、改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不俗的成绩,为实施素养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出了不懈的尽力。

一是教研网络初步形成。

目前,市教研室已改制为XX 市教科所,全市完全中学和县(区)直中小学均成立教科室,有专兼职教研员99人。

初步形成了市、县(区)、乡(镇)、学校四级教研网络。

在此基础上,成立了10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2个市级名师工作室,设学科主持人22名,成员220名;成立31个学科教研工作室,涉及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艺术,小学语文、数学、科学,学前教育等学科。

成员达308名。

二是踊跃推动基础教育和一般高中新课程改革。

增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一般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效劳指导及体会总结推行工作,针对各县(区)、校在实施新课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了对薄弱县、校进行新课程教材教法的培训指导工作。

三是踊跃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制定了“十二五”课题研究目标和课题研究指南,“十二五”以来,全市共立项省级课题21项,市级课题610项,县(区)级课题198项,校级课题299项;结题省级课题9项,市级课题208项,校级课题142项。

四是踊跃推动校本教研工作。

下发《XX市教育局关于增强校本教研的实施意见》、《XX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一般高中新课程改革校本教研工作的通知》,校本教研气氛慢慢形成。

五是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印发了《XX市十二五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列入对县(区)、直属学校的年度教育目标考评,强化方法,整体推动,打造了一批较为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涌现了一批治理好、质量高、有特色的教学改革示范学校,有效增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程改革下校本研修的重点与内容

课程改革下校本研修的重点与内容

校本研修是指学校自行开展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这种研修是以学校为单位,针对学校的发展需求和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的一种教师培训活动。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下,校本研修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在课程改革下,校本研修的重点与内容是什么呢?一、校本研修的重点在课程改革下,校本研修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专业素养,因此校本研修的重点之一就是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学校需要深入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针对教师的发展需求进行研修安排,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

2. 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作为培训活动的一种形式,校本研修需要聚焦于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标,促进全校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实施。

3. 学校发展规划校本研修还需要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目标,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二、校本研修的内容在课程改革下,校本研修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理念与框架校本研修的内容之一是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框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把握新课程的核心内容和要求。

2. 教学设计与方案校本研修还需要包括教学设计与方案的培训内容,帮助教师掌握针对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法和实施方案。

3. 教学技能和方法教学技能和方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校本研修需要围绕新课程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展开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4. 评价与反思新课程需要全面的评价与反思,校本研修的内容还需包括评价与反思的培训内容,帮助教师学会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评价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 资源整合与创新校本研修的内容还应包括资源整合与创新的培训内容,帮助教师学会在实施新课程中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课程改革下,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其重点与内容应该与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标相一致,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聚焦“问学”,构建校本教研新生态

聚焦“问学”,构建校本教研新生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学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新教师占比不断增加。

学生来源的复杂性、多样性,教师队伍的快增长、年轻态,是很多学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困境。

江苏省常熟市东南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东南实小”)基于特定校情,秉持“教者亦是研者,课堂更是学堂”的理念,以“师研强教、全研强校”为目标,立足“问学”教研主题,培育“问学”教研文化,组建学科“问学”教研团队,探索“问—学—研—思”教研新路径,以问促学,以学促研,以研促思,以思促改,构建校本教研新生态。

一、“问学”有“度”:优化校本教研的团队文化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开展的“问题解决”式行动研究。

加强组织建设是实施校本教研的基础,完善制度建设是推进校本教研的保障,形成教研文化则是实现由“被动教研”向“能动教研”转型的关键。

(一)有组织分工,更有体系融通有效实施校本教研,需要转变管理思维,建立教师人人自觉教研、主动教研的载体和机制,开创学校“人人教研、事事教研、处处教研、时时教研”的崭新格局。

