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图文.

合集下载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生态保护需求
饮用水水源地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对于维护生 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 义。
规划目的
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03
保障饮水安全
通过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 境保护,确保人民群众喝 上干净、安全的水。
促进绿色发展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 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经 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维护生态安全
制定详细规划政策
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详细规划和政策,明确保护目 标、任务、责任和措施,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行动指 南。
资金投入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
各级财政要加大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确保规划所需资金得到充分保障。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格 局。
,确保饮用水安全。
预期社会效益
健康保障
优质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能够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降低因饮 用水污染引发的健康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社会信任
通过公开透明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增强社会对政府环保工作的 信任度,提升政府形象。
经济发展
优质的水源地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保护策略与措施
划定保护区范围
明确水源地的保护范 围,设立保护区界标 ,严禁非法侵占和破 坏。
污染源控制与治理
加强对周边企业和农 业面源污染的监管, 控制点源污染,减少 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 放。
生态修复与保护
开展生态修复工程, 恢复湿地、林地等生 态系统,提高水源地 的自然净化能力。
监测与预警
建立水源地水质监测 网络,实时监测水质 变化,及时发现潜在 风险,为科学决策提 供支持。

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

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

天等县东平水厂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扩大初步设计报告广西南宁星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15年8月编制单位:广西南宁星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项目名称:天等县东平水厂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设计证号:水利行业丙级A245004385项目负责人:核定:周绘新审查:耿伟校核:唐琼翠设计(编写):目录1 基本情况 (1)1.1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和所在水功能区 (1)1.2水源地概况及保护区划定 (2)1.3项目区土壤、植被、地质、气象概况 (2)1.4河流及水文 (3)1.5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 (4)1.6水源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工程建设目标、总体布局及规模 (5)2.1工程建设目标 (5)2.2总体布局及规模 (5)3 工程设计 (6)3.1设计原则 (6)3.2设计标准 (6)3.3输水构筑物设计 (7)4 施工组织设计及分年度投资计划 (8)4.1施工管理机构 (8)4.2施工组织安排 (8)4.3技术保障及质量保障措施 (10)4.4分年度投资计划 (11)5 投资概算 (12)5.1编制依据 (12)5.2编制方法 (12)5.3基础单价及费率标准 (13)5.4投资概算 (15)5.5资金筹措方案 (17)6 效益分析及评价 (18)6.1经济效益分析 (18)6.2社会效益分析 (18)6.3综合评价 (18)7 工程管理 (20)7.1工程建设管理 (20)7.2工程运行管理 (20)附图:1、项目区地理位置图(东平-初设-水工-01);2、排水沟、挡土墙、进厂道路断面图(东平-初设-水工-02);3、警示牌设计图(东平-初设-水工-03);附表:天等县东平水厂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预算表1 基本情况1.1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和所在水功能区东平水厂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位于天等县东平乡。

天等县地处桂西南,东接隆安、平果县,南部大新县,西接靖西县,西北靠德保县,北界田东县。

县城天等县直线距自治区首府天等县125公里,西南部县界距中越边境最近处9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项目方案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项目方案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项目方案1. 项目背景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饮用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加强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本项目旨在规范化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体系,提高水源地的水质和环境保护水平。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核心目标是建设一套规范化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体系,确保水源地的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提供高质量的饮用水资源。

3. 项目计划与实施本项目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实施:3.1 现状评估在此阶段,我们将对现有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和调查。

包括水质测试、环境污染源分析等工作,以确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亟需解决的难点。

3.2 制定规范与标准在此阶段,我们将制定适用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规范与标准。

这些标准将涵盖水质要求、环境监测要求、环境修复要求等内容,以确保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3.3 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在此阶段,我们将根据规划和标准,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

包括污染源治理、环境修复和生态保护等工作。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统计,确保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水源地环境的稳定性。

3.4 建立管理体系在此阶段,我们将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

包括组织机构设置、责任划分和管理流程等。

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管理水平和公众参与度。

3.5 监测与评估在此阶段,我们将建立监测与评估机制,对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正和改进环境保护工作,以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4. 项目效益本项目的实施将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效益:4.1 提高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和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确保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4.2 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可以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

马尔康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建设项目

马尔康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建设项目

许真宁点评: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是贯彻《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的具体落实,得到相关政府的大力支持,开展前期工作,地方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本报告可为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提供一个样本。

