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涅盘成佛
卷七 第十七章 释疑一 为何禅定中忽然生出山河大地有为相之一
卷七第十七章释疑一为何禅定中忽然生出山河大地有为相之一卷第七第十七章释疑一为何禅定中忽然生出山河大地有为相之一内容提要:世尊解答富楼那的疑问。
禅定中忽然生出山河大地有为相的原因有三:一、颠倒妄想世界相续,二、颠倒妄想众生相续,三、颠倒妄想业果相续。
前已破人法二执,建立人无我观与法无我观,或说是人法二空。
所说的是空如来藏。
般若的根本思想,非空非不空,“真空”不是虚无,其中有“幻有”。
此下着重解说“幻有”。
原文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
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
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白话解这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从座位站起来,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向佛请示:“大威德世尊善于为我们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曾表扬过我,说众人之中,推我说法第一。
今听如来微妙法音,心有惭愧。
比如聋人在百步之外观听蚊蚋,看不见形,听不到声。
世尊虽说得详细,令我除疑解惑,但我还未彻底明白,还有些少疑惑。
原文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1。
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
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2。
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注】1 习漏未除漏,是烦恼的别称。
因为烦恼会泄漏生命能量,所以有“漏”之名。
佛法把烦恼分为两大类:(1)起烦恼,指三界所起的烦恼,即以欲界的欲爱、色界的色爱、无色界的有爱为主引起的烦恼;(2)习烦恼,指三界外因藏识无明习气不思议变引起的烦恼。
习漏即是习烦恼。
修习声闻乘的人只断起烦恼,未断习烦恼。
阿难修习声闻,未得究竟境界,所以说像阿难这样的人习漏未除。
离一切烦恼,称为无漏,或称为漏尽。
也分两个层次:(1)非性无漏界,还未彻底离是非二相。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14张ppt)
“君”“尊君”“家君”的 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 “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品读:聚焦冲突,分析形象 故事中的三人有两组矛盾冲突, 分别是谁和谁的冲突?
品读:聚焦冲突,分析形象
客问元方:“尊君在 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悟读:读懂道理,学会做人
太丘舍去,友人发怒,元方入门不顾,在 这些反常行为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汉末魏晋士人 的风度。他们率真,自由,淳至,自然而然,极 富个性,人格独立......
着墨不多,而一代人物,百年风尚, 历历如睹。
吕叔湘先生评《世说新语》
悟读:读懂道理,学会做人
方正率真,就是陈太丘守信讲原则说走就 走的风范;就是友人面对玩泥巴的七岁孩童也 能知错就改的气度;就是元方入门不顾的率真 刚直的正气。就是......
译读:疏通文意,讲述故事
期日中: 约定 不期而遇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舍弃(相委而去)离开 才 尊君在不:同“否”,表正反问,在不在 友人惭,下车引之: 感到惭愧 拉,牵拉 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瞻前顾(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你中午还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
您和我的父亲
请根据你对“方正率真”的理解,续写一两个句子。
初读: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 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 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朱熹《读书要三到》
初读: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 之,元方/入门/不顾。
《王导晚年难得糊涂》原文及翻译译文
《王导晚年难得糊涂》原文及翻译译文1、《王导晚年难得糊涂》原文及翻译译文《王导晚年难得糊涂》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丞相末年,略不复省事,正封箓诺之。
自叹曰:“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
”译文:王导到了晚年,几乎不再处理政事,只是在密封的奏章上签字同意。
自己感叹地说:“人家说我老糊涂,后人当会想念这种糊涂。
”解释:[1]丞相:即王导。
[2]略:全;几乎完全。
[3]封:封事,一种密封的奏章。
[4]愦愦(kuìkuì):糊涂、忙乱。
2、《世说新语》之《咏雪》原文及翻译译文《世说新语》之《咏雪》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译文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王安石原文: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①存亡论之。
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②,箕子之说③,徐氏录为得焉。
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恶者无大于杀忠臣。
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
纣为君,至暴矣,武王观兵于孟津,诸侯请伐纣,武王曰:“未可。
”及闻其杀王子比干,然后知其将亡也,一举而胜焉。
季梁在随,随人虽乱,楚人不敢加兵。
虞以不用宫之奇之言,晋人始有纳璧假道之谋④。
然则忠臣国之与也,存与之存,亡与之亡。
予自为儿童时,已闻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见杀,当时京师因举兵来伐,数以杀忠臣之罪。
《世说新语》与般若学六家七宗
2 1
之前 , 空为众形之始 。 ……一切诸法 , 本性空寂 , 故云本无 ” 。 即色宗的代 表人 物是 支遁 ,即支道林。此人相貌很丑 , C P 1 3 6 ) 这 一观 点 , 实受 玄学 “ 贵无 ” 思想 的影 响 , 在 当时 影 响甚 《 容 止》 篇第 3 1 则刘孝标注引《 语林 》 日: “ 诸人尝要 阮光 禄共 大。而道安及其追 随者在现实生 活中亦 以“ 本无 ” 为指 导思 诣林公 。阮日 : ‘ 欲 闻其言 , 恶见其 面。…但 他佛学深湛 , 交游 想, 试看《 世说》 中一则故事 : 亦广 , 又是清谈 大家 , 在《 世说新语 》 中所 占篇 幅远超其 他各 郗嘉 宾钦 崇释 道安德 问, 饷 米千斛 , 修 书累纸 , 意 寄殷 宗代表人物。 即色宗认为 , 色本身并非独立存在 , 是 由因缘结合而生 。 勤。 道安答直云: “ 损米 。 ” 愈 觉有待之 为烦 。 ( 《 雅量》 第3 2则) 所 以说它的个性是空的。说 色性是空 , 是就它没有 自身的本 郗嘉 宾是郗超 , 乃当时重 臣太傅 郗鉴 的孙 子 , 也是一代 枭雄 体而言 , 决不是将色消灭或破坏后才是空 。 即色宗提倡“ 色即 桓温 的爱将 。 他人世之心虽重 , 但对释道安甚为崇拜 , 赠米写 是空 ” , 不过支道林的行为有时候却 又与此理相悖 , 如, 信, 殷勤接交 , 也盼望因此能引起对方重视 。 但这一切在本无 支道 林 因人 就 深 公 买 印 山 , 深公答 日 : “ 未闻巢 、 由 买 山 宗看来 , 实在是繁琐 之举 , 更与本无宗宗义相悖 , 故道安只礼 而隐。” ( 《 排调》 第 2 8则 ) 节性地 回复 了两个字“ 损米 。” 对此 , 余嘉 锡先 生笺 疏云 : “ 盖 嘉宾之书 , 填砌故事 , 言之累牍不能休 。而安公答书 , 乃直陈 不过 , 支道林佛学修为还是很深的 : 其事 , 不作才语。读之 言简 意尽 , 愈觉必待词采而后为文者 , 三乘佛 家滞义 , 支道林分 判 , 使 三乘炳 然。诸人在 下坐 无益 于事 , 徒为烦 费耳 。” 可谓一语 中的。 听, 皆云可通。支下坐, 自共说 , 正 当得 两, 入三便 乱。今 义弟 子虽传 , 犹不尽得 。( 《 文学》 第3 7则 )
