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作文之劳动合同法授课教案

合集下载

劳动合同法教案_模板

劳动合同法教案_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适用范围。

2. 使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基本流程。

3. 培养学生运用劳动合同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

2. 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及程序。

教学难点:1. 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

2. 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案例分析、多媒体课件等。

2. 学生预习劳动合同法相关内容,了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有哪些作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 定义: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

-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建立劳动关系。

2.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 双方的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 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

-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 劳动报酬。

- 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 劳动合同期限。

- 违约责任。

3. 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订立:双方协商一致,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 履行:双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 变更: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

- 解除:根据法律规定或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终止: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双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终止。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结果。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劳动合同法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劳动合同有哪些作用?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劳动合同法教案

劳动合同法教案

劳动合同法教案教案标题:劳动合同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理解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和雇主的权益保护。

3. 掌握劳动合同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发学生对劳动合同法的兴趣,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新闻的方式。

知识讲解:2. 讲解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劳动合同的定义、签订、变更和解除等内容。

3. 分析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包括工资支付、工时安排、休假制度等方面。

4. 分析劳动合同法对雇主权益的保护,包括解雇程序、竞业限制等方面。

案例分析:5.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涉及的劳动合同法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法。

6.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劳动合同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拓展活动:7. 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谈判过程,根据劳动合同法的原则达成一致。

8.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更多与劳动合同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案例。

总结:9. 总结劳动合同法的关键内容和要点,并强调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性。

10. 鼓励学生遵守劳动合同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要尊重雇主的合法权益。

评估:11. 设计一些问题或情境,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答题,以评估他们对劳动合同法的理解程度。

12. 对学生的答题进行讲评,纠正错误并强调正确的观点。

教案扩展:1. 可以邀请相关法律专家或从业者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劳动合同法的实际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实际工作环境中劳动合同法的运用情况。

注意事项:1. 需要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和学生水平,适当调整教案内容和讲解方式。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实际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劳动合同教案(一)

劳动合同教案(一)

劳动合同教案(一)劳动合同教案一、引言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文件。

正确了解和合理运用劳动合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档旨在通过劳动合同教案的设计,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签订方式以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劳动合同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3. 了解劳动合同的签订方式和注意事项;4. 能够分析和解决劳动合同中的常见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的概念和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的协议。

通过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方式、工资待遇、劳动条件等关键事项,保障双方权益,规范劳动关系。

2. 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1)劳动合同的当事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2)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方式、工资待遇、劳动条件等;(3)劳动合同的期限:固定期限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合同;(4)劳动合同的签订方式:书面或口头;(5)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双方一致解除、劳动者提前通知、事业单位行政决定等。

3. 劳动合同的签订方式和注意事项劳动合同的签订方式主要有书面和口头两种。

作为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文件,建议劳动合同以书面形式签订,以便于记录和维护合同的权益。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合同内容清晰明确、双方权益平衡、遵守法律法规等。

4. 解决劳动合同中的常见问题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劳动合同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和纠纷。

学生需要学会分析和解决劳动合同中的常见问题,如工资拖欠、劳动条件变更等。

要妥善处理这些问题,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并采取合适的解决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法:通过讲解和解释劳动合同的概念、基本要素、签订方式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劳动合同中的问题;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劳动合同法教案详解

劳动合同法教案详解

劳动合同法教案详解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适用范围。

2、帮助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相关规定。

3、使学生明白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和必备条款。

(2)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的条件和法律后果。

2、难点(1)如何理解和区分合法解除劳动合同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争议处理中的证据收集和法律适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知识点,使学生对法律条文有初步的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在未来找工作时,是否知道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引出劳动合同法的重要性。

(二)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1、定义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适用范围(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三)劳动合同的订立1、订立原则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

2、订立程序(1)用人单位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2)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

3、劳动合同的类型(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四)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劳动合同法教案设计

