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的仕途经济观

合集下载

孔子的贫富观学习心得

孔子的贫富观学习心得

孔子的贫富观-学习笔记孔子的一生历经坎坷。

对圣人的膜拜都是后人的努力宣扬。

一个圣人在他生活的年代他首先是一个人,有着生活的压力和理想的追求。

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孔子追求钱财是磊落而大方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

但是君子爱财也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儒家思想是讲究入世的,人们去社会上做事情,打工,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获取社会财富,赢得个人私有财产。

佛教思想是避世的,反感红尘滚滚,要在青山绿水之间隐居,不能直接的创造社会财富。

孔子入世为官,从仓库管理员一路做到国家代总理,也获取了一定的社会资源和财富。

他认为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事实上他也做到了。

由于孔子的杰出表现,鲁国是越来越好,齐国略施小计,送上美女80名和良驹若干给鲁定公,孔子被冷落,不能实现人生价值-用礼乐治理国家的孔子,辞职了。

他并不依恋高官厚禄。

从此开始了周游列国,游说自己的治国思想。

一路非常辛苦,说起来如丧家之犬。

孔子有很多弟子,这些弟子有的能赚钱,有的长处不在赚钱比较贫穷。

孔子都给了他们恰当的评价。

精辟的讲,就是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但是在如今没有钱就无法呼吸的社会,我们很难做到这些。

“笑贫不笑娼”的时代烙印,早已扭曲了我们的灵魂。

正如双城记开场白一样,“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讲信用的时代,又是一个欺骗的时代;这是一个光明的时代,又是一个黑暗的时代。

”我们在追求肉体享受的同时,丢失了很多。

有个例子,非常经典的例子,孔子的有个弟子叫颜渊。

用现在的话讲穷的只剩下蛋了。

用当时的句子讲“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只有一碗饭,一点水喝,在简陋的巷子里面,周围的人都看不下去了,但是他没那场事,内心仍然很欢乐。

所以孔子给予了他非常高的评价“贤哉回也”。

这算是贫而无怨。

现在社会已经非常难做到贫而无怨了。

吃饭要钱,交际要钱,娶女人要钱,有点娱乐活动要钱,在一起比房子,比车子,比女人和票子。

浅析孔子的仕途经济观

浅析孔子的仕途经济观
艺科论坛
浅析孔子的仕途经济观
郭思远 杨 含
(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摘 要:历史上的孔子,是一个饱览诗书、学富五车 的古圣先贤,万古师表,其一言一行对民族文化的起源
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在中国文学史、思想 史、政治史上的地位和意义都是无可比拟的,因此对于 孔子的学术观点、政治观念和人生轨迹的研究是历代学 者、专家津津乐道的内容。其所阐发的深邃通达,旷古 博今的人生哲理数不胜数。本文从孔子一生的仕途轨 迹简要分析孔子所持的仕途经济观。
3 孔子入仕理念的局限性及参考价值 孔子的入仕理念,基于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大同思 维,他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纯粹官僚体制是存 在冲突。这种施政方针缺乏强有力的执行与保障措施, 更多依赖感化、教化等主观性的措施来约束行为,在制 度层面上的地位比较原始,无法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形 成一种稳定而协调的关联性,因此难以最终形成集中有 力的国家政治构架,必然被淘汰。 但是最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的,是孔子这种制度模 式的初衷,他从政的目的带有极强的社会性。这种权力 的运行更多依赖于广大群众的参与和自觉配合,他可以 在很大程度上调动社会积极力量的参与,为和谐社会的 建立作出贡献。同时也能让不同阶级之间矛盾的不可调 和性在一种主流趋势下得以转化成为非对抗性矛盾,即 使无法完全解决,也是一种相对性运动与整体性静止相 统一的模式,从长远来看,是一个现代社会法制规范必不 可少的一环。孔子充分发挥了道德感召的巨大潜力,但 是道德感召力量在他仕途观上的显性,导致了孔子的思 想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具体格局相比,物质识别度较弱。 同时,孔子的入仕观念在与同时代文化格局的适配 程度上有微妙的偏差。孔子作为一个奴隶主政治家,在 他学术主张所构造出的框架下,社会应该是一种程序 化的发展,人性与意识等超越阶级而存在的东西,在这 种框架下形成了一种带有明显等级差别的平等,政治所

