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手机媒体研究的文献综述
手机社交软件传播学意义探析文献综述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手机社交软件的传播学意义探析现状文献综述姓名徐阳学号094030338院、系传媒学院新闻系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指导教师(职称/学历)杜忠锋(讲师/硕士)手机社交软件的传播学意义探析现状文献综述摘要:手机社交软件就是可以在安装在手机上的社交软件,如人人网,开心网等传统的社交网站移植到手机客户端的软件以及诸如陌陌,微信,米聊等基于定位用户地理位置从而与附近陌生人建立联系或者基于备份手机通讯录KIK②的新兴手机社交软件。
手机社交软件的开发是建立在社交网络的成功经验上的。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的翻译,中文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意译为社交网络服务。
社交网络含义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及应用。
关键词:手机;社交网络;KIK;传播学;新媒体手机类移动社交软件是基于本地手机通讯录,网络好友(以微信为例,QQ 好友)或基于定位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工具,直接建立起与联系人的连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信息推送技术实现免费短信聊天(包括文字短信、语音传送及图片视频传送)、来电大头贴和个人状态同步等功能的IM(即时通讯)社交软件。
它跨越了运营商壁垒、硬件壁垒、软件壁垒和社交网络壁垒,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关系沉淀到手机上从而实现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无缝链接”,甚至超越了“六度分割理论”,即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使移动终端成为了新的社交节点。
在Facebook、Twitter、LinkedIn、MSN和QQ大行其道的今天,手机的社交潜力终于被挖掘出来了。
然而由于手机社交软件出现较新,国内学者普遍还没有把注意力放到相关研究上来,因此笔者目前所参考的文献主要是相关的社交网站方面的研究和手机新媒体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社交网站SNS研究概况全称Social Network Site,即“社交网站”或“社交网”。
社会性网络(Social Networking)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这种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系统思想的网站就是社会性网络网站(SNS网站)。
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
2008年1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已超过6.4亿。
随着中国手机用户越来越多,手机带来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而相应的信息传播形式也会越来越广泛。
传播信息的方式已经从最初的简单通话和短信,向更丰富的媒体形式发展,包括多媒体信息、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应用形式。
手机作为媒体的一种载体形式,其传播能力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在利用手机进行各方面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报告以用户抽样调研的形式,分析国内手机媒体的主要应用形式与特点,包括研究手机传播的主要渠道及应用方式、各种传播方式在未来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对现状下的管理需求作最基本的了解,以及如何更好利用手机媒体渠道,开展社会化服务等内容。
手机媒体的定义近年来手机被业内看成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俗称第五媒体。
手机媒体由于具备多种新技术特性,符合时代发现的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正在开创媒体的一个新时代。
随着人们新的媒体使用习惯和消费习惯的建立,手机将有可能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媒体。
“十七大”手机报6期发行1.5亿份,收到8万多条读者的留言回复,是手机媒体影响力的一种最好证明。
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它四大类大众媒体最开始是以新闻、娱乐为主要形式内容出现的,然后才出现广告的应用,第五媒体是以短信群发广告的形式最先被人们所熟悉,然后才逐渐显露出新闻媒体的特征,由于手机本身的通信工具特点,使得手机媒体化的应用就与众不同,这就使得当前许多传统媒体与手机媒体结合过程中出现众多的困惑,这些困惑主要是传统大众媒体的经营理念根深缔固,人们很自然地用传统媒介思维去套手机媒体的运营,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而这也是探索手机媒体运营模式的必经过程。
对手机媒体的研究主要是政策和运营模式两个方面,而在手机媒体产业链中,内容提供商、移动网络运营商和终端设备制造商之间如何相互合作发展,也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文献综述 正文3
文献综述正文3农民工手机阅读行为的文献综述摘要:当今社会,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手机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并逐步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成为现代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
手机这个载体是农民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比起捧着书手留余香的阅读方式,手机阅读在农民工中更加普遍。
农民工的手机阅读行为也因为农民工手机阅读的目的、内容、方式、使用技术及读物形态的因素的影响而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
中国目前的农民工人数达两亿四千万,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如何满足农民工的闲余时光,让他们尽快熟悉、融入城市,这是一个现代化、社会化的大命题。
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整理出农民工手机阅读行为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启示。
关键字:手机阅读农民工数字鸿沟一、研究现状1、手机阅读现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社会经济发展与信息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信息设备的普遍使用是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而移动手机已然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介,可以完成上网、新闻阅读、收发电子邮件、游戏娱乐、网上购物等多种行为,超越了单纯的通讯功能。
国际调查的意向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手机网民据2013 年5 月27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 01 2 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 0 1 2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 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 万人。
21-30 岁“新生代农民工”占到总数的31.9%。
从人口基数来看,这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有待挖掘的、群体特征明显的阅读群体。
同时,“民工荒现象的不断出现,标志着一个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刘易斯拐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指出,中国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将发生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变化,过去廉价的劳动力要素价格要上升,而过去稀缺的资本要素将变得相对充裕。
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
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用户在移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持续使用动机、影响因素及其行为模式。
