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 苏州园林二次备课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8 苏州园林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一、了解苏州园林的设计1.[学生活动]出示一些对称建筑的图片,边自读第3段,边比较。
[点拨]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是美术画。
⎩⎪⎨⎪⎧图案画: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特点的花纹或 图形。
美术画:在平面上用线条或色彩构成的形象。
2.[学生活动]展示假山和池沼的图片,学生朗读课文第4段,归纳假山和池沼的特点。
[点拨]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浑然天成,让人只觉身在山间。
池沼的共同点:引用活水;石岸任其自然;点缀石头、花草。
不同安排:池沼宽畅,作为中心;河道模样,安排桥梁。
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技术:是在长期的重复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或技能。
艺术:是一种精神的创造,是体现个性的审美活动。
3.请一位同学朗读第5段,了解园中花草树木的安排。
出示“宝塔松”“道旁树”的图片,与苏州园林比较。
[点拨]高低相间,花时交错,任其自然,着眼画意。
4.细品第6段,体会苏州园林的层次美。
[点拨]“隔而未隔,界而未界”使景致更深。
可用一句古诗来形容层次的效果,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师展示园林局部图片,门窗图片和色彩对比图片,学生自由讨论,体会苏州园林细部的艺术性。
5.小结:苏州园林是杰出的艺术创造,不仅大处讲究而且细部注意,充分显示了设计者与匠师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二、学习文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学生活动]先由学生到书中搜寻,比一比,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确。
[点拨]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摹状貌等。
1.作比较。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2.举例子。
“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3.打比方。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4.摹状貌。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三、语言的多样性1.[学生活动]判断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第二教时一、复习旧课二、学习本文语言的多样性提示:本文语言的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句子的多样性:描述性和概括性的句子。
3、用词的精练、准确和周密。
4、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提问: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以第5段为例说明。
同学发言,归纳: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林映衬方面的图画美。
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
第4句“因为依据另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提问:还能找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吗?如第7段中描写,第1段中的议论,既增强文章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作了画龙点晴的评价。
提问:前面看到本文有不少具体描述的句子,其实文中也有不少概括说明的句子,同学们找找看。
如第2段中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句子;第5、6、7、8段的第一句都起到了概括苏州园林特点的作用。
三、语言的特点提问:请同学们找找本文运用词语的特点。
1、准确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
(玩赏、欣赏、观赏)2、周密请说出以下各句划线词的作用。
①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3、精练请读第7段,说说段中“栽”、“蔓延”、“补”几个动词用得为什么好?这几个动词恰当而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音调为色彩。
提问:能找出本文中使用的多种修辞方法吗?排比:第2段。
设问:第3段。
比喻:第3段。
有人说本文具有散文特色,是因为作者通过说明描绘,自然、真切的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正如题目所写,使人有种“眷恋”之情,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吗?如第4、5、7、8、9段的结尾及全文的结尾,都是有景有情的。
四、小结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2课时)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教学目标:①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②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③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④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认识祖国河山壮丽,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②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①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导入:提问中国有一座建筑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获得金奖,你们知道是什么建筑吗?同学各式回答,我告诉他们它叫“明轩”。
然后展出ppt图片。
它的原名不叫“明轩”,叫“殿春簃”,“簃”是书房。
这是它的内景(图)。
它是苏州的一个著名园林“网师园”中的一个庭院。
提问:同学们有参观过苏州园林吗?你知道苏州有四大名园吗?明确:苏州四大园林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合称四大名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
然后展出拙政园,留园,狮园,沧浪亭的图片。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的文章,神游苏州园林。
二、简介作者叶圣陶: (1894~1989),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
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三、复习巩固说明文知识点(1)什么叫说明文?(1)说明文是介绍客观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以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文体。
(5)说明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6)说明文的语言,要求简练、准确,讲究分寸。
有时也运用生动性的语言进行说明,使说明事物更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重点1.分析文章各层次间巧妙过渡和衔接的表述方式。
2.结合具体语句,品味重点词语内涵,体会说明文语言的文学性、准确性。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语句,品味重点词语内涵,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一、复习导入1.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填写合适的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2)苏州园林可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3)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4)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不雷同。
答:(1)决(2)绝(3)决(4)决“决”“绝”在这些句子里有“坚决”“绝对”的意思,体现出建造者对艺术美的追求是毫不含糊的,是绝对赞同、坚决落实的。
这样的表述,更能突出苏州园林的独特艺术追求和艺术特色,体现其自出心裁之处。
2.这篇文章非常注重内容上的过渡衔接,请找出两个例子加以解说。
答:在由假山、池沼转入树木的介绍时,用“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自然引出对下面内容的解说;在从四个主要方面转入三个次要方面对园林特点的解说时,用“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很顺畅地导出下文内容。
这些过渡语简洁明了,亲切自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思路更加明晰。
二、深层探究,体悟美感1. 文章开头总说苏州园林的“四个讲究”,使用了“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等表述,这四个词语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
“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
“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
“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
“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案(篇1)【学习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划分*层次及概括层意。
3.把握*说明顺序。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州园林》,请同学们欣赏美丽的苏州园林(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划分*层次及概括层意。
3.把握*说明顺序。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1. 请同学们快速的朗读课文,圈划出不会的生字词并解决,或与同桌小声交流讨论。
时间:4分钟轩()榭()嶙()峋()丘壑()镂()空2. 同学们拿出本子默写生字3.同桌对调批改,并个别分析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概括内容)(一)先学。
同学们,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了。
