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骑鹅旅行记》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骑鹅旅行记》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骑鹅旅行记》导读课——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能借助封面、目录的信息预测故事情节,激发阅读兴趣。
2.能运用阅读策略阅读整本书的节选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交流感受。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阅读策略阅读整本书的节选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交流感受。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明确阅读任务师:同学们,近期我们学校准备开展“漫步世界名著"的阅读活动,学校要求我们六年级要布置“世界名著文化长廊”,我们应该怎么布置呢?(可以用手抄报的形式介绍名著的大概内容、人物关系图、书籍的推荐语等。
)师:那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先一起走进《骑鹅旅行记》这本世界名著。
任务一:多元关注,做好阅读准备关注封面,了解作者及背景师:(出示封面)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这本书,我们来观察封面,你从封面中获取了哪些信息?预设:书名、作者、出版社、翻译者师:是啊,这些书的封面都有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
《骑鹅旅行记》这本书有很多版本,(课件出示多个封面图)我们关注到所有的封面插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是什么?(生:一个男孩和大鹅)。
那么这个小男孩是谁呢?生:尼尔斯。
师:那你看了封面后觉得这本书可能会讲些什么呢?他们会发生什么呢?生:(指名说)师:想要了解他们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我们就要读完整本书。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了解这本书的作者及创作背景,谁来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生:(指名说)师:大家都收集到了很多的资料,是的,1902年,塞尔玛·拉格洛夫受瑞典国家教师联盟委托为孩子们编写一本以小学儿童为对象的通俗读物,向瑞典儿童介绍历史和地理。
她创作时,心中有一个明确的意图:“为了教育瑞典儿童热爱自己的祖国。
"从教育学观点出发,她认为“只有孩子们了解自己的国家,熟悉祖国的历史,才能使他们真正热爱和尊重自己的祖国”。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西游记 导读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西游记导读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西游记》导读课教学设计文本解读:《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型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
作品简介:《西游记》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目之一。
本篇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整本书阅读具备四个方面的教学价值:提供相对完整的文化场域、推动认识过程的逐渐完善、促进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承载综合能力的进阶发展。
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尽量实现这些教学价值。
教学目标:1.学习关注故事结构和回目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2.能联系上下文,借助相关资料,联系影视作品等方法阅读。
3.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1.掌握基本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2.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让学生课前看视频)一、激趣导入1. 师:同学们,刚才的《声临其境》好玩吗?今天吴老师也想挑战一下,大家对我有没有信心?2.师模仿孙悟空并请同学评价。
3.师:孙悟空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生:《西游记》师:今天吴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西游记》这部作品的原著。
(板书:《西游记》整本书名著导读)(设计意图:《西游记》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动画已家喻户晓。
此环节设置目的在于借助现代信息手段,能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读课《诚信如金》

诚信如金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霸州市第四小学刘凌云教学目标(1)疏通课文,了解本单元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课文中主要人物的优秀品质,初步品味重点语句。
(2)明确单元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本组课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初步感受诚信这种品格的巨大魅力。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2)分组、选组长、给小组取名。
(3)PPT课件、任务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故事吗?(喜欢!)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个小故事,出示故事题目《狐狸请客》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请同学们启动你们的超能力猜测一下,你们觉得这个故事可能会写什么内容?猜得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希望你们能用心去思考,找学生回答问题。
找学生朗读小故事。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感受吗?(对待朋友要真诚,才能得到真正的朋友;人和人之间要真诚,不能耍阴谋诡计;自己对别人不真诚,又怎能希求别人的真诚呢;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所以对朋友要以诚相待。
)教师小结:(出示课件:诚信是什么?)如果生命是水,诚信就是永不停息地流动;如果生命是火,诚信就是永恒地跳动;如果生命是一只小鸟,诚信就是自由自在地飞翔;如果生命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诚信就是默默灌溉的雨露!(二)把握导语,明确目标。