劳动合同法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劳动合同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2)掌握劳动合同的定义、种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相关法律规定;(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法律素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2)通过讲解、问答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教学内容1.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和目的(1)立法背景:介绍我国劳动合同法制定的背景,如劳动市场的变化、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现状等;(2)立法目的:阐述劳动合同法的目的,如保护劳动者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

2.劳动合同的定义和种类(1)劳动合同的定义:讲解劳动合同的概念、特征和作用;(2)劳动合同的种类:介绍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等。

3.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1)劳动合同的订立:讲解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必备条款和约定事项;(2)劳动合同的履行:阐述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双方权利和义务;(3)劳动合同的变更:介绍劳动合同变更的情形、程序和注意事项;(4)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讲解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条件、程序和相关规定。

4.劳动合同法中的特殊规定(1)集体合同:介绍集体合同的概念、内容和效力;(2)劳务派遣:讲解劳务派遣的定义、特点和相关规定;(3)非全日制用工:阐述非全日制用工的权益保护、社会保险等问题。

5.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1)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讲解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2)劳动争议的解决:介绍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如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案例导入,引发学生对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兴趣。

劳动合同教案

劳动合同教案

劳动合同教案劳动合同教案(一)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的法律文件,用于规范双方的劳动关系和权益。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劳动合同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和签订程序,培养他们正确理解和使用劳动合同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劳动合同的概念和作用;b. 掌握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和签订程序。

2. 能力目标:a. 能够正确理解和解读劳动合同的条款;b. 能够合理使用劳动合同保护自己的权益。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劳动合同的重视和尊重;b.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的定义和作用;2.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a. 双方当事人的信息;b. 工作岗位和职责;c. 工作时间和休假;d. 工资和福利待遇;e.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f. 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

三、教学过程本教案主要通过讲授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1. 导入(5分钟)引入劳动合同的概念和作用,通过简单的例子或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介绍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20分钟)a. 结合具体案例,逐一介绍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各项条款的含义和作用。

b. 强调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签订劳动合同的好处和意义。

3. 解读样本劳动合同(30分钟)a. 提供一份样本劳动合同,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各项内容。

b. 分组讨论,学生可以就劳动合同的条款进行解读和解释,及时纠正理解错误。

4. 签订劳动合同的程序(25分钟)a. 介绍签订劳动合同的一般程序和具体步骤。

b.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发现劳动合同中的条款有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5. 知识巩固(10分钟)制定一些练习题目或情景案例,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6. 总结和反思(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并引导学生思考学到了哪些知识和经验,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劳动合同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熟悉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b. 了解常见的劳动合同纠纷及解决方式。

劳动合同的教案

劳动合同的教案

劳动合同的教案教案标题:劳动合同教学目标:1. 了解劳动合同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劳动合同的要素和基本条款;3. 理解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程序;4. 能够分析和解决劳动合同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白板、黑板或投影仪;3.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劳动合同的理解和经验。

2. 提出问题:你认为劳动合同的作用是什么?二、讲解劳动合同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解释劳动合同的定义和作用。

2. 强调劳动合同作为雇佣关系的法律依据,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三、介绍劳动合同的要素和基本条款(15分钟)1. 解释劳动合同的要素:劳动者、用人单位、劳动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假等。

2. 详细讲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条款,如合同期限、试用期、工作地点、社会保险等。

四、讲解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程序(15分钟)1. 解释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包括协商、订立、签字等步骤。

2. 解释劳动合同的解除程序,包括解除协商、解除通知、解除理由等。

五、分析和解决劳动合同中的问题(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可能出现在劳动合同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展示,并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和应遵守的原则。

2. 让学生思考课堂所学对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有何帮助。

扩展活动:1. 让学生在家庭、社区或实习场所寻找真实的劳动合同,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2. 邀请人力资源专家或劳动法律顾问来校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劳动合同相关问题。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表现;2. 学生完成的练习册或作业。

注意事项:1. 确保课堂内容简明扼要,易于理解;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出问题;3. 引导学生思考劳动合同对他们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劳动合同法教案 模板

