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互动结构模式的认识与实践

合集下载

构建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人才培 养质量有 了显著 的提高 , 逐 步 形 成 了 电子 商 务 本 科 应 用 型
知识传 授 , 轻能力培养 。而社会 需要 的是服务 经济社会建 设 的人 才, 对专业技能 , 实践 能力 、 职业素养 、 现场问题解决能力等 的需 求 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 , 需要高校 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为宗 旨, 定 位
构 建 基 于 应 用 型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的实 践 教 学 体 系
王冬 霞
( 西京学院
【 摘 要】 国家 中长期 教 育改革 和发展 规 划纲要 强调 创新 型人 才培 养是
未来 中 国教 育 改革 与发展 的 重大 目标 , 应 用 型创 新 人 才教 育模 式是 一
7 1 0 1 2 3 )
l 、 确立培养有创意 、 敢创新 、 会 创造 、 能 创 效 的应 用 型 创 新 人 才 培养 目标 应用 型创新人才 的培养 目标应依据高校 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社
【 关键 词】 创 新教 育 ; 实践 教 学体 系
会 经济对创新人 才的多层次需求 , 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为 目标 , 创新人 才培养模 式。长期 以来 , 本科层 次教育形成 了 以系 统掌握
创新人才实践教 学模 式和体系 。 二、 实 施 创 新 教 学 是 培 养 学 生创 造 性 的 主 要 途 径 实 施 创 新 教 学 是 培 养 学 生 创 造 性 的主 要 途 径 。创 新 教 学 指 的 是 运 用 科 学 的教 学 方 法 和 成 体 系 的 实 践 教 学 途 径 , 通 过 课 堂 传 授 知识 、 培养能力 , 通 过实践教 学培养 学生 的创造性 , 开 发 学 生 的 创
组和课程小组 , 以科研带 动教学 , 融教学 与科研 为一体 , 还 成立 了

基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基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 要: 从 广东工业大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际情况出发, 针对国家教育部和 当 前广东省对经管类人 才培养提 出的新要 求, 进一步强调对创新 型、 应 用型和 复合 型人 才的培养。在创新应 用型人 才培养过程中, 树立先进 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 、 建立符合创新型人 才培 养要 求的实验教学体
WU J u h u a TAO L e i MO Z a n L U O Me i i u a n L l AO N u o
( S c h o o l o f ma n a g e me n t , G u a n g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5 2 0 , C h i n a )

: !
a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 H e r a l d
创 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 育
基 于创 新 应 用 型 人才培 养的 实验 教 学 改革研 究与 实践 ① ②
吴菊华 莫赞 陶雷 罗美娟 廖诺 (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 1 0 5 2 0 )
系, 改革和创新实验 内容与实验教学方法. 依靠结构合理的实验 队伍和新的运行机 制等措施保证实验教 学和改革的顺利实施 , 促进 学生知识 ,
能 力和 综 合 素质的 协 调发 展 , 使 实验 教 学真正 达 到支撑 人 才培 养的 目标 。
关键 词:实验教学体 系 教学改革 实践创新能 力 人 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 G 4 2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0 9 8 x ( 2 0 l 3 ) 0 6 ( b ) 一0 1 2 8 —0 3

新时代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新时代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7年5月,第三次豫沪战略合作对接活动期间,上海市教委与河南省教育厅签订教育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洛阳理工学院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合作,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示范性应用型大学。

[1]高等教育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应结合教育内涵进行教育教学新模式研究。

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就是人才供需的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这也是教育“十三五”规划的一个战略任务。

一、国内外应用型大学发展概况(一)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背景在新的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欧洲发达国家及时从高等教育的层次和形式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通过教育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匹配,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一部分学术型大学纷纷转型,涌现出一大批应用技术型大学,提升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所对实体经济发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80年代后期是各国应用技术大学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各国人均GDP迅速增长的时期。

瑞士、芬兰、德国、英国等国的人均GDP不断提高,在1990-2000年各国的人均GDP开始跃入3000美元左右。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变革的动力源。

[2](二)我国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背景我国经济转型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高等教育结构与形式也在历经重大变革。

这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通过中外高等教育的差异对比,借鉴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大学的创立及办学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特别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近五年来,我国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上不断调整与创新。

