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讲三世因果
三世因果歌的寓意和象征
三世因果歌的寓意和象征一世因果歌,又称“三世因果歌”,是我国佛教音乐中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这首歌旨在传达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念,引导人们行善积德,追求美好的人生。
歌词通过阐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关系,强调了善恶报应的道理,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实用性。
三世因果歌的寓意深刻,首先体现在因果关系上。
歌词强调:“人生在世,所作所为皆有因果。
”这意味着我们的行为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好的行为会得到好的回报,恶行则会受到惩罚。
这种因果关系不仅体现在当前一世,还贯穿了过去和未来三世。
人们通过了解和认识到这一点,会更加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追求美好的生活。
其次,三世因果歌传达了善恶报应的道理。
歌词中提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这说明了宇宙间存在着一种公平正义的力量,它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着每个人的行为,并根据行为的善恶给予相应的报应。
人们可以从这首歌中得到启示,积极行善,避免作恶,从而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再者,三世因果歌阐述了人生际遇与修行的关系。
歌词指出,人生的命运并非一成不变,通过修行和努力,可以改变命运。
这给人们带来了希望,鼓励大家努力奋斗,不断提升自己,从而获得更好的际遇。
在象征意义上,三世因果歌具有丰富的内涵。
首先,轮回报应的象征意义十分明显。
歌词通过描述三世因果的循环,传达了善恶报应的观念,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后世产生影响。
这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使大家更加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次,三世因果歌是道德观念的象征。
它倡导人们积极向善,秉持公平正义,关爱他人,助人为乐。
这首歌强调了道德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最后,三世因果歌是修行道路的象征。
歌词告诫人们要珍惜生命,努力修行,跳出轮回的束缚,最终达到涅槃的境地。
这首歌为修行者指明了一条明路,鼓励他们勇攀修行高峰,追求生命的真谛。
总之,三世因果歌以其寓意深刻、实用性强的特点,在我国佛教音乐中独树一帜。
所谓因果
所谓因果,因是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就是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
由佛教的缘起论产生了因果理论,因果理论是佛教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对因果理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因果律指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因,也可能成为果,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
佛教所讲的因,有时与缘并用,且有一些区分。
狭义的因是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或内在原因,而缘则主要指产生结果的助因或外在的间接条件。
广义的因也包括缘。
因果是对存在和行为的互相关系尤其是前后关系的一种认识,佛教的因果理论是其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也是其人生现象理论的基础,佛教中的十二因缘和六因、四缘、五果等说法都属于佛教因果理论范围。
佛教因果律随佛教的发展,也有了不同的说法:1、小乘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关于因果观念主要是六因、四缘、五果。
六因是在分析三世善恶果报的各种条件或作用时提出的,包括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和异熟因。
四缘是一切有为法产生时的因,是从一般的果的产生角度来进行分析时所作出的对因的分类,包括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和增上缘。
五果是因缘所生或道力所证之果,包括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和离系果。
2、大乘佛教的中观派从其理论的“空”观出发,否定有实在的因果关系,认为因不实在,果也不实在,从而否定了因中有果论和因中无果论,否定有真正的“生”。
这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因果关系。
3、大乘佛教的瑜伽派从其理论的“识”出发,提出十因、四缘、五果,认为因果关系有一定的实在性,但因“识”也不是真实有,所以其因果观念与中观派也就没有实质的差别。
探源因:是主因;缘:是助缘;机:通“积”意;果:是结果。
因无缘,则不果,机不投,因不果。
因果,因机缘果之简称,时机不到,因缘不生,因不受缘,有缘无份,如此使然。
“机”之源来:木应天地因缘感召,得天之气,积阳之温,化地之水,聚土之尘,累积木几,曲直向上,执著生“机",通天会地,修木高尚,至成机会。
太虚大师:三世因果!!!
三世因果太虚大师───十二年正月在宜昌商会讲───佛出世的因缘,是为的甚么?因为佛是觉的,人是迷的。
人既是迷的,所以人就要受一切烦恼生死的苦。
佛本大慈悲心,乘大愿力降生于中印度为国王太子,享受人间尊荣富贵五欲的快乐,随即抛弃人间富贵尊荣去修行,以至于证果成佛。
佛在当时现身,因为要觉悟人的迷,所以现身作个模范,使人晓得了却一切烦恼生死的苦。
既是要觉悟人了却一切烦恼生死的苦,所以随顺人的语言文字,依人类种种差别病而说种种方便救人的法。
这佛说觉悟迷妄的法,就名佛法。
依佛法推究,人不能够了却一切烦恼生死的苦,是由于不明白佛说三世因果的缘故;今天略将世人谬解因果的与佛所说的因果,两相比较说明之。
世人因为是迷的,所以对于佛说的因果就茫昧不知:或者说没有因果;或者凭着意识的理想去推测,谓大地山河是自然变化而有的,谓人是由祖传父父传子而来的;又或谓大地山河及人是有创造者的,所以人同万物都是另有个主宰的。
由上种种谬解妄见,发出种种言论,世人被这种种言论所惑,就有不信因果的:谓人在父母未生以前没有甚么,至于百年生死以后也没有甚么,这种断见一生,就要任意妄为,不怕因果报应。
也有迷信神教的:谓人作了善,神就默佑,使得享受爱的果;人作了恶,神就谴责,使得享受非爱的果。
统观以上种种说法,不是属于无因果派,就是属于谬解因果派,这两派皆足以使人生一种侥幸心,以为作了恶可以幸免的。
那晓得昧于佛说的因果,就要堕落因果报应,不能够免却生死的苦。
若明白佛说三世因果的道理,晓得人生不是突然而生的,死也不是就可以了的。
因为人身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和合而成,人到死的时候,四大假和合身虽死,而业识实在没有死。
明白这个业识的道理,那佛说三世因果的道理,也就容易明白了。
何以故?因为人生已前,有生不止前一世乃至于无始,死后也不是可以了的,乃至于尽未来际也没有止息的时候。
这无始终、无内外的业识,就是从无始以来自家所作善恶业力,积集而成业识。
善的业强于恶的业,则善业先成熟而感受善果;恶业强于善业,则恶业先成熟而感受恶果。
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理可救人
