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Ne r l nu y a d F n t n l e o sr cin,a u r 0 9 Vo. , . u a j r n u ci a c n tu t J n ay 2 0 , 14 No 1 I o R 0
・
专 家 笔 谈
・
糖 皮 质激 素 在 神 经 系统 疾 病 中 的应 用
B — o De a t n o u oo y o g i s i l T n J Me ia o l e Hu z o g Unv ri f S in e ia . t pr me t f Ne rlg ,T n J p t , o g i d c lC l g , a h n i es y o ce c Ho a e t
【 关键 词 】 糖 皮 质 激 素 ; 疗 ; 经 系 统 疾 病 治 神 【 图分 类 号1 R 4 ; 7 1 0 【 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1 1 0—1 X(0 9 O一0 60 中 71R 4.5 文 文 0 117 20 )l0 0 —5
Ap l a in o u o o tc se od i u oo i s a e Lj Li g c u ,LI Y n — u ,Y p i t fGl c c rio tr i n Ne r lg c Di s c o e U n — h n U i g h i ANG i g s a M n —h h。BU
an Te hn l gy , uh n 43 03 Chi d c o o W a 0 0, na
[ b t c] G u o o t o tr is G a ewi l s d i t etet n f e r lgcds ae .T eefcsa e A ) r d yu e h ra me t u o i i ss h f t r i d e n o n o e e
糖皮质激素应用及作用
糖皮质激素应用及作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在体内合成的内源性激素,也可以通过外源性给药的方式使用。
它作为一种强力的抗炎剂,广泛应用于临床。
糖皮质激素有许多重要的作用,包括抗炎、免疫调节、抑制过敏反应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和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给药,包括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关节内注射等。
在不同的临床情况下,可以选择适合的给药方式。
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疗程也因应用目的和疾病类型而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力的抗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活性,减轻炎症反应。
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来发挥作用,例如抑制炎症细胞的TNF-α、IL-1等细胞因子的合成,阻断炎症反应的传导通路。
这种抗炎作用使得糖皮质激素在许多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糖皮质激素还具有免疫调节的功能。
它可以抑制和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减轻过度免疫反应。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减少免疫抑制细胞的数量,影响炎症介质的产生和免疫反应的过程。
因此,糖皮质激素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是非常重要的,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克罗恩病等。
糖皮质激素还可以抑制过敏反应。
它可以减轻组织对过敏原的敏感性,降低过敏反应的程度。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过敏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减少过敏反应引起的炎症和痒痛感。
因此,在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如过敏鼻炎、过敏性皮炎等,糖皮质激素也常被使用。
除了上述作用,糖皮质激素还具有许多其他的生理效应。
它可以增加血糖浓度,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抑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胃肠道的蠕动等。
这些效应使得糖皮质激素也可以用于一些代谢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等。
然而,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长期或过度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皮肤萎缩、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要严格掌握剂量和疗程,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
吉兰巴雷综合征(’)
• 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疾病,主要损害多数脊神经根 和周围神经,也常累及脑神经
• 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血浆置换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 可使用甲泼尼龙・,,连用后逐渐减量,或地塞米松・ ,,
~为一个疗程 • 是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首选治疗药物 • 甲泼尼龙~・,静脉滴注,连续~后逐渐减量或直接改口服泼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 是最常见的真菌感染,病情重,病死率高 •பைடு நூலகம்回顾性分析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治
疗方案 • 前期治疗用两性霉素加氟康唑或氟胞嘧啶 • 后期治疗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配合使用 • 采用该方案的例患者治愈,在治疗中不仅
可以减轻两性霉素的不良反应并改善症状 ,对颅内高压及后期治疗中各种不明原因 的症状也都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尼松・(・) ,维持~月后逐渐减量 • 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连续,然后改为泼尼松・(・),
化脓性脑膜炎
• 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的脑脊膜炎症 • 采用严格、有效、大剂量、针对性、透过
血脑屏障的抗生素治疗 • 儿童患者使用地塞米松・・~, 暴发型的
成人患者也可使用,一般为地塞米松~・, ~,有助于减轻中毒症状及减少脑粘连
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 .