本研究旨在揭示用户持续使用移动社交媒体的内在逻辑和关键因素,为移动社交媒体平台的优化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对移动社交媒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明确研究背景和意义。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的构建,系统分析影响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的关键因素,包括用户需求、平台特性、社交互动、用户体验等。
在此基础上,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深入探索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本研究不仅关注用户个人层面的因素,还从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多角度探讨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更全面地揭示用户持续使用移动社交媒体的动因和机制。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旨在发现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的核心要素,为平台运营商提供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和建议,促进移动社交媒体的持续发展和用户粘性的提升。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为移动社交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移动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关于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本研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旨在为深入探讨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在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研究中,用户满意度、用户参与度、用户粘性等因素被广泛探讨。
用户满意度是指用户对移动社交媒体服务整体质量的感知和评价,它直接影响用户是否愿意继续使用该服务。
现有研究表明,用户满意度与移动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使用时间等持续使用行为呈正相关关系。
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
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手机媒体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中国手机媒体的研究,探讨其影响力、使用行为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问题。
一、手机媒体的影响力手机媒体在中国日益增长的用户群体和内容多样化等特点使其成为重要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渠道。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手机媒体用户数量已超过10亿,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
手机媒体具有覆盖广泛、时效性强、个性化定制等特点,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手机媒体的使用行为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手机媒体用户每天平均使用手机媒体的时间超过3小时,其中大部分时间用于社交媒体、新闻资讯和娱乐内容的浏览。
此外,手机媒体用户也越来越重视个性化定制的需求,比如搜索关注的话题、设置推送内容和定制化广告等。
另外,手机媒体用户还普遍喜欢分享自己的生活、观点和体验,形成了庞大的用户社群。
三、手机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手机媒体的未来发展具有以下几个趋势。
1. 内容创新和个性化定制:随着用户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不断提高,手机媒体将进一步加强内容创新,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服务。
同时,个性化定制也将成为手机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满足用户对个性化体验的需求。
2. 多媒体融合和交互体验:手机媒体将进一步整合音频、视频、图像等多媒体元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
此外,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也将引入手机媒体,为用户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3. 强化社交互动和用户参与:手机媒体将进一步加强社交互动和用户参与,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例如,推出更加智能化的社交功能和游戏化的交互方式,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和互动。
4. 数据分析和商业化模式:手机媒体将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等技术手段,挖掘用户需求和消费习惯,进而为广告主提供更加精准的广告投放和精细化的用户管理服务。
此外,手机媒体还将加强与电商、金融、旅游等行业的合作,拓展商业化模式。
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文献综述终稿
[3]庄伟.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与特点[J].新闻爱好者, 2010(12).
[4]焦晓云.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干预[J].现代教育科学,2010(S1).
[5]农冬云.手机时代青少年思想教育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8(06).
在现实生活中,手机己经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更代表着一种时尚元素。据统计,截止2009年10月21日,中国有7亿手机用户,成为了世界上拥有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其中上网的手机用户有3.5亿,手机用户规模目前已经超过了传统的互联网的上网人数。随着手机上网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手机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应运而生,作为社会信息化的必然产物,已经被人们广泛认可和接受。可以说,手机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模式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并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亚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手机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大大拓展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对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也扩大了文化产业的覆盖范围,增强了文化领域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在社会信息发展和文化繁荣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曾伟.3G手机上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浙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
[23]国青松.微博文化的冲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4]Wilken,R.Mobile Phone Cultures[J].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 LIA,2009.
[10]张虎.手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探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2).
[11]刘博.第三代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前瞻及对策思考[J].网路财富,2008 (02).