[1]为此,东南实小全面融通行政管理体系与教研组织体系。

校长、分管校长、教务主任等行政管理人员同时担任校本教研共同体的领衔人,深入一线,领航教研,助力教研组长、聚焦“问学”,构建校本教研新生态*毛李华江苏省常熟市东南实验小学秉持“教者亦是研者,课堂更是学堂”的理念,立足“问学”教研主题,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培育“问学”教研文化;建立清晰的组织架构,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打造“循问共研,学而有进”的教研团队;优化备课模式,打造“一核四阶”校本教研模式,探索“互联网+”智慧教研新方式,深化校本教研实践;构建并完善“问学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并优化“问学课堂”实践方略,使校本教研真正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校本教研;“问学”;教研文化*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小学语文‘问学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LX/02/076/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校本研修继续教育研修总结

校本研修继续教育研修总结

校本研修继续教育研修总结
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校本研修。

简而言之,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为基地,围绕学校教育教
学实际需求,开展的一系列针对性的专业发展活动。

它强调的是教师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
学习和成长,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本次研修的主题聚焦于“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为期三天,邀请了多位教育
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与工作坊指导。

以下是本次研修活动的几大亮点:
一、专家引领,开阔视野
专家们的精彩演讲不仅提供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也分享了许多成功的教学案例。

这些内
容极大地拓宽了教师们的视野,让参与者意识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互动交流,共同成长
研修期间设置了多个小组讨论环节,教师们围绕各自的教学难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这种形式的互动不仅促进了经验的共享,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路。

三、实操演练,技能提升
工作坊环节是本次研修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们通过模拟教学、角色扮演等形式,将理论
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技能。

这种学以致用的过程,增强了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反思总结,持续进步
每位参与教师在研修结束后都需要撰写个人的学习反思报告。

这份报告不仅是对本次研修
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教学工作的规划。

通过本次校本研修,教师们普遍反映收获颇丰。

他们表示,不仅学习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
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对学生成长的责任感。

学校作为研修的
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深刻认识到校本研修的重要性,计划将其作为常态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机制,定期举办,以期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017年新课改文献参考

2017年新课改文献参考

2017年新课改文献参考为推进研修工作的转型发展,做好课题申报工作,小编收集整理了课题申报选题指南,同时提供四篇文章,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下面由店铺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2017年新课改文献参考一、课题申报选题指南第一类:学校整体推进校本研修转型发展的研究参考标题:某某学校(含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研修转型发展的实践研究。

[例]景山小学校本研修研修转型发展的实践研究。

参考标题:某某学校(含中小学、幼儿园)学习指导课程研究。

(参考资料见:张丰.从问题到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28.) [例]瓯海区实验中学学习指导课程研究。

第二类:校内学科研修转型发展的研究1.教师基于学生立场开展的研究。

参考标题:中小学某某学科的学法研究,中小学某某学科学习规律研究。

[例]初一数学学法研究;高一学生笔记策略研究;初三学生复习整理策略研究;小学高段学生语文批注式阅读策略研究。

2.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研究。

参考标题:中小学某某学科的学法指导研究。

[例]小学数学学习指导课程研究。

3.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

参考标题:中小学某某学科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参考资料见:张丰、方凌雁.研究学生:校本研修的新聚焦[J].人民教育,2014(4).该文指出:教学设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及其运用的设想。

备课与上课就变成“设计与组织学习活动”的过程。

)[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4.教师对学生作业设计的研究。

参考标题:中小学某某学科作业的优化设计与运用研究。

(参考资料见:张丰.从问题到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17.文中指出:作业是存在最为广泛的学习活动。

)[例]初二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与运用研究。

第三类:教师或教研组织对学生(即教师的工作对象)的研究1.教师对学生学情研判的研究。

(参考资料见:张丰、方凌雁.研究学生:校本研修的新聚焦[J].人民教育,2014(4).该文指出:能否准确把握学习起点,将决定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物理校本研修研修总结

物理校本研修研修总结

物理校本研修研修总结本次物理校本研修的主题聚焦于“深化物理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研修活动历时三个月,涵盖了理论学习、教学观摩、实践研讨等多个环节,旨在全面提升物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实验指导能力。

