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防粘连方法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

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

g o p I, 4p t n s n u e t dcl ht sna dpa e D mp s dg o p I ;t e a i t r iie ru 6 ai t if sdwi Me i i a l dI c e h aC o n c U o o e ru I h np t ns e weed d d v it ru a I tec u s f i a e o ey a ) n r u 工b I tec u s f i s> o ey r . e e n og o p I , I h re s s ≤ n e r a dg o p a( o od e ,1b(h o re s e n e ) Th — od e a a r
c r ia e e to f i ta t r e a h so s M eh d Cl ia a a o 2 a in s wih s v r n r u e i e a h — e v c lr s c in o n r u e i d e i n . n to s i c l d t f 1 2 p te t t e e e i ta t r d e n n so s wh n e we tt a s e ia e e to u i g No e e 0 4 t y 2 0 n g n c l g c e d s o y c n e f in o u d r n r n c r c lr s c in d rn v mb r 2 0 o Ma 0 7 i y e o o i n o c p e t ro v t e t i fi a e o p t lo h n h u Un v r i r t d e e r s e t ey Pa in s we e dv d d it wo h h r afl t d h s ia fZ e g Z o i e st we e su id r t o p c i l. d i y v t t r i i e n o t e g o p c o d n o t e d fe e t t e a y meh d . 5 a i t o we e p a e t UD o t p r to r n r u sa c r i t h ifr n h r p t o s 8 p t n s wh r lc d wi I g e h p so e a in we e i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防粘连方法的临床分析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防粘连方法的临床分析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防粘连方法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防粘连方法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

方法以来我院接受宫腔粘连分离术的90例患者(2010年10月~2016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90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术后防粘连使用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8例患者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A组),42例患者术后宫内节育器+放置球囊支架(B组),两组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均随访3个月,研究对比两组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宫腔恢复情况及月经情况。

结果B组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A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再粘连率为11.90%,显著低于A组(37.50%),(P<0.05);B 组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月经好转率为85.71%,显著高于A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采取球囊支架预防再粘连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wo methods of anti adhesion after intrauterine adhesions,an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Methods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trauterine adhesions separ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0 to Octo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Clinical data of 90 cases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postoperative adhesion.48 patients were placed intrauterine device (A group),and 42 cases were placed with intrauterine device+implantation of balloon stent (B group).All the patients with intrauterine adhesion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intrauterine adhesions separation,recovery of the uterine cavity and menstruation of the tow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B group was 92.86%,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 group (75.00%)(P<0.05).The adhesion rate of B group was 11.9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 group (37.50%)(P<0.05).The intrauterine adhesions separation rate of menstruation of B group was 85.71%,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 group (62.50%),(P<0.05). Conclusion It i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on the patients with intrauterine adhesions after balloon angioplasty.[Key words]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Anti-stiction;Intrauterine device;Balloon stent;Effect宮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属于临床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临床上又将其称为Asherman综合征[1],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周期性腹痛、闭经或月经量减少、不孕、妊娠异常(如早产、流产、死胎、胎盘前置、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及妊娠后胎儿生长受限等,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尤其是严重影响了育龄妇女的生育健康,对患者的家庭和谐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宫腔粘连患者实施及时有效治疗十分重要[2]。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措施及疗效分析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措施及疗效分析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1 . 手 术 时 间 选 择 在 月 经 干净 后 3~7 .2 3 d宫 内膜 增生 早 期 。
2 结果
见 表 1 。
1. . 3术前准备 常规术前检查排 除全身性疾病 。进行宫 颈液 基 3 细胞学检查, 排除宫颈癌患者。 治疗有阴道炎、 生殖道支原体、 衣原体感
[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后宫腔再粘连 的预 防措施 。方法 对 宫腔镜确诊 的 3 7例 中、 重度官腔粘连患者行官 腔镜 下粘连分离 术 ,0 9年 5月 以前的 2 20 3例患者 术后采用 I D治疗 ;0 9年 5月以后 的 1 患者术后 采用人工 周期 U 20 4例 +U +宫腔 内注入透 明质酸钠 +官腔 内放置水囊 的综合方法治疗 。 结果 I D和综合方法预 防官腔膜性粘连再次粘连疗 ID U 效 比 I D较好 ( <00 ) U P . 。结论 综合方法对肌性粘连及结缔组织性粘连再次粘连效果 明显优于 I D疗法 。 5 U [ 关键词】I D; U 官腔镜检 ; 粘连分离术 ; 内置水囊
自 20 0 7年 以来 运 用 宫 腔 镜 治 疗 3 7例 因 各 种 原 因 导 致 的 中 、 重
的官腔粘连。负责监护的 B超医生将 扫描切面不断变换 以防止 术中出现穿孔 。用 电切环或针状电极 电切致密粘连带 中间, 分离 粘连后 , 根据粘 连的部位 , 将不 同类 型 的节育 环置入官腔 , 宫壁 贴近处应注意避免 电辐射以保护原有 的子宫 内膜 ,之后注入透 明质酸钠等生物防粘连剂。
13 术 后 处 理 宫 腔 内放 置 气 囊 导 尿 管 , 水 4~ m , 迫 止 .. 5 注 7 L压
度官腔粘连 , 中 l 其 4例术后采用人工周期 +U +官腔 内注入透 ID 明质酸钠 +宫腔 内放置水囊 的综合方法治疗 ,3例术后 采用宫 2 内放置 I D, U 并将其疗效进行对 比, 报道如下 。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

pam n o yacl ya dO s tc t C H si l rt etfG neo g n be i eT M o t o tr sh pao f
Ct,a g4 5 0 , h a i K n 0 0 C i ) y 7 n
Abt c: jcieT o pr h f to w ni dein m tosfrit uei d ei sa e hs r cpcspr- sr tObet ocm a tee e ftoat —ahs e d o n atr e ahs n f r yt o o i eaa a v e c o h p ndhdas n cn ie ne( r o ,a a i i at f r c P<00 ) Co c s n T m l it ue n d ei s yt oep eaa o hmbr l ogu gf i d e . 5 . nl i e pe nr t eah s n s rsoysprtnc a e a uo a r i o h e i P・
例, 再粘连1 例 , 5 再粘连率 5.7 , 35%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经统计学处理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00 ) P< .5 。结论 : 宫腔粘连
官腔镜 分离后宫腔 内放置节育环加术后周期性应用戊 酸雌二醇可有效预再粘连 , 提高月经改善率。 [ 关键词] 官腔粘连 ; 官腔镜 ; 戊酸雌二醇
me sr ai n i rv me t n p e a c st ain ftr p rt n,a n tu t mp o e n a d r g n y i t a e o e ai o n u o o mo t lt r y tr s o i i t ue n a h s n wee b nh a e ,h s o c p c nr tr e d e i s e a i o r o -