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理可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下面提出五个重要理由。
周安士居士是阐释得非常得正义,非常深刻。
第一、对生命的长短有一种智慧豁达的见解。
原来我们不知道有来世,所以就会执著于今世的生命。
因为人都是贪恋生命的,所以对长寿都是很关注的。
但是人又是一定会死的,所以他就常常会计算自己:我已经活了四十岁了,还有几十年可以过;我已经到了六十岁了,还能活多少年;我已经到了七十岁,还能剩几年……离生命终点越近,他就越有一种恐慌感:进入坟墓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光阴无几了。
他就有一种害怕——对死亡的恐惧,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是他又不敢面对死亡,于是死亡面前他常常采取鸵鸟政策。
现在觉悟了:原来我的身体虽然死亡了,但是身体里面的真性是不亡的,神识会随着善恶业而轮转的。
“肉躯虽有败坏,真性原无生死”。
所以这个身体可以用寿命的长短来计算,但是真性是地久天长、亘古亘今的。
于是原本认为短暂的生命马上变成了非常长久的生命,这不是一种豁达吗?他知道了他的生命是可以延续的,所以他就会关心他未来到哪去。
佛教引导人断恶修善,最终到达无量寿。
所以佛教讲前生后世,能够引发对生命豁达的智慧观照。
第二、对我们的这个世间,有一种平等的观念。
平等是人类文明追求的核心价值之一。
由于原来不知道有前生后世,所以见到有天人,有神仙,有世间的帝王将相,普通人面对这些就感觉自己很渺小,觉得他的地位很高,我是平民百姓,于是自然会有一种盲目的崇拜。
但是现在知道原来有六道轮回,六道轮回的依据是自己所造的善业、恶业。
我虽然今生贫贱,但也曾经到天上去过——做过天人,也曾经做过大官。
现在这些人虽然是豪贵之族,如果他今生造了恶,他下辈子投生也跟我一样贫贱。
明白了这一点,就会对一切富贵荣华、贫穷低贱有平等的观念。
平等心很重要啊!那些富贵的人若有平等观念,他自己就觉得搞特权不好意思了,别人也会指责他了。
奉行断灭见的富贵之人,是最容易搞特权的;奉行断灭见的平民百姓,也会觉得搞特权是应该的。
佛教的业报论
佛教的“业报论”“三世轮回论”是科学不是迷信——细读董群《佛教轮回观的道德形上学意义》轮回论是佛教道德形上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这种观点认为,人的生命不是一期生死,而是循环无穷,轮回的直接原因在于业,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无明,在业报的基础上,生命在三世的时间中从过去走向将来,又在六道的不同生命类型中升沉,灵魂或我是轮回的主体,对此轮回主体,佛教则有不同的看法。
轮回表示了人生的不完善状态,被视为苦的表现,超越轮回而解脱成佛则是佛教伦理追求的目标。
在佛教伦理的体系中,轮回具有警世和希望的意义,佛教基于人们欣上厌下的心理,以三恶道之苦警示人们如何避免落入其中,以三善道告诉人们趋向善的方法,以超越六道的四圣道向人们提供更高的追求目标。
基于轮回的佛教伦理学,既是现世的伦理学,也是希望的伦理学。
一、道德因果律之业报佛教的轮回论首先是通过业报论来说明的,是业报的具体体现。
在业感缘起的理论中,佛教认为,世间包括身和境在内的一切现象都是由有情众生造业之力招感的结果。
业是根本的原因,业的作用律被称为佛教伦理学中的自然律。
业(梵karman)虽然不是佛教的专有概念(因为印度古代思想中广泛使用这一概念),但在佛教中是一个基础性概念,可以说是佛教伦理中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一般意义的理解就是指有情众生的行为,“造作名业。
造作是行为的表现。
”业基本分为二类,“一者思业,二思已业。
”两者的差别表现,“谓前加行起思惟思,我当应为如是如是所应作事名为思业。
既思惟已起作事思,随前所思作所作事,动身发语名思已业。
”思业为心中所起思惟,或称意业,指思量,思虑量度,相当于意志,实际上是自由意志的活动,思已业是意的作用之业,思惟之后体现于语言和外在的行为。
因此一般区分业为身、口、意三业,身体的造作、语言的造作和意的造作。
从动机和效果的角度看,三业实际上可以说是动机论和效果论兼具,佛教伦理最更强调动机论基础上的动机和效果一致。
业的价值性差别,区分为善业、恶业(不善业)和无记业。
三世因果经典语录
三世因果经典语录1.心是万法之门。
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是我们所有行为和经历的源头。
一个清净的心可以带来平静和喜悦,而一个充满贪婪和负面情绪的心则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不满。
2.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佛陀,尽管我们可能会陷入迷惑和痛苦中,但我们都可以通过修行和正念获得解脱和智慧。
3.修行是一条漫长而艰苦的道路。
我们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心来克服障碍和恶习,才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提升。
4.因果循环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我们所有的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因果果报,我们承受的痛苦和快乐都是我们之前行为的结果。
只有通过种下善因,才能收获善果。
5.慈悲和善良是我们生命的根基。
我们需要学会关注他人的痛苦和需要,关心他们的福祉和幸福。
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我们也会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舒适。
6.禅修是达到内心平静和智慧的最佳途径。
禅修可以帮助我们去除杂念和烦恼,并指引我们的心灵走向更高境界。
我们需要持续地集中精神,保持觉知,并放空心灵,才可以感悟内心的深处和精神的力量。
7.听闻、思维和应用是学习与实践佛法的三个阶段。
我们需要听取和学习佛陀的教义,理解佛法的本质和要领,然后通过思考和分析深化对佛教思想的理解和领悟。
最后,我们需要将这些思考与实践结合起来,来应用佛法的原则和方法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8.放下执念是实现内心平静的关键。
执念充满了我们心灵的空间,阻碍了我们的内心成长和自由。
我们需要学会放下过去的陈旧观念,接受新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以在我们的内心中创造空间。
9.知足常乐是我们生活的准则。
我们需要学会感恩于我们所拥有的,并因此感到满足和舒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并生活得更加充实和积极。
10.修行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我解脱和智慧。
我们需要通过修行来摆脱执念和烦恼,并开展智慧和慈悲。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彻底地摆脱生死循环,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三世因果
若是因果无感应 目莲救母为何因
若人深信因果报 同生西方极乐行
三世因果说不尽 皇天不负善心人
今生短命为何因 前世残杀众生灵
今生聋哑为何因 前世恶口骂双亲
今生驼背为何因 前世笑了拜佛人
今生无病为何因 前世施药救病人 Nhomakorabea打火烧为何因 大秤小斗不公平
万般自作还自受 地狱受苦怨何人
莫道因果无人见 远在子孙近在身
不信吃斋多布施 但看眼前福中人
前世修来今生受 今生积善后世身
若人不信因果报 后世堕落无人身
今生做官为何因 三世黄金妆佛身
穿绸穿缎为何因 前世施衣济僧人
有食有穿为何因 前世衣食施穷人
无食无穿为何因 前世唔肯舍分文
相貌端庄为何因 前世采花供佛前
聪明智慧为何因 前世吃斋念佛人
佛门放生仪式
父母双全为何因 前世敬重孤独人
多子多孙为何因 前世笼开放鸟人
今生长命为何因 前世买物多放生
这5种人不用拜佛,菩萨也会保佑,看看有你吗?