【世说新语】化雨成龙
【世说新语】化雨成龙文/风信子每个人为了自己的的人生理想(目标)去努力奋斗,自然是处心积虑,竭尽所能的,我想每个人都抱着希望自己的理想抱负早日得以实现,所以每日含辛茹苦的拼命工作,乐此不疲。
世间百态,人尽所向,各有千秋,有的人注重办事的方式方法,善于总结经验,譬如一条大道走的人多了自然会拥挤、堵车,延误时辰那是不必说的,条条大道通罗马,我想聪明的人,自然不会一条路走到黑,肯定会另辟新捷径,其实做学问真的能走捷径固然不错,这也无可厚非的,只是会引起那些德高望重的元老们的轻蔑,引发骚论:做学问切忌走捷径,旁门左道的东西是行不通的,在他们眼里做学问是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积攒下来的。
我是一个有理想有奋斗目标的人,喜欢自我吹嘘的人,看到别人走过的这条道成功了,就会义无反顾的跟上去,希望能搭上个便车,驶向成功的终点站,孰知行车改变了方向,驶向了失败的深渊,我失望了,沮丧了,问老天,为什么会这样子,觉得老天不公平,于是乎恨由心生,愤世嫉俗,原本看天空的颜色都是土灰色的。
走着走着,我看着跟同坐一辆车的人们,表情并不沮丧,依然固我,面带微笑,走得非常从容,不失自信,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固有所思,记得古罗马有位著名的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他写过一本流芳百世的不朽之作《沉思录》,据闻温总理放在床头每日必读的书,我阅读过几段,真是沁人心脾,能让人的思想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皇帝,其中有这么一段我很欣赏:“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结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务与任一别的事物没有联系的,因为事物是合作的,他们结合起来形成同一个宇宙(秩序)。
因为有一个由所有事物组成的宇宙,有一个遍及所有事物的神,一种法,一个对所有理智的动物都是共同的理性,一个真理;如果也确实一种所有动物的完善的话,那么,他是同一根源,分享着同一理性。
我想人总是带着情绪、有色眼镜办事做人的居多,视野的局限性使我们结交朋友,或者相恶成敌人,我们喜欢某人,眼里只看到他的优点,厌恶某人,就只看到他的缺点,如果能做到喜欢某人能看到他的缺点,厌恶某人能看到他的优点,做人处事的视野自然就开阔了,人也豁达了,但我们扪心自问:这究竟能有几个人做得到呢?我就做不到,我喜欢将心比心,喜欢随大流,似乎没有乾坤独断的魄力,说白了,怕吃亏!我有比较强的名利心,就比如写这个东西,总希望有更多的人点击,更多的点评,更希望是褒奖的,当看到批评讽刺的,心里就像针扎般很不痛快,在心里不知暗骂着批评的人多少次脏话,我希望得到认可,成为名人,几近乎渴望;名和利近乎整个人类世界都被充斥着,它无孔不入。
世说新语全文及译文
世说新语全文及译文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意?”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 403— 444)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王子猷在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
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世说新语》善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生动传神。
《刘伶病酒》一文,通过两个片段来表现人物性格。
第一段中描写刘伶贪杯嗜酒的醉态,展现了他那颓丧萎靡的精神状态;第二段描写刘伶因失恋而忧愁憔悴的样子,展现了他饱受相思之苦、悲观绝望的心理状态。
醉态与病容形成强烈的反差,揭示了刘伶内心的极度矛盾,使刘伶这一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除了这些描绘醉态的佳句外,还有如下佳句:钟会数目王敦,会曰:“中圣人不死。
”既见王,与语,大悦,因问王曰:“何如时?”答曰:“甚得时。
”因论现在天下大乱,帝王虽有兵权,而无社稷,譬如灵龟无肛门,食量悬殊。
王子猷将去,宣语令更驾,便回,闻:“已更。
”犹乘流风也。
【译文】王子猷曾暂时借住在别人家里,就叫人家把庭院里的竹子种上。
有人问他:“您只在这里住一晚,什么意思呢?”王子猷吟啸了一会,说:“怎么能够一天没有这些君子呢?”【鉴赏】《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我国魏晋时期较有影响的一部著作。
它主要记述了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它像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士大夫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趣,也集中体现了魏晋时期“清淡玄远”的文学风尚。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知识清单
《世说新语》知识点+练习题【作者简介】刘义庆:刘义庆(403——约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
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
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典叙》、《世说》10卷、《集林》20 0卷、《幽明录》20卷、《宣验记》13卷、《小说》10卷, 有《宋临川王刘义庆集》8卷。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作品简介】《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世说新语》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上、中、下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
如《规箴(zhēn)》《贤媛(yu án)》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
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世说新语》涉及各类人物共1500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
【文学地位】《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各类人物共1500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
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涅盘:无余涅盘是灭尽一切三界有
涅槃:无余涅槃是灭尽一切三界有第一篇声闻涅槃第二章声闻涅槃之闻熏第六节无余涅槃是灭尽一切三界有无余涅槃并非有境界之境界,乃是无境界的非境界;因为二乘圣人证涅槃而在舍寿入涅槃以后,都是“不更受生”的,从此永无任何境界存在,十八界全部灭尽,例如《别译杂阿含经》卷10 记载云:佛告犊子:“如来世尊,于久远来诸有见者,悉皆除舍,都无诸见,虽有所见,心无取着。
所谓见苦圣谛,见苦集谛,见苦灭谛,见至苦灭道谛,我悉明了;知见是已,视一切法皆是贪爱诸烦恼结,是我我所,名见取着,亦名骄慢。
如斯之法,是可患厌,是故皆应当断除之。