透过《论语》浅析孔子的求仕生涯及为政思想

透过《论语》浅析孔子的求仕生涯及为政思想
涯及为政思想
王 博
( 哈尔滨 师范大学 社会与历史学院 , 哈尔滨 102 ) 5 0 5

要 : 子一直主张积极地入仕 , 其一生的求仕 生涯并不顺利 , 孔 但 孔子把他 的理想转化 为他的政 治思想表 达
出来。他主张德治 , 选举 ' ̄ , t - 提倡 大一统的 国家 , t 始终追求他所说 的道 , 向世人 展现 了一个仁治 的美好社会形象。
问津 , 对方不但不 以津告 , 反而讥笑他说 :滔滔者天下 “
皆是也 , 而谁 以易之 ? [ 可见孔子 的仕途生涯是 多 ”1
么 的不顺 畅, 在当时与其 同道 中人甚少 !
二、 孔子 的政 治 思 想
1 .大 一 统 思 想
夫 ! … 这些都说 明孑 子对 于入仕 、 隐是极 为慎重 ” L 退
己也说“ 君命 召 , 俟 驾而 行 ” , 不 “ 这些 都反 映 了孔 子的求仕心切 , 但纵观孔子一生 , 他的一 生却 是为求仕 奔走 , 怀才不遇的惨淡情 景 。 孔子曾以“ 危邦不入 , 乱邦不 居 , 天下有道则 见 , 无
道则隐” 艚来 教育 他 的学 生 。并 夸 赞 “ … 君子 哉蘧 伯 玉, 邦有道 , 则仕 ; 邦无道 , 则可卷 而怀之” ” 对颜渊 ” , 也 说 过 : 用 之 则 行 , 之 则 藏 。 唯 我 与 尔 有 是 “ 舍
孔子还 提倡 “ 正名 ” 试 图改 变 春秋 时 期 名存 实 ,
‘ 亲于其身为不善 者 , 君子 不入也 。 佛肿 以 中牟 畔 , ’ 子
之往也 , 如之何 ? 这 次孔 子则 气 愤地 回道 : 然 , 是 ” “ 有
言也。不 日坚乎 。磨 而不磷 ; 日自乎 , 而不 缁。吾 不 涅

试论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

试论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

试论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一、孔子经济思想的基本特征孔子在经济思想方面主张“道贯天地,德润物之情”,强调道德约束和忠诚、诚信等道德品质的作用。

孔子在其思想体系中,将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认为“治国必先治经济,治经济必先治人心”,强调社会道德和人性方面的问题,通过建立道德规范来调整和改进社会经济模式,提高商业信用,促进经济发展。

二、孔子经济思想的核心要素孔子经济思想的核心要素包括:文化信仰、人性道德、政治经济、商业德行和地方发展等方面。

其中,文化信仰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宗教和道德基础,人性道德决定了市场经济调节和制约的基础,政治经济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政治优先权,商业德行决定了市场交易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地方发展决定了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

三、孔子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孔子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在于它提出的一些原则和观念,如企业家精神、公正和诚信、分类管理与分权制约、合作和共赢等等,与当代经济发展的现实场景有着重大的关联。

由此看来,孔子经济思想对于当前世界商业和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四、孔子哲学的创新性孔子创立的思想体系具有创新性,其重要地位在于凝聚和引领了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方向,成为一个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重要支撑,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巨大的影响。

由此看来,孔子哲学的创新性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孔子学派的传承与发展传承与发展是一个文化体系的重要属性,也是一个智慧体系的重要标志。

孔子学派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体现在思想传承和文化习俗上,还凝聚了历代人民在经济、政治、宗教和社会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5个相关案例及其分析:案例1: 基于孔子的经济理论,对中国的人性化经济发展进行思考人性化经济发展是当前经济学领域的热点课题,其中信息化和文化因素占据重要的地位。

如何将孔子经济思想与当代经济理论结合,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经济学家所面临的难题,也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浅析孔子的教育与经济的思想及对当代的借鉴意义

浅析孔子的教育与经济的思想及对当代的借鉴意义

证实 . 而且 得到 了现代 社会 的见证 , 孔 子对 于教育 与经 济关 系 的论 述与 我们今 天 的见 解是 一致 的 。在 我们 大力倡 导发
展教育 的今 天 , 也 一直 要求 经济 加快发 展 , 为教育 的正 常运
活, 在 此基础上 还要进一 步发展 教育 。《 论语・ 子路》 记载 , 孑 L
济关系 的论 述 。 在《 论 语》 中, 孑 L 子关 于教育 的思想贯 穿始终 ,
关于经 济的 思想也很 丰 富 ,但是 对 于教育 与经 济 的关系 的 论述相 对较 少。就是 在这些 屈指 可数 的关 于教 育 与经济 的 关系 的论述 中 。孔子 所提 出 的见 解 与今天关 于教育 与经 济 之关系 的主张惊 人地相似 。在两 干多年前 , 孔子 就能提 出这 样 的主 张 。 实在是 具有 很强 的前瞻 性 。 另今 人 汗颜 。在经 济 飞速发 展 、 教育受 到极大 重视 和关 注 的今天 , 重新 回顾和 研 究孔子 的关 于教育 与经济 的思想 ,对 于我们 恰 当定 位教 育 与经济 的关 系具有 极其重要 的意义 。
“ 庶矣哉 ! ” 同行 的子路 听到后 , 紧接着 问道 : “ 既庶矣 . 又何 加 焉?” 日: “ 富之 。” 日: “ 既富矣 , 又何 加焉?” 日: “ 教之 。” 在 这
种庶 、 富、 教 的先后 关 系排 列 中 , 孔子 一 方 面强 调 了教 育 的 重要性 ,另一方 面强 调 了发 展教 育必 须 以一定 的经 济基 础 为前提 条件 。这 实际 上是 对管 仲“ 衣食 足则 知荣辱 , 仓廪 实 则知礼节 ” 思想 的继承 和发 展 。 孔 子重 视 教育 , 重视 培 养人 才 , 认 为 人才 是 立 国之 本 , 只要有各个 方面 的人才 , 国家就 足以维持 、 巩 固和发展 。《 论 语・ 宪 问》 记载 , 孔 子 向鲁 国的大 夫季 康 子谈 论 卫 国 国君 卫 灵公 的 昏庸 无道 。 季康子 问 : “ 既然这 样 , 为什 么卫 灵公 还 没 有败 亡 呢?” 孔 子说 : “ 他有 仲叔 圉接 待宾 客 , 有祝 酡管 理祭