Ⅲ度及以上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

Ⅲ度及以上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

【 中图分类号】734 R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64 42 (000 — 08 0 17 - 00 21)5 05 — 3
di1.9 9 ji n 17 4 2 .0 00 .1 o:03 6 /. s .6 4— 0 0 2 1 .50 8 s
Th o p rs n o wo m e ho si r v n i g r c r e ta h so e c m a io ft t d n p e e t e u r n d e i n n
通 讯 作 者 : — i:45 6 3 @ q .o Ema 7 17 39 qcm l
【 摘
要 】 目的
比较宫腔镜 下分 离宫腔 粘连后 两种抗粘连 方法 的疗效。方法
4 例 官腔 镜 下宫腔 3
I 度 及 以上 粘 连 分 离术后 患者 , I I 随机 分为 宫 内 节 育 器(n atr ecn aet e ei , U 组 (2例 ) 几 丁 it ue n ot cpv v e I D) 2 r i r i d c 和
C e g u S c u n,6 0 8 hn d i a h 10 1
【 bt c】 O j t e o t yh eetfw e os n r etgeu etde o t as rcl A s at r b cv T u e fcoto t d o e nn cr n ahs n frr c v a ei s d t m h p v i r r i ae tn e i
s e a h n i n w ih w s4 . 1 i UD o p wa lo mu h h g e a h t n c i s n g o p w ih Wa . 6 u d e so h c a 0 9 % n I r g u sas c i h r h n t a ht a r u h c s 4 7 % t i o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次粘连预防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次粘连预防

26( 38. 7)
5( 7. 5)
3( 4. 5)
2( 3. 0)
C组
30( 44. 8)
28( 41. 8)
5( 7. 5)
2( 3. 0)
2( 3. 0)
组别
宫腔粘连程度 /例( 百分率 /% )
轻度
中度
中度
宫腔操作次数 /例( 百分率 /% )
1次
2次
≥3 次
A组
2( 3. 0)
25( 37. 3)
1( 1. 5) 2( 3. 0) 1( 1. 5)
1( 1. 5) 2( 3. 0) 2( 3. 0)
组别
闭经
主要临床症状 /例( 百分率 /% )
月经量减少
月经不规律
周期性下腹痛
不孕
A组
32( 47. 8)
26( 38. 7)
4( 6. 0)
1( 1. 5)
4( 6. 0)
B组
33( 49. 3)
Clinical analysis of prevention of re-adhesion after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 WANG Min,WANG Dan-feng,ZHAO Fu-ji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prevention of re-adhesion after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201 cases which diagnosed intrauterine adhesions( IUA) were collected in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ne 2010 to June 2015. After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 TCRA)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67 cases were in each group,Group A installed Foley balloon catheter and chitosan,Group B installed Foley balloon catheter,Group C installed chitosan. Artificial cycle was administered after surgery. The situation of intrauterine cavity,menstrual improvement,pregnancy,and endometrial thickness were observed after the operation. Results In terms of uterine cavity shape,the postoperative cure rate and effective rate in patients of Group A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 and Group C,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 05 ) . In terms of menstrual recovery,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Group A ( 90. 3% )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 72. 4% ) and Group C( 76. 3% )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 05) . In terms of postoperative pregnancy,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regnant rate among Group A,B and C. The endometrial thickness of preoperative,postoperative 3 months and 6 months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 01)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endometrial thickness between groups of the same period( P > 0. 05) .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Foley balloon catheter and chitosan after TCRA is a better method to prevent re-adhesion than the single use of balloon catheter or chitosan,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Intrauterine adhesion; Foley balloon cathete; Chitosan;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宫腔粘连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如手术、感染等引起,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殖健康。

目前,治疗宫腔粘连的主要方法是手术。

手术治疗后,有时会发生再次粘连,严重影响妇女的受孕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

一、充水球囊充水球囊是一种常用的宫腔注水术工具,其主要作用是扩大宫腔,减轻手术创伤,预防宫腔粘连。

充水球囊是由软质、可塑的材料制成,可以根据需要充气或充液体。

使用充水球囊进行宫腔注水术时,将充水球囊插入宫腔内,然后通过充气或充液体使其扩大宫腔。

宫腔粘连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如手术、感染等引起。

虽然手术可以有效地治疗宫腔粘连,但是手术本身也会对宫腔粘连的治疗产生影响。

手术治疗中,由于宫腔粘连的紧密牵连,有时需要割断宫腔粘连组织来进行手术。

但是,过度割断和损伤组织会导致再次粘连。

此外,手术创伤和组织炎症也会刺激新的粘连组织的形成。

1. 根据手术情况选择注水量。

手术前需要评估宫腔大小和粘连程度,根据宫腔大小和病变部位选择适当的充水球囊,注水量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2. 选择合适的充水球囊。

充水球囊的大小应该适中,过大的充水球囊会增加宫腔内压力,对宫腔内器官造成不必要的压迫,过小的充水球囊则无法完全打开宫腔。

3. 注水球囊的时候应注意力度。

注水球囊要慢慢填充宫腔,一次只充入一定量,防止充水过量引起宫腔破裂。

4. 注意观察宫腔内情况。

注水球囊后,要密切关注宫腔内情况,防止球囊与宫内跑偏。

5. 扩张时间掌握到位。

充水球囊扩张时间应该适当,不能过早地拆除充水球囊,也不能过度延长充水时间。

6. 定期检查。

手术后应定期检查宫腔情况,对有可能产生再次粘连的病人及时进行处理。

四、总结通过以上的临床应用,充水球囊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和验证。

粘连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预防再次粘连,从手术操作、充水球囊的选择、充水量、充水球囊的使用到扩张时间、定期检查都要严格把控。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防粘连方法探讨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防粘连方法探讨

[ 2 】 阳历 . 肝切除在肝 内胆管结石 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 中国医药指 法进行治疗 , 手术操作相对简单 。左肝外 叶切除方法尤其适用于 南 , 2 0 1 1 , 9 ( 1 3 ) : 9 7 — 9 8 . 局限于左外叶结石 的治疗 , 术后结石残 留率低 , 效果更佳 ; 而对于 I 3 3夏子泳 】 , 潘修勇 , 郭居 . 不 同范 围肝切除术治疗肝 内胆管结石的 不局限于左外叶的结石 , 尤其是合并有左肝 内叶甚至右肝后叶结
连 复发及缓 解临床症状 , 值得 临床 推广 。
【 关键词 】 官腔粘连 ; 官腔粘连分离术; 宫内节 育器; 酸雌二醇
两组 患者平均年龄及疾病构成 宫腔 粘 连 ( I U A)由宫 腔损 伤 引起 , 9 0 % 以上 继 发 于刮 宫 表 1:
术 【 l 】 , 主要表现 为月经改变 、 周期 性下腹痛 及继发不 孕等 , 随着
富腔粘连分离术后 防粘连方法探讨
文悦 丹
( 鞍 山市 中心 医院妇产科 , 辽 宁鞍 山 1 1 4 0 0 0 )
【 摘要 】 目的 探讨宫腔粘连手术后 , 预 防再次粘 连的有效方法。方法 6 O 例 宫腔粘 连患者分别采用不 同术后 防粘 连方法, 观察术 后宫腔粘连恢
复情况 。结果 6 O 例 宫腔粘连患 者, 均顺利完成 宫腔镜下粘 连分离术 , 随机分为 2 组, 对 照组 2 8 例采用 放置宫 内节 育器 ( I U D ) , 治疗组 3 2 例采用 I U D+戊 酸雌二醇 , 3 个月后 随访 宫腔粘 连恢复情况 。治疗 组再粘连 1 O 例( 3 1 %) , 月经量 减少 2 5 例, 术后改善 1 5 例( 6 0 %) : 对 照组再 次粘连 1 5 例( 5 3 . 5 %) , 月经量减 少 2 1 例, 术后改善 8 例( 3 8 %) , 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宫腔粘连分离术 后结 合 I U D并戊酸雌二醇 可以有 效的预防粘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
宫腔粘连是指子宫内膜或其它子宫壁组织间的黏连,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