姜树东,王彦辉,李想.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的影响及其机理[].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赵永青,苏衍萍,韩凤岳.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神经元保护作 用的实验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周围神经疾病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吉兰巴雷综合征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亦称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 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一)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以时间和空间上的多发为其临床特点,以脱髓鞘为其病理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
临床主要分为4型:复发缓解型、继发进展型、原发进展型和良性型。
【治疗原则】目前尚无根治手段,主要是控制急性期的神经损害、预防缓解期的复发、对症支持和适当的理疗康复。
1.急性期治疗(主要以抑制和清除血液中的自身抗体,并且控制发作,促进恢复为目标):(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2)免疫球蛋白。
(3)血浆臵换。
2.缓解期治疗(主要以防止复发,改善神经功能为目标):(1)免疫调节剂:具有调节免疫,防止复发的作用。
(2)免疫抑制剂。
(3)对症治疗药物:抗疲劳、痛性痉挛、膀胱功能障碍、疼痛等。
非药物治疗包括患者及家属教育和多学科合作的早期康复治疗。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调节,减轻水肿,抗炎及改善神经传导功能的作用。
主要用于急性发作及复发,能缩短急性期和复发期的病程,但无远期作用。
1.甲泼尼龙:显效比较快,作用较持久,对于促进急性期发作的恢复优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其他糖皮质激素,可作为首选药物。
用法:500~1000mg/d,静脉注射3~5天,以后每3~5天减半量,直至60mg时改用泼尼松口服,并根据病情逐渐减量,直至停用。
也可以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500~1000mg/d,静脉注射3~5天,以后每日口服泼尼松60mg,在2~4周内减量直至停用。
2.地塞米松:以前常用,但因水钠潴留等副作用大,现已少用。
用法:20~40mg/d,静脉注射3~5天,以后每3~5天减半量,或改泼尼松口服直至停用。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急性发作和复发。
用法:起始剂量80IU/d,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连用7天,然后依次减半量,每次用3~5天,直至停用。
(二)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病。
临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横纹肌在活动时易于疲劳无力,经休息或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可以缓解,也可累及心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摘要】糖皮质激素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从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出发,探讨了其在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红细胞生成和代谢调节中的作用机制。
随后,结合当前临床应用现状和展望,探讨了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各种疾病中的潜在价值。
该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局限性。
对于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以及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替代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临床治疗带来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红细胞生成、代谢调节、临床应用、研究背景、临床应用现状、临床应用展望1. 引言1.1 糖皮质激素的重要性糖皮质激素是一类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包括抗炎、免疫调节、代谢调节等。
糖皮质激素在人体内具有广泛的分布和多样的生理功能,对机体的稳态维持和应激反应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它们在调控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有效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红肿和热感,对各种炎症性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糖皮质激素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可降低免疫反应的强度和范围,有助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还参与调节红细胞生成和代谢过程,对机体能量平衡和组织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糖皮质激素在维持人体内稳态、应对应激反应、治疗各种疾病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药物之一。
通过深入了解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可以更好地指导其在各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1.2 研究背景过去几十年间,糖皮质激素的机制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揭示了其在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红细胞生成以及代谢调节等多个方面的作用机制。
临床上糖皮质激素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肿瘤等。
目前对于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还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如何更好地平衡疗效与副作用,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大批医疗人员针对我国临床治疗药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索,从而有效推动了各类药物在临床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其中,作为重要的治疗药物之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过程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价值,对于患者健康的合理维系具有积极的推动价值。
大量临床数据显示,在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通过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医疗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实现身体各项指标的合理控制,对于患者生命安全的充分维系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在本文中,研究人员针对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旨在进一步实现对于相关医疗健康知识的有效普及,继而帮助人民群众对糖皮质激素实现更为深刻的理解。
一、糖皮质激素概述相关研究表明,作为人体机体内重要的调节分子之一,糖皮质激素对于人体生长发育、代谢以及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帮助人体实现对于应激反应的充分调节。
在临床过程中,此类药物通常被作为危重症患者急救过程中的首选。
在治疗药物方面常见的糖皮质激素主要包括泼尼松龙、丙酸倍氯米松、倍他米松、甲泼尼松、泼尼松、地塞米松以及氢化可的松等。
在药品用途方面实践表明,该药物具有较强的抗休克、抗过敏、抗毒、抗炎以及免疫抑制作用,有利于实现对于病理性免疫反应和免疫性炎症反应的预防。
此外,在临床过程中,大量数据显示,该药物对于任何类型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几乎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二、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一)免疫抑制相关调查显示,糖皮质激素可以对人体免疫过程中的多个环节造成抑制。