下面大家继续自学,请看投影(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读了课文,你认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时间:4分钟(二)后教1.生朗读课文并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与讨论2. 老师提请学生回答问题,师点拨,其他生举手帮助纠正补充,最后修改并记录。
3. ppt出示:特点: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一):*抓住特征,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从多方面加以说明。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分为三个层次及概括层意。
时间:3分钟1 师巡视,个别辅导2 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与讨论3 师点拨第一部分(1—2):总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概括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
第二部分(3—9):从多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第三部分(10 ):指出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还不止以上所写。
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深入阅读课文3—9段,探究这几段文字分别介绍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理一理,想一想,这七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5分钟)六、当堂测试伴你学》P71 4.5七.板书设计21 苏州园林第一部分(1—2):总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概括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教案
《苏州园林》第二时教案教学目标:、学习说明文语言2、从苏州园林看中式审美。
一、细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语言、出示文中个重要的句子,学生自主品析学习说明文的语言。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2、请同学们从这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写出赏析文字。
总结:《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的语言可以说既准确又生动,既严谨又优美。
借用叶圣陶文中的一句话来表述,我们可以说《苏州园林》是说明文的——标本,谁如果要学习说明文,《苏州园林》就不可以错过!二、评说苏州园林——从苏州园林看中式审美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苏州园林体现了我国园林建筑普遍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如在画图中”。
请大家找一找文中把苏州园林与绘画艺术结合起来的句子,并想一想体现了中国人什么样的审美观。
学生跳读文,找出相关语句。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3.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4.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初中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苏州园林(第二课时)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Suzhou Garden (second class)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苏州园林(第二课时)说话训练。
要求抓住特征,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介绍一建筑物。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分析了苏州园林总的特征,理清了说明顺序,同时欣赏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那么阅读说明文还应注意哪些方面?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一)明确目标1.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2.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3.拟题训练。
(二)整体感知细读文章内容,找出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体会语言的多样性?本文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如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使被说明的事物易被读者理解。
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比较突出。
作者常常在与其他地方的园林的比较中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色,这是指导我们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1)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
(2)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
(3)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这是因为在它的周围有苍翠的树木,鲜艳的花卉,使人在幽静闲适的环境中依然有丰富多彩的感觉,所以没有用彩绘的必要。
本文的语言多种多样。
(1)以说明为主;适当进行描写和议论。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用解说的方法介绍苏州园林,但它并不排斥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融说明、记叙、议论为一体,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的议论来分析原理,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
就记叙景物而言,它的手法与游记有很大的区别。
《苏州园林》教案(2课时)
《苏州园林》教案按教材定制 / 内容可编辑 / 提高备课效率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苏州园林》教案(2课时)13、苏州园林叶圣陶目的要求:1、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3.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1、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3、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学习难点:了解文章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
教具准备:U盘教材分析: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作者赞美苏州园林的美如画,实际上也是在赞美中国园林的博大精深,赞美设计者和匠师们巧夺天工的技艺。
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型:新授。
方法:讲述。
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园林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设计巧妙,构思新颖,很有艺术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一起体会一下它的“美”吧。
二、检查预习: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读音写汉字. xuān xiè {轩榭) lín xún ( 嶙峋 )jiàn shǎng ( 鉴赏 ) zhēn zhuó ( 斟酌 )池沼( zhǎo )丘壑( hè)镂空( lòu )阑干( l án )模样( mú)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因地制宜:根据个地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标本:这里指样本典范》败笔:写字中写的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的不好的部分。
苏州园林教案(通用5篇)
苏州园林教案(通用5篇)苏州园林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州园林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和作者情况,正确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语言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合作交流这一过程,能够理清文章结构,提高文本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苏州园林的建筑特点,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学生能够激发起对我国园林文化的喜爱和欣赏。
二、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结构、品味语言的多样性。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反复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然后用激情的语言介绍苏州园林,它素有“园林之城”,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
苏州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结合课前预习,找学生谈谈对叶圣陶的理解。
2在五分钟的时间内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总——分)。
(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1文章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如何理解“标本”这个词在文章中的含义?(1)写了苏州园林总体给人的映象和他的地位。
(2)标本的意思是标准、典型,在这里说明苏州园林就是我国园林建筑的典型,其他园林建筑都是或多或少地苏州园林的影响,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地位。
