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当二条形统计图
新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板块梳理
注重统计活动过程的体验
调查班级同学完成课外作业的时间
时间 人数
15分以内
16-30分
31-45分
46-60分
61分以 上
统计不是“计算+制图制表”。
通过大量活动来获得对可能性的体验 拉近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对是否做概率实验的讨论
(1)不做,或者是少做概率实验的原因 第一,相信学生不用做他完全能够知道。 第二,有时做了反而就混乱了。
科学
语文
数学
科学
(学科)
(二)、科学地理解数学概念
平均数、众数及中位数的区别
(1)平均数:具有反应灵敏,严密确定,简明易 懂,计算方便,适合代数运算,受抽样变动的影 响较小等特点,而成为集中量中最重要的、最有 用的,但它易受极大或极小两极端数值的影响。 (2)中位数:真正代表“中等水平”,适用于数 据中有特大或特小两极端数值或个别数据不确切 等情形时。 (3)众数:三个集中量中最差的一个,但也具有 一定的优势:当需要快速而粗略地找出一组数据 的代表值时;当需要粗略判断频数分布形态时; 数据“没有好坏,只有适合”。
四、“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策 略 (一)恰当地定位教学目标
“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核心理念:让学生 经历并体验活动全过程,逐渐建立起统计 观念。
统计观念:能产生利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 意识;能从统计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 能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能对数据的来 源、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及由数据得到的 结果提出合理的质疑。
培养 统计观念
统计活动
经历统计的 全过程
收集数据
整理并描述数据
分析数据 作出决策 统计量
调 查
实 验
查 找 资 料
四年级下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案
教材内容和要求教材内容四年级下册数学《条形统计图》章节,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绘制方法、数据解读等内容。
教学要求学生应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能够准确解读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培养数据分析能力和数学素养。
01知识目标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作用,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0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够准确解读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
0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与任务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第二课时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第三课时进行实践练习和课堂总结。
时间安排每个课时40分钟,其中讲解时间30分钟,学生练习时间10分钟。
条形统计图定义及作用条形统计图定义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条形统计图作用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易于显示数据之间的对比关系。
数据分类与整理方法数据分类在绘制条形统计图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
分类的方法可以根据数据的性质和特点进行选择,例如可以按照时间、地点、类型等进行分类。
数据整理数据整理是将分类后的数据进行汇总和整理,以便于绘制条形统计图。
整理的方法可以包括计算总数、平均数、百分比等。
1. 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01绘制条形统计图步骤2. 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023. 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的大小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034. 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045. 写出统计图的标题、制图日期等,必要时还可以标注图例。
05确定数据范围和间隔根据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数据的范围。
根据数据的范围和组数,确定数据间隔。
二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
两位 数减两位数
例2例3例4退位减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例3加减混合
例1连加
例2 连减
什么是角? 一个顶点两条边
例1 认识角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例2画角
先画一个顶点 从顶点出发向
不同方向画 两条射线
例3认识直角。
例4画直角
判断直角方法 和画直角方法
什么是直角 注意直角符号
例1乘法意义
例2乘法算是名称
乘法的初步认识
例3感知用乘法 比较简便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整理与复习
例15的乘法口诀
例7 6的乘法口诀
例2 2的乘法口诀
2-6的乘法口诀
例6 乘法应用题
例3 3的乘法口诀 例4 4的乘法口诀
例5 乘加乘减
从不同位置观察 物体形状不同
要全面观察
湖面对称
例1观察物体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认识轴对称图形
厘米 和米
克和 千克
简单的 组合思 想和逻 辑推理 方法
认识 线段
用厘米 尺、米 尺测量
图形 和数 的排
列
认识角
对称
从不同 位置观 察物体
轴对称
统计知识
镜面 对称
我长 高了
剪 一 剪
表内 除法
看一看 摆一摆
有 多 重
估量长度, 建立长度概念
例1 统一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 统一长度单位
初步建立1厘米、 1米的长度观念。
例2认识厘米和 用厘米量
例3认识米和 用米量。
线段特点
例4认识线段和 量画线段
量线段
画线段
知道1米=100厘米
学会用刻度尺量 物体的长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2)》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如何利用条形统计图解决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
2.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条形统计图的模板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如果想知道一个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数量,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些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条形统计图的模板,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可以选择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制作。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如“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回答哪些问题?”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条形统计图来解决问题,如“如果想知道一个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数量,你会怎么做?”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二”》八说