其中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有利于实现对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而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对B细胞转化过程造成抑制,从而降低抗体对干扰细胞免疫的生成。
与此同时,大量临床数据表明,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淋巴细胞数量,这一问题可能与淋巴细胞向血液以外的组织中移行有关,而并非是由于淋巴细胞溶解所引发。
(二)抗炎作为糖皮质激素临床过程中的重要性能之一,抗炎功能可以有效实现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对于炎性因子的充分管控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南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南糖皮质激素是一种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具有调节机体代谢、免疫和应激等多种生理功能。
在临床医学中,糖皮质激素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缓解。
然而,由于其副作用和滥用情况,其临床应用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南和原则。
本文将介绍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指南,以帮助医生、药剂师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视神经炎等。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方法包括口服、静脉注射和局部应用。
具体使用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剂量过大会导致副作用,剂量过小则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疗程:糖皮质激素的治疗疗程应视患者病情而定。
在达到治疗效果后,应逐渐减少剂量,直至停药。
给药方式:口服、静脉注射和局部应用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联合用药:在某些情况下,糖皮质激素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但联合用药时应谨慎,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副作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包括骨质疏松、消化性溃疡、继发性糖尿病等。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可能会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停药反应。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逐步减少剂量直至停药。
禁忌症:糖皮质激素对于某些疾病是禁忌使用的,如活动性肺结核、胃溃疡等。
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前应排除这些禁忌症。
儿童和孕妇:儿童和孕妇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特别谨慎。
在必要情况下,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注意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以降低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内源性激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它们类似于身体内分泌的激素,可以减少许多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糖皮质激素主要的作用之一是控制炎症反应。
当身体遭受创伤或感染时,炎症反应是身体的自然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和各种疾病。
糖皮质激素能够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和肿胀,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此外,糖皮质激素还可以影响免疫系统。
它们可以减少许多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从而降低身体对某些物质的敏感性,防止过度的免疫反应。
这使得糖皮质激素能够用于治疗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炎性自身免疫病等等。
总的来说,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炎作用:减轻疼痛、肿胀和其他炎症反应,如神经炎、皮肤炎、呼吸系统疾病等。
2. 免疫抑制作用:降低免疫系统的反应性,防止过度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3. 代谢作用:对骨骼、水和电解质平衡、糖代谢等有影响,可以影响体内代谢过程。
4. 抗变应原作用:阻断过敏反应,减轻过敏症状,如气喘、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等。
临床上,糖皮质激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1. 容易导致炎症反应的疾病,如过敏性疾病、皮肤炎、关节炎、哮喘等。
2. 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 感染、手术、创伤等后引起的炎症反应或组织损伤,如筋膜炎、胰腺炎、肾炎、脑膜炎等。
4. 组织移植后用于免疫抑制。
但需要注意的是,糖皮质激素也有一些副作用,如药物性糖尿病、水钠潴留、骨质疏松等。
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应当根据患者情况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糖皮质激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时间和使用目的,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是一类重要的内源性激素,也是一类常用的药物。
其主要功能包括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抗应激等作用。
糖皮质激素通过与细胞质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影响蛋白质合成、糖原合成、脂肪代谢、电解质和水平衡等多个生理过程,进而发挥药理学效应。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
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减轻炎症反应。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等。
糖皮质激素还可以减少炎性细胞的数量,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等。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过敏作用。
通过抑制过敏源(如花粉、尘螨等)引起的IgE合成和释放及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和迁移,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糖皮质激素还可以减轻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皮炎等)的症状,如鼻塞、打喷嚏、咳嗽、瘙痒等。
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它可以改变细胞免疫的免疫应答,在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T细胞的活化、分化和增殖,减少B细胞的抗体合成和释放。
它还可以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减少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溶酶体酶的释放。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应激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以增加机体对应激的耐受性,使机体更好地适应应激状态。
在急性应激状态下,糖皮质激素可以提供能量和维持血糖水平,以应对急性应激反应。
在慢性应激状态下,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机体的感受性,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
