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人文历史调查报告 11

合集下载

永川人文历史

永川人文历史

一、历史起源永川位于重庆西部,介于成都、重庆两大城市之间,东距重庆市区56千米,西离成都276千米,扼守重庆长江第一门户。

历来是重庆西部和川东面地区重要的商业物资集散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永川辖区面积1576平方公里,总人口108万余人,非农业人口25.6万人。

北宋初,昌州撤静南县,其地并入大足、昌元、永川等县,永川县仍属昌州。

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四川分益、利、梓、夔州路,永川县隶梓州路;宋徵宗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昌州永川县隶属之。

南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昌州废,永川、昌元、大足等县辖地并合州。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隶重庆路合州。

元末,明玉珍起义(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建都重庆(国号“夏”),复置大足县辖永川县地。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玉珍子明升降明,洪武六年(1373年),复置永川县,属重庆路。

康熙元年(1662年),省璧山县入永川县。

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璧山县,永川仍专治。

嘉庆时,永川县属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

辛亥革命时,永川县属(重庆)蜀军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3月12日,成渝两军政府合并成立四川都督府,设重庆镇抚府,永川属之。

6月,重庆镇抚府撤销,永川县直属四川都督府。

民国2年,废府设道,永川县属四川省川东道行政公署,民国3年6月,改为东川道行政公署,后更名为东川道道尹公署,永川均属之。

民国18年撤道,永川县直属四川省政府。

民国24年,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永川县。

民国30年专员公署迁巴县,永川县仍属之。

解放初,永川县属巴县区行政专员公署。

1949年12月20日,专署迁璧山县,改名璧山区行政专员公署,永川县属之;1951年4月,专署迁江津县,更名江津区行政专员公署,永川县属之;1952年9月,江津专署迁永川县;1969年9月,成立四川省江津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5月,改为四川省江津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7月更名四川省永川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4月,永川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并入重庆市,永川县改隶重庆市人民政府。

作文永川的发展历程

作文永川的发展历程

作文永川的发展历程
永川是重庆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从发展的历程来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永川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首先,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永川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城。

当时,永川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生产,人们生活条件相对较为艰苦。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永川迅速迈入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那个时候,政府开始推动工业化进程,引进了一些大型企业和工厂。

这些企业的建立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为永川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们开始从农田转向城市,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永川持续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新的道路、桥梁和交通枢纽相继建成,与此同时,教育和医疗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旅游业也逐渐兴起,永川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近年来,永川进一步加快了现代产业的布局。

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与此同时,永川还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永川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发展较为繁荣的县级市。

城市面貌不断焕然一新,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永川的发展之路还远未结束,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在未来,永
川应该继续坚持创新发展,加强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永川文化名人集

永川文化名人集

永川⽂化名⼈集“东⽅的梵⾼”陈⼦庄陈⼦庄,名福贵,⼜名思进,别号兰园,南原下⾥巴⼈,晚年在画上直书⽯壶。

民国2年(1913)10⽉15⽇,⽣于永川县永兴场(今永荣乡),1976年7⽉病逝于成都,终年63岁。

陈⼦庄幼时家甚贫,六七岁时启蒙于私塾,他的绘画艺术植根于数千年传统⽂化⼟壤,他在50年代开始变法,逐步形成了⾃⼰的艺术思想体系和独特的“⼦庄风格”。

著名美学理论家王朝闻曾说,陈⼦庄的作品显⽰了不傍⼊门户的独特⾯貌,这就是创造,也就是前进,这就是传统的继承。

著名⽂学评论家冯其庸说:“⽯壶的画初看似乎貌不惊⼈”,但是只要你稍微仔细看看,就会发现你⾯对着的是⼀位惊世骇俗的不同凡响的,⾼出于⾃⼰时代的具有绝代才华的卓越画家。

陈⼦庄善⼭⽔、花鸟、⼈物、书法、篆刻、诗词等。

他之所以有如此境界,主要是他抱着“仰之弥⾼”、“钻之弥坚”的信念,潜⼼绘事,弘扬民族⽂化。

近年来,陈⼦庄的传世佳作,曾在北京、上海、⾹港、新加坡等地区展览,盛世空前,尤其是他的300幅遗作,1988年3⽉20~27⽇,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每天观众⾼达1万余⼈。

陈⼦庄的名字已编⼊《中国美术家⼤辞典》和《近百年美术史册》。

⽂化部出版的《中国五⼗年美术》,其中四川被列名的仅有3⼈,陈⼦庄为其⼀。

台湾编辑的《画坛巨匠》,也为陈⼦庄列专辑。

三河汇碧: 永川城南郊龙门堤处(今名三岔河),是永川河与溪河(今东门河)、⽂曲河(今⽟屏河)的汇合点。

三河汇流,形成篆⽂“永”字,秀⽔碧波,犹如⼀幅天然字画,因名“三河汇碧”。

桂⼭秋⽉: 桂⼭,⼜名桂⼦⼭。

在永川北箕⼭上,其旁⽀是北⼭。

相传此⼭多桂树,四时青秀。

每当秋天⽉夜,浓郁丹桂,花⾊灿烂,树影珊珊,芬芳四溢,妩媚迷⼈,因名“桂⼭秋⽉”。

有好事者在此曾⽴⽯碑,镌“桂⼭钟秀”4字,后⼈称之为仙花⼭。

⽵溪夜⾬ :永川县双⽵镇外3⾥许,有⼩溪名⼤⽵溪,细⽵繁茂,丛⽣夹岸,姿态婆娑,怪⽯峥嵘,景极幽丽,即或⽆霜露之晨,⽵上亦有⾬滴痕迹,因名“⽵溪夜⾬”。

永川人文历史

永川人文历史

一、历史起源永川位于重庆西部,介于成都、重庆两大城市之间,东距重庆市区56千米,西离成都276千米,扼守重庆长江第一门户。

历来是重庆西部和川东面地区重要的商业物资集散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永川辖区面积1576平方公里,总人口108万余人,非农业人口25.6万人。

