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协调切除的结果对比和处理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三种重睑成形术对不对称重睑的矫治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三种重睑成形术对不对称重睑的矫治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三种重睑成形术对不对称重睑的矫治效果及安全性评价重睑成形术是一种常见的整容手术,主要用于矫治不对称的重睑。

不对称的重睑会给人带来不协调感和不美观感,因此对于一些需要提升外貌的人来说,重睑成形术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目前主要有三种重睑成形术,分别是切开法、绑扎法和气囊法。

下面将分别对这三种方法的矫治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首先是切开法。

切开法是一种传统的手术方法,主要通过切除过多的皮肤和脂肪来矫正不对称的重睑。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矫治效果,能够使重睑变得对称而自然。

同时,该方法对于不同程度的重睑不对称都适用,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然而,切开法的手术创伤较大,容易引起术后肿胀和疼痛,需要较长的恢复期。

此外,切开法的操作难度较高,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否则可能会出现术后的并发症,如瘢痕、感染等。

其次是绑扎法。

绑扎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手术方法,主要是通过用线条或胶带将重睑固定在理想位置上来实现矫正。

这种方法相比切开法,可以减少手术创伤,恢复期也较短。

绑扎法的操作简便,但需要进行定期的调整和固定,以保持矫正的效果。

然而,绑扎法的矫正效果相对较弱,对于严重的重睑不对称可能无法完全矫正。

此外,绑扎法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甚至导致压迫性视力障碍等并发症。

最后是气囊法。

气囊法是一种较新的重睑成形术方法,主要使用气囊作为悬吊装置,实现对重睑的矫正。

这种方法在手术创伤上较为轻微,术后恢复较快。

气囊法通过气囊的充气和放气来调整重睑的高度和对称性,具有较强的可调性和精确性。

然而,气囊法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判断力。

此外,由于气囊需要植入人体,患者术后可能会感觉不适,还有植入物迁移、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综上所述,三种重睑成形术各有优劣,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需综合考虑自身的病情、期望和术后恢复等因素。

切开法具有较好的矫正效果,但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较长;绑扎法操作简便,但效果相对较弱;气囊法具有较强的可调性和精确性,但需要医生经验丰富。

PETD、PEID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观察

PETD、PEID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观察

PETD、PEID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观察宋国瑞1,张波2,孙克宁3,程萌旗4,张晨1,刘子歌1,陈德胜31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银川750004;2陕西汉中三二O—医院;3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4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摘要: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

方法选取L5~LDH患者80例,0例行PETD(PETD 组),0例行PEID(PEID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椎间隙感染)及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分)和改良的MacNab疗效。

结果与PEID组比较,PETD组手术时间长,术中X线透视次数多(P均<0.05)。

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d~12个月VAS、ODI评分均降低(P均<0.05)与同组术后1d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VAS、ODI评分均降低(P均<0.05)。

结论PETD、PEID治疗L5~S〔LDH效果相当,但PETD较PEID手术时间长、术中X线次数多。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0.24.017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20)24-0066-04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为脊柱常见疾病,好发于L4~5节段,其次为L5~S1节段,被认为是引起下腰痛及坐骨神经刺激症状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初发的LDH患者首先采取药物、康复等保守治疗,然而8%~10%的患者保守治疗无效需行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治疗被认为是更有效的提供快速缓解疼痛的方法[~3]。

目前丄DH外科治疗以椎板开窗减压和微创手术两种方法为主⑷,随着微创技术和理念的提升完善,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技术(PELD)由于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并发症低等优点被临床推广应用,并被不断证实安全可靠[,6]。

肺切除术中支气管残端的处理方法

肺切除术中支气管残端的处理方法
肺切除术其中包括全部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等,其术中支气管的处理是手术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术后严重并发症即支气管胸膜漏的发生,除了病理上的原因外,主要决定术中对支气管残端的处理方法是否妥当。
肺切除术中支气管残端的处理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改进。目前国内外各家所取方法,大体上按解剖和组织学分类可归纳为三种方法,下面我作以简要介绍:
肺切除术中支气管残端的处理方法
我国自80年代后期,随着呼吸生理和气管内麻醉的发展,以及抗结核药物和抗菌素的广泛应用。肺切除手术得以广泛采用。30年来,尤其近10年来,临床化学药物的充实,治病方案的更新,肺部疾病的治愈率不断提高,患病率和死亡率也明显下降。虽然如此,胸外科肺切除手术仍被广泛采用,手术对根治病患,缩短疗程仍不失其临床治疗的积极意义。
1环缝结扎法
这种方法是在古老的集束结扎法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摈弃了将血管、气管及周围软组织一并结扎的落后方法,而将其解剖后,游离出支气管残端,行粘膜外环缝(起固定作用)结扎,再用周围组织包盖。其优点,操作简单闭合严密,避免了缝合时针线对支气管粘膜的损伤和污染机会。缺点,结扎er法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了机械性闭合能力。(2)仍保留较丰富的血运,避免了环缝结扎时阻断支气管残端血运的问题。缺点:支气管残端内贯穿线多,盲端引流不畅,易引起引流感染的机会。
3粘膜外缝合法
此法是Metras粘膜外缝合法,方法:术中将支气管残端用支气管钳夹住或开放,首先剔除边缘之软骨环,使粘膜呈内翻,然后行1号丝线单线间断粘膜外结节缝合,两角半荷包缝合包角。
外,着重加强了支气管残端的机械性闭合能力。
方法如下切除病肺后,修整支气管残端,消毒处理后,进行Swter缝合法,试无漏气,保留有二角牵拉线,用4号丝线先由骨性侧贯穿进针(部位在残端0.5cm左右)再由另一侧端贯穿,将缝线在膜样面行半周卷曲残端结扎,两角牵拉线亦结扎之,在用4号丝线贯穿间断结扎1—4针加固,残端进行包盖。