论孔子的仕途坎坷之因

论孔子的仕途坎坷之因

论孔子的仕途坎坷之因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为封建的正统思想,甚至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响史。

他的学说及生平广为人所知。

但,对于孔子的仕途,人却很少加以关注研究。

作为一个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孔子无疑是最成功的,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孔子无疑又是失败的。

下面我将对孔子仕途失落之因作一个简要地分析,以便有志之士对其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不足之处望谅解。

一:直道而行,不懂圆滑之道。

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他必须是要懂得圆滑之道的。

但,孔子在这方面无疑是失败的。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二:不明世局,执意而为。

孔子56岁时,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他先后游历了卫国、曹、宋、郑、陈等国。

但一直未能被人所重用,无所作为。

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亡。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

卫灵公对孔子的敬重只不过是看中了孔子的名气,并不是他的治政才华。

他需要孔子这面旗帜来提升他卫国的知名度和巩固政权。

在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交叉年代,卫国需要的不是长期的治国安邦计划方针,而是能使卫国能在短期内强盛起来的执政之法。

孔子宣扬的是仁政,主张以“仁”、“礼”治国而定天下。

在这一点上,孔子未能看清世局及时改变策略,所以他不能说服统治者采用它的治国政策方针。

浅谈《论语》中孔子的经济思想

浅谈《论语》中孔子的经济思想

作者: 崔明霞;孙社宏
出版物刊名: 运城学院学报
页码: 44-45页
主题词: 《论语》 孔子 经济思想 春秋时期 敏于事而慎于言 物质追求 中国历史 民族精神伦理道德规范 道德价值
摘要: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主要反映其思想的著作《论语》中“直接谈到富贵贫贱的有二十二章。

此外,其字面无贫富,而所言实为富贵问题或与富贵问题直接相关者,尚有十五章。

”(赵纪彬《论语新探》)长期以来,由于贫富贵贱问题一直为浓厚的“道德”色彩所笼罩,鲜为人重视,论者不多。

果如赵先生统计,经济在夫子思想中所占相当比例,足见夫子对经济之重视。

现今笔者就《论语》中孔子的经济思想,作初步探讨。

孔子的为官之道

孔子的为官之道

《孔子的为官之道》在古代,做官和念书几乎是很难分开的。

古代大学的入学资格是限制在世袭封建贵族的子弟以及民间杰出人士的青年。

所以孔子小时候,也没有念大学的机会,他靠自学,所以其它念书人经过大学的训练,就是要出来做官,因为做官才能够实现他们读书人的抱负。

而另一方面,做官需要具备许多条件,如果这些条件有问题的话,社会就很难上轨道.一、孔子的生平经历1.孔子在季氏的工作经历根据历史资料,他小时候很穷,需要做各种家务。

到了二十一岁的时候成年了,真的需要有固定的收入,他就去做小公务员。

古代的官和吏是分开的。

他只能作吏,等于是基层的公务员。

他在季氏手下做过两件事。

孔子的第一个职位: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吏)孔子的第二个职位:乘田(管理牛羊畜牧的小吏)鲁国国内四天天下:鲁国国君、孟氏、叔氏和季氏。

季氏之家是非常庞大的一个组织和产业,孔子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到季氏的家。

起先孔子负责仓库里面的账跟货,能不能平衡,有点类似会计,他说我只要把进出货都掌握清楚就好了。

一年下来,成效斐然。

接着,季氏派他去担任乘田,就是负责管理像牧场这样的地方。

一年下来,牛羊长得非常茁壮,并且繁殖得特别多。

孔子好像是很有办法,事实上他只是尽忠职守。

2.孔子没有收束脩一个人要生存不容易,尤其孔子二十岁的时候要结婚,有孩子了。

他要养家活口啊。

他会怎么做呢?很多人都猜,说孔子大概是靠收束脩吧!在《论语》里面有这样的话,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这句话的翻译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你自己带着肉干来找我,我是没有不教的。