北宋初,昌州撤静南县,其地并入大足、昌元、永川等县,永川县仍属昌州。

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四川分益、利、梓、夔州路,永川县隶梓州路;宋徵宗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昌州永川县隶属之。

南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昌州废,永川、昌元、大足等县辖地并合州。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隶重庆路合州。

元末,明玉珍起义(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建都重庆(国号“夏”),复置大足县辖永川县地。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玉珍子明升降明,洪武六年(1373年),复置永川县,属重庆路。

康熙元年(1662年),省璧山县入永川县。

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璧山县,永川仍专治。

嘉庆时,永川县属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

辛亥革命时,永川县属(重庆)蜀军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3月12日,成渝两军政府合并成立四川都督府,设重庆镇抚府,永川属之。

6月,重庆镇抚府撤销,永川县直属四川都督府。

民国2年,废府设道,永川县属四川省川东道行政公署,民国3年6月,改为东川道行政公署,后更名为东川道道尹公署,永川均属之。

民国18年撤道,永川县直属四川省政府。

民国24年,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永川县。

民国30年专员公署迁巴县,永川县仍属之。

解放初,永川县属巴县区行政专员公署。

1949年12月20日,专署迁璧山县,改名璧山区行政专员公署,永川县属之;1951年4月,专署迁江津县,更名江津区行政专员公署,永川县属之;1952年9月,江津专署迁永川县;1969年9月,成立四川省江津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5月,改为四川省江津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7月更名四川省永川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4月,永川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并入重庆市,永川县改隶重庆市人民政府。

永川 调研报告

永川 调研报告

永川调研报告永川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永川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状况及潜力,探索永川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调研方法:1. 网络调研: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永川的基本情况、行政区划、人口分布等。

2. 实地考察:走访永川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了解当地的发展现状、困难和需求等。

三、调研结果:1.基本情况:永川位于中国重庆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永川下辖苍龙、双龙、中山、高坪、郭家沱、武陵、盐井、两河口、龙凤桥、童家溪等10个乡镇,总面积12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00万。

2. 经济发展状况:永川经济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包括交通运输、商贸、旅游等。

农业发展较为滞后,但还是有一定的基础。

3. 潜力与机遇:永川地处重庆市腹地,交通便利,临江而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永川近年来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调研分析:1.发展区位优势:永川地处重庆市腹地,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枢纽,交通便利,有利于推动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农产品的流通。

2. 依托旅游资源发展:永川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苍龙峡、双井湖等,可以发展成为重庆地区的旅游目的地。

3. 产业转型升级:尽管永川已开展了一些工业项目,但大多为传统行业,应该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四、调研结论:综上所述,永川作为一个具有潜力的城市,发展机遇巨大。

在未来的发展中,永川应重点发展旅游业,并结合自然资源,加强对旅游景点的开发与推广。

同时,进一步优化交通网络,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功能。

此外,还应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上述举措,永川有望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建议:1. 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提高永川的知名度和声誉,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2. 加大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为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持。

永川历史人文景观介绍

永川历史人文景观介绍

永川历史人文景观介绍以永川历史人文景观介绍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永川位于重庆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是重庆市的东大门,也是长江三峡库区的门户之一。

永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多样的历史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永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这里是蜀汉的后方重镇。

在历史长河中,永川曾是兵家必争之地,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古城石马镇。

石马镇位于永川市城区东南部,是永川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这里有明代古城墙、城门、街巷、寺庙等众多古建筑,让人仿佛穿越回古代。

古城墙高大厚实,城门雄伟壮观,蜿蜒曲折的街巷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

而在古城内的寺庙中,藏匿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让人领略到古代佛教文化的魅力。

除了石马镇,永川还有许多其他具有历史意义的景点。

比如西洋古堡,它是中国第一个西式古堡,建于1920年代,曾是永川重要的军事要塞。

如今,这座古堡已经成为永川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另外,永川还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如大佛寺、顺风寺等,这些寺庙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还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遗址。

除了历史景点,永川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永川的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农业发展的好地方。

在乡村地区,可以看到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和金黄色的麦田,这些农田不仅是永川人民的生活来源,也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此外,永川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如织锦、刺绣等,这些传统技艺代代相传,为永川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氛围。

永川的历史人文景观丰富多样,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魅力。

游客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景点进行参观,领略不同的历史文化魅力。

同时,永川的美食也是不容错过的,特色小吃和农家菜品让人回味无穷。

总体来说,永川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展示着独特的人文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人,还是对美食和自然风光有所追求的人,永川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旅游体验。

介绍我的家乡永川演讲稿

介绍我的家乡永川演讲稿

介绍我的家乡永川演讲稿永川,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陌生,它是重庆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重庆市中心城区的西南部,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嘉陵江的入江口。