临床上,糖皮质激素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在炎症性疾病中,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如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在过敏性疾病中,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过敏反应和瘙痒,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和破坏,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在器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中,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器官的排斥反应,增加移植成功率。
糖皮质激素在疼痛科的应用-V1
糖皮质激素在疼痛科的应用-V1
正文: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强效的激素类药物,常用于治疗炎症和免疫系统相
关疾病。
此外,糖皮质激素在疼痛科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下面就详细
介绍糖皮质激素在疼痛科中的应用。
1. 糖皮质激素在神经病痛中的应用
神经病痛是指由于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的长时间、剧烈及难以控
制的疼痛。
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神经病痛的程度。
研究发现,糖皮质
激素对于神经纤维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天然杀伤细胞等的影响,有助于治疗神经病痛。
2. 糖皮质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患者往往伴有肿胀和疼痛。
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有助于缓解关节炎患者的症状。
但需
要注意,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也比较大,如果患者长时间或高剂量使
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等问题。
3. 糖皮质激素在手术后疼痛的应用
手术后,患者会出现疼痛、红肿等不适症状。
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抑
制炎症反应,缓解手术后的痛苦。
同时,糖皮质激素也可以促进伤口
愈合,减轻手术后的红肿和感染。
4. 糖皮质激素在结缔组织疾病中的应用
结缔组织疾病包括红斑狼疮、硬皮病、系统性硬化症等,它们常常伴
随着疼痛和炎症。
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反应,减轻结
缔组织疾病中的炎症和疼痛。
总之,糖皮质激素在疼痛科的应用范围很广,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能随意滥用。
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也需注意注意剂量和时间,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糖皮质激素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及展望
剂 量糖 不 仅 可减 轻 两 性 霉
素 B的 不 良反 应 . 还可 有 效 控 制 患 者 体 温 和 颅 内高 压 . 减 轻
脑 水肿 , 降 低死 亡 率 。但 也有 研 究 表 明 , 长 期 使 用 糖 皮 质 激 素 治疗隐球 菌脑膜炎 . 会 引起机体免 疫抑制 . 导 致 隐 球 菌 脑 膜
摘要 :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 、 抗休克 、 抗 过 敏 和免 疫 抑 制 等 药 理 作 用 , 但 其 在 神 经 外 科 的临 床 应 用 中 尚存 有 争 议 。本 文 总 结 了糖 皮 质 激 素 在 中 枢神 经 系 统感 染 、 脊髓损 伤 、 高 血 压 脑 出血 和 脑 创 伤 等 疾 病 中 的 应 用 进 展 . 并 展 望 了糖 皮 质 激 素 在 神 经 外 科 的 临床 治 疗 应 用 。 关键词 : 糖皮质激素 ; 神经 外 科 ; 应 用 及 展 望
p e r t e n s i v e i n t r a c e r e b r a l h e mo r r h a g e , b r a i n t r a u ma a n d o t h e r d i s e a s e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s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
Mo d D i a g n T r e a t 现 代 诊 断 与 治 疗 2 0 1 3 A p r 2 4 ( 4 )
.
药物与临床 ・
糖 皮质 激 素在 神 经 外 科 中的应 用 及展 望
郭杵 强(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广东 广州 5 1 1 4 0 0 )
Ab s t r a c t : Gl u c o c o r t i c o i d h a s ma n y p h a r ma c 0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 s , s u c h a s a n t i - i n l f a mma t o r y , a n t i — s h o c k , a n . t i — a l l e r g i c a n d i mmu n o s u p p r e s s i v e , b u t i t s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n e u r o s u r g e y r i s d e b a t a b l e . T h i s p a p e r
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1.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肿胀和疼痛。
它们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功能,阻断炎症细胞的活化和迁移,抑制炎症细胞的趋化性等,发挥抗炎作用。
2.免疫调节作用:糖皮质激素对免疫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炎症反应中,它们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减少外周白细胞数目,从而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
此外,它们还可以调节T 淋巴细胞的功能,抑制B淋巴细胞的活化等,调控机体免疫应答。
3.代谢调节作用:糖皮质激素对蛋白质、糖类和脂类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们能够刺激蛋白质分解,增加肝糖原分解,提高血糖浓度;同时还能够抑制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造成组织胞质内葡萄糖浓度下降。
此外,糖皮质激素还能够增加脂肪酸的分解和释放,导致体内脂肪酸增多。
4.钠和水盐平衡调节作用:糖皮质激素还具有调节体内钠和水盐平衡的作用。
它们能够使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增加,使尿量减少,尿中钠排泄减少,导致体内钠储存增加,水分潴留。
此外,它们还能够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一步增加水潴留。
5.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着直接的抑制作用。
它们能够影响脑垂体-下丘脑-垂体系统,抑制垂体前叶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使得垂体前叶激素水平降低。
同时,它们还能够直接作用于神经元,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神经传导速度。
总之,糖皮质激素在机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包括抗炎作用、免疫调节作用、代谢调节作用、钠和水盐平衡调节作用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等。
它们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代谢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等多个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然而,如果长期过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如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免疫系统功能降低等,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和控制。
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功能
