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的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

工信部科[2022]180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管理企业,有关行业协会: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生产力水平的综合反映,是消费者利益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较好地满足了泛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但一些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特殊是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逐步加深,出口锐减、内需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工业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见的挑战。

在此形势下,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已成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当前工业产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国工业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但近年来,工业产品重大质量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工业产品标准水平偏低、贯彻不力。

不少现有产品标准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难以适应企业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目前,强制性标准主要依靠执法监督部门推动贯彻实施;而大量指导产业发展的推荐性标准基本依靠企业自主选择采用和贯彻实施,缺乏有效政策引导和鼓励措施,导致许多标准没有得到很好贯彻实施,制约了工业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

(二)许多工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品牌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目前,我国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许多工业产品的关键技术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缓慢,工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企业品牌意识淡漠,品牌哺育力度不足,产品品牌附加值低,目前多数出口产品为贴牌生产,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足 20%。

(三)落后的生产技术淘汰缓慢。

重投入轻产出、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等现象比较普遍。

许多企业仍然采用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产品档次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国产机床质与量并举发力进取

国产机床质与量并举发力进取
4 5 7.8亿 元 。
诚信 建设贯穿到发展战略、生产经 营、市场营销 、内
部管理等各个环节,全面提升产 品质量水平,着 力增
强国产机床竞争优势,努 力做到诚信为本,精益 求精,
树立形 象,谋求发展。
齐 二机床 集 团对新产 品开 发提 出了 “ 精益 求精、
水平 的提高 因素, 由此 国产机床成 为 许 多用户 的首选,形成 了一批畅销 的 品牌。3月 1 1日, 武汉 重型 机 床 集
团对 外宣 称,武 重 “ ”牌 重 型数 WZ
第0期 数控机床市场 ・ 7・ 5 4

是市场竞 争力 的集 中体现,是 用户 的根本利 益所在。
对 国 产机 床 品质 的认 可 和 肯 定 。
明,国产机床、特别是 中高档数控机床质量 已排位。 由此可见, 中 幅提 升 。
质量 是企业 的信誉, 是生产 力水平 的综合 反映,
“ ”变固然可喜,“ ”变更为 量 质
重要。经 过多年 的市场 拼搏 和磨 练, 中国机 床企业 除 了产 量大幅 增长外 , 还包括着技 术研发 、产 品质量: f 务  ̄J DP .
步落 实企业质量 主体 责任 、积极 推动质量诚信 体系
建设、加快 自主 品牌培育、提高 工业产 品质量、维护 用户合法权益、大 力加强标准化 工作等方面切实加强 品质建设,不 断提高产 品质量管理水平。 事实上,市场需 求与产销量 同步提升 ,是技 术与
通过创新 品种,增加产 品技术含量 和附加价值 ,提 升
共 立项 9 8项 : 承担 国家数控机床重大科技专项 9个 : 承担 国家 “ 6 8 3计 划 ”4项 : 展对 外合 作 9项 : 开 取 得发 明专利 7项 : 成功开发 出多项新产品,填补 了国 内 同类产 品 的空 白,打 破 了 国外在 轿 车、光 伏、船

关于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贡量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于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贡量工作要点》的通知
“ 二 ・ ”规 划 时 .要 对行 业 质 量发 展 提 出 目 十 五
工 作 “ 在 落 实 、 重 在 持 之 以恒 、重 在 严 格 重
管 理 ” 的 批 示 精 神 ,深 入 贯 彻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学 习实 践 中 央 经 济 工 作 精 神 ,通 过 推 动
工 业 产 品 质 量 进 步 , 为 调 结 构 、 上 水 平 , 转
采 标 率水 平 ,稳 定提 高产 品质量 ;鼓 励 行 业和 企 业 参 与 国际标 准 的制修 订 增 强我 国在 国 际

