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合集下载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概况课件
板块运动是指地球表面的板块在地球内部热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碰撞和分离等现 象。
地震是由于地下岩层错动、破裂引起的地面振动,常常伴随着火山和构造运动。
岩石圈与人类的关系
岩石圈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 础,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 源等。
土地资源是指可供农、林、牧业或其 它各业利用的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 础。
北极圈层
总结词
北极圈层是地球上最北端的冰川圈层,主要由冰盖、 基岩和永久冻土层构成。
详细描述
北极圈层位于北极地区周围,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之 一。北极圈层的冰盖主要由淡水冰组成,随着气候变暖 ,北极的冰盖正在逐渐融化。北极圈层的基岩主要由古 老的变质岩和沉积岩组成,这些岩石经过数亿年的地质 演化,形成了独特的北极地质景观。永久冻土层是北极 圈层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它是由长期处于冻结状态的土 壤和有机物质组成。永久冻土层的存在对北极生态系统 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为许多生物提供了 栖息地。
生物圈
01
总结词:生物圈是指地球上 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 称,是地球最活跃的圈层之 一。
02
详细描述:生物圈中的生物 包括从微小的细菌到庞大的 鲸鱼等各种生物,它们在地 球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 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维持 着地球的碳氧循环。
03
生物圈中的生物分布在不同 类型的生态系统中,如森林 、草原、沙漠和水域等。每 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生 物群落和环境条件,共同维 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04
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部分, 我们的生活和发展与地球的 生态系统息息相关。因此, 保护生物圈和生态系统对于 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 要。
03
地球的南北极圈层
南极圈层
地震是由于地下岩层错动、破裂引起的地面振动,常常伴随着火山和构造运动。
岩石圈与人类的关系
岩石圈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 础,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 源等。
土地资源是指可供农、林、牧业或其 它各业利用的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 础。
北极圈层
总结词
北极圈层是地球上最北端的冰川圈层,主要由冰盖、 基岩和永久冻土层构成。
详细描述
北极圈层位于北极地区周围,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之 一。北极圈层的冰盖主要由淡水冰组成,随着气候变暖 ,北极的冰盖正在逐渐融化。北极圈层的基岩主要由古 老的变质岩和沉积岩组成,这些岩石经过数亿年的地质 演化,形成了独特的北极地质景观。永久冻土层是北极 圈层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它是由长期处于冻结状态的土 壤和有机物质组成。永久冻土层的存在对北极生态系统 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为许多生物提供了 栖息地。
生物圈
01
总结词:生物圈是指地球上 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 称,是地球最活跃的圈层之 一。
02
详细描述:生物圈中的生物 包括从微小的细菌到庞大的 鲸鱼等各种生物,它们在地 球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 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维持 着地球的碳氧循环。
03
生物圈中的生物分布在不同 类型的生态系统中,如森林 、草原、沙漠和水域等。每 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生 物群落和环境条件,共同维 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04
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部分, 我们的生活和发展与地球的 生态系统息息相关。因此, 保护生物圈和生态系统对于 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 要。
03
地球的南北极圈层
南极圈层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三.圈层及特点 1.地壳: 1.地壳: 地壳 由岩石组成,厚度不一(平均17km)。 由岩石组成,厚度不一(平均17km)。 17km 大陆部分厚, 大陆部分厚,海洋部分薄 2.地幔 2.地幔 分上地幔和下地幔, 分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 发源地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
(2)平流层图(对流层顶至 )平流层图 对流层顶至50-55km) )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热量来源于臭氧层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热量来源于臭氧层 吸收紫外线) 吸收紫外线) 空气运动: 空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天气现象: 天气现象:晴朗
(3)高层大气图 )高层大气图 80-500km的高空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 的高空有电离层, 的高空有电离层
二、意义 伴随一切自然地理过程, 伴随一切自然地理过程,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
生物圈 组成: 一、组成:地球上所以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特点:不单独占有空间,存在于大气圈下层, 特点:不单独占有空间,存在于大气圈下层,整个水 圈和地壳上层 核心:地面以上100米----水面以下 水面以下200米 核心:地面以上 米 水面以下 米 二、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中非常活跃, 自然地理环境中非常活跃,极其特殊和重要的圈层 同心圈层的分布特点 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各圈层基本上是平行分布的; 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各圈层基本上是平行分布的; 在地表附近却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 在地表附近却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 一.从外到内分:地壳、地幔、地核图 从外到内分:地壳、地幔、地核图 依据: 依据: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特点
二.两个分界面(地球内部两个地震波不连续的面) 两个分界面(地球内部两个地震波不连续的面) 莫霍面:地下深度平均17km 莫霍面:地下深度平均17km 古登堡面:深度平均2900km 古登堡面:深度平均2900km 依据: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 依据: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消失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震横波因无法通过地核而造成的圆形影区
地震纵波因内聚折射而造成的环形影区
这两幅图能证明什么呢?