既断除已,获得涅槃,寂灭清净,如是正解脱诸比丘等,若更受身于三有者,无有是处。
”1 语译如下:【佛陀告诉犊子说:“如来世尊,于久远劫以来,凡是三界有的种种见解,全部都已经灭除舍弃,都没有任何三界有的种种见解,虽然在三界度化众生之时心中依旧有所明见,但是心中并没有丝毫的执取或贪着。
我所说看见苦圣谛,看见苦集谛,看见苦灭谛,看见能够使学人到达苦灭的正道圣谛,我全部明白了知;了知及看见这些正理以后,看待一切法全都是贪爱等种种烦恼结使,全都是三界我与我所,名之为因见而摄取、执着,也名之为因为自我的存在而生起骄慢。
像这样的三界我等等法,都是求涅槃之人认为的过患而厌恶者,由于这个缘故全部都应当断除掉。
既然已经全部断除之后,便获得涅槃,迥无六尘诸我而寂灭清净,像这样真正解脱的许多比丘等,如果说他们还会再度受身于三有之中的话,是没有一点点正确道理的。
”】又,非想非非想处是众生的最后存在处所,涅槃则是一切众生的边际,非三界境界。
意思是说,到了涅槃非境界中,便不会有任何众生存在的了,所以五阴众生身中的意识心是不可能进入涅槃非境界中存在的,否则涅槃即是众生境界而非出三界有的非境界了,例如《别译杂阿含经》卷15 明文记载:佛告赤马天子曰:“如是!如是!若有不生老死,不出不没众生边际,实无是处。
若欲知者,众生边际即是涅槃,若尽苦际,是即名为得其边际。
中国与印度对涅盘的理解
中国与印度对涅槃的理解1、涅槃的含义涅槃原是印度语,具称涅槃那,也被译做“泥恒”或“抳缚南”。
它的意义,是包括了灭、寂、寂灭、寂静、灭度,而玄奘译为圆寂。
在印度的原语应用上,是指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
早在印度《奥义书》中已有涅槃一词,是婆罗门教的宗教理想。
他们认为世界的最高本体是“梵”,人的内在有“我”或“阿特曼”,(atman),得到解脱的方法是使宇宙与个人内在达到统一,获得“梵我合一”的境界,即“梵涅槃”。
在这里涅槃与解脱同义,早在古印度社会中已有解脱思想,二者在使用上可以互换,都表示对现实的否定,脱离生死轮回,脱离自我以及与自我相对的现实世界的束缚,进入永恒状态。
到公元六世纪左右,印度社会中出现“沙门”思潮批判婆罗门教法,各创己说,解脱之说繁多。
佛教作为“沙门”思潮中的一支,思想上同样反对婆罗门教,但对涅槃概念赋予了新的含义。
2、印度佛教涅槃观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被认为是判断佛说与非佛说的标准,涅槃寂静印指的是依照佛陀教理最终达到的无苦、安稳、寂静的理想状态,此涅槃与婆罗门教之不同在于,佛教否定一切“常见”与“断见”,认为“梵”仍是一种存在形式。
三法印虽是原始佛教思想,印顺长老认为三法印其实不仅开出了后来的大乘佛教,还代表了三期佛教的发展,即后来佛教中三家的中心观念都可以回归到三法印上,就是每个法印引出一系的思想,如三藏之教——小乘的无常的中心论,到大乘佛教——大乘性空中心论,再到不共大乘教——一乘真常中心论。
本文下面讨论的涅槃含义在印度佛教中出现的变化也应该放在这种背景下去理解。
也就是说尽管大、小乘对于涅槃的解释在表面上存在差异,但从整个思想发展的脉络上是有一致性的。
佛教最初对涅槃的描述集中在早期四谛思想中的灭谛内,指“永断无明、欲爱等一切烦恼,一切苦皆消灭之审实不谬的状态;亦即涅槃境界。
” ,但涅槃到底是什么,一般人应该如何理解,在早期佛教中,佛陀似乎更加注重实践的直观体验,反对理论思辨,他认为人生最为紧急的事情是从苦中解脱,对于形而上的问题不与讨论。
世说新语原文及译文
世说新语原文及译文《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政权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一作刘道邻)次子刘义庆组织一班文人,集体创作的一本笔记体小说。
它以“段子集”的方式,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期间士族名人的趣闻逸事,精练生动,气韵流荡,不仅反映了时人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清谈放诞的风气,更将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魏晋风度”源远流长地传递了下去。
至于原文和译文,由于篇幅原因,我无法在这里提供全部的原文和译文。
但我可以提供几个原文的例子及其翻译:1. 原文: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
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
"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
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妇人之言,慎不可听。
"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译文:刘伶因饮酒过度而得病,非常口渴想喝酒。
他的妻子端来酒并烧毁了装酒的器皿,哭着劝谏他说:“你喝酒太多,这不是养生的方法,一定要戒掉啊!”刘伶说:“好极了,我自己不能戒掉,只有在鬼神面前祷告发誓才能戒掉啊。
你快去准备酒肉吧。
”他的妻子说:“遵命。
”于是把酒肉供奉在神像前,请刘伶祷告发誓。
刘伶跪着祷告说:“天生刘伶,以饮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妇人之言,慎不可听。
”说完便取酒进肉,结果很快又喝醉了。
2.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译文:谢太傅在大雪天里召集家人聚会,跟子侄们讲诗论文。
不久雪下得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世说新语原文附翻译
世说新语原文附翻译世说新语原文附翻译导语:《世说新语》,中国古代志人小说集,题为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实际是他组织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南朝梁刘孝标为其作注。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世说新语原文附翻译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陈仲弓为太丘长①,时吏有诈称母病求假。
事觉,收②之,令吏杀焉③。
主簿④请付狱,考⑤众奸⑥,仲弓曰:“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
考求众奸,岂复过此?”【注释】①长:县的行政长官。
大县为令,小县为长。
陈寔是太丘县长。
②收:拘捕。
③焉:代词,此处指代诈称母病的小吏。
④主簿:官名。
⑤考:查究,拷问,审察。
⑥众奸:指诸多犯法的事。
【译文】陈寔任太丘县县长,当时有个小官吏诈称母亲有病请假,事情被发觉,陈寔就逮捕了他,并命令狱吏处死他。
主簿请求交给狱吏查究他的其他犯罪事实,陈寔说:“欺骗君主就是不忠,诅咒母亲生病就是不孝;不忠不孝,没有比这个罪状更大的了。
查究其他罪状,难道还能超过这件吗!”2.陈仲弓为太丘长,有劫贼①杀财主②者,捕之。
未至发所③,道闻民有在草④不起子⑤者,回车往治之。
主簿曰:“贼大,宜先按讨⑥。
”仲弓曰:“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注释】①劫贼:强盗。
②财主:财货的主人,不是现代所说的有钱人家。
③发所:出事地点。
④在草:产妇分娩,也就是生孩子。
草,产蓐。
晋时分娩多用草垫着。
⑤不起子:生了孩子不养育,指溺杀婴儿。
⑥按讨:审察办理。
⑦“道闻民有在草不起子者”句:属于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有在草不起子者民”;另外,“到”属于名词活用作状语,译为“在半道上”。
⑧骨肉相残:此处指父母溺杀婴儿事。
⑨“盗杀”句:意指母子相残,违逆天理人伦,要先处理,而杀人只是违反常理。
【译文】陈仲弓任太丘县县长时,有强盗劫财害命,主管官吏捕获了强盗。
陈仲弓前去处理,还没到出事地点,在半道上听说有家生下孩子不肯养育的老百姓,就掉转车头前去处理这件事。
主簿说:“强盗杀人的事大,应该先查办。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意为“记录世间新鲜言语”,是南朝宋儒文学家袁宏伟编纂的一部鸿篇巨制。