目录第一章总论 (4)1.1项目概况 (4)1.2报告编制依据 (5)1.3报告研究范围 (5)1.4主要结论 (6)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7)2.1项目建设背景 (7)2.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8)第三章水源保护地项目区概况 (11)3.1自然条件 (11)3.2项目区现状 (13)3.3项目饮用水源保护地基本情况 (13)第四章项目地址与建设条件 (15)4.1项目地址 (15)4.2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5)4.3结论 (17)第五章建设规模及内容 (18)5.1项目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8)5.2项目建设内容 (18)第六章工程方案 (21)6.1水源地保护基本原则 (21)6.2编制依据 (21)第七章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25)7.1项目实施内容和建设阶段 (25)7.2建设工期安排 (25)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27)8.1分析依据及执行标准 (27)8.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28)8.3项目使用期间的环境保护 (29)8.4环境影响评价 (30)第九章建设投资估算 (31)9.1、估算依据与说明 (31)9.2投资估算 (32)9.3资金来源 (32)第十章项目招标方案 (35)10.1建设项目招标依据 (35)10.2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35)10.3项目的招标方式 (35)10.4招投标相关要求 (35)10.5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 (36)10.6项目招标基本情况汇总表 (37)第十一章风险分析及对策 (38)11.1业主方自身风险分析及对策 (38)11.2项目建设参与单位诚信风险分析及对策 (38)11.3合同风险分析及对策 (40)11.4项目资金、质量和进度风险及对策 (40)第十二章社会评价 (42)12.1目的 (42)12.2社会效益 (42)12.3项目与所在地相互适应性分析 (42)12.4项目与所在地相互适应性分析 (43)第十三章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 (44)13.1建设管理组织机构 (44)13.2管理工作范围 (44)13.3主要管理内容 (44)第十四章结论 (47)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马尔康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二、建设地点:马尔康市马尔康镇三、建设单位:马尔康市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四、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在马尔康市二水厂设立一级、二级、准保护区,安装隔离防护围栏3000米、界碑4块、标志牌20个、宣传牌1个、道路警示牌2个;在马尔康市三水厂进行取水口整治一处。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治理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饮用水水源地,采取 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如河流型水源地 的污染物拦截、湖泊水库的生态修复 等。
0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目 标与重点任务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总体目标
01
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
02
维护水源地生态健康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0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重点任务
推进水源地污染防治 完善水源地风险防范体系
水源地环境污染问题 突出,威胁饮用水安 全。
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维护人民群 众健康。
促进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管理水 平。
改善水源地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
02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现 状
饮用水水源地分布情况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全国范围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 华南地区,这些地区的人口较为密集,经济较为发达。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
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确保规划实施过程中各项任务 的落实。
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年度任务目标、实施方案和时间节点,并加强考核评估 ,确保任务完成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严肃问责,确保各项 任务得到有效执行。
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
在农村地区,由于地形、气候等条件限制,分散式饮用水水 源地分布较为广泛,这些水源地多以山泉、溪流、湖泊等自 然水体为主。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现状
优良水质
全国大部分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均达到优良水平,其中地表水水源地以Ⅰ~Ⅲ 类水质为主,地下水水源地以Ⅰ~Ⅳ类水质为主。
污染风险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规划2023-11-14CATALOGUE目录•引言•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分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策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行动计划•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监管体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投资与效益•结论与展望01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

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保障饮用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民生大事。

当前,我国一些地区的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威胁到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需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背景与意义规划目标通过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规划任务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防控,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规划目标与任务规划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全国范围内的饮用水水源地。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三年。

02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分析03跨界水源地跨界水源地是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水源共享地,可能存在管理协调和污染治理难题。

水源地分布与特点0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国约80%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分布在城市和工业区周边,这些地区的水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02农村水源地农村水源地分布广泛,但水质监测和管理相对薄弱,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

1水质现状与问题23全国90%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二、三类标准,但部分水源地存在总硬度、硝酸盐、铁等超标现象。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稳定部分水源地在雨季受到洪水冲刷,导致水质下降,同时冬季枯水期水量不足也会影响水质。

季节性污染部分水源地存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等问题,影响水源涵养和水质保护。

生态破坏规划措施针对以上污染源,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规划措施,包括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管理、推进污染源治理、提高水质监测能力等。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项目方案 (2)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项目方案 (2)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项目方案1. 项目背景和目标在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水源地环境保护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点之一。

饮用水安全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因此,规范化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势在必行。

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规范化的建设,确保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2. 项目内容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2.1 水源地环境调查评估在项目实施之前,进行水源地环境的调查评估工作,包括水质、水量、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为后续的规范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2 水源地环境规划设计基于水源地环境调查评估的结果,制定水源地环境规划设计方案。

包括水源保护区划、水源地环境监测网络规划等内容,确保水源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3 饮用水水源保护设施建设依据水源地环境规划设计方案,进行饮用水水源保护设施的建设。

主要包括水源地水质保护隔离带的划定和建设、水源地周边环境的治理等。

2.4 水源地环境监测与管理系统建设建设水源地环境监测与管理系统,实时监测水源地环境的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包括建设监测设备、建立数据采集网络等。