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
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
根据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以下是一些关键结论:
1. 媒体使用率:中国手机用户普遍使用手机来获取新闻、娱乐、社交媒体等内容,手机已成为主要媒体渠道之一。
2. 短视频热潮:短视频在中国手机媒体中非常流行,用户喜欢通过手机观看和分享短视频内容。
3. 移动支付普及:手机支付已得到广泛应用,很多用户使用手机进行支付,而不再依赖传统的现金或银行卡。
4. 智能手机市场竞争: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机在市场份额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都在不断努力创新和提升用户体验。
5. 用户偏好:中国手机用户更喜欢功能强大、价格合理的手机,对于拍照功能和续航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6. 网络安全问题:随着手机使用的增加,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用户对于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
总体而言,中国手机媒体行业在快速发展,不断引入新技术和创新,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同时,安全问题和竞争也是该行业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论文写作中的文献综述案例
论文写作中的文献综述案例一、引言文献综述是论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和评价的过程。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文献综述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来探讨在论文写作中如何进行文献综述。
二、案例背景假设我们要撰写一篇关于手机使用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的论文。
在开始写作之前,我们需要对该主题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已有的相关研究,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综合。
三、文献综述案例1. 综述目的和方法手机使用对青少年学业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本综述旨在系统性地梳理已有的文献,并对手机使用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
通过文献调查和内容分析的方法,收集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文献综述框架。
2. 相关研究的主要发现根据调查,青少年的手机使用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已有的研究表明,手机使用对青少年学业成绩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一些研究认为手机使用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学会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从而有助于其在学校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和在线学习资源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2.2 消极影响然而,另一些研究也指出,过度使用手机可能导致青少年对学业的分心和时间浪费。
社交媒体和游戏等应用程序也可能干扰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最终导致学业成绩下降。
3. 综合分析和结论根据前述研究的主要发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手机使用对青少年学业成绩产生了双重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存在消极的影响。
其次,手机使用是否对学业成绩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其使用的方式和时间。
合理的手机使用可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信息获取,但过度使用会造成学习效果的下降。
最后,对手机使用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并且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性别和文化背景的青少年提供更加细分的研究成果。
四、结论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献综述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合性整理和分析,文献综述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研究所需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手机广告概述(文献综述)
手机广告概述(文献综述)播方式和传播特点,论述了手机广告的发展。
探讨了手机媒体作为继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四大媒体之后的新生力量,如何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书中介绍了手机媒体产生的必然性,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手机媒体的实际价值和传播意义及管理策略,阐述了其可能带来的负效应。
6、手机电视媒体发展研究于燕枝阐述手机电视的发展源起,传播现状,技术的挑战,及电视广告的应用。
文中提到的手机视频广告的方式主要是植入式广告以及免费开通加广告,提出一种新的广告模式。
7.手机广告的传播特征及传播模式探讨肖慧论文在介绍了手机广告的概念之后, 对手机广告的传播特征以及手机广告的传播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 认为手机广告的传播特征有个性化和私人化、及时性、可靠性、双向性、可测量性.文章从手机广告制作、发布主体来进行分类, 根据主体的不同特点将手机广告的传播模式分为四类:以企业为主体的手机广告传播模式、以网络内容提供商为主体的手机广告传播模式、以移动通信运营商为主体的手机广告传播模式、以专业广告制作、代理商为主体的手机广告传播模式。
8、中国手机广告的传播形态研究张宁研究手机广告的传播模式,本文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从形态上全面解读了手机广告,对我国手机广告运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归纳总结,特别对短信广告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这为手机广告传播形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针对短信广告存在的问题,以全新的思路提出了对策与措施,为短信广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9、《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之手机视频篇中国科技传媒2009此篇报告中总结了手机视频业务的三大模式,同时着重分析了手机视频媒体的用户特点以及制约因素。
当时制约因素主要在于手机不支持因素和费用因素,而现在这两大因素中的手机不支持以及随着手机的更新换代而被打破,而至于费用的因素也因为4G时代的到来而结束。
不过其中提到的手机视频的用户群集中于19-29岁之间,这个针对面太窄。
关于我国手机媒体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手机媒体研究的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和无线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已经从单一的移动通信终端日渐向即时化、个性化、互动化、大众化的图文并茂、视音频结合的多功能媒介转变。
以手机报、手机视频、手机广播、手机杂志、手机搜索、手机定制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手机媒体正在快速崛起。
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手机媒体以其独有的媒介特质深刻改变着传统的传播方式、传播理念,并在与报纸、电视、广播、出版等传统媒体的不断交融与竞合中,对整个传媒产业格局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产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伴随着手机媒体的发展,我国手机媒体研究不断递进延伸、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综观近几年来手机媒体的研究课题和主要范围,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下六大方面。
