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倡导教育公平深入推进教育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会议上的讲话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会议上的讲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根本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展和体现,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会议上的讲话篇1同志们:经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20xx年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州委八届九次全会、省州教育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安排部署全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 20xx年教育工作任务,奋力推动全县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正视差距,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缩小城乡办学差距、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做到校园环境一样美、设施设备一样齐、生均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学生个性一样张扬、校园安全一样保障、人民群众一样满意,努力实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
自 1986 年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法》以来,我县先后组织实施了“扫盲”、“普六”、“普九”、“两基”等教育工程,用了 25 年时间全面普及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县教育在质和量等方面都有了历史性的突破,极大地促进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就是要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少年儿童从“上学难”、“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 — 2020 年)》的需要。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2.26•【字号】吉政发[2013]32号•【施行日期】2013.1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13〕32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认真实施省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提出的城乡教育普惠工程,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一)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保障学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宗旨,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主线,以统筹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切实缩小校际间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二)基本目标。
所有学校达到省定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
县域内校际间校园校舍、仪器设备、图书配置基本均衡;教育教学质量普遍提高;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教师数量满足教学需要,结构合理;教育难点热点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推进和保障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趋于完善。
到2014年,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25%,到2015年达到65%,到2018年达到100%。
二、加大义务教育投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三)建立义务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落实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优先安排财政拨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障内容,提高保障水平。
确保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义务教育如何推动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如何推动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而义务教育更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
在当今社会,推动义务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首先,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是推动义务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
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优先保障义务教育经费,不断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包括校舍建设、教学设备更新等。
特别是对于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缩小与城市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
比如,为农村学校建设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
同时,要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和偏远地区任教,提高这些地区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吸引和留住人才。
还可以建立教师轮岗制度,促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师交流,让优质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其次,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义务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模式为教育公平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让全国各地的学生都能够通过网络获取到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料等。
例如,一些知名学校的优质课程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向其他学校开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此外,利用远程教育技术,可以让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生能够实时接受城市优秀教师的授课,打破地域限制,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教育信息化还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交流机会,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再者,深化课程改革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均衡发展的关键。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的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
在课程内容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要鼓励学校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教育均衡推进工作实施方案
教育均衡推进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教育均衡推进是指在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投入、教育质量等方面实现平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升。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着城乡、地区、学校之间的差距,教育均衡推进工作亟待加强。
二、总体目标。
教育均衡推进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缩小城乡、地区、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三、工作重点。
1. 教育资源配置均衡。
加大对薄弱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2. 教育质量提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学条件,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3. 学生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 教育公平促进。
加强对贫困地区和学校的帮扶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
四、具体措施。
1. 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加大对薄弱地区和学校的资源投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2. 加强教师培训和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3. 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4. 实施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
五、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教育均衡推进的长效机制,加大对教育均衡推进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确保工作顺利实施。
六、预期效果。
通过教育均衡推进工作的实施,将有效缩小城乡、地区、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结语。
教育均衡推进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教育均衡推进的目标,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一、对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内涵的认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教育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指导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的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也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主要内涵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终极目标是通过教育促进全社会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
