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次粘连预防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重度宫腔粘连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和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手术术后再粘连是一大难题,临床上难以避免。
本文将从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角度进行临床分析。
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临床表现包括月经周期异常、不孕、习惯性流产、痛经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目前,对于重度宫腔粘连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分离粘连组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再次粘连。
术后再粘连的发生率仍然较高,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手术辅助工具来预防术后再粘连的发生。
在临床上,充水球囊的使用对于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充水球囊可以有效的保护宫腔内膜,减少手术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充水球囊可以有效的分离粘连组织,减少组织再次粘连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最重要的是,充水球囊的使用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有效的避免了术后再粘连带来的痛苦和困扰。
充水球囊的使用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充水球囊型号和尺寸非常重要,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充水球囊。
手术操作要规范,操作者要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和技术,避免不必要的操作损伤。
术后的护理和处理也非常重要,要对充水球囊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和管理,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充水球囊的使用还有一些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进一步验证充水球囊在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方面的临床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和服务,为妇科手术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预防
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宫腔粘连(IUA)又称Asherman综合征,多由宫腔手术操作或因感染、放射等原因造成子宫内膜破坏引起宫腔相互粘连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病变,多于吸宫或刮宫后发生,子宫内膜结核,严重的子宫腔内感染、子宫粘膜下肌瘤摘除或剖宫产手术等都可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宫腔粘连的发生[1]。
宫腔粘连可造成月经紊乱、痛经、不育等严重后果[2]。
近年来由于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及妇科炎症等因素不断增加,导致宫腔粘连发生率逐年上升,成为不孕不育常见的原因之一,占不孕症的20%[3]。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备受妇产科医师(特别是生殖研究者)的关注。
近年来应用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已成为宫腔粘连治疗的标准方法[4]。
然而其术后容易再度粘连,甚至粘连更为明显,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5]。
本文将目前国内外宫腔镜直视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预防再粘连采用较多的几种方法分述如下。
1 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概述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UD)、透明质酸胶体(防粘连剂)、口服大剂量雌激素或人工周期、球囊扩张法、羊膜移植、定期反复纤维宫腔镜探查及钝性分离术及上述两种和/或2种以上联合应用的综合方法。
TCRA术后均常规给于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5~7d,随访3~6个月。
术后3个月在月经干净3d后行宫腔镜复查判断其疗效。
1.1 TCRA术后口服大剂量戊酸雌二醇和/或人工周期预防再粘连TCRA术后第2d开始口服戊酸二醇(补佳乐)3mg.tid,服用21d。
最后10d加用甲羟孕酮10mg/d.(或倍美力0.625mg/d,服用20d。
从第15d开始加用甲羟孕酮10mg/d。
连服5d。
)共3个周期。
大剂量雌激素可刺激子宫内膜再生,覆盖子宫创面,防止新的粘连形成[11]以达到预防再粘连的目的。
而且大剂量雌激素治疗,可以加速裸露区的上皮化,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加速及子宫内膜修复[12]。
目前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口服雌激素是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有效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次粘连3种方法的效果比较
1 2 d后 ,在此 基 础 上 每 天 给 予 甲羟孕 酮 1 0 m g治