1.转型特殊期厦门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邬大光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中谈到,必须看到我国高等教育的阶段性和特殊性特征。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互动结构模式的研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互动结构模式的研究

1 3 7
握住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这一原则 ,将枯燥的理论以浅显易 热点作深人分析, 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 ; 也可先请学生汇报
懂、 风趣幽默的形 式传授给大家, 以 取得良 好的 教学效 果。 互 已 经掌握的资 料, 并提出 在查阅资料的 过程中所遇到的问 动式教学能够使师生利用课堂和课下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 题, 然后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释疑解答 , 最后让学生了解所 促使师生双方有更多的了解, 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 拓展应 学的内容, 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尽 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通过师生之间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加深 可能选择具有启发性的互动话题, 要采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 对知识的领悟和理解。 强调重点知识 , 并不断提出问题以启发学生思考, 充分调动 互动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 强调了师生的 学生的探讨兴趣, 让学生采用 自 主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 双主体作用, 在实际运用中占 有明 显的优势, 转变了师生 在互动教学实施过程中, 教师口 1 根据自己的科研实践把 问的交流方式 , 从不对等转变为平等。 教师引导学生 , 以遵 实际性问题带入课堂, 引出专业知识点 , 增加实践环节, 通过 循学生 的认知心理规律为出发点 , 突显师生互动 、 生生互 对问题的思考、 质疑和交流, 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 又锻炼 动, 环环相扣 , 对错分明, 在此过程 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 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位, 也调动了学习的兴趣, 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由“ 要我 ( 三) 课后做好互动教学的补充工作。 课外构建互动教学 学” 转为“ 我要学”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发挥主导作用, 交流的平台, 充分利用网 站、 论坛、 微博、 微信、 电 子邮 箱、 Q Q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实现 由单一知识教育向综合 等网络方式进行答疑, 询问学生存在哪些问题, 对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的转变。 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老师进行讨论和分析。 利用网络平台 开展互动式教学 , 直观具体 , 生动形象 , 印象深刻, 可 来传递一些能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的知识, 使学生主动吸纳 以使学生摆脱思维标准化 , 开发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和直觉 新知识, 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 又促进了教师 与学 思维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生问的互动交流。 此外, 也可以进行分散答疑, 每周约定固定 力, 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时间, 学生可以随时来办公室提问问题, 探讨课堂所讲的知 维有着深远的影响。 识点, 谈论某个学科领域的新进展等 , 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 识, 增强自我教育。 三、 开展 互 动式教 学模 式的途 径 与方法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建议。

我们需要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义和特点。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指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这种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入手。

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引入更多的实践教学和项目实践。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设置专门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还可以开设小组项目课程,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完成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设置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

传统的课程设置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际操作的内容。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增加一些实践课程,如实验课、实习课程、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为此,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还可以设置创新创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和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角色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要是传授知识,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教师应该更多地扮演指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

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和创新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在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基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基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基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摘要:从广东工业大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国家教育部和当前广东省对经管类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强调对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建立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和创新实验内容与实验教学方法、依靠结构合理的实验队伍和新的运行机制等措施保证实验教学和改革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使实验教学真正达到支撑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改革实践创新能力人才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而且更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具有很强的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家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1],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在本科教育阶段,实验教学是锻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改革本科实验教学,对我国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改善实验条件外,更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完善的实验教育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结合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通过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把实验教学纳入人才培养的目标中,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建立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和创新实验内容与实验方法,从而帮助学生不仅更好的巩固理论知识,还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实验中心作为广东省实验示范中心,在经管类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理论与实践整合的服务器、应用型人才的孵化器、创新能力提升的助推器、实验实践教学的展示台”的重要作用。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1.引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应用能力、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实践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并重点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与成功案例。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创造力与创新精神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行业需求的综合素质和应用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3.1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需要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变化相结合。

通过引入实践项目、案例教学、校外实习等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环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保障。

学校需要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机会。

此外,学校还应设立导师制度,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3.3 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关键角色。

他们应具备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项目实施。

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需要关注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专业发展和培训机会。

3.4 质量评价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

通过实践项目、综合评价、技能测评等多维度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客观评估。

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高。

4.成功案例分析4.1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德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备受赞誉。