劳动合同法教案 模板

劳动合同法教案模板附件:一、教案概述1.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合同签订和解除的规定,以及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2.教学对象:适用于大学本科、专科、研究生等层次的学生,以及对劳动合同法感兴趣的社会人士。

3.教学时间:共计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4.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二、教学内容1.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介绍劳动合同的定义、特征、类型等。

2.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讲解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和可备条款,以及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程序。

3.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分析劳动合同签订和解除的条件、程序、法律后果等。

4.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阐述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三、教学步骤1.第一课时: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1)讲授劳动合同的定义、特征、类型等。

(2)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第二课时: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1)讲解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和可备条款。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第三课时: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1)分析劳动合同签订和解除的条件、程序、法律后果等。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模拟劳动合同签订和解除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第四课时: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1)阐述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2)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

四、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法律法规的阅读和案例分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考试: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劳动合同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3.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教材:推荐使用《劳动合同法教程》等教材。

劳动合同教案范文精简处理

劳动合同教案范文精简处理

劳动合同教案范文精简处理一、教学目标:1.了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的相关法律规定。

3.了解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理解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的相关法律规定。

三、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让学生回答劳动合同是什么,为什么需要劳动合同。

2.学习:讲解劳动合同的定义、要素、形式等基本概念和内容。

让学生理解劳动合同对于雇主和雇员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给学生一些实际案例,让他们分析案例中的劳动合同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如何解决劳动合同纠纷。

4.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汇报讨论结果。

5.知识巩固:出示一些劳动合同的范本,让学生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检查范本是否符合要求,并分析不符合要求的地方。

6.答疑与总结: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评价学生的表现。

四、教学资源:1.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条文和解释。

2.劳动合同的范本和案例。

五、教学评估:1.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评价学生对于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本教案将劳动合同教学内容精简处理,突出了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要素和法律规定,以及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3.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

劳动合同法教案 模板(共8篇)

劳动合同法教案 模板(共8篇)

劳动合同法教案模板〔共8篇〕
第1篇:劳动合同法教案
劳动合同法教案
一:规章制度制定程序愈加严格
关联条款: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平安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施行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第 1 页共 1 页。

劳动作文之劳动合同法讲座讲稿

劳动作文之劳动合同法讲座讲稿

劳动合同法讲座讲稿【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讲课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讲课稿-------四川汉震律师事务所陆强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制度,是一九九四年七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确立的。

十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劳动法确立的劳动合同制度,对于破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分配式的劳动用工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的劳动用工制度,实现劳动资源的市场配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6月29日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该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新劳动合同法共分8章98条,包括:总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特别规定、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

下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劳动合同法》的有关问题:一、为什么要制定劳动合同法。

1、尊重劳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在尊重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的基础上,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必须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2)必须全面履行劳动合同;(3)应当与劳动者合理约定劳动合同期限,不得随意与劳动者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4)与劳动者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石。

劳动合同法在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侧重于维护弱势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双方力量与利益的平衡。

3、完善劳动保障体系。

劳动合同一方面从形式上确立劳动关系,从而为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各项法定权益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又从内容上具体约定了劳动者工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权益,从而为劳动者实现劳动保障权益提供了依据。

劳动合同教案模板

劳动合同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理解劳动合同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 劳动合同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2. 如何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劳动合同模板、案例等。

2. 学生预习教材,了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劳动合同的概念,引起学生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合同的了解。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

- 劳动合同的作用: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保障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

2. 教师讲解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 合同期限: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

- 工作内容:岗位、工种、工作地点。

-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作时间、休息日、法定节假日。

- 劳动报酬:工资、奖金、津贴等。

- 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 劳动保护:劳动安全、职业病防治。

- 劳动纪律:工作纪律、保密纪律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劳动合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劳动合同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 劳动合同签订的法律程序。

- 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

- 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救济途径。

2. 教师讲解如何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 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