这5种人不用拜佛,菩萨也会保佑,看看有你吗?佛家说: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这世间有5种人,就算不拜佛,菩萨也会保佑,因为这5种人经常种下善因,所以一定会得到善报。
菩萨并不会保佑所有人,有一部分人去寺庙拜佛,就算再求菩萨也没用。
因为菩萨不会保佑恶人,只会保佑相信因果,经常种下善因的人。
第一种人:孝顺父母的人。
佛家说: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
佛教认为,因果是世间万物运行的自然法则,就算是佛菩萨也无法改变因果,一个人种下如是因,必会得到如是果。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
”佛教认为:“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
”孝顺父母的人,种下了世间最大的善因,这种人去寺庙就算不拜佛,佛菩萨也会保佑。
不孝顺父母的人,就算每天都去烧香拜佛也没用,其实父母就是活佛,孝顺父母其实就是在拜佛敬佛。
第二种人:懂得感恩的人。
一个人如果懂得感恩,一定是一个心胸宽广之人,一定是一个广结善缘之人,这样的人也是依教奉行之人。
佛陀的教法,就是要让众生懂得感恩,一个真正学佛人,永远都会去感恩这个世界,感恩一切众生。
所以佛教常说要上报四重恩,当你懂得感恩时,福报就会不请自来。
第三种人:知足的人。
古人说:“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
其实人活着需要的并不多,只是很多人贪欲太重,什么都想得到,因为贪欲所以招来诸多烦恼和痛苦。
我们学佛的目的,正是为了去除贪嗔痴,减少欲望,学会知足,这样才能种下福报的种子。
佛教认为:知足之法,就是富乐安稳之处。
如果你不懂得知足。
总是想要填满自己的欲望,却不知欲望其实是一个无底洞,你的一生都会活得又累又苦。
第四种人:慈悲善良的人。
佛菩萨最喜欢的一种人,就是慈悲善良的人,这种人菩萨自然会保佑。
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的佛缘有多深,不妨去看一看自己是不是一个慈悲的人,一个慈悲善良的人佛缘最深。
第五种人:依教奉行的人。
能够依照佛法去修行自己的人,能够听佛的话,去践行菩萨道的人,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人;这样的人已经超越了世俗的凡夫,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学佛的人,这种人就算不拜佛,菩萨也会保佑。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近代也不乏深受佛学
熏陶的文化名人,如林 则徐,谭嗣同、袁了凡 等。谭嗣同在《仁学》 中称:佛教“独高于群 教之上”,其根本精神 是救度众生,“救人之 外无事功,即度众生之 外无佛法”,将佛学普 渡众生的精神和他的救 世思想结合在一起。
总的来说,佛教传入中国后,便开始影响中国 士人的思想,并随之进入了中国的诗歌。
佛教精微的义理在士人的思想中与传统的儒家 思想相结合,士人将这种思想表现在诗歌中,加 以广泛的传播。
佛教的理念丰富了中国的诗歌理论。而中国的 儒家思想将佛教改造成更能为中国人民所接受的 外来宗教。
三、佛学与儒道思想的冲突、融合
十主在不一助方 刹权思致方益面 随 ”威想脱面于的 后 的的领离又教教 的 划信域政注化训 宋 分奉体权意,, 王 。;现的对“一 朝
在为束佛以方总 庙“缚教儒面结 宇三。加治适了 管教宋以国当历 理合代约,扶史 上一佛束以持上 体”家和佛佛灭 现思世限治教佛 为想俗制心,和 “和化,”使崇 五对加使;它佛 山君剧其另能两
2.融合的契机:儒道理论 中的缺失。憨山认为道家 对最高真实观之不透,不 知其所以然而然,故老庄 称之为自然。而儒家理论 中的缺失则突出表现在生 死问题上。孔子对之存而 不论,“未知生,焉知 死”,佛教则在生死超脱 问题尤显胜场,其“三世 因果、六道轮回、业力果 报、缘起性空、自性清净” 的世界观补充了儒家在此 方面的不足。
3.儒家对佛教的借取。这表现在本体 论和修养工夫两个方面。儒家讲的“天 理、本心”借用了佛教术语;修养工夫 上儒家更是从多方面借用佛教的方法, 如宋明儒者的静坐工夫,悟道经验,生 死关切等方面。
浅析佛教因果论
浅析佛教因果论1450005 闻贡源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无数圣贤哲士对命运这一主题进行过思考,创立了许多关于命运的学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是说命运掌握在神祗手中,要改变命运只有依靠神灵;另一种则认为,人的命运早已前定,无可更改,人只有听从命运的摆布。
实则不然。
佛教的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
善恶因果贯通了三世渐次受报,业力的大小轻重也决定了受报的先后等次。
今生的作善作恶,即生未必受报;今生的遭遇多半由于往世业力的果报,今生的所为多半尚待到后世感报。
佛教认为:人的命运遵循着因果的规律,种下什么样的因,就收获什么样的果,所谓“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这是我们推定人生三世因果并驾驭自己命运的最简单的原理。
同样地,佛教所说的因果律,也并非一般人所误解的宿命论或定命论。
唯有重大的业力不能转变而被成为“定业”之外,人是可以凭借后天的努力来改善先天的业因的。
可见即便是因果定律,也不离缘生法则。
放下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对待命运唯一积极的态度。
命运就是我们自己,要转变命运,只有转变自己。
现世的努力与懈怠、修善与作恶,通过转迷失为觉悟,转凡夫成觉着,使命运最终操之于手。
星云大师,从因果中悟到了人应该乐观进取,虽然宿世的恶业形成今世的障碍,但只要肯耐心培养当下的善缘,改善过去的恶因,未来必定有无限的希望。
懂得因果,可以让我们勇于面对挫败,勇于面对自我。
只要我们自己不负“因果”,“因果”必定也不会辜负我们。
《楞严经》云:“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若大家心中都有“因果”观念,则任何时候都会融融恰恰,相安无事。
佛教用十二因缘来描述一个人的生命过程: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过去世一切烦恼,通是无明,以过去未有智慧光明故,则一切烦恼得起故,是以过去烦恼悉是无明也。
从无明生业,业即是行,以善不善业,能作世界果故,故名为行也。
佛法最重要的真理——唯识无境
以佛教的三世因果来观察,基本上我们的世界,就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不能怨天也不能尤人。这种思维方式,是修行人应当具从这里下手,才能体验到佛法的真理在自己身上的显现。你一点点地做,你会发现,遇到的人也变了,遇到的事也变了,总而言之,你命运的路线好像在改变。其实,这就是佛法最重要的真理——唯识无境。没有一个什么客观存在的境,都是你心识的变现。如果你能体证到这一点的话,你就不得了了,你的修行可以说有了立足之地,可以稳步向前。
三世因果示现的145种果报
三世因果示现的145种果报佛在祇树给孤独园时,阿难请问命运为何千差万别?佛告诉阿难:都是由于前世用心不同,例如:01.前世忍辱,今生相貌端正。
02.前生爱发脾气,今生长相丑陋。
03.前世贪心又吝舍,今生贫穷。
04.前生礼敬三宝,今生高官显要。
05.前世骄傲轻视人,今生出身下贱。
06.前世对人恭敬,今生身形高大。
07.前生轻视正法,今生身材短小。
08.今生凶狠不认错,前世是羊。
09.今生红眼睛,前世吝惜火光明。
10.今生眼小如麻雀,前世缝鹰鸟眼。
11.今生哑吧,前世毁谤正法。