该模式注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双元制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生在校期间需要进行长达数月的企业实习,获得实际工作经验。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摘要:从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出发,探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结构,提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框架,包括规范和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课余校内实践活动的开展,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等。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教育技术学主要属于教育科学的范畴,是教育科学领域中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这一专业的特点是多种知识的综合应用,以系统论的思想合理地整合知识并运用到教育教学或其他工作中。

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才能突出教育技术学的特色,才能培养具备构建系统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1、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教育技术学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教育技术专业的许多课程都具有很强实践性,学生除了应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扎实的应用技能。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教育技术管理人员和信息课教师的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要让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具备这样的知识和能力,就必须不断地加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因此,研究、探讨建立合理、有效的教育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1.1拟订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安排笔者认为要能真正地实现增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对于学制为四年的教育技术专业学生来说,课程设置尤为重要,特别需要课程设置能够和教学进度保持统一,课程设置与教育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保持统一。

从培养目标来看,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教育系统和影视传媒系统的应用型人才,在确定每门课程的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时,必须依据教学计划、相关课程内容及实验项目情况、实验条件和学生知识结构来设计。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日趋重要,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的研究和发展。

本文在探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借以发现问题,并结合鲁东大学法学院实际,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就业法学院应用人才1 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中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专业人才。

目前,全国各类在校大学生已接近4000余万人,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近700万,不仅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要求高校要在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就业。

本人对部分高校文科学生培养过程作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普通高校对文科学生的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高校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尚不系统和全面,在多年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措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借鉴和整合。

(2)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不能做到融会贯通。

高校在文科教育中,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和行政管理学等应用文科的分裂使学生出现偏科的特点,基础文科培养的学生虽具有较为深厚的基础,但对政治学、经济学、行政管理学等几乎不涉猎;而应用文科培养的学生虽视野比较开阔,但多实际才干,人文基础又不免薄弱。

(3)在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轻实际应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兼具“教书、育人”两种职能,但目前有些教师只注重知识传授、知识考核及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育人”的功能。

如果学生人文科学缺失,就会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责任感、独立自主意识等方面与社会要求差距拉大,出现许多在校的优秀大学生进入社会后无法适应工作要求的现象。

2 鲁东大学法学院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如何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基于应用型管理人才实践教学的思考

基于应用型管理人才实践教学的思考

基于应用型管理人才实践教学的思考[摘要]如何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切实培养出能力型、创业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管理人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笔者主张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增加实践环节、学时、内容,改善实践教学组织和管理,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保障实践教学投入等手段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管理人才实践教学模式高等教育大众化一、应用型管理人才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的改革背景(一)大众化高等教育条件下应用型人才的社会性要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不仅仅意味着量的增长,而且意味着“质”的变化。

从现代高等教育的学校类型和学校分工来看,既需要一批研究型高校培养学术“精英”,侧重于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研究,以适应社会高新技术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又需要一批应用工程、人文、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普通高校和新建本科院校,以社会、市场和就业需求为主要导向,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和生产经营管理一线,培养应用型、能力型、创业型人才;同时,还需要高等、中等职业类院校更注重培养的职业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高等院校能否确立适合社会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建立对应办学定位的教学模式,真正为社会提供大量的被学生和家长认同、符合企业和社会需要、具备就业和创业能力、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能力和质量、竞争和发展潜力、社会贡献和责任意识的基本指标和重要标志。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研究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而言的,他们只是社会人才需求类型的不同,而不是层次的差异。