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
速度{千米/秒) 33
900
上地幔Biblioteka 地壳莫霍界面下地幔 2900
外核
5150
地幔
古登堡界面
地核
内核
软流层的位置在哪儿呢?
岩石圈=地壳吗? 岩石圈>地壳
岩石圈—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 ),由坚硬的 (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 岩石组成的圈层部分。 岩石组成的圈层部分。
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的示意图分析A、 、 分别 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的示意图分析 、B、C分别 代表什么圈层? 代表什么圈层?
大气圈
生物圈
A C
B
岩石圈
水圈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内部圈层 —地震波探测法 地震波: 地震波: 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
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 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我们把它叫做地震波。
类型和特点
特 分 类 纵波(p) 横波(s)
传播速度 较 快 较 慢
点
所经物质状态
固体、液体、气体 固体、液体、 固 体
第四课地球的圈层结构
环境
岩石圈和地壳的异同点
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带有弹性的 共同点:固态岩石组成 坚硬岩石。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 不同点: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固态岩石 软流层位于岩石圈之下,上地幔上部,它正好是岩石 圈的下界。
2000—3000 千米
1.大气圈
范 围
大气的垂直分层
纵横波
分层
厚度(千米) 大陆部分平均33 大洋部分平均6 整个地壳平均17 上地幔顶部
状态
组成
温度压 力密度
地 壳 P、S波 的波速突 然增大。 (莫霍面) 上地 幔 地 幔 P、S波 的波速突 下 地 然减小, 幔 S波甚至 消失。 外核 地 (古登堡 核 面) 内核
固态 固态
岩石
上地幔上部 上地幔下部
氧 21%
其它气体
2.水圈
1.概念 水圈是指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 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特点 ①连续(各种水体处于不停的运动和转化之); ②不规则(水圈没有固定和规则的形状); ③循环运动。
3.组成 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 大气水、生物水等。
大气水
生物水 陆地水
海洋水
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
3.生物圈
资料二
近代,人们发现在矿井中越往深处温度越高, 根据这种温度增加的速度来计算,地心的温度应 高达100 000℃,在这样的高温下,任何物质都会 变为气态,于是形成了“气态地核说”。
资料三
经现代探测仪器的测算,地壳地球内部的温度 增长速度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缓的,由此, 人们推算出地核中心的温度约为5 000℃。 后来,人们又推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5.5×103千克/米3,而构成地表的岩石的平均密度 只有2.7~2.9×103千克/米3 。这就意味着地球深 处的物质平均密度一定比地面岩石大得多,不可能 是水或气体。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固体杂质 大气中悬浮着的尘埃、孢子、花粉等 固态微粒。作为凝结核,成云致雨的 必要条件
• 3.大气的垂直分层
平流层 顶~3000
随高度的增加, 温度先降低, 后升高 温度随高度的 增加而升高 温度随高度的 增加而降低
不明 显
水平运 动 对流运 动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 波
臭氧吸收紫外线 大气稳定,对航 空飞行有利
谢谢观赏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2.低层大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找出各大气成分 的作用
干洁空气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 动所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基本原 料、对地面保温作用 臭氧 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保护伞”
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汽