3. 项目实施步骤3.1 水源地环境调查评估•制定调查评估方案•进行水质、水量、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调查工作•分析评估调查结果,形成报告3.2 水源地环境规划设计•制定水源地环境规划设计方案•完善水源保护区划、水源地环境监测网络规划等内容•组织专家评审,修改完善方案3.3 饮用水水源保护设施建设•根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饮用水水源保护设施的建设•完善水源地水质保护隔离带的划定和建设•进行水源地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3.4 水源地环境监测与管理系统建设•建设水源地环境监测与管理系统的基础设施•完善监测设备,建立数据采集网络•培训相关人员,确保系统正常运行4. 项目预期效益通过本项目的规范化建设,预计能够达到以下效益:•提高饮用水源地的环境质量,保障水源地的水质安全•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5. 项目实施计划本项目的实施计划如下:项目阶段实施时间实施内容水源地环境调查评估第1-2个月水质、水量、地质条件调查和分析水源地环境规划设计第3-4个月制定规划设计方案和完善水源保护区划、环境监测网络规划等内容饮用水水源保护设施建设第5-8个月建设饮用水水源保护设施,包括水质保护隔离带的划定和建设、环境治理等水源地环境监测与管理系统建设第9-12个月建设监测与管理系统基础设施,完善监测设备,建立数据采集网络等,进行系统培训项目总结和验收第13个月对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进行验收6. 项目风险及对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风险:•技术风险:建设水源地环境监测与管理系统可能存在技术难题•环境变化风险:水源地环境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化为应对这些风险,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技术风险:组织专家团队,解决技术问题•环境变化风险:建立监测机制,及时调整策略7. 项目投资估算本项目的总投资估算为XXX万元,具体分配如下:•水源地环境调查评估:XXX万元•水源地环境规划设计:XXX万元•饮用水水源保护设施建设:XXX万元•水源地环境监测与管理系统建设:XXX万元结论通过本项目的规范化建设,将能够保障和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保护水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2、与饮用水源水质密切相关的疾病发病情况,并说明其危 害。调查各区域癌症发病率,其中,重点调查消化系统 癌症发病率。
3、城镇总体发展、社会、人口及国民经济发展相关规划; 行政区划图、产业布局图。
社会经济基础信息调查
城市供水及用水状况
城市供水及用水状况用以掌握城市供水及用水结构、用 水水平等。城市用水调查包括城市所有用水活动的用水情 况,即包括生活用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用水和生态用 水。城市供水调查包括向城市供水的所有水源,即包括集 中式、分散式供水。具体调查内容包括: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技术培训讲义
主要内容
1. 总论 2. 饮用水源地基础情况调查 3. 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价 4. 饮用水水源地污染负荷控制 5. 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核定与补充划分 6.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7. 典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8.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技术支撑体系 9. 工作成果提交
(1)居民家庭用水总量、用水价格。
(2)集中供水量、供水人口,分散式供水量、供水人 口。
(3)生产运行用水、用水价格。生产用水包括工业及 建筑业用水,循环使用率。
(4)社会服务用水总量、用水价格。服务业用水包括 公共服务用水、消防及其他用水。
社会经济基础信息调查
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分布情况
主要收集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数量、名称、水源 地编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情况等信息。
水源地基础状况调查
水源地基础情况
(3)对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包括所在水系或河流湖 库自然属性的调查,如面积、长度、流量、水位、水深、 蓄水量、降雨量等水文数据;所在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图、 地形地貌及土壤分布图。
(4)对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调查其水文地质条件, 包括地下水位、岩性、地层、构造、包气带厚度、含水层 及包气带、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情况。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项目方案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项目方案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项目方案1. 项目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饮用水供应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可靠、优质的饮用水的需求,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项目应运而生。

2.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套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的体系,确保饮用水水源地的优质、安全可靠,并达到以下目标:•提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水平;•构建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体系;•完善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防控水源地环境问题;•提高公众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3. 项目实施步骤3.1 调研与规划阶段在该阶段,将进行调研工作,对现有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然后根据调研结果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并明确项目实施的目标、重点和路径。

3.2 建设与设施阶段在该阶段,根据规划方案进行建设和设施的投入。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建设相关的水资源保护设施,如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建立水土保持工程等;•建设和优化水质监测网络,确保水质监测覆盖范围广、监测手段先进;•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落实;•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3.3 监测与评估阶段在该阶段,对已建设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设施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通过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全面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进行定期的评估工作,评估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和效果,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3.4 宣传与参与阶段在该阶段,加强对公众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鼓励公众参与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