手机媒体的定义及其传播特点的研究在我国,最早是由移动运营商针对手机信息传输的技术特点和传播功能提出了手机是媒体的概念。
随后,有学者开始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关注手机媒介。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可以查看到,最早于2000年仅有一篇研究手机短信的学术文章,学者闵大洪在文中提出,手机技术的发展使其媒体工具的特性越来越彰显,“手机正在成为媒体工具”。
①随后,一些学术界、传媒界、通信业界的研究者不断跟进,并对手机媒体进行定义。
学者匡文波直接将手机媒体定义为,通过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
②通信业学者项立刚认为,手机与其他媒体相比已有很多根本性、革命性的改变,“手机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为方便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媒体平台”。
③学者赵占波则归纳认为,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手机已具有便携性、移动性、个性化、多媒体融合、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传播效果好等媒体优势和特点。
也有人认为,伴随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手机与互联网的联姻,手机已从单纯的通话工具蜕变成为具备媒体特性的新兴传播媒介,并以其独特优势成为适宜传播公共信息的新型平台。
④手机通过短信、彩信、手机上网等应用,已经成为一个活生生的掌上世界,手机媒体所体现出来的特征综合了其他媒体的优势,可以称之为“媒体之集大成者”。
文献综述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影响
关于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生活影响的研究的文献综述作者:摘要:随着现在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的使用已经渗透到高校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人际、消费等方面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手机的使用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交际范围,增加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增加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方式,同时手机的使用也对大学生生活产生着负面的影响。
因此,为了促进大学生合理巧用手机,妙用手机优势与功能,研究将对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做细致分析,并提出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手机使用大学生生活影响前言:手机的普及率在当代大学校园里已接近100%,手机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大学生手机的使用影响着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以西华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并对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影响作了分析,又分别从大学生学习、人际及消费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实证调查与研究,继承并拓展了前人的研究,完善了相关的研究理论。
在确立了论文题目之后,为了更好的撰写论文,通过中国知网、独秀等学术网站收集了与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生活影响研究相关的文章及期刊,同时也包括一些学校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并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这都对完善本次关于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生活影响的研究起了很大的帮助。
正文:(一)本课题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手机已经成为渗透社会生活的重要媒体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学界对手机的研究也在拓展当中。
早在1999年,第一个关于手机使用的国际学术会议在美国Rutgers大学以“全时联系”(Perpetual Contact)的主题举办。
从那时起,社会科学领域对手机的探讨覆盖的主题包括:手机采用的社会影响、手机的社会学意义、手机采用和使用的跨文化比较、手机对家庭生活的影响、手机与公共生活、手机与人际沟通等(Katz,2006)。
在我国,近年来围绕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相关论文也大量涌现。
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现状及其趋势
新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 2
新媒体的起步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进入互联网时代 ,新媒体逐渐发展起来。
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 及,新媒体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3
成熟阶段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5G技术的推 广,新媒体在中国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
02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
新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发展方向
未来新媒体将更加注重智能化、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等 方面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加强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如人工智 能、大数据、云计算等。
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前景将更 加广阔,其影响力也将更加深远,同时对新闻传播行业的影 响也将更加重要。
05
新媒体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发展
新媒体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发展,各种类型的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包括短视频、直播、自媒体等,满足了用户多样 化的需求。
专业化趋势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类新媒体平台不断细分市场,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产业升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产业也在不断升级,新的技术应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不断被引入到新媒体领域 ,提升了新媒体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社会舆论格局变革
新媒体的出现还改变了社会舆论的格局,人们更多地通过新媒体表达
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新媒体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场所。
04
讨论与分析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对比分析
传播方式
新媒体采用数字化、网络化、互动化的传播方式,而传统媒体 采用单向、线性、固定的传播方式。
传播渠道
新媒体通过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渠道进行传播,而传统媒体主 要依赖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渠道。
关于新媒介的文献综述