但这话听起来有点尴尬,好像是补习班老板的话。

事实上我们也知道,孔子他是不收学费的。

经过研究发现,东汉郑玄他说的很有道理,束脩仅仅指的是十五岁。

所以遵从古代一位学者的见解,孔子的意思是说,从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的。

他这样说,是因为他自己十五岁立志求学,到处拜访老师教他,他后来自己要回馈社会。

古人很喜欢用一种礼来代表年龄,譬如说,在春秋时代,你见到一位姑娘,你不能问她今年几岁了,因为古代人的年、月、日计算不像现在这样的精确,所以你问一个人今年几岁,他说比去年多一岁,那他去年呢?他答比前年多一岁。

《论语》中孔子的仕宦观及其对现代职业发展的启示

《论语》中孔子的仕宦观及其对现代职业发展的启示

论语中孔子的仕宦观及其对现代职业发展的启示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文献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其中,孔子的仕宦观念以及他对职业发展的看法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本文将通过分析《论语》中相关内容,探讨孔子的仕宦观以及如何应用于现代职业发展。

1. 孔子对仕宦的理解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仕宦与德行和道德修养的关系。

他认为执政者应该具备高尚品质和聪明才智,以便有效地治理国家。

他强调“道”和“德”在仕途上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君子行为准则。

1.1 “道”的重要性孔子认为,“道”是人们应当遵循的正确路径。

在仕途中,执政者必须坚持正义和公正,并遵从自然规律。

只有践行“道”,才能实现良好的领导和管理。

1.2 德行修养孔子非常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他强调仕途上的成功必须建立在德行修养的基础上。

他认为仕宦者应以身作则,做到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并展现出公正和谦逊的品质。

2. 孔子的仕宦观对现代职业发展的启示2.1 品德与能力并重孔子认为道德修养是执政者最重要的资本。

这提醒了我们,在现代职业发展中,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我们也应注重塑造自己的良好品德,例如正直、善意和责任感等。

只有通过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品质,才能在职场中取得长远的成功。

2.2 领导者的责任孔子认为领导者应该关心和体恤下属,并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这一观点对于现代职场同样适用。

领导者应该成为团队中的榜样,并关注员工的成长与发展。

2.3 调整心态从《论语》可以看出,孔子坚持理想目标但也接受适度地调整。

“君子坦荡荡”是他对领导者心态的描述。

这提醒我们在职业生涯中,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适时做出决策与调整,以应对变化和挑战。

结论《论语》中孔子的仕宦观念为现代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凭借其追求道德至善的伟大理想和其对领导者责任和品质的强调,我们可以学习、吸收并应用于我们自己的职业发展之中。

只有以良好品德为基础,在工作中坚持正义和公正,才能实现真正的成功与幸福。

试析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

试析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

试析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一、孔子经济思想的历史背景及基本特点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经济思想。

孔子经济思想的历史背景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其中包括分封制度的衰落、商人阶层的崛起、土地私有制的形成等诸多因素。

在这种环境下,孔子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的思考和主张。

孔子经济思想的基本特点包括:1. 重视“仁”和“义”的道德标准,强调经济活动应该遵循道德规范,以符合社会公义。

2. 注重人的能力和劳动创造价值的重要性,主张尊重人的价值,认为所有的财富都是由人的勤劳创造的。

3. 鼓励商业活动和直接生产活动相结合,认为商人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4. 主张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环境保护。

5. 强调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是保持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关键条件。

二、孔子经济思想与当代世界的联系1. “仁”和“义”的道德标准不仅适用于古代社会,也是当代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准则。

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受到监管和约束,必须遵守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推行社会责任等行为。

2. 注重人的能力和劳动创造价值的重要性,类似于当今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类是经济发展的主角,只有通过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才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和价值。

3. 鼓励商业活动和直接生产活动相结合,类似于当今的产业共生理念。

商业可以不仅仅是商品交换或者旧货回收,也可以是销售和配送的服务或者项目开发的投资方。

直接生产活动可以是农业、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商业和直接生产活动的相互补充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4. 主张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环境保护。

类似于当今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只有倡导节约、环保、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人类和大自然才能和谐共生。

5. 强调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是保持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关键条件。

类似于当今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不仅是发展经济的基础,更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

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

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一、导论二、孔子经济思想概述三、孔子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四、案例分析1:中国企业家的孔子思想五、案例分析2:孔子经济思想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六、案例分析3:孔子思想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启示性意义七、案例分析4:孔子思想对“新家庭主义”理论的启示八、案例分析5:孔子思想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九、结论一、导论孔子是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与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思想涉及经济、政治、伦理等多个领域,其中经济思想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孔子经济思想与当代经济实践的关系出发,分析孔子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其实际应用情况。

二、孔子经济思想概述孔子经济思想主要涉及贸易、税收、公共财政和经济道德等方面。

孔子认为,贸易是带有风险的经济活动,需要有个人的胆识和冒险精神;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应该设法减轻贫困者的税负,而不是过度压榨穷人;公共财政需要合理管理,保证公平正义;经济道德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求商人讲诚信、尊重道德标准等。

三、孔子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1.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孔子强调人本主义,化解了老子思想中过于推重“自然”、忽视人的缺陷。

人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核心,经济活动的意义在于实现人的需求与提高人的幸福感。