研修伊始,我们组织了全体物理教师进行了一次专题讲座,邀请了物理学教育专家深入解读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理念。

通过专家的引导,教师们对如何在教学中贯彻科学探究精神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还对近年来的高考物理试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观摩环节,我们精心挑选了几节典型的物理课进行公开教学。

这些课程涵盖了力学、电磁学、光学等物理主要领域,旨在展示如何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每节课后,全体教师都参与了评课活动,不仅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也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反思。

实践研讨环节是本次研修的亮点之一。

教师们分组进行了课题研究,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有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每个小组都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设计并实施了一次创新教学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除了上述环节,本次研修还包括了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与成长规划。

每位教师都撰写了一份个人研修报告,总结了自己在本次研修中的收获与不足,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学校领导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承诺将继续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通过本次物理校本研修,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教师们普遍反映,研修活动提高了他们的教学设计能力,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也得到了加强,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聚焦课堂 开展有效校本研修

聚焦课堂 开展有效校本研修

聚焦课堂开展有效校本研修(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河南 455000)【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017-01校本研修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师发展的重要载体。

校本教学研修足以改变一所学校。

在继承与创新、规范与选择、接受式教学与活动式教学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实践探索,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组织以校为本的正式与非正式的研修活动,营造学校的教研文化,从内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扩展教改成果,形成一支相互学习、合作的教师队伍,将有利于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校本研修有多种形式:短期课程培训、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案例分析、问题会诊、教师与专家对话、教育教学沙龙活动等等,所有这些形式都要面对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问题。

实际上学习时,大多教师心不在焉,支差应付,学完了脑子一片空白,学习效果不理想。

也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上,这已成为不易解决的“顽症”。

校本研修存在的这些问题应如何解决?这既是对以往工作的追问,也是对正在进行和将持续进行的校本研修工作的提醒。

我认为,学校在开展校本教学研修过程中,要一如既往地聚焦课堂,并注重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1 关注课堂教学实效学校教学研修活动的重点是“怎样上好一堂课”。

教师们应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下功夫。

教师要想上好课关键是要备好课,不仅要做到对将要讲授的内容从学科知识的角度了然于胸,更要从课标要求的角度对学科知识所对应的教育教学理论了然于胸,只有做到既有实践知识的基础,又有科学理论的支持,才有可能真正上好一堂课。

为了让理论能和课堂的知识有效的结合起来,我们可以采取集体备课的方法,当然这个集体备课不是像以往那样流于形式。

而是要针对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进行针对性讨论,使知识点在同事的合作探讨中逐一和课标要求与教育理论结合起来。

这样做的好处是集思广益,个人备课中考虑不到的可以得到有效的补充,也能使每一个参与备课的教师得到理论上的提升,因为这样在讨论中听到的教育理论不再像以往集中学习时那样枯燥和空洞,每一个理论都有不同的学科知识与之一一对应,而且实用性还特别强。

2024年学校校本研修工作计划模版(三篇)

2024年学校校本研修工作计划模版(三篇)

2024年学校校本研修工作计划模版本学期,我校将根据上级部门的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努力推进本校的校本研修,展现我校的教研特色。

一、指导思想根据县教育教研部门和乡中心校的工作部署,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继续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着眼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校本研修,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努力打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

二、校本研修目标:1、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学校。

2、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校本研修途径、建立校本研修机制。

3、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实践、研讨等活动方式,提高研修的质量,促进教学发展。

4、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三、校本研修原则1、全员参与的原则要求每位在岗教师都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规定的研修活动,教师还应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反思、改进。

2、教研研讨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当前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个人在教育教学中所面对的困惑出发,以实践-研讨-实践的方式进行1教育教学探究,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我校的实施。

四、校本研修制度及措施(一)研修人员本学期继续在学校领导和教导处的指导下,以教研组为基础,以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作为教研的主要形式,通过教研活动,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