- 依法维权。

三、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模拟劳动合同签订过程。

劳动作文之劳动合同教学设计

劳动作文之劳动合同教学设计

劳动合同教学设计【篇一:劳动合同教案】劳动合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章教学应使学生系统了解劳动合同的法律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处理各类劳动合同案件的初步能力;强化学生的劳动法律意识,并为毕业就业作好知识和心理的准备。

二、教学重点、难点:1、劳动合同的内容;2、劳动合同的解除三、教学方法:除常规教学方法(讲授、问答、启发、讨论等)之外,注意:1、运用案例教学法;2、运用多媒体设备,并借助运用互联网来辅助教学。

劳动合同导言:1、“劳动合同” 是劳动法中的重点。

《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这里的“应当”就是“必须”的意思)。

2、这一章我们分四个方面(四节)来学习:第一节劳动合同概论第二节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三节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与终止第四节劳动合同的管理3、在正式讲授之前,请大家记一下有关“劳动合同”的主要法律法规:①《劳动法》第3章第16-32条;第12章②《实施〈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合同问题的解答》③《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④《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⑤《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⑥《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⑦《劳动合同鉴证办法》⑧《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第一节劳动合同概论一、劳动合同的涵义与特征1、涵义: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劳动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是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

我们一般所说的“劳动合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劳动合同仅指为建立劳动法律关系而签订的合同,而广义的“劳动合同”除前者外,还包括集体合同(集体合同以劳动合同为前提条件),《劳动法》第二章的标题就是“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本章讲的是狭义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将在下一章讲。

案例:企业招工不签订劳动合同是违法的一批民工从江西到厦门某企业工作,企业招工时根本不和他们签订劳动合同,而且把工资压得很低。

《劳动合同》教案

《劳动合同》教案

《劳动合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和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3. 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4. 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5. 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劳动合同纠纷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的实际应用。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劳动合同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情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问答法:回答学生关于劳动合同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劳动合同。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2. 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劳动合同纠纷案例。

3. 教学PPT:制作涵盖劳动合同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的PPT。

4. 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劳动合同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详细讲解劳动合同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3. 讲解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介绍劳动合同应当包含的事项,如双方个人信息、工作内容、工资待遇等。

4. 讲解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签订合应注意的问题,如合同期限、试用期、保密协议等。

5. 分析劳动合同纠纷案例: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6. 讨论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分组讨论各种情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回答学生问题:解答学生关于劳动合同的疑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合同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劳动合同主要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签订劳动合同注意事项的熟悉程度。

4. 学生对劳动合同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学生对违反劳动合同法律责任的认识程度。

劳动合同法教案

劳动合同法教案

劳动合同法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劳动合同法这一法律内容而设计的教学案例。

通过这个教案,旨在让学生从容理解劳动合同法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教案将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目标;2. 掌握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3. 学习劳动合同法的实际操作技巧,能够应对常见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目标a. 劳动合同法的定义和作用;b. 劳动合同法的目标和意义。

2.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a.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原则、公平原则、保护性原则;b.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3. 劳动合同法的实际操作技巧a. 劳动合同的书面形式和内容要求;b. 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程序;c.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法。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案例引入一个具体的劳动合同纠纷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合同纠纷的背景和重要性。

步骤二:讲解基础概念结合案例,讲解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目标,让学生对劳动合同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步骤三:探讨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讲解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相关问题,加深对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的理解。

步骤四:分析实际操作技巧结合案例,分析劳动合同法的实际操作技巧,包括劳动合同的书面形式和内容要求、签订和解除程序、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法等内容。

步骤五:讨论和解决问题提出一些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和提出解决方案,以及对案例的分析和应用,进行教学评价。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演练活动,让学生模拟实际情境,加深对劳动合同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延伸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条文和实践案例,以及国家对劳动法律的最新政策和法规调整。

劳动合同法教案上

劳动合同法教案上

劳动合同法教案上【劳动合同法教案】导言: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双方关系的法律法规,对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教授劳动合同法的教案编写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提高法律素养的重要环节,本教案旨在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遵循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1. 掌握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2. 了解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和法律责任;3. 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2.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和法律责任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讲解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劳动合同纠纷的案例,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操作过程。