标 准 制 定 中 的 话 语 权 和 消 除 标 准 性 的 贸 易 壁 踩

垒 ,并 组织 开展 相 关 的研究 工作 ,争取 逐 步形 成一批 “ 以我 为主” 的技术 和产 品标准 。 ( ) 落 实提 高 产 品 质 量 的技 术 改造 和 技 三
等手 段 ,推动 工 业 产 品质 量 进 步 :组 织 开展 重 点 工 业行 业 质量 指 标体 系研 究 .逐 步 建 立 工业
行业 质量 水平 评 价和 发布 制度 。
( ) 完善 工 业 产 品 标 准 ,提 高 标 准 符 合 二
性 水 平

P. l 策 窗l 0y 政 视 I C
l苤 宣l ! 堕 塑
关于印发 《 工业和信息化部 2 0 1 0年 质量工作要点》 的通知
各 省 、 自治 区 、直 辖 市 、新 疆 生 产 建设 兵
量 提 升 、 品牌 创建 和 服务 改善 为工作 要 点 。积
极 推进 质 量工作 。 二 、工 作重 点 在 进 一步 落 实 《 关于 加 强 工 业产 品质 量 工
标 要 求和 措施 ;继 续 推动 修 订 《 工业 产 品质 量

国家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关于生产企业全面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关于生产企业全面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关于生产企业全面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0.11.18•【文号】国质检监联[2010]631号•【施行日期】2010.11.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国家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关于生产企业全面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质检监联[2010]6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促进生产企业全面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国家质检总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制订了《关于生产企业全面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国家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八日关于生产企业全面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为使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全面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以下简称“主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是改善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的迫切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我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不断加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但是,一些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缺失、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造成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突出,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影响了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企业切实履行产品质量安全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已成为全社会和广大消费者的迫切要求。

工信部连发两文强化钢铁等工业产品质量

工信部连发两文强化钢铁等工业产品质量

解 华 示 目 实 的 能 标 “一 ”划 振 表 ,前 现 节 目 与十 五规
定 的单位 GDP 能耗 降低 2 %的 目标还 有很大 差距 ,0 0 0 2 1 ̄ 我 国计划 采取 9 项措施 实现节 能 15L 标煤 的 目标 。 9 .{ t 这 I 措 施包 括 : 实抓 好重点 领域 的节 能减排 , 切 如对 占工业
工信部连发两文 强化钢铁等工业产品质量
工信部 3 3 月 日在 其 网站发布两个 文件 , 要求 加强工 产品质量工作 。 工业和信息化部 2 1 年质量工作要点 ( 00 下称 要点
的政策措施和取 得的成效进行系统介绍。中国化工 报) (
是工信部成立 以来首次发布年度质量工作要点。 该文件 明司
点便 希 通 加 自 创 能 建 和 力 施 牌 ,是 冀 过 强 主 新 力 设 大 实 名 占
略, 推动 品种 开 发和 品牌培 育工作深入开展 , 名牌 战略将 先在 中国 已经具有一定产业和科技基础 的工业 中启动。 同 日, 信部还公布 了 工 关于推进 重点工业产 品质量走 标 的实施意 见 ( 下称《 实施意 见》)它可视 为工信部 2 0 , 0 年 下半年 发布 关于加强工业产 品质量工作 的指导意见》 政策 延续。 根据 实施意 见 2 1年 , ,0 0 政府将重 点围绕钢铁 汽车 、 船舶 、 石化 、 纺织 、 轻工 、 材 、 建 医药、 色金属 、 备铝 有 装 造及 电子信息等行业 , 选择部 分企 业开展现 行国家 、 业 行 准贯彻 实施情 况调 查 , 梳理分 析贯标 达标 工作存在 的主 问题 , 究提 出解决方 案。 研
提 出了 2 1年 工业 经济质量工作 的4 00 个重点 , 其中首要的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45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45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45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7.10.20•【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45号•【施行日期】2017.10.20•【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45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已经2017年10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3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苗圩2017年10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措施和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有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