1.(出示课件:单元导语)下面请大家翻开课本18页,谁愿意把单元导语读给大家听?在同学读单元导语的过程中,你能从这段文字中提取我们本单元的主题和学习重点吗?学生朗读、发言,教师引导。
(完成板书:诚信如金)2.(出示课件)接下来我们进行的的学习活动都是紧紧围绕这些学习重点展开的。
A 阅读课文B 理解重点语段C 思考文中故事D总结启示3. 课前同学们已经对第四单元的课文进行了预习,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大家能回答得出来吗?(课件出示)本单元的课文由《》《》《》《》四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包括《》《》,略读课文包括《》《》。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丽丝漫游仙境》整本书推荐课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丽丝漫游仙境》整本书推荐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丽丝漫游奇境》整本书阅读推荐课一、教材分析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编排了“快乐读书吧”,而“快乐读书吧”以“漫步世界名著花园”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历险、奇遇的外国文学名著。
同时,第二单元编排了《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三篇课外,而《爱丽丝漫游奇境》是对本册“外国文学名著”单元的拓展和延伸。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跟随主人公一起经历旅途中的种种困难和奇遇,一起成长,体验成长的快乐和艰辛,收获智慧和勇气。
二、教学设想本次“快乐读书吧”与六年级上册相同,都是整本书的阅读活动,因此在《爱丽丝漫游奇境》教学中进行阅读的推荐,引导学生了解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基本方法,再尝试运用这些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对干名著,注重阅读方法的教学,如:猜测、想象、做批注等,有目的性的阅读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的方法和要求。
三、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阅读故事,走进书中营造的梦境,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四、教学重点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故事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故事,感受故事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哪些书学生随机回答。
2同学们读的书可真多呀,犹如滔滔江水停不下来想要和同学们分享3.有这样一本充满神奇和想象的童话书,它历史悠久,很多小朋友读过它,爸爸妈妈也读过它,爷爷奶奶读过它,它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影响力广泛,几乎全世界的人都读过它,被翻译成一百多种语言。
它就是我们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阅读书目--《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设计意图】以对话形式引出课题,引起学生共鸣。
(二)导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1.读封面,得信息。
2.同学们,从书本的封面你们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封面,了解书名、作者、图片、出版社等信息)我们每看一本书,都要把封面看仔细,因为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导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导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四下《十万个为什么》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的兴趣,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会阅读的乐趣。
2.借片段阅读,体会作者语言的幽默有趣。
3.回忆自己掌握的阅读方法,利用列表格、思维导图读懂《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内容。
引导课后制订阅读计划表,激发学生读整本书。
教学重点: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的兴趣,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会阅读的乐趣。
教学难点:利用列表格、思维导图读懂《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读整本书。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机动)1.回忆生活中“对镜哈气”的情境,提问同学们,你有没玩过这样的小游戏——对镜哈气,你发现镜面上发生了什么呢?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往玻璃上吹气的时候,你看到玻璃上马上蒙上了一层水雾。
这层水雾是细细的小水珠,这就是我们口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凝结在玻璃上的。
也就是说,我们每次呼气,都会带出水分。
这些水分,通通来自于我们的体内。
同样的,我们会在热的时候排汗,我们每天都会排尿等等,这些汗液、尿液同样来自你的体内。
那么,你知道我们身体的成分中有多少是水吗?2.一家三口比身体中水份的比例,猜猜(出示一家三口的图片)猜猜看,你,你爸爸,你妈妈,你们三个人当中谁最“水灵”——谁身体中含的水份比例最高呢?你心中有答案了吗?(出示比例图)你猜对了吗?师: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啊,我们需要去科普世界溜达一圈。
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首先我们来到了本次旅行的第一站,这个地方与你们以往旅行过的地方有所不同。
赶快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水龙头、炉子、桌子和灶台、厨房的锅、餐具柜、衣橱)看到这些你即将要去的景点,感觉怎么样?(生:这些都是家里的一个地点)那咱们就这些家里的事物来提提问题吧!(学生提问)师总结:只有不断思考,才会有收获。
现在就让我们打开《十万个为什么》,开始我们的奇妙之旅吧!二、层层推进,获取相关信息1.读封面、封底。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阅读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阅读语篇教学设计Smart homes to make lifeeasier主题语境:人与社会——展望未来科技发展语篇类型:科普说明文授课时长:两课时(40分钟)文本分析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的活动主题是“Exchange views on smart homes”,阅读语篇是介绍未来智能家居的科普说明文。