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不同残腔处理方法效果比较

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不同残腔处理方法效果比较
表 1 2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和乳房外形改变比较[n(%)]
组别 A组 B组 χ2 值 P值
例数 56 56
甲级切口愈合 4
外形改变 10(17.86)
2(3.57) 4.573 <0.05
3 讨论 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最有效的手段是肿瘤切除手术。
·100·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 3月第 24卷第 2期 HENANJOURNALOFSURGERYMar2018,Vol24,No2
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不同残腔处理方法效果比较
李拖
河南罗山县妇幼保健院外科 罗山 464200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不同残腔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 2014-12—2016-12间在罗山县妇幼保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 3月第 24卷第 2期 HENANJOURNALOFSURGERYMar2018,Vol24,No2
·101·
口愈合良好,对乳房外形影响较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 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 张英辉.环乳晕切口和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对 比[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6):678-681.
健院接受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 112例患者分为 2组,各 56例。A组保留残腔,B组将残腔缝闭。比较 2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切口甲级愈合率和术后乳房外形变化情况。结果 B组患者术后第 3天的 VAS评分、切口甲级愈合率及乳房外形均优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缝闭残腔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利于切口愈合并较好保持乳 房外形。
示,采用 χ2检验;VAS评分使用(x珋±s)表示,采用 t检 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 VAS评分比较 术后第 3天 B组 患者 VAS评分为 (310±054)分,显著 低 于 A组 的 (382±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甲级切口愈合和乳房外形改变比较 B 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 A组,乳房外形改变 率显著低于 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1。

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不同处理方式的疗效对比

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不同处理方式的疗效对比

, 本文对我院 2001 年 1 月至 2007 年 6
月 254 例完全性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缝合方式 , 进行 了探讨, 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254 例, 术前均经系统临 床检查, 临床分期方法包括术前 病史询问、 体检、 胸部正侧位 片、 头胸C T、 腹部 CT 或B 超、 骨同位素扫描、 肿瘤相关 抗原等, 确定肺癌局限于一侧胸腔无远处转移 , 无其他 严重器质性病变, KSP> 80 分 , 能耐受手术。其中采用 丝线间断缝合法 127 例, 采用无损伤线连续缝合法 127 例。 两组病例一般临床资料情况相似 , 差异无统计学意 ( 义 P > 0. 05) , 一般资料见附表。 2 支气管残端的处理方法 ( 1 ) 支气管残端间断
陕西医学杂志 2008 年 6 月第 37 卷第 6 期
68 9
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不同处理方式的疗效对比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 ( 乌鲁木齐 830011) 高胜利 庞作良 阿地力 瓦热斯 孙晓宏
摘 要 目的: 探讨肺叶切除术支气管残端无损伤线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支气管残端丝线间断缝合组及无损伤线连续缝合组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 无损 伤线连续缝合处理支气管残端组127 例, 发生支气管胸膜瘘1 例 , 术后刺激性干咳持续存在大于1 周 2 例, 咳血痰 2 例; 支气管残端间断缝合组 127 例, 发生支气管胸膜瘘 6 例 , 术后刺激性干咳持续 存在大于 1 周 9 例 , 咳血痰 12 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损伤线连续缝合法处理 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可明显降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 , 术后早期刺激性咳嗽、 咳血痰等症状发生 率明显降低。 主题词 肺切除术 支气管残端 疗效

对未确定意义的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的三种处理方法的比较:一项随机研究的初步结果

对未确定意义的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的三种处理方法的比较:一项随机研究的初步结果
作 免 疫 学 研 究 。 一 份 宫 颈 涂 片 被 保 第 存 用 于 新 巴 氏宫颈 细 胞 学检 查和 HP V
3 8 例 涂 片 中 , 次 诊 断 时 1% 48 初 8 被 诊 断 为 L I ,7 SL %被 诊 断 为 高 度 鳞
女进 行 三 种 推 荐 治 疗 方 案 的 处 理 , ) 1 立 即 行 阴 道 镜 指 示 下 活 检 :2 )随 诊
O s t c l G n c lgc l u v y2 0 5 () 4 —4 . b t r a & y e oo i re 0 1 6 6 :3 33 5 ei aS