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数据分析中,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二”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对比 ,帮助分析者快速识别异常值、趋势和模式。
通过将多个数据点合并为一个条形,可以简化复杂数据集,使其更易于理 解和解释。
在进行数据可视化时,使用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二”可以节省空间,使图 表更加紧凑和高效。
在商业决策中的应用
解读技巧
01
对于较长的条形,可以将其分为 若干个小段,便于比较和分析。
02
对于较短的条形,可以将其与相 邻条形进行比较,以更好地了解
其大小关系。
在分析多个条形时,可以采用分 组或分类的方式,便于比较和分 析。
03
对于有特殊意义的条形,可以重 点关注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或影响因素。
04
04
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二” 的应用
与实施。
08
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二” 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某公司销售数据可视化分析
总结词
直观展示销售数据
详细描述
通过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二”的方式,将某公司各个月份的销售数据可视化展示 ,便于公司管理层直观了解销售情况,分析销售趋势,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
案例二: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条形图绘制
总结词
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特点
《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二” 》八说
目录
• 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二”的定义 • 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二”的绘制方法 • 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二”的解读 • 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二”的应用
目录
• 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二”的优缺点 • 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二”与其他统计
图的比较 • 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二”的未来发展 • 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二”的实践案例
详细描述
《条形统计图》教案(实用10篇)
《条形统计图》教案(实用10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条形统计图》教案(实用10篇)《条形统计图》教案篇1设计意图:生活是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材解析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条形统计图》教材解析一、教材介绍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这一单元集中认识条形统计图。
例1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例2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例3认识1格表示5个单位或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材的例题在选材上都注意了生活现实,一是学习生活现实,二是日常生活现实;在呈现方式上都采用了表、图结合,统计表提供统计数据,统计图反映其直观优势;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上,都通过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为什么要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如何制作统计图;怎样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数量,为什么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怎样确定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等。
编排特点1.注意体现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体现学习的层次性。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本单元在编排时,就很注意体现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如例1的编排,让学生把给出的某个月的天气情况清楚地表示出来。
先呈现学生的表示方式:统计表、画圆圈的象形图,再在此基础上给出条形图,通过条形图与象形图的对比,感受条形图的特点。
通过条形图与统计表的对比,体会各自不同的特点。
在具体编排上,还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层次性。
如例1通过解决“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如果还用1格表示1个单位,就不方便了。
因此,例2突出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必要性及其特点,而例3则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以一当五(以一当多)”的条形统计图。
这样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编排,不仅遵循了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而且体现了知识与方法的整体衔接与连贯性。
2.内容安排注意承上启下。
承上是注意与已有知识的联系,例如,在编排条形统计图时,注意引导学生与以前学过的统计表、象形统计图等进行对比,说明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作用,从而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7 第2课时 “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例题精练)
第2课时 “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
例题:为了美化和净化环境,四年级 4 个班教室内外 摆放了许多花,花的盆数统计如下表,请根据统计表 绘制条形统计图。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盆数 20 17 18 16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盆数 20 17 18 16
解答:四年级 4 个班教室内外摆放的花盆数量情况统计图
单位长度。
下面是朗朗读书社周一至周五科普书借阅情况统计 表,完成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时间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本数 18 12 20 15 23 (1)哪一天科普书借阅的本数最多?哪一天科普书借阅 的本数最少?这两天相差多少? 周五 周二 23-12=11(本)
时间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本数 18 12 20 15 23
时间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本数 18 12 20 15 23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不唯一,如:郎朗读书社周一至周五一共借阅多 少本科普书?