12.今生耳聋,前世不喜欢听正法。
13.今生缺齿,前世爱啃骨肉。
14.今生鼻塞,前世燃不好香供佛。
15.今生兔唇,前世爱钓鱼。
16.今生皮肤黑,前世佛像安在屋檐下烟薰处。
17.今生手脚残废,前世看到师长不肯起立致敬。
18.今生驼背,前世衣衫单薄背对佛像。
19.今生脖子短,前世看到尊长缩头走避。
20.今生有心痛病,前世砍刺众生身体。
21.今生常咳嗽,前世冬天给人冰冷食物。
22.今生没有儿女,前世杀雏鸟。
23.今生多子多孙,前世喜欢救养生物命。
24.今生长寿,前世慈心不杀生。
25.今生短命,前世好杀生。
26.今生大富,前世好布施。
27.今生聪明,前世喜欢诵经求学问。
28.今生愚笨,前世为畜生。
29.今生急躁,前世为猴子。
30.今生有恶疾,前世破坏三宝。
31.今生手脚不随,前世捆绑众生手脚。
32.今生个性恶毒,前世是蛇蝎。
33.今生身相端正,前世持戒。
34.今生六根不完全,前世破戒。
35.今生不爱干净,前世为猪。
36.今生喜爱歌舞,前世为歌伎。
37.今生多贪心,前世为狗。
38.今生脖子长瘤,前世独食。
39.今生常口臭,前世爱恶口骂人。
40.今生舌短,前世暗中骂尊长。
41.喜淫他人妇女,死堕鹅鸭。
42.喜淫九族亲人,死堕雀鸟。
43.吝惜经书,藏匿智慧不教别人,死作土木中虫。
44.喜好骑马射箭,死后转蛮荒地方。
45.爱好打猎杀生,死堕豺狼。
三世因果图解
因果不昧,善恶有报
今生做官为何因?前世黄金装佛身
骑马坐车是何因?前世修桥铺路人
穿绸穿缎是何因?前世施衣济穷人
有食有穿为何因?前世茶饭施贫人
高楼大厦为何因?前世施米上庵门
福禄具足为何因?前世造庵建凉亭
相貌端严为何因?前世鲜花供佛前
聪明智慧为何因?前世吃斋拜佛人
夫妻长守为何因?前世幢幡供佛前
父母双全为何因?前世敬重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
有子有孙为何因?前世开笼放鸟人
今生长寿为何因?前世购物多放生
今生守寡为何因?前世轻贱丈夫身
今生奴婢为何因?前世忘恩负义人
今生眼明为何因?前世舍油点佛灯
今生聋哑为何因?前世恶口骂双亲
今生驼背为何因?前世取笑拜佛人
今生牛马为何因?前世欠债不还人
今生无病为何因?前世施药救病人
孤苦伶仃为何因?前世恶心侵算人
功德无量自在身,讲说因果与众人
显爵高官是何因?献金捐钱布施人
美丽照人人见爱,名卉鲜花供佛人
穿着华丽多温暖,布施衣布乐助人
居家宽敞住高楼,多施米粮到庵门
紫带锦袍伴一生,济弱怜贫善心人
儿孙满堂乐天伦,戒杀放生慈悲人
出入车马平安行,铺路修桥好心人
福慧寿全果有因,敬老尊贤美德人
秦始王三世因果的故事出处
秦始王三世因果的故事出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家《三世因果经》因果经前面的四句话,就是因果循环报应的总纲。
既指出了人的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又指出了怎样做一个有益於社会的人,既指出了因果循环报应规律,又指出了人只要弃恶从善并行善积德就可改运的道理。
我们每个人都是由前世转世来的,有的是神仙转世,有的是由人转世的,有的是由动物转世的……。
据说,阎王老爷看到阳间有的人不信修行,不信行善积德,不信因果报应,就有意识的,在不同时间里,在不同的地方让极少的人不喝孟婆汤,从而使阳间人知道,人有转世轮回,行善积德有福报,行凶作恶干坏事有祸报,甚至转为畜道,下辈子当猪狗等。
聊斋志异当中,就记载了一个人记得自己三世的故事。
清朝一个刘举人能记得前世的事情,他称自己第一世是个绅士,品行多有不检点,活到六十二岁就死了。
他初次见到阎王,阎王很热情地接待了他,并请他品茶。
他瞥见阎王杯中的茶水非常清澈,而自己杯中的茶水却混浊得很。
他心里怀疑阎王给自己喝的是迷魂汤。
于是他趁阎王不注意,就将杯中的茶水悄悄倒在桌子下面,并假装喝完。
过了一会儿,阎王查出他前生的罪恶,一怒之下,命令群鬼将他楸下去,罚他做马,立即就有恶鬼将他捆绑起来拉走,他被拉到一家大院跟前,只见门槛很高,无法跨越。
他正踌躇间,恶鬼用鞭子猛抽了他一下,他疼得栽倒。
当他再抬头看时,发现自己已在马圈里,只听有人叫道:“黑马生了个小马驹,是匹公马。
”他心里很清楚,嘴里却说不出话。
过了一个月,他长得身高马大,最怕抽打,一见马鞭,就惊恐逃窜。
每次遇到主人骑马,就放上鞍子,轻轻拽住辔嚼,这样还不太痛苦。
如果遇到仆人、马夫骑他时,不用鞍鞯,用两腿紧紧夹击马腹,直疼到心腑里去。
他忍不住这种折磨,气得三天不吃东西,就死了。
他第二次到了阴间,阎王一查他罪罚期限未满,责斥他有意逃避惩罚,于是将他一身马皮剥掉,又罚他做狗。
他心里非常懊丧,不愿意去,群鬼对他一顿乱揍,忍不住皮肉疼痛,他就逃窜到荒郊野外。
“三世”概念与“善恶报应”佛教中国化的一个范例分析
“三世”概念与“善恶报应”佛教中国化的一个范例分析2I[}I[}6"三世"概念与"善恶掘应""三世"———▲■■■——————▲●L,,—概念与"善恶报应"佛教中国化的一个范例分析林伟(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275)【摘要】印度佛教中的"三世"说和因果报应论是对中国人的宗教思想和信仰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然而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已经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印度佛教思想,其中掺杂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思想.本文考察印度佛教的三世概念,因果报应论与中国灵魂论和善恶报应思想的融合过程,并试图通过佛教的中国化过程来说明佛教理论的变化与发展. 【关键词】三世,业报,善恶,灵魂,形神.Abstract:IntheIndianBuddhism,thedoctrinesof"thethreeperiods(trayo—dhvana)"and "retributionforsin(karma)"isthesignificantinfluentialtheorytoChinese'sreligiousthoughta ndfaith.ButtheChineseBuddhism'stheoryofretributionforgoodandevilisalreadynotanymor etheoriginalIndianBuddhisticalthought,anditisblendedwithmassiveChinesetraditionalthoug hts. Thisarticleinspectsthefusionprocessbetweenthedoctrinesofthethreeperiods.oftheretribu tionf0rBininIndianBuddhism,andthedoctrinesoftheretributionforgoodandevil,ofthepsychei ntheChinesetraditionalthought,andattemptsthroughtheevolutionalsequenceandtheoretica lpathof BuddhistthoughtsinChinatoexplainthechangeandthedevelopmentofBuddhism'Stheory. Keywords:Thethreeperiods;retributionforsin;retributionforgoodandevil;psyche;body —mind.中图分类号:B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60(2006)01—0o90—06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观念.