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名称 深度
地面下平均33千米
波速(传播速度)
横波
变
纵波
变
莫霍面
快
快
处(指大陆部分) 地下2 900千米处
古登堡界面
变为 零
传播速度突 然_____
变慢
岩石
薄
厚
岩浆
高 极大
3
点拨与提升
岩石圈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幔 地核 地壳
学习活动三: 地球的外部圈层
• 1.读教材,找出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其 概念。
展示与汇报
• 学习活动一: 地球的圈层结构
• 1.地球的圈层结构是怎样划分的?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外部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
内部圈层
地核 地
核
学习活动二: 地球的内部圈层
• (1)地球内部各圈层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上 页
下 页
随堂自测巩固
课后活页训练
探究学习园地
自主预习学案
核心要点突破
高考真题赏析
第 一 章 行 星 地 球
思考
生物圈作为地球的外部圈层有何特殊性? 生物圈作为地球的外部圈层有何特殊性? 思考·提示】 【思考·提示】 生物圈的特殊性是与其 他外部圈层相比较而言的。主要表现在: 他外部圈层相比较而言的。主要表现在:①生 物圈有生命存在,其他的圈层是无机环境; 物圈有生命存在,其他的圈层是无机环境;② 与其他圈层交错,没有分明的界线; 与其他圈层交错,没有分明的界线;③生物圈 不仅包括全部生物,还包括生物生存的环境, 不仅包括全部生物,还包括生物生存的环境,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上 页
下 页
随堂自测巩固
课后活页训练
探究学习园地
自主预习学案
核心要点突破
高考真题赏析
第 一 章 行 星 地 球 地幔 (3)消失 突然变小 固 液态或熔 消失 融状 古登堡 (4)17 各类岩石 铁、镁 外核 内核 地壳 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自主预习学案
核心要点突破
高考真题赏析
第 一 章 行 星 地 球
上 页
下 页
随堂自测巩固
课后活页训练
探究学习园地
自主预习学案
核心要点突破
高考真题赏析
第 一 章
情 景 激 趣 诱 思
行 星 地 球
地球的组成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按其密度 大小,从地心向外, 大小,从地心向外,大 致呈现同心圆状的圈层结构, 致呈现同心圆状的圈层结构,这是地球 结构的最大特征。 结构的最大特征。组成地球的物质多种多 既有有机物也有无机物;既有固态的、 样,既有有机物也有无机物;既有固态的、 液态的,也有气态的。在地球形成、 液态的,也有气态的。在地球形成、演化的 数十亿年中,逐渐形成了圈层结构。 数十亿年中,逐渐形成了圈层结构。 形象地讲,地球就如一个半熟的鸡蛋。 形象地讲,地球就如一个半熟的鸡蛋。 蛋壳为地壳,物质形态为固态; 蛋壳为地壳,物质形态为固态;蛋白为地 由于半熟, 幔,由于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软流层 中的岩浆; 中的岩浆;蛋壳与蛋白之间的膜合起来就是 岩石圈;蛋黄为地核,物质形态为液态。 岩石圈;蛋黄为地核,物质形态为液态。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详解
C.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D.莫霍界面以下,软流层以上
地球的外部圈层
岩石圈
大
气 物
生地
圈 壳
地
水
地
幔
圈
水圈 壳 圈
地
幔
大气圈
2000—3000千米
低层大气是由哪些组成的?分别有什 么作用?
干
水汽
洁
空
杂质
气
氮 78% 氧 21%
其它气体
1、将下面几种成分的代号填入表中,与 其作用进行正确的搭配:
A、二氧化碳 B、水汽 C、臭氧 D、氮 E、氧 F、尘埃
构成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水汽凝结时,可作凝结核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吸收长波辐射,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BDE F A
B E C
人地 类实海洋际水能够利用的冰川水 淡球 水资源仅占地球淡 水上 的 储量大的气水0.3%,约河为流水 地水 球总储水量地表的水十万湖泊水 分之七陆。地水 地下水 生物水
耕 作
土 生土 熟土 肥土 土
壤
壤
地 球 圈 层 构
生物成圈范 围示示意图
意 图
大气圈
大气圈
生物圈水圈
水圈
岩石圈岩石圈
生 2物0多千 米圈
大气圈 AB
C
基础练习
读地球四个圈层 构成的示意图
分析A、B、C分 别代表什么圈层?
B 2.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 部圈层没有关系
C .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都明显减少
地球的外部圈层
岩石圈
大
气 物
生地
圈 壳
地
水
地
幔
圈
水圈 壳 圈
地
幔
大气圈
2000—3000千米
低层大气是由哪些组成的?分别有什 么作用?