各组人员分配如下:(二)研修制度1、制定校本学习制度,学校安排每周三第七节进行课改理论的学习,除此之外,每位教师课下还要采用自学的方式,总之每周要保证____至____小时的学习,要留有学习笔记,对此学校要进行检查落实。

2、校领导既是各学科教研的倡导者,又是参与者指导者。

校长每周听课至少____节,主管领导每周听课____节,教导主任每周听课至少____节,教师每周听课____节,听课记录要详细,并提出改进性意见。

3、每个教研组在本学期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留有听课记录和教研活动记录,以备存档。

校本研修的现状与建议)

校本研修的现状与建议)

校本研修的现状与建议随着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以校为本组织教师开展学习、培训、研究的模式不断涌现,随之就产生了校本学习、校本科研、校本培训、校本研究、校本研修等众多提法。

它们逐渐成为继教师集中岗位培训以后的种种新的教师培训形式,笔者所在地区也出现过上述提法,并进行了一定范围开展了活动,特别是校本研修的开展在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当下目前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现就目前校本研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一、目前学校校本研修活动的现状与分析1、从所参加的教研活动看,教师教研活动学科针对性强,有较多针对教学问题的研讨,这符合校本教研的内涵实质即教学问题的研讨与解决;学科教研活动以聚焦课堂的听评课活动为主,虽然也符合校本教研的常态,但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更注重听评课后教学行为的诊断和改进,主要听评课活动在技术和流程上的改进与创新,以及听评课活动的实效性;教师自行确定教学研究主题,展开研究的教师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可见教师已经具有一定的学科研究意识。

2、跨学校教研活动在学科教研活动中比较多,这反映了目前的学科教研活动区域特征鲜明,普通教师的教研活动场正在扩大,改变了校本教研闭门造车的封闭局面。

跨学科的教研活动数量仍然有限,这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为学校教研训增添了新内容:如何突破学科范畴,增进互动,共享经验成果;如何以课题为引领,促进不同学科教师的通力合作都值得进一步探索。

同时建议各校进一步关注教师人数有限的个别学科教师如何获得积极、稳定、充足的教研平台。

3、集体研讨,共同研究已经成为教研活动中大家认可的教研形式;而在教研活动中,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这两种形式,亦为大家所认同。

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则可以加强这几种教研新形式。

从数据中我们还可看出,教研组的常规活动有效性尚有待加强,这要求我们加强对教研活动的整体策划,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系列性、实效性,保保障教研活动的时空,增强常规教研活动的吸引力和活力。

校本研修总结经验总结

校本研修总结经验总结

校本研修总结经验总结校本研修的核心在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在本学期的研修中,我们聚焦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通过对课堂实践的观察与反思,教师们发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校本研修强调教师之间的协作与共享。

在本学期的研修活动中,我们鼓励教师之间开展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相互观摩、评议和反思。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们能够从同事的教学中获得灵感,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并在集体智慧的帮助下找到改进的方法。

例如,数学教研组的老师在互相听课后,共同开发了一套结合实物操作和多媒体教学的综合教学方案,有效提升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

校本研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我们邀请了教育专家进行讲座,引导教师们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

在此基础上,教师们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例如,语文教研组的老师在专家的指导下,将阅读教学的重点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享受阅读的乐趣的同时,提高了理解和分析文本的能力。

校本研修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观察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我们发现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更重要的是,教师们对于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更加强烈,他们愿意主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追求教育教学的卓越。

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其价值在于促进教师的实践反思、协作共享和理论应用。

通过本学期的研修活动,我们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能,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校本研修,探索更多符合学校实际和教师需求的研修模式,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

艺术组校本研修总结

艺术组校本研修总结

艺术组校本研修总结本次研修的主题聚焦于“创新艺术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素养”。

在这一主题的指导下,我们组织了多次专题讲座和研讨会。

邀请了多位艺术教育领域的专家来校分享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

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们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特别是在如何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审美能力方面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鼓励教师们将新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美术、音乐、舞蹈等各学科老师纷纷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艺术的魅力,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艺术素养。