从促进均衡的主体看,首先是教育行为到位;从促进均衡的对象看,是以义务教育为重点,包括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从促进均衡的目标看,是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师队伍交流制度化、学校管理规范化;从促进均衡的阶段看,首先是条件均衡,然后是质量均衡;从促进均衡的手段看,首先是政府指导,然后是市场运作。
(1)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发展。
而是要在积极发展和扩大增量中缩小差距,让所有受教育者在基础教育阶段都能接受他所应享受到的社会给予他的公平的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应该有这样几个含义:①区域内的均衡发展。
如在景德镇市,既要考虑市内均衡发展,也要考虑浮梁、昌江、乐平等地域内的均衡发展,还要思考在一个镇、一个乡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②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中心城镇、农村之间的均衡发展。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中心镇的规划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聚集,造成一些地区优秀师资流失。
这些优秀教师的流失将会使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一些学校显得更为薄弱。
而即使是在城市、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存在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等因素,也会造成不均衡。
③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
在同一地域内,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不均衡性也是很大,有些学校成为大家追逐的热门学校,有些学校则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④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
2023年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稳步推进
2023年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稳步推进中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是国家教育事业的核心目标。
2023年,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不断推进,中国义务教育将进一步实现均衡发展,教育公平也将稳步推进。
本文将探讨2023年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推进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均衡发展的现状目前,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各省份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不断推进学校布局的合理性和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同时,中央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强调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加强了对欠发达地区和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关注。
此外,2023年将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中国将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
二、教育公平的推进2023年,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教育公平的推进力度。
在中国,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中国政府将不断完善教育制度,提升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加大教育资源的配置力度。
在政策层面上,中国将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管理和教师培训制度,建立和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同时,中国还将加强对民办教育机构的监管,防止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三、未来发展趋势2023年中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将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义务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压力。
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将为义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中国将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对教师培训的支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同时,中国还将推进信息技术在义务教育中的应用,打造数字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另外,中国还将加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实现教育的内在公正与平等。
教育均衡推进工作实施方案
教育均衡推进工作实施方案教育均衡推进工作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为了有效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建立健全教育均衡推进工作机制。
1.建立教育均衡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2.建立健全教育均衡推进工作评估机制,定期对各地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3.加强对教育均衡推进工作的宣传和督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的氛围。
二、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1.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基本教育条件的均衡;2.推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3.加强对教育资源使用情况的监督,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
三、优化教育均衡发展环境。
1.加强对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2.加强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对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3.加强对教育均衡发展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加强教育均衡发展能力建设。
1.加强对教育均衡发展相关政策法规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各级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2.加强对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做法;3.加强对教育均衡发展的投入,增加教育均衡发展的资金支持,提高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水平。
五、加强对教育均衡发展的监督和评估。
1.建立健全教育均衡发展的监督和评估体系,确保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2.加强对教育均衡发展的督促和指导,推动各地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深入开展;3.加强对教育均衡发展成效的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将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效率性,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希望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为教育均衡发展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2.23•【字号】豫政[2011]26号•【施行日期】2011.0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见(豫政〔2011〕26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特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以县为主,统筹城乡、区域推进,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和师资力量均衡配置为重点,建立健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缩小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2.目标任务。
到2015年,全省70%左右的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之间教育投入、教育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到2020年,全省所有县(市、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辖市率先实现市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部分县(市、区)努力实现高质量的均衡。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校际办学条件差距3.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
各地要统筹考虑城镇化发展、未来人口变动、城乡布局结构调整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组织教育、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依据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县域村镇体系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抓紧编制、完善中小学布局规划,并纳入城乡规划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合理布局学校校点,明确永久性保留学校、过渡性保留学校和撤并学校。