永川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闻名于世。

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永川。

首先,永川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

自古以来,永川就是重庆的门户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存着许多历史遗迹和文物古迹,如北碚古战场、双凤古镇、石牛古镇等,这些古老的建筑和遗迹见证了永川悠久的历史,也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其次,永川是一个风景秀丽的生态城市。

永川境内有许多自然景观,如天生三桥、白沙镇、太极湖等,这些风景名胜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尤其是天生三桥,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拱桥,被誉为“山水奇观”,是国内罕见的自然奇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再次,永川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近年来,永川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加快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特别是随着重庆市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永川也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最后,永川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城市。

永川人民热情好客,乐于助人,这里的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

每年的重庆永川国际鱼文化节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展示了永川人民的热情好客和丰富的鱼文化。

总的来说,永川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它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同时还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快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永川人民热情好客,乐于助人。

我深爱着这片土地,它是我生长的地方,也是我永远的家乡。

感谢大家聆听我的介绍,希望有机会可以邀请大家来到永川,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谢谢!。

关于永川恐龙文化的调研报告

关于永川恐龙文化的调研报告

关于永川恐龙文化品牌打造的思考恐龙是繁盛于中生代的一类奇特的爬行动物,是当时地球上的霸主。

恐龙研究历史有200多年,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全球广泛传播。

永川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已有33年,但永川恐龙文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现就恐龙化石调研情况及打造恐龙文化品牌的建议简述如下。

一、永川恐龙化石的基本情况我区从1976年至2009年先后10余次发现恐龙化石,分属于肉食性和植食性恐龙,其中,较为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一具。

(一)上游永川龙。

1977年6月,兴建上游水库时,在距大坝350米处的采石工地上发现了动物化石,经重庆市博物馆、成都地质学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西南地质研究所等有关部门的科研人员共同勘察发掘出土一具几近完整的恐龙化石,仅缺失前肢及部份尾椎,体长大约7米,头骨长82厘米,高50厘米。

经专家鉴定,将其定名为上游永川龙,属肉食龙次亚目(carnosauria)巨齿龙科(mcgalo-sauridac),并为该目、科中的新种(Yang chuan osgurus shanyucnsis)。

上游永川龙埋藏于沙溪庙组地层内,是生活在晚侏罗纪的大型兽脚类肉食性恐龙化石,是世界上首例发掘的同类型恐龙化石和同类型恐龙化石中最完整的化石标本,因此获得世界同类型恐龙化石命名权。

永川龙头部硕大,颔上有匕首状的锋利牙齿,后肢长而粗壮,前肢短而灵活,利爪尖锐,生活于河湖之滨的高地丛莽中,主要捕食植食性恐龙和其它动物,是一种异常凶锰的肉食龙。

永川龙复原的骨架放置在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展示厅中。

至今为止总计从四川盆地这个地层中发掘出三具几近完整的永川龙骨骼。

永川龙的发现曾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如英国大英博物馆的古生物专家查理德博士专程前来参观。

《四川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文物报》相继刊发消息,峨嵋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永川龙》专题科教片。

这具标本不仅为恐龙新种的发现而且对于研究中生代的恐龙和四川侏罗世红层,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为了解当时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如古地理、古气候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永川调查报告

永川调查报告

关于永川区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及绿地建设的调研报告一、调查对象重庆市永川区二、调研目的了解永川区的文化特色与城市规划布局,进而民俗文化与景观设计的关系并将之用于今后的设计之上三、调研时间2011年12月6日至2011年12月12日四、调研地点永川各大景点、街区以及重点开发项目点五、城市概况永川位于重庆西部,介于成都、重庆两大城市之间,历来是重庆西部和川东面地区重要的商业物资集散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永川辖区面积1576平方公里,总人口112万余人,非农业人口32.38万人。

永川古为梁州属地,自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置县,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历为古昌州治所在地。

解放后历为江津专员公署、永川行署驻地。

199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永川撤县建市,1998年被确定为国家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市。

200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区。

永川地处成渝两大城市的中轴线上,背靠四川腹地,面临三峡库区,历来是重庆西部和川东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通讯信息中心、文化教育中心、能源供给中心、金融中心,是重庆二级经济圈。

永川基础设施完善,市内交通便捷,道路宽敞,环境优美,水电气充足,电信网络健全,通讯设施先进。

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铁路横贯全境,陆上交通四通八达。

长江穿越市境南部,水运便捷可达沿江各大城市。

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仅90公里,航空可达国内大中城市和日本、香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城市功能齐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辐射功能进一步扩大,渝西商贸中心已初步形成。

金融服务机构众多,已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专业银行、商业银行为主的多元化金融体系。

近年来,永川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综合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2002年,永川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70亿元。

六、城市文化文化乃国脉所系,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衰,则国家衰。

一个精美的城市,一个令人向往的城市,它不仅要环境优美,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拥有现代的建筑、交通、街市,而且有凸显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