疗 。第一个周期结束后 , 待月经来潮第 3 天后开始 给药 ; 若月经不来潮则选择上一周期结束后第 7 天 开始给药。 1 _ 3 观察指标 : 治疗结束后 , 选择在患者月经干净 后3 ~ 7 d , 行宫腔镜检查 , 观察宫腔黏连发生情况 , 同时对患者月经情况进行统计。 1 . 4 统 计 学处 理 : 研 究 数 据采 用 S P S S 1 9 . 0软件 进 行 分 析处 理 , 以均 数 4 - 标准 差 ( 肚s ) 表 示 计 量 资料 , t 检验进行组 间比较 ;以百分率% 表示计数资料 , x 检 验进 行组 间 比较 , P < 0 . 0 5 为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好转 率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 义( P > 0 . 0 5 ) 。结论
关键词 [ 中图分 类号 ] R 7 1 3 . 4
3种方法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 次粘连的效果相 当。
学科分类代码 : 3 2 0 3 1
宫腔黏连 ; 宫腔 粘连 分离术; 再次黏连 ; 预 防方 法; 临床疗效 [ 文献标识码 ] B
联合人 工周期 治疗 。治疗结束后, 选择在 患者 月经干净后 3 7天行 宫腔镜 检查 , 观察 宫腔黏连发生情 况, 同时对患者月经情 况
进行 统计 。结果 治疗后 , 甲组轻度黏连 3 例、 中度黏连 2 例、 重度黏连 1 例, 总黏连 6例 , 再 次黏连发 生率 为 1 8 . 7 5 %; 乙组轻 度黏连 2例 、 中度黏连 2例 、 重度黏连 0例 , 总黏连 4例 , 再 次黏连发 生率为 1 2 . 5 0 %; 丙组轻度黏连 4例 、 中度 黏连 0 例、 重度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措施及疗效分析
1 . 手 术 时 间 选 择 在 月 经 干净 后 3~7 .2 3 d宫 内膜 增生 早 期 。
2 结果
见 表 1 。
1. . 3术前准备 常规术前检查排 除全身性疾病 。进行宫 颈液 基 3 细胞学检查, 排除宫颈癌患者。 治疗有阴道炎、 生殖道支原体、 衣原体感
[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后宫腔再粘连 的预 防措施 。方法 对 宫腔镜确诊 的 3 7例 中、 重度官腔粘连患者行官 腔镜 下粘连分离 术 ,0 9年 5月 以前的 2 20 3例患者 术后采用 I D治疗 ;0 9年 5月以后 的 1 患者术后 采用人工 周期 U 20 4例 +U +宫腔 内注入透 明质酸钠 +官腔 内放置水囊 的综合方法治疗 。 结果 I D和综合方法预 防官腔膜性粘连再次粘连疗 ID U 效 比 I D较好 ( <00 ) U P . 。结论 综合方法对肌性粘连及结缔组织性粘连再次粘连效果 明显优于 I D疗法 。 5 U [ 关键词】I D; U 官腔镜检 ; 粘连分离术 ; 内置水囊
自 20 0 7年 以来 运 用 宫 腔 镜 治 疗 3 7例 因 各 种 原 因 导 致 的 中 、 重
的官腔粘连。负责监护的 B超医生将 扫描切面不断变换 以防止 术中出现穿孔 。用 电切环或针状电极 电切致密粘连带 中间, 分离 粘连后 , 根据粘 连的部位 , 将不 同类 型 的节育 环置入官腔 , 宫壁 贴近处应注意避免 电辐射以保护原有 的子宫 内膜 ,之后注入透 明质酸钠等生物防粘连剂。
13 术 后 处 理 宫 腔 内放 置 气 囊 导 尿 管 , 水 4~ m , 迫 止 .. 5 注 7 L压
度官腔粘连 , 中 l 其 4例术后采用人工周期 +U +官腔 内注入透 ID 明质酸钠 +宫腔 内放置水囊 的综合方法治疗 ,3例术后 采用宫 2 内放置 I D, U 并将其疗效进行对 比, 报道如下 。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
pam n o yacl ya dO s tc t C H si l rt etfG neo g n be i eT M o t o tr sh pao f
Ct,a g4 5 0 , h a i K n 0 0 C i ) y 7 n
Abt c: jcieT o pr h f to w ni dein m tosfrit uei d ei sa e hs r cpcspr- sr tObet ocm a tee e ftoat —ahs e d o n atr e ahs n f r yt o o i eaa a v e c o h p ndhdas n cn ie ne( r o ,a a i i at f r c P<00 ) Co c s n T m l it ue n d ei s yt oep eaa o hmbr l ogu gf i d e . 5 . nl i e pe nr t eah s n s rsoysprtnc a e a uo a r i o h e i P・
例, 再粘连1 例 , 5 再粘连率 5.7 , 35%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经统计学处理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00 ) P< .5 。结论 : 宫腔粘连
官腔镜 分离后宫腔 内放置节育环加术后周期性应用戊 酸雌二醇可有效预再粘连 , 提高月经改善率。 [ 关键词] 官腔粘连 ; 官腔镜 ; 戊酸雌二醇
me sr ai n i rv me t n p e a c st ain ftr p rt n,a n tu t mp o e n a d r g n y i t a e o e ai o n u o o mo t lt r y tr s o i i t ue n a h s n wee b nh a e ,h s o c p c nr tr e d e i s e a i o r o -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分析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分析【摘要】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分析。
首先介绍了宫腔粘连的形成机制,以及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的原理。
接着分析了再粘连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术后使用美国SurgiWrap等生物吸收性隔离膜。