宫腔粘连常常由于宫腔手术、感染、堕胎等原因引起,严重影响女性生育功能。

为了预防宫腔粘连的再发生,许多临床医生已经开始应用充水球囊术来预防术后再粘连。

本文将对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充水球囊术是一种采用充水球囊来保持子宫壁与子宫内膜之间的间隙,防止二者直接黏连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宫腔术后再粘连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本次临床分析中,我们选取了100例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充水球囊预防再粘连的患者进行观察和统计。

观察结果显示,在100例患者中,应用充水球囊预防再粘连的成功率达到93%。

只有7%的患者出现了轻度再粘连的情况。

这说明充水球囊术在预防宫腔术后再粘连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观察还发现,在应用充水球囊的患者中,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恢复速度较快。

进一步分析显示,充水球囊术对于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不适症状的改善具有显著的影响。

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应用充水球囊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顺利。

这主要是因为通过充水球囊的应用可以使子宫内膜与子宫壁分开,减少了手术操作难度和对子宫组织的创伤,从而减少了术后的炎症反应和疼痛感。

充水球囊的性状使其能够适应各种形态的子宫,适用范围更广。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临床观察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临床观察
p r o g y n o v a ,w h e r e a s t h o s e i n s t u d y g r o u p wa s p l a c e d w i t h F o l e y c a t h e t e r ir f s t l y a n d t h e n t o o k t h e I UD a n d p r o g y n o v a 5 d a y s l a t e r .3
文献标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0 3 6 9 ( 2 0 1 4 ) 0 1 — 0 0 4 5 — 0 2
Cl i n i c a l o b s e r v a t i o n o f r e — — a d h e s i O i l p r e v e n i t o n a f t e r i n t r a u t e r i n e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e x p l o r e a n e f f e c t i v e w a y t o p r e v e n t r e — a d h e s i o n a f t e r i n t r a u t e i r n e a d h e s i o n s e p a r a t i o n s u r g e r y
mo n t h s ft a e r t h e s u r g e r y ,t he u t e in r e c a v i t y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t h e t wo g r o u p s w e r e o b s e r v e d t h r o u g h a h y s t e r o s c o p e . Re s u l t s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o f t h e t o t a l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o f t h e r e - a d h e s i o n p r e v e n t i o n a f t e r t h e l AS S b e t we e n s t u d y ro g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ro g u p h a d n o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i g n i f i -

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辅助治疗方法的效果分析

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辅助治疗方法的效果分析

i n t r a u t e r i n e a d h e s i o n s C H E N Y u a n . y u a n ,ME N G Y u e - j i n ,GU Xi a o . 1 i ,WA N G R u . h a .T h e S e c o n d A f il f i a t e d
d a t a o f 9 3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s e v e r e i n t r a u t e in r e a d h e s i o n s wh o u n d e r w e n t t r a n s c e r v i c a l r e s e c t i o n d u r i n g J a n 2 0 1 0 t o Ma r
Ho s p i t a l o f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1 4,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0 b j e c t i v e T o a s s e s s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F o l e y c a t h e t e r — p l a c e d a n d I U D — p l a c e d m e t h o d s o n
实用 医学杂 志 2 0 1 3 年第 2 9 卷第 1 4 期
重 度 宫 腔粘 连分 离术 后 两 种 辅 助 治 疗 方 法 的效 果 分 析
陈媛媛 孟跃进 顾 晓荔 王 茹娜
摘要 目的 : 评估 重度 宫腔粘 连分 离术后 宫腔放 置 F o l e y尿 管和宫 内节育 器两种 方法对预 防 宫腔再粘 连 的疗效 。 方法: 回顾 性分析 2 0 1 0年 1月至 2 0 1 2年 3月间郑 州大学第二 附属 医院 9 3例 宫腔镜 重度 宫腔 粘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一、充水球囊的作用机制充水球囊是一种利用液体填充膨胀的装置,用于防止组织间的粘连。

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展开宫腔:充水球囊置入宫腔后,通过填充液体使得球囊膨胀,能够有效地撑开宫腔,防止宫腔粘连。

2. 分隔粘连组织:充水球囊的质地柔软,可以适应宫腔内的形态,并且通过填充液体的膨胀,能够有效地分隔粘连的组织,防止再次粘连的发生。

3. 刺激愈合:充水球囊的填充液体能够刺激宫腔内的组织,促进愈合,减少再次粘连的发生。

三、充水球囊预防再次粘连的注意事项在临床应用充水球囊预防再次粘连时,也需要一些注意事项:1. 术后观察:置入充水球囊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如宫腔内液体排出的情况、球囊的膨胀程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加强护理,避免感染、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

3. 术后随访:术后进行定期的随访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再次粘连的情况。

四、充水球囊预防再次粘连的局限性与展望尽管充水球囊在预防再次粘连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技术要求高:充水球囊的置入需要一定的技术要求,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并发症。

2. 长期效果有待观察:目前对于充水球囊长期预防再次粘连的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3. 成本较高:相比传统的手术方法,采用充水球囊预防再次粘连的成本较高。

在未来,充水球囊预防再次粘连的临床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结合临床实际,不断优化充水球囊的设计与材料,提高其预防再次粘连的效果,并不断完善术后的护理与随访,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宫腔粘连术后防止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比较

宫腔粘连术后防止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比较
【 摘要 】 目的 探究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防止再粘连 方法在 临床 治疗过程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 0 1 4 年1 月~2 0 1 6 年1 月 就诊并 治疗的 4 6 例
宫腔粘连患者 。依据随机平均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与对 照组 , 每组 2 3 例 。对 照组患者 给予 宫内节 育器 ( I n t r a u t e r i n e D e v i c e , I U D) 治疗方式; 观察组患 者给予球囊 , 放置 3 d 后更换 为 I U D的治疗方式 。两组都放置几丁糖 , 且术后均 口服戊 酸雌二 醇片, 比较 3 个 月后子宫 内膜厚度 , 月经 量, 宫腔镜检 查情况 。结果 术后 3 个月观察组 患者平均子宫 内膜厚度均 明显大于对 照组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 观察组患者宫腔形态恢 复正 常率及 月 经恢复正常率均 明显高于对照组 , 再粘连率 明显低 于对 照组 ,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采 用球囊加宫 内节 育器 方
J ou r na l o f Chi n a Pr e s c r i p t i o n Dr ug Vo1 . 1 4 No. 1 2