观 察 ,每 6个 月 重 复 细 胞 学 检 查 ,
以 计 算机 辅 助 的成 像 系 统记 录 宫颈 的 图像及活检 的部位 。
维普资讯
世界医学杂志
2 0 , o No 5 02 V l 6
的 最 重 要 的 原 因 ,但 还 是 应 该 进 行 较 大 的 , 足 够 的 锥 形 切 除 。B rad er tn
等 回顾 了 2 3例 宫 颈 原 位 腺 癌 或 者 早 期 浸 润 性 腺 癌 患 者 的 病 变 范 围 , 推

中 , 切 活 检 是 治疗 宫 颈 原 位 腺 癌 的 锥 项 安 全 而 合 理 的 计 划 , 是 对 锥 切 但
荐 进 行 圆 柱 形 锥 切 ,保 证 足 够 的 宽
no2 0; 7 : 4 ) 度 以 包 括 宫 颈 内 口 的 腺 体 , 并 且 锥 O cl00 8 3 38。最后 ,当你 竭 标 本 仔 细 的 病 理 检 查 . 确 定 切 缘 干
时 , 理 医 生 也 必 须 尽 量 多 的做 切 片 台 对于 保 守 治疗 成 功 的 应 用 都 是 必 不 病 进 行 仔 细 检 查 。在 边 缘 “ 净 的 原 切

三种协调切除的结果对比和处理方法探讨

三种协调切除的结果对比和处理方法探讨

三种协调切除的结果对比和处理方法探讨文章对机组的三种控制模式以及机组运行中重要的自动切手动条件进行介绍,找出三种最为常见的引起协调切除的情况,并对它们引起的结果进行对比和讨论,找出其中的根本区别,进而得出对应情况下最佳的处理方法,为日后机组运行出现类似情况做指导。

标签:协调;水煤比;汽温1 机组运行控制方式对比(1)基础模式。

在此模式下,锅炉主控、汽机主控均在手动方式,锅炉总煤量手动控制,汽机调门开度手动控制。

(2)炉跟随模式。

所谓的炉跟随模式,即锅炉主控在自动方式,汽轮机主控在手动方式。

此方式下,当要求负荷改变时,首先改变汽轮机进汽阀开度,进而改变汽轮机的进汽量,使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迅速与所要求的负荷一致。

当汽轮机的进汽阀开度改变时,机前压力随之改变,而后通过汽压调节器改变锅炉的燃料量和相应的送风量、给水量使机前压力达到压力指令值。

此方式负荷适应性强,但汽压波动大。

(3)机跟炉模式。

所谓的机跟随模式,即锅炉主控在手动方式,汽轮机主控在自动方式。

此方式下,当要求负荷改变时,首先指定锅炉的控制器,改变锅炉燃料量、风量及给水量。

随着燃烧强度的改变,蒸发量随之变化,进而引起机前压力的改变,为了维持机前压力和压力指令的匹配,汽机调节阀自动改变其开度,改变汽轮机进汽量,使机组功率增达到指定值。

此方式汽压波动小,但是机组负荷适应性差。

(4)协调方式。

所谓的协调方式,即锅炉主控在自动方式,汽轮机主控在自动方式。

在此方式下,锅炉与汽轮机控制装置同时接受功率与压力偏差信号。

当外界要求机组增加出力时,使给定功率信号加大,出现正的功率偏差信号,这一信号一方面加到汽轮机主控制器上,导致汽机调门开大,增加汽轮机出力;另一方面加到锅炉主控制器上,会导致燃料量增加,提高锅炉蒸汽量。

汽机调门的开大势必会引起机前压力的下降,这时锅炉虽已增加了燃料量,但锅炉的燃烧具有一定的延迟,因而此时会出现正的压力偏差信号(机前压力低于汽压指令)。

膀胱白斑经尿道手术不同切除深度和术后处理方法的疗效比较

膀胱白斑经尿道手术不同切除深度和术后处理方法的疗效比较

浙江医学2018年第40卷第8期膀胱白斑一般认为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有关。

在炎症刺激下,膀胱移行上皮组织转化为磷状上皮,表层细胞角化且有角化蛋白形成,被认为可能是癌前病变[1]。

随着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以及活检技术的提高,膀胱白斑检出率明显增高,提示其可能是一种常见病。

同时,膀胱白斑有较高的恶变率,应引起高度重视。

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

笔者对185例行经尿道膀胱白斑汽化电切术的膀胱白斑患者采用不同病变切除深度和术后处理方法,观察并比较了治疗效果,以探讨较优的治疗方法。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8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入院的185例女性膀胱白斑患者,年龄19~80(46.3依3.2)岁;未婚5例,已婚180例;病程1个月~30年。

临床表现以反复间隙性尿频、尿急、尿痛为主,排尿时伴有下腹胀痛不适36例,肉眼血尿41例,镜下血尿80例,排尿不畅37例,伴多虑、失眠29例,合并腺性膀胱炎44例,膀胱颈炎性息肉43例。