最后对再粘连的疗效进行了分析,强调了预防再粘连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预防策略,同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希望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为相关医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再粘连,预防措施,疗效分析,形成机制,预防策略,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宫腔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治疗宫腔内疾病。
宫腔镜手术后常常会导致宫腔粘连的形成,严重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和生活质量。
宫腔粘连是由于手术创伤引起的宫腔内炎症反应,导致宫腔内组织粘连在一起。
目前,宫腔粘连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成为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原理,以及再粘连的发生原因,可以为进一步探讨再粘连的预防措施和提高治疗效果提供重要参考。
本研究旨在分析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总结。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分析,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手术效果。
通过对再粘连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的研究,旨在减少患者再次手术的风险,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完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的临床应用。
通过对再粘连疗效的分析,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术后康复指导,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指导,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从而促进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1.3 意义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分析引言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已经成为治疗宫腔粘连的重要方法之一。
宫腔黏连手术后防止重粘连方案汇总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 年版)、《中医妇科学》(10 版)。
肾虚血瘀证:主症:经量明显少于既往,经期不足 2 d,甚或点滴即净,经色紫暗,有血块,甚或月经停闭不行。
次症:经行小腹胀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夜尿频多,口干不欲饮等。
舌脉:舌质淡暗或淡红,或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或沉涩。
具备以上主症及至少 2 项次症,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阿司匹林具有抑制环氧合酶活性,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灌注,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作用[7] 。
已有研究提示雌激素口服,阴道上药,经皮给药,对宫腔重度粘连术后预后对术后月经恢复、内膜厚度、宫腔形态、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情况等无明显影响[8] 左欣,杨慧云,陈芳,等. 两种方法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疗效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7):540-542. [8] 任春盈,任琛琛,杨立,等. 雌激素给药途径对宫腔重度粘连术预后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0):4947-4950.有研究认为在IUA 术后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雌激素能有效改善患者宫动脉及子宫内膜的血流灌注,促进子宫内膜增厚和增加子宫内膜 A 型的比例[9] 。
有报道麒麟丸联合芬吗通治疗因子宫内膜薄而致的不孕, 可改善子宫内膜厚及血流, 提高治疗半年后的自然妊娠率[10] 。
林妍等[11]研究发现采用益肾健脾祛瘀方联合雌孕激素联合人工周期治疗,较单一雌孕激素序贯人工周期治疗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且不良反应少。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妇科观察组:白莲散结汤:莪术15 g, 皂角刺10 g,猪苓20 g,白花蛇舌草30 g,半枝莲30 g,土鳖虫10 g,仙茅15 g ,淫羊藿15 g,分粘术后第2 d 开始口服,每日1 剂,水煎服,连服21 d。
芬吗通片(雌二醇片/ 雌二醇地屈孕酮片, 荷兰雅培公司),用法:红片(含雌二醇2 mg,qd,分粘术后第2 d 开始口服,连续服21 d, 后7 d 服黄片(雌二醇 2 mg,地屈孕酮10 mg)。
三种方法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次粘连的疗效探讨
三种方法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次粘连的疗效探讨发布时间:2021-03-25T01:53:23.567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3期作者:陈艳红[导读] 但本次观察的样本例数偏少,且未对术后妊娠情况进行分析,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分析。