临床研究 ・ 1 5 9
宫腔粘连术后防止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比较
孙 芳 , 王 晓红
( 1 徐 州市中心 医院生殖 医学 中心 , 江苏徐 州 2 2 1 0 0 9 ; 2徐 州 1 市 中医院 , 江苏徐 州 2 2 1 0 0 0 )
肾功能不全 患儿 由于身体机能 的特点会对众 多的抗 生素药
且药物进入患儿机体后不 易排出 , 对 患儿 的身 料采用 ( 均数 ± 标准差) 表示 , 采用 t 检 验, 计数资料采用检验 , 物产生过敏反应 , 体造成0 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染治疗 时主要选 择第 3代头孢 菌素进行 抗菌治疗 , 这类 药物不 2结 果

两种不同方法预防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分析

两种不同方法预防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分析

MMI MONTHLY Vol28No.4Apr.2019—890—两种不同方法预防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分析河南省驻马店市妇幼保健院宫腔镜室梁娜,肖俊亭,刘朝霞!摘要】目的:分析两种不同方法预防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治疗的宫腔粘连(IUA)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54例。

入选者均接受宫腔镜粘连分离术治疗,对照组术后接受宫内节育器(IUD)、戊酸雌二醇、孕激素治疗,观察组术后则强化宫腔镜复查,并采取透明质酸钠、戊酸雌二醇、孕激素治疗。

观察两组月经改善效果、粘连分离次数及妊娠率等。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粘连分离1次占比较多,粘连分离#2次占比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月经改善率、妊娠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强化宫腔镜复查,并采取透明质酸钠、孕激素、戊酸雌二醇治疗预防再粘连效果良好,利于改善月经情况,提升妊娠率。

关键词: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再粘连;宫内节育器;戊酸雌二醇;孕激素;透明质酸钠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多由手术、电灼、刮宫等损伤子宫内膜所致,对女性月经周期、生育能力影响较大[1]o近年来宫腔镜粘连分离术为IUA治疗中有效方法,利于恢复宫腔正常形态,但其在子宫黏膜损伤修复中效果一般,同时由于黏膜损伤、岀血等原因极易诱发宫腔再粘连,造成继发性闭经,损伤女性身心健康,为此采取何种方法以提升子宫内膜修复效果并可预防再粘连的发生已成为临床研究学者关注的焦点-2T$鉴于此,本研究将分析两种不同方法预防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6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治疗的IUA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54例。

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解术后两种防粘连方法效果比较

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解术后两种防粘连方法效果比较
海南医学 2 0 1 5 年4 月第2 6 卷第8 期
Ha i n a n Me d J , Ap r . 2 0 1 5 , Vo 1 . 2 6 , N o . 8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6 3 5 0 . 2 0 1 5 . 0 8 . 0 4 3 2
( 即F o l e y 导 尿管) 5 d , 后换置宫 内节育器方法 ; B组 3 2 例, 年龄平均 3 O 岁, 采用术后直接放置宫 内节育器 方 法 。两 组患者 平 均年 龄 比较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P > O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1 . 2 手 术 方法 所 有 患者 均 完 善各 项 术前 检 查 和化验 , 严 格掌 握手 术指 征 , 排 除手术 禁 忌证 , 手 术 时 间均安排 在月经 干净后 3 ~ 5 d( 无 性生 活) 。术 前 1 h 给 予 阴道 放置 米索前 列 醇 片 4 0 0 g 以软化 和扩 张宫 颈 , 选用 腰 硬 联 合 麻 醉 , 取 膀胱 截 石 位 , 常 规 碘伏 消毒 外 阴 阴道 , 在 B超 监 护下 探 宫 腔 方 向和深 度 , 再 用 扩 宫 棒 逐号扩 张至 1 0号 , 膨宫 压力选 择 l 1 O ~ 1 2 0 mmHg ( 1 mmHg = 0 . 1 3 3 k P a ) , 均 采 用 环状 或 针状 电极 电切 粘 连处 , 分离 后 均见宫 腔 内形态 、 大小基 本 正常 , 双 侧输 卵管 开 口清 晰 。术毕 A组 为 先放 置充 水 球囊 ( 球 囊 内 l 资料 与方 法 注水 4 n 1 1 ) , 即F o l e y导 尿管 , 5 d 后换 置宫 内节 育 器 ; B 1 . 1 一般 资料 选 取 2 0 0 9 年 1 月至 2 0 1 2年 1 2 组 为术后 直接放置 宫 内节 育器 。所有患者 常规术 后给 月 在南 通 市 妇幼 保健 院妇科 收治 的 重度 粘 连 患者 6 2 予 预 防性 抗 感染 治疗 3 d , 采 用 雌 孕激 素 人工 周 期 ( 戊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临床研究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临床研究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临床研究目的:分析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再次粘连的防治措施和效果。

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中,抽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三个组别,每组20例。

三组患者术后分别采用节育环、药物、联合疗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再次粘连情况。

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0%,高于节育环组(40.0%)和药物组(60.0%),且联合组和节育组差异明显;联合组术后再次粘连率最低,在轻度粘连、中度粘连上和其它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宫腔粘连患者而言,术后在宫腔放置节育环,同时联合药物治疗,能够降低再次粘连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防治措施;效果宫腔粘连是子宫内膜破坏引起的,发生原因较多,其中和妊娠相关占到90%以上,常见的例如人工流产术或刮宫术后[1]。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粘连分离术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术后如何预防再次粘连成为一大难题。

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了三种防治方法,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就诊的宫腔粘连患者60例,纳入时间段为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