4. 项目预期成果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完善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设施和设备,提高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水平;•增强了监测和评估的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公众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确保饮用水水源地的优质、安全可靠。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方案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方案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方案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快速增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本文将介绍一种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方案,旨在提高水源地的水质安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水源地保护措施为确保水源地的水质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立法与规划:制定相关法规和规划,明确水源地保护的责任和要求,为相关部门提供指导和依据。

•划定保护区域:根据水资源的敏感性和重要性,划定水源地的保护区域,设立相应的标志和警示牌,加强管理和监管。

•监测与预警: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定期对水源地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源头防护:加强对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禁止污染源的建设和排放,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

•水环境修复:对于已受污染的水源地,采取合理的修复和治理措施,恢复水质。

3. 水资源综合治理工程除了水源地保护措施外,还需要进行水资源的综合治理工程,以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合理分配。

•水资源评估:对水源地的水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明确资源量和质量。

•水资源节约: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包括推广水效设备、提高用水管理水平等。

•水资源调度:建立水资源调度管理体系,合理分配水资源,保证各个领域的用水需求。

•水资源补充:通过水库蓄水和引水等手段,增加水资源供给。

•水资源保障:建立水资源应急预案和供应保障机制,应对突发水源短缺的情况。

4. 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宣传教育: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水资源综合治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水资源利用意识。

•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水源地的保护工作,组织志愿者和社区力量参与水质监测、巡查等活动。

•信息公开:及时公开水源地的水质监测结果和治理措施,增加透明度,增强公众对于饮用水安全的信心。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整治工程方案 (2)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整治工程方案 (2)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整治工程方案1. 引言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水源地的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饮用水的安全性。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水源地受到各种环境污染的威胁,环境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可持续供应,我们拟定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整治工程方案。

2. 目标和原则2.1 目标本工程方案的目标是保护和改善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质量,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可持续供应。

2.2 原则本工程方案遵循以下原则:•综合治理:综合运用不同的环境治理手段和措施,对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全面、系统的治理。

•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源头控制和环境规划等手段,避免环境污染的发生和扩散。

•全民参与:强调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共同努力,提升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3. 工程内容本工程方案包括以下主要内容:3.1 水源地环境评估对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水质、水生态系统、土壤、大气等方面的参数。

通过评估结果确定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治理方向。

3.2 源头污染治理针对水源地的主要污染来源,制定相应的源头污染治理措施。

例如,对于农业面源污染,可以采取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措施,如建立农田水利设施、推广农业有机肥等。

3.3 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水源地的水量充足和水质优良。

通过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加强水资源监测和巡查等措施,有效管理和利用水资源。

3.4 生态修复和保护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水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保护。

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如湿地保护和修复、河岸带生态建设等,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3.5 技术支持和科普教育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普教育,推广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和方法。

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 实施方案4.1 阶段划分本工程方案将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水源地环境评估和问题分析•第二阶段:源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第三阶段:生态修复和技术支持4.2 实施步骤4.2.1 第一阶段:水源地环境评估和问题分析1.收集水源地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估。

水源地保护与饮水卫生保障项目

水源地保护与饮水卫生保障项目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水源保护法规
制定专门针对水源地保护的法律法规 ,明确水源地的划定、保护和管理要 求,确保水源地的生态安全和水质安 全。
饮水卫生法规
建立和完善饮水卫生法规,规定饮用 水水质标准、监测和报告制度,保障 居民饮水卫生权益。
完善监管机制
水源地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水源地监管机制,包括定期巡查、水质监测、风险评估等,确保水源地 保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饮水卫生监管机制
加强饮水卫生监管机制建设,包括对供水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水质抽检等,确 保供水质量符合标准。
加强执法力度和惩罚措施
严格执法
加大对违反水源地保护和饮水卫生法规行为的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严厉惩罚
对造成水源地污染和饮水卫生事故的责任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严厉惩罚,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建立全面的水质监测网络,覆盖 水源地、水厂出水口、管网末梢 和用户水龙头,实时监测水质变
化。
水质评估标准
制定严格的水质评估标准,包括物 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确保水质符 合国家或国际标准。
水质预警系统
建立水质预警系统,对异常水质进 行及时报警和处置,保障饮水安全 。
水处理工艺改进
预处理工艺
优化运行管理
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改善饮用水质量,降低因饮水 问题引发的疾病风险,提高居 民健康水平。
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保障饮水安全是促进社会和谐 、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
础。
PART 02
水源地保护措施
划定保护区范围
确定水源地保护区边界
根据水源地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 件、水量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划定水 源地保护区的范围。
接受监督考核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项目工业建设内容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项目工业建设内容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项目工业建设内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工业建设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工业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尤其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至关重要。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项目工业建设内容的规划和实施,是确保饮用水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工业建设对饮用水水源的影响工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饮用水水源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工业生产常常伴随着大量的废水排放,其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污染饮用水水源。