在当代,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 以道德为基础的商业行为标准孔子认为,商人需要守诚信,尊重道德规范,才能顺利开展贸易和维护商业信誉。

这一思想在当代依然有重要意义,促使企业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道德准则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3. 讲究事实与效果的理念孔子提倡实践主义,强调实干和效果导向的思想。

他认为只有将想法付诸实践,才有可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当代,这种理念与企业的客户导向、结果导向思想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4. 财富分配与公平正义的思想孔子认为,税收是一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应当合理分摊。

他国论“贫富差距”,主张分散财富,让穷人也能享有同等的社会福利。

简述圣人孔子的经济思想

简述圣人孔子的经济思想

简述圣人孔子的经济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位圣人都十分熟悉吧!那么你想知道这位著名思想家的经济思想是怎样的吗?如果想了解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哦!经济思想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

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

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

他说:“见利思义”。

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公元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

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

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

《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

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

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

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有人认为孔子既然重“义”,则势必轻视体力劳动。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论语》中记载他对想学农的弟子樊迟十分不满,骂他是“小人”,这是因为孔子认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担的是更大的责任。

他要让他的学生成为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一个农民。

孔子故事1、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

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

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

”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

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2、晏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

孔子的经济思想内容是什么

孔子的经济思想内容是什么

孔子的经济思想内容是什么孔子是个颇有成就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成就被世人所传颂,那么孔子的经济思想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的经济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的经济思想孔子的经济思想与我们现今的“经济挂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可以说是南辕北撤。

针对统治阶层,上层阶级,孔子主张轻利重义、“君子不言利”的经济思想;对于被统治的平民百姓孔子又有仁政富民的经济思想,但这主要是针对农业生产。

“轻利重义”后来也成为儒家的主流思想,影响了后世数代王朝,在儒家独尊的封建社会中禁锢了商业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发展起了阻碍的作用。

孔子的“见利思义”说,主张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之前先考虑是否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

只有不违反道德规范才能求取物质利益。

孔子认为君子以道德规范要求自己,所以君子求“义”,而小人则只看到利益,见利而忘义。

孔子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的这一句话也被记录在《论语》中。

孔子曾说他的弟子樊迟是“小人”,因为樊迟想学农,孔子认为只有更有价值的“君子”才是实现理想和追求的最佳途径。

以我们现在的观点看,孔子的经济思想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孔子的思想是什么孔子在思想方面的成就非常巨大,他不论在道德方面、政治方面、经济方面,还是在教育方面、美学方面、史学方面、旅游方面以及人生观念上都有着其自身的思想成就。

在道德和政治方面,孔子主张仁说和礼说,主张个人层面上“仁”和“礼”的道德修养和品行,主张以德、礼治国。

他强调人道主义,同时也强调建立一定的秩序和制度。

而孔子的这些思想适用于任何时代,从中可见孔子在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在经济方面,孔子崇尚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主张在利和义两者中应该更为重视义,在获取利益前要考虑所做的行为是否符合道义。

孔子还重视民生,强调先使百姓富裕再施行教化。

在教育思想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并创办私学,大量招收学生,打破了当时教育方面的垄断。

他还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根据每个人的天赋、兴趣进行不同的教育,强调学生自我思考,教师只需对学生施以引导。

略论孔子的经济思想

略论孔子的经济思想

略论孔子的经济思想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影响,而他的经济思想也在中国社会中留下了深远的印记。

一、孔子强调节俭经营。

他说:“人之所以有利,在乎节俭;人之所以有害,在乎浪费。

”孔子强调,要努力节俭,不要浪费资源,否则会破坏社会生产力。

二、孔子主张平等交易。

他认为,在交易中,双方应该遵循公正原则,不能牺牲一方的利益而损害另一方。

这样,社会就会出现公平竞争,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三、孔子强调自愿交易。

他认为,交易必须是自愿的,不得强迫交易,以免造成不公平的交易环境,影响社会发展。

四、孔子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

他认为,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

总之,孔子的经济思想,既重视利用自然资源,又强调节俭经营、平等交易,以及自愿交易,使中国经济发展得到了长期发展。

孔子及学派的经济原理

孔子及学派的经济原理

孔子及学派的经济原理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虽然孔子的学说主要关注的是人的行为和社会伦理,但他的思想也具有经济层面的原理。

首先,孔子提倡“仁爱”和“中庸”的伦理观念。

他认为一个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质的人应该具备善良的行为和爱心,不仅要尊重和关心他人,还要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在经济层面上,这意味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应该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不欺骗别人、不追求不义之财。

他反对利用虚名、权势或欺骗等手段来谋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

其次,孔子重视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经济层面上,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技能和素质,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孔子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子女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在经济行为中遵从道义,以及培养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以便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孔子提出了“君子六艺”的概念,即礼、乐、射、御、书、数。

这六艺是培养一个完整人的必备技能和修养。

其中,礼是孔子最为重视的,他认为人们应该遵循一定的礼仪和规范来进行社交和处理各种事务。

在经济活动中,这意味着人们应该遵守一定的商业道德,遵循合适的商业规则和礼仪,维护经济的正常秩序和公平竞争的环境。

此外,孔子还强调家族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他主张人们应该尊重家族传统和文化,注重维系家族的连续性和传承。