关于新媒介的文献综述新媒介是指在信息传播和交流中使用的各种新型技术和平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介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综述关于新媒介的相关文献,包括定义、发展历程、特点、应用领域和影响等方面。
首先,关于新媒介的定义,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一些学者认为,新媒介是指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传播信息的媒介,如社交媒体、移动应用和在线平台等。
而另一些学者则将新媒介定义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和交流模式,强调其与传统媒介的区别和创新性。
其次,新媒介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的互联网兴起。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和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广泛,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媒介形式,如电子邮件、网站、博客、社交媒体等。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介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分享信息。
第三,新媒介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新媒介具有互动性,用户可以参与到信息的生成和传播过程中,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其次,新媒介具有即时性,信息可以实时更新和传播,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获取最新的信息。
此外,新媒介还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和定制信息。
第四,新媒介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新闻传媒领域,新媒介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使得新闻报道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
在商业领域,新媒介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营销渠道和方式,如电子商务和网络广告等。
在教育领域,新媒介为学习和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工具,如在线课程和教育游戏等。
最后,新媒介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层面,新媒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模式,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和广泛。
在经济层面,新媒介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创新和创业。
在文化层面,新媒介为文化表达和传承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方式,丰富了文化多样性。
综上所述,新媒介是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和交流模式,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
手机媒体的视觉传播研究
四、未来展望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媒体视觉传播将会有 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手机媒体视觉传播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1、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未来的手机媒体视觉传播将不断创新形式,引 入更加多元化的视觉元素和互动设计,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和参与度。
2、内容更加垂直化和个性化:未来的手机媒体视觉传播将更加注重内容的垂 直化和个性化,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和兴趣爱好,提高信息的传递效果和影 响力。
二、手机媒体视觉传播的特点
1、传播形式丰富多样
手机媒体视觉传播的形式包括图文、视频、社交媒体等,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 的需求。其中,图文是最基本的形式,包括文字和图片的结合;视频则以其直 观性和趣味性受到用户的青睐;社交媒体则通过用户之间的互动和分享,实现 信息的快速传播。
2、增强体验感
手机媒体视觉传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强用户的体验感,如虚拟现实(VR)、 增强现实(AR)等技术,使用户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相关信息。此外,互动设 计也可以提高用户的参与度,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3、技术更加融合和创新:未来的手机媒体视觉传播将不断融合多种技术,如 AR、VR、人工智能等,创新视觉传播的方式和效果,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体验 感。
4、社会责任更加重要:随着手机媒体视觉传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社会责任 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未来的手机媒体视觉传播将更加注重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 避免不良信息和不实信息的传播,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手机媒体的视觉传播研究
目录
01 一、手机媒体视觉传 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03
三、手机媒体视觉传 播的应用领域
02
二、手机媒体视觉传 播的特点
04 四、未来展望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 息、交流互动的重要渠道。在此背景下,手机媒体的视觉传播现象越来越受到。 本次演示将简要介绍手机媒体的视觉传播现象,概括其重要性和研究意义,并 探讨手机媒体视觉传播的特点、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关于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手机媒介研究综述
关于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手机媒介研究综述手机在中国逐渐普及也就是在最近十年的时间,而手机的大众媒介属性也随着通信技术的完善逐渐显露出来。
本文通过对手机自身的文化研究和手机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研究进行文献方面的梳理总结,为利用手机媒体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文化研究奠定基础。
标签:民族文化;传播;手机传播一、对手机的文献梳理不同的研究领域对手机传播有不同的解读,笔者经过梳理发现,在既有的研究当中,对手机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五个视角:第一种,将其置于宏观的文化背景中,探讨其对社会形态、传播格局等的影响。
比较著名的著作有美国莱文森所著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它从哲学思辨角度对手机文化进行宏观现象学层面的描述;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手机短信,一种文化新主张》《手机媒体与媒介生态重塑》《手机新媒介对传播格局与社会形态的影响》《对手机传播社会含义的多重理解》。
这些对手机的研究大多把手机放在一个宏观的社会背景下,去探讨其与社会其他主体结构的互动,侧重分析手机的社会意义。
第二种,将手机作为一种媒体看待,把它放入与其他媒体相比照的社会媒体系统之中去分析,探讨其媒介属性与传播特点。
如《论手机媒体的大众传播特征》《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这些研究都是把手机作为媒体来探讨其传播功能和社会影响。
第三种,把手机放置于日常生活的现实背景当中,探讨其对人们的日常交往等的影响。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手机·传播·表征——手机与日常生活》《指尖上的移动家园——手机短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手机媒介传播弥漫于空间》,从日常生活出发去分析手机对社会的影响。
这些研究从日常的生活切入,重视手机交往空间的建构,对手机的文化意义有了近距离的呈现。