其次,工业建设还可能导致土地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影响水源区的水质。

因此,为了保护饮用水水源,工业建设必须进行严格的规划和管理。

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工业建设内容1. 环境评估与规划在进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工业建设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工业项目对水质和水量的影响、废水处理和排放方案、土地利用规划等。

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确保工业建设与水源保护的协调发展。

2. 废水处理与排放工业项目需要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排放的废水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确保不会对水源造成污染。

同时,还要建立监测系统,对废水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 生态恢复与保护工业建设不仅仅意味着工厂和设备的建设,还需要保护和恢复水源区的生态环境。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保护、水域修复等方式,促进水源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提高水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4. 管理和监督措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项目工业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工业项目的审批和监管,确保规划和建设过程的合规性和科学性。

同时,还应建立举报机制和投诉渠道,接受公众监督,及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5. 技术创新与应用工业建设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减少对饮用水水源的影响。

可以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水资源再利用技术、废水零排放技术等,最大程度地降低工业建设对水源环境的压力。

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工业建设的意义1. 保障饮用水质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项目工业建设内容的规划和实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工业建设对饮用水水源的污染,保障饮用水的质量安全。

水源地保护

水源地保护

一、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
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禁止在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二、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
1、禁止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2、禁止超过国家规定的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
3、禁止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
4、在保护区内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5、在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培训讲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二O O六年六月项目名称: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张力军成员:樊元生杨朝飞周健李建新宋铁栋赵英民陆新元万本太赵华林蒋延东孟伟邹首民魏山峰技术小组:组长:孟伟郑丙辉成员:石效卷郭瑾珑付青王丽婧韩梅富国朱琦陈鸿汉王灿发马中李广贺胡成刘佑华李崇明宋兰合李志群周智明蒋平安目录1 总论 (1)1.1 工作背景 (1)1.2 规划原则 (2)1.3 规划编制依据 (2)1.4 规划范围与目标 (3)1.5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4)2城市基础信息及水源地基础情况调查 (5)2.1 城市社会、经济基础信息调查 (5)2.2 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调查 (6)2.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7)2.4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污染源调查 (8)2.5 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状况调查 (11)2.6 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治理现状与规划状况调查 (12)2.7 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管理状况调查 (12)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14)3.1 基本要求 (14)3.2 地表水饮用水源水质评价 (14)3.3 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水质评价 (19)3.4 水质评价结论 (19)3.5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评价 (20)4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控制 (21)4.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特征分析 (21)4.2 不达标地表水水源地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21)5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 (25)5.1 基本要求 (25)5.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 (25)6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27)6.1 基本要求 (27)6.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 (27)6.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 (34)6.4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36)6.5 饮用水水源地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 (37)6.6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38)6.7 工程投资—效益评估 (39)6.8 规划实施保障 (39)7 典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41)7.1 重庆市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41)7.2 大理市湖泊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41)7.3 深圳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筛选技术示范 (41)7.4 沈阳市浑河地表—地下复合型饮用水水源地环保规划技术示范 (41)8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技术支撑体系 (42)8.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究 (42)8.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研究 (43)8.3 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研究 (43)9 工作成果提交 (45)9.1 地市级规划成果 (45)9.2 省级规划成果 (45)9.3 国家级规划成果 (45)10 基础情况调查表 (46)10.1 附表一城市基础信息调查表 (46)10.2 附表二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调查表 (49)10.3 附表三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表 (70)10.4 附表四削减量计算核定表 (75)10.5 附表五重新核定和补充划分后上报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登记表 (76)10.6 附表六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工程项目统计表 (77)11 附件一饮用水水源地编码方法 (82)12 附件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115)12.1 前言 (117)12.2 适用范围 (117)12.3 规范性引用文件 (117)12.4 术语和定义 (117)12.5 基本要求 (119)12.6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 (119)12.7 湖泊、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 (121)12.8 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 (123)12.9 其它 (126)12.10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最终定界 (126)12.11 监督实施 (126)12.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要求 (127)12.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二维水质模型基本方程及解析解 (128)12.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地下水源保护划分概念模型 (131)13 附件三源强系数及应用 (133)14 附件四评价报告格式 (139)15 附件五规划文本格式 (145)16 附件六污染物名称及代码表 (147)1总论1.1 工作背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饮水安全状况堪忧。

饮用水源地保护施工方案

饮用水源地保护施工方案

饮用水源地保护施工方案1. 引言饮用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之一,而饮用水源地保护则是确保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饮用水源地保护施工方案,帮助相关部门或组织在进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时有一个系统、可行的指导。