永川历史发展论文

永川历史发展论文

永川历史发展论文临江镇天堂村4社回龙寺村民小组(原临江区高滩乡8村3社),是于1969至1971年下乡当知青的生产队。

2012年回到曾生活过的第二永川。

日前故地重游,发现5年时间,永川在特色农业中崛起发展变化之快,让感叹不已。

5月8日,回到永川。

在年轻村支部书记王代忠和74岁村民刘声笃(原生产队长之子)等陪同下寻找昔日“足迹”。

走访了当年住过的房舍,劳作过的田地。

46年前永川只有一条伤痕累累,凹凸不平的田坎路连结大队、公社,县城。

5年前回乡,永川有了一条泥结石公路,车辆行驶在路上左右摇摆,上下颠簸,令人发怵。

现在是按村级公路的标准进行硬化。

天堂村的碳(黑厂)知(青点)路就是2013年建成的一条村级公路。

该路全长10公里,是全村重要的出行干道。

公路建成至今,乡亲对公路建设质量颇为满意。

村民刘世明说:“这条水泥路修得很平坦,老人、小孩雨天出门也不会担心摔跤了!”村民李维顺说:“这几年来天天都有大车小车从这里经过,路基修得很扎实,没出现什么坑坑洼洼的凼凼。

当知青时,无缘分享露天电影,那时无电视,谈不上电脑,全队近50户农家只有几台收音机。

知青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每周步行近20华里到临江镇赶场,这是唯一的农村文化生活。

如今许多梦想变成现实。

例如永川的通信变迁速度令人惊叹。

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电话经历手摇式转换成程控,BP机、移动电话,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微信、QQ走进农村,让村民平添一对“千里眼”、“顺风耳”。

过去那种“找人靠脚走,传信靠嘴吼”的历史就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的农家是人手一部手机,手机成了乡亲生活中的随身必需品。

随着“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的实施把永川装扮得日新月异,光艳照人。

眼前的景象令心潮澎湃,真不敢相信这就是阔别仅5年的永川:望着眼前5.5米宽的硬化路,柳丝拂面的池塘,造型别致的小楼房,还有那大片经过乡亲们精心整理过的田地和果园,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都可以见到是一幅绝妙的田园山水画。

永川的建设已成为城乡规划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永川博物馆的历史小论文

永川博物馆的历史小论文

永川博物馆的历史小论文
在永川堃航博物馆,记者看到,上下两个楼层的各个展厅里,参观游客络绎不绝。

他们有的是全家出行,有的是与朋友结伴,流连在难得一见的展品前,一边细细观赏,一边小声交流着。

展馆里,展品非常丰富,瓷器涵盖5大名窑6大窑系,涉及新石器时期至隋唐五代,再到宋、元、明、清以及民国前后时期,尤其是展馆展出的建国初期的瓷器,让许多游客大开眼界。

游客刘友玲说:“博物馆是知识宝库,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可以了解历史和认识现实,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这个假日里,贾先生没有选择外地旅游,他带上女儿,将本地的博物馆作为了游玩首要打卡地,“过节了,带小孩来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了解国家历史和文化。


据了解,永川堃航博物馆是节前才开馆并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博物馆,是永川首家民办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内设有石雕、木雕、陶瓷器、杂项、玉器、明清家具、共和国将军书画等展区,收藏整理有川渝及全国珍贵文物藏品2000余件,该馆对市民免费开放,成为了游客们了解历史人文的重要窗口。

据了解,博物馆开馆以来,平均每天都有400多人次进馆参观,尤其是国庆长假这几天,平均每天都有超过900人次以上游客进馆参观。

为了让更多游客了解中国历史古文化,品文化大餐,博物馆还安排了专业人员为游客进行免费讲解,弘扬中华文化。

对重庆历史人文情况的调查研究五篇范文

对重庆历史人文情况的调查研究五篇范文

对重庆历史人文情况的调查研究五篇范文第一篇:对重庆历史人文情况的调查研究重庆历史人文资源的调查研究一、调查背景 1.问题的提出历史人文遗产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文脉的延续需要依靠历史人文作为载体来传递。

一个城市的历史人文有其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唯一性表现出历史人文具有独特的文化、科学、教育、美学价值,而不可再生性则表明今天的工业是不可代替作为历史人文的工艺的。

但是,一些大城市却在致力于加快现代化的同时没有足够重视本土传统历史人文的宣传,以至于其作为城市记忆,慢慢在市民心中淡去。

在物质文化的快速发展形势下,我很容易顺着建设新城市的发展潮流,把城市中的文化遗产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令作为“文物大国”的中国,成为历史沦为绝版的中国和传统成为绝响的中国。

重庆,其历史人文的构成源远流长,雄厚深广。

有以巫山古文化、铜粱文化和巫溪文化为代表的巴渝文化传统(或古文化);有以陪都遗址和抗战文学、艺术、绘画、戏剧等为代表的陪都(抗战)文化;还有以红岩革命遗址、歌乐山烈士陵园及其文艺作品为代表的红岩革命文化。

而在直辖的十余年时间里,重庆的现代化发展非常快,整个山城正朝着“高楼林立”的都市风貌发展。

但是,作为精神文明之一的重庆自身历史人文却没有得到政府和市民的足够重视。

在我的初步调查中发现,不少重庆本地人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历史人文知之甚少(尤其是年轻人),不少人都几乎不了解重庆许多具有历史人文特色的地点以及地名的来由,对一些具有民俗风情的手工艺活同样也了解甚少。

虽然现在政府部门和一些此方面的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但是有关重庆本土居民对其历史人文的认知现状的调查几乎还处于空白,因而做这样的调研非常具有时代性与紧迫性。

而在雄厚深广的重庆历史人文中,此次我选择重庆城区中的经典老建筑作为调研内容,调查城市居民对重庆经典老建筑的了解程度来一定程度上反映本土居民对其历史人文认知现状。

重庆作为一座历史人文名城,保留下了不少向征重庆历史人文的经典老建筑,选其作为具体调研内容不仅对重庆历史人文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且显得较为实在和具体。