倡导平等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倡导平等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在教育领域,倡导平等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之一。
平等教育旨在打破种族、性别、经济背景等因素对教育机会的影响,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利。
通过普及平等教育,社会将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包容的教育体系。
一、平等教育的概念与意义平等教育是指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时,都能够获得同等的机会和资源,而不受到个人背景和条件的限制。
它追求教育公平,旨在消除贫富差距、性别歧视和种族偏见对教育机会的影响。
平等教育的意义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每个人都应有平等的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独立思考、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
平等教育有助于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打破贫富阶级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平等教育的原则和措施1. 公平机会原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同等的教育机会,无论其家庭背景、种族、性别、残疾或其他特殊情况如何。
2. 差异化教育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支持,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和能力。
3. 资源均衡原则:通过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减少教育间的资源差距,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4. 歧视禁止原则:禁止学校和教育机构以种族、性别、宗教、残疾等因素为基础歧视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平等和尊重的对待。
为实现平等教育,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政策制定:制定明确的教育政策,确立平等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和支持各级教育机构推行平等教育。
2. 资源投入: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教育设施、教学设备和教材,提升教育质量。
3. 专业培训:提供专业培训机会,提高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增强他们对平等教育的理解和意识。
4. 宣传教育: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公众对平等教育的认识和重视,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平等教育事业。
三、平等教育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实现平等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城乡教育差距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源分配不均。
其次是师资力量的不平衡,一些偏远地区或贫困地区缺乏优秀的教师资源。
聚焦全民教育 推动教育公平——中国省级全民教育评估项目总结和成果介绍会顺利召开
结 情 况 进 行 汇报 和 交 流 , 享 了各 分
地 推进 全 民教育 工作 的有效 经验 。
与 会 专家 对 各省 的全 民教 育 项 目评 估 总 结 报 告进 行 深 刻 点评 , 提 出 了针 对 性 意 见 , 时 对 深入 推 进 同 全 民教 育 工作 发 表 了独 到 的见 解 和 看 法 , 京 师范 大 学 王 晓辉 教 授 认 北
特别报道 热点 聚焦
17
聚焦 全 民教 育 推 动教 育 公平
中国省级全 民教育评估项 目总结和成果介绍会顺利召开
作 为 第七 届 中 国杭 州 国 际教 育
创新大会 的专题 项 目之 一 , 中国 省级 全 民教 育 评估 项 目总 结 和成 果介 绍
会于 ¨ 月 1 5日 ~1 6日在浙江 国际
义务教育、 人教育 、 盲教育、 成 扫 教 育 的 性 别 平 等 、 育 质 量 改 进 等 六 教
教 科 文全 委 会 副 秘 书 长杜 越 主 持 会 议
展研究 中心 、 中央教科所、 北京 师范大 学、 华东 师范大学 等机构 的 负责人和 专家学者与河 南、 江苏、 云南 、 甘肃、 山
重 点领 域 和全 民教 育督 导作 主题 报
告 。杨 念 鲁副 司 长从 宏 观层 面和 教
大 方面 对 本省 全 民教 育 项 目评 估 总
估 政 策实 施情 况 ,展 示各 省 基础 教
育、 继续 教育 、 盲教 育 、 女 教育 、 富成 果 , 既 是全 民教育 评估 项 目成 果 的 交流 会, 更是全 民教育 策略 的研讨会 , 汇聚
西、 州等省 的全 民教育 评估 项 目负 贵
责人及 下城 区教 育质量监测 中心相关 人员参 与 了此次会议 。会议 由教科文 全 委会副 秘书 长杜越 主持 , 以专 家主 题报 告结 合 各省 项 目负责 人 交流 汇 报、 专家点评 、 动讨 论的形式进行。 互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手抄报_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语精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语有哪些?下面是分享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语,希望你喜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语1、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2、全面落实政府责任,切实增加教育投入,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4、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以优异工作成效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5、强化教育“第一战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6、全员动员,努力攻坚,发展教育,改善民生。
7、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8、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均衡发展9、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教育公平10、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努力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语1、加强教育督导,保障政策落实,促进均衡发展!2、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3、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4、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5、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方针!6、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7、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8、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9、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0、公平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差距!11、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12、认真实施《义务教育法》,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3、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14、加强城乡统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5、让每个孩子淋浴均衡教育的阳光茁壮成长!16、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强化社会公平和谐!17、关爱留守少儿,共建幸福家园!18、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19、改善民生从教育入手,发展教育从均衡抓起!20、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培育社会主义创新型人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语1、推进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均衡为先3、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4、关爱留守少儿童共享教育阳光5、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6、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强化社会公平和谐7、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平教育人人受益8、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精心教好每一个学生9、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实践新义务教育法的心得体会: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实践新义务教育法的心得体会: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民的生活质量与需求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作为基础性、综合性、人民性事业,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未来,落实好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义务教育法》新修订版已经正式实施。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认识到了新修订版所传达的重要信息,在实践落实新义务教育法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收获,这里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均衡发展,推动教育公平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它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的基本利益。
实践新义务教育法,坚决推进教育公平。
新修订版的亮点包括了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补助以及拓展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教材、设施等方面,这些政策措施使均衡发展切实可行。
教育公平不仅仅是口号,它必须要落地推进才能实现,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将为此提供司法法律保障和资源支撑。