四、教学内容:1.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1.1 劳动合同的定义和特征1.2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1.3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1.4 劳动合同的效力和法律责任2.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和法律责任2.1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对象2.2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2.3 劳动合同法的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五、教学过程:1. 理论授课1.1 讲解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对劳动合同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1.2 介绍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培养学生合规操作的意识。

1.3 探讨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的相关规定,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对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1.4 强调劳动合同的效力和法律责任,让学生意识到合同对双方的约束性。

2. 案例分析2.1 提供实际的劳动合同纠纷案例,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在小组内讨论解决方案。

2.2 学生汇报解决方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同时引导学生从法律角度思考问题,明确法律对纠纷解决的作用。

3. 角色扮演3.1 分组进行模拟劳动合同纠纷的角色扮演,假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法律操作的过程。

《劳动合同》教案.doc

《劳动合同》教案.doc

《劳动合同》教案.doc
3、思想觉悟方面使学生充分明确与用人单位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增强法制意识,并在职业选择中能知法、懂法、用法、树立正确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劳动合同的内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教学难点】劳动合同的签订、实施。

【教法和学法建议】1、教法建议劳动合同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之一。

这部分内容有较强的知识性、规范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教学中除了要讲清劳动合同的性质、作用、内容、订立和实施外,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订立劳动合同。

为此,教师应在备课时准备一些劳动合同争议的典型案例材料,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最后让学生进行劳动合同订立的模拟训练。

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点相对集中,让学生从书本死记硬背既不可能,也无此必要,重在让学生“动”起来,初步具备劳动就业的合同知识和意识。

2、学法
指导建议(1)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在课堂内“动”起来学习本章内容,知识上无多大难度。

为让学生初步树立并增强三个“意识”,就必须设法使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凡学生能说能做的,教师就不必包讲、包办。

可以采用主题辩论、小组讨论、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在课外“动”起来节首案例、课文内容、节后思想与训练等,都需要学生在课外做准备,去完成。

如果没有课内与课外的配合,本章教学目标就难于实现。

在进行本章教学中采取实践教育、体验教学、养成教育是很好的手段。

(3)教法要服从、服务于学法教学中学生暴露出来的思想倾向、观点等,都应让学生有一个充分发表、交流的机会,不能枸泥于教师备课的思想和模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学生。

劳动合同教案(二)2024

劳动合同教案(二)2024

劳动合同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劳动合同的定义、特征和作用;2.学习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等程序和注意事项;3.掌握劳动合同中常见的条款和内容。

二、教学重点1.劳动合同的签订;2.劳动合同的变更;3.劳动合同的解除。

三、教学难点1.劳动合同中的条款和内容;2.劳动合同的解除程序。

四、教学内容1.劳动合同的定义和特征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订立的,约定双方在劳动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具有合同的基本特征,即平等自愿、等价交换和互利互惠。

2.劳动合同的作用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约束工具,能够明确用人单位的权益和责任,保障用人单位的经营秩序和稳定生产;- 对劳动者: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争取权益和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律依据,能够明确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劳动合同的签订3.1 签订程序- 面试选拔:用人单位通过面试、考核等方式确定录用劳动者;- 协商约定:双方协商确定劳动条件、工资、工作内容等事项;- 编制劳动合同:将约定内容书面化,并双方印章或签名确认;- 相互保管:双方各保管一份劳动合同,作为约束和依据。

3.2 签订注意事项- 劳动合同应当依法合规,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劳动法规定;-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不得存在弄虚作假或过度索权。

4.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合同生效后,在一定条件下,双方协商或依法进行的合同内容的修改。

劳动合同变更常见的情况包括职务变更、工资调整、工作地点变更等。

劳动合同的变更需要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遵循诚实信用、平等自愿的原则。

5.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在一定条件下,无需经过双方协商,依法丧失效力的情况。