文章从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出发,介绍了未来生活中智能家居具有的智能控制、健康检查、防范灾害三个功能。
文章第一段通过提问导入话题,给人以亲切、真实的感受,二至四段分别介绍其功能,最后一段指出这一智能科技并非幻想,因为很多创新都正在应用中,但是还需要过些年大多数新住宅才会使用这种新技术。
说明创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和现实有密切联系。
重点词汇主要涉及介绍其功能的,如:integrated sensors, efficient, the instant, keep constant track of, a critical illness, potential,语法是将来进行时。
本文的价值取向在于通过了解技术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并思考这些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教学目标在本课结束时,学生能够:1、获取文中介绍智能家居优点和具体功能的细节信息并能提取关键词;2、通过速读,梳理文章结构,识别文章写作目的和目标读者;3、推断作者对智能家居的观点态度并说明理由;4、基于所读文本,讨论智能家居可能带来的问题,并发表个人观点课前活动设计1、预习本单元第一部分单词到structure,做到熟读,理解语境中该单词的词义,完成导读学案中的语块翻译。
2、预习课文,识别文体并尝试划分段落结构,理解课文内容,标划出描述智能家居具体功能的句子。
3、小组内分工搜集智能家居中未来生活带来的变化。
课堂教学活动及学生学习活动设计Step1 Lead-in教师教学活动:1.T plays a video of life in smart homes and asks Ss to think about what the life is like in smart homes.2. T invites Ss to answer and summarizes the life becomes more comfortable and easier, and lead to the title of the reading text.学生学习活动:1. Enjoy a video and think“What is the life like in smart homes?”2. Ss answer the question.【设计说明】这是导入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所播放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未来智能家居中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便捷,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切入正题,并且感知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激活学生的已有图式,给学生输入新信息,为下一步的阅读打下基础。
六年级第二单元导读课教案(上交)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导读课“祖国在我心中”教学设计石门镇阚各庄小学穆雪【设计意图】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一个统一完整的了解,为学习这个单元做好准备,通过本课时的渗透,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及课文内容。
初步阅读感兴趣的文章或片段,激发学习本单元的欲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精读课文做铺垫。
【单元教材解析】人教版六年级(上)第二组教材是围绕着“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
《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
从这个安排,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单元主题“祖国在我心中”,浏览本单元课文和学习园地,粗略感知这组课文;初步阅读感兴趣的文章或片段,激发学习本单元的欲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精读课文做铺垫。
2、通过对比阅读,初步感受围绕单元同一主题不同文体表达的形式。
3、引导学生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为深刻领悟单元主题、深入阅读这一类文章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1.感受作者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
2.了解课文选取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3.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人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一、课前激趣整体导入1、师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热爱祖国深厚情感的资料。
2、播放爱国歌曲。
3、出示英雄人物的爱国事件。
二、研读导语明确目标1、学生自读单元导语,勾画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说说从单元导语中知道了什么?交流:(1)了解祖国的昨天,今天,明天,感受作者的爱国热情。
四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阅读导读课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阅读导读课教案《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和具体要求,激发学生阅读科普类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2.阅读交流具体科普文章,引导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按照兴趣以某本科普作品的阅读组成小组(4-6人一组)开展课外阅读,做好个人的阅读记录,进行交流分享。
在交流课上,能与同学交流阅读科普作品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报,或谈谈阅读该部科普作品的收获、体会等等;或展示编撰的科学小知识集,介绍编撰的有关情况和集子中有关的科学知识等等;或介绍小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情况,推介喜欢科普作品,讲讲自己读到的科普小故事,谈谈科普作品对自己的启迪分享读书的快乐。
教学重点:1.能够借助以往所学阅读方法进行整本书共读。
2.与同学分享交流阅读体会。
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
2.初步感知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并渗透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演讲(我最推荐的一本书)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相信一说起它的名字,你一定不陌生。
看到这个书名,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想问的问题吗?二、初步感知,走近作者1.米伊林是谁?哪位同学对他有了解?2.老师也查找了一些关于米伊林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哪位同学想给大家读一下?(课件出示作者资料)伊林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欢做科学实验,而且他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