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功能糖皮质激素是一类由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它们的生物学功能非常广泛。
糖皮质激素主要分为三类,包括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肾上腺皮质激素(cortisol)。
这些激素在身体中的调节机制非常复杂,它们通过负反馈机制来维持身体稳态。
1. 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减少炎症反应,包括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和减少白细胞数量,从而缓解炎症相关症状。
这种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如替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肝炎等。
2. 免疫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它们可以抑制B细胞和T细胞的活性,从而阻止抗原介导的免疫反应。
这一效应广泛应用于康复治疗中,如减少移植患者的免疫排斥反应。
3. 调控代谢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变糖代谢过程,从而增加血糖浓度。
它们通过抑制葡萄糖在组织细胞摄入和使用,同时刺激肝脏产生糖原和葡萄糖,从而增加血糖水平。
这一效应广泛应用于内分泌学中,如治疗糖尿病和肝保护剂。
4. 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糖皮质激素还可以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
它们可以促进肾脏保留水分、钠和钾,同时促进钠和钾在组织细胞中的迁移,从而维持体内的水和电解质平衡。
这一效应广泛应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治疗中。
5. 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糖皮质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它们可以影响神经元和神经递质的活性,从而影响注意力、记忆和情感反应。
糖皮质激素过多或过少会引起压力反应失常,导致抑郁、焦虑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总之,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功能十分广泛,这些功能与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密切相关。
糖皮质激素的复杂调节机制将维持身体健康状态的多个方面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是一类在人体内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的类固醇激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自从糖皮质激素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以来,其在抗炎、免疫抑制、抗休克等领域的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其作用机制的理解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依据。
我们将从糖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入手,介绍其在体内的合成、分泌和代谢过程。
随后,我们将重点探讨糖皮质激素的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包括其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二聚体的形成、核转位以及转录调控等关键步骤。
我们还将关注糖皮质激素在非受体介导的途径中所发挥的作用,如膜受体途径和线粒体途径等。
通过对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疾病中的治疗作用,以及潜在的副作用。
这些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发掘新的治疗策略,提高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本文的综述不仅对糖皮质激素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作为一类重要的甾体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理和药理作用。
自其被发现以来,一直是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与细胞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进而调控基因表达,发挥其生理和药理作用。
这种调控作用可以发生在转录水平,也可以发生在转录后水平。
在转录水平,激素-受体复合物可以进入细胞核,与DNA上的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Glucocorticoid Response Elements,GREs)结合,影响特定基因的转录。
糖皮质激素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一、引言糖皮质激素(GC)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的激素,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其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糖皮质激素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糖皮质激素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二、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1. 免疫调节作用: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能够抑制多种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2. 抗应激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提高机体对各种应激源的抵抗力,减轻应激反应。
3. 代谢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促进蛋白质分解、脂肪分解和糖异生,增加血糖浓度。
4. 血液系统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增加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
5. 脑功能作用:糖皮质激素对脑功能具有广泛影响,包括调节神经递质、影响神经元存活和再生等。
三、糖皮质激素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作用1. 抑郁症:糖皮质激素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
一方面,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浆中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往往升高,且糖皮质激素受体功能异常;另一方面,部分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缓解重性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因此,糖皮质激素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2. 焦虑症:糖皮质激素对焦虑症的治疗作用尚不明确。
有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减轻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焦虑症状。
然而,糖皮质激素治疗也可能导致焦虑症状加重,特别是在长期使用高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情况下。
因此,糖皮质激素在焦虑症治疗中的应用需谨慎。
3. 精神分裂症:糖皮质激素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
部分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
然而,糖皮质激素治疗也可能加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
因此,糖皮质激素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需个体化考虑。
4. 双相情感障碍:糖皮质激素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依据GC药理学基础、作用原理、适应证与禁忌证,在临床应用GC时 必须遵循相关原则,全面掌握临床适应证、合理用药方案并及时进 行随访及监测,从而促进GC的临床应用安全而有效
谢 谢!