患者症状表现为闭经、月经量减少、不孕、反复流产等,经宫腔镜检查后确诊,没有雌激素使用禁忌症。

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三个组别,每组20例。

在节育环组中,患者年龄处于20~43岁阶段内,平均(32.8±6.8)岁;病程平均(9.8±3.7)年;粘连程度:轻度9例、中度9例、重度2例。

在药物组中,患者年龄处于21~40岁阶段内,平均(31.5±6.1)岁;病程平均(11.8±4.0)年;粘连程度:轻度8例、中度10例、重度2例。

在联合组中,患者年龄处于22~41岁阶段内,平均(30.8±5.7)岁;病程平均(12.9±6.5)年;粘连程度:轻度7例、中度10例、重度3例。

不同方法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效果观察

不同方法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效果观察

不同方法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效果观察һ周翠娟1㊀钟柳育2∗㊀孙㊀燕3㊀袁㊀媛3㊀蒲㊀桃4(1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ꎬ贵港市㊀537000ꎻ2广西南宁市妇幼保健院ꎬ南宁市㊀530028ꎻ3广西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生殖医学中心ꎬ南宁市㊀530000ꎻ4广东深圳市儿童医院ꎬ深圳市㊀518026)һ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重点研发项目)(编号:20183038 ̄3)∗通信作者㊀㊀ʌ摘要ɔ㊀目的㊀探讨不同方法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疗效ꎮ方法㊀回顾性分析103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ꎬ根据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治疗方法分为A㊁B㊁C三组ꎮA组(46例)采用节育环+激素预防宫腔再粘连ꎬB组(34例)采用节育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激素预防宫腔再粘连ꎬC组(23例)行Foley球囊导尿管+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激素预防宫腔粘连ꎮ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㊁宫腔重构有效率和妊娠率ꎮ结果㊀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6%(38/46)㊁B组为88.2%(30/34)㊁C组为87.0%(20/23)ꎻA组宫腔重构有效率为91.3%(42/46)㊁B组为100%(34/34)㊁C组为95.7%(22/23)ꎻ治疗后A组妊娠率为10.9%(5/46)㊁B组为11.8%(4/34)㊁C组为4.3%(1/23)ꎮ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㊁宫腔重构有效率㊁妊娠率比较ꎬ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ꎮ结论㊀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三种预防宫腔再粘连疗法均能有效预防宫腔再粘连ꎬ疗效相当ꎮʌ关键词ɔ㊀宫腔粘连ꎻ预防ꎻ宫腔镜ꎻFoley球囊ꎻ节育环ꎻ宫腔灌注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ʌ中图分类号ɔR711ʌ文献标识码ɔBʌ文章编号ɔ1673 ̄6575(2019)06 ̄0808 ̄03DOI:10.11864/j.issn.1673.2019.06.39㊀㊀宫腔粘连(intrauterineadhesionsꎬIUA)又称Asherman综合征ꎬ是指因各种创伤造成子宫内膜修复异常ꎬ从而引起子宫腔内㊁颈管瘢痕或粘连带形成的病变[1]ꎮIUA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月经异常㊁腹痛㊁反复流产㊁不孕等ꎮ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目前治疗IUA的主要手段之一ꎬ但部分患者出现术后再粘连ꎮ探讨三种不同预防再粘连方法的疗效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ꎮ1㊀资料和方法1.1㊀研究对象㊀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31日在我科行宫腔镜检查证实为宫腔粘连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ꎮ根据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三组ꎬA组(46例)用节育环+雌孕激素序贯治疗预防宫腔再粘连ꎬB组(34例)用节育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factorꎬG ̄CSF)宫腔灌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预防宫腔再粘连ꎬC组(23例)用Foley球囊+G ̄CSF宫腔灌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预防宫腔再粘连ꎮ纳入患者均排除卵巢㊁垂体㊁下丘脑性闭经及合并雌孕激素药物服用禁忌证的疾病(肝病㊁糖尿病㊁心脑血管疾病等)ꎮ1.2㊀方法1.2.1㊀术前准备㊀手术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7d内ꎬ闭经者无时间限制ꎮ术前采用超声检查子宫ꎬ观察子宫大小㊁宫腔形态及内膜情况ꎬ术前一晚予米索前列醇400μg置于阴道后穹窿软化宫颈ꎮ1.2.2㊀手术方法㊀术中宫腔镜通过宫颈ꎬ于宫腔镜直视下顺次观察宫颈管㊁宫腔形态㊁宫角㊁内膜情况ꎬ宫腔粘连的部位㊁性质㊁范围及分度ꎮ宫腔粘连分度采用1995年欧洲妇科内镜协会标准[2]ꎮ宫腔镜下对粘连组织进行钝性㊁锐性分离ꎬ对宫底部进行横向分离ꎬ直至暴露宫角ꎮ术后宫腔内注入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5mLꎮ1.2.3㊀术后处理㊀所有病例术后予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ꎮ术后A组仅放置节育环ꎻB组放置节育环ꎬ并在术后的第1㊁3天予G ̄CSF100μg宫腔灌注ꎻC组于宫腔内留置Foley球囊导尿管ꎬ根据宫腔容积ꎬ予球囊注水约3mLꎬ术后第1㊁3天行G ̄CSF100μg宫腔内灌注ꎬ并在第3天灌注后拔管ꎮ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予3个周期个体化雌孕激素序贯治疗ꎮ术后3个月复诊ꎬ记录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㊁月经量ꎬ再行宫腔镜复查ꎬ术后3个月后每月电话随访妊娠情况ꎬ至少808 JournalofMinimallyInvasiveMedicineꎬDec.2019ꎬVol.14ꎬNo.6随访3个月ꎬ最长随访2年ꎮ1.3㊀疗效判断㊀记录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㊁宫腔重构有效率和妊娠率ꎮ(1)治疗有效率:患者月经量基本正常ꎬ经前内膜厚度达8~10mm为治愈ꎻ月经量较术前增多ꎬ经前内膜厚度达6mm为有效ꎻ仍闭经或月经量无增多ꎬ经前子宫内膜厚度<6mm为无效ꎮ治疗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总例数ˑ100%ꎮ(2)宫腔重构有效率判定标准[3]ꎮ满意:宫腔形态恢复正常ꎬ未见粘连ꎬ可见双侧宫角与输卵管口ꎻ基本满意:宫腔形态基本恢复ꎬ粘连未完全分离但可见双侧宫角和输卵管口ꎻ不满意:可见一侧宫角及输卵管口或双侧均不可见ꎮ宫腔重构有效率(%)=(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ˑ100%ꎮ1.4㊀统计学方法㊀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ꎬ组间比较行方差分析ꎻ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或百分数(%)表示ꎬ组间比较行χ2分析或Fisher确切概率法ꎬ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ꎮ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㊀果2.1㊀临床资料比较㊀三组患者的年龄㊁人流次数㊁体重㊁孕次㊁宫腔操作次数㊁术前子宫内膜厚度㊁宫腔粘连程度比较ꎬ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ꎮ见表1ꎮ表1㊀三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组别A组(n=46)B组(n=46)C组(n=46)F/χ2值P值年龄(xʃsꎬ岁)32.04ʃ4.4932.41ʃ5.0431.26ʃ5.590.380.69人流次数(中位数ꎬ四位分数间距ꎬ次)2(1.00ꎬ3.00)1(0ꎬ2.25)2(0ꎬ3.00)3.970.14体重(xʃsꎬkg)52.65ʃ7.2052.77ʃ6.4553.33ʃ8.020.070.93孕次(中位数ꎬ四位分数间距ꎬ次)2.5(1.00ꎬ4.00)2(0.75ꎬ3.00)2(1.00ꎬ4.00)1.950.38宫腔操作次数(xʃsꎬ次)2.59ʃ1.672.38ʃ1.812.78ʃ2.260.330.72术前子宫内膜厚度(xʃsꎬmm)2.80ʃ1.002.47ʃ0.902.84ʃ1.221.310.28宫腔粘连[n(%)]㊀㊀轻22(47.8)19(55.9)8(34.