经过清理,并征求相关部门同意,现决定:一、废止《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05年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信息产业部令第37号公布)。

二、废止《无线电设备发射特性核准检测机构认定办法》(2006年10月16日原信息产业部令第41号公布)。

三、删除《工业和信息化部行政许可实施办法》(2009年3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号公布,根据2014年9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8号公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修正)附件“行政许可项目的条件和程序规定(第一批)”第5项和第6项,对其他项目的编号顺序作相应调整。

四、废止以下规范性文件:(一)原邮电部《关于加强移动电话机管理和调整移动电话资费标准的通知》(邮部〔1994〕281号,1994年5月3日公布);(二)原邮电部电信总局《关于印发新<国内公众电信业务资费表>的通知》(电经资〔1996〕1068号,1996年12月27日公布);(三)原信息产业部《关于降低移动电话停机保号业务资费上限标准的通知》(信部清〔2007〕266号,2007年5月31日公布);(四)《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汽车产品质量建设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装〔2010〕100号,2010年3月14日公布);(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部门《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信誉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科〔2010〕112号,2010年3月15日公布);(六)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属高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的通知》(工信厅规〔2010〕240号,2010年12月9日公布);(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装备制造和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的通知》(工信部规〔2011〕180号,2011年4月14日公布);(八)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国家无线电管理“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工信部规〔2011〕307号,2011年6月27日公布);(九)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高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工信部规〔2011〕448号,2011年9月27日公布);(十)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工信部规〔2011〕512号,2011年11月7日公布);(十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工信部企业〔2015〕110号,2015年4月13日公布)。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

等 级保 护设 计技 术要 求》 3 等 0项 国家 标准 的制 订工 作 ; 开展 了《 基 于 互联 网 电子政 务信 息 安全 实 施 指 南》 《 息 安全 等 级 保 护 测 评 、信 要 求》 等多 项 国家 标准 试 点验 证 研 究 工作 ;多 次开 展重 要 标准 宣 传 贯彻 培 训, 中央和 国 家机 关 、 对 地 方信 息安 全 主管 部 门 、涉密 信 息 系统 集 成资质 单位 等 近 千名 干 部 和 技 术 骨 干 进 行 了标 准 培 训 , 有 力 推 动 了标 准 的 实 施 应 用 ; 成 功 承 办 了 IO I C J C C 7国 S / T 1S 2 E 际 会议 , 国提 出的 《 息 安全 管 我 信 理 体 系( MS审 核指 南 》 《 入 I ) S 和 引 在 线 可信 第三 方 的 鉴 别 机 制》 等 闲际标准提 案取 得新 进展 。
牌培育工作深入开展 ;二是通过 开展 “ 高工业 产 品质量 示 范 项 提 目” 质量 兴业 ” 活 动 , 动 地 和“ 等 推 方 和行 业质 量进 步 ;三 是完 成 工 业 产 品质量 “ 二五 ”规 划 的编 活动 。 十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
2月 2 1日,全 国信 息安全 标 准 化 技术 委 员 会 f 以下 简称 信 安 标 委) 北 京 召开 20 在 0 9年 全 体 委 员 会议 。 工业 和信 息化部 副 部长 、 全 国信 息安 全标 准 化技 术委 员会 主任委 员杨 学 【和 国 家标 准化 委 上 J
员会副主任方向出席会议并作重 要 讲话 。 会 议审 议通过 了 《 国信 息 全 安全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 20 09年 度 工 作 总 结 和 2 1 度 工作 要 00年 点》 听 取 了 《 国 信 息 安 全 标 准 , 全 化 技术 委 员会标 准制 修 订工 作 程 序》 修 订 作情 况汇 报 ,表 彰 了 | 1 20 0 9年 度标准 化 作 先进 个人 。 1 = 杨学 山充分 肯定 了信 安 标 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意见》作者:来源:《中国信息化》2020年第07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三管三必须)的要求,积极担当、主动作为,立足源头预防,做到关口前移,指导工业行业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一)切实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厘清工业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关系,依法行政,履行好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对于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行业(如民用爆炸物品行业、民用飞机及民用船舶制造业),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依法依规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强化监管执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其他工业行业,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要将安全生产作为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从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标准、行政许可等方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指导督促工业企业加强安全管理。