下面是世说新语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其昔阙文之语曰:“瑕不掩瑜,儿不嫌母。
”盖自矜善会恶之害也。
今才子佳人,亦势不两立。
乃至朋友弟子之间,不信其事,见之虽矣,必伏热而出,因事类以逊。
国家有这样的人当居之,家门有这样的子应当纳之。
翻译:古时候有一句文言文说:“瑕疵无法遮盖美玉,孩子不会嫌弃妈妈。
” 这是说人往往矜夸自己的长处,终会遭受别人的嫉妒。
如今,才子佳人亦然,两者往往难以共存。
甚至朋友和弟子之间也难以彼此真心相信。
即便亲眼所见,必然抑制住自己的热情,客套地说话以示谦逊。
这种人应该用来担任国家的重要职务,这样的人应该纳为家门之亲。
原文:燕武公門生,有口辩,燕人生敬之。
燕召而问曰:“辩所以好之何也?”對曰:“以得人有己之道。
”召又问曰:“好之何也?”對曰:“直使人不敢以奸请。
”曰:“的罢,勉之!”公曰:“子不见刘须乎?夫须独有雷霆之言于江、湖、府,奈何?”弘曰:“乃亦鲤也,独善其身耳,若有贼艳之言,见‘己’不即热也!犹龙在河也。
”公笑而终。
翻译:燕武公的门生,口才很好,燕国的人都尊重他。
于是燕国大夫召唤他,问道:“你们为什么喜欢他(这位学生)?”他回答说:“因为我们能从他身上学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
”召唤他第二次问道:“为什么喜欢他(这位学生)?”他回答道:“因为他直率,使人不敢用狡诈的方式去请求他。
”大夫说:“好吧,你去努力吧!”公爵说:“你没有见过刘须吗?刘须一人在江湖间真是雷声大雨点小啊,他怎么了?”那名门生说:“刘须和鲤鱼一样,只顾自保命,若有坏人称赞他,他不会立刻热乎于对方的。
他就像河中的龙一样。
”公爵笑了,对话结束。
上述两段原文描绘了世人对于人才与才智的评价,并通过反问和对话的方式传达了一些乡土智慧。
燕武公门生那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才能在他能言善辩时更能展露出来。
政府要重用那样有口才的人才,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征服别人。
世说新语原文与解析
世说新语原文与解析世说新语是唐代文学家刘义庆所著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许多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和琐事。
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对唐代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的生动描绘。
本文将对世说新语的原文进行解析,并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深意。
第一篇:稽古第一太子文学弘正楷籍,解析:这句话描述了太子的学习之道。
其中“太子文学”指的是太子身份高贵,具备才学,而“弘正楷籍”则表示他努力学习,著书立学的决心。
深意: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对于太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古代提倡的“文武全才”中,太子们需要通过学习来增长才华,以备将来继位。
第二篇:容止何况主人面容,天然自如,不戚于属意。
解析:这句话旨在描述一个人的容貌和气质。
其中“面容,天然自如”指的是此人的容貌是天生的,无需修饰或伪装;而“不戚于属意”则表示他不受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所左右。
深意:这句话传达了一个人应该保持真实和自然的态度。
无论外貌如何,都应该心态平和,不受他人的评判或偏见影响。
第三篇:贾琏撰丧志告酬学诸公,解析:这句话描述了贾琏为了表示哀悼之情,撰写了一篇志文,并准备在亲友面前宣读。
深意:这句话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丧礼的重视。
通过写丧志表达哀悼之情,显示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对亲友的关怀。
第四篇:魏公进京,庖羲宰牛不与魏官人語。
解析:这句话描述了庖羲在魏公进京的时候,为了表示尊重和礼貌,并没有与魏官人交谈。
深意:这句话体现了古代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和尊卑秩序。
庖羲作为一名被封为牛宰的官员,不愿越级与魏公进行谈话,表现出尊卑有别的风尚。
第五篇:贾季询释奠季询曰:“凡为祭祀之礼,先知是非。
不及三品官,弗与饮食。
”解析:这句话描述了贾季询在进行祭祀时的一种礼仪要求。
他表示,只有达到三品官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与他一同享用祭祀的食物。
深意:这句话映射出古代社会中的官职等级制度,并强调了祭祀礼仪的重要性。
只有地位相当的人才可以一同参与,并体现了尊卑有别的传统。
通过解析这些世说新语的原文,我们可以了解和研究唐代社会的文化和风俗,同时也能体味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大智度论白话译
大智度论(白话译):
1.【原文】:佛在灵山会上,坚意菩萨请法,佛让转问大目犍连,目连说:我正
问阿难尊者,佛法义理,深妙难解,阿难口才又好,说出的话都很好听,我不如他,我没有什么可说的。
【白话译】:佛在灵山会上,坚意菩萨请求佛说法,佛让转问大目犍连尊者。
目连尊者说:“我正要问阿难尊者佛法义理的深刻奥妙之处,实在是难以理解。
阿难尊者口才很好,说出的话都很好听,我不如他。
我没有什么可说的。
”
1.【原文】:佛对坚意菩萨说:不要这样说!千万法门中,以布施为第一。
一切
诸佛从布施中成就。
大布施有三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三者无畏施。
若人行此三种布施,此人福德不可量计。
【白话译】:佛对坚意菩萨说:“不要这样说!千万法门中,以布施为第一。
一切诸佛从布施中成就。
大布施有三种:一是财施,二是法施,三是无畏施。
如果有人行这三种布施,此人的福德不可量计。
”
1.【原文】:坚意菩萨问:什么是布施?
【白话译】:坚意菩萨问:“什么是布施?”
1.【原文】:佛回答说:以己财宝,给与他人;以己法门,教给他人;以己无畏,
解除他人恐怖畏惧。
这三件事都是布施。
【白话译】:佛回答说:“以自己的财宝给与他人;以自己的法门教给他人;以自己的无畏解除他人的恐怖畏惧。
这三件事都是布施。
”。
先秦-涅盘经《盲人摸象》原文、翻译及注释
先秦-涅槃经《盲人摸象》原文、翻译及注释原文:盲人摸象先秦-涅槃经有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
”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即唤众盲各以问之。
“汝见象类何物,”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根”。
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
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臼”。
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
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翻译:有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
”有个大王对他的大臣说,”你牵一头大象来个各个盲人展示一下。
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即唤众盲各以问之。
“众盲人各自用手触摸大象,大王就叫来众盲人,一个个地问他们:“汝见象类何物,”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根”。
”大象像什么东西呀,“触摸象牙的盲人立即回答说,”大象的形状像个大萝卜根。
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
“其中,触摸大象耳朵的盲人说,”大象像个大簸箕,“其中,触摸大象头的盲人说,”大象啊,像石头。
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臼”。