2. 施工前准备工作在进行饮用水源地保护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制定施工方案:根据具体的饮用水源地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内容、施工顺序、工期等。

•了解法律法规:了解国家和地方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施工过程符合法律要求。

•确定施工人员:选择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并提供相关培训,使其了解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的特点和要求。

•筹备施工材料:根据施工需要,准备必要的工具、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施工内容及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饮用水源地保护施工的内容和措施可能各有不同。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施工内容及相应的措施:3.1 水源地周边环境治理由于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的恶化可能对水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周边环境进行治理是保护饮用水源地的重要措施。

治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采取土地整治、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等措施,减少农业活动对饮用水源地的污染影响。

•治理工业污染:加强对水源地周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确保其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防治城市污染: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确保城市污水的处理达到国家标准,防止对水源地的污染。

•治理生活污水:加强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减少生活污水对饮用水源地的污染。

3.2 水源地土壤保护水源地土壤的质量直接影响水源地的水质,因此保护水源地土壤的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合理利用农业化肥和农药: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避免过量施用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推广有机农业: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的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水源地土壤的质量。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施工方案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施工方案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施工方案1. 简介饮用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水源地的保护至关重要。

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源地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如污染、过度开发等。

为了确保饮用水水源地的长期可持续供应,进行有效的保护施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施工方案。

2.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施工方案的目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施工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水源地的水质和水量,防止污染和过度开发。

具体目标包括:•确保水源地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施工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严格控制废水排放等,以保障水源地的水质不受污染。

•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施工中要尽量减少对水源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合理管控工程施工对植被、土壤、动植物等生态要素的影响。

•合理开发和利用水源地:施工过程中要科学规划和设计,合理开发和利用水源地的水资源,确保水量的可持续供应。

3.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施工方案的具体内容3.1. 施工前期准备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是水源地保护的关键环节。

具体包括:•水源地环境调查和评估:对水源地周边的地质、地形、水文地质等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了解水源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敏感性,为后续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制定施工方案:根据水源地的特点和评估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明确工程目标、施工内容和施工流程。

•建立临时设施:在施工前期,建立临时设施,如临时办公室、生活设施等,提供便利条件。

3.2. 施工过程管理施工过程管理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具体措施包括:•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架构,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任务,落实施工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周密的管理,包括设立警示标志、设置施工围栏、加强安全防护等。

•废水处理与排放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合理处理后排放,不对水源地造成污染。

•绿化与植被保护:进行施工过程中的绿化工作,保护原有植被,减少对水源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3.3. 施工后期监测与评估施工后期监测与评估是保证施工效果的重要环节。

城市饮水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项目方案

城市饮水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项目方案

城市饮水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项目方案1. 引言城市饮水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项目旨在保护和改善城市饮水水源的生态环境,提高水源水质,确保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本方案旨在针对城市饮水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破坏问题,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措施,恢复水源地的生态功能和自然水文循环,提高水源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达到保护水源的目的。

2. 项目背景城市饮水水源保护区是城市供水的重要来源,但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水源地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水源地的环境污染、非法采矿、乱建乱放等问题威胁着城市饮水水源的安全性。

因此,进行城市饮水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工程势在必行。

3. 目标与任务3.1 目标•恢复水源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水源地的水质;•提高水源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水源地的自净能力;•促进水源地的自然水文循环,维持水源地水量平衡。

3.2 任务•清理水源地的污染物,排除水源地的污染源;•进行植被恢复工程,增加水源地的植被覆盖率;•构建湿地和人工湖泊,提升水源地的水质;•完善水源地的监测体系,实时监测水源地的水质和生态状况。

4. 项目内容4.1 河流湿地修复为改善水源地流域生态环境,提升水质,需要对河流湿地进行修复。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清理河道内的杂物和淤泥,保持水流通畅;•种植合适的湿地植物,增加湿地植被覆盖率;•安装人工林带,减少泥沙和污染物的进入;•建立湿地保护区,禁止非法采矿和乱建乱放。

4.2 水库和湖泊修复通过对水库和湖泊的修复,可以提升水源地水质,为居民提供更好的饮用水。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清理水库和湖泊中的底泥和富营养物质;•构建人工湖泊,增加水体的面积和深度;•引入适合的植物和水生生物,提升水质和生态环境稳定性;•建立水库和湖泊的周边绿化带,保护水体免受污染源的侵害。

4.3 监测体系建设为了及时掌握水源地的水质和生态状况,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建立水源地监测站点,定期进行水样采集和监测;•引入先进的水质监测仪器设备,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建立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源地的水质和生态状况;•分析监测数据,制定对应措施,及时调整生态修复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项目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4.1饮用水源地分布情况项目区内村民饮用水主要为井水和自来水,基本上每户1个水井,大部分村民通过泵提升至屋顶水箱,或加压进加压水箱,实现压力供水,少数村民通过手摇提升井水。