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是一般本科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办学定位,它既区别于研究型高校培养的通识型、综合型、研究型人才,又区别于高职高专类学校培养的立足于生产与服务及管理第一线、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科技信息.
高校 理科 研 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荠晌创颓实跬教学体系砥穷
中央 司法警 官 学院 王 子 贤 马 国富
[ 摘 要】 近年来 ,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 为我 国经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做 出了 巨大贡献。但是高等教 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 的需要 ,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亟待加 强。文 中 转变教育观念、 从 培养创新人 才为切入点, 分析 了现有人才培养、 学模式 中存 教 在 的问题 , 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 借鉴其它 高校及社会相 关行业特点 , 出了以人为本 , 提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 出发点的创新 实 践教 学体 系和创新人才培 养质量保证及监控体 系。 [ 关键词 ]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教 学模式 创新能力
引 言
近年来 , 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 我 规模的扩张带来了许多 新的 困难 、 和问题l 矛盾 1 ] 。为此 ,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 《 划纲要》 中明确指 出: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 “ 上, 加强研究 与实践 , 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 07年 1 , 20 月 经 国务 院同意, 教育 部 、 财政部决定实施《 高等学校 本科 教学质量与教 学改革工程》 简称 “ 质量工 程” 。它提 出“ 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可持 续发展能力 ” 。而加强实践教学 , 引导学生 主动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 关键 ,创新 ” “ 的根本在实践。近年来 , 每年都有数 以万计的本科毕业生 走 向社会和工作 岗位 , 但是往 往表现 出不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 实践能 力较弱的问题 。因此 , 如何在新形式 下针对存在的问题 , 加强学生的创 新和实践能 力 , 构建一种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 探索新 的人才培养模式 , 成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 当前我 国高等教育存在 的问题 “ 重理论 , 轻实践” 在教学环节上 , : 重视理论知识 的教学 , 轻视实践 环节在人才培养 中的作用 。 “ 重储备 , 轻能力” 在教学潜 意识 中还是 以培养“ : 知识储备型” 人才 为重点 , 轻视 “ 知识能力型” 才的培养 。过 于强调知识的存储 , 人 不断重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为了更好地贯彻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需要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本文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展开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根本目标,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结合。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是培养学生具备职业素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

1. 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实践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也是整个实践教学活动的指导和依据。

为了更好地贯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目标需要明确体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目标还应该与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

2. 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科的理论知识相结合,突出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贴近社会实际需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时效性,以确保学生毕业后具备市场竞争力。

3. 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主要以实验教学为主,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更多地采用项目式、案例式和实地实习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实践教学环境的优化实践教学环境的优化是保障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设施和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学校还应该加强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

5.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1. 加强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

2. 推动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加强项目式、案例式和实地实习等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理论学习为主的培养方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研究与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首先需要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

这一步骤主要包括确定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以及选用教学方法等。

要保证课程的质量,需要加强课程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掌握知识。

其次,教师的角色也需要进行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需要变成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及时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另外,实践环节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践也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

最后,评估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评估应该以能力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评估方式可以采用综合评估和实践
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

总的来说,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师角色转变、实践环节和评估四个方面入手,以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和提高。

基于项目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基于项目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基于项目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了当今教育的关键词。

而基于项目教学的教学模式正是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而不断受到重视。

本文将着重探讨基于项目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一、基于项目教学的教育理念基于项目教学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的产物。

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不同性质的项目实践,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项目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项目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1. 项目驱动的课程设计基于项目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需要首先进行项目驱动的课程设计。

教师们需要在课程设计中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融入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能够贴近实际情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项目驱动的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 多元化的项目实践在基于项目教学的教学模式中,项目实践是其核心。

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多元化的项目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在不同的课程中,学生们可以参与不同性质的项目实践,比如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科研实践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在不同的实践中培养综合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3. 融合性评价体系在基于项目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评价体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传统的考试评价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建立融合性评价体系。

在这个评价体系中,除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外,还要考虑其参与项目的表现、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综合因素。

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 案例分享:北京理工大学“创新创业项目教学”的实践北京理工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实践中也加大了基于项目教学的实践。

学校通过开设“创新创业项目教学”课程,让学生们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去。

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更新,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成为当今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义和特点应用型人才是指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工程实践、进行技术创新的人才。

与传统的理论研究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应用性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1. 以问题为导向。

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强调以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突破了传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壁垒,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培养。

学校与企业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都是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

3. 以学生为主体。

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学生在实践中扮演主体角色,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1. 项目驱动式教学。

项目驱动是一种以项目作为教学载体的教学方法,通过真实的项目情境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以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为例,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 产学研合作。

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这种合作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工程项目中来,了解行业需求,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与企业合作研究可以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满足社会的需求。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
应用性强的内容主要是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各种心理现象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将逐渐掌握各心理现象有效的特定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通过学习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了解各心理现象的研究现状例如视觉现象听觉现象记忆与学习情绪等的研究
面 向 应 用 型 人 才 培 养 的 《实 验 心 理 学 》
课 程 教 学 模 式 建 构 与 实 践
3 . 重视 双 基 培 养 . 夯 实专 业 基 础 。 能 把 学 到 的知 识 应 用 于 解 决 问题 的实 践 .是 知 识 应 用 性
验设 计 与研 究探 索” 的教 学模 式 : 紧扣 本 专 业 培 养 目标 和 学生
实际 。 顺 应 学生 专 业 发 展 需 求 . 积 极 修 订 大纲 , 汲 取 不 同教 材
的意 义 。 从 应 用 心 理 学 专 业 的 培 养 目标 角 度 建 构 实 验 心 理 学 教 学 模 式