2阅读文章第二段,主用三个字概括本段围绕什么来写的?又是如何来展开的?(图画美,通过四个讲究来展开,并且用“如在画图中”总结)3文章第三到九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与第二段有什么关系?(同桌合作、交流讨论)(3—6自然段写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远景近景与第二段一一对应,7—9段写各处细节之处的)4三到九自然段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四人一组,展开讨论)(不可以,这是按照总体——局部——细节这样逻辑顺序展开的)(四)拓展延伸播放苏州园林相关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五)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2017年春季版)《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2、难点: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积累学习课文之前,利用书籍、网络等课程资源辅助教学,指导学生登录“园林”旅游天地等网站,走进图书馆,了解苏州园林的概况,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同时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充分预习,探究课后习题,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二)导入并简介作者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作者: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教案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苏州园林(第二课时) 说话训练。
要求抓住特征,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介绍一建筑物。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分析了苏州园林总的特征,理清了说明顺序,同时欣赏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那么阅读说明文还应注意哪些方面?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一)明确目标1.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2.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3.拟题训练。
(二)整体感知细读文章内容,找出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体会语言的多样性?本文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如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使被说明的事物易被读者理解。
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比较突出。
作者常常在与其他地方的园林的比较中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色,这是指导我们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1)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
(2)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
(3)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这是因为在它的周围有苍翠的树木,鲜艳的花卉,使人在幽静闲适的环境中依然有丰富多彩的感觉,所以没有用彩绘的必要。
本文的语言多种多样。
(1)以说明为主;适当进行描写和议论。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用解说的方法介绍苏州园林,但它并不排斥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融说明、记叙、议论为一体,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的议论来分析原理,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
就记叙景物而言,它的手法与游记有很大的区别。
游记描述景物,常在某个特定时间、某个固定的角度观察环境或者移步换形,境随人迁。
本文则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文章的记叙语言简洁、生动,赏心悦目地表现出景物的形象。
(精选汇编)《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3篇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3篇《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篇1(1367字)【学习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划分__层次及概括层意。
3.把握__说明顺序。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州园林》,请同学们欣赏美丽的苏州园林(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划分__层次及概括层意。
3.把握__说明顺序。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1. 请同学们快速的朗读课文,圈划出不会的生字词并解决,或与同桌小声交流讨论。
时间:4分钟轩()榭()嶙()峋()丘壑()镂()空2. 同学们拿出本子默写生字3.同桌对调批改,并个别分析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概括内容)(一)先学。
同学们,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了。
下面大家继续自学,请看投影(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读了课文,你认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时间:4分钟(二)后教1.生朗读课文并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与讨论2. 老师提请学生回答问题,师点拨,其他生举手帮助纠正补充,最后修改并记录。
3. ppt出示:特点: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一):__抓住特征,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从多方面加以说明。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__分为三个层次及概括层意。
时间:3分钟1 师巡视,个别辅导2 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与讨论3 师点拨第一部分(1—2):总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概括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
第二部分(3—9):从多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第三部分(10 ):指出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还不止以上所写。
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深入阅读课文3—9段,探究这几段文字分别介绍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理一理,想一想,这七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5分钟)六、当堂测试伴你学》P71 4.5七.板书设计21 苏州园林第一部分(1—2):总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概括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备课内容
用的词语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例子来说明。
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
五、当堂达标(14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1)设计者和匠师们yīn dìzhíyí( 因地制宜) ,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2)或者是chóng luǎn díe zhàng( 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3)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 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4)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lòu kōng(镂空)图案。
2.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D )(3分)
A.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
(去掉“通过”或“使”)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把“刻画”改为“描绘”)
C.一个人能否成为正真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养成”前加上“是否”)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教材。
(删去“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3分)
A.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
B.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C.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林,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
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
D.他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
....,最终选择了用线条和色彩演绎人生。
4.仿造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4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
爱心是一阵炎炎夏日的清风,使心急如焚的人感到无比的凉爽。
爱心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
六、布置预习
1.知识链接——说明方法及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通俗易懂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⑨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⑩引资料:具体、充实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引出说明对象(在文章开头)。
2.找出《苏州园林》运用的说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