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创作的热情,是对我们教学改革最好的回应。

跨学科的融合也是我们研修的一大亮点。

艺术与科技、艺术与人文等领域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例如,美术与自然科学的结合,让学生们通过绘画表达对自然界的认知;音乐与历史的结合,则让学生们通过不同时代的音乐作品感受历史的变迁。

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增强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家校合作也是我们研修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认识到,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因此,我们积极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了解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也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艺术教育中来。

通过举办家长开放日、艺术节等活动,家长们亲眼见证了孩子们在艺术领域取得的进步,这也极大地增强了家校之间的互信与合作。

任何一项工作的成功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

在本次研修过程中,艺术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发挥了自己的专长,共同为提升艺术教育质量而努力。

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成长,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团队。

校本研修的指导思想

校本研修的指导思想

校本研修的指导思想
我们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校本研修研究活动,致力于以校本研修为载体,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认真学习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大力加强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习,积极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遵循课堂教学逐步实现“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原则,坚持研训一体的发展思路,遵循教师成长和培养的规律,结合我校实际,将教学、教研、校本研修等工作全面整合,务本求实、从小处着眼,围绕课堂教学,从常规工作做起,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让教师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找到并提炼出值得研修、能够研修的真实问题,从专业人员、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和同伴研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对实践过程进行持续反思并不断改善行为,从而不断生成教学智慧,形成富有个性化的教学理论,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校本研修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根本,以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为重点,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目标,立足教研,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修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学生:校本研修的新聚焦张丰方凌雁世纪之初,“聚焦课堂”的理念得到广泛响应,引导教师关注课堂研究方法的校本研修被迅速推广。

不过,学习成效最终发生在学生身上。

教师的教学努力必须通过学生才能得以体现。

因此,教师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并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是有效教学活动的基本条件。

而这恰恰是教师以往相对忽略的。

而且,课堂不是学习的唯一阵地。

对于学生来说,合理而有效的作业、准确的学习诊断、针对性的学习指导、激励性的评价等与课堂教学共同组成完整的学习系统。

基于上述认识,近年来,在“课堂教学活动”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中,浙江省将教师如何树立学生意识、如何研究学生作为校本研修的重点。

一、体验学生立场巴班斯基在《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明确提出,经常地、全面地、系统地研究学生,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前提。

然而,在追求教育规模效益的情况下,班额在扩大,上课开始像“广播”,教术的研究明显多于学法的研究,因为不够重视学生立场,不够了解儿童思维的特点,有些学习障碍便被放大。

课堂教学过程中,浙江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问学生:“老师的一厘米和你们的一厘米,一样长吗?”有学生回答:“老师的更长。

”许多教师无法理解学生这一错误回答背后的原因。

但当教师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视角来探讨时,会恍然发现,这受到儿童固有的思维特点的影响。

儿童思维往往是直观的、经验的。

儿童可能会认为“整体变大了,局部也会变大”。

于是,学校的校本研修主题便是“识童性、研师性”,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谨防自有立场的武断判断与固有经验的影响。

