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与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
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3.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
通过读图、绘图,使学生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问题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1:用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诗,让学生说出这首诗中反映的天气情况怎样。依据气温的上下变化,冬季的降水是一种什么形式?除此之外,降
水还包含哪种形式?导入2:用一段视频材料“降雨、降雪、降冰雹〞,依次展示几种天气现象。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种降水的形式,以便学生观察得出降水的概念。
讲授新课〔活动探究,归纳提升〕一、降水的变化活动探究,小组合作活动一:降水量的测量我们了解了降水的形式,那么如何测定降水量的多少呢?我们又用哪种容器来测量?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降水量测定的工具〞图,商量以下问题。〔1〕图中所示的测量降水的工具由哪两种容器构成?〔2〕某时段的降水量如右图所示,读出测量结果。学生看图商量后,发表意见,最后老师总结:测量降水量的根本仪器是雨量器和量杯。降水量的测量单位是毫米〔mm〕。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根据生活体验描述降水的几种形式;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掌握世界
降水的分布规律。3.能够具备通过合作或引导得出某个结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降水的空间分布。
教学难点:掌握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方法。
教学
辅助
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一、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图
等降水量线是把降水量相等的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
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通常用等降
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注重新旧
知识的联
系和迁
移。
二、合作探究:读图并分析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教师提示:由于都属于等值线,让学生自己类比等高线、等
温线图的概念,可加深对等降水量线的理解。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活动:根据课本上的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小组合作完成下
列学习任务。
通过
小组学习,
能够学会
合作,交
往,不断促
进自我发
展的基本
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
区的降水大约在多少毫米以下?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的降水有什么
差异?
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学生讨论,教师带着分析:
①赤道地区年降水量大概在1 000毫米以上,有些地区
超过2 000毫米。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下。
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1000毫米
以上。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在200毫米以下。
③在中纬度地区,内陆降水少于沿海地区,体现了降水
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变化特点。
观看视频: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3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3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
计
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3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
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知道常见的降水形式、降水的不同等级。能够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过程与与方法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感知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的影响,从而把握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是自然地理中关于气候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象和问题,并利用所学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学生学习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知道了什么是气温、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气温在空间上的变化等知识及学法对这节课的学习有所帮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降水量的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简单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分布规律。
难点:绘图和读图【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上一节课中,学习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从什么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气温、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气温在空间上的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气温这一节课的内容。那么我们以类似的思路来学习“降水变化与分布”这一节的内容。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二、学前热身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0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以此为依据,能够分析描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2、根据世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特点。
【重点】
1、降水与降雨概念的区别;
2、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的分析与描述,以及降水类型的区别;
3、世界降水量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归纳。
【难点】
1、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的分析与描述,以及降水类型的区别;
2、世界降水量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归纳
02第一课时——降水的变化
【课时内容】降水的变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发现天气预报在播报气温的同时,还会播报各个地区的阴晴雨雪的状况。我们日常出行也得关注今日有没有降水,以便携带雨具。那什么是降水?降水就是降雨吗?我们就开始本节课降水的变化的学习。
一、降水的定义和观测
1、提问:降水是什么?是否等于降雨?展示降水的几种类型,包括雨、雪、冰雹等,并强调降雨是降水的主要类型。
2、简单介绍降雨的等级,降水量的测量仪器与方法,以及降水量类型,分为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其中年降水量,指的是多年平均降水量。
(承转:既然我们时刻关注到降水情况,那么一个地区每天、每月和每年的降水量是一样的吗?)
二、降水的变化
1、展示某地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和历年全国年降水量柱状图,直观得出同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存在着季节和年际变化。
2、展示AB两地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提问:AB两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何不同?引导学生观察,可得出A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均匀,而B地降水量季节差异大。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说出降水的主要形式;知道降雨的等级及其划分依据。
2.通过雨量器的使用,知道降水数据的获取途径和方法;能够运用降水资料规范地绘制出降水柱状图。
3.运用降水量统计数据或降水量柱状图,使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说出某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教学重点】
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归纳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教学难点】
使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说出某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教学方法】
探究法、图表分析法、问题教学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雨量器、学生用降水量绘制资料等。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有什么分布规律呢?让我们下一节课继续探讨降水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回顾总结这一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我们首先了解了降水的基本概念;降水量的测量:仪器以及单位;降水的季节变化,柱状图的绘制以及柱状图的判读等。方的降水的季节
变化特点。
设置悬念,激发学
生求知欲。
课堂小结
古人用美好的诗词帮我们记录了大自然各种美妙的现象,而科学的知识可以给予我们一双解读自然的眼睛。地理学就是在人和自然间谱写美妙诗歌的学科,读懂地理数据,让我们智慧,用好地理规律,让我们通达。愿每一位走出地理课堂的小达人们,都能用所学更好地生活。
作业
布置
完成本课随堂练习。
板书
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以及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课出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题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第三节,本节教材讲述天气和气候的要素之一——降水,主要讲了降水与生活、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降水的空间分布三个方面的内容。本节教材与上一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起,是对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知识的自然延申,更是作为理解第四节“世界气候”有关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
我确定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降水及其主要形式,运用生活实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手实践,使用降水资料,制作降水量柱状图,并能够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学习身边的地理。
2、大自然是有规律的,我们应该研究大自然的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根据教材内容,我重新编排了教学内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学生对于降水的变化只有感性的认识,而缺乏理性的认识,因此教会学生正确认识降水的变化是本节课的重点。
初一学生不仅认知水平低,而且对于数据与图像之间的转化,缺少—种图文转化能力和从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把降水柱状图阅读和绘制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本节主
要介绍了降水的形成、降水的类型、降水的分布规律以及降水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降水的本质,掌握降水的变化规律,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降水这一概念,学生可能
已经有所了解,但降水的形成、降水的类型、降水的分布规律以及降水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等内容可能还比较模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图片、视频、案例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降水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降水的形成过程,掌握降水的类型和分布
规律,了解降水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
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增强学生的环
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降水的形成过程,降水的类型和分布规律,降水对生活和
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降水的形成过程,降水的分布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生动形
象地展示降水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降水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降水的形成和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5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5
一. 教材分析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是本册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主要介绍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形成、降水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降水的因素。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降水的相关知识,提高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降水的相关知
识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降水的概念,掌握降水的形成过程,了解
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降水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降水对生活和环境的重要性,增强
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降水的形成过程、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降水的因素。
2.教学难点:降水的形成过程、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降水的因素的理
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
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
示降水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降水现象,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降水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降水的形成过程、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降水的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各地区降水的分布,更好地利用降水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
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3.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读围观察讨论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相关课件雨量器量杯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处的地区在地球上属于高纬度,还是低纬度地区?一年之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生:略。
师: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同学们鼓掌,烘托课堂的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
讲授新课:(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大气降水有哪些形式?