永川发展调研报告

永川发展调研报告

永川发展调研报告永川是重庆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长江中游地区,地处重庆与四川的交界处。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重庆城市发展的推动,永川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本文将对永川的发展进行调研并撰写报告。

一、经济发展情况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永川市的经济主要以产业经济为主。

目前,该市已形成了以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其中,制造业以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纺织服装等为主导产业,占据了市经济总量的大部分。

服务业方面,永川市的商贸、物流、旅游等领域也发展迅速。

二、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在城市建设方面,永川市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市内建设了许多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住宅小区和公共设施。

交通方面,永川市连通了重庆和四川的主要交通线路,市内的公共交通也得到了改善和完善。

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完备,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便捷条件。

三、旅游资源及发展潜力永川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其中,灵岩山、双湖风景区、穿石峡等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永川的传统文化也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如永川三月三民俗活动、丝绸之路文化节等。

根据市政府的规划,未来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四、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在生态环境方面,永川市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与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市政府加大了对污染治理的力度,推行了多项环保政策。

同时,永川市积极推进农业的生态化、现代化改革,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

五、社会民生改善在社会民生方面,永川市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

教育系统实行了多项政策,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医疗卫生方面,市内的医疗机构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市民的健康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步完善,为市民提供了各种保障服务。

综上所述,永川市在经济、城市建设、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永川文化

永川文化

24个文化公园、广场留下大城的“文化符号”永川:打造一座文化大城24个文化公园、广场,11个国家级文化基地,“一镇一品”的民间民俗文化品牌,深入社会细胞的群众文化活动——在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划分中,永川被定位为大城市,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区域性教育、医疗、应急中心,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在建设这座现代化大城市的同时,永川也在着力打造一座文化大城。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

有了文化的‘魂’,一座城市才能活起来。

”永川区委书记熊雪说。

在永川这座文化大城市里,让人感受到的不仅是无处不在的广场文化、雕塑文化、公园文化,更深层次的是蕴藏在这座城市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职教文化……城市里的文化基础设施,为这座城市里的人提供了享受文化的条件;这座城市里的人所挖掘、弘扬、创造的文化,又不断地在为这座城市增添文化内涵。

“大城市建设,更为永川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来了机遇。

”永川区区长方军认为。

永川,一座文化大城正在崛起!1、从成渝高速公路永川下道,进入永川城区,可见一座雄伟高大的“兴龙湖牌坊”。

这座立于人民大道主干道上,总跨度25米、高18.09米,两个主柱直径各1.2米、侧柱0.8米的牌坊具有巴蜀地域独有的传统文化内涵,给到永川来的外地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永川这座城市注重“文化符号”的建设。

在永川这座大城市里,文化公园是极具特色的一种城市“文化符号”。

永川是“亿年恐龙”的故乡,龙文化是这座城市的象征之一。

在城区内,占地26.6公倾的兴龙湖公园是以“龙”文化为主题打造出的一座灵动大气的文化公园;占地58.2公倾的凤凰公园以“凤凰”立意,突出凤凰文化主题,既体现永川城市的生态宜业环境,又展现了永川这座大城市要“凤凰展翅”的文化形象;占地12.5公倾的望贤公园是一座以“贤”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景观公园。

在永川城区内,还有神女湖公园、棠城公园、桂山公园……13个文化公园让市民出门几百米就能进公园享受文化的滋养、清新的美景。

重庆永川旅游资源分析调查研究

重庆永川旅游资源分析调查研究

重庆永川旅游资源分析摘要:重庆钟灵毓秀的山川地理孕育了集山、水、林、泉、瀑、峡、洞为一体的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

然而也形成了永川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永川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南北两线,以"茶、竹、石"三大特色旅游资源最引人注目。

永川的旅游资源有它的不同观赏价值和不同的文化内涵。

然而我们对它认识和研究是为了让旅游者系统的认识旅游资源,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它的开发更能够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也为旅游者提供不同的需求。

关键词:重庆永川旅游资源一、旅游资源的含义、类型以及特点(一)含义:旅游资源是足以吸引旅游者身临奇境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总称。

它的这个含义所强调的是使旅游者“亲临奇境“的规定性,因而,具有4个方面的含义:1,吸引性它是旅游资源的灵魂,是使旅游者可以亲临奇境的动力,因而,也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首要依据。

他是多方面的有具体的,物态的也有抽象的和非物态的。

2,可进入性凡是旅游者可亲临其境者,说明了旅游资源都有可进入性,既旅游资源所覆盖的所有的自然山水,文物古迹,等都是开放的可以供旅游者参观的。

3,价值性既旅游者乐于亲临奇境,这就意味着旅游资源有很大的价值性,所以在进入的时候都要旅游者付出一定的经济利益。

实质上就是旅游资源被旅游经营商整合进旅游产品而成为销售对象的组成部分。

可见,对旅游经营者来说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不言自明;对旅游者来说,其使用价值依然存在。

4,变化性旅游是人类的产物,因此,旅游资源会随着社会而变化。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资源多种多样,既有具体的,物态的,抽象的,非物质性的。

就其产生,存在的原因和实际属性来划分,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其中最优形态是两者的结合,一些著名的旅游胜地都是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完美结合,具有迷人的自然景观,又是文物古迹荟萃之地。

1,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也称自然景观,它是古今中外旅游者最想进入的地放,它能够使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受和体验。