案例1:体验考试一个好老师,要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但这说说容易做起来难。

A 校组织了一次教师研修,让教师像学生一样参加一次考试,然后请大家交叉阅卷。

在改客观题时,大家并没有什么异议;当改到主观题时,老师们开始嘀咕。

有老师招呼主持活动的导师,为自己说情:“您看,对这道题,我这样想……这样答……有道理吧。

可按照参考答案,却要扣光。

那也太不合理了!至少也要给我两分吧。

”导师一口回绝:“不行,改卷必须完全对照参考答案。

要知道,你们的学生平时也是没有申诉权的。

”是啊,我们平时也是这样扣学生分的呀。

当你换位后,才体会到自己教学行为的不当之处。

其实,“装进去的是憋屈,而倒出来的却是反思”。

在随后关于命题与拟制评分标准的研讨中,教师有了许多真心的收获。

在以往的教研活动中,教师关注的是“我怎样上好课”,巧妙的教案设计、紧凑的教学环节、流畅的教师语言、精美的电脑课件、无懈可击的师生问答等成为好课的标准。

但在这些要素中,忽略了对“学生是如何学习”的研究。

只有先学会体验学生立场,才能把握学习起点、选择学习方式、组织学习活动。

二、分析学习起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曾说:“如果要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能否准确把握学习起点,将决定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但教师是否重视并掌握学情分析的方法呢?近两年,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朱跃跃老师和她的研究团队将“学情诊断”作为校本研修的重点方向。

“在一堂五年级语文课上,教师关于一首小诗提了若干问题,有20 个学生发了言,19 个讲得非常好。

大家都觉得这是一堂堪称完美的课。

”但朱老师又请另一所小学的三年级学生阅读了这首小诗,也向他们提了这几个问题,结果93% 的学生已能基本回答。

面对这个调查结果,我们还认为那节课是好课吗?学情诊断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前,对学生相关知识基础及准备状况的了解与预测,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学情诊断一般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情指的是学生的家庭情况、身心健康状态、学习情况(学习基础、学习心理、学习需求)等;狭义的学情指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需要我们教什么。

在校本研修实践中,温州团队提出“要从经验性的学情了解向研究性的学情分析发展”,研究科学、动态地诊断学情的方法。

他们在前期课堂观察等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架构了学前、学中、学后三个阶段的学情诊断方法。

学前,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差异、学习潜能等;学中,要诊断学习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等;学后,则要转向学习结果与学习的潜能。

与方法对应的还有工具。

近年来,在争议中迅速推广的“导学案”其实也是学情诊断的一种工具。

它借学生完成预学任务的过程,呈现哪些是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学生自学后遗留的问题,以此作为教师后续指导的依据。

“导学案”应该是一张简明的“任务单”,它着眼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思考,而不是操练性的关注技巧的习题。

其批改反馈也应不同于常规的作业批改,要防止利害化的评判,避免学生重答案、轻思考,掩盖真实学情。

除了一些实证方法与实用工具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日常教学活动的细节改进来了解学情。

如浙江省湖州师范附小教育集团通过学生作业错例的收集与分析,来研究学情,反思教学。

较为流行的“课堂展示”,其实也是学情诊断的一个环节。

让学生将知道的说出来,将为什么这样思考的道理讲明白,在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的同时,实现真理解与真运用。

三、研究学习规律学生是如何实现学习的?这是教育工作者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众多课堂教学模式的背后,其实都有关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假设。

不过,学习规律是客观的。

只是人们因立场或经历的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研究学习规律的切入点很多,如学习主动性与驱动力、学习的发生机制、学习中的思维过程、学习成果的长效性、学习方式的个体差异、基于具体课程的学习特点等。

教师应重视教学心理学,特别是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的学习。

譬如,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以语言学习为例,通过实验比较分析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

研究发现:学习两个星期后,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5%;阅读能够记住10%;观看多媒体能够记住20%;观看现场演示能够记住30%;参与讨论能够记住50%;亲身体验,做中学能够记住70%;学会后讲给别人听或进行应用能够记住90%。

这一研究有两点重要的启示,一是真正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基于理解且能保持的学习;二是促进有效学习,必须要有学习方式的策划。

其实,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这并不是由此及彼的教学模式更替,而是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单调的“听讲操练”向多样的学习方式发展,从各学科划一的学习方式分化成体现课程性质的学习方式,同时克服“将一群学生视作一名学生来教”的弊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组织学习。