然而自魏晋时期以降,这种观念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原因之一是这种观念与善恶报应说相联系能够比中国的传统思想更合理地解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现象,诸如等级制度,贫富差距,疾病灾祸等等.其中的"未来世"观念又激发了生活在"现在世"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和追求.因此,在中国人的信仰世界中有广阔的市场.一,印度佛教的"三世"报应说与中国传统的善恶报应论所谓的"三世说"是佛教的观点,佛教认为,一个人现在生存即为现世,出生以前生存于前世,命终以后生存于来世.如果将三世观点与+作者简介:林伟(1957一),女,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想相联系就构成了三世因果业报之已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变灭.过去所摄.是名世的善恶业是现在世苦乐之因,现在过去世.二未来世谓善恶诸行.未起未生.未聚过去世善恶的业报,而过去世,现在集未出现.未来所摄.是未来世.三现在世谓善是未来世苦乐之果;现在的因招致未恶诸行.现起现生.现聚集现出现.未转未谢未.孓果连续而有无穷生死.灭.现在所摄.是名现在世."(《三藏法数》,0静恶报应问题中国人历来就有古训,"三世"条目)人就处在这三世的因果链条中.口1.'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佛教不仅把人的道德行为与他们的幸福,痛刃Z 龠殃."这种观点是建立在中国人的传苦相联系.提出行善(善业)是福报(乐果)见念基础上的,在古人看来,在人类的之因,行恶(恶业)是恶报(恶果)之因.而工■-_ ,后代的繁衍是人和家族生命前后延且,这种扬善惩恶的概念和方式也与中国人的思J●o向形式,后代的幸福与灾祸是维系在祖维方式不同,在印度人看来,人的扬善惩恶之'p的.因此,祭祀祖先对于血缘关系的"果"通过六道中轮回来体现的,即人在天,o代的生活状况是十分重要的,这种传人,畜生,阿修罗,饿鬼,地狱六道生死流转.尤开始了."道"指的是道路.行善积德产生的善业能够让面,从国家,政府的角度来说,自古善者能转生到有福乐少祸苦的天界,人间.佛教£天"的敬畏和崇拜使得中国传统观称作"善趣",作恶多端产生恶业则让恶者成为的地位至高无上,"上天"的行为畜生,饿鬼,进入地狱,佛教称作"恶趣".因因此《周书》说:"皇天无亲,唯德果报应论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善行必将得到老子》也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相应的福乐报答,恶行必将遭致使自己痛苦的结在中国的古代中,君主权力的合法性果.于是佛教把惩恶扬善的权力交还给人自己.巴天的意志来体现的,主持社会正义的三世之间人是自己祸福善恶的统治者.通俗地冥冥之中的"上天"了.因此,祭讲,就是自业自报,自作自受.览了是皇帝,大臣的头等大事,成为一印度佛教的因果报应论把"三世"概念和.但是这种传统的善恶报应说虽然能人以及人的业,报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系列链上为什么会存在等级差别,存在穷人条,于是,人尽管生活在现世,但今生今世的荣兰别.但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在现实华富贵或者失意穷困源于前世的业,善业是福报1常常面临的善不得善报,恶没有恶之因者;恶业为苦果之因者,今世的祸福则是前公正现象.生所造善恶诸业的果报.当然今生之善恶行为,g三世观念与因果报应论相结合,比较也必定影响来世之罪福报应.因此,业报轮回理筝了现实社会的善恶报应的"不公正"论强调的是自作自受,与他人无关,父作不善, 定认为人生活在荣华富贵或贫穷困苦之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获福,恶是祖先的"余庆"或"余殃',也不自受殃.而业力对于行为的主体来说是贯通三世的判决,而是人自己的思想,行为,六道,这种业报同样是"已作不失,未作不得". "业力".所谓的"业"指的是三种意佛教的因果报应不仅在时间上有漫长的"三旨"行为",二是指行为所产生的影世",而且,在空间上包括同时了天界,人间和;法,仪式.行为产生的影响称作"身地狱.品种上有神仙,人以及牲畜.因此,善恶外还有"意业"与"语业",它是今报应的含义和范围远远超过了中国人传统的善恶"因".同时也涉及到了一个中国文化标准范围.在中国人看来,今生今世荣华富贵, j时间概念——三世.即,人的生活不子孙满堂就是福分和善报;饥寒交迫,断子绝孙生今世,人的生活世界由前世,今世是罪过和恶报,而且,报应的结果都在现实人生世界构成,所谓"世即迁流之义.亦的一世得以完成.因此,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在.一过去世谓善恶诸行.已起已生.空间上,佛教的因果报应论的说服力都要比中国MODERNPHILOS0PHY2006.191有给予明确的回答.因为根据缘起的思想,任何事物和现象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因此,也不可能存在一个承载业力轮回的永恒主体.在佛教创立之初,缘起说和轮回说之间的矛盾就已经存在.释迦牟尼在传教中一直刻意地回避这个矛盾.在以后的部派佛教中,后继者提出了许多概念,企图为业力在轮回转世中找到一个合乎缘起论基本思想的主体.例如"补特伽罗" (puggala,即"我",意译为"数取趣",借助于它前世与后世之间可以转移,实际上是承认业力有主体.'但也有佛教派别提出在前世与后世之间存在着"结生心"(pawisandhiviana或再生意识), "死心"(cutiviana或死亡意识),它们都是意识,"而生命在最后一刻的意念,在形式上讲,又决定着来生要去的生存界.而后者发过来又取决于死者应该受罪还是受赏的业本身.如果某人死时就注定要堕入地狱,他便会听到地狱中正在受折磨的人的喊声,而他再生或受胎的意识,便是死前的最后一念的继续."这个死前一刹那的意念就是"死心",同时它又是再生的意念,即"结生心".这是前念熄灭,后念生起,生生灭灭,念念相续.而是依靠心作主体来传承业力.世亲则提出"中阴"作为前世与后世的中介,阴者即"五蕴"之蕴,以前译成"五阴".所以,"中阴"本身也是由五蕴构成的,它可以直接投胎转生,是轮回转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世亲在提出"中阴"作为一种前世,后世之间承载业力的实体的同时又立即与"灵魂"概念划清界线.灵魂一般被认为是恒常不变的实体, 而"中阴"本身则由五蕴构成,受业力的影响和支配.所以,中阴不是灵魂.可见,在印度佛教的因果报应论中,灵魂早已被释迦牟尼判了"死刑".任何一个佛教宗派都不想与之有任何牵连.但是,缺少前世与今世,今世与后世之间的中介,因果报应总是不完美.三,"神不灭"论对"三世报应说"的中国化改造在因果报应论中,除了关于业力的主体争论外,另一个概念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三1'佛教各宗派一般都认为"时无别体,说,唯时所宜耳."对于这种"一切皆空"的说,所以佛教并不承认时间有别体,而法,姚兴极为迷惑:"廓然空寂,无有圣人.吾叟据法的状态而分.即法产生且有作用常以为殊太径庭,不近人情.若无圣人,知无者法已消灭或作用停止称为过去,未生谁也."(《答安成侯姚嵩书?广弘明集卷十八》, 日时,则称为未来."若更广论之,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二册)连佛陀都是O 寸间,长短并不一定.或以刹那来分,"空无"的,佛教的思想从何而来呢?鸠摩罗什离现在,其前为过去,其后是未来;或的解释对于印度人来说可能并不难理解,但对于Z},现所存在的这一生是现在,其前是习惯中国思维方式的帝王,文人甚至中国僧人来口是未来;或更以永劫来分,如称过去说,;虚无飘渺的概念实在无法接受.