也可使用,一般为地塞米松10~20mg・d-1, 3~5d,有助于减轻中 毒症状及减少脑粘连。
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M].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13, 238-239.
结核性脑膜炎
•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多起病隐 匿,慢性病程,也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多发性肌炎
• 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弥漫性骨骼肌炎症性疾病,发病与细胞和体液免疫异常 有关
• GC为多发性肌炎首选药物
• 泼尼松1~1.5mg/(kg・d),最大剂量100mg・d-1。逐渐慢慢减量,一般每2周减5mg,至 30mg・d-1时改为4~8周减2.5~5mg,最后达到维持量10~20mg・d-1,维持12年
• 急性复发期行短期大剂量GC冲击治疗,对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可行血浆置换或静脉 注射免疫球蛋白
• 缓解期可应用的一线治疗药物为干扰素-β、醋酸格拉默,二线药物米托恩醌和那 他珠单抗
• 临床常用两种方法
• 病情较轻者,甲泼尼龙1g・d-1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滴3~4h,共3~5d后停药 • 病情较重者,从1g・d-1开始,共冲击3~5d,以后剂量阶梯依次减半,每个剂量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 是广泛累及脑和脊髓白质的急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通常发生在感 染后、出疹后或疫苗接种后
• 静脉大剂量皮质类固醇(甲基泼尼松龙)激素治疗可以改善疾病的 预后
• 静滴甲泼尼龙500~1000mg・d-1或地塞米松20mg・d-1进行冲击治疗, 以后逐渐减量为泼尼松口服
王育新,李效兰.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治疗与预后[J]. 医学综述 2009, 15,: 2325-2327
• 小剂量递增法:从小剂量开始,隔日每晨顿服泼尼松20mg,每周递增10mg,直至隔日每晨顿服60~ 80mg,待症状稳定改善4~5d后,逐渐减量至隔日5~15mg维持数年。此法可避免用药初期病情加重
张根平.糖皮质激素在重症肌无力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5, 35(2): 58-60 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M]. 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13; 238-239
• 通常加用激素具体治疗方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0mg入液静滴,1次/d,连用 3d,3d后改为10mg入液静滴,1次/d,继续使用4d,共使用7d
李海军,张铭,张东勤,等.早期激素干预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 影响[J].临床急诊杂志,2015,16(4):256-259
其他如颅内肿瘤、脑外伤、偏头痛持续状态等也 可使用
• 重症肌无力 • 多发性肌炎
重症肌无力(MG)
• 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 膜上AChR受损引起
• GC对于MG患者起到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并且GC还能刺激CD8+细胞的活性,并加强对B细胞的 抑制作用,由此降低CD4+/CD8+的比值,控制B细胞分泌抗体,对体液免疫进行调控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 是CNS最常见的真菌感染,病情重,病死率高。 • 回顾性分析45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治疗方案
• 前期治疗用两性霉素B加氟康唑或氟胞嘧啶 • 后期治疗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配合使用GC • 采用该方案的40例患者治愈,GC在治疗中不仅可以减轻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
应并改善症状,对颅内高压及后期治疗中各种不明原因的症状也都有较好 的控制作用
Scott TF, Frohman EM. De Seze J, e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clinical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transverse myelitis [J]. Neurology, 2011, 77:2128-2134
• 急性发作期首选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能加速病情缓解,从1g・d-1开始, ivgtt,3~4h,共3d,剂量阶梯依次减半,甲泼尼龙停用后改为口服泼尼松1mg・ (kg・d)-1 ,逐渐减量
• 对激素依赖性患者,激素减量过程要慢,每周减5mg,至维持量15~20mg・d-1 , 小剂量激素维持时间应较多发性硬化长一些
/d,3~5d 后改用泼尼松口服,60mg・d-1清晨顿服,以后逐渐减量;
Eur[J]. Neurol, 2010,17:999
化脓性脑膜炎
• 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的脑脊膜炎症。 • 采用严格、有效、大剂量、针对性、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治疗。 • 儿童患者使用地塞米松0.6-1mg・kg・d,3~5d, 暴发型的成人患者
周围神经疾病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吉兰-巴雷综合征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亦称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 周围性面瘫
• 治疗包括抗病毒、激素、营养神经、改善血循环、物理疗法、中医疗法 等,在各种治疗手段中,及时使用激素尤为重要
• 早期大剂量应用激素类药物可以抑制组织炎性反应,脱水消肿,减轻神经受压, 有利于神经恢复