常见的劳动合同解除情形包括期满解除、协商解除、工作任务完成等。

劳动合同解除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充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合同法授课教案【篇一:劳动合同制度教案示例(人教版)-教学教案】导入新课在我国,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使得每个劳动者都成了国家的主人,都处在了主人翁的地位。

而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个体内容,又是由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的。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又是怎样被体现出来的呢?我们说它是通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的劳动合同体现出来的。

那么,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和法定程序是什么?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在这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讲授新课四、劳动合同制度(板书)劳动合同制的基本含义(板书)(1)什么是劳动合同(板书)所谓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劳动关系并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换句话说,劳动合同,也就是“劳动契约”。

它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为了确定劳动关系,明确相互之间的劳动权利和义务所达成的协议。

同学们在理解和掌握劳动合同这一概念时应注意以下两点:要理解劳动合同的性质。

首先,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意义的性质。

它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是实现劳动权利和招用人员的法律形式。

我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庆当签订劳动合同”。

可见,劳动合同是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实现权利的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因此,它具有法律意义的性质。

同时,劳动合同还具有社会性质。

因为,劳动合同不仅是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实现劳动权利的一种法律形式,同时,劳动合同还是用人单位招用和组织使用劳动力的手段,其社会经济地位在不同性质的国家也是有区别的。

从法律性质来看,劳动合同作为以订立合同形式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法律手段,具有合同法规定的性质:1)劳动合同是诺成性合同,订立劳动合同时,只要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2)劳动合同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3)劳动合同是有偿合同。

当事人一方有提供劳动的义务,另一方有支付报酬的义务,双方都相应地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从社会性质来看,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招用和组织使用劳动力的手段,不仅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采用,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采用。

但在不同性质的国家里采用,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占有,所以劳动者与资本家订立的劳动合同是一种劳动力买卖契约,它反映的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劳动关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铲除了产生剥削的经济基础。

所以,在现代企业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方之间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劳动关系,而是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

这是我国劳动合同与资本主义雇佣合同的本质区别。

要理解劳动合同的特征。

劳动合同是合同的一种。

它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有关劳动问题所订立的合同。

它与一般合同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法律特征:1)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必须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当事人必须是劳动者本人。

如果合同双方都是用人单位,双方都是劳动者个人签订的合同,就不能叫做劳动合同。

另外,这一特征也表明,参与劳动法律关系的用人单位,只能是该单位的行政方面,而不是该单位的党、团或工会组织。

2)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从组织管理上看,又具有身份上的录属关系。

这就是说,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劳动者必须加入到用人单位中去成为对方的一员,并在用人单位内离开有相应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服从用人单位的领导和工作安排。

这一特征也决定了劳动者个体在同一时期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不能同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3)约定试用期。

劳动合同除规定合同期限的有效时间外,一般还应明确规定一定的试用期限,一般为3至6个月,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试用期满双方愿意继续履行合同,则合同继续有效。

4)劳动合同在一定条件下,往往涉及到第三人的利益关系。

劳动合同不但明确规定合同双方当事人的责、权、利,而且还直接涉及到劳动者的直系亲属的住房、医疗等问题;职工因病、工伤、残废、生育、年老或死亡等原因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时,用人单位应及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

上面我们分析了劳动合同这一概念,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三个问题: 1)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应是谁?3)劳动合同具有什么性质与特征?(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我国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这就是说,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是组织社会劳动、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合同中,劳动者必须成为用人单位一员,遵守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必需的劳动条件、支付劳动报酬及有关保险福利待遇等。

可见,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他们为确立劳动关系和为明确在劳动过程中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而达成协议签订合同。

劳动合同既具有法律性质,也具有社会性质。

劳动合同的特征是;劳动合同的双方必须是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行政方面);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劳动合同一般都约定适用期;劳动合同在一定条件下往往涉及到第三人的利益关系;劳动合同必须依法定程序订立。

什么是劳动合同制度(板书)所谓劳动合同制度,是指专门规范劳动合同的制度。

换句话说,劳动合同制度就是通过订立劳动合同这一法律形式来规范和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方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一种法律制度。