(二)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会同同级工业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要建立健全本部门内部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工作体系,结合业务分工,明确主要负责人、各分管领域负责人及相关内设机构安全生产职责,推动安全生产和行业管理工作深度融合。

要从人、财、物等各方面为有效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三)着力发现问题并积极化解风险。

注重加强对安全生产问题的调查研究,针对重点行业存在的共性风险因素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或通报的隐患和问题,加强沟通协商,综合利用产业政策、法规标准、技术改造、化解过剩产能等手段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促进源头治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2.01.20•【文号】工信部联原〔2022〕6号•【施行日期】2022.01.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原〔202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各有关中央企业: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

“十三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取得显着成效,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压力大、产业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产业集中度偏低等问题。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更好地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推进钢铁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促进质量效益全面提升。

(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发展。

突出创新驱动引领,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强化高端材料、绿色低碳等工艺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强化产业链工艺、装备、技术集成创新,促进产业耦合发展,强化钢铁工业与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创新。

全面质量管理心得

全面质量管理心得

篇一:《全面质量管理》学习心得《全面质量管理》学习心得通过总公司及有关部门组织的《全面质量管理》知识近一个多月的学习,我对pdca循环、八个原则、质量管理工作等知识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现结合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1、什么是质量?质量管理是做什么的?产品的质量取决于生产过程,包括工作质量、设计质量、工艺质量等。

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和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内外顾客期望的目标,确保企业以最经济的成本实现这个目标,确保产品开发、制造和服务的过程是合理和正确的。

2、为达到以上目的及目标,企业要建立起质量保证体系,使产品和服务在可预见的范围内,满足内外顾客需求,牢固树立产品品牌意识,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

而质量管理重要的准则是行动,所遵循的原则是加强流程管理,做到有检查、有落实、有跟踪、有反馈、有结果,有始有终,才有效果。

3、通过学习,我认为我们现在工作中欠缺的恰恰是行动。

很多人的水平并不差,欠缺的是态度,在行动上也总是慢人一步,凭经验处理问题,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pdca循环,因而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4、在质量管理工作上,我也感觉到自己做得很不够,对全面质量管理,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重要的工作方法和管理程序,今后一定要应用到工作中,以解决好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难题,可以使企业走向长期稳定的良性循环发展。

5、质量管理没有止尽,只有不断探索和改善,才能充分满足顾客的期望,进一步提升对产品品牌的忠诚度、美誉度,这是企业应达到的目标,也是我们每位员工的责任,让我们落实于行动,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再上新台阶,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篇二:全面质量管理心得体会全面质量管理心得体会为了提高我们公司干部员工管理能力,公司安排我们很好的学习全面质量管理,通过本次培训自己也学到了许多管理方面的知识,对全面质量管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的控制与质量的改进是企业的原动力。

而企业要持续发展,应该遵循一个科学的管理程序。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9.03•【文号】工信部联财〔2021〕159号•【施行日期】2021.09.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金融其他规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财〔2021〕1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银保监局,各证监局: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内容。

为构建产融合作有效支持工业绿色发展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工业赋能绿色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

统筹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建立商业可持续的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路径,引导金融资源为工业绿色发展提供精准支撑,助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不断提升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力,为建设全球气候治理新体系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政府推动、示范引领。

依托产融合作部际协调机制,加强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协同。

突出地方政府作用,坚持试点先行,不断总结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市场导向、增进效益。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大数据技术在我国的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工业大数据的发展,实现我国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

一、指导意见的背景工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面临着资源消耗、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需求。

而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业中,为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带来了重大的变化。