鸠摩罗什弟在贤劫,未来星宿劫等"(《中华佛子僧肇尽管有着"解空第一"的美名,但对于0 专》,"三世"条目).因此,佛教的时姚兴向鸠摩罗什提出的质问,则给予了坚决的支∽o匕较抽象的,而且,不同宗派的理解也持,他在《涅槊无名论》中给予的评论是"实'0 董.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十分流行的如明诏实如明诏.夫道恍惚窗冥,其中有精.若<善罗什所传的大乘般若学.这个宗派主无圣人,谁与道游?"如果没有佛,佛法又是什兰,般若皆空.因此,鸠摩罗什根本不么呢?换句话说,没有佛,没有佛法,信仰佛教±,现世和后世的存在,同样也不承认又有什么意义呢?E体的灵魂存在.这场鸠摩罗什与慧远,姚兴等人之间的有关受轮回思想传人中国时,在中国的思想"三世,六道"之间是否有轮回主体?以及什么晓烈的争论,卷入争论的不仅有中国着是主体问题的讨论,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传统和不l一大夫,也有佛教高僧,甚至连皇帝也同思维方式之间的对话和争论,深受中国儒家,的阐述和辩论.西秦的皇帝姚秦专门道家思想以及中国式的思维方式熏陶和影响的慧豆论》,论证"三世"实有.梁武帝则远,姚兴等人,根本无法理解和接受鸠摩罗什的申不灭"的辩论会,在证明"灵魂不解释:即根据"缘起论"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出上论证善恶业报是通过不灭的"灵和合而生的观点,在"三界"中所认识的佛,传递到现在,由现在传递到来世.可都必定是虚妄的认识.尽管,他们对佛教思想有曼应论在中国的影响之大.一定的研究和理解,并在信仰方面十分虔诚.但啭教般若学的"一切皆空"理论和思在他们看来,作为在天地间不生不灭的主宰应当妻管鸠摩罗什已经清楚地用汉语表达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一个真实的存在.于之和观点,但对于习惯于中国传统思维是,慧远,姚兴等人把中国文化中的"神不灭" 或者中国文人或者中国的帝王来说,概念引入了佛教,从而形成了中国佛教的因果报}c念和学说是根本无法理解和接受的.应论.至少,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这样的论梵文或"胡语"变成了汉语,仍然证更能够被接受的.和理解的过程.鸠摩罗什在译经过程中国的先民认为,如果人生病或死亡,人的妻地忠实了原意,但在中国僧人,文灵魂就会暂时或者长久的离开人的肉体,即人的g解释中就变成了"歪说",并且最终肉体会死亡,但灵魂不死.《楚辞?招魂》把这虱佛教的一部分——这部分思想理论在种灵魂观念通过诗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帝告巫妻中是找不到的.阳日: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向统治者姚兴在《三通论》中认为,之.巫阳对日: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E在在的存在的,尽管过去,将来人们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巫阳焉乃下招日:魂见,但从理论上是能够成立的.但鸠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舍君之乐《答后秦主姚兴书》中却回答说处,而离彼不祥些.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未来)不得定有,不得定无.有无之些.……99.《招魂》的主要内容是描述天帝发MODERNPHILOSOPHY2oo6.1932If){[)6"三世"概念与"善恶撮应"现地上有人魂魄离散,命令巫师去占卦招魂,巫师认为天帝的命令无法做到,占卦是要靠掌梦之官,但是天帝要巫师赶快招魂,时间一长,人就会谢世,魂魄就无法回到肉体中来.于是巫师下界招魂,要魂魄回到自己的故乡,不要到处乱走以免发生危险.辞中提到了天上的"虎豹九关"以及幽都的"土伯九约",在古代人的想象中,通向天上之路上有九重天的关门,守门的是虎豹,它们会咬伤下界的人来尝鲜.地下的幽都里则有扭成九曲的怪物土伯,它喜欢吃人.但是,在《招魂》中并没有天堂和地狱的概念.九重天和幽都仅仅是指天上,地下的空间而已.除了灵魂不死的观点外,中国先民还形成了转生的观点.这种观点无论是在中国神话传说中还是在汉以前的思想流派中都有或多或少的表达.《山海经?北次三经》是这样描述的:"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名日精卫,其名自佼.是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海."这是少女转生为鸟的传说,《山海经海内经》在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记载中有这样的文字:"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以定九州."的"复"指的是"腹".又说,"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总之,大禹的父亲鲧偷了天帝的"息壤"——一种能够生长不息的土壤.来堵挡汹涌的洪水,被天帝派来的祝融杀死在羽山.但鲧治水的夙愿并不因为死亡而停止,将这种抗击洪水的精神孕育出一个新的生命——大禹来延续,大禹就是鲧转生的黄龙.可见,早在中国的远古时期,华夏的先民就有死后转生的观念.当然,在中国的意识中,这种死后的转生主要是通过父子之间的生命交接形式来实现的, 虽然就个人的生命而言,他只有一生一世,但是作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来说,通过父子之间的生命交接形式和子子孙孙的传递过程,构成一个无限的生命链条.它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种接代"观点的基础,也是周朝以来,建立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祖先崇拜和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而后者又是维系中国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纽带.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重视血缘关系中的传种接代问题,它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孝"道的主要内容之一,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强调的正是这种生死之间生命的无限延续."转生"和"灵魂不死"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是一种勿庸置疑的"公理",因此,灵魂(神)成为佛教三世报应论中的"业力"传递的永恒载体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它根本不需要像印度的佛教那样费力地从逻辑上来论证轮回主体的存在与否问题.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虽然人的肉体会消失,但"形尽神不灭",于是,佛教中原有的缘起说与轮回说之问的矛盾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观念中就被消解了.如果用印度的"中阴","死亡意识"等作为业力的载体的观点来解释因果报应,反而让人无所适从,即自己前世所做的善事,通过"中阴","死亡意识"等中介传递给与自己或者与自己的血缘无关的生命物,这是不可接受的,也是无法被理解的.