永州文化研究报告

永州文化研究报告

永州文化研究报告永州文化是湖南省永州市的文化特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永州地处长江中游,是湖南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南方的交通要道和商贸中心。

因此,永州文化具有浓厚的商务色彩和独特的民风民俗。

首先,永州是水乡。

永州境内有很多湖泊和河流,如东江、青山湖等。

水是永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永州人民生活的重要依托。

永州人民向以水为师,在水乡的环境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同时,水乡文化也给予永州人民浓厚的人文情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表现形式。

其次,永州是英雄之地。

永州历史悠久,是湖南省的重要文化中心和政治经济中心,也是许多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发源地。

在历史上,永州人民积极参与了许多民族解放和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英雄主义是永州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永州人民心中永远的信仰和追求。

第三,永州有丰富的民俗文化。

永州民俗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习俗、传统节日和民间艺术。

在永州,有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如农历正月十五的“赛车会”和清明节期间的“摘野菜”等。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也能体现出永州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态度。

此外,永州还有丰富的传统民间艺术,如龙舟、歌舞、木偶戏等。

这些艺术形式代表了永州人民的审美观和文化追求,也是永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民间艺术中,永州人民通过表演和传承,将自己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地方魅力。

总之,永州文化是湖南省永州市的文化特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永州文化以水乡文化、英雄主义和民俗文化为核心,展示了永州人民的民族精神和地方魅力。

通过研究和传承永州文化,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永州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永州古村落研究报告作文

永州古村落研究报告作文

永州古村落研究报告作文
永州位于湖南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众多的古村落。

近年来,我对永州古村落进行了一次研究,以下是我的研究报告。

首先,永州古村落的历史悠久。

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地区,永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区。

因此,这里的古村落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这些古村落建立于明清时期,许多建筑依然保存完好,展现了曾经的辉煌。

其次,永州古村落的建筑风格独特。

在我对永州古村落的考察过程中,我发现永州的古村落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包括传统的木结构、青瓦和走马楼等。

这些建筑不仅宏伟壮观,还注重功能和美学的结合,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科学的成就。

另外,永州古村落的文化内涵深厚。

在我对当地居民的采访中,我了解到永州的古村落不仅有独特的建筑和风貌,更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比如,在每年的传统节日和重要场合,居民们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例如庙会和舞龙舞狮等。

这些活动不仅传承了民俗文化,也丰富了居民的生活。

最后,永州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尽管永州的古村落宝贵而独特,但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年久失修、过度开发等,这些古村落的保护形势并不乐观。

对于这个问题,我建议当地政府加大对古村落的保护力度,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更多的游客和专业保护机构参与进来,共同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永州的古村落拥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然而,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亟待解决。

通过加大保护力度和制定相应的政策,相信永州的古村落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永川区“十二五”旅游发展研究报告(11.3)

永川区“十二五”旅游发展研究报告(11.3)

永川区“十二五”旅游发展研究报告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的要求,我局认真组织了调研,现将我区“十二五”旅游发展研究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时期是永川旅游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区委十二届四次全委会确定了永川大开放大跨越发展的“三六九”总体思路,明确将建设重庆休闲旅游高地作为永川打造开放型经济“六大高地”之一。

经过五年大胆探索与实践,永川旅游发展模式初步实现了从单一观光旅游到以休闲为主的结合观光、度假、专项旅游的模式转型,茶山竹海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下景区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梨村乡村旅游示范区初具规模,重庆野生动物世界升级改造全面实施,松溉古镇成功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香海温泉建成开业成为我区城市休闲新热点,桃花源、大佛寺、来龙湖等特色景区升级提档,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永川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产业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旅游交通、美食、娱乐、购物较快发展,旅游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预计2010年,我区年游客接待人次将达到41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将实现23亿元;A级以上景区数量将达到6个,星级旅游饭店数量达到12家,均为十五期间的两倍;旅行社总数达到10家,为十五期间的三倍。

到“十一五”期末,我区旅游经济总体上处于重庆市前十位,在渝西地区保持领先地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城市旅游特色不够鲜明。

城市风貌和旅游产品中茶竹文化、休闲文化、生态优势特色还不明显,精品景区开发有待完善。

2、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发展不平衡。

快捷酒店、汽车旅馆等功能性酒店欠缺,度假酒店数量较少,高端消费和大众消费的特色农家休闲旅游设施均不足。

3、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旅游道路体系建设不完善,旅游客运设施发展跟不上游客需求,旅游规划区的水、电、气等配套设施不完善不利于推进项目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

4、旅游宣传营销力度不够。

客源地旅游营销网络不健全,旅游宣传营销促进政策不完善,区域合作营销亟待加强,城市旅游宣传营销投入不足、宣传营销广度、深度不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川历史文化特色调研报告班级:2010级园林景观设计一班组长:组员:完成日期:2011年12月9日摘要: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建设发展和城市文化特色形成,受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研究永川的文化建设发展和城市文化特色形成,不能不对影响永川文化发展和特色形成的因素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永川、历史起源、城市文化特色一、历史起源永川位于重庆西部,介于成都、重庆两大城市之间,东距重庆市区56千米,西离成都276千米,扼守重庆长江第一门户。

历来是重庆西部和川东面地区重要的商业物资集散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永川辖区面积1576平方公里,总人口108万余人,非农业人口25.6万人。

北宋初,昌州撤静南县,其地并入大足、昌元、永川等县,永川县仍属昌州。

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四川分益、利、梓、夔州路,永川县隶梓州路;宋徵宗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昌州永川县隶属之。