所有患者行泌尿系彩超检查,12例提示膀胱三角区黏膜毛糙或增厚改变,173例未见异常;膀胱镜检查发现所有患者膀胱三角区近颈口处白斑病变,其中31例范围较大,几乎占据整个三角区;单侧输尿管口受累21例,双侧输尿管口受累14例,但输尿管开口均清晰,喷尿正常,未引起梗阻。

随机选取102例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逼尿肌不稳定收缩76例,逼尿肌收缩乏力61例。

185例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白斑汽化电切术,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传统组(电切至浅肌层,手术切除范围为病变的膀胱白斑,术后常规行膀胱灌注化疗)67例和观察组(电切至膀胱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手术切除范围为病变的膀胱白斑及周围2cm 的膀胱黏膜,术后未行膀胱灌注化疗)11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白斑大小、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取膀胱截石位,行硬膜外或静脉全麻。

使用F25Wolf 电切镜行汽化电切术,汽化电切功率180W ,电凝功率60W 。

复合式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的比较探究

复合式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的比较探究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8 年第 5 卷第 13 期2018 Vol.5 No.1374复合式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的比较探究李振(江苏省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江苏无锡 214011)【摘要】目的 对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4眼患者按照随机分组且征求患者意见的情况下进行分组,分别给予传统切除术以及复合式切除术处置方式,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复合式切除术在眼压、浅前房发生率以及功能性滤泡形成三个方面有效提升比例分别为9.72、20.28、14.73个百分点,在并发症方面降低了约9个百分点。

结论 复合式销量切除术在疗效层面有着更好的表现,且存在显著的远期效果相应,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光眼;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7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13.74.01青光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且由于其不可逆以及持续发展性等特征而形成了高致盲危害。

而致盲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为显著。

现阶段的传统切除术模式在治疗青光眼的过程中容易形成包括黄斑水肿、过道黏连等并发症,从而降低手术遵从性,带来一定的失败几率。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其手术手段予以优化,其中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一种理论可行方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为了进一步表征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4眼(60人)进行疗效结果分析。

其中年龄41~77岁,平均63.4±7.3岁;男女比例为101:92;双眼青光眼患者为21例(12.21%)。

1.2 方法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按照患者意愿进行分组。

其中对照组案例33例,实验组案例31例。

不同组别间在患病程度、年龄、性别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术后效果评价

三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术后效果评价

三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术后效果评价引言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术后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手术方式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治疗效果和患者体验。

本文将探讨三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术后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医疗决策提供参考。

一、传统手术方式1. 术后效果•缺点:–术后疼痛较为明显,恢复周期较长。

–创伤较大,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优点:–传统手术方式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医生对其操作熟练,风险相对较低。

–适用于一些复杂病例,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治疗。

2. 临床研究结果根据多项临床研究的结果,传统手术方式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由于其缺点较多,近年来逐渐被新的手术方式所取代。

二、微创手术方式1. 术后效果•缺点:–需要较高的手术技术和设备支持。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

•优点:–创伤较小,术后疼痛轻微,恢复周期短。

–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2. 临床研究结果微创手术方式在一些常见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相比传统手术方式,微创手术方式在术后疼痛、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然而,该手术方式对手术操作者的要求较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实践。

三、机器辅助手术方式1. 术后效果•缺点:–需要昂贵的设备投入。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术后并发症,如机器故障等。

•优点:–手术操作由机器辅助完成,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手术精度。

–创伤小,恢复快。

2. 临床研究结果机器辅助手术方式是近年来的新兴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

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机器辅助手术方式在一些特定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由于其设备投入和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在临床应用中还相对较少。

结论通过对三组手术方式的术后效果评价,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传统手术方式是较为成熟的技术,但其术后疼痛和恢复时间较长。

- 微创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对手术操作者要求较高。

- 机器辅助手术方式在手术精度方面具有优势,但设备投入和技术要求较高。

三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术后效果评价

三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术后效果评价

三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术后效果评价标题: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效果的评价摘要:手术方式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术后效果评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三组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和机器辅助手术,对患者术后效果进行评价。

通过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过程的对比和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全面评价三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术后效果。

结果显示,微创手术和机器辅助手术在减少创伤和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手术方式,术后效果评价,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手术,机器辅助手术一、引言手术是目前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的术后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开放手术逐渐被微创手术和机器辅助手术所取代。

本文将以三组不同的手术方式,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和机器辅助手术,对患者的术后效果进行评价,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二、传统开放手术的术后效果评价传统开放手术是医学领域最传统的手术方式之一,其特点是手术范围大、操作空间充足。

但由于手术范围大,常常伴随术后创面大、疼痛明显、术后康复慢等问题。

此外,传统开放手术还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术后感染、出血等。

因此在术后效果评价中,传统开放手术在创伤和并发症方面得分较低。

三、微创手术的术后效果评价微创手术是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而言的一种较新的手术方式,其特点是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

微创手术在术后效果评价中, 由于伤口小,术后疼痛较轻,患者恢复迅速。

另外,微创手术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术后感染和出血。

因此,在术后效果评价中,微创手术在创伤和并发症方面得分较高。

四、机器辅助手术的术后效果评价机器辅助手术是近年来医学领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其特点是手术操作更精确、视野更广。