当前,我国工业大数据发展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数据孤岛、数据融合不足、数据共享不畅、数据隐私保护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指导意见》,提出了积极的指导和规范措施。

二、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1. 加强工业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提出,应加强云计算、物联网和5G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各项技术的全面应用于工业制造业中。

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大数据标准化、可信认证和安全管理等技术体系,为工业大数据的应用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

2. 推动工业大数据融合指导意见强调,应加快数据融合的速度和规模。

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和加工,将来自不同行业和各个环节的数据“串联”起来,形成更为准确、全面的数据信息资源,从而为工业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 推进工业大数据共享指导意见提出,应建立透明、公开、可信的数据共享机制,推进机构间和部门间的数据共享。

此外,还应加强数据交换和数据的可视化,方便各个行业的企业使用和管理各自的数据资源。

4. 加强工业大数据的保护指导意见强调,应建立和完善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制度和技术保障手段,采取多种措施保护企业的数据。

此外,还应对非法获取或滥用数据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工业大数据的合法权益。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强基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规[2014]67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强基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规[2014]67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强基的指导意见正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强基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规〔2014〕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简称工业“四基”)是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工业总体实力迈上新台阶,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大国,但一些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依赖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先进基础工艺研究少、推广应用程度不高,产业技术基础薄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

工业基础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瓶颈。

加快提升工业基础能力,推进工业强基,是增强我国工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任务,是实现我国工业由大变强的客观要求。

为推进工业强基,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促进开放合作,强化政府引导,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工业基础领域的关键问题,加快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积极构建生产和应用良性互动机制,夯实工业发展基础,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产学研用资源,推动产业发展与应用需求良性互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4.12•【文号】工信部联消费〔2022〕43号•【施行日期】2022.04.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消费品工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22〕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化纤工业是纺织产业链稳定发展和持续创新的核心支撑,是国际竞争优势产业,也是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有关要求,推动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巩固提升纺织工业竞争力,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满足纺织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为目的,统筹产业链供应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创新驱动,塑造优势。

坚持创新在化纤工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面向科技前沿、面向消费升级、面向重大需求,完善创新体系,塑造纺织工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优化结构,开放合作。

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国际合作,推进数字化转型,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兼并重组,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巩固提升产业竞争力。

绿色发展,循环低碳。

坚持节能降碳优先,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建设,加强废旧资源综合利用,扩大绿色纤维生产,构建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9.08.29•【文号】工信部科〔2019〕188号•【施行日期】2019.08.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工信部科〔2019〕188号提高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然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加快提升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制造业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增强质量提升动力,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为实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坚持质量提升与满足需求相结合。

以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进质量文化和品牌建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坚持企业主体与营造环境相结合。

推动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严守质量底线,提高质量水平,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

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加强标准引领,加快人才培养,强化专业支撑,推动优质优价,激发企业质量提升动力。

坚持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引导创新要素向关键共性技术、中高端产品和服务集聚,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

促进质量管理创新,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

坚持全面推进与分业施策相结合。

完善覆盖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提升协作机制。

质量控制学习培训体会心得

质量控制学习培训体会心得

质量控制学习培训体会心得质量是什么?品质是一个公司不可或缺的确保,假如说一个公司所生产制造出去的商品或所给予的服务项目失去品质,那麼这一公司也就失去销售市场。

今日我梳理了学习培训质量控制的体会心得,期待对您有协助。

质量控制学习培训体会心得篇一9月27日,我十分荣幸地和大伙儿一起参与了集团公司供应链学校,在桂林市立白机构的两次课程培训,第一场是由集团公司品质主管周小龙老先生为大家共享的《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学习培训,第二场是由桂林市立白经理周嫒娜女性为大家共享的《生产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和验收经验分享》,感谢公司领导干部的投入,标准成本与质量控制学习培训体会心得。