因此,在慧远的因果报应论中抛开了佛教的缘起理论,直接从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寻找理论支持.慧远是这样解释三世报应说的:"《经》说业有三报;一日现报,二日生报;三日后报,善恶始于此身,即此受身.生报者,生来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 (《三报论?弘明集卷五》,《大正新修大藏经》, 第五十二册)慧远认为,产生善恶之因的人之身,也是善恶果报的"受身",并且,这种善恶报应不是仅限于人的一生一世,而是延伸至三世,这种"业报自受"的观点是接受了佛教的思想.但作为业报的主体"受身"能够在三世中轮回的观点则是来自于中国的"灵魂"或"神"的观念.这种肉体与灵魂,形与神在三世中的关系慧远把它们比喻薪为火相传的关系,"以实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前薪非后薪.则知指穷之术妙.(《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五?弘明集卷五》,《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二册)也就是说,如果把人的灵魂(神)比喻为火,把人的肉体(形)比喻为薪,火借助薪燃烧并通过此薪与彼薪传递火种,永不熄灭.同样,人的肉体消失了(形尽),灵魂却能够从此肉体进入彼肉体,永恒轮回(神不灭).说,由人的行为,思想和语言产生的造像构成三世概念,其中多宝佛代表的是过去世死的灵魂这个载体,投生到来世的三界,释迦牟尼佛代表现在世界,弥勒菩萨则代表,其形式同薪火相传.而且"三业殊未来世界.如第7,8窟的礼拜对象就是三世佛,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其后室北壁分两层,交脚菩萨作为未来佛,置于二所免也."[rj]'附"因此,慧远的报应论中心位置,下层的圆拱大龛内,置释迦,多宝二0蔓的业报轮回观点,以"自作自受"佛并坐像,其他的洞窟虽然不是以三世佛作为礼ln人必须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承担起三拜的主尊,但决大部分的石窟中,三世佛的信仰Z生千生"的责任,使因果报应显得和观念依然以小型的造像或浮雕或壁画的形式, 同时,慧远又在将中国"灵魂不死".以辅助石窟主题的方式表现出来.对三世佛的信=I='观念引入佛教三世报应说的同时,仰在敦煌莫高窟的早期石窟中也以同样的方式被0己在因果报应中的作用和天帝的执法者表达,北魏时期的第259窟,以《法华经》的释∽0这个角度来看,"把报应法则从迦,多宝为主尊,并在另一壁面雕凿弥勒菩萨造族(氏族)中划出来,是慧远用外来像,构成三世佛的观想结构.想对中国传统宗教观念的最大改可以说,印度的业报轮回说与中国的"灵魂至于"三世"的因果报应,姚兴认不死"宗教思想的融合,使中国信众很容易地接勺现报可以"眼对",(1)而"前世"的受了佛教的这一思想并在信仰的层面产生了巨大陲世"的后报"其理常在",即可以通的社会影响,尽管三世佛在印度佛教中的原本思法来推论.想是为了证明佛教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绵延不断的传承系统,进而证明佛教存在的合法性和神圣因果报应论对佛教信仰的影响性.但是,轮回说和因果报应思想与三世理论相联系,使得中国人为自己的道德行为找到了归±恶报的恐惧和对来世善报的期待,三宿,也为信仰佛教找到了更为充足和现实的理论1】开始在魏晋南北朝流行.所谓三世佛依据.从信仰的意义上讲,慧远关于"三世" 三世中出现的佛,他们主宰着过去,现报应的学说奠定了中国佛教的神学基础,这种神三世.我国的麦积山石窟中,主要流行学基础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特色.篓崇,I文ra]司窟占多数.宋《方舆胜览》称:"麦^姚兴凿山而修,千崖万像,转崖为[1]亨利?阿尔冯:《佛教》,商务印书馆,2000年. }l(周时此地称秦州)胜景".因此,[2]《南传弥兰王问经》,巴宙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i窟中流行三世佛造像是十分自然的现社,1997版.姚兴对佛教的理解和信仰以及作为后[3]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北京:对当时社会信仰的影响.如第72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90窟,第100窟,表现的是代表过丁佛,代表现在世的释迦牟尼佛和代表【责任编辑里声)勒佛的三世佛造像.察一下历代的佛教造像,可以发现三啊三世佛的信仰观念一再地被表述,北戛家石窟一一云冈石窟中,就有不少的蹙现为三世佛的信仰,不过不是像麦积寸士佛檄灯他孤佛释伽垒佛和去弗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通过表现《法①后秦主姚兴在《三通论》中对"三世n实有的论证,基的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与弥勒菩萨原话是"过去未来.虽无眼对,其理常在." MODERNPHILOSOPHY2∞8.195。
【推荐】佛教思想对中医医德的影响
【推荐】佛教思想对中医医德的影响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向国外传播。
佛教思想对我国各个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也影响着医德。
慈悲是佛教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慈悲的含义即是《大智度论》中所说的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这种大慈大悲的思想对高尚医德的形成无疑有着积极的影响。
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一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而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因此,对待一切众生必须无分别心,一视同仁。
《华严经》卷二十五《佛不思议法品》说:一切诸佛,于信不信众生,大悲等观,而无有异。
《佛说八大人觉经》亦说: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如此平等博爱的思想影响了许多古代医家,使他们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全力以赴地解除病人痛苦,尤其对贫苦百姓更加如此。
如《兰溪县志》所载,明代医生吴敬泉给穷人看病不但不收诊金,而且还赠送药物。
富者和贫者一同看病,他总是让富人等着,先给穷人看。
又如《无锡金匮县志》记载清代医家沈文渊对待婢女、仆夫、乳母等下人求医从不推却,总是立即前往救治,并对人说:此辈求医最难,不可缓也。
这些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确实难能可贵。
佛家追求一种自利利他的解脱之道。
所谓利他如《华严经》二十三卷《十回向品》说: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令其得出无量生死众苦大壑。
即是愿代众生,受无量苦。
而自利是在利他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实现的。
所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利他是自利的前提。
