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国家的创新个性(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欧国家的创新个性(一)
内容提要]经济增长模式的成熟需要创新文化的孵化。西欧主要创新型国家意大利、德国、法国和英国的创新文化各自具有鲜明个性,即:意大利“柔性生产综合体”、德国“思想的大工厂”、法国“跨地域的步伐”和英国“服务于全过程”。其中既有历史积淀也不乏哲学与社会学理念,由此共建了一种多元共存、和而不同的创新文化大态势,引导着整个欧洲的经济与社会进步。
关键词]西欧,创新文化,个性
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尚勇首次将“创新文化”高度概括为“个性文化”。这种官方最新解读一方面为今后及国内各地区如何建设具有自己特点的创新文化指明了方向,也为借鉴国外创新型国家在创新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提供了基本视角。本文将按照“个性文化”这个基本视角进行如下解析。
意大利:柔性生产综合体
意大利创新文化迅速地适应了市场需求多元化的转变,突出表现为以标准化大批量生产为代表的传统刚性生产方式转变为以小批量定制生产为特点的柔性生产方式。由此形成各类专业化产业区(industrialdistrict)创新文化实体,即一种被学者称为“柔性生产综合体(flexibleproductioncomplex)”的“意大利模式”。
在柔性生产综合体中,品牌和用途上依然是老传统的“新产品”,其制作工艺和营销方式却十分先进,在关联企业将传统低技术产品的创新集中于款式、功能与制作工艺的同时,机器人的使用、计算机辅助生产与营销管理已经成为了创新发展的一种基本潮流。这种“低技术部门的高技术”(high-techinlow-techsector)所包含的创新文化,为整个意大利创造竞争力的核心。意大利企业的创新文化基于两个传统的经济特点。首先,意大利产业集中于适合中小企业经营的分散型、小规模轻工业,企业之间需要更加细化的社会分工和更加密切的协同合作,因此,“低技术部门的高技术”使之成为了可能。其次,意大利的创新主体往往是中小企业,它们在创新文化方面显出了如下个性:
(1)纺织服饰、家居产品和个人用品等产业容易调整或转向,一直以其时髦的设计和样式追踪并引领世界潮流。
(2)同类产业中成百上千的小企业集聚在某一个城镇,便于更细化的社会分工和更密切的协同合作。因此,内部的紧密联系仍然是其供应商、制造商、客商之间的主要纽带。
(3)地方产业高度的专业化集中优势使之能够根据客商的特殊需求,进行非常专业化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比如意大利制鞋企业往往只生产一类产品(如童鞋),却能够长久稳定地通过人脉关系销往固定的几个国家。
追其渊源,这种创新文化基于意大利传统历史性的团队意识。他们乐意与熟悉的人结伴作业,促进了具有“血统关系”的企业不断繁衍,带动了同一产品相关企业间的连锁发展。在这种具有“柔性连接”个性化特征的创新文化中,某一点上的创新知识与工艺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在整个家族企业甚至整个行业中扩散开来。
意大利的这种创新文化孵化了创新企业成组地产生。它们一般都有序地按照某一特殊生产制作工艺过程的需要自然连接成一个特殊的生产关系网络,其中,每个企业分别完成一件产品的某些生产环节,随着产品的不断增值,各个专业化产业区中的关联协作工厂、经济交易网络和社会人脉网络复合形成了无形的“柔性生产综合体”。整个意大利就是因为这样一种特殊的创新文化而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价值增值系统。意大利创新文化中具有鲜明个性的这种“地方性集约化”,就是意大利世界性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德国:思想的大工厂
德国历来就是大哲学家和大思想家的孵化器。为了激发国民的创新热情,德国将2004年和2005年定为“创新年”和“爱因斯坦年”。德国人不仅一直以“思想家的国度”激励自己,而且坚
信传统的创新文化就是德国摆脱自然资源贫乏劣势、持续富强的一种基本力量,其核心就是德国人对“德国是世界的思想大工厂”这种自信。这也是德国创新文化的核心。
德国的创新体系产生于1871年。当时的德国经济学家舒姆彼特将经济活动划分为“发明与发现、矿山、农业、加工业和货物分配、服务业”六大领域,“创新”这个文化观念被引入到经济产业的第一位。德意志民族一贯具有思维严谨、办事认真、遵守纪律、尊重个性、崇尚科学、敢于创新的传统文化精神,它源于德意志民族对全民素质与知识两个方面实施教育的高度重视。