南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昌州废,永川、昌元、大足等县辖地并合州。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隶重庆路合州。

元末,明玉珍起义(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建都重庆(国“夏”),复置大足县辖永川县地。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玉珍子明升降明,洪武六年(1373年),复置永川县,属重庆路。

康熙元年(1662年),省璧山县入永川县。

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璧山县,永川仍专治。

嘉庆时,永川县属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

辛亥革命时,永川县属(重庆)蜀军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3月12日,成渝两军政府合并成立四川都督府,设重庆镇抚府,永川属之。

6月,重庆镇抚府撤销,永川县直属四川都督府。

民国2年,废府设道,永川县属四川省川东道行政公署,民国3年6月,改为东川道行政公署,后更名为东川道道尹公署,永川均属之。

民国18年撤道,永川县直属四川省政府。

民国24年,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永川县。

民国30年专员公署迁巴县,永川县仍属之。

解放初,永川县属巴县区行政专员公署。

1949年12月20日,专署迁璧山县,改名璧山区行政专员公署,永川县属之;1951年4月,专署迁江津县,更名江津区行政专员公署,永川县属之;1952年9月,江津专署迁永川县;1969年9月,成立四川省江津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5月,改为四川省江津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7月更名四川省永川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4月,永川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并入重庆市,永川县改隶重庆市人民政府。

1992年5月,永川撤县建市。

200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区。

因城区“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是重庆主城卫星城、成渝经济带战略支点、区域中心城市。

二、永川城市文化特色因素的简要分析(一)、永川茶竹文化永川地处重庆西部,是重庆的生态宜居之城。

近年来,永川大力发展茶文化,茶叶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永川秀芽为代表并享誉中外。

永川茶产业历史悠久,旅游业发展迅猛。

辖区茶山上有规模居亚洲第一的2万亩大型连片茶园,并有各类珍贵的野生茶树十余种。

重庆市茶叶研究所(原为四川省茶叶研究所)1962年便搬迁于此,开发出的各类茶叶品种,在川渝及陕西等西部省份得到广泛推广。

1963年10月3日,朱德总司令来到茶山,亲口品尝了山上所产的茶叶,并对茶园的建设予以了高度评价。

前苏联、日本、巴基斯坦的专家、学者也多次到茶山学习考察。

2005年,永川产茶量达3500余吨,连同茶叶新品种的开发推广产生的效益,整个茶产业产值达2.5亿元。

从1997年起,永川抓住2万亩连片茶园与6万亩竹海景观融为一体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在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同时,打造茶山竹海旅游品牌,使茶文化、竹文化与旅游业相互促进与融合,初步形成了以茶园风情、茶俗茶艺博览、品茶食茶和竹海寻幽、赏购精美竹艺、品味竹宴美食为主要内容的茶文化、竹文化特色旅游产品。

游客徜徉茶山竹海,满目葱茏,绿影婆娑,采茶姑娘翩跹于茶树间,茶歌飞扬,笑语绕园,加上价廉物美的餐饮、住宿,热情周到的服务,给人美不胜收、其乐无穷的感觉。

永川茶山竹海和占地5000亩的重庆野生动物世界,2005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近2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3亿多元,两项指标均居重庆各区市县前列。

第十一届国际茶文化艺术节在此举行。

茶文化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发展,是永川举办此次茶文化旅游节的优势所在。

此次茶文化旅游节的主要活动包括“欢乐中国行”、第十一届茶文化研讨会、国际茶艺茶道交流暨驻华使节(夫人)中国茶艺表演、永川经贸洽谈会暨招商项目签约仪式等。

(二)、“东方踢踏舞”:肉莲花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永川农村地区,每逢婚嫁喜日、修房造屋或丰收季节,三五成群的小伙子们便表演—种别有风趣的民间舞蹈“肉莲花”。

“肉莲花”,又叫“莲花十八响”,起源于清朝,相传由土家族民间艺人杨通朝所创。

“肉莲花”是一种自娱性的舞蹈。

表演时,无论春夏秋冬,都脱光上衣,亮着臂膀,叉开五指,用力拍打身上的每块肌肉和关节,一是表现自己体格健壮,二是用这种拍打肉体的清脆的有节奏的声音抒发心中欢乐奔放的感情。

特别是在丰收的季节,由于心情舒畅,常常用“肉莲花”这种舞蹈形式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最先只是在田间劳动休息时表演,或者在节庆日子来临时找个空地进行。