潘炜华,刘晓刚,温海.糖皮质激素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研 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 33(8):465-467
2、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 多发性硬化 • 视神经脊髓炎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多发性硬化(MS)
• 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疾病
脊髓疾病
• 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性病变,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以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 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特征
• 急性期可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500~1000mg,ivgtt,1次/d,连用3~ 5d,有可能控制病情进展,也可用地塞米松10~20mg,ivgtt,1次/d,7~4d为一 疗程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
• 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疾病,主要损害多数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也常累及脑神经
• 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血浆置换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 可使用甲泼尼龙500mg・d-1,ivgtt,连用5d后逐渐减量,或地塞米松10mg・d-1 ,ivgtt,7~10d为一个
• 应特别注意激素量不足时肌炎症状不易控制,减量太快则症状易波动
•
急性或重症患者可首选大剂量甲泼尼龙1000mg静滴,1次/d,连用3~5d,长期GC治疗应预 防其不良反应,给予低糖、低盐和高蛋白饮食,用抗酸剂保护胃黏膜,注意补假和维生素D
等
张金彪,冯殿福.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医学综 述,2005, 11(12):1132-1134
其他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 其他如颅内肿瘤、脑外伤、偏头痛持续状态等也可使用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 高压氧与激素早期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CO中毒,早期使用激素可有效降 低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且不增加发生激素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 但目前尚不能证实早期使用激素可降低患者病死率 • 除给予常规补液、神经营养、抑酸、改善微循环、高压氧等治疗外
• 急性期尽早使用GC,如地塞米松10~20mg・d-1,连用7~10d,逐渐减量。口服泼 尼松30mg・d-1,顿服或分2次口服,1周后渐停用。
Mars KE, Hammarstedt L, Berg T, et al. Early deterioration in Bell’s palsy: prognosis and effect of prednisolone [J]. Otol Neurotol, 2010, 31(9):1503-1507
疗指南:
• 在伴有颅内高压和脑水肿的情况下,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GC能控制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炎症反应和减轻水肿,对病情危重、头颅CT见出血性坏死灶
及白细胞和红细胞明显增多者可酌情使用; • 地塞米松10~15mg, ivgtt,1次/d,10~14d; 或甲泼尼龙800~1000mg,ivgtt, 1次
• 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
• 冲击疗法:适用于住院危重病例、已用气管插管或呼吸机者。甲泼尼龙1000mg,ivgtt,1次/d, 连 用3~5d,随后地塞米松10~20mg,ivgtt,1次/d,连用7~10d。临床症状稳定改善后,停用地塞米 松,改为泼尼松60~100mg隔日顿服。当症状基本消失后,逐渐减量至5~15mg 长期维持,至少1年 以上。若病情波动,则需随时调整剂量。大剂量类固醇激素治疗初期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危象, 应予注意
使用2~3d,直至停药,原则上总疗程不超过3周
李梦秋,胡佳,司洋,等.多发性硬化治疗措施的临床证据评价[J].中 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2, 12, (2): 152-154
视神经脊髓炎(NMO)
• 是免疫介导的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原发性CNS脱髓鞘病 • 激素冲击治疗仍是急性发作期的首选治疗措施
• 也可以直接口服泼尼松1mg・(kg・d)-1,清晨顿服,维持1~2月后逐渐减量 • 上述疗法口服泼尼松减量直至小剂量(5~10mg)均需维持半年以上,再酌情停药
徐和金,杨云珠,胡金桥,等.糖皮质激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 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2008, 9(8):35-37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糖皮质激素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前言
•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甾体激 素,具有调节机体的物质代谢和应激反应等功能,在临床主要用于 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