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中16(34.8)5(14.7)7(30.4)2.180.3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重8(17.4)10(29.4)8(34.8)2.2㊀疗效比较㊀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㊁宫腔重构有效率㊁妊娠率比较ꎬ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ꎮ见表2ꎮ表2㊀三组患者疗效比较㊀[n(%)]疗效A组(n=46)B组(n=34)C组(n=23)P值㊀㊀㊀㊀治疗有效率38(82.6)30(88.2)20(87.0)0.56a㊀㊀㊀㊀宫腔重构有效率42(91.3)34(100)22(95.7)0.28a㊀㊀㊀㊀妊娠情况5(10.9)4(11.8)1(4.3)0.46a㊀㊀注:a代表Fisher确切概率ꎮ3㊀讨㊀论宫腔粘连的形成机制仍未明确ꎬ其可能与子宫内膜损伤㊁感染㊁纤维细胞增殖㊁纤维蛋白原激活㊁神经反射㊁低雌激素等因素相关ꎮ研究表明ꎬ宫腔操作可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ꎬ造成缺血缺氧ꎬ从而导致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生成障碍ꎬ进而阻碍新生血管生成ꎬ导致子宫内膜不易修复或修复异常ꎬ从而形成粘连[1]ꎮ在此过程中ꎬ炎症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4]ꎮ当子宫内膜损伤并感染时ꎬ炎症反应出现并大量释放炎症因子ꎬ其互相作用下造成子宫内膜纤维化ꎬ导致宫腔粘连形成加速[1]ꎮ另一个观点则认为纤维细胞活跃增生才是宫腔粘连的主要原因ꎬ在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时ꎬ间质细胞与上皮细胞难以再生ꎬ新生血管生成困难ꎬ而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ꎬ同时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ꎬ最后引起纤维结缔组织增生ꎬ瘢痕形成[5]ꎮ此外ꎬ妊娠相关的宫腔操作更易导致宫腔粘连ꎮ本研究中大部分病例有妊娠期宫腔操作史ꎬ在高孕激素状态下子宫变软ꎬ容易充血ꎬ子宫内膜水肿ꎬ间质变得疏松ꎬ并发生蜕膜样改变ꎮ因此ꎬ此时行刮宫术容易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ꎬ损伤甚至可深达肌层相关组织ꎮ诊断宫腔粘连的金标准是宫腔镜检查[6]ꎬ而治疗宫腔粘连的主要手段是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ꎮ宫腔镜下可以直观地观察子宫腔形态㊁内膜㊁输卵管开口及有无宫腔粘连等ꎬ并可在宫腔镜直视下进行粘908微创医学㊀2019年第14卷第6期㊀㊀㊀㊀㊀JournalofMinimallyInvasiveMedicineꎬ2019ꎬ14(6)连分离ꎮ本研究中ꎬ90%以上的患者宫腔基本能够恢复正常ꎮ由于部分患者在宫腔粘连术后再发生粘连ꎬ因此ꎬ预防术后再粘连极为重要ꎬ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案需结合雌激素治疗ꎮ有研究表明ꎬ宫腔粘连术后激素治疗的效果和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呈正相关[7]ꎬ另有研究表明雌激素作用效果与残留子宫内膜呈正相关[8]ꎮ宫腔粘连分离后辅以雌激素治疗ꎬ可以增强激素与受体结合效果ꎬ适宜浓度的激素发挥作用ꎬ刺激子宫内膜加快生长ꎬ可进一步刺激残留子宫内膜的增殖生长[9]ꎮ目前临床使用雌激素的剂量还没有统一标准ꎬ宫腔分离术后即开始使用雌激素治疗ꎬ无论是否加用孕激素均有助于减少宫腔粘连的形成和复发率ꎬ目前推荐使用最多的是雌孕激素序贯治疗[8]ꎮ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内留置节育环ꎬ因其物理屏障作用ꎬ可减少与宫腔损伤内膜之间的相互接触ꎬ减少再次粘连的发生[10]ꎮ节育环与激素治疗联合应用ꎬ可以更加有效地预防宫腔再粘连的发生ꎬ但节育环的隔离效果有限ꎬ并不能完全分离子宫前后壁ꎬ而且留置节育环过久可导致环嵌顿ꎮ本研究中A组病例术后3个月复查ꎬ均能顺利取出节育环ꎮB组给予留置节育环+宫腔内灌注G ̄CSFꎬ临床上GSF多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者ꎮ也有研究表明ꎬG ̄CSF宫腔灌注治疗宫腔粘连可促进促血管生成因子的分泌ꎬ不仅能够加快组织重塑和血管生成ꎬ而且促进了新的基底动脉再生ꎬ使内膜获得充足养分ꎬ从而使子宫内膜增生ꎬ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ꎬ提高临床妊娠率[11-12]ꎮC组患者术后行留置Foley球囊+宫腔内灌注G ̄CSFꎮ研究表明ꎬ在Foley球囊中注入适当液体可起到宫腔屏障及细胞生长支架的作用[13]ꎮFoley球囊不但可以充分分离创面以利于子宫内膜再生ꎬ还可压迫止血ꎬ同时能够引流宫腔内积血和炎症产物[14]ꎮ但是留置Foley球囊有导致上行感染的风险ꎬ而如果过度膨大也会使子宫壁受压过甚ꎬ使创面血流减少ꎬ最终阻碍子宫内膜再生ꎮ本研究应用三种不同疗法治疗IUAꎬ结果发现在术后留置节育环㊁节育环+宫腔灌注G ̄CSF+激素㊁Foley球囊+宫腔灌注G ̄CSF并联合激素治疗的三种疗法均能有效预防宫腔再粘连ꎮ但由于随访时间较短ꎬ尚不能精确统计妊娠率ꎬ需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和随访时间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DeansRꎬAbbottJ.Reviewofintrauterineadhesions[J].Jminiminvasivegynecolꎬ2010ꎬ17(5):555-569.[2]㊀MalhotraNꎬBahadurAꎬKalaivaniMꎬetal.ChangesinendometrialreceptivityinwomenwithAshermanᶄssyndromeundergoinghysteroscopicadhesiolysis[J].ArchGynecologyObstetꎬ2012ꎬ286(2):525-530. [3]㊀BermanJM.Intrauterineadhesions[J].SeminReprodMedꎬ2008ꎬ26(4):349-355.[4]㊀WangXꎬMaNꎬSunQꎬetal.ElevatedNF ̄κBsignalinginAshermansyndromepatientsandanimalmodels[J].Oncotargetꎬ2017ꎬ8(9):15399-15406. [5]㊀RoyKKꎬBaruahJꎬSharmaJBꎬetal.ReproductiveoutcomefollowinghysteroscopicadhesiolysisinpatientswithinfertilityduetoAshermanᶄssyndrome[J].ArchGynecologyObstetꎬ2010ꎬ281(2):355-361. [6]㊀JonesWE.Traumaticintrauterineadhesions.Areportof8caseswithemphasisontherapy[J].AmJObstetGynecolꎬ1964ꎬ89(3):304-313.[7]㊀管媚媚ꎬ刘畅浩ꎬ陈劾ꎬ等.雌㊁孕激素受体表达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雌孕激素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ꎬ2014ꎬ23(6):445-447. [8]㊀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宫腔粘连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妇产科杂志ꎬ2015ꎬ50(12):881-887.[9]㊀VesceFꎬJorizzoGꎬBianciottoAꎬetal.Useofthecopperintrauterinedeviceinthemanagementofsecondaryamenorrhea[J].FertilSterilꎬ2000ꎬ73(1):162-165.[10]LinXꎬWeiMꎬLiTCꎬetal.AcomparisonofintrauterineballoonꎬintrauterinecontraceptivedeviceandhyaluronicacidgelinthepreventionofadhesionreformationfollowinghysteroscopicsurgeryforAshermansyndrome:acohortstudy[J].EurJObstetGynecolReprodBiolꎬ2013ꎬ170(2):512-516.[11]GleicherNꎬVidaliAꎬBaradDH.Successfultreatmentofunresponsivethinendometrium[J].FertilSterilꎬ2011ꎬ95(6):2123.[12]GleicherNꎬKimAꎬMichaeliTꎬetal.Apilotcohortstudyof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factorinthetreatmentofunresponsivethinendometriumresistanttostandardtherapies[J].HumReprodꎬ2013ꎬ28(1):172-177.[13]MyersEMꎬHurstBS.ComprehensivemanagementofsevereAshermansyndromeandamenorrhea[J].FertilSterilꎬ2012ꎬ97(1):160-164.[14]OrhueAAꎬAzikenMEꎬIgbefohJO.Acomparisonoftwoadjunctivetreatmentsforintrauterineadhesionsfollowinglysis[J].IntJGynaecolObstetꎬ2003ꎬ82(1):49-56.(收稿日期:2019 ̄08 ̄04㊀修回日期:2019 ̄10 ̄17)018 JournalofMinimallyInvasiveMedicineꎬDec.2019ꎬVol.14ꎬNo.6。