在此次学习中我收获良多,要我更为搞清楚一些新的品质管理模式和标准成本及其绿色制造审批工程验收等有关专业知识。

在这里就周小龙主管对标准成本与质量控制学习培训,将我的一点体会心得汇总以下:最先袁总从浅到深有关什么是质量,品质的实际意义等开展了系统软件的学习培训,现标准成本这一点帮我印像十分深入,原先大伙儿原有的观念仅仅对显性基因品质的成本费开展了简易的结转,觉得返修仅仅消耗一点時间和物件包装材料,压根沒有从品质的间接成本开展剖析,标准成本的组成它是由五个一部分构成,各自我防止成本费、评定成本费、外界确保成本费、內部损害成本费、外界损害成本费。

从之上五个层面开展剖析得话,生产厂家内平常一起觉得不大不值一提的出现异常返修,实际上就掩藏着接近10倍的标准成本在里面。

大家见到的通常仅仅冰川的一角。

回忆2020年的全国质量月9月,是大家桂林市立白近年来品质最烂的一个月,因新品的试生产不认真细致,造成造成了大批的不过关接粉,合液洗包裝生产车间组长职工的疏忽造成包装袋压码不正确导致大批量返修,液洗厂包裝单瓶重量过轻,导致到销售市场上来讨回商品,再开展备货返修等,我觉得这种都莫不是给企业导致了极大的标准成本的消耗,因此标准成本合理的操纵还需推行切实可行的品质管理方法,依据大家企业生产车间存在的不足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进一步加强生产制造施工现场管理,提升产品品质要想提升产品品质,就务必提升生产制造当场的管理方法。

质量管理培训心得及感悟总结

质量管理培训心得及感悟总结

质量是企业运行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做好质量的管理,给员工做好培训,提高员工生产产品保证质量的意识。

下面是收集的质量管理培训心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质量管理培训心得及感悟篇一通过这次深圳研发质量管理培训,了解了业界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的优秀模式与实践,学习了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重点关注了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评审的分层分级与操作方法。

培训讲师曾在HW公司多年从事流程引导,对新产品开发流程的讲解使我对IT项目管理团队、T项目管理团队、PDT产品开发团队、PQA产品质量保证等有了更深的认识。

参加这次培训的人员来自五家公司,主要是技术总监、项目管理部和质量保证部负责人,公司也都是中小企业,只有我们公司拥有实施IPD经历和研发管理信息平台,加上目前正在实施的系统工程硬件可靠性、失效分析、物料认证,说明我们公司具有成长为中型企业的潜力,只是感觉公司之前对IPD流程的理解和贯彻落实的力度还不够。

研发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开发的全流程,包括研发质量管理组织建立、研发质量策划、研发质量控制技术评审和产品测试、研发质量保证和研发质量改进。

而技术评审穿插于产品概念、计划、开发、验证与发布各阶段之间,目前也正是我们公司产品开发流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以往有些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没有将技术评审分层分级进行。

我们目前很多评审将研发组内纵向模块级评审与涉及PDT多部门的横向产品级评审混为一团,所以有人对跟自己无关的事讨论占用大家时间有意见,甚至有时不参加会议。

只有分级评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项目组在进行产品级评审之前必须先进行研发组内模块级评审,并做好必要记录和有关问题解决办法,模块级评审可以邀请其他技术部门高手参加,技术专家提供意见但不承担责任,可以不签字或者签字注明“特邀”,以便明确责任。

产品级评审主要针对PDT各部门之间接口部分和模块级评审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如果模块级评审进行充分,产品级评审过程的时间就会降下来。

建议由QA组织产品级评审,并对项目组的模块级评审记录和准备提交产品级评审内容进行检查,通过后方能进行产品级评审,同时维持会场秩序,避免陷入细节,避免把各村、乡、县里的事情都放到省级会议上讨论,提醒PDT中各部门代表真正代表其部门发言。

全面质量管理心得[修改版]

全面质量管理心得[修改版]