他一生写下了许多的科普作品。
堪称是最善解人意的科普作家。
他的作品深受我国读者喜爱,并且对中国现代科普事业的发展影响巨大。
3.通过对米伊林的了解,你是否对阅读这本书的期待又增添了几分呢?三、浅观封面,深析目录你看,书封面上的不同位置呈现了许多信息,拿到一本新书时我们可以从封面上获得哪些收获呢?谁想到前面来和同学们分享?预设1: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预设2:插图和封底名人推荐语感谢大家条理清晰的介绍,相信今后同学们在拿到一本新书时,仔细读读看,相信一定从封面上获到不少关键信息!目录中呈现的其实是一个个站名,米伊林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屋内的旅行,目录就是我们的旅游指南手册,从自来水龙头出发到炉子再到餐桌和炉灶、然后又去往厨房锅架、碗柜、和衣柜。
统编版语文第二单元 快乐读书吧 名著导读 水浒传 之人物形象分析法探究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水浒传之人物形象分析法探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名著导读水浒传之人物形象分析法探究教学设计课前蓄能导入新课杨绛老师说过:“读书,能遇见美好的自己。
”所以啊(出示幻灯片)读书好(hǎo),我们要好读书并且要读好书(hǎo)。
今天我们就走进《水浒传》,说说江湖义气,品品水浒人物。
___(板书:说说江湖义气,品品水浒人物)水浒是一本好书,著名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梁实秋说:“这是一部让我眼前一亮的伟大作品,我一读,再读,三读,不忍释手。
”金圣叹说:“它是“第五才子书”,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这么好的书,我们要读好,如何读?书本告诉我们要:1、把握题材特点2、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手法3、分析人物形象4、体会语言风格。
胡适说:“重兴水浒,再造梁山,画出十来个永不磨灭的英雄人物,造出一部永不磨灭的奇书。
”出示学习目标(屏显)了解《水浒传》的基本内容,感知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从《水浒传》中的几个人物形象分析中,学习在多元化的视角下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
二、教学流程活动一:说说奇缘——因缘巧合【活动意图】请同学讲讲故事的来龙去脉奇缘中看出王进、史进的性格。
奇缘里的巧合奇缘里的江湖义气在《水浒传》中,“江湖义气”是个既大而又抽象的题目,要将它说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几乎回回都提到了江湖义气;一百单八位江湖好汉,几乎人人都在高唱江湖义气的调子。
好在它是伴随着艺术形象和精彩故事而产生的,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
只因踢得一脚好球,昔日的街头无赖摇身一变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高俅作威作福,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被逼无奈,携老母亲连夜逃离家园,又因为途中老母亲旧病复发而滞留史家村,结下一段师徒奇缘,为天罡星们的聚合创造了时机。
这可谓因缘巧合。
(屏显)片段一:王进母子二人在太公庄上服药,住了五七日。
觉道母亲病奔痊了,王进收拾要行。
三上语文第二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三上语文第二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第二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1.第二单元的教材和教辅资料。
2.图片或幻灯片展示相关课文内容。
3.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Step1: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第二单元的主题和内容,例如"本单元我们要学习关于小动物的故事和知识。
你们喜欢动物吗?"-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Step2:呈现课文(10分钟)-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相关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图画、标题和段落等信息。
-读一遍课文,帮助学生熟悉课文的语音和语调。
Step3:阅读理解(15分钟)-将课文分段,在黑板上写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等方面的内容。
Step4: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或主题,例如"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
Step5:个人表达(10分钟)-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写一段简短的描述或小故事。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词汇,表达自己对动物的观察和感受。
Step6: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学生对动物的认识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探索有关动物的知识,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教学延伸:-可以安排学生做一个小动物展览或分享会,展示他们对动物的了解和研究成果。
-鼓励学生借阅相关的图书或资料,拓宽对动物世界的认识。
教学评价:-在课堂讨论和个人表达环节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收集学生写的描述或小故事,评估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二单元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二单元导读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祖国在心中”这一主题,编排了《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4篇文章。
这些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祖国在我心中。
三、单元导读目标
1、认识本单元要求认识的生字,新词。
2、初步了解单元中的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将印象深刻的语句或词语勾画出来。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通过预习,我们知道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在心中”(板书)
那么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爱国情怀的事情有哪些?