如嘉兴市南湖区探索了基于学生独立预学的分享式学习,基于核心问题引领的探索性学习,基于“电子书包”的差异化教学,小学“全科阅读”的综合学习等多元教学模式。

这些都是以“学习研究”为基础,以学习力的发展为目标,推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

在宏观的学习方式策划之下,还要有微观的学习认知规律的研究。

这里包含关于学科本体性知识的研究,以及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思维过程的洞悉。

前者属于学科专业素养的范畴,后者则是学生意识的体现。

案例2:面对学生错误的方法与智慧针对教师在作业批改环节“有批改,无分析”的现象,促进教师在作业批改中重视学生错例的分析,B 校小学数学教研组策划了一次教研活动。

先请两位教师(事先有准备的)分别讲述自己在分析学生错误基础上改进教学的故事,然后请其他教师即兴讲述自己的类似故事。

在大家渐渐活跃起来后,主持人提供一个学生答题错误的案例,让大家独立思考15 分钟,并分别将自己对学生思维过程、错误原因的分析和教学启示写下来。

随后,大家分别发言,研讨生成学生错误思维的常见类型与分析学生错误的思路方法。

这一活动要求教师重视学生个案研究,借个案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学生目前的思维特点其实既是一种学情,也能指导后续教学。

无论是学习进程中的经验性观察,还是借助工具了解学生思维的过程,从关注“教”到同时关注“学”,甚至更加重视“学”,已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特征。

四、设计与组织学习活动以往,教学设计较多地关注教,学生的学习行为往往处于“从动地位”。

所以,我们试图以学习设计替代教学设计,以体现对学的关注,体现“促进学习”的研究立场。

其实,教学设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及其运用的设想。

这样,备课与上课就变成“设计与组织学习活动”的过程。

这一提法的变换反映了研究思想方法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三方面:①从“备教”转向“备学”,教师首先要研究学习规律,再来讨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②将上课视为教师运用学习设计,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③学习活动的设计可能突破45 分钟的课堂,将课前预学的设计、课堂学习讨论的设计、课后巩固延伸的设计甚至单元学习的整体设计都囊括其中。

这一观念的突破,对于教师如何认识“完整的学习过程”会有很多帮助。

案例3:围绕系列练习的现场设计C 校组织了一次青年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比赛。

但是没有让选手们登场献技,而是将选手们集中起来,请大家就某一课时,在30 分钟内现场编制本课的例题、课堂练习、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后巩固练习、面向学有余力学生的提高练习,并说明自己编制这些题目的思路。

30 分钟后,将选手们设计的练习及说明收上来,复印给评委人手一套。

然后给每位选手10 分钟,阐述自己练习设计及课堂运用的思路。

在阐述的过程中,选手与评委展开了热烈的互动讨论。

表面上看,这次活动是在比练习设计,其实是在比备课。

当然这与数学学科特点有一定的关系。

因为构思好了这四方面的练习及其运用,一堂好的数学课便已基本成型。

教师备课的要点在于学习活动的整体设计以及课堂组织的基本思路。

当然这需要教师具有较好的专业素养。

以这样的策划,独立地关注课堂教学的系列练习,更加突出基于任务促进学习的思想。

作业是与课堂同等重要的学习活动。

作业研究,是“研究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业研究可以从四个方面切入:①从学习进程看作业的类型,不同阶段与环节的作业,应有不同的编制与运用策略,如课前预学的作业、随堂任务、紧跟教学进度的及时性课后作业、单元作业以及假期作业等都可分别研究。

②研究作业的功能,依据该作业在整个学习进展中的作用来设计作业,如引导预习的、促进理解的、提高熟练性的、促进记忆的、意在诊断的、补偿性的、促进形成知识体系的作业等。

③研究作业的学科特点,有所区别地设计、运用与管理不同学科的作业。

④研究教师作业布置、批改和反馈等行为。

五、促进“生本”发展由于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都呈现为一门门学科成绩的集合,因此不知不觉中加强了“学科本位”意识。

而且以往的教研活动也都以学科为单位进行,参与教师通常是该学科的教师。

尽管这样的学科教研活动在推动教师间资源共享、经验分享、探讨疑难方面发挥了诸多作用,但这也强化了教师的学科立场,缺乏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综合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