干
水汽
洁
空
杂质
气
氮 78% 氧 21%
其它气体
1、将下面几种成分的代号填入表中,与 其作用进行正确的搭配:
A、二氧化碳 B、水汽 C、臭氧 D、氮 E、氧 F、尘埃
构成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水汽凝结时,可作凝结核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吸收长波辐射,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BDE F A
B E C
人地 类实海洋际水能够利用的冰川水 淡球 水资源仅占地球淡 水上 的 储量大的气水0.3%,约河为流水 地水 球总储水量地表的水十万湖泊水 分之七陆。地水 地下水 生物水
耕 作
土 生土 熟土 肥土 土
壤
壤
地 球 圈 层 构
生物成圈范 围示示意图
意 图
大气圈
大气圈
生物圈水圈
水圈
岩石圈岩石圈
生 2物0多千 米圈
大气圈 AB
C
基础练习
读地球四个圈层 构成的示意图
分析A、B、C分 别代表什么圈层?
B 2.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 部圈层没有关系
C .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都明显减少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软流层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我国地球深部的探测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1、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1、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活动2:地球外部圈层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能举例说明吗?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2、相互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海 如自冬对中周 黑日夏峙有七 云月不,二百 冉山枯水山五 冉望不色,十 再之溢清东余 来,。绿西里 。 , ,
地 壳
地 幔
地 核
上地幔 下地幔
古登堡面
2 900
外核 内核
海南中学
李文波
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
• 冷酷的事实: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 类还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一样的、 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 失败的告诫:人类在茫茫宇宙中只有 地球这一处家园,地球更不是实验室, 只有善待和保护她才是我们真正的出 路。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总结:1、地球的圈层结构(自内而外)
地核、地幔、地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
《 水 经 注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
“生物圈”2号建造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 是一个人工建造的模拟地球生态环境的全封闭的实验 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考察人类离开了地球是否能生 存。在这个微型世界中,有模拟的海洋、平原、沼泽、 雨林、沙漠和人类居住区。1993年1月,8名科学家 进入“生物圈”2号。他们原计划在“生物圈”2号中 生活两年,为今后人类登陆其他星球建立居住基地进 行探索。然而,一年多以后,“生物圈”2号的生态 状况急转直下,氧气含量从21%迅速下降到14%,而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含量却直线上升;海水开始酸 化;很多物种消失,而用来吸收二氧化碳的牵牛花却 疯狂生长。由于降雨失控,人造沙漠变成了丛林和草 地。科学家们被迫提前撤出这个“伊甸园”.生物 圈”2号的实验以失败告终。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
《 水 经 注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
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
• 冷酷的事实: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 类还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一样的、 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 失败的告诫:人类在茫茫宇宙中只有 地球这一处家园,地球更不是实验室, 只有善待和保护她才是我们真正的出 路。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软流层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我国地球深部的探测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1、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1、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活动2:地球外部圈层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能举例说明吗?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2、相互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海 如自 冬 对 中 周 黑日 夏 峙 有 七 云月 不 , 二 百 冉山 枯 水 山 五 冉望 不 色 , 十 再之 溢 清 东 余 来, 。 绿 西 里 。 , ,
地 壳
地 幔
地 核
上地幔 下地幔
古登堡面
2 900
外核 内核
海南中学
李文波
总结:1、地球的圈层结构(自内而外)
地核、地幔、地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2、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特征
圈层名称 大陆地壳 大洋地壳
莫霍面 平均17
不连续面
深度 (千米)
特征 ①固态,由各种岩石 组成 ②大陆地壳厚、 海洋地壳薄 ①固态②上部存在一个 软流层③软流层以上的 地幔部分是岩石圈的组 成部分 ①推测外核液态、内核 为固态; ②温度很高, 压力和密度很大。 ③主 要成分为铁和镍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思考:人类能通过哪些方法获 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22张PPT)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莫霍 界面 古登堡界面
组成 分层
最活泼 的圈层
19
练习:
1、〔2008年上海高考题〕地震波横波 〔S〕和纵波〔P〕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 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A 〕 A、S波、P波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C、S波、P波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
20
练习:
〔一〕地壳
大陆地壳:双层 大洋地壳:单层
地 上层: 硅铝层 壳
下层:硅镁层
莫霍界面
地幔
■ 地 壳
上层: 硅铝层〔较轻〕一般只分布在大陆局部,高山.高原区 厚度大,平原地区厚度小;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
下层:硅镁层〔较重〕普遍存在(连续分布)
结 大陆地壳: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平均33 km 构 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平均6km
16
(三)生物圈 地球外表有生命的地带被称 为“生物圈〞。
问: 生物圈的范围(上到哪,下到哪)? 生物圈和生物的区别?