机器辅助手术在术后效果评价中,由于手术操作更精确,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对手术结果的影响。

此外,机器辅助手术还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减少术中出血、伤害周围组织等问题,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胰体尾切除术中胰腺断端处理方式对比分析

胰体尾切除术中胰腺断端处理方式对比分析

胰体尾切除术中胰腺断端处理方式对比分析温 欣,孙韶龙,王熠辉,吴 鑫,王宝胜ComparativeanalysisofthetreatmentofthepancreaticremnantindistalpancreatectomyWENXin,SUNShaolong,WANGYihui,WUXin,WANGBaoshengDepartmentofPancreaticEndocrineSurgery,ShengjingHospitalofChinaMedicalUniversity,LiaoningShenyang110004,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comparetheeffectofdifferentclosuremethodsofthepancreaticremnantindistalpan createctomy.Methods:Theclinicaldataof158patientswhoreceiveddistalpancreatectomywereanalyzedretrospec tively.Patientsweredividedintohand-sewnclosuregroup(52cases),staplergroup(22cases)andstaplerclosurecombinedwithhand-sewnclosuregroup(31cases)accordingtothetreatmentofthepancreaticremnant.Theinci denceofpostoperativepancreaticfistula,lengthofstay,re-operationandmortalitywerecompared.Results:Theinci denceofpancreaticfistulainthecombinedgroupwaslowerthanthatinthehand-sewngroupandthestaplergroup.Thelengthofhospitalizationinthecombinedgroupwaslessthanthatinthehand-sewngroup.Thestaplergroupwasoperatedagaininonecase,andnoneofthethreegroupsdiedwithin30daysafteroperation.Conclusion:Theuseofstaplerclosurecombinedwithhand-sewnclosuretotreatmentofthepancreaticremnantismoreeffectiveinpreven tingtheoccurrenceofpostoperativepancreaticfistulaandshorteningthelengthofstaythanthatofhand-sewnclo sureandstaplerclosurealoneindistalpancreatectomy.【Keywords】distalpancreatectomy,treatmentofthepancreaticremnant,pancreaticfistulaModernOncology2021,29(06):1002-1004【摘要】 目的:对比胰体尾切除术中不同方式封闭胰腺断端的疗效。

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技术特点与操作要点探讨

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技术特点与操作要点探讨

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技术特点与操作要点探讨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腔镜手术逐渐广泛应用于许多外科手术领域。

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术技术,通过腔镜显像系统及特定的手术器械,能够在微创的情况下完成乳腺切除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下面将对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技术特点与操作要点进行探讨。

首先,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具有微创的优势。

相比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只需进行少量的切口,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同时也减少了感染和出血的风险,同时减少了术后康复时间,使患者更快地恢复日常生活。

其次,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精确性高。

在手术过程中,腔镜的高清显像系统能够清晰地显示手术区域,使外科医生更加准确地判断乳腺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同时,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和术前规划,结合腔镜操作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切除乳腺组织,避免对周围组织的伤害。

另外,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对于乳腺良性和早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较好。

腔镜手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患者的乳房形态和功能,减少手术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也可以保留腋窝淋巴结的功能,减少淋巴结清扫带来的并发症。

在实施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时,有一些操作要点需要注意。

首先,术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工作。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乳腺病变的特征,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其次,术中需要精确的显像系统和器械操作。

外科医生需要熟悉腔镜显像系统的使用,保持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熟练地使用特定的手术器械进行操作。

此外,精确的结扎止血技术也是手术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点。

最后,术后的护理和观察也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定期回访,进行切口伤口处理和恢复期的疗程指导,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产生。

总结起来,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作为一种微创的手术技术,在乳腺病变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技术特点包括微创、精确、保留良好的乳房形态和功能,并较好地应用于乳腺良性和早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

三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术后效果评价

三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术后效果评价

三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术后效果评价
摘要:
一、引言
二、手术方式介绍
1.第一组手术方式
2.第二组手术方式
3.第三组手术方式
三、术后效果评价
1.第一组手术方式的术后效果
2.第二组手术方式的术后效果
3.第三组手术方式的术后效果
四、结论
正文:
【引言】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术方式也在不断改进。

本文主要针对三组手术方式进行了术后效果评价,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案。

【手术方式介绍】
1.第一组手术方式:该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特点是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

2.第二组手术方式:该组手术方式为微创手术,通过较小的创口进行操作,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

3.第三组手术方式:该组手术方式采用了内窥镜技术,进一步减小创口,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舒适度。

【术后效果评价】
1.第一组手术方式的术后效果:传统开放手术虽然操作简单,但由于创伤较大,患者术后疼痛较重,恢复时间较长,且容易引发并发症。

2.第二组手术方式的术后效果:微创手术相较于传统手术,创口更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恢复时间也相对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3.第三组手术方式的术后效果:内窥镜手术进一步减小了创口,降低了患者的痛苦,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疗效较好。

【结论】
综合评价三组手术方式的术后效果,内窥镜手术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

三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术后效果评价

三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术后效果评价

三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术后效果评价手术方式是指医生在进行手术时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术后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