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但是新修订版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让我们看到了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第二、主动适应教育发展要求,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配“优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新修订版提出了明确的倡导优质教育的理念,并且将优质教育的资源均衡分配、监督与评估安排得越来越细,打造“全体面一流”的教育班子和教育机构,投入更多资金,增加全科医生数量,完善学校的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都预备做好了原材料。
我也更加自觉地遵循“课改先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本领和素质,注重培养和发现学生的特长和潜力,更好地引导他们在学习方面追求优质教育。
第三、规范教育行为,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规范自身教育行为的重要性。
新义务教育法对教师的从业资格进行了严格规定,并明确教育机构、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要遵守的基本规则。
义务教育如何推动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如何推动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教育,乃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要推动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必须保障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这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两个方面。
在硬件设施上,要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投入,改善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体育场地等条件,确保每一所学校都能达到基本的办学标准。
例如,为农村学校建设现代化的教学楼、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完善实验室和图书馆等,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相同的学习环境。
在软件资源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任教,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同时,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城市优质学校的课程资源、教学经验等传递到农村和偏远地区,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其次,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
由于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缩小这些差距,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支持。
政府应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
同时,建立城乡学校之间的帮扶机制,通过结对子、支教、轮岗交流等方式,促进城乡教师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统一办学标准和教学要求,规范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行为,减少校际之间的差距。
再者,保障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利也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
特殊群体包括贫困家庭学生、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等。
对于贫困家庭学生,要完善资助政策体系,确保他们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通过减免学费、提供生活补助、发放助学金等方式,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
健全教育体系,推动教育公平
健全教育体系,推动教育公平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已经成为了每个人不可或缺的部分。
现如今,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而健全的教育体系则是保证教育公平的基础。
然而,当前的教育体系中仍有很多不公平的现象,这影响着学生们的发展,也给未来的社会发展蒙上了阴影。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的基础就是教育均衡的发展,而义务教育则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
因此,我们应该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打破区域、城乡、贫富差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
例如,加强教育投入,改善教育硬件,增加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服务水平等,都是树立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
其次,加强教育品质提高。
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教育品质提高,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学校自主管理的自由度,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推动教育品质的不断提高。
第三,重视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不仅是指技能培训,更是一种职业发展的途径。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加大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增加职业教育的学位授予,培养一批职业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双轨制”并举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第四,鼓励多元化教育。
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多元化教育,让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例如,开设特色课程、选修课程、互联网课程等,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习场景中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此外,我们应该为教育公平提供各种资源和条件,包括学费减免、奖学金、助学贷款等。
最后,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充分、良好的家庭教育。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推动家庭教育的不断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 1986年公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提出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011年所有省(区、市)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我国用25年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责任,切实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在补齐硬件短板的加大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的专项投入力度,确保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同步提高。
二要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
顺应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趋势,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做好城乡学校生源预测、布局规划和学校建设,特别要做好人口导入区的增容、老城区学校规模的紧缩、班容量的控制以及农村学校和城乡结合部学校的改扩建,努力解决校舍、运动场面积不达标问题。
始终把薄弱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弟学校、村小、教学点作为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努力确保区域内中小学生基本享有同等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
三要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根据各省(区、市)实际,落实城乡统一的教育编制标准,统筹综合考虑教师管理、职称聘任、职务晋升、工资待遇、培训培养、交流轮岗、专业建设等方面,推进教师管理制度综合改革,全面实行校长和教师的全员流动制度,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如何做好教育公平政策
如何做好教育公平政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教育不仅是培养人们的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还是提高个人素质和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然而,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难题。
如何做好教育公平政策,以实现教育公平,是当前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
它要求不同区域和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都应该有平等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资金投入,为贫困地区提供办学所需的资金和设备,为贫困生提供教育补助金,降低孩子接受教育的成本。
2.加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城乡教育基础设施,完善城乡教师待遇制度,鼓励优秀教师到乡村任教。
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学前教育的普及,加强学前教育补贴政策,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资助政策,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公平的教育。
二、加强教育质量建设教育公平不仅仅是资源的均衡分配,同样重要的是教育质量的保证。
加强教育质量建设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推动教育实践与实际需求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增强学校办学的责任心,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3.加强教育质量监管,加强教育督导和评估,采用科学、规范和有效的方式来评估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的共享密切相关。