生:降水、降雪、冰雹等。
师: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降水,总之在大气中一定要含有水汽。那么大气中的水汽是从哪儿来呢?(想一想,可以同桌讨论一下)师:同学们知道湿衣服晾在室外,过一段时间就干了,那么衣服中的水分到哪去了呢?(蒸气后变成了水汽发进入大气中)海洋、河流、湖泊以及土壤和植物等在太阳照射下,蒸发或蒸腾的水汽,进入到大气中,这就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七年级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
第3课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星球地图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本章内容从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现象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关注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教材从设计上更注重从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进行选材,从培养学生兴趣角度选材,本章内容既是今后分区地理学习的基础,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树立地理就在我们身边的思想,体现地理学科的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降水,主要讲了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两个方面内容。本节教材与第二节教材一起,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延伸,更是理解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降水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在,因此概念的学习并不是难点,学生会很容易接受。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对录像、动画、图片等资料信息很感兴趣,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因此我在设计降水概念、主要形式、测量等内容时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在学生完成简单的信息查找之后,教师进一步借助多媒体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降水形式的图片,降水形成过程的视频片断,材料阅读等内容,目的是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享受,进而加深这些现象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及学生的兴趣的调动。另外通过课堂问题的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通过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绘制,培养学生类比思想,综合学习能力等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探究世界各地降水的分布规律,这部分知识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6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6
一. 教材分析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的内容。这一节主要讲
述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形成、降水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降水量的因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降水的相关知识,掌握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规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天气和气候的基本知识,对降水有一定的
了解。但学生对降水量的测量、降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需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降水的概念、形成过程、分布规律及影响降水量的
因素;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
的能力;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增强学生
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降水的形成过程、降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降水量的测量、降水分布规律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
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直观展示降水现象,帮
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降水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降水知识,
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测定、降水量柱状图、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又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本节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1)知识目标:
1.知道降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知道降水量的测量仪器和表示单位。
2.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
3.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本节确立如下:
教学重点:1、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
2、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根据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必须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正确的教学方法能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课将采用“学生观察为主、教师启发为辅,以问题为情境,教师辅导”的教学方法。为了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课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教学设计)
导入
中国"雨城"——雅安
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概念
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注意: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概念辨析
雾和霜属不属于降水?
雾霜
注意:注意区别,这些不属于降水。
2.降水的形成
通过视频感知《降水的形成》
3.降雨的等级
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
等级。
思考:
雪都没过膝盖了,可电视里面说降水量只有7毫米,不会是报错了吧?
4.降水的测量
观看视频
(1)图中所示的测量降水的工具由哪两种容器构成?
(2)在读降水量数值时,应注意哪些观察规范?
学生结合视频和图片发表意见。
教师总结: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雨量器和量筒。降水量的测量单位是毫米。观察时,视线要与刻度值齐平。
5.降水的变化
①降水的季节变化
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
状图表示。
②降水的年际变化
6.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200毫米,以25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教师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总结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要
领:绘轴,标数要规范;选点,绘柱是关键;最后写上图名。
7.阅读降水量柱状图
①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则称降水多(多雨);
②月降水量低于50毫米,则称降水少(少雨);
③月降水量在50~100毫米间,称为湿润。
8.阅读降水量柱状图
(1)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绘制降水量柱状图。通过参与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活动,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2、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自主学习方法、探究合作法的综合运用。
1、钟祥市的降水集中在()
A.春季
B.冬季
C.夏季 D .秋季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降水的是()
A.降雨
B.冰雹
C.降雪
D.沙尘暴
3、一般用()来表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A.降水量柱状图
B.降水量折线图
C.降水量扇形图
D.降水量波线图
4、通常用()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A.等高线图
B.等深线图
C.等降水量图
D.等温线图
5、世界的“雨极”是在()
A.乞拉朋齐
B.北京
C.伦敦
D.章丘
6、赤道地区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
A.100毫米
B.2000毫米
C.300毫米
D.400毫米
7、世界“干极”是指()
A 撒哈拉沙漠
B 乞拉朋齐
C 阿塔卡马沙漠
D 吐鲁番盆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山地迎风坡降水少
B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
C 山地背风坡降水多
D 两极地区降水多
8、世界上降水稀少的地区有()
A 赤道地区
B 温带沿海地区
C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
D 两极地区
9、北京的年降水量是644毫米,是指北京()
A 当年的降水量
B 某一年的年降水量
C 各年的年降水量都是644毫米
D 多年的年平均降水量
10、“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
()
A 日常生活
B 交通运输
C 工业生产
D 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