下面将就三组常见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效果进行评价。

第一组手术方式是传统开放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是指通过较大的切口进入体腔进行手术的方法。

该手术方式具有以下优点与缺点。

首先,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由于该手术方式具有较好的视野和操作空间,适用于复杂的手术操作,特别是对于重大脏器移植、肿瘤切除等复杂手术,传统开放手术可以提供较好的术后疗效。

其次,传统开放手术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

通过较大的切口进行手术操作,可以提供最直接、最全面的解剖学视野,有利于准确地进行手术操作,从而增加手术成功率。

但是,传统开放手术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较大的切口会导致更大的创伤,术后疼痛明显,术后恢复较慢。

其次,较大的切口容易导致术后感染风险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此外,传统开放手术对患者整体状态的要求较高,对患者的身体耐受性较差的患者可能会面临较大的手术风险。

第二组手术方式是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小切口和腹腔镜设备进行手术的方法。

该手术方式具有以下优点与缺点。

首先,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较小的特点。

相比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通过较小的切口进入体腔,减少了切口长度和切口数量,降低了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其次,腹腔镜手术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

由于切口较小,术后疤痕相对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和美容效果。

然而,腹腔镜手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手术器械受限,腹腔镜手术的操作空间较为狭小,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更为复杂的手术操作可能受到限制。

其次,腹腔镜手术对手术器械的依赖性较高,设备的故障可能会导致手术中断和并发症的发生。

第三组手术方式是微创手术。

微创手术是指通过微小切口或穿刺入路进行手术的方法,使用特殊的器械进行手术操作。

该手术方式具有以下优点与缺点。

食管、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吻合口处理方法的临床对比

食管、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吻合口处理方法的临床对比

食管、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吻合口处理方法的临床对比李鑫;张海平;张力为;伊力亚尔.夏合丁;张铸;伊地力斯.阿吾提【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年(卷),期】2014(0)11【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吻合,吻合口浆肌层内翻缝合包埋处理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2-03/2013-08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食管、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并符合条件的患者244例,其中实验组78例实施单纯胃食管吻合,而对照组166例在胃食管吻合基础上行吻合口浆肌层内翻缝合包埋处理.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1.28%(1/78)、5.42%(9/1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吻合口内径分别为13.23 mm±2.93 mm、10.91 mm±2.8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5.26%(4/76)和17.42%(27/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吞咽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返流反酸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结论:传统的胃食管吻合口浆肌层内翻缝合包埋处理对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无实际意义,无法减少术后返流性胃食管吻合口炎的发生,并且增加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总页数】5页(P1559-1563)【关键词】食管与贲门癌;吻合口包埋;术后并发症;预防并发症【作者】李鑫;张海平;张力为;伊力亚尔.夏合丁;张铸;伊地力斯.阿吾提【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105【相关文献】1.食管、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吻合Ⅴ型包埋预防吻合口、狭窄临床研究 [J], 王俊生2.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胸内机械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 [J], 蒋厚群3.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器吻合术后吻合口出血8例分析 [J], 张泳;杨兴武;王建华;王乾;王鹏利4.17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分析 [J], 夏海平;高绍荣;刘子永5.食管癌贲门癌切除胃食管胸内吻合口瘘的预防 [J], 罗于海;石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术腔缝合对比双极电凝烧灼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前瞻性研究

术腔缝合对比双极电凝烧灼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前瞻性研究

术腔缝合对比双极电凝烧灼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前瞻性研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是一种新型的扁桃体切除术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但在手术过程中对于术腔的缝合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对术腔缝合和双极电凝烧灼这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影响进行前瞻性研究。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是一种利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对扁桃体进行局部消融的手术方法,与传统的切除术相比,其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康复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扁桃体治疗方法。

术后术腔的缝合是术后疼痛和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正确的术腔缝合对于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双极电凝烧灼是一种常用的术腔缝合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效果稳定,但有可能造成术后疤痕和感染。

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扁桃体切除术中,术腔缝合的方法选择对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比较术腔缝合和双极电凝烧灼这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术后护理和指导。

在实验设计上,我们将随机选取60名患有扁桃体肥大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术腔缝合和双极电凝烧灼进行术后处理。

在手术过程中对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两种方法的效果。

在手术时间方面,术腔缝合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5分钟,而双极电凝烧灼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0分钟。

术腔缝合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双极电凝烧灼组,说明术腔缝合在操作上更为简便和高效。

在术后疼痛程度方面,术腔缝合组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双极电凝烧灼组,术腔缝合组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平均为2分,双极电凝烧灼组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平均为4分。

术腔缝合在减轻术后疼痛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术腔缝合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扁桃体切除术中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其操作简便、术后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本研究还发现术腔缝合在术后伤口愈合和感染发生率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

一刀两断!那些无法在一起的编码CP应该怎么拆?

一刀两断!那些无法在一起的编码CP应该怎么拆?