优质的教育资源要想为更多的学生所使用,需要推进教育资源的共享。
共享教育资源的方法有以下几个:1.促进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满足更多群众教育需求。
2.建立教育信息共享平台,使各地教育资源信息能够互通有无,解决信息上的不对称问题。
3.鼓励高水平教育机构和优秀教师向贫困地区和农村倾斜,提升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
四、健全学科和课程体系学科和课程体系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学校教育公平推进方案
学校教育公平推进方案近年来,公平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保障学校教育的公平性不仅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社会稳定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然而,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
面对这一问题,在推进学校教育公平的道路上,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方案呢?一、建立公平教育的理念公平教育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
这需要从教育的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只是追求分数和名次。
其次,教育内容要多元化,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最后,评价体系应该客观公正,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注重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加大投入力度要实现学校教育的公平,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保障。
政府应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经费的占比,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
此外,还应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建立健全教育赞助机制,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优化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公平的关键。
要推进教育公平,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改善教育设施公平教育需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设施条件。
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设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舒适的环境下学习。
此外,要推广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加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
五、推进教育协同发展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
各地应加强协调合作,推进教育的跨区域协同发展。
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使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更加均衡地配置,减少地区之间的差距。
六、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重要环节。
要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培训,提供家长教育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教育部门也应该在学校和社区开展相关的家庭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知。
七、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
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近几年,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入,不断向质量、公平、生态三大方向推进。
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成为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任务。
一、教育均衡发展最终目的是“公平”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所谓教育均衡,就是要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同或者相近的教育机会和质量,避免因地区、家庭条件等原因而导致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的公平。
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教育公平不实现,将使得社会中出现阶层固化,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城市内部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因此,教育均衡发展不仅事关教育的发展,也事关国家的发展。
二、教育均衡发展需综合施策,构建多元化教育机制实现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同时推进多个方面的工作。
除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职业教育、研制教学资源、落实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等举措外,还需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教育选择和机会。
我们可以学习国外经验,构建起多元化的教育机制。
例如,加强实施学校选择制度,让家长能够根据孩子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公办、民办、寄宿学校或者特色学校等教育服务。
又如,发展校外教育,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晚上等时间选择性地参加选修课、培训课、讲座等校外教育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参与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教育均衡发展还需要建立健全公平的财政投入机制。
除了维护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比例,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教育事业投资,同时,还需要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向教育资源不足地区和弱势群体倾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多方合作,共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多方合作共同推动。
具体地说,一是保障师资队伍的质量要求。
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而教师队伍的素质是保障教育公平贯彻执行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准确把握四个关系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自2008年启动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县(市)创建以来,XX市瞄准创建目标,强化关键措施,狠抓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打造师资队伍等11个方面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教育现代化的标准。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准确把握并妥善处理好理念与实践、内涵与外延、均衡与优质、传统与现代等四个方面的关系,才能保证教育现代化创建的方向不发生偏移,确保教育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
一、准确把握理念与实践的关系,坚持理念先行教育理念支配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决定着人们的教育实践,教育理念是否现代化是教育是否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教育培训、外出考察等方法,引导大家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发展教育事业上来,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指导教育现代化实践。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我市各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努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是坚持一切为了学生。
各学校树立了“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将办学方向定位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管理目标着眼于学生的成人成才,教育教学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是坚持为了学生的一切。
广大教师树立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路”的育人理念,通过安全教育周、文化活动月、校园艺术节、小记者采访团等载体,使学生真正做到思想上自强、学习上自主、心理上自信、行动上自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三是坚持为了一切学生。
我们提出“没有.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教不好的学生”的口号,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通过组织万人帮困助学“阳光行动”、设立心理咨询室等途径,关心家庭困难的学生、学习后进的学生,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尊重身体或心理有疾患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2.牢固树立协调和谐的发展观。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着眼于教育的整体发展,致力于教育的和谐发展。
一是促进城乡教育的同步发展。
教育经费投入在逐年提高的基础上,校舍安全工程、教育城域网建设、教育现代化创建的项目资金80%以上投入到农村学校,加快农村学校发展步伐,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大力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的装备水平。
二是实现各层次教育的相互贯通。
我们定期不定期在相邻学段学生之间组织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组织开展联谊探讨活动,努力打破各层次教育之间的壁垒,在学习习惯、生活态度、教学方法等方面,促进各层次教育的良好衔接和相互贯通。