“其中,触摸大象鼻子的盲人说,”大象像一头粗一头细的杵,“其中,触摸大象脚的盲人说,”大象像舂米的木脊。
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
“其中,触摸大象背部的盲人说,”大象像床,”其中,触摸大象腹部的盲人说,”大象像个大大的淘瓮。
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其中,触摸大象尾巴的盲人说,”大象像根绳子。
注释:〔萝菔〕萝卜。
〔箕〕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
〔杵〕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用于舂米等。
〔臼〕用石或木制成的舂米的器具。
〔脊〕这里指背部。
〔瓮〕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
世说新语中的人生哲理
《世说新语》是一部关于古代文人名士的言谈逸事集,记录了从汉末到晋末的许多遗闻逸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以下是一些《世说新语》中的人生哲理的例子:德行第一:在《世说新语》中,许多故事都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
如“陈蕃愿扫除天下佚名”的故事,表达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强调个人修养和积德行善的重要性。
又如“周处除三害”的故事,表达了“人不可以无自知之明”的道理,强调要有自知之明和知错能改的品质。
言多必失:在《世说新语》中,有许多故事都告诉人们言多必失的道理。
如“孔融让梨”的故事,表达了“多言多败”的道理,强调要慎言慎行。
又如“杨修啖酪”的故事,表达了“为人作嫁衣裳”的道理,强调不要过于张扬和卖弄。
志存高远:在《世说新语》中,许多名士都有崇高的志向和追求。
如“曹操称象”的故事,表达了“用人之才”的道理,强调要善于发掘和利用人才。
又如“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表达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坚守节操:在《世说新语》中,有许多故事都强调了坚守节操和保持气节的重要性。
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表达了“人不可以无尊严”的道理,强调要有高尚的气节和尊严。
又如“嵇康弹琴赋诗”的故事,表达了“人不可以无雅趣”的道理,强调要有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
知足常乐:在《世说新语》中,有许多故事都告诉人们要知足常乐的道理。
如“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表达了“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的道理,鼓励人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享受生活的美好。
又如“石崇与王恺争豪”的故事,表达了“人不可以无自知之明”的道理,强调要有自知之明和知足常乐的心态。
总之,《世说新语》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这些故事和逸事不仅对古代文人名士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现代读者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世说新语·术解第二十第十九原文注释及翻译
世说新语·术解第⼆⼗第⼗九原⽂注释及翻译 本篇记载着⼀些有特殊技能的事例,每⼀⼩篇讲的具体内容都是不⼀样的,但是都是围绕着这样⼀个主题来的,现在我们就⼀起来看看这⾸诗具体写的什么吧。
【题解】术解,指精通技艺或⽅术:第1 则记通晓⾳乐、⾳律的事,第2 则记能从煮出的菜蔬⾥品尝出是⽤什么样的柴⼈煮的,第4 则记善解马性,第9 则记善于品酒,都是各有专长。
其余的属于通晓⽅术,包括医术(第10、11 则),占⼘(第8则),星相(第5 则),堪舆(即看风⽔,第3、6、7 则)等。
有的⼈通晓⼀术或数术,这⾥说的郭璞传说就有异能,于⽅术有精妙之处。
古⼈颇好⽅术,于占⼘等很迷信,不过是⾃欺欺⼈罢了。
(1)荀勖善解⾳声,时论谓之暗解①。
遂调律吕,正雅乐②。
每⾄正会,殿庭作乐,⾃调宫商,⽆不谐韵。
阮咸妙赏,时谓神解③。
每公会作乐,⽽⼼谓之不调。
既⽆⼀⾔直勖,意忌之,遂出阮为始平太守④。
后有⼀⽥⽗耕于野,得周时⽟尺,便是天下正尺。
荀试以校⼰所治钟⿎、⾦⽯、丝⽵,皆觉短⼀⿉,于是伏阮神识⑤。
【注释】①荀勖(xù):晋代初年任中书监、侍中。
曾经掌管⾳乐,校正⾳律。
暗解:⾃然领会;说不出道理的领会。
②律吕:⾳律。
雅乐:古代帝王⽤于祭祀、朝贺、宴享等⼤典的乐曲,要求中正和平、典雅纯正,故称雅乐。
按:汉未纷乱,雅乐亡失。
荀勖重新制作正⾳的律管,但因为古今尺⼨长短不同,所以不易和古律相应。
③阮咸:阮咸曾任散骑侍郎,妙解⾳律,善弹琵琶。
荀勖每逢和他谈论⾳律,都⾃以为远远⽐不上他。
阮咸认为荀勖所作新律声⾼,⾼则悲,不合护和。
神解:融会贯通的领会。
④直:使之直、正确;纠正。
⑤⿉:黄⽶。
按:古代把⼀百粒⿉排列起来的长度认做⼀尺,⽤这个标佳尺⼨来制律管。
【译⽂】荀勖善于辨别乐⾳正误,当时的舆论认为他是暗解。
他于是调整⾳律,校正雅乐。
每到正⽉初⼀举⾏朝贺礼时,殿堂上演奏⾳乐,他亲⾃调整五⾳,⽆不和谐。
阮咸对⾳乐有很⾼的欣赏能⼒,当时的舆论认为他是神解。
来自邢台的成语典故40条
来自邢台的成语典故40条邢台是一座历史名城,有3500年的建城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很多成语来自邢台。
领略一下吧。
下面的40个成语都和邢台有关哟。
1.【破釜沉舟】2.【作壁上观】3.【以一当十】4.【代人捉刀】5.【阳春有脚】6.【生吞活剥】7.【鹿死谁手】8.【饱以老拳】9.【雨过天青】 10.【舌灿莲花】11.【顽石点头】 12.【民脂民膏】13.【铁石心肠】 14.【珠圆玉润】 15.【淡扫蛾眉】 1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17.【傅粉何郎】 18.【秽言污语】 19.【锻炼周纳】 20.【大儒纵盗】21.【酒池肉林】 22.【长夜之饮】 23.【禁中颇牧】 24.【冯唐白首】25.【漆身吞炭】 26.【士死知己】 27.【堕甑不顾】 28.【雕虫小技】29.【出将入相】 30.【万古留芳】 31.【身无可击】 32.【死有余辜】33.【拨烦之才】 34.【家常便饭】 35.【秽言污语】 36.【安邦定国】37.【壶中天地】38.【雀儿肠肚】39.【重赏之下,必有死夫】40.【谦虚谨慎】来自邢台巨鹿大战的成语1.【破釜沉舟】释义:釜:锅。
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2.【作壁上观】释义:壁:壁垒。
观:旁观。
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3.【以一当十】【解释】:当:相当。
一个人抵挡十个人。
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这三个成语都出自于《史记》描述的巨鹿大战中,邢台,秦时属巨鹿郡。
历史上有名的巨鹿大战发生在邢台的巨鹿、平乡一带。