第四种,把手机放在与人的互动层面上,去探讨其对人的认知、情感等心理层面的影响。
如《紧逼的“现代性”——透视手机传播新景观》,从“现代性”这一角度探讨手机人际传播中浮现的问题以及对人自身的影响。
手机媒体研究综述
手机媒体研究综述摘要:手机媒体是一种以手机为栽体的媒体,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被誉为“第五媒体”,在中国,手机用户数是互联网用户数3倍多,预计到2011年中国手机用户将达到7.84亿户,其中2.39亿人使用手机上网。
中国目前每4个手机用户中,就有一个用户用手机上网。
近年来学术界兴起对手机媒体研究的热潮。
鉴于手机媒体是近两年兴起的新兴媒体,所以本文侧重于2008年以后对于手机媒体的研究综述。
关键词:手机媒体;新闻刊物;研究综述手机用户激增是手机做为“第五媒体”兴起的物质基础,本文选取刊物为《传媒观察》、《国际新闻界》、《青年记者》、《新闻传播》、《新闻记者》、《新闻界》、《新闻世界》、《中国记者》。
经粗略统计,09八份刊物关于手机媒体研究的文章共32篇,数量分布如下:其中,直接将3G技术与手机媒体挂钩的文章为8篇,占了四分之一。
《青年记者》关于3G网络与手机媒体最多,主要集中于09年3月至4月。
刘明洋认为,3 G网络的开通和基于这一网络的手机媒体如3G手机的应用而再次大幅提速,将使手机完成由一个通讯工具向一个真正媒体的蜕变,成为一个移动的新媒体。
[1] 郭全中分析了3G背景下电信运营商的手机媒体战略:一是中国电信与易查手机搜索联合推出名为“小灵通搜索”的业务。
二是中国电信携手华纳、百代、环球等八家国内外知名唱片公司联合发布旗下全新的数字音乐服务,该服务融合了七彩铃音、电话振铃、网络试听、网络下载、音乐资讯、在线搜索、会员服务等多种音乐服务功能。
三是中国电信推小灵通数据上网。
中国电信尚没有明晰的商业模式。
[2]芦文嘉研究了3G时代手机播客发展趋势,他指出手机播客具有1.背景产业稳定2.操作更加简单。
3.信息交流反馈的方式多样4.创造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的优势,但在内容、法律和技术上也有难以跨越的沟壑。
[3]8篇文章中有6篇均是研究3G背景下手机媒体的兴起与传统媒体的关联。
刘明洋认为,在3G背景下,传统报业应当以“数字化”为引擎,在报纸媒介定位、发展方向、组织结构、管理手段、经营方式、赢利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战略升级和产业再造。
关于新媒介的文献综述
关于新媒介的文献综述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介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媒介不仅改变了我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还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对新媒介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新媒介的定义、特点、应用领域、挑战与机遇以及发展趋势。
二、新媒介的定义与分类新媒介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指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形态。
常见的分类包括社交媒体、数字电视、移动媒体、虚拟现实等。
这些新媒介具有数字化、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能够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和用户的高度参与。
三、新媒介的特点1. 数字化:新媒介的信息传播以数字形式进行,易于复制和传播,同时也具备更高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2. 交互性:新媒介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用户可以实时参与和反馈,形成双向互动。
3. 个性化:新媒介能够根据用户的偏好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内容和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
4. 全球化:新媒介的信息传播不受地域限制,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
四、新媒介的应用领域1. 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等平台,为用户提供社交服务,同时可作为信息发布和传播的平台。
2. 数字电视:通过数字技术实现高质量的视频传输,提供多样化的电视节目和服务。
3. 移动媒体:如手机APP、移动网站等,满足用户在移动场景下的信息需求。
4. 虚拟现实: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广泛应用于游戏、教育等领域。
五、新媒介的挑战与机遇1. 挑战:新媒介的发展带来了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
同时,虚假信息的传播、网络暴力等现象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2. 机遇:新媒介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新媒介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表达和参与机会,促进了社会民主化进程。
六、新媒介的发展趋势1. 融合化:新媒介将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相互融合,形成多元化、交互式的媒体生态。
2.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新媒介将更加智能化,实现个性化推送、自动化编辑等功能。
手机文化国内外研究
手机文化国内外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由于电子产品对青少年影响主要是电脑与手机,而电脑又以游戏为主,手机则是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才在生活中占了比较大的比例,而且手机的发展越来越像小电脑,在手机上的游戏与电脑上的游戏本质上是一样的,而且手机更加便捷,说一这里主要记录了手机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中国首位手机用户出现在1987年的广州,从此手机走入人们的生活。
国内学者倾向于把手机归结为新媒体或者是第五媒体中的一部分,很少把手机文化独立起来研究。
对关于手机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特别是在思想道德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一般都是倾向于研究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描述手机文化的特征、发展以及遇到的瓶颈。
如国内最早研究手机文化是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他的《手机媒体概论》是国内第一部研究手机媒体专著,在书中他阐述了手机媒体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手机媒体引发的问题与管理。
1王萍在《传播与生活一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研究》中,对手机文化的兴起、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2李丹丹的《手机新媒体概论》重点突出解决手机媒体的“新’,。
由于手机媒体的业务发展速度太快,很多今天的“新”明天可能就成为了“旧”,如“手机报”在三、五年前可能是一个新话题,如今再提就成了旧闻。
3李亚玲在《手机文化研究期待提升》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一是研究手机文化的总数少,比率低;二是近几年研究手机文化的趋势呈现上升态势;三是手机文化研究的内容结构处于调整期4,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对手机文化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观理论方面。
总体上来说,对于手机文化的研究都集中于从微观上把握手机文化的特征、表现、发展,而没有深入研究手机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2、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状况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一些研究:一是中国科学院青少年研究室为代表的社会学取向的研究,主要针对青少年价值观的现状与发展变迁进行了系统的追踪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观点和主张;二是以共青团系统包括团中央直接领导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各个省、市团委组织的研究,主要从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角度,对其成长和发展状况进行系统专题研究;三是国内学者开展的较有影响的研究,例如安国启在《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中,集合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以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推进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5。