三是促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幼儿教育方面,建立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充分发挥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的资源优势和辐射作用。
义务教育方面,通过课题研讨会、校园开放日、班务经验交流等活动,搭建教育智慧碰撞、教学资源共享的平台。
职业教育方面,加强专业建设,细化实训管理,推进校企合作,启动创“四星”工作,对口单招达线率保持XX第一,毕业生就业率达99.6%。
成人与社会教育方面,以推进社区教育为重点,成功创建2个省级社区教育中心、1个省级社区教育示范乡镇,“两后”毕业生培训率达100%。
3.牢固树立人民满意的宗旨观。
我们坚持教育工作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义务教育一是推进公平教育。
努力打造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请人民评判的理念,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学校招生严格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均衡分班,以及按户籍建立学籍并拨付公用经费的制度。
全面落实国家扶贫助学政策,完善扶贫助学体系,按时足额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和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等资助款项,做到应免尽免、应助尽助,应补尽补、应贷尽贷。
2009年,仅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就达43万元,补助1120人次。
二是发展优质教育。
我们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理念,完善全员教研网络,改革职称评定办法,建立质量监测评估机制,不断提升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基本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
2009年,我市被评为“江苏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市”,XX 中学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0年三项成果在XX省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展评活动中获奖。
三是打造阳光教育。
深入推进“四无”学校创建活动,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招生行为、从教行为和收费行为;制定并实施兼职行风督察员工作制度,明确兼职行风督察员职责,构建一校一员的行风督察工作网络,深入推进教育系统行风建设。
教育信访数量大幅压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二、准确把握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坚持内涵为重内涵是指事物内部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指事物外部属性的拓展。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校规模、校园校舍、仪器设备等教育外延的发展,更加重视师资队伍、教育质量、学校特色等教育内涵的提升。
教育内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深层目标。
1.提升队伍素质。
队伍现代化的标志是从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教育家转变。
我们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强化师德建设。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关于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暂行规定》等文件,、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开展“创建文明行业、加强作风建设”、“学生评教师、创践行规范师德标兵”等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履职尽责教育,大力培育优秀教师群体,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切实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师风得到进一步弘扬。
2009年,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XX 省师德先进个人。
二是实施名师工程。
制定《XX市“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意见》、《XX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评选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举办基本功竞赛、校长培训班、师徒结对等活动,激发追求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营造促进专业成长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提高校长和教师两支队伍的整体素质。
2009年,2名教师被评为XX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4名教师被评为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三是改善培训模式。
坚持“研、管、训、用”四位一体的培训模式,以骨干教师为依托,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参照,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网络联动等途径,逐步健全自主发展机制,形成教学竞赛局面,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全力促进两支队伍整体素质的持续提高。
2.优化教育管理。
我们以《XX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为统领,实施学校规范管理评级和挂牌制度,建立健全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校本化管理制度,促进教育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一是教学管理更加精细。
召开规范办学行为专题会议,制定并实施《建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服务体系的意见》,强化教学过程监测,抓好备、讲、改、辅等教学环节,教学管理逐渐由粗放式向精细式转变,大面积实现了“减负、增效、提质”的目标。
二是安全管理更加有效。
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加强人防、技防、物防设施建设,组织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生增强师构建全覆盖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消防演练等活动,命教育和逃生演习、.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生的自护自救技能。
2009年,15所中小学被评为江苏省平安校园。
三是财务管理更加科学。
组织全系统学校财务大检查,出台《XX市教育系统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执行财务预决算制度,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切实强化经费核算、资产管理、支付审批、民主理财、绩效考评等工作,资金使用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质态得到进一步优化。
3.培育特色学校。
一是打造“一校一品”德育品牌。
组织家庭教育宣讲、中华诗词吟诵、追寻英模足迹、《法律伴我成长》市本教材进校园等德育活动,推出XX 小学、XX初中、XX实验学校、XX高等20多所德育品牌学校,形成“少年军校”“荣辱银行”“刘绍安中队”“京剧展览馆”“每周时事评议”“感动校园十大人物与事件”等组成的“一校一品”工作格局,XX高被评为“全国德育科研名校”,我市被评为XX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
二是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当前课程改革正向纵深推进,有效课堂教学成为普遍追求。
我市中小学在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上也进行了有益探索,大生小学“五自七让”、XX 初中“两学一归纳”、市一高“五讲五不讲”等教学模式已产生了较大影响,收到了较好成效,XX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教导学、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更在全国范围得到深入推广。
三是注重发展学生特长。
深入推进体艺“2+ 1”项目试点,建立首家学校京剧展览馆,承办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意大赛,近10所学校被评为省科技特色学校、省艺术特色学校、省“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学校,我市被评为全国“冬季长跑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制定劳动和社会实践场所评估办法,建立10多个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培育近10所先进典型学校,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和劳动技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准确把握均衡与优质的关系,坚持高位均衡.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讲求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并不是要削峰填谷,以稀释优质教育资源为代价,将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拉平;而是要扬长补短,逐步缩小不应有的过大差距,让强校更强、弱校转强。
2008年,我市被省教育厅表彰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
当前,我市在发扬成功做法、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以更有力的措施努力实现高位均衡的目标,全面提高XX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1.促进师资配备的高位均衡。
一是优先配备农村师资。
坚持新招聘教师优先配齐配强农村学校的政策,新招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08年100%、09年80%安排到农村学校;严格控制农村优质师资向城区学校流通,缓解农村优质师资紧缺的矛盾;针对学校师资队伍的实际,通过调动、补充等办法,逐步实现全市所有学校教师的职称比例、学科比例、骨干教师比例大致相当。
二是实行校长异地任职和教师岗位交流。
2008年起,我市就启动了校长异地任职和教师岗位交流工作,新提拔校长一律实行异地任职,同一乡镇内教师分批实行异校任教。
2010年,我市人事、教育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中小学教师调配工作的意见》,校长异地任职和教师岗位交流向深度推进,范围扩大到所有校长和教师,单向支教过渡为双向交流、指定支教转变为定期轮岗,逐步实现城乡师资的一体化。
三是扩大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