应 用 心 理 学 专 业 不 同于 基 础 心 理 学 专 业 。后 者 强 调 传 统 和现 代 各 种 心 理 学 理 论 和 研 究 方 法 的 学 习 , 目的 是 培 养 心 理 学 基 础 研 究 人 才 。应 用 心 理 学 专 业 更 注 重 心 理 学 基 本 知 识 与 技 能 的学 习 .以及 人 类 心 理 活 动 在 各 个 领 域 的 应 用 性 原 理 与 应 用 性 技 术 的学 习 . 目的是 培 养 擅 长 运 用 心 理 学 知 识 与 技 能 解 决 实 际 问题 , 能 服 务 于各 类 人 群 的 应 用 型人 才 。 从 人才 培 养 目标 出发 .应 用 心 理 学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必 须 注 重 学 生 实 践 动 手 能 力 的培 养 , 建 立 应 用 型人 才培 养 模 式 迫 在 眉 睫 。 实 验 心 理 学 是 心理 学科 的支 柱 型课 程 ,是 应 用 心理 学 专 业 的 基 础 课 .是 培 养学 生研 究 能力 和 实践 能力 的最 重要 课 程 之一 。 从我校2 0 0 9 年 应用 心理 学 专 业 招 生 以 来 , 笔 者 一 直 教授 实验心理学 . 在教学过程 中。 教 材 及参 考 书一 直 采 用 博 采 众 家 之 长 的做 法 . 实 验 仪 器 来 自华 东 师 范 大 学 . 通 过 教 学 摸 索 与研 究反思 。 以 及 与学 生 的交 流 . 再 结 合 西 藏 调 研 时 用 人 单 位 对 应 用 型人 才 需 求 的反 馈 . 认 为在 教 学 中增 强 应 用 性 、 实 践 性 是 实 语法: 区分 词性 。 掌 握 各 类 实 词 和各 类 虚 词 的 用 法 , 能 够 正 确 运用 各 类 词 。 划 分 多 层 次 短语 , 能 够 分 辨 简单 短 语 的结 构 类 型 和 功 能类 型 。掌 握 复 杂 短 语 的层 次 分 析 法 。单 句 结 构 分 析, 能够对句型 、 句式进行辨析。 多 重 复句 分 析 , 要 求 了解 复 句 的关 系类 型 , 掌 握 划 分 多 重 复 句 的 步骤 , 能 够 正 确 划 分 多 重 复 句, 以 便 更 进 一 步提 高理 解 和 运 用 语 言 的 能力 。 常 见 句法 失 误 与 纠错 实 践 ,要 求 学 生 解 析 常 见 的句 法 失 误 的类 型 及 辨 析 方 法, 促 进 学 生 更 好 地 理解 和运 用 书 面 语 言 。 修辞 、 修 辞 格 的 灵 活 运用 , 要求学生收集报纸 、 书刊 、 经 典 流行 歌 曲 、 经 典 现 代 诗 歌 中 各 类 修 辞格 的典 型用 法 . 体 会 修 辞 格 的意 义 , 正 确 运用 每类 修 辞 格 表 情 达 意 。 现代汉语教学 “ 生活化” 倡 导 学 生 把 课 堂 上 学 到 的理 论 知 识 和 方 法 运 用 到 日常 生 活 中去 ,在 运 用 中练 就 所 学 科 目的实 际能 力 。 反 过来 , 学 生 再把 课 外 练 就 的科 目能 力 运用 于课 内学 习之 中 , 将 实 践 后 的情 感 体 验 带 人 科 目学 习 中 。 即“ 现 代 汉 语一生活一现代汉语” , 使课堂教学更丰富 、 高效 , 达 到 提 高 现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对学生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这种背景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逐渐成为高校实验教学的一种新模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教育机构所倡导和采用。