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

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

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分离宫腔粘连后两种抗粘连方法的疗效。

方法:85例宫腔镜下宫腔Ⅲ度及以上粘连分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组(42例)和几丁糖组(43例),观察两组术后宫腔内粘连情况和月经以及再粘连改善情况。

结果:IUD组和几丁糖组术后再粘连率分别为41.4%和23.4%(P<0.05),月经改善率分别为74.1%和92.2%(P<0.01),再粘连改善率为33.5%和80%(P<0.01)。

结论:宫腔镜下Ⅲ度及以上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几丁糖能显著减少术后宫腔再粘连的发生,明显改善月经情况,再粘连程度轻,较之常规术后置节育器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内节育器;几丁糖【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382-02宫腔粘连可造成月经紊乱、痛经、不育等严重后果。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Transcervix Resec-tion of Adhensions, TCRA)是直视下有针对性地分离或切除宫腔粘连,使患者术后恢复正常月经周期,提高妊娠率,目前已成为治疗宫腔粘连的标准方法[1]。

但是TCRA术后宫腔再粘连目前还没有理想的预防方法,这已成为实施TCRA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比较了2种术后预防粘连的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科经宫腔镜证实Ⅲ度及以上宫腔粘连并成功分离粘连患者85例。

宫腔粘连诊断分类方法按欧洲妇科内镜协会的分类方法[2]。

入选对象随机分IUD组(42例)和几丁糖组(43例),IUD组年龄(27±3)岁、体重(62.35±7.28)公斤;几丁糖组年龄(26±4)岁、体重(62.05±9.26)公斤。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临床观察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临床观察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临床观察赵嵩【摘要】目的:探索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间70例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行上环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UD)+补佳乐.研究组35例,术后放置的Foley 球囊导尿管,5天后取出并放置宫内节育器(IUD)+补佳乐.术后3个月宫腔镜下观察2组宫腔情况.结果: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次粘连总有效率研究组对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Foley球囊并放置IUD+补佳乐预防术后再粘连效果较好.【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4(026)001【总页数】2页(P45,48)【关键词】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再粘连;Foley球囊导尿管【作者】赵嵩【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平顶山,46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3.4宫腔粘连(Intranterine adihesion,IUA)是指子宫颈管及宫腔因放射性、感染或手术操作等原因造成的子宫壁相互粘连,可引起月经经量减少、痛经等异常,同时引起流产、胎盘植入及不孕等。

其中宫腔操作是最主要的原因,大约90%的病例因刮宫所引起[1]。

宫腔镜是诊断IUA最准确的方法,且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也是宫腔粘连的首选治疗措施,但术后如何有效预防再粘连,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对2种术后预防粘连的方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7月间行宫腔镜检查诊断为IUA≥3度、于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平均28岁。

1.2 宫腔粘连诊断标准宫腔粘连依据粘连面积分为5度(依据欧洲内镜协会的分类):Ⅰ度:宫腔内多处有纤细膜样粘连带,两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正常。

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比较研究

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比较研究

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比较研究郭晨;江如;肖静【摘要】目的:探讨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6月进行宫腔粘连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1(40例)和观察组2(40例)三组,对照组手术后患者进行宫腔置入医用几丁糖联合人工周期监测;观察组1使用宫腔镜监测联合人工周期;观察组2进行宫腔镜监测联合医用几丁糖.观察三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治疗前后月经量改善情况;术后宫腔镜复查宫腔有否再粘连情况(各组均为术后3月或3次人工周期后复查宫腔镜);术后各组妊娠率及最终活胎数.结果:治疗后宫腔形态结果比较:对照组患者宫腔形态治愈25例,治愈率62.5%;观察组1治愈30例,治愈率75.0%;观察组2治愈35例,治愈率87.5%.月经状况结果比较:对照组患者月经状况改善20例,改善率50.0%;观察组1患者月经状况改善25例,改善率62.5%;观察组2月经状况改善30例,改善率75.0%.妊娠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妊娠成功8例,妊娠率20.0%;观察组1妊娠成功13例,妊娠率32.5%;观察组2妊娠成功21例,妊娠率52.5%.观察组2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1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监测联合医用几丁糖组治疗效果高于进行单纯的医用几丁糖组或者宫腔镜监测组的患者,这为宫腔粘连术的治疗提供了较为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可改善月经减少情况及提高妊娠率,对于预防术后的再粘连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临床医药实践》【年(卷),期】2017(026)003【总页数】3页(P163-165)【关键词】宫腔粘连术预防再粘连方法;宫腔镜监测;医用几丁糖【作者】郭晨;江如;肖静【作者单位】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南昌 330006;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南昌330006;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南昌 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3宫腔粘连(IUA)又称为Asherman综合征,由Asherman1948年初次报道,是由于人工流产、诊断性刮宫等宫腔操作时损伤宫颈管及宫腔黏膜乃至肌层,造成局部创面形成而致粘连,表现为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最终导致不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防粘连方法的临床分析作者:周丽叶华海红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7年第14期[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防粘连方法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