(学生自由说)
2、学生读单元导语。
3、通过读这段话,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说)
4、本单元要学的课文《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的主要内容。
二、导读要求
三、导学提示
1、默读过程中有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自己解决。
2、单元中的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将印象深刻的语句或词语勾画出来。
4、关于这一单元,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标注出来。
四、汇报、交流、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剪不断的乡愁
单元导读课型
【教学内容】
1、读背单元导读;
2、浏览“一主两翼”本单元文章。
3、完成第二单元的思维导图。
【教学流程】
一、单元导入
“单元导读背诵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1.整体读(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承接读(老师读括号里的部分,学生读其他。
)
(满地的月光),
无人清扫,
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
包一片月光回去,
(回去夹在唐诗里)。
扁扁的,
像压过的相思······
月光都带有荷叶的清香。
3.填空背诵读;
满地的
那就
包一片
回去夹在
扁扁的,
······
月光。
4.背诵单元导读(可再用2分钟的时间将单元导读的内容背诵得更加扎实)
二、浏览本单元内容,深化单元主题
“单元内容浏览”对应的教学目标
1.导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远离故乡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情感。
让我们走进本组课文,看看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怀着怎样的一颗赤子之心,怀恋和赞美故乡的。
请快速默读三本书中的文章,提炼本单元的主题。
2.提炼出单元主题:“剪不断的乡愁”
(1)齐读单元主题
(2)释“乡”字:主宾围绕餐桌上的食物,相向而坐,一同进餐,充满了温馨的情感。
2.制作第二单元的思维导图(第一、二、三级)
“全单元内容的思维导图制作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制作单元导读图一、二、三级
生活哲思
5.古诗词三首6梅花魂7*.桂花雨
8*小桥流水人家泊船瓜洲诗两首祖国乡愁故乡
故乡的云月是故乡明天上的星星
杂诗
人日思归渡汉江
春夜洛城闻笛故乡之歌随园诗话闻雁
月之故乡游子谣乡愁四韵流浪的中秋种太阳的人移民列车逢入京使中秋夜夜雨寄北
语文书
主题
诵读
(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第四级:提炼每篇课文的主题。
第一级:单元主题 第二级:课文主题 第三级:课文题目 第四级:好词佳句)
三、名言背诵环节
“速度速记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1.复习背诵环节: 背诵《主题读写》中的单元导读。
2.一分钟自读自背,一分钟男女生接读,齐背“日积月累”中的名句。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换一种方式背诵:如,身在异乡,张九龄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身在异乡,袁枚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四、自主作业
1.摘录词语及句子;
2.继续丰富思维导图的内容。
第2课时剪不断的乡愁
单元导读课型
【教学内容】
1.浏览课文:《古诗词两首》《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
2.《主题读写》《经典诵读》中的任五篇文章。
【教学流程】
一、背诵导入
集体背诵第六单元导读《剪不断的乡愁》。
二、学生自学“一主”教材中的4篇文章,初步了解内容。
“小组自学汇报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1.出示思维导图,明确本单元有27篇文章,其中:语文教材4篇,主题读写8
篇,经典诵读16篇。
2.按照自学提示的要求自学“一主”教材上的4篇文章,了解课文内容。
(课件出示)
自学提示:
▼浏览四篇文章,用简短的话说一说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标出你认为的精彩段落或词句,试着用一个句子或一句话表达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3.各小组讨论学习,汇报交流。
汇报要求:
▼各组按照自学导航进行汇报。
▼每组可以有一个拓展,可以从本单元中选一篇古诗、诗歌作为拓展,朗读形式不限,有创新更好。
4.小组抽签汇报,教师用名人名言进行过渡总结。
(同时老师引领学生读一些重点句,或者《读经典诵读》中的诗歌。
)
(1)汇报一:汇报《古诗词三首》,用名言总结: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相机拓展读《诗两首》。
——(清)纳兰性德汇报二:汇报《梅花魂》,用名言总结: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相机拓展读《祖国》。
——巴金
汇报三:汇报《桂花雨》,用名言总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相机拓展读《故乡》。
——(唐)王建
汇报四:汇报《小桥流水人家》,用名言总结: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相机拓展读《月是故乡明》。
——(宋)李清照
(2)也可以把《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放在一起进行交流,易于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和主题。
然后全班齐诵《主题读写》中的《流浪的中秋》。
三、名言背诵,速读速记
“名言背诵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1.记忆大比拼,比拼记名言。
师:刚才老师用名人名言为每个小组的汇报做了小结,下面就看看同学们在4分钟时间里,能记住这些名言中的几条?好,自由背诵开始。
2.生快速背诵名人名言(1——2条为达标)。
3.检查背诵情况。
四、以文带文,迁移方法。
“分享名言对应文章阅读环节”的教学目标
1.找到名言对应的文章,用批注法来自主阅读。
自学提示:请在《主题读写》中找到名言对应的文章,我们仍然用批注法或感受法,读一读你找到的文章。
标出你认为的精彩段落或词句,试着用一个句子或一句话表达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2、全班交流感受(每篇找3-4名同学进行交流)。
五、升华感情
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悠悠天宇,切切故乡,星点点,月团团,
对于离家的游子来说思念总是愈久愈长。
让我们齐诵《经典诵读》中这首《种太阳的人》,来结束我们这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