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对于传统的学术型或理论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知行合一”,即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真正达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的目的。

二、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的意义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学生与教师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像是指导者和组织者,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过程中来。

学生将会在教师引导下担任教学助理,帮助教师解决实验课堂中的问题,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并参与到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操作在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学生的选集问题。

学生作为教学助理,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责任感和较强的沟通能力。

在选集过程中,需要结合所授课程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学生的技术和综合能力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

教学计划需要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环境等各方面的具体要求,并适当考虑到学生课后实践的问题。

实施方案需要详细地列出教学过程中需要具备的教学资源、授课进度、授课方法等信息,以便教师和学生助教进行实施时做好准备。

最后,要确保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并推行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实践技能。

现代社会有很多技术含量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劳动力去培养的职业,例如工程师、医生、程序员等等,这些职业都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这种实践经验需要在大量的实验操作和项目实践中获取。

因此,通过开展实验教学,既能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生活。

二、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是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实现方式,它的特点是学生作为课堂的“反哺”者和“助教”,通过在教学中深度参与,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实践技能,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为老师和同学服务,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既利于学生增强理论知识,又具有技术含量高、难度大的操作实践、工作态度等。

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老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三、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的运用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成为互助、协同的团队,一起完成实验和任务,发现问题和改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实学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

可以说,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创新意义并且非常传统的教育模式。

四、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的难点和解决办法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面临着难点,这种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大多比较抽象、复杂,在教学设备、环境方面有一定限制,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需要老师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来辅导他们。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等教育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因此,通过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探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具体操作方式以及其优势和挑战。

二、理论基础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基于学生参与型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合作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备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在传统教学中难以培养和发展。

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助教参与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操作方式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操作步骤。

1.选拔和培训助教。

根据学生的学术能力、实践经验和沟通合作能力等进行选拔,并在选拔后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实验教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2.实验设计和指导。

助教与教师共同设计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并为学生提供实验指导。

助教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实验指导,并解答他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学生在助教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并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助教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的操作错误和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与指导。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4.实验报告和总结。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实验总结。

助教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阅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报告的质量。

四、优势与挑战1.优势。

a.学生参与度高。

学生助教实践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b.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学生能够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验技能。

c.教学效果提升。

学生助教参与实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挑战。

a.培训和管理难度。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今天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因此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而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正是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新型教学方法。

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是指由学生担任助教,参与到教师的实验教学中,以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培养综合素质。

这种模式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中,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成为教师的助手。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助教可以协助教师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器材准备、实验方案设计等。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学生助教可以协助教师进行仪器的操作和数据的采集。

实验结束后,学生助教还可以协助教师进行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过程,并且能够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教师需要积极参与这个过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同时,教师还需要向学生传授实验操作技巧和实验分析方法,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学生则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努力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有着诸多优点。