秦朝末年,群雄纷起,项梁、项羽立楚怀王的孙子心为帝,也称作楚怀王,定都于盱眙。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初于闻中:最初是由耳根闻性中,下手来修,以耳根为所入之妙门.这“闻中”二个字,要特别注意.不是肉耳之中,不是耳识之中,亦不是意识之中;而是不生不灭(de)闻性,亦即如来藏性之中.入流亡所:入流是入流照自性,不向外驰求,心光时常内注.出流是攀缘外尘.攀缘外面声尘,便是生死轮回结缚.不要跟声尘跑,而是收拾身心,回光返照,反闻闻自性,入圣人之法性流.忘却外边声尘,没有动相,就解除第一个动尘之结,叫做入流亡所.亡即解脱,所是声尘.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既亡动尘,还要再反闻入流,不能住于静境,因静境是色阴区域.直到动静二境都不生,才能达到所入既寂.这时第二个静结亦解了.声尘完全寂灭,动静二相都了然不再生,就破了色阴.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根结既解,渐次再修,增加定力,则能闻之根,亦随所闻而俱尽,没有能受和所受,解去第三个根结,同时亦破了前五识(de)受阴.尽闻不住.觉所觉空:能闻和所闻既消尽,还有知觉,还有我相,故要再修,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达到知亦不知,觉亦不觉,觉所觉空(de)时候,就解除第四个觉结.这时能觉和所觉都没有,就全无执着,亦破了第六意识(de)想阴.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能觉与所觉既空,还要再修,参究空何所依,至到觉空极圆(de)时候,能空与所空都消除净尽,就解开第五个空觉,同时亦破第七识行阴.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能空与所空都灭,还有个灭字.有灭就有生,故要再修,直到生相和灭相都消尽,才解除第六个灭结.同时亦破第八识阿赖耶识(de)识阴.生灭二字,总指诸结,因动灭静生,静灭根生.根灭觉生,觉灭空生,空灭灭生,六结就是生灭法.灭相最难解,要灭相全消,才能达到不生不灭,才能亲见本来面目.现在六结尽解,五阴全破,妄尽真露,就是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得证圆通了.耳根圆通法门--元音老人甲、修证法要观世音菩萨于“楞严经”耳根圆通章中对我们说:‘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我们修法用观世音菩萨耳根圆照,返闻闻自性(de)方法来做功夫最易得力.因为我们娑婆世界(de)众生,耳根在六根中最灵敏、最锐利.用之修行,故极易成就.我们在修法时要一切放下,集中心力倾听自己心念咒(de)无声之声,要一字一字听得分明,才能把整个身心—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全都摄牢而不起妄念,从而证入三昧,打开本来,亲见佛性.我们修心中心密法,就是把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两位菩萨(de)用功法门合起来进行(de).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念佛时说:念佛须‘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现在用观世音菩萨所选择(de)六根中最利(de)耳根,统摄其他五根(de)方法来绵密持咒,也就是照大势至菩萨所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de)教导法修行.这样就把两大菩萨(de)用功方法合为一体来进行了,故最易成就.现在让我们来对照一下观世音菩萨是怎么用功观照成就(de).他说:‘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观世音菩萨最初用功夫是用耳根返观自己能闻声音(de)闻性.而我们持咒时心念耳闻也是同样(de)返观自性.当我们持咒时,静听每个咒文(de)字音,就把整个身心置于闻性之流了,将身心放于能闻(de)法性当中去,就是‘入流’.‘入流’有几种解法,其中一种讲法是一个耳朵听进去,从另一个耳朵出来,意指入进去就流掉,不停在心里面,照字羲上解也讲得通.另一种说法是入流就是‘逆流’,意指声音来了不顺音声流浪,不跟声音跑,这也讲得好.(初初(de)入流方法是不跟声音跑).正确(de)解释‘入流’应该是将整个身心置于闻性之流—置于能闻声音(de)法性当中去.‘亡所’就是外面(de)客观环境(如声音)就全都消融了,能做到‘入流亡所’,身心就定下来啦,不为外界环境干扰了.所以做功夫第一步要做到心念耳闻,才能抓住妄念不随之流浪,才能入定.观世音菩萨接下来讲:‘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就是我们做功夫做到能念之心停息了,妄念不动,咒语念不出来,要勉强提也提不出来.这时候就不要再提咒语了.‘所入既寂’就是我们(de)妄心寂然不动了.念头停止不妄动,那就没有什么动静二相了.动静二相是相对而有(de),既没有什么动、乱,故也没有静寂了.‘了然不生’者,虽然没有动静二相,但是,不是如木石一般(de)没有知觉,而是了然不生.我们用功处于定中时咒语就不必再提,只静静地看着它,看这一念不生,寂静而了然(de)是谁此时动静二相虽然了然不生,但是还没有化空,还有不生(de)一念在.再进一步,观世音菩萨告诉我们:‘如是渐增,闻所闻尽.’这时候功夫已做到闻与所闻统统没有了,处于寂静(de)禅定中非常快乐,非常轻安宁静,非世间乐事可与媲美.但不能停留在此乐境中,一有留住就不能前进见不到本性了.我们做功夫到这地步,往往发一点小神通,便沾沾自喜,以为到了家,哪知还相差甚远,所以观世音菩萨接下来说:‘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假如此时我们放大光明,或见佛菩萨现身,乃至其他许多(de)神妙境界,都不可动心,都不能理睬他,一有住着,非但不能见性,还有着魔(de)危险.假如出现什么恶境界或鬼魔现前也不要惊怖,这些现象都是虚妄相并非实有.一者可能是业障幻现,二者或许是护法神考验你,看你幻境当前动不动心.总之,这都是假相,不要怕,也不要理他就无事了.‘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简单地说,就是当能闻与所闻净尽而深入禅定得某些乐受或小神通时都不能住在这里面而裹足不前.要一点境界都不住—不论什么善境界恶境界都不住,将其化空.更进一步将‘尽闻不住’之觉也化空,才能将能觉之心与所觉之境完全空掉.因为能觉与所觉还是相对(de)妄觉,不空掉它是不能见性(de).但妄觉化空还有空在,空仍是幻影,而且有能空与所空相对(de)幻觉,这就是无始无明,也须照破它.所以观世音菩萨进一步说:‘空觉极圆,空所空灭.’就是能空所空—相对(de)幻妄都消灭了,达到一丝不挂,一法不立,净裸裸、赤洒洒(de)境界,才能彻见真心.我们修法修到极处,忽然能念之心与所念之咒或者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一时脱落,这是好消息到来(de)时刻.此时乃千钧一发之机亟须猛着精彩,看这无心可心,了了分明(de)是谁还是自己本来面目否稍一停机伫思,即被它影子所惑;如当机立断一把擒来,即亲证本性矣.但修道人往往错认空顶好,一点都没有最安静,住在空上,不思前进.殊不知这是一条岔路,一着空就落于‘无记’—死在那里就完了.禅宗诃斥住空(de)行人为‘黑山背后鬼窟里,冷水泡石头.’这种人是永远不会见性(de).所以空也须消灭掉.进一步才能达到—‘生灭既灭,寂灭现前.’(de)境界,才能见到本性.所谓‘生灭’是指一切事、一切物、一切相、一切念头,因为这些都是有生灭(de).这些生灭(de)东西都消尽、外加空也消殒了,那不生不灭、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增不减(de)佛性才能现前,这才是真证见本性.我们修法修到能所双亡—能念之心、所念之咒一时脱落,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起消殒,虚空也粉碎时,就豁然开朗亲证本性了.那么证见本性后是否就完全到家了呢也没有,因我们多生历劫(de)积习深重,非上上根人不能一悟就彻(de),尚须历境练心,消尽妄习,才能挥发神通,圆证佛果.得有个‘理属顿悟,事则渐修’(de)过程,所以还要做绵密保任功夫,除尽妄习,才能大放光明,朗照十方,证到观世音菩萨所证(de)‘十方圆明’(de)胜果.乙、保任证道要诀一、一念不生处,了了分明(de)灵知即当人(de)佛性.学人果能于此不惊不怖、深信不疑,立定脚跟,安住保护,净尽妄习,圆证佛果,诚非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种善根,而是无量佛所种诸善根.二、观照就是回光返照,向心内看,不是向外看,观这一念不生处(念头未起处)念头起来就看见,不理睬它,不随之流浪.这一步最要紧.如念头起来看不见,就不行了.证见本性后,要于行、住、坐、卧处观照保护,‘外不为境牵,内不随念转’即为最好(de)保护法.念起不住,不随之流浪不停,即为无念.不是压念不起,亦不是将一念不生(de)时间拉长为无念.三、平时应缘接物,须‘于事无心,于心无事’.就是做事之时无第二念,既无患得患失之心,亦无毁誉成败之念.事情做过了之后心中毫无挂碍,如未做过一样.而不是逃避事情,死住在无事匣里.四、证见本性后,所有妄心、妄想、妄念皆化为真心(de)妙用.妙用与妄作(de)分别即在‘有住’与‘不住’之间,住即妙用化为妄作,不住即妄作摄为妙用.