据此,项目区内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对象为xxxx ,其中xx 也为xx 县城饮用水源,示范区位于县城上游。

分散饮用水源地保护对象项目区域内地下水。

4.2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1 完善水源保护制度,加强水源地监管完善地方法规标准体系,建立水源地保护和执法监督力度。

建立水源地管理机构,可由乡镇水务站、农村水管员开展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环境执法与监督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一级、二级水源地保护区禁止新批畜禽养殖申请,对已存在的畜禽养殖达不到零排放的限期停产。

已有的规模化养殖场必须采取零排污工程技术,对于养殖散户位于连片整治排污收集受益范围内的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对于受益范围外的散户考虑采用生态补偿的措施,禁止畜禽养殖废物的排放进入饮用水源中。

建立健全引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和应急机制,在特殊情况下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或城乡供水联合调度方案。

地表水水源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水源保护区内不应从事捕捞、网箱养鱼、放鸭、停靠船只、洗涤和游泳等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并应设置明显的范围标志和禁止事项的告示牌。

②水源保护区内不应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应堆放废渣、垃圾,不应设立有毒、有害物品仓库及堆栈。

不得从事放牧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

③水源保护区内不得新增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结合村庄排水设施整治予以取缔。

④输水渠道和用作预沉池(或调蓄池的天然池塘,防护措施与上述要求相同。

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水源井的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应开凿其他生产用水井。

保护区内不能使用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持久性或剧毒性农药,不应修建渗水性厕所、污废水渗水坑、堆放废渣、垃圾,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活动。

②雨季应及时对周围半径50米范围内修建隔离带,防止浅层地表污水渗透进入水井。

③渗渠、大口井等受地表水影响的地下水源,防护措施应遵照地表水水源保护要求执行。

(2 加强污染综合防治,开展流域综合整治以小流域为单元,强化水源地、涵养区以及山区丘陵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实现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5项同步治理。

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优先考虑再生水回用于农业灌溉。

教育和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鼓励农民采用物理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

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废水废物处理,推进乡村工业结构调整,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加快污染治理和工业企业调整搬迁,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垃圾管理,在项目区居民垃圾任意丢放到水体旁边,严重污染了水源。

农村生活垃圾建立专门的垃圾收集系统进行分类收集,解决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的问题。

(3 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根据《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的要求,在各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置保护区标志,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包括饮用水源保护区界标、宣传教育牌、警示牌。

加强对饮用水源的保护。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擅自改变保护标志和界标。

4.3 项目区饮用水源地建设内容及投资根据项目区水源地的类型不同,拟采用不同的工程措施进行保护(表5-2)。

地表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措施:项目区的地表饮用水源主要为xx 。

主要通过加强流域的综合治理,从总体上改善水源地水质,通过设置标志牌、宣传牌、警示牌、界桩加以保护。

主要保护措施如下:xx 江沿岸村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等污染的综合治理(具体方案见污染整治工程相关章节);在xx 山泉周边及上游,按照饮用水源地保护标准国家标准设置标志牌、宣传牌、警示牌、界标的设置。

地下水源地保护的工程措施:示范区内水井水质普遍较好,但存在养殖废水废物、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地下水的较大风险。

主要措施包括设置标志牌、宣传牌、警示牌、界桩加以保护,和针对污染的综合整治工程(具体方案见污染整治工程相关章节)。

表4-1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概况本示范区涉及到饮用水标志类型主要包括图5-2,5-3,5-4,5-5所示的4类警示牌,教育宣传牌,标示牌。

图5-2 饮用水源保护区图形标图5-3 界标正面与反面示意图图5-4 饮用水源保护区道路警示示意牌图5-5 分散饮用水水源地取水点保护标志第五章项目区生活污水整治工程5.1雨污收集工程5.1.1基本原则(1)农村雨水收集。

农村雨水宜利用边沟和自然沟渠等进行收集和排放,通过坑塘、洼地等地表水体或自然渗透进入地下水系统。

(2)农村污水收集。

新建集中住宅尽量采用雨污分流;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并且建有污水排放基础设施的连片村庄,采用合流制收集污水;对于人口分散的连片村庄,采用边沟和自然沟渠输送,也可采用合流制。

5.1.2实施方法不同工艺适用范围:①污分流制:采用村庄为xxx 等10个村,合计11处污水集中处理系统,所在地明显城镇化,已统一建设安置小区,可实现雨污分流。

②雨污不完全分流制:采用该体制的为xxx 村以及上述10个村居住分散的居民点,生活污水通过分散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后与雨水一起通过沟渠排放至水体。