这种乐于奉献的利他主义影响了许多医家,使他们急人所急,难人所难,全力地治病救人,形成了高尚的医德。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伧,勿避险隙、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大乘佛学的融摄与超越论唐君毅对中国佛教思想的哲学诠释
大乘佛学的融摄与超越论唐君毅对中国佛教思想的哲学诠释在佛教思想中,大乘佛学的融摄与超越论是经常被提及的概念之一。
这个理论在唐君毅的哲学诠释中也经常被提及,他认为融摄与超越是中国佛教思想中的重要哲学基础,能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大乘佛学的融摄与超越论在中国佛教思想中的哲学诠释,并通过五个例子来说明。
1. 善恶因果:善因所生为乐果,恶因所生为苦果;唐君毅认为,这一理论是大乘佛学的融摄与超越论思想的具体体现。
在这个理论中,善恶之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道德问题,更是因果关系的体现。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一理论,就会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及他人产生何种影响。
2. 空性思想:空性通常被解释为无常、无自性或无本质。
唐君毅将空性看作是超越论的体现,因为这种思想认为物质世界只是现象,而真正的实在是无法被感知的。
通过空性思想,人们可以超越日常的现实,寻求更高层次的真理。
3. 菩提心:菩提心是指发愿渡化众生的心愿,是对众生的一种大度和慈悲。
唐君毅认为,菩提心是大乘佛学的融摄与超越论的体现,因为这种思想超越了个人利益的追求,而是关注众生的利益。
菩提心的实践也能够融摄进我们的生命中,为我们的精神提供养分。
4. 三世因果:三世因果指的是前生、现在和未来的因果关系。
唐君毅认为,这一概念是融摄与超越的具体例证之一。
三世因果的观念与瞬间即总体的观念并存,超越了时间的界限,说明佛教观念在讲述因缘关系时要超越时间限制,要寻求一种宏观的视野。
5. 禅修:禅修是大乘佛学的一个重要实践方式。
唐君毅认为,禅修是融摄与超越论思想的体现,因为禅修可以帮助我们超越物质和个体,寻求灵性和精神上的提升。
同时,禅修还能够融摄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思维方式,让我们更好地适应我们的生活。
以上五点只是大乘佛学融摄与超越论思想的一些例子,但它们都展示了一个普遍的哲学理念:超越我们的现实限制,将自己融入到更高层次的真理中。
唐君毅认为,这种思想可以对中国的哲学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超越物质和表象,寻找更高的精神境界。
三种因果
三种因果提起因果,相信不会有人感到陌生。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我们从小便明白的道理。
一切事情都得有个原因。
我这个文就是论述因果的,我起名为《三种因果》。
这有两种解读:一是我认为存在着三种因果,本文就是介绍这三种因果的;二是把“三”这个字理解为无穷多,把“种”读成四声,就成了种植的种,这样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成了无数次的种下因果。
我们本来就无穷多地种植着因果。
如果大家愿意,把本文称之为“三种因果文”也可以。
如果称其“三种因果文”,就容易想到另一篇赫赫有名的介绍因果的文《三世因果文》。
这个文因为将因果叙述得过于简单,且很多具体的报应情况在佛经中没有依据,所以很多佛教徒不认为这是佛经。
但作为民间善书,则有的人愿意流通。
而我个人对这个文的看法,经历了三个阶段。
起初我刚开始接触因果理论,感觉这理论特别好,所以非常喜欢这个文,再加上我喜欢押韵的东西、作诗,喜欢完美的结构编排,就更愿意传播它了;后来,对因果琢磨深了,就觉得这个文太简单、太死板、太具体,会让人产生对形式的执着,让人不自在,所以开始瞧不起它;现在,我就觉得没必要刻意传播,也没必要瞧不起,既然大自然让它存在,它就肯定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就有存在的道理。
如果人们有极高的智慧,有很好的吸收能力,则这个文就不会使人们执着。
能够让人们执着的,只有人们自己。
如果佛教徒们一定要认为它是伪经,一定要进行批判,也并无不可,因为它本来就没有佛经的那种智慧。
不过,我们亦可轻松对待,将其理解为“中国佛经”。
因为它是中国一般人在接触佛教后,产生的对因果的最朴素理解,是一种本能反应,充分说明了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而文中开头的几句话,“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佛教徒也不能否认。
我不是佛教徒,也不信仰任何宗教。
这篇“三种因果文”,也不能当成佛经传播,否则就会引起佛教徒对上面提到的那个文的反应。
我的这篇文跟上面提到的那个文,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的是,都介绍因果,都不是佛经,都受到佛教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讲三世因果。
有一首偈颂:“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天就是指因果规律。
不能看到善人被欺,就认为不能做善人。
《金刚经》说,假如受持此经的人罪恶大应坠落恶道,但因今生受人家的轻贱,他的罪业便都消除,而且可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
一方面消除罪业,另一方面种了成佛的因,这个利益非常大。
还有些人说:“忍让是软弱,你越忍让,人就越欺负你。
”这种看法也与佛教的观点相违背。
佛陀在《遗教经》上说,能忍的人是有力量的大人。
“大人”是指修菩萨行的人。
忍不是软弱而是力量。
这个力量就是指的能够感化别人的力量。
人格道德可以使别人受到感化。
这个人就
不是小人而是大人。
社会上常讲:“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本来是“无度不丈夫。
”被人错读成“无毒不丈夫,”让人误认为要“狠毒”才是丈夫。
“度”就是度量、气度。
没有度量的人不能称为丈夫。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是培养人们的容量,是很好的格言。
弘一大师说:“我不认识什么人是君子,做事情愿吃亏的就是君子;我也不知道什么人是小人,做事情到处爱占便宜的就是小人。
”这个标准很明确。
一件事即使别人完全错了,我们也应该检查、忏悔自己的业障。
星云大师有那么大的福报,与他待人处世那种宽阔的心胸很有关系。
他经常教导弟子,在待人处世上就四个字-—“你对我错”。
即使他诽谤我们,侮辱我们,他完全没有道理,也要相信三世因果绝对没错,肯定是在过去生中种有恶因,得罪了他,对不起他,今天应该忏悔。
所以,不能割断三世因果看问题。
还有一种人,明明是自己错,也不愿意认错。
他认为这样有损自己的威信。
这是错误的。
因为真正有威信,并不怕认错。
若真正能认错,威信才会更高,上面说的那位禅师处理那件事并没有损伤他的脸面,相反,他的形象更伟大,大家对他更加尊敬。
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保护他人,他做了很大的功德,感动了别人,教化了后人。
他的威信并没有受损失。
以上举出的这些,是我们这些凡夫都不可避免的习气。
归纳起来,有个根本的东西在作崇,这就是坚固的我执。
一切都有个“我”,就会生起憎恨心、我慢心、就种下了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