关于手机营销模式的文献综述--2015
关于手机营销模式的文献综述–2015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普及程度和使用率不断提高。
由此产生的营销模式已经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的热门话题。
本文对2015年有关手机营销模式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一、智能手机与移动应用程序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程序已经成为手机营销的主要方式。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移动应用程序已经成为了企业推广和促销重要的渠道。
据农行信息科技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5年,移动营销已经逐渐成为了互联网营销的主要渠道之一。
尤其是在移动应用程序中,O2O模式营销逐渐兴起。
二、社交媒体平台及其应用社交媒体平台也是目前手机营销广泛使用的渠道之一。
由于用户使用社交媒体平台时间和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因此企业对于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营销已经不容忽视。
例如,微博的营销模式,在2015年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三、移动广告移动广告是移动互联网营销的重要方式之一。
由于移动广告能够直接触达用户,更加精准和可靠,因此各大企业对于在移动广告上进行投放的意愿更加强烈。
在移动广告上进行投放需要企业选择合适的平台和广告类型,因此,对于企业而言,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和用户调研,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喜好,制定出更加精准的广告策略。
四、营销和销售渠道通过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提供的服务很容易创造销售和营销的渠道。
用户可以在手机上直接完成购买和支付,因此,在智能手机上提供优惠和促销对于公司促进销售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聚美优品的O2O营销模式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和在线销售,达到了较好的销售结果。
总结2015年移动互联网发展特别快,各种手机营销模式层出不穷,向企业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本文进行了对2015年有关手机营销模式的文献进行了简单的综述,企业在进行手机营销时需要全面考虑用户行为、营销策略、广告投放和销售渠道等,综合制定出适合自身企业的手机营销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手机媒体研究的文献综述作者:魏丽宏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1期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和无线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已经从单一的移动通信终端日渐向即时化、个性化、互动化、大众化的图文并茂、视音频结合的多功能媒介转变。
以手机报、手机视频、手机广播、手机杂志、手机搜索、手机定制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手机媒体正在快速崛起。
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手机媒体以其独有的媒介特质深刻改变着传统的传播方式、传播理念,并在与报纸、电视、广播、出版等传统媒体的不断交融与竞合中,对整个传媒产业格局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产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伴随着手机媒体的发展,我国手机媒体研究不断递进延伸、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综观近几年来手机媒体的研究课题和主要范围,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下六大方面。
手机媒体的定义及其传播特点的研究在我国,最早是由移动运营商针对手机信息传输的技术特点和传播功能提出了手机是媒体的概念。
随后,有学者开始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关注手机媒介。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可以查看到,最早于2000年仅有一篇研究手机短信的学术文章,学者闵大洪在文中提出,手机技术的发展使其媒体工具的特性越来越彰显,“手机正在成为媒体工具”。
①随后,一些学术界、传媒界、通信业界的研究者不断跟进,并对手机媒体进行定义。
学者匡文波直接将手机媒体定义为,通过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
②通信业学者项立刚认为,手机与其他媒体相比已有很多根本性、革命性的改变,“手机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为方便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媒体平台”。
③学者赵占波则归纳认为,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手机已具有便携性、移动性、个性化、多媒体融合、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传播效果好等媒体优势和特点。
也有人认为,伴随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手机与互联网的联姻,手机已从单纯的通话工具蜕变成为具备媒体特性的新兴传播媒介,并以其独特优势成为适宜传播公共信息的新型平台。
④手机通过短信、彩信、手机上网等应用,已经成为一个活生生的掌上世界,手机媒体所体现出来的特征综合了其他媒体的优势,可以称之为“媒体之集大成者”。
⑤有人还提出,手机媒体具备人际传播个性化特性、点对点互动传播、精准传播效果以及建构公共话语空间的大众传播特点,已实现了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传媒的跨越。
⑥有些研究者则明确将手机称为“第五媒体”:手机向用户提供语音通话、文字短信、图铃彩信、音视频收听和无线网络通信等服务,使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因此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
⑦学者朱海松在《第五媒体》一书中则首次为“第五媒体”——手机媒体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并受到较为普遍的认可,即“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即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移动网络媒体。
⑧手机媒体影响力的研究随着手机媒体覆盖范围、受众人群的日益扩张,对手机媒体影响力的研究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提出手机媒体带动通信和传媒产业经济发展,创造了“拇指经济”和“新媒体经济”;⑨有的学者主要从手机媒体社会影响力视角研究,认为近年来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手机媒体在全国“两会”、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等重大事件报道中显示出巨大的传播力,使其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手机媒体也因此跃升为现代传播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⑩也有学者聚焦手机媒体舆论影响力的研究,认为在3G时代,手机媒体通过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方式,构建起中国民众更广阔的舆论空间,推动了民主进程,其影响力日渐渗透公共社会生活,并推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还有研究者认为,手机媒体不仅引领时尚生活,而且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以及获取信息、娱乐、交往等整体生活方式。