孔子提倡“孝”,即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强调家庭的和谐和稳定。

在经济层面上,这意味着人们应该尊重和维护家族企业的利益,注重传统的商业道德和家族企业的声誉,努力维护家族的繁荣和发展。

另外,孔子的“仁政”思想也对经济原理产生了影响。

他认为政府应该以仁爱和德行为本,关心民生、促进人民的福祉。

在经济层面上,这意味着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和法规,保障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机会,避免出现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维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权益。

孔子的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1、孔子的经济思想是由仁政、德治,为国以礼以民“民为邦本”引发出来,具有多种经济思想的意识成份,孔子所有思想均以道德为基础,这同时也是其经济思想的基础,在他的财富观点中更是占绝对重要的地位。

孔子的经济思想中也出发于道德的礼与仁。

在《论语》的里仁篇中就有“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述而篇中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颜渊篇中也有“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宪问篇中还有“见利思义”的论述。

2、传统观点认为孔子是“贵义贱利”的,这是对孔子义利观经济思想的误解。

实际上孔子对财富和欲利的态度是很肯定的:“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我所好。

” 不过,在孔子看来对“利”的追求,君子和小人因社会地位不同,其谋取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孔子认为,取利必须合乎义,这样多取不为贪,不合乎义的利,一点也不应该取。

所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的政治思想都是从缓和阶级矛盾出发的。

孔子认识到要想阶级矛盾得到缓和,必须采取有利于广大劳动人民的经济措施,这反映在孔子的经济思想上便是“富民”思想。

孔子的富民思想是以“仁政”为政治出发点的。

孔子非常重视“义”,并强调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这些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富民措施的道德保证。

他从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出发,认为对民众的剥削不应该采取竭泽而渔的办法。

他主张为政要宽“, 宽则得众”。

他在卫国和弟子冉有论政,提出对民众要“富之”的主张。

他的富民主张是同富国联系在一起的。

他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因此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

为了富民,孔子主张正常地发展农、工商业,这是富民的基础,然而有这一点,并不能达到富民,还应轻赋、去奢、从俭。

关于轻赋,孔子主张征收什一税。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何之?’有若对曰:‘盍彻乎。

’”“彻”是征收什一税。

关于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

关于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

关于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引言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在各种经典中,孔子的思想贯穿经济、政治、伦理等方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深刻的内涵。

本文将从孔子的经济思想出发,探讨其当代价值。

孔子的经济思想孔子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生产、贸易、税收等方面的探讨以及对商人、奸商等社会角色的态度上。

生产孔子提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主张在生产中不断发掘潜力、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

他还强调不要滥竽充数,即不要在生产中把能力不足的人推上岗位,致使生产效益下降。

贸易孔子把贸易看作一种“交流”,主张“物尽其用”,即货物都要达到最佳的利用效果。

同时,他也强调“诚信”和“公正”,主张双方交易时要遵守承诺,以维护交易的公正。

税收孔子主张在征收税收时要按照各自能力和贡献程度征收,即“各取所需,公平而不滥。

”他认为这样既能保障国家的资金来源,也能合理地分担社会负担。

商人、奸商孔子对商人持有审慎的态度,他批评那些不讲道义、通过欺诈手段谋取暴利的奸商,但也认为正派的商人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支持,因为他们为社会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活动。

当代价值孔子的经济思想能够为当代社会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以下是本文认为的几点价值:推行“质量第一”理念孔子强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主张在生产中不断提高效率。

如今,我们也应该推行这个理念,把“质量第一”作为生产的核心体系,不断追求更高的质量和效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营造诚信和公正的商业环境孔子主张“诚信”和“公正”,为商业环境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思想。

今天,我们也需要在社会过程中秉持这种价值观,营造一个诚信和公正的商业环境,以促进企业家的诚信行为、维护社会稳定。

实行差别化的税收制度孔子主张在税收方面按照各自能力和贡献程度征收,这是一种差别化的税收制度。

现在,我们也要根据不同社会群体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实行差别化的税收制度,为社会做出更合理的分配和公平衡。

关注商业道德与社会责任孔子的经济思想对于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有着重要的启示。

孔子的贫富观

孔子的贫富观

孔子的贫富观《孔子的贫富观》一、儒家思想中的“人生观”贫就是贫穷,富就是富裕。

儒家思想是入世的,他们肯定要个人的自我实现,与社会的繁荣发展结合在一起。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曾经碰到几位隐居的人。

隐居的人认为世界太乱,不如明哲保身,我自己找个偏僻的地方,耕田,自食其力算了。

不要管这个混乱的天下。

孔子遇到这些人,就讲一段话,他说“鸟兽不可与同群,无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我要不跟人类在一起,我跟谁在一起?这儒家思想的入世性格,只有他了解人的生命的全面的发展,每一个人生下来都在家庭,在社会里面,才有可能成长。