它包括地球上一切生命有机体〔植物、动物和微 生物〕及其赖以生存和开展的环境〔空气、水、 岩石、土壤等〕
17
由气体和悬浮物 气体和悬浮 是地球自然环
组成的包围地球的 物质,主要成 境的重要组成
速度{千米/秒)
33
上地幔
地壳
下地幔
地幔
2900
外核
地核
内核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
活动
读图思考: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
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莫霍界面和古登堡 界面下的物质状态可能是? 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
在莫霍界面下P、S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 在古登堡界面以下,S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莫霍 界面 古登堡界面
组成 分层
最活泼 的圈层
19
练习:
1、〔2008年上海高考题〕地震波横波 〔S〕和纵波〔P〕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 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A 〕 A、S波、P波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C、S波、P波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
20
练习:
〔一〕地壳
大陆地壳:双层 大洋地壳:单层
地 上层: 硅铝层 壳
下层:硅镁层
莫霍界面
地幔
■ 地 壳
上层: 硅铝层〔较轻〕一般只分布在大陆局部,高山.高原区 厚度大,平原地区厚度小;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
下层:硅镁层〔较重〕普遍存在(连续分布)
结 大陆地壳: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平均33 km 构 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平均6km
16
(三)生物圈 地球外表有生命的地带被称 为“生物圈〞。
问: 生物圈的范围(上到哪,下到哪)? 生物圈和生物的区别?
它包括地球上一切生命有机体〔植物、动物和微 生物〕及其赖以生存和开展的环境〔空气、水、 岩石、土壤等〕
17
由气体和悬浮物 气体和悬浮 是地球自然环
组成的包围地球的 物质,主要成 境的重要组成
速度{千米/秒)
33
上地幔
地壳
下地幔
地幔
2900
外核
地核
内核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
活动
读图思考: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
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莫霍界面和古登堡 界面下的物质状态可能是? 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
在莫霍界面下P、S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 在古登堡界面以下,S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 内部圈 层结构 示意图 怎么画?
莫霍界面 地幔
外核
内核
地壳 古登堡界面
地球的内部圈层概况
圈层名称
不连续 深度
面
(km)
地 壳
大陆地壳
平均17
大洋地壳
莫霍界面 33
地 幔
上地幔
软流层
下地幔
地 外核 核
古登堡界面 2900
内核
6370
特征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化学元素:氧、 硅、铝)
②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 厚,平均厚17千米
水
成云致雨
分层依汽据: 主要根据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变
厚度化的情况直接热源 温度变化运动形式 与人类的关系
对流层
2000~3000K M
无线电短波通讯
分 层
50—55KM
平流层 17~18KM(赤 道)
O3层吸收 紫外线
地面
升高
降低
平流 对流
8~9KM(极地
)
高层大气
O3吸收紫外线 有利于飞机飞行
最活跃的因素。
外部圈层的相互联系
各个圈层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制约,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地球的外 部圈层结 构示意图 怎么画?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地壳
内部
地
地球的同心
圈层
地幔
球 圈层 的
地核
物质组 成和特 点
圈
外部 大气圈
层
圈层
结
人类生活在
范围
水圈
范围和 特点
构 地球表层
生物圈
③大陆地壳(上层:硅铝层,下层: 硅镁层)
组成:含铁、镁的硅酸盐类,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 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之一
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但环包不境围规的地则总球称的的,圈复生层杂物,组系圈成统与有,气大地体气表和圈水悬、、浮 地水物下圈质水和,、是主大、要气岩成水石分、圈是生 相氮物 互和水 渗氧透等,是、。地相球 互自影然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 生 水
圈物
气 水
圈 圈
圈
总结
地
纵波(P波)
共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速度快, 固、液、气介质
震
传播速度都 随所通过物
波
横波(S波)
质的性质而
速度慢, 固介质
变化
地震波的传播速
2、地球的内部圈层 度在哪些深度发
生突然变化?
横波
上地幔 A
下地幔 地幔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纵波
地壳
B
地核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图中陆壳和洋
壳有何特点?
陆壳 地 洋壳 壳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地壳 , D+E 地幔 ,F+G 地核
(5)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
是固态还是液态?