有的学者则专注于从对传媒产业自身影响的角度研究手机媒体对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生态环境带来的消解与重构,认为在传播方式上,手机媒体消除了时空维度对新闻传播的限制,实现了传播的随时性、随地性;消除了不同媒介之间的隔断,实现了全媒介大融合;消除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主从关系,使新闻传播更多地表现为个体性行为;消除了传与受的界限,使传播从单向传播向多向互动传播转变。
在传播内容上,手机用户创造的海量内容,源源不断地进入公共话语空间,内容构成更趋多元性。
在新闻生产机制上,手机媒体由传统媒体的“共同体”生产发布机制向公民记者“个体化修辞”参与方式转型,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和规则。
在传媒产业生态环境上,手机媒体正在改变着现有的传播格局,形成新的交流环境,使媒体生态更加复杂,传播主体更加多元,用户分化更加明显,冲击舆论调控机制,导致媒体社会控制进一步弱化。
此外,也有学者对手机媒体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研究,如手机信息传播污染等。
手机媒体发展趋势的研究由于技术革命、终端设备、政策措施、社会经济、消费趋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手机媒体的未来仍然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因而手机媒体发展趋势的研究日益成为热点。
有学者主要从社会消费趋势的视角进行研究,认为目前的手机报、手机WAP网站都是过渡形态,仍带有标准化、信息量少等缺陷,不能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需求,而手机媒体未来必然向以巨型信息平台为基础,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驱动,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服务的方向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分层信息收费。
由此,有研究者提出,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阅读或将成为手机媒体的“杀手级”应用。
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商务、娱乐类应用内容的增长是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
一些研究人员从市场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受众市场已经越来越“碎片化”,而手机媒体作为最能够满足这种“碎片化”市场趋势的个性化媒体,其功能将逐步发挥到极致,从“小众”和“分众”传播,最后发展到能满足每个人的不同需求。
因此,以细分化、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服务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将是手机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内容细分已成趋势,手机媒体“产品定制”业务将获得全新发展,并逐步成为3G时代的市场主流。
另外,也有个别学者从技术革命的角度,结合我国目前已经启动的移动与无线通信发展“4G”计划,对手机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认为4G手机的实现将极大地扩展未来手机媒体的使用功能,给用户使用手机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超级体验,是手机媒体变革的潮流。
“移动宽带”即4G时代到来后,手机通信速度将与互联网接近。
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研究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崛起,媒介融合日趋明显,对手机媒体与其他媒体融合的学术研究也日渐增多。
其中,一些学者从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角度研究,认为在手机和互联网媒体的冲击下,困局求变的传统媒体必须借力新媒体设法突围,随着手机报和报纸网络版的大规模普及,纸质版报纸留存一段黄金岁月后,其存在形态必然发生质的变化甚至消亡。
也有专家认为手机媒体和其他媒体之间的关系是“并存、互补、融合、创新”。
有研究者认为,媒介的融合,使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未来,手机出版必然成为出版商的兵家必争之地。
手机与电视密切融合,手机媒体突破了新旧媒体和行业竞争格局,加速了产业边界的消失,手机媒体的绝对优势也将不断凸显。
手机媒体的商业及管理模式的研究随着越来越多传统媒体进军手机媒体,也随着越来越多新型手机媒体不断涌现和变化发展,对手机媒体商业运作和管理模式的研究有所增加。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手机媒体无论在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和业务模式上,都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
而科学的商业模式的缺失,使目前大多数手机媒体所提供的内容、产品和服务无论其渠道怎么变化都依然是雷同于传统媒体的统一、标准化的信息提供,与手机媒体用户的需求相去甚远。
有学者从产业链的角度研究,认为手机媒体发展遭遇商业模式之困,突出体现了产业融合、媒介融合过程中的行业分割、市场分割、管理分割的矛盾,而要找到科学合理的商业运作和管理思路,就要使各部门和企业的角色回归简单、清晰,明确手机媒体产业链条上内容生产商、技术服务提供商、传播平台运营商、信息接收终端提供商等主要链条角色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利益整合模式和新的运行机制。
对于手机媒体运营中是否需要复制其他种类媒体模式,研究者各抒己见,有人认为媒体融合时代,手机媒体可融会贯通各媒体模式,通过“内容+服务”创新运营模式。
有的认为,“WAP 门户+客户端个性服务”的模式将有利于手机媒体的发展。
有些研究者强调免费模式,有些则认为手机媒体不可能复制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免费模式不能推动手机媒体产业的持续发展。
有些学者则对手机媒体的有效盈利模式进行具体的建设性探索,认为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盈利模式不同,传统媒体主要靠发行和广告盈利,而手机媒体则要通过对定制用户收取包月费、对WAP网站浏览用户按流量或计时收费、通过广告三种手段实现盈利。
有人则提出手机盈利模式可有四种:一是信息服务收费模式,收取通话费、信息阅读费、短信服务费、增值服务费;二是手机广告模式;三是提供增值服务,例如提供收费手机游戏;四是挖掘手机媒体新应用,获取经济利益。
还有人对手机媒体广告进行专项探析,论证了冠名、植入式广告、软文传递、彩铃广告、游戏广告、WAP站点广告等多种盈利工具。
手机媒体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的研究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使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相关各种问题也明显存在,并形成瓶颈制约着手机媒体更好地发展。
有学者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移动互联网自身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与困扰。
例如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受日益紧张的频率资源限制,加之手机固有的一些缺陷特点,如屏幕小、文字输入难、储量有限、处理能力低等。
有研究者从成本的角度分析,认为尽管3G时代带来了高速上网和运营商纷纷下调手机上网资费,但资费价格仍然相对较高,高收费令人望而生畏;另外,手机媒体的内部管理机制尚存缺陷,缺乏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应有的原创内容、健全的采编体系和运作管理体系、专业的3G手机媒体复合型从业人才队伍等;此外,有研究者提出手机媒体发展还受制于行业壁垒、标准之争、手机产业规范尚不成熟的困扰。
国内对于手机新兴媒体的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管理细则没有出台。
总之,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服务方式和媒体形态,手机媒体给信息传播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对现行的产业政策和监管方式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
注释:①闵大洪:《手机正在成为媒体工具》,《中国传媒科技》,2000(6)。
②匡文波:《论手机媒体》,《国际新闻界》,2003(3)。
③《项立刚谈第五媒体》,http:///view/564905.htm。
④周莹:《手机媒体公共信息平台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集,http:///xinwenmeiti/2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