那么他成长之后,也就在社会里面,希望能够以个人的努力来带动整体的繁荣。

所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那么如果你有入世的精神,你对于人间的价值自然就要肯定。

你不能说我一方面肯定入世,另一方面我反对富贵,其实富贵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只不过问题是手段是不是公平,也就是竞争的手段,是不是能者、有德者可以得到富贵。

如果是的话,这个世界就安定繁荣,否的话社会就在混乱之中。

儒家的理想是非常正面的,看待社会。

孔子有一次带学生到了卫国,他提到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人口很多,儒家肯定人的生命,要值得设法去珍惜他,反对自杀。

所以人口多的时候,怎么做呢?让他们发财,有钱不是坏事,有钱你就自由,把那个自然而然的去表现出来。

西方谈到私有财产,像黑格尔就说,人的自由来自于私有财产。

否则我说你从这儿到北京,你可以坐飞机,可以坐马车,可以走路,你如果没有钱,你可以坐飞机,等于白讲。

因为你没有钱,你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所以这个自由,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说,需要以金钱作为它的基础,但是我们也知道,金钱不是万能的,它也不可能作为人生唯一的最高的目的。

他只是一个中间的阶段,一个必要的条件。

孔子讲的第三句话就是要,教之,就是要让他们受教育。

人口众多,大家发财,受好的教育,好的教育代表你有正确的人生观,知道人生的目的何在。

儒家就是这样的一套人生观。

根据孟子的记载,孔子过世以后,他的弟子舍不得离开他,就在他墓边盖了很多房子,守墓,守上三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孔子的仕途经济观
作者:郭思远杨含
来源:《艺术科技》2019年第05期
摘要:历史上的孔子,是一个饱览诗书、学富五车的古圣先贤,万古师表,其一言一行对民族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在中国文学史、思想史、政治史上的地位和意义都是无可比拟的,因此对于孔子的学术观点、政治观念和人生轨迹的研究是历代学者、专家津津乐道的内容。

其所阐发的深邃通达,旷古博今的人生哲理数不胜数。

本文从孔子一生的仕途轨迹简要分析孔子所持的仕途经济观。

关键词:孔子;仕途经济;奴隶社会;个人价值;社会思潮
1 个人命运与社会格局的紧密联系
“仕途经济”一词出自《宋史·王安石传论》,指的是在封建社会中,通过一番奋斗取得功名,获得官职,得到较高的社会地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使其家人、亲属以及朋友也跟着沾光,获得利益。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历代儒家学者、文人雅士默认的一条至理名言,其背后蕴含着儒家思想的历史深厚性与绵长性。

这样一种把仕途与兼济苍生的重大使命有机结合的社会观念,很好地体现了孔子学派的一种对于人生与社会必须发生时代性、历史性联系的重要论断,对于后世千百年来不断涌现出来的具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众闵情怀的士大夫阶层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孔子思想生命力之所以能源远流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具有一种很强的阶级兼容性与很高的文化适配度,无论是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还是资产制文明。

尽管意识形态在不断更迭,社会基础日益呈现出交叉融合、错综复杂的趋势,阶级矛盾所演化出的崭新的时代信息化特征,它的理论活力正是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领域的共同社会心理进行一种概括性的抽象总结。

这种概括没有把个人的命运、生存状态与社会格局完全割裂开来,而是在社会道德准则引起广泛共鸣的意识层面上进行一种号召和鼓舞,往往就会产生极强的社会效益。

从这个方面来看,人们不得不佩服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他对于人性的揣测和把握是真正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是文化分化整合过程中始终具有强大收敛力的真实见证。

因此,我们看待孔子的思想时,就是在叩问自己对于一种行为的道德层面的审视维度与深度,它流露出了我们对于自我在社会中的定位和思辨,进而对改变社会现状和推动意识形态不断进化发展产生重要的正向作用。

2 阶级的局限与思潮的活跃
孔子出身于当时一个没落的奴隶主家庭,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影响,他的政治主张必然是倾向于奴隶主政治制度的复兴与重建,但是这种逆时代化的行动必然是前途渺茫的,不过当时的孔子是无法意识到这一点的。

每一个伟人的政治理想都是矢志不渝追求实践,至于成败与否则不是我们评价其地位的唯一参考要素,立足于时代与阶级条件来评价他的作为,才能得出一个中肯的结论。

在奴隶制末期,学术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度活跃的特殊时期,众多学术流派争相表达自己的见解,进而扩大自己的实力以服务于个人的政治理想。

学术的发展本来是一个自然自觉的过程,其生存的基础更多是自然现象的理性表达,以及思维体系逻辑化的一个漫长过程。

而政治则是权力的分配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体权力意识不断分化,逐渐由原始的平均分配、轮流坐庄的萌芽阶段演化为以能力和规则为核心的体系化意识形态。

权力的分配与巩固要求它在思维存在方面有对学术的依赖和垄断性诉求,因而,学术思想不约而同地走向了一个服务于政治,以政治为主导的生存模式。

孔子时代的各种思潮,在本质上就是不同权力主体的博弈和论战,每一种学术的兴起就意味着社会上一个群体的势力在不断壮大,即便它没有发展成一个成熟有力的政治实体,作为一种工具来实践其主张的有效性。