一刀两断!那些无法在一起的编码CP应该怎么拆?生活中大家对于各种各样的CP可谓是喜闻乐见,但是当编码们组成CP,似乎场面就没有那么美好了。

CHS-DRG已经正式进入模拟运行阶段,对于那些会QY的编码CP我们要怎么处理呢?那么再来翻一翻《细分组方案1.0》,看看如何斩断这些编码中的CP吧~“固定搭配”许多疾病与手术操作的组合在编码员看来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从编码规则上挑不出毛病,也符合临床的实际情况,但是在《细分组方案1.0》中却实实在在没法入组,今天让我们结合几个例子,一起再来翻一翻《细分组方案1.0》,看看这些“CP”要怎么处理。

例1患者3月前无诱因出现间断颜面部水肿伴恶心,4日前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肌酐639.9mmol/L,尿素氮21.48mmol/L,伴食欲下降,厌油腻,偶有心慌头痛。

为行透析,门诊以“肾衰”收治入院。

入院后给予降压调脂,护肾改善循环,并行为肾透析的动静脉造瘘术。

患者肌酐较稳定,予以出院,下次入院行血液透析。

主要诊断:尿毒症(N19.x01)主要操作:为肾透析的动静脉造瘘术(39.2700x001)修改后主要诊断:为肾透析的动静脉造瘘(Z49.000x004)其他诊断:尿毒症(N19.x01)主要操作:为肾透析的动静脉造瘘术(39.2700x001)本案例中,出现了一个慢性肾病编码中的常见问题:明明患者是尿毒症/慢性肾脏病5期,来院为了行血液透析做了造瘘,把尿毒症跟为肾透析的动静脉造瘘术放在一起组成CP不是特别合适?但这里忽略了一个细节:患者入院是为了做透析前的准备,也就是造瘘,按照来院目的应该选择为肾透析的动静脉造瘘作为主要诊断。

在细分组方案中,尿毒症出现在MDCL的主诊表中,为肾透析的动静脉造瘘术可入组到MDCL的LF1建立、设置、移除肾辅助装置中,似乎是不会QY 的。

但LF1有其限定的主诊表,尿毒症不在其列,因此造成了QY的出现。

为肾透析的动静脉造瘘是LF1主诊表中的诊断,与为肾透析的动静脉造瘘术搭配就可以顺利入组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协调切除的结果对比和处理方法探讨
作者:顾家源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第30期
摘要:文章对机组的三种控制模式以及机组运行中重要的自动切手动条件进行介绍,找出三种最为常见的引起协调切除的情况,并对它们引起的结果进行对比和讨论,找出其中的根本区别,进而得出对应情况下最佳的处理方法,为日后机组运行出现类似情况做指导。

关键词:协调;水煤比;汽温
1 机组运行控制方式对比
(1)基础模式。

在此模式下,锅炉主控、汽机主控均在手动方式,锅炉总煤量手动控制,汽机调门开度手动控制。

(2)炉跟随模式。

所谓的炉跟随模式,即锅炉主控在自动方式,汽轮机主控在手动方式。

此方式下,当要求负荷改变时,首先改变汽轮机进汽阀开度,进而改变汽轮机的进汽量,使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迅速与所要求的负荷一致。

当汽轮机的进汽阀开度改变时,机前压力随之改变,而后通过汽压调节器改变锅炉的燃料量和相应的送风量、给水量使机前压力达到压力指令值。

此方式负荷适应性强,但汽压波动大。

(3)机跟炉模式。

所谓的机跟随模式,即锅炉主控在手动方式,汽轮机主控在自动方式。

此方式下,当要求负荷改变时,首先指定锅炉的控制器,改变锅炉燃料量、风量及给水量。

随着燃烧强度的改变,蒸发量随之变化,进而引起机前压力的改变,为了维持机前压力和压力指令的匹配,汽机调节阀自动改变其开度,改变汽轮机进汽量,使机组功率增达到指定值。

此方式汽压波动小,但是机组负荷适应性差。

(4)协调方式。

所谓的协调方式,即锅炉主控在自动方式,汽轮机主控在自动方式。

在此方式下,锅炉与汽轮机控制装置同时接受功率与压力偏差信号。

当外界要求机组增加出力时,使给定功率信号加大,出现正的功率偏差信号,这一信号一方面加到汽轮机主控制器上,导致汽机调门开大,增加汽轮机出力;另一方面加到锅炉主控制器上,会导致燃料量增加,提高锅炉蒸汽量。

汽机调门的开大势必会引起机前压力的下降,这时锅炉虽已增加了燃料量,但锅炉的燃烧具有一定的延迟,因而此时会出现正的压力偏差信号(机前压力低于汽压指令)。

压力偏差信号加在锅炉主控制器上,促使燃料量进一步增大,压力偏差信号作用在汽机主控制器上,使调门向关小的方向动作,使汽压恢复正常。

因此,这两个偏差对调速汽门作用的结果使调速汽门在开大到一定的程度后停在某一位置上。

同时调速汽门在功率偏差和机前压力恢复的作用下,提高机组负荷,最后实发功率等于负荷指令,机前压力等于压力指令,机组在新的负荷下达到稳定状态。

2 运行控制方式切除条件
(1)锅炉主控切手动条件。

主蒸汽压力三测点中两两偏差大于0.5MPA;MFT;燃料主控切手动;锅炉给水自动切手动;机前压力与压力指令偏差大于1.8MPA;RB动作时。

(2)汽机主控切手动条件。

DEH不处于CCS控制方式;主蒸汽压力三测点中两两偏差大于
0.5MPA;MFT。

(3)协调切除条件。

锅炉主控切为手动;汽机主控切为手动;手动改为炉跟随方式;手动改为机跟随方式;炉跟机协调和机跟炉协调互相切换时;发电机出口实发功率两个测点偏差为20MW;主蒸汽压力三测点中两两偏差大于0.5MPA;RB动作;负荷指令与实际负荷差值大于50MW。