方法以来我院接受宫腔粘连分离术的90例患者(2010年10月~2016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90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术后防粘连使用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8例患者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A组),42例患者术后宫内节育器+放置球囊支架(B组),两组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均随访3个月,研究对比两组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宫腔恢复情况及月经情况。

结果 B组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A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宫腔粘连分离术;防粘连;宫内节育器;球囊支架;效果[中图分类号] R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14-86-04Clinical analysis of two methods of anti adhesion after intrauterine adhesionsZHOU Liye HUA Haihong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Chang'an Hospital,Dongguan 523843,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wo methods of anti adhesion after intrauterine adhesions, an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Methods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trauterine adhesions separ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0 to Octo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Clinical data of 90 cases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postoperative adhesion.48 patients were placed intrauterine device (A group),and 42 cases were placed with intrauterine device+implantation of balloon stent (B group).All the patients with intrauterine adhesion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intrauterine adhesions separation,recovery of the uterine cavity and menstruation of the tow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B group was92.86%,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 group (75.00%)(P[Key words]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Anti-stiction;Intrauterine device;Balloon stent;Effect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属于临床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临床上又将其称为Asherman综合征[1],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周期性腹痛、闭经或月经量减少、不孕、妊娠异常(如早产、流产、死胎、胎盘前置、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及妊娠后胎儿生长受限等,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尤其是严重影响了育龄妇女的生育健康,对患者的家庭和谐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宫腔粘连患者实施及时有效治疗十分重要[2]。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宫腔镜技术获得较快的发展,临床医治宫腔粘连主要对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疗法,同时术中放置官内节育器等屏障治疗以及术后给予患者口服戊酸雌二醇进行辅助治疗,其中以宫腔粘连分离术较常见,但有调查发现,对患者实施该手术治疗易使患者术后出现再粘连情况,严重影响了手术治疗效果[3]。

我院为了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防粘连方法的临床效果,对90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来我院接受宫腔粘连分离术的90例患者,2010年10月~2016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90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术后防粘连使用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8例患者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A组),42例患者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球囊支架(B组)。

A组48例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患者上限和下限年龄分别为42、23岁,48例患者年龄均数为(32.7±2.6)岁;按March分类标准[4]对宫腔粘连严重程度进行分析,轻度粘连患者16例,中度粘连患者20例,重度粘连患者12例。

B组42例术后放置球囊支架患者上限和下限年龄分别为43、22岁,42例患者年龄均数为(32.75±2.62)岁;按March分类标准对宫腔粘连严重程度进行分析,轻度粘连患者14例,中度粘连患者19例,重度粘连患者9例。

A组和B组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90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及其家属均经主治医生介绍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1.2.1 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前,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妇科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盆腹腔彩超检查、白带常规检查、生化检查、术前四项检查。

于患者月经周期的第7~14天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无月经来潮者可随时实施手术治疗),术前12h向患者宫颈中置入16号导尿管,若发现患者置管困难,于术前12、2h经患者阴道使用400μg米索前列醇以软化宫颈,对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处理,协助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对其实施常规消毒、铺巾,并留置导尿管,向患者阴道内放置窥器,使宫颈充分暴露,探测子宫的大小及子宫体位置(使用子宫探针),扩张宫颈,对宫颈管、宫腔各壁、宫底、宫角、输卵管等情况实施检查,并对整个宫腔大小、形态以及粘连程度进行观察,然后对粘连部位实施分离,切除较硬的粘连组织至内膜平整,待宫腔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后,可见双侧输卵管开口,结束手术。

1.2.2 防粘连方法 A组48例患者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向患者宫腔内置入1枚含铜的金属圆环。

B组42例患者术后放置T型+O型捆绑,同时宫腔放置14号Foley导尿管做球囊支架,并向球囊中注入6~8mL水,于术后第二天将水放出3~5mL,术后10天取出球囊支架。

1.2.3 术后人工周期治疗法对于术前闭经患者,于术后第2天起,每天给予患者口服4mg 戊酸雌二醇(法国 Bayer Vital GmbH;注册证号:H20120368,规格:1mg),每天2次,连续治疗21天,周期后10天每日加服甲羟孕酮10mg。

停药后于月经来潮后第5天继续用药,连续治疗3个周期,如停药后一周月经未来潮进行下一周期治疗,连续3个周期。

对于术前仍存在月经来潮患者,于术后第2天起,每天给予患者口服4mg戊酸雌二醇,于术后第2天起,每天给予患者口服4mg戊酸雌二醇,每天2次,连续治疗21天,周期后10天每日加服甲羟孕酮10mg。

停药后于月经来潮后第5天继续用药,连续治疗3个周期。

两组术后均于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评估指标及评估标准1.3.1 评估指标两组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均随访3个月,研究比较两组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宫腔恢复情况及月经情况。

1.3.2 效果标准[5] 治疗后,若患者的月经量基本恢复正常,宫腔镜检查显示宫腔形态正常,可见双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为治愈;若患者的月经量较治疗前增多但较正常月经量少,宫腔镜检查显示宫腔较治疗前明显增大,可见部分粘连形成,未发现单侧或双侧输卵管开口为有效;若患者月经量未恢复,甚至出现经量减少至闭经,宫腔再发生粘连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对研究中的评定指标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对比研究,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2 结果2.1 两组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A组患者经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后,20例治愈,16例有效,12例无效,B组患者经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后,23例治愈,16例有效,3例无效。

经统计发现,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A组75.00%,差异统有统计学意义(P2.2 两组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宫腔恢复情况比较A组患者经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后,10例轻度粘连,6例中度粘连,2例重度粘连,B组患者经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后,3例轻度粘连,2例中度粘连。

统计发现,B组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再粘连率为11.90%,显著低于A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3 两组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月经情况比较A组患者经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后,30例月经好转,12例月经过少,6例闭经,B组患者经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后,36例月经好转,4例月经过少,2例闭经。

统计发现,B组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月经好转率为85.71%,显著高于A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 讨论目前,导致宫腔粘连的原因较多,以宫腔手术操作及感染较为常见,其中产后刮宫术被认为是导致患者出现宫腔粘连的最常见原因[6],有数据显示[7],大约90%以上的宫腔粘连是由于宫腔手术操作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所致。

近些年,随着宫腔手术操作及人工流产人数的增加,宫腔粘连的患病率亦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威胁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对其实施及时有效治疗十分必要[8]。

目前,临床治疗宫腔粘连主要对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即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屏障治疗+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其中手术治疗以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最为常见,屏障治疗以术中放置宫内节育器最为常见,术后人工周期治疗以术后口服戊酸雌二醇最为常见[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