由于长期受到花灯的影响,便逐渐与花灯同上舞台。

“肉莲花”的拍打节奏,一般是四四拍或四二拍。

基本动作有“上九响”、“下九响”、“上动下不动”、“下动上不动”等。

“上九响”是拍头、双肩、双肘、双腕,拧指,击掌。

“下九响”是拍左胸、右胸、腹、双腿、双膝、脚背。

“上动下不动”是以腰为界,晃肩,扭臂,动头。

“下动上不动”是扭臀部,晃小腹。

同时,也吸收了一些花灯的身段为舞蹈的基本造型,如“水牛闪杆”、“嫩狗崽刨灰”等等。

舞蹈步伐以“慢大步”、“外八字脚”、“穿花步”、“线扒子”等为主。

表演“肉莲花”时,一般只要求拍打节奏一致,动作则可以即兴发挥。

整个舞蹈粗犷、野朴、刚健,既可以健身壮体,又给人以振奋、愉快的感觉,颇受农民群众喜爱。

“肉莲花”与踢踏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一是用手一是用脚拍击而已。

目前,永川区文广新局正准备将这一舞蹈形式搬上舞台,把“肉莲花”打造成“东方踢踏舞”。

(三)、独舞春秋:双石小金龙永川人喜欢舞龙,纸龙、草龙、板凳龙、火龙等都在玩,但玩得最有特色,玩得最出名的还是双石小金龙。

双石小金龙是永川特有的,被收录入《中国舞蹈志集成》,曾于1991年进京参加过朝阳区龙潭庙会。

双石小金龙一般长2.5至3米,龙身有五个手把,最多可以由3人舞、1人也可以舞,一般2至3人舞较多。

一个人舞动时一手握住3个手把,一手抓住2个手把左右翻飞舞动。

据原永川区双石镇文化站站长彭泽民介绍,双石小金龙虽然小,但是把龙的完整性完美的体现了出来,将龙扎好后,在龙的表面沾上金粉,整条龙金光灿灿,显得富贵喜庆。

已经76岁高龄的双石镇大涧口村的林时早老人在当地民间很有名气,因为他舞龙舞得好。

林时早老人介绍,永川双石地区,相传在唐朝时就有了每年正月舞小金龙的习俗,一直沿袭到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在上世纪80年代,双石小金龙曾作为永川唯一的代表参加了重庆市第一次龙舞大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据双石文化中心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由于多数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双石当地会舞龙的人越来越少。

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双石小金龙作为双石乃至永川的一张民间文化名片,必须传承下去。

从2005年开始,当地政府组织了部分机关干部、学校教师和农民一起接受舞小金龙的培训,并多次参加全区的各种大型文体活动。

(四)、只吹高兴的花号花号,在永川的农村地区流传的一种乐器,它制作简单,材料易取,农民在丰收季节和重大节日时用来吹奏,最能表达一种喜悦的心情,是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乐器。

吹奏花号一般都是在农村院坝边,水田边,池塘边等有水的地方。

花号,用竹子制作。

它分别截取不同大小的竹子,用大节套小节,一般都是套5、7或9节,最多可以套11节。

花号的声簧是一片竹叶,用刀将第一节斜削一块,然后在竹子的表皮切上一个小口,嵌入一片竹叶即成。

花号没有眼孔,声音的高低变化全凭吹奏者的气息控制。

花号吹奏离不开水,吹奏前,花号要放入水中浸泡,竹筒里装入水后就可以吹奏了。

花号的吹奏很有技巧性,不容易吹响,一般是不能演奏出完整的旋律的,可以吹奏出7个音节。

(五)、牛灯,向农耕文明致敬作为一种民间舞蹈,从解放前开始,牛灯就在朱沱一带非常盛行。

这是由二到三人组合的舞蹈,道具是用纸做成的牛形状,一人顶戴道具扮牛头和前腿,另一人充当牛身和后腿,还可以有第三人参与扮演牧童,就这样,“牛”与牧童在锣鼓声中出场,主要是摹拟日常喂牛、耕牛、与牛嬉戏等舞姿,载歌载舞,十分活跃气氛。

牛灯舞常常在春节期间表演,作为当时最普及的生产工具,牛可耕田、可驮运,与民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故此舞蹈使人感到亲切,倍受欢迎。

据永川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吕承刚介绍,现在牛灯表演在朱沱一带已几乎绝迹,鲜有人知晓,作为农耕文化的代表,现在正在考虑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录制保留下来,最好的情况是,将这类原生态的艺术进行加工再创作,加入观赏性元素,重新搬上舞台。

(六)、异军突起的渝西画派“以青年学子为创作主力而崛起的‘渝西画派’,风貌各异,充满活力,刻意追求版画语言的纯美境界,为版画界注入了新鲜血液。

”这是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宋源文对“渝西画派”的评价。

“渝西画派”于2005年成立,以它独有的地域特色、职教特色、非物质文化特色,逐步在渝西地区推广和普及。

当前我国许多艺术流派处于衰微的低谷时期,不是解体就是成强弩之末,走入消亡,新生的艺术流派还未见端倪,“渝西画派”异军突起,立足于本土地域文化特色,将渝西文化充分注入创作灵感和画面中,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能够真正反映我国当代审美特色的艺术流派。

在创作技巧上,“渝西画派”将现代表现主义、观念主义的优秀成分同我国民族、传统精髓相融合,形成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艺术魅力。

目前,“渝西画派”已经发展成为300多人的创作队伍,创作出优秀作品千余件,部分作品在永川文化活动中心和重庆三峡博物馆举办的首届“渝西画派作品展”,“渝西画派第二届作品展”和精品展上展出。

7件版画作品入围在韩国釜山举办的“中韩优秀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作品奖。

6件版画作品入选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当代黑白木刻版画展”。

多件作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并出版了《渝西画派首届展览作品集》和《渝西画派第二届展览作品集》,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广州卫视等各大媒体分别对“渝西画派”进行过专题报道。

“渝西画派”从永川走向重庆,从重庆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七)、一枝独秀的永川川剧每月1日、15日,走进永川梨园茶楼,那或铿锵、或婉转、或幽怨的腔调,那过足瘾的戏迷们脸上满意的表情定会让你为之一动。

近年来,随着各种地方戏曲的不断衰退,永川川剧戏曲经历了市场经济的考验,仍然坚持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