不管最终的权力是否被统治阶层所掌握,学术的逻辑性贡献依然会被保留下来,以一种新的形式来为当时的政治稳态服务,只是其本质会被替换成统治者所需要的那个模式,就是所谓的被和平转化。

孔子很大程度上也是以希望君主采取自身观点为出发点的,只是在那个以扩张侵略为主要趋势的时代,主张人道、仁义、美德等过于形而上的目标难以形成一种快速有效的制度扩张力,甚至会浪费军事和政治資源,这一切都不是统治者愿意看到的。

因此,孔子一生的仕途是极为不顺的。

他曾周游列国,鞠躬尽瘁地宣讲他的学说,却总是被冷嘲热讽、排斥抵制,这作为中国古代史上一个并不罕见的现象,是引人深思的。

3 孔子入仕理念的局限性及参考价值
孔子的入仕理念,基于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大同思维,他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纯粹官僚体制是存在冲突。

这种施政方针缺乏强有力的执行与保障措施,更多依赖感化、教化等主观性的措施来约束行为,在制度层面上的地位比较原始,无法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形成一种稳定而协调的关联性,因此难以最终形成集中有力的国家政治构架,必然被淘汰。

但是最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的,是孔子这种制度模式的初衷,他从政的目的带有极强的社会性。

这种权力的运行更多依赖于广大群众的参与和自觉配合,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社会积极力量的参与,为和谐社会的建立作出贡献。

同时也能让不同阶级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在一种主流趋势下得以转化成为非对抗性矛盾,即使无法完全解决,也是一种相对性运动与整体性静止相统一的模式,从长远来看,是一个现代社会法制规范必不可少的一环。

孔子充分发挥了道德感召的巨大潜力,但是道德感召力量在他仕途观上的显性,导致了孔子的思想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具体格局相比,物质识别度较弱。

同时,孔子的入仕观念在与同时代文化格局的适配程度上有微妙的偏差。

孔子作为一个奴隶主政治家,在他学术主张所构造出的框架下,社会应该是一种程序化的发展,人性与意识等超越阶级而存在的东西,在这种框架下形成了一种带有明显等级差别的平等,政治所倡导的仁也是相对范围内的道德仁义,人们只能靠着已有的常识性理解去猜测接受,缺乏一种即视化的实质接触,它的市场就难以打开。

同时,这种权力运作意识极弱的仕途观,在竞争态势愈演愈烈、弱肉强食的军事化体制社会中很难有生存的土壤。

当时需要的是一种强有力的决策机制,体制化、系统化的行政方案,或许这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人民群众,但是无法满足权力分配者的需求却注定了它难以生存。

春秋末期的整体文化倾向于激进、变革,是一种不断改变、不断突破的状态,并且这种变革意识不断向上集中,权力分配不断分层,逐渐形成区域性的相对高峰,最终演化为冲突与战争。

这种状况下的文化框架必须是一个相对独立、分化严密而内核强硬的形式,它对外会呈现出极强的排外趋势,对于广大群众会呈现出概念与意志上的高度统一。

这是一个在理想状态下可以一蹴而就的过程,通过建立人格化视角与社会化视角的交集,最终实现文化适配职能的有效运行,以服务于政体。

不过,孔子的这种仕途经济观念,在维护儒家正统的前提下,与政治所要求的统一意志保持了适当的距离,可以让这种开放豁达的制度疏离感在一定范围内转化为学术方面的强大动力。

学术思想的充分自由也为后世代代相承的儒学政治体制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从这个方面来说,孔子的仕途观念经历了短暂的滞留压抑之后,它的原生内核就会被积蓄得空前厚重,这也就不奇怪这种喻形于无体、化物于无声的软实力能够纵横中国几千年而毫不衰减,即使遭受过阶段性的打击依然能够重新迸发出活力的原因了。

4 结语
研究孔子的仕途经济观念,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仅仅是一个满怀政治理想的苦行僧在一个支离破碎、颠沛流离的时代无处栖身的悲惨事迹,更应该透过这层黯淡的面纱去审视一种文明的艰难成长和壮大。

其实苦难只是一种表象,文化外衣下,孔子所寄托的那种渴望与天下搭建心灵桥梁,让权力的分配与运行变成一种社会稳定的自然法则的宏伟政治抱负,才是真正值得肯定的方面。

儒家的思想本质就是一个“仁”字,体现着孔子在那个时代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平等思想。

这在任何一个发达成熟的政体中都是极为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为决策、执行与完善三者之间彼此联系、形成一个系统提供了道德层面的基础,为制度有效性的延续和生产力的进步都提供了具体有力的支持。

孔子的仕途不同于一般政客的常规运行权力,完善社会分配与裁决公正;它更侧重于意识流上的启发引导,以一种隐晦而不失力量的方式阐述了为政以德的正确注解与运行渠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