五、做保任功夫,先须绵密保护,于一切时不忘记,继须于保时不死守,后于不守时能化.六、能在事境中精勤磨练,于行、住、坐、卧当中不断做去,三、五年决可打成一片,不求神通而神通自发.七、无所求,无所得,能入佛亦能入魔斯真到家矣.行人往往着在神通上,以为未发神通不为见性.这是极大(de)错误.须知能立稳脚跟不为妖言魔语所惑,时时处处潇潇洒洒、自自在在,得真实受用,即是最大神通.八、心地法门,是诞生王子.在心地上做功夫,将来一定成佛.其他任何有相殊胜法门,俱系外围功勋位,纵或发什么大神通,也只能立功受奖俯首称臣,而不能成佛.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此是妙三摩,从根解结之正行,一门深入之次第.前佛令选择圆根,已密示耳门,于解结次第中,但列三空,意含六结,故观世音,陈述圆通,具示从浅至深,层次分明;解六结、破五阴,以彰修证了义.上发菩提心是愿,此是依愿所起之行;上秉受法门是教,此即依教所起之修也.初于闻中者:即最初乃于耳根闻性之中,下手起修;以耳根为所入之妙门,以闻性为所照之理境.从根中本觉妙理,起如幻始觉妙智;以智照理,闻熏闻修也. 此闻中二字,首宜拣别分明,不可错用因心.一非肉耳之中,以肉耳浮尘色法,不合决定义门.二非耳识之中,以耳识随念分别,固非菩提正因.三非意识之中,以意识生死根本,正是圆通障碍.故阿难请求佛定,佛即三番破识,欲令舍而去之;十番显见,欲令取而用之.眼耳虽别,其性则同.今此闻中,即佛所显之见中也;又即如来,广会四科,遍融七大,所显三如来藏性之中也;又即如来所显,圆湛不生灭性,朗照万法,不偏空有,中道之中也.若能于此体察分明,依之为本修因,自可圆成果地修证.入流亡所者:古观世音佛,教示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观世音菩萨,依教起修,初从闻中下手,即闻慧.此句至生灭既灭,即思、修二慧;寂灭现前,即入三摩地.入流是对出流为言,耳根顺闻出流奔声,即结缚之元,反闻入流照性,即解脱之本.故诸佛异口同音,告阿难言: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非他物,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观世音秉教所修之法门,正合本师释迦,十方诸佛之意旨.入流:以观智为能入,耳门为所入,入即旋反闻机,不出流缘声,而入流照性也.又即逆彼无始织妄业流,随顺耳根闻性真流,入流即是思慧,更兼修慧.用观智思惟修非识心分别思惟,能闻世间音声者是谁亦即参究工夫,同前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而断三缘.但提起一段疑情,蓦直参去,参闻者是谁,绵绵密密,无有间断.声动时,参闻声者是谁声静时,参闻静者是谁即同宗门下,参看话头,一切时,一切处,不离一句话头.但彼多用意根,此专用耳根,为稍异耳.同是智光内照,如佛所言,汝但不循动静等尘,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则智光不外泄,所有声尘,不期亡而自亡耳,故曰:入流亡所.入流、即是合觉,亡所、即是背尘,背尘合觉,为本经妙修行路,至简要、至巧妙之修法也.亡所:但于六结中,先解声尘之动结有声为动,祗是初步工夫,而得相应.此之亡所,并非声尘销灭,惟定功得力,而得离尘工夫,则声尘不亡而自亡矣入流,是修证圆通总诀,亡所、是但得初步效验;如永嘉禅师所云:流非亡所而不入,所非入流而不亡,亡所则入流而亡入流则亡所而入,凡修禅功者,贵在入流耳. 余二十一岁,由闽航海来苏,参常州天宁开和尚学习禅功,参‘如何是我本来面目’一句话头,放下一切思想,提起一段疑情,连参三年,誓见自己本来面目,了明生死大事.至二十四岁冬,在禅七之中,专切参究,乃至饮食不知其味,一切时处,心光皆照一句话头,至第十日下午,二板香止静后,参究得力,身心忽空,内外虚融,定境法乐,非言语所能形容,一动喜心,定境即失.后于别枝香,欲求定境再现,皆不可得.禅七考功时,将是事陈白冶公和尚.则曰:‘汝自后有求定境复现否’答曰:‘有’.乃警之曰:‘切不可求,若求则魔得其便,汝将为魔眷矣’复问:‘如是境界好否’公曰:‘不作圣证之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此不过用心得力,暂得轻安,从此进修,不着不求,悟证有望.’后阅本经,五十种阴魔所述,知善知识,不可不亲近也.至二十八岁,参浙江宁波天童寺寄禅和尚,亦在冬月禅七之中,勇猛精进,生死心切,于第八日晚,定境复现,较胜于前,其乐亦胜.自此深信,宗门中自有奇特事在,后阅楞严经,于向所未通者,无不明了,又信本经为禅门关钥,更复悉心研究,定能发慧,其语亦有征矣余惜后为丛林供职,重兴道场,办理慈善,主持佛教会务,以致自误禅功,未明本分上事,虽承缁素群推,楞严独步,何异说食不饱,数宝常贫也.又入流亡所,实非闻性断灭,但以专切反闻,回光返照,心光内注,所有动尘,一一皆亡,闻性不灭.前佛有云: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也.然动尘已灭,诤尘方现,终日惟闻静尘之境,当知静尘亦是结,亦宜解除,仍旧不舍思、修二慧,不缘所闻静尘,参究能闻静尘者是谁静尘是境,闻性是心,若闻静尘,还是出流,反闻能闻是谁方是旋闻与声脱也.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者:上亡所,是解‘动结’,此三句乃解‘静结’,动相不过并言而已.首句所字,即牒上亡所;入字,即仍旧入流.谓所有动尘虽亡,仍是反闻入流,不舍本修,不住静境;此静境即是色阴区宇,如明目人,处大暗室.既寂之寂,非是境静之寂,乃是动静二尘,到此俱寂之境.然所入既寂,则动结与静结俱解,声尘全泯,故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此了然不生,即动、静二种尘相,了不可得也;此二句亦即既寂之注脚也.而工夫到此,声尘动静二结俱解,则色阴破矣如是渐增,闻所闻尽者:此解‘根结’.如是、指法之词,指上反闻离尘,思修二慧,尘中二结已解,根结斯现,此根乃聚闻于耳,结滞为根之根,亦复是结,亦当解除.仍照如是本修之法,渐次增进,加功用行,定力转深,所闻动静二尘,既已了然不生,能闻之根,亦随所闻以俱尽.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到此则根结亦解,无有能受所受,则受阴破矣根尘既销,识无从生,则想阴亦于此破矣即佛前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正齐于此;以尘亡根尽识泯,人无所依故.此中三结,亦即佛示,六结生起次第中所云,劳见发尘,今粗三结已解,则尘不复发,见不复劳矣尽闻不住,觉所觉空者:此解‘觉结’.尽闻二字,是牒上能闻与所闻俱尽,根尘双泯之境,六用不行,惟余一觉.若住此境,但得我空,未得法空,则永堕无为深坑.不住者,仍复加功用行,进观闻性.下句为新证之境,正脉云:尽闻之后,根尘迥脱,湛一无边之境现前;故今言觉者,即照此境之智也;所觉者,即此湛一之境也.尽闻若住入则境智恒对,能所仍存,终为胜进之障,即沩山所谓:具足心境也.今言觉所觉空者,谓能觉之智,与所觉之境,二俱空寂,泯然无复对待也.觉是智分,乃属般若,智能契理如何亦空当知此破法执,若吝惜此智,不肯放舍,即是一种爱智之法爱,亦复是结,亦当解除.圆觉经云:‘幻尘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智亦灭,幻智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彼文全同此之解结工夫.今此觉结,即彼幻智,亦即佛示,六结生起次第,智见妄发,发妄不息.今觉结已解,则知见不发,妄不相续矣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者:此解‘空结’.空即觉所觉空之空,觉即能觉之与所觉,由有此空,空彼能所二觉,则觉结虽解,空亦是结,亦当解除;以能空所空,二俱宛在,空性未圆,若恪惜空理,不肯放舍,即是爱理之法爱,还要入流照性,加功用行,参究空何所依究而极之,以求圆满空性.空所空灭者:非惟所空之智境灭,即能空之空亦灭.如以木钻木,火出木烧,二俱灭矣.今空结已解,则行阴破矣亦即佛言,空性圆明,成法解脱,正齐于此,已得俱空之境.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者:此解‘灭结’.生灭二字,总指诸结而言.动灭静生,静灭根生,根灭觉生,觉灭空生,空灭灭生,六结皆生灭法,故灭结亦当解除.此结不解,恒住俱空之境,犹为圆通细障,即同‘百尺竿头坐(de)人,虽然得法未为真,百尺竿头重进步,十方刹土现全身.’惟是此结,最难解除,禅门谓之末后牢关,到此境界,不肯进步,又谓之贴肉布衫难脱,此结一解,则可亲见本来面目矣. 