管、渠建设方法:雨水应就近排入水体,沟渠宜采用暗沟形式,断面一般采用梯形或矩形,排水沟渠的纵坡不应小于0.3%,沟渠宽度一般在200-300mm ,深度一般为250-400mm 。

污水管道管径一般为D150-300mm ,生活污水接户管埋深不宜小于0.3米;卫生间冲厕排水管径不宜小于100毫米,坡度宜取0.7-1.0%;生活洗涤水排放管管径不宜小于50毫米,坡度不宜小于2.5%。

5.2生活污水处理工程5.2.1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简介目前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处理技术比较多,从工艺原理上通常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处理系统,利用土壤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处理污水,又称为生态处理系统,常用的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土壤渗滤净化系统、氧化塘等;第二类是生物处理系统,又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是通过动力给污水充氧,利用好氧微生物菌种吸收、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常用的工艺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供氧气的情况下把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常用的工艺有:沼气池、普通厌氧消化池、厌氧滤池、UASB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等。

(1)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污水湿地处理系统分自然和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自然湿地就是自然的沼泽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生长有芦苇、香蒲等沼泽生植物的土地上,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微生物的作用,并经过多层过滤,来达到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的目的。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工艺简单,运转维护管理方便,工程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运行稳定,对进水负荷的适应性强,能耐受冲击负荷,出水水质良好;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易受气候影响。

有条件的村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灌排渠道与附近的荒地、废塘、洼地和沼泽地等,建设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2)土壤渗滤净化系统土壤渗滤净化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经一定构造、距地面约50cm 深和具有良好扩散性能的土层中,投配污水缓慢通过布水管周围的碎石和砂层,在土壤毛管作用下向附近土层中扩散,土壤中有大量微生物,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被过滤、吸附、降解。

由于负荷低,停留时间长,水质净化效果非常好,运行稳定。

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建设容易,维护简单,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整个处理系统处于地下,不影响周围景观,不产生臭气。

分散的几户或十几户人家有合适土地时可采用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

(3)氧化塘处理系统氧化塘系统的污水净化过程类似于天然水体的自净过程,主要通过污水中的微生物代谢活动和塘内水生植物、生物的共同作用,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

通过在塘中种植水生作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形成人工生态系统,不仅去除污染,而且可收获水生作物和水产,使污水处理与利用结合起来,实现污水的资源化。

氧化塘系统具有基建投资省,年运行费用低,管理维护方便,污泥产生量少,能承受污水水量大范围波动等诸多优点。

不足之处就是面积大、污水处理效果受季节、气温、光照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容易产生臭味。

对于农村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可以考虑利用已有的池塘、洼地建设氧化塘。

(4)庭院式小型湿地处理系统庭院式小型湿地系统由三格式化粪池+人工湿地系统组成,简称“四池净化系统”。

生活污水在化粪池厌氧发酵后进入小型人工湿地,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微生物的分解,以及湿地系统的过滤作用,来达到降解污染、净化水质的目的。

庭院式小型湿地具有占地面积省,维护方便,运行稳定可靠的优势,但投资相对高于集中污水处理系统的投资。

对于村庄布局分散,或者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村庄,可采用庭院式小型湿地处理系统。

(5)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是污水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种处理技术。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众多,各有优缺点,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仔细论证和比选,注重经济适用。

好氧生物处理主要有微生物悬浮生长型(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型)和微生物附着生长型(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主要有传统工艺、A 2/O法、氧化沟法、SBR 法及其变型、AB 法等;生物膜法主要有塔式生物滤池法、生物转盘法、接触氧化法、移动生物床法等。

适合于浓度较高的小型污水处理的常用工艺主要有SBR 法、A 2/O法与生物接触氧化法等。

A 2/O工艺由厌氧、缺氧和好氧三段组成,功能明确,界线分明。

但是 A 2/O 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由于存在两次回流,内回流比达到100~400%,外回流比为50~100%,需要大量的回流设备及管路闸阀系统,而回流泵的运行需要耗费大量电能,因此A2/O工艺运行费用相当高;需要初沉池,二沉池,构筑物数量增多,相应设备增加,土建与设备费用增大。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污水处理工艺。

移动生物床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生物膜处理工艺,但目前该工艺采用的填料主要依赖进口,造价昂贵;生物接触氧化法也称淹没式生物滤池,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等特点,它也具有处理效率高、产泥量少等优点。

但填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是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核心,其特性对接触氧化池中生物固体量、氧的利用率、水流条件和废水与生物膜的接触情况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是影响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但针对浓度较高的废水还须增加后续工艺才能达到较高的出水水质。

SBR 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