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 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 地核可能为液态。
二、地球的外水生大部圈物气:圈圈圈地::层球地由表球气层表体水层和体生悬构物浮成及物的其组生连成存续的
❖ 材料二 ❖ (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
❖ A. ❖ B. ❖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 D.
(2)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感受是
( D)
A. 晃,后上下颠簸
B.上下颠簸
大 生 水
圈物
气 水
圈 圈
圈
总结
地
纵波(P波)
共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速度快, 固、液、气介质
震
传播速度都 随所通过物
波
横波(S波)
质的性质而
速度慢, 固介质
变化
地震波的传播速
2、地球的内部圈层 度在哪些深度发
生突然变化?
横波
上地幔 A
下地幔 地幔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纵波
地壳
B
地核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图中陆壳和洋
壳有何特点?
陆壳 地 洋壳 壳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地壳 , D+E 地幔 ,F+G 地核
(5)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
是固态还是液态?
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 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 地核可能为液态。
二、地球的外水生大部圈物气:圈圈圈地::层球地由表球气层表体水层和体生悬构物浮成及物的其组生连成存续的
❖ 材料二 ❖ (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
❖ A. ❖ B. ❖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 D.
(2)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感受是
( D)
A. 晃,后上下颠簸
B.上下颠簸
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①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 大 气降温率-平均升高 1km ,温 度降低60C); ②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 动, 因而发生一系列天气现象,如 风、雪、云、雨等; 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天气现象复杂;
④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显著,污 染严重; ⑤占大气圈总质量的70%—75%。
•平流层(stratosphere) 的主要特征是:
33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
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生物与其环 境共同组成的特殊圈层。生命 活动渗透到大气圈、水圈和岩 石圈中,成为地球上最具活力 的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的表解
外部圈层 概念成的复杂系 统
气体 主要成分是 悬浮物 氮和氧
水圈
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 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探究
1.横波和纵波发生变化的两个界面是什么? 2.横波和纵波的变化规律是什么?最大值出 现在什么位置? 3.岩浆的发源地在什么位置? 4.岩石圈的范围是什么?
地球内部圈层的示意图
图1.27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表格
圈层 名称 范围 深度 主要特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三圈
大气圈
地球的外部圈层 生物圈 水圈
概念
大气圈
什么是大气圈?
是因地球引力而聚大气 圈(atmosphere)集在 地表周围最外部的气体 圈层
大气的组成
• 恒定组分 主要由氮(78.09%)、氧(20.94%)、氩 (0.93%)等组成(99.96﹪)。 • 可变组分 二氧化碳、臭氧和水蒸气,随季节、气象、和 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 不定组分 这部分物质在大气中含量变化非常大,如尘埃、 硫化氢、煤烟、金属粉尘等。它们一是来源自 然界,二是来自人类生产、生活活动。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 圈 生 物 圈
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 生物圈等,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 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 部。 各个圈层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制约,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 境。
外部圈 层 大 气 圈
概念
组成
其他
由气体和悬浮物 气体和悬浮物 是地球自然环 组成的包围地球 质,主要成分 境的重要组成 的复杂系统 是氮和氧 部分 地球表层水体 地表水、地下 水圈里的水处 构成的连续但 水、大气水、 于不间断的循 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水等 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与大气 地球表层生 生物及其 圈、水圈和是、 物及其生存 生存环境 岩石圈相互渗 环境的总称 透、相互影响
外地核(液)
内地核(固)
读图: 思考: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壳、岩石圈、软 流层、地幔(上、下)、 地核(外、内)的深度 范围? 2。地壳、地幔、地核 的特点?
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圈 层部分。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地球各外部圈层的比较
四 、 地 球 的 圈 层 结 构
水
圈
地核
岩石圈
mary 速度快, 固、液、气介质 横波(S波) secondary 速度慢,固体介质
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特点
分类 纵 波 横 波 所经物 质状态 固体、液 体、气体 固体 传播 速度 较快 较慢 共同点 都随着所 通过物质 的性质而 变化
地 震 波
为什么地震波能探测地内结构?
因为地球内部物质性质不均一,不同 深度上性状、组成不同。
两界面深度及地震波速变化比较表
不连续面 地下深度 波速变化
莫霍界面 古登堡 界面
33千米处
(大陆 部分 ) 2900千米处
该面下,P、S波 速都明显增加
在这里,P波速 忽然下降,S波 完全消失
地壳 地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