劳动合同是法律形式,劳动合同制度是法律制度。

劳动合同制度既是一个经济概念,又是一个法律概念。

作为经济概念,劳动合同制度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通过相互选择和科等协商而建立起的期限可长可短、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反映劳动关系的制度。

也就是说,从经济角度讲,劳动合同制度是一种用人制度,是一咱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作为法律概念,劳动合同制度是指一种合同制度,实行上述用人制度时,必须通过订立劳动合同来具体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这就是劳动合同与劳动合同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教师可结合下面的图表来讲)劳动合同制度是一种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劳动制度,它出现于80年代,90年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1995年我国颁布,《劳动法》又将劳动合同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并加以规范。

到1996年底,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已基本上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度。

劳动合同制度适用于下更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各类人员(劳动者):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外交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

另外,也适用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合同与每一个劳动者都息息相关,它是每一个劳动者在走上工作岗位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时必须签署的协议。

3。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板书)1)劳动合同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板书)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劳动合同书的主要组成部分,即指合同当事人双方都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作出规定的那些条款。

换句话说,就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经过平等协商后达成的关于责任、权利和义务事项的条款。

依据《劳动法》及企业劳动管理的实际情况,我国的劳动合同一般包括下列内容:双方当事人名称(姓名)和地址、合同期限、试用期限、职务(工种、岗位)、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福利待遇、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劳动纪律、政治待遇、教育与培训、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违约责任、其他事项(如住房问题、特殊困难)、纠纷处理(劳动争议)。

上述劳动合同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是双方当事人自己规定的条件,它包括必要劳动条件和补充条件。

如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合同终止条件、违反合同的责任等,这是必要劳动条件,有了必要劳动条件,合同才能成立。

而解决子女入托、上学及住房等问题则是补充条件。

以上这些内容只要不与国家规定相抵触,完全可以由双方协商决定。

第二部分,是按照法律、法规执行的条件。

在这里需要说明两点:其一,双方按法律、法规执行的条件没有必要再写进劳动合同,因为这是法定内容,双方当事人必须无条件坚决执行。

因为,这些条件对于高速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强制性。

2)签订劳动合同具体内容的目的(板书)请同学们结合前面讲过的内容思考和讨论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签订劳动合同?(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劳动合同也就是劳动契约,它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这宰为了确定劳动关系,明确相互之间的劳动权利和义务所达成的协议。

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后达成的关于责任、权利和义务事项的条款。

签订劳动合同具体内容目的就在于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能用劳动合同的有关规定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都能依法得到切实保障。

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板书)订立劳动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都必须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的规定,遵循下列三项原则来进行签订。

平等自愿的原则(板书)平等,即签订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双方在政治上、经济上都不依附于对方;自愿,即劳动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双方自己的意愿,【篇二:劳动法教案(谢成军)】郑州华信学院教案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院系(部)管理学院授课班级 11级人力资源管理主讲教师谢成军使用教材《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二○一四年二月课程简介《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程管理专业和法学专业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以实际需要为前提,主要讲述我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的基本理论。

在论述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还对劳动法的基本内容进行学习和讲解。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学好相关经济法学和劳动保障相关专业内容时,才能学习本课程。

本课程重点是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

本公共关系课程课程是针对管理学院11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课程,学时安排为34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28课时,课堂讨论事件为6课时,另外课外将安排安排学生进行劳动和社会保障案例的分析。

本课程主要的目的是使大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讲授和实习锻炼,掌握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基础理论,掌握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具体内容。

使同学们在学习后熟悉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相关案例,并能熟练解决具体问题,更高好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参考教材:(1)《劳动法(第三版)》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2008年);主编:王全兴(2)《劳动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主编:贾俊玲课程教学日历课程名称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院(系)管理学院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年级 11级本科教研室主任(负责人)签名:任课教师签名:郑州华信学院教案郑州华信学院教案【篇三:劳动法教学案例】劳动法教学案例1、郭某1992年12月8日与某制药厂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自1992年12月10日起至1997年12月10日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