同圆觉经,迷智四相之寿者相.一我相,心所证者,以所证涅盘,认为我体.二人相,心所悟者,悟知所证之非.三众生相,心所了者,了前悟证俱非,四寿者相,心所觉者,觉前前非,认己为是,即住此相中,深生法爱.譬如有人,不肯断命,祖师门下,谓之命根不断也. 故仍须入流照性,返穷流根,灭相迥脱,至不生灭,方是到家时节. 既灭者,即观智还元,一切生灭,悉皆灭已,此去更无可灭.此灭结,即佛前示,六结次第生起之第一结,由汝无始,心性狂乱;今六结尽解,五阴全破,狂心已歇,歇即菩提.亦即佛云:解脱法已,俱空不生,妄穷真露,寂灭真理现前.所谓寂灭者,此寂非对动之寂,从无始来,本自不动之寂也;此灭非对生之灭,从无始来,本自无生之灭也.虚心绝待,妙体孤圆,即如来藏,妙真如性,亦即一乘,寂灭场地,为真心之全体.前佛云: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上解六结,是从闻、思、修,此寂灭现前,是入三摩地,得证圆通.古观世音佛,所授之法,与释迦如来,解结修证,无二无别.既得寂灭现前,亲证藏性,而入首楞严三昧,当登圆教初住之位.下忽然超越之下,皆称全体所起之大用也.正脉云:通前次第解结一科,会于四卷末节:入流,即守于真常,亡所,即弃诸生灭;尽闻即根尘识心,应念销落;觉所觉空,与空所空灭,即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寂灭现前,即法眼清明,毫无差爽矣若会永嘉奢摩他文,入流即息念,亡所即亡尘,亦应仿其文云:‘流非亡所而不入,所非入流而不亡,亡所则入流而亡,入流则亡所而入.’此四句可齐动静不生.又云:‘亡所而入,则入无能入;入流而亡,则亡无所亡.’此四句根尘俱泯,可齐于闻所闻尽.又云:‘亡无所亡,则尘遗非对;入无能入,则念灭非知.’此四句无对无知,可齐于觉所觉空.又云:‘知灭对遗,一向冥寂.’此二句可齐于空所空灭.又云:‘阒尔无寄,妙性天然.’此二句可齐于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亦似吻合,而无闻矣但永嘉似乎都摄六根,或专摄意根,此经乃专摄耳根为异耳.又永嘉方谈最初销显,向后更有修治,斯经已谈深证高位,向后惟彰发用,今与合会而观,节文宛似,令知圆顿初后,无有异心,行者不可委为高位,视为不切己也.初于闻中入流亡所--黄念祖老居士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以上是观音依古佛之教,从浅入深(de)全部修习过程.也即是从三慧入大定(de)经过.“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正是从闻性下手.“初”指最初下手之处,“闻中”就是在闻性之中.“入流”,驰求声音叫作出流,不听外声返闻自耳(de)能闻之性叫作入流.“亡所”这是一个极重要(de)关键.眼睛看见红花绿叶,这些花叶就是所见,耳朵听到钟鸣鼓响,这音声是所闻,肉味是舌根所尝,孔子听了音乐,三月不知肉味,就是忘了舌根(de)所.声音无动于衷,是观音最初步(de)忘所.因为耳根能听就叫能闻,能闻(de)本性叫作闻性.这是单从耳根说,实际闻性也就是全体自性(de)作用.可见一下手用功,就是从本体上,从自性上用功.这是一个很深入(de)法门.有(de)人把它讲浅了.佛经涵义,你深入发挥是好(de).如果本是很深(de),你讲浅了,就不甚如法了.观音大士在闻性之中“入流亡所”,就是入了闻性(de)流,绵密相续没有间断,默照在闻性之中了.入了这个法性(de)流,就叫做“入流”.忘记了所闻(de)声,就叫做“亡所”.参究自心,在心光内,注在闻性中,入了流,忘记了所听到声音(de)尘,故称“入流亡所”了.这个地方是非常重要.“所”字呀,是修行(de)一个关键.在本章之前,佛弟子富楼那问佛:“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佛就指出,其关键应在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能所对立,扰乱生尘,引成尘劳烦恼,于是“起为世界,静成虚空”.可见清净本然之中,只因“立”了个“所”,于是出现山河大地,出现种种众生.问题都由于立了所.本经又说:“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所一立,心就不能再照了,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但众生一立了所,有了所见、所闻、所知,都有对待,一切成二,在这以后就不能照而只能想了.所以立了这个“所”就是众生入迷(de)根本.现在我们要回头,要觉悟,就必须从忘掉这个“所”开始.后头更有许多层次(de)“所”,一层一层地把这个“所”忘掉.第一步是什么呢先忘掉我们所闻(de)声音这个尘,把这个“所”忘了.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听见音声,就分别呀,这个音声是美呀是丑哇是噪音哪是乐音哪爱听不爱听啊这是顺我(de),是称赞我(de).这是批评我(de),毁谤我(de).于是许多烦恼都来了.由于所闻(de)声音,增加你很多烦恼.这个是什么呢这就是背觉合尘哪你本来是佛,本来平等,一切事究竟坚固.现在你就完全违背了,你就被这个声尘所迷惑,而生出无边烦恼,生出无量是非分别.这不正是背觉合尘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涅盘成佛——回味过去,把握
今天,着眼未来
曾几何时,我一直对未来充满憧憬,非常向往有朝一日,功成身就,在吾将老之时,能在子孙面前自豪地吹嘘自己的成就,心里那个美呀!可现如今,年纪愈大所面临的生存空间所带来的压力就越大,似乎我一夜之间迷茫了许多,我能成功吗?
就当鲁迅先生的训诫不乏在我耳中响起,“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我惶恐了。
说感觉到的在这个世界上,说句唐突的话:“当今这个社会,豺狼当道,狼行狗辈之徒纷纷秉政,忠诚义士弃政于荒野。
”走的路似乎越来越少,以致快撞到南墙。
我从来不悲观失望,因为过去曾经悲望过数十年,像行尸走肉般苟活于世间,也“死”过好几回,可惜阎王不买账。
年纪稍长,学会了看书,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觉得以前是多么的愚昧无知,给自己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觉得“大地就在我脚下,可任我飞翔!”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
自以为是的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
现在,我又迷茫了,似乎生命走到了尽头,前面是南墙,后面是豺狼,人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是在众亲人哭着离开人世的,人死了万念俱灰,病去如抽丝,人死如灯灭,相传古印度佛灭横躺的地方、修炼成佛的地方、通往极乐世界的必由之路、航向天堂的中转站——沙罗双树园就在南墙的后面;我痛彻了,是去撞南墙?还是喂豺狼?诸位同仁,可告否?
我去撞南墙了,使出全身之力,在撞南墙的那瞬间,我灵魂深处似乎看到了佛在向我招手,我往后看了一眼,却看见黑白无常在召唤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终于鼓起了勇气,撞上了南墙,如来高兴地说:“恭喜你!修炼成佛了!”
我似乎瞬间明白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道理,朝后瞥了一眼,黑白无常灰溜溜地走了,留下这么一句话:“哎,世间又少了一个傻瓜,天堂又多了一个累赘。
”
我问如来:“他们说的是真的吗?”如来笑道:“无我,自然就无人道,放下心魔,放下自我,去感受天堂的美丽,你计较因为你在意别人的评价!”于是乎我走进了所谓的“天堂”:记得古希腊神话记载着关于像中国世外桃源的地方,通过数百亿的光明,通过了数千亿的黑暗,位于冥界阿格隆河遥远的上游,列狄河彼岸无限的原野,死后,唯有被神选中的生物才能进入的乐园,那里没有饥饿,痛苦,纷争,烦恼,悲伤,从所有痛苦和烦恼中解除出来的永恒净土——
爱丽舍乐园(El’ysion)。
注:写下这段文字,我觉的可以解脱了,我痛失挚爱,她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中途过世了,我悲痛欲绝,用血泪去完成她的遗志。
诸位同仁,看这篇文章,要用心去体会在字行间背后深邃的思想哲理!犹如曹雪芹在为自己的《红楼梦》题跋的时候写的:一部醉红楼,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