在基础层面,德国一直实行着13年义务教育制,德国公立学校学费全免,教师被列为国家公务员,高等学校的入学率一直保持在“国民人口1/3”这个世界高水平上。因此,德国就业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一直在1/7这个世界高水平上。德国基本法规定了“学术自由,大学、科研机构的管理实行自治,科研工作不受外部干扰”的基本国策。各种制度保证了占前联邦德国基础研究力量60%的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占20%力量的政府部门和学会研究机构能够实现资源共享、设备共用、信息知识互动、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应用。2005年,在其他部门经费削减的形势下,德国联邦政府财政预算中反而加大了对教育和研究投资,与2004年相比,联邦教育与研究部2005年的经费总额增加了2.96亿欧元,达99.99亿欧元。在德国,联邦及州一级成立了教育规划与科学研究促进委员会和科学理事会。前者的基本任务是协调联邦和各州科研政策的规划和决策,制定科研中期发展规划和重点资助计划。后者的基本任务则是为高校的创新性科研及其相关基本建设提供政府咨询。归属于德国联邦政府管理的还有16个大型规模的研究中心,它们与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资助的46个中型研究机构共同构成了所谓德国的“蓝名单”。其中,马普、弗朗霍夫等学会的研究开发水平一直占居世界前沿。拥有60个研究所、2万多名雇员、先后有10多位学者获得诺贝尔奖的德国马普学会被人们公认为“诺贝尔奖的摇篮”。国家还有专门从事科学普及的机构和公司,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主题科学普及活动(比如“爱因斯坦年”)。全方位、多层次、长时间、公平化的学历教育与科学普及,为德国国家科研与技术创新储备了取之不尽的智力资源。
当然,当代经济与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也让德国企业日趋重视创新研发投入中的社会投入和国外投入。其中,来自企业相互间的投资已达359.43亿欧元,约占创新研发总支出的66.2%。仅政府在2003年对创新研发的投入就高达530亿欧元,达到人均600欧元,占当年创新研发总投入的33.8%,在经济合作组织组织中位居前列。德国政府还通过“科研事业费+专业项目计划+促进投融资计划+政府投资计划”这种“多层复合计划”来同期支撑企业的创新研发,在其背后,以“多层思想”所支撑的创新文化维系了政府对创新研发的主导作用。
作为德国国家科研资助中的一种新形式,1996年推出的“主导项目”的核心理念就是“面向应用、强调创新”,它扭转了只在成果转化阶段才让工业界参与创新研发过程的旧传统。在这个核心理念引导下,德国政府于1997年推出了第一批四个领域主导项目,即“高新技术产品的新创开发、分子医学开发应用、人口稠密区交通运输系统的改善措施、教育和培训软件开发”。2004年,“主导项目”的核心理念进一步得到深化,激励出德国的最新创新战略目标,这就是“成为纳米技术产品头号出口国、成为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的主要出口国、建设新一代因特网、研究大脑思维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实现交通智能化”。为了尽.快实现这些目标,2005年6月德国联邦及各州正式批准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顶尖科研资助项目”及其配套的《研究和创新协定》,并预计于2006年至2011年间一共投入19亿欧元,新建一批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其中,每年分别投入650万欧元建立30个顶尖研究中心;每年平均额外投入2100万欧元,将挑选出来的10所最具竞争力的大学培育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以此作为德国的大思想库;每年分别资助100万欧元为青年科学家设立40个专门项目的研究院所,将相应的德国青年科学家培养成为未来的世界级大思想家。
上述措施都是整个德国思想界联合形成一个巨大的“思想的大工厂”的直接产物,这也是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