(4)锅炉给水自动切手动条件。

三台给水泵均在手动状态;省煤器入口流量三测点中两两偏差大于80t/h;给水流量实际值与需求值差300t/h且RB未动作。

(5)燃料主控切手动条件。

MFT;高加切除;所有给煤机均在手动状态;任意给煤机运行且转速是坏点。

通过对上述自动切除方式的比较,容易导致机组协调切除的方式为机前压力与压力指令偏差大于1.8MPA时;给煤机运行且转速和给煤量变坏点引起燃料主控切手动进而导致协调切除;所有给煤机切为手动引起的燃料主控切手动导致协调切除。

3 三种协调切除的结果对比
(1)机前压力与压力指令偏差大于1.8MPA引起的协调切除。

机组正常运行中,随着负荷升降的变化必然引起机前压力和压力指令的偏差,特别是在事故处理时,由于总煤量和给水量的突变导致两者出现偏差的情况更为常见。

(2)给煤机全部切为手动引起的协调切除。

给煤机全部切为手动的状态很少见,一般为启停机低负荷出现,但此时已经全部为手动控制,没有对比意义。

另一种是人为切为手动而引起的协调切除。

(3)给煤机运行且给煤量变坏点引起协调切除。

燃料主控切手动,分离器出口温度控制煤量会自动降为0,闭锁增加,给水自动会切手动,给水指令维持系统默认水煤比值7.8(给水指令=总煤量*7.8),而实际给水量在手动控制方式下保持原值不变。

表1 三则情况结果对比
通过上述对比,这三种情况的主要区别在于分离器煤量控制端是否可以改变总煤量,给水量是否在自动控制方式,以及自动方式时维持的水煤比值是否改变。

4 处理方法总结
4.1 汽温控制
对比三则事故案例,当机前压力和压力指令偏差大于1.8MPA时导致的协调切除引起的汽温波动最大,由于此时机组处于汽机跟随模式,为了维持机前压力等于压力指令,汽机调门会自动开大或减小。

若由于机前压力大于压力指令1.8MPA导致协调切除,汽机调门必然会突开,负荷突增,给水量突加,造成水煤比失调,给水量严重超过给煤量,汽温必然突降。

其次为给煤机控制切手动导致的协调切除,因为此时给水自动会将水煤比调至系统默认值7.8,若最初水煤比偏低,说明煤质差,协调切除后,系统维持7.8水煤比,给水量突增,造成汽温的降低。

对汽温影响最小的为给煤机给煤量变坏点导致的协调切除,因为此时给水自动解除,维持原有水量,不会去维持7.8的水煤比而增加水量。

根据对比,保证汽温稳定的根本在于水煤比的稳定,也即只要手动调整水煤比和异常前工况一致,那么机组汽温必然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4.2 水煤比控制
对于压力偏差超过1.8MPA协调切除,可以通过控制汽机调门开度控制负荷,进而控制给水量,防止水量突增来维持汽温稳定,但这种方法会引起机前压力的进一步升高,高负荷容易引起ERV阀启座,其最基本方法为给水自动解为手动,手动控制给水量,维持原有水煤比,若由磨煤机堵煤等引起协调切除,此时进入锅炉总煤量已经失真,则令当别论。

对于这类情况,只能依靠水冷壁温变率、过热度温变率、主再热蒸汽温变率、主汽压力、机组负荷综合参考,调整给水量。

对于给煤机控制切手动导致的协调切除,此时给水为自动控制,可以通过改变偏置维持水煤比,但是偏置上限为200T/H,若水煤比仍无法恢复原有值,给水控制解手动,手动控制给水量。

对于给煤机给煤量变坏点导致的协调切除,由于给水自动为手动控制,可以直接控制给水量满足水煤比的稳定。

对于上述三种情况,最合理的方式是水煤比手动控制合适,磨煤机参数、炉膛压力、送风量、火检等参数均正常后,投入协调控制模式,在机组协调方式下控制总煤量和给水量,保证水煤比恒定。

5 结束语
通过对三种协调切除的情况对比可知,协调不同的切除方式引起的结果不同,各级自动解除的程度不同,同时都会引起水煤比的失真而导致汽温的改变。

因此,对于这三种情况,应及时控制水煤比维持原有值,尽快投入机组协调控制,在协调方式下改变总煤量和给水量维持原有水煤比,进而使机组达到新的稳定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