18+12+20+15+23=88(本)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纵轴表示盆数,1 格表示( 2 ) 盆;摆放的花的盆数最多的是( 一 )班,有( 20 )盆; 最少的是( 四 )班,有( 16 )盆;四年级 4 个班一共摆 放了( 71 )盆花。
心得: 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 1.两个直条之间要留出空格。 2.相同格数代表的数量要相同。 3.画条形统计图的关键是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
小学数学知识完整结构梳理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完整结构梳理适合家长辅导孩子使用数学内容结构表、数与代数㈠数的认识㈡数的运算㈢常见的量㈣探索规律、空间与图形㈠图形的认识㈡测量㈢图形与变换㈣图形与位置三、统计与概率㈠统计知识㈡可能性四、实践与综合应用㈠数学广角㈡综合实践活动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实践活动”的安排上要求“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数学实践活动” 。
《标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强调与他人合作并发挥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目的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分别以“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安排内容,实践活动的课时比例与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相比,从量上有提高,从质上有变化。
㈢解决问题从实质上说,“解决问题”教学的目标与“应用题”教学是相同的,都是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是,在编排上“解决问题”教学与原“应用题”有着很大的不同。
以前的“应用题”是独立于其他知识单独编排的,与其他知识的结合不够紧密,另外,教师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在“应用题”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形成了固定的格式,这对于学生掌握解题技巧确实很有帮助。
但是当学生掌握了这种解题模式,就不去分析数量关系了,使得解应用题变成了机械的训练,也就失去了“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用意识等的作用。
实验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编排是融于其他知识中的,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后,给学生创设现实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比如第一单元和第四单元,就是结合计算知识教学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又如在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单元,教学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等等。
这样就使解决问题教学和各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还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将原来分散在第一学段不同年级的条形统计图知识,重新梳理,整合而成。
具体内容如下:例1: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例2: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2个单位)。
例3: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5个及多个单位)。
单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初步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教学建议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
2.注意体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鼓励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
课时安排3课时。
教案A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94~95页例1(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1.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学校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格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最新优秀的教育word文档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
,能根据要求准确的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大小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图例中表示天气的各种图形。
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这个月的各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二、新课教学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1)整理数据。
师: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启发学生思考并整理数据:我们要统计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统计出这些数据呢?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知道可以分别用数数、画“√”、画“○”、写“正”字等方法。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课标解读
《条形统计图》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可使用计算器)”“认识条形统计图,直观且有效的表示数据”“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二、课标解读“统计与概率”是新课程着重加强的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统计内容作了较多调整,使三个学段的学习层次性更加明确,这样做是明确统计内容的学习重要的是数据处理过程的经历,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统计知识的学习。
(一)重视数据收集、整理之前的准备,要充分地经历数据的收集过程统计离不开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而任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都需要有很多的准备,比如说,基于什么考虑、为了什么目的来收集数据,按怎样的标准、分哪些项目来收集数据,如何保证数据收集的有序、准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重视数据收集前的“准备”,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整体思想,增强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让统计活动更加有条理、有依据、有预见、有水准。
事实上,收集数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回答那些无法立即找到答案的问题。
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据的角度思考有关问题,也就是当遇到有关问题时能够想到通过设计简单的数据收集计划来回答这些问题,从而体会数据是有用的,数据中往往蕴含着我们想要的信息,数据能够帮助我们做出判断和决策。
在此基础上,教学中还要尽量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全过程。
以前我们比较多的是提供数据,让学生将现成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而现在我们提倡的是学生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感到那些数据是经常出现、数据表现出什么趋势、能从数据中得到什么结论,从这些结论中能做出什么预测等,这也应该是培养学生数感和数学直觉的重要举措。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 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2)(四(4) )班上交的作品最多, (四(2))班上交的作品最少。
(3)在什么情况下用1格代表5件
作品比较合适? 各班上交的作品件数都在50以内,且数据多是5的 倍数时用1格代表5件作品比较合适。(合理即可)
易错辨析
2.下面绘制的条形图有哪几 处错误?请指出来。 下面是红星小学四年级四个班 学生12月份做好 事情况统计表。
平均寿命∕年
我感觉上面的条形图反映 数据的特点更明显,下面 的条形图看起来更方便、 更简洁……
选择合适的单位格表示数据
1.制作条形统计图时要根据统计表中数据的特 点和大小来确定一格代表几。
2.当一组数据较大,这组数据不集中时,可以 用一格表示多个数量。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九第4题、第6 题、第7题。
1.下面是四(1)班同学参加科学活动小组情况统计 表,科 模型制作 无土栽培 宠物医生
人数 16
10
14
8
(1)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两个统计图。
(2)对比以上两个统计图,我发现:当统计的数据有 些大时,一格可以代表( 2 )。
(3)一格表示2人,那么怎样表示1人呢?请你涂一涂。
喜欢,有( 16 )人。 (3)最喜欢( 乒乓球)项目的比最
喜欢( 篮球 )项目的多2人。 答案不唯一
提升点 2 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
3.下面是某校四年级同学的兴趣爱好情况统计表,请 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项目 男生 女生
唱歌 体育 跳舞 绘画
12 15 4
8
16 6 14 5
(1)爱好( 体育)的男生人数最多,爱好( 绘画)的女生人数 最少。
豆浆
粥
人数
二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厘米 和米
克和 千克
简单的 组合思 想和逻 辑推理 方法
认识 线段
用厘米 尺、米 尺测量
图形 和数 的排
列
认识角
对称
从不同 位置观 察物体
轴对称
统计知识
镜面 对称
我长 高了
剪 一 剪
表内
除法
.