首先,这种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将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从而得到实际的实验经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学生助教实验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生在参与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学习了科学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 互 动式教学 以培养学 生个性 和主体人 格为 价值 目 的. 在互动式 教学过程 中师 生之间的紧密合作 , 让学 生有机 会 表达 自己的想法 和观点 , 体现 了老师对学 生的尊重. 互动 式教 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 培养学 生的个体 能力 , 营造和谐 融洽 的师生关系 , 并 塑造师生之 间的合作能力. ( 3 ) 互动式教学从激发学生潜在 的认知 兴趣 入手 , 提升 学生 的认 知感 , 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促进教师 与学生间的 互动交 流 , 探讨课堂所讲 的知识点 , 谈论某个学科领 域的新 进展 等 , 以激发 学生 的创新 意识 , 以达到 相互学 习 、 相互 提 高的教学 目的. 互动式教 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强调 了师生之
第3 1 卷 第 9期 ( 上) 2 0 1 5年 9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生 们 真 正 参 与 到 教 学 过程 中 来. 本 文 结合 近 年 来在 高 等数 学课 程 教 学 中运 用 - t 互 动 式” 教 学方 法 的 体会 , 打 破 传 统 的 教 学模 式 . 提 出互 动 式 教 学 模 式进 课 堂 , 吸 引学 生 主 动 参 与 学 习 , 激 发 学 习兴 趣 , 提 高 学 习效 率 , 以 适应 我 国 高校 对 培 养 应 用 型 人 才 的教
讲、 学生在 台下 听的这 种传 统的教育模式 , 长期 下来会使学
生 产生厌学心理 , 势必严重 影响学生 的学习效果 , 不符合 现 代 教育理念.因此对 教师的授课方法提 出了较高 的要 求. 在 高等数 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 中,教师要充分 重视与学 生 之 间的交流 , 综合考虑学生 的求 知欲望和被尊重 的心理 , 按 需 授课 , 充分发挥 弓 l 导 学生学习的作用 . 互动式教 学法改变
互 动式 教学 与其 他教 学法相 比具 有 以下三个 显 著牦 :
( 1 ) 互动式教学 以学生 的探索 活动 为主体 , 以培养学生
能力为重 心 , 以教师点拨 为主导 , 以提 高教学质量 为 目的 , 强调 交流提问 、 变式探讨 的教 学环 节 , 以达 到预期的教学效
果 与质 量 .
间的双主体作 用 , 在实际运用 中占有 明显 的优 势 , 促 进了不
对等 的交流 向平等的交流转 变.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 的个体 , 都有 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人格 特性 . 教育的 目的是为了学生的 发展符合 现代 化教 育 目标 , 培养学生 的个性 , 教师可 通过多 种互 动形式 , 通 过营造 、 模拟特 定情境 , 把开放 性的教法 引 入课 堂 , 进而激发师生双方 的主动性 和探索性 , 以提 高教学 效果 . 在这个过程 中师生之 间通 过交 流与沟通 , 即提 升了教 师 的知识 与素 质 , 又有效地提高 了教学 的效果 与质量 , 使学 生更高层 次的需求 得到满足的同时 , 又启发 了学 生的才智 ,
Vo I . 31 No. 9 Se p. 201 5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互动结构模式的认识与实践
赵 爽 , 张 玉 岩 ,张 妲 妤
( 绥化 学院 ,黑龙 江

绥化
1 5 2 0 6 1 )
要: 互 动 式 教 学法 是 快 速 有 效 地提 高 学 生应 用 能 力 的 一种 好 方 法 , 它 符 合现 代 教 育 的要 求 . 运 用这 种 方 法 时 . 要使 学
位、 相互 之间的合作 , 以达成提高教学效果 的一种教学方式. 互动式教学 法实质上是主体通过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息 的收集 、加工 和反馈 , 主体重塑 自己的认知结构 , 以解 释新 事物和新问题.
拓 展 了学 生 的 视 野 . 在互动式教学 中 ,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发 挥 主 导作 用 , 在 和 谐
互 动式 教学 ,具体表现为教师的主导施教 和学生 的主 体 认识相辅相 成 的课 堂活动过程 , 把传道 、 授业 、 解 惑看作 是 师生 之间的沟通 , 通过调节 师生关 系及其相互作用 , 形成 和谐的师生互 动 、 生生互 动 、 学习个体 与教学 中介 的互 动 , 强化人 与环 境的影响 , 以产 生教 学共 振 , 达 到提 高教学效果 的一种 教学法.互动式教 学充分体现 出了师生 间的平等地
育 目标 的 需 要 .
关 键 词 :互 动教 学模 式 ; 应用型人才 ; 培养 ; 教 学 改 革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2 6 0 X ( 2 0 1 5 ) 0 9 — 0 2 3 4 — 0 2
高等数学是一 门应用性很强 的学科 ,广泛地应用 于诸 多领域 . 一直以来 , 高等数学教学面临诸多困难 , 授课过程 中 普 遍存在 以“ 教师为 中心 ” 的现象 , 现有 的教学体 系和教 学 内容对 学生所属的专业 内容渗透很不充分 ,使 学生产生 了 学 习高等数学无用的想法.尤其现在 的大学 生 ,多数为 9 0 后, 他们个性 较强 、 求知欲较 旺盛 , 早 已不满足教师 在 台上
了传统 的教学模式 , 在授课 过程 中 , 通过师生互 动来活跃课
堂气氛 、 加深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 , 有利于知识 的掌握. 在教学 过 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学生真正 参与到教学
过 程 中来 , 以 激 发 学生 学 习 的兴 趣 , 发 掘 学 生创 造 力 .
1 互 动式 教 学 的 内涵 与 特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