第一篇:全面质量管理心得全面质量管理(TQM)培训心得经过全面质量管理的培训后,我对全面质量管理有了更深、更全面的理解,质量意识有了较大提高,工作极积性、自主性得到了提高,工作起来也更开心。

首先,通过系统的学习,撑握了质量的定义是指产品所具有的、能用以鉴别的是否合乎规定的一切特性和特征的总和。

对全面质量管理(TQM)的理解为是一个组织的管理方式,在全员参与的基础注重品质,并通过客户满意,组织全体成员及社会受益来追求长期的成功。

更为关键的是可通过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来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以及运用PDCA循环来达到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这一招真可谓是将质量管理发挥到了极至。

我们只要持之以恒的通过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来作为指导思想并运用PDCA循环(P-策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去惯彻执行质量管理的每个过程。

我们的公司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更加的深入人心。

二、通过TQM中分析方法的学习:首先可运用排列图法(又叫ABC法则),查找事故的主要原因,再用因果分析法(又称鱼刺图法)帮助找出造成主要因素的根源在哪些方面,我们可以利用造成质量波动的五要素人、机、料、法、环及工具来分析事故根本原因以及运用对策表方法,对产生质量原因事故采取对应措施,来解决问题。

其次采用统计分析表法和直方图法对质量产生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用图表的方式展现问题、分析问题,以此作为质量策划,修订质量目标,来达到对质量的全面控制及管理工作。

当然如果有条件,成立QC 小组,进行品管圈运作,选择质量课题进行跟踪改进,也可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针对工厂现状有下面几点提出改进措施:现状:一、来料方面,部分产品缺少检验规范或检验规范有待改进,新产品或新供货商产品缺少样品,有的甚至无承认书。

造成物料长时间待检,试制样机在还没有作出BOM时,物料就已送来工厂了,在无任何检验依据下,IQC检验工作很难顺利进行。

二、不合品处理还不是太规范,(目前只是以邮件形式处理问题),对不合格品采取相应措施有些还不到位,以至造成质量事故的一再发生,例如:全盛PCB板,质量事故屡次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的指导意见
【法规类别】工业管理
【发文字号】工信部科[2009]180号
【发布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日期】2009.04.23
【实施日期】2009.04.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科[2009]18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管理企业,有关行业协会: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生产力水平的综合反映,是消费者利益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但一些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逐步加深,出口锐减、内需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工业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见的挑战。

在此形势下,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已成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当前工业产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工业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但近年来,工业产品重大质量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工业产品标准水平偏低、贯彻不力。

不少现有产品标准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难以适应企业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目前,强制性标准主要依靠执法监督部门推动贯彻实施;而大量指导产业发展的推荐性标准基本依靠企业自主选择采用和贯彻实施,缺乏有效政策引导和鼓励措施,导致许多标准没有得到很好贯彻实施,制约了工业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

(二)许多工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品牌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目前,我国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许多工业产品的关键技术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缓慢,工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企业品牌意识淡漠,品牌培育力度不足,产品品牌附加值低,目前多数出口产品为贴牌生产,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足20%。

(三)落后的生产技术淘汰缓慢。

重投入轻产出、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等现象比较普遍。

许多企业仍然采用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产品档次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四)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一些企业的质量竞争意识不强,质量管理体系缺失,质量工作流于形式。

一些企业的老产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差,新产品技术成熟度不高,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商品流通和售后服务阶段的质量保证能力还有较大差距。

大量中小企业产品质量保证能力严重不足。

(五)质量监管不到位,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企业产品质量责任不落实。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企业质量责任主体意识淡漠,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为获得短期利益降低质量要求,甚至弄虚作假,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加强质量工作的重要批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根据应对金融危机的当前亟需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长远需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品种、提升质量、加强品牌建设为着力点,协调各方力量努力解决影响工业产品质量的突出问题,通过抓规划、抓政策、抓标准,指导企业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
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完善工业产品质量管理的法规、标准、制度,实施一批促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