看一看 摆一摆
有 多 重
估量长度, 建立长度概念
例1 统一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 统一长度单位
初步建立1厘米、 1米的长度观念。
例2认识厘米和 用厘米量
例3认识米和 用米量。
线段特点
例4认识线段和 量画线段
量线段
画线段
知道1米=100厘米
学会用刻度尺量 物体的长度。
培养学生估量 物体长度的意识
.
例1例2 不进位加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两位数 加两位数
例3进位加法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二)
整理与复习
例4加减法估算
例1不退位减
二年级 数学知识 思维导图
.
二年级数学知识树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 合应用
数的 数的 常见 运算 认识 的量
探索 规律
图形 的认 识
测量
图形 与 变换
图形与 位置
统计活 动初步
100 以 内 万 以 的加减法 内 数
笔算、估 的 认
算
识
万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口算、 笔算、估算
表内 乘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例3感知用乘法 比较简便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整理与复习
例15的乘法口诀
例7 6的乘法口诀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
教材从实际生活中的数据入手,引出条形统计图的应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进一步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对条形统计图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对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数据分析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教学难点:对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4.实践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绘制方法。
5.数据分析: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共包括九个单元,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一)计算教学内容1.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表内乘法。
(1)表内除法没有结合表内乘法在本册出现,主要目的是分散难点(2)仍分成2~6、7~9两段编排,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1.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米)注意让学生经历统一的长度单位的过程。
2.角的初步认识3.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三)统计(以1当2的条形统计图)继续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
(四)数学广角(排列组合、逻辑推理)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
(五)实践活动——“我长高了”、“看一看,摆一摆”,第一学段主要是通过模拟现实与数学游戏,巩固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学段的“综合应用”重点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课题研究。
本册教材的主要特点一、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二、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四、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五、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六、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认识线段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7.2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二)(课件)
条形统计图
(以一当二)
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探究新知
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的统计表
早餐种类
牛奶
豆浆
粥
人数
6
12
24
探究新知 比较这两幅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探究新知
比较这两幅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横轴都表示早餐种类,有牛奶、豆浆和粥; 相同点
纵轴都表示人数 第一幅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1人 不同点 第二幅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人
(1)9月和8月比较,天气有什么变化? (2)9月A市已经正式进入秋季,你认为A市9月的天气有什么变化?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人教版数学
谢谢观看
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探究新知 根据统计表,将两幅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探究新知
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 两个代表数据的直条之间要留出空格且相邻直
条间的空格数相同,相同格数代表的数量要相同。
探究新知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1)最喜欢( 粥 )的人
数最多。 (2)你认为用哪幅图表示这
里的数据比较合适? 为什么? (3)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有5 人,在第二幅条形统计 图中怎样表示?
巩固练习
A市2021年8月天气情况
A市2021年9月天气情况
请把各种天气情况的天数填写在课本97页的统计表中。
巩固练习
请把各种天气情况的天数填写在课本97页的统计表中。
9
6
9
7
18
4
5分别用下面是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长审核:学校审核:
年级
四
单元
七
课时安排
共3课时
第2课时
执教人
赵晓荣
课题
“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
学习过程
步骤
学案
导案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课程标准: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实验、测量)收集数据。
测
第一关:
完成p97页练习题
拔
高
检
测
第二关:竖式计算并验算
100÷
考
点
链
接
第三关:
牛奶
豆浆
粥
人数
6
12
24
1、根据上边的统计表,请选一个条形统计图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2、这两个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条形统计图第二个条形统计图
一个格代表( )人。一个格代表()人。
(1)最喜欢()的人数最多。
(2)你认为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
(4)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又图中怎样表示?
观察统计表,明晰每一项数据。
观察两个条形统计图的不同之处,然后选择一个并完成。
想一想用哪个表示比较合适?如果人数不够一个格又该怎么办?
总结
归纳
拓展
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在数据比较大的时候,条形统计图的一个格可以怎么表示?如果表示的数不够一个格怎么办?
自由交流
测案学教反馈三关测评
导案
基
础
检
3、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4、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的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简单的统计图表。
6、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课标要求
自主合作互动研学
例二、这是一个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不包括主食)统计表
我最喜欢的早餐
最喜欢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