(滨海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盐城 224500)【摘要】目的:探讨宫腔放置节育环、Foley球囊导尿管、宫腔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次粘连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患有宫腔中重度粘连疾病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A组(宫腔放置节育环)、B组(Foley球囊导尿管)及C组(宫腔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每组20例,三组患者由同一组医师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A组在电切术时置入1枚O型节育环,手术1个月后拿出;B组电切术后放置Foley球囊导管,切掉导管头端1cm和在气囊内注入6ml水,手术后5天时取出气囊管;C组电切术后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
术后3个月分析对比3组的治疗效果和月经改善情况。
结果: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月经改善情况及总体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腔放置节育环、Foley球囊导尿管、宫腔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次粘连的疗效无显著差异,均可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次粘连。
【关键词】宫腔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中重度宫腔粘连术;术后再次粘连【中图分类号】R7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33-0086-02在宫腔镜下进行的宫腔粘连分离术作为临床治疗宫腔黏连的主要方法,其是在直视下将粘连带分离开,而其只能将宫腔形态恢复,对损伤的子宫内膜不能进行修复,术后可能出现子宫内膜损伤及出血,使得宫腔再次粘连[1-2],有研究发现[3],中重度宫腔粘连复发率达48%~62%,因此选择合适的降低中重度宫腔粘连的复发率方法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我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宫腔放置节育环、Foley球囊导尿管、宫腔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次粘连,以为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次粘连患者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依据。
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研究进展
宫腔粘连是宫腔或宫颈管内膜基底层损伤后的瘢痕愈合致使宫壁、宫颈、子宫峡部相互粘连,使内膜腔变小,有效内膜容积减少,可引起经量减少甚至闭经、不孕以及胎儿生长受限、胎盘异常种植等[1]。
因以色列妇科学家Asherman 在1984年第一次完整描述了此病,又称Asherman 综合征[2]。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 ,TCRA )被认为是目前诊治宫腔粘连的标准术式[3],然而TCRA 术后的再粘连率可达3.1%~23.5%,中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率则可高达62.5%[4],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育功能。
因此预防TCRA 术后再粘连是宫腔粘连治疗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尚缺乏统一预防TCRA 术后再粘连的治疗方法,因此,本文就预防TCRA 术后再粘连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1全身药物治疗1.1雌激素TCRA 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子宫内膜损伤,因此术后的子宫内膜修复与再生是预防术后再粘连,提高生育率的重点。
雌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和间质细胞有丝分裂,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腺体、间质及血管增生和增厚,使正常内膜组织迅速覆盖纤维化区域,有利于裸露区上皮化,从而恢复内膜功能,减少再粘连形成[5]。
TCRA 术后以雌激素预防粘连复发、促进内膜修复已成为共识[6],但目前对雌激素的量以及应用时间尚存争议。
目前应用雌激素的治疗方案常为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和单用雌激素疗法,多数研究倾向于前者[7-8]。
但也有研究发现大剂量雌激素的连续应用优于周期性应用[9]。
而对于雌激素的剂量2015年中华医学会《宫腔粘连临床诊疗专家共识》推荐TCRA 术后应用2~4mg/d 戊酸雌二醇或等效激素[10]。
有研究显示大剂量的雌激素不但对子宫内膜的再生、宫腔创面的修复没有益处,反而可通过与炎症细胞相互作用使得细胞外基质沉积,致使子宫内膜纤维化而失去正常功能[11-12]。
另外大剂量雌激素对卵巢排卵功能的明显抑制[13]、体内外雌激素高水平环境所带来的近远期不良反应及额外风险仍不能否定,大剂量雌激素治疗应适当慎重。
三种不同宫腔屏障对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效果比较
2021年2月第28卷第3期三种不同宫腔屏障对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效果比较叶丽虹 方雅琴宫腔粘连是由于宫腔手术或炎症等因素引起的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从而导致子宫各壁间形成粘连,部分或全部宫腔闭塞。
宫腔粘连的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减少、闭经、周期性腹痛、不孕、习惯性流产等。
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是标准术式,但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复发率高,而有效预防措施至今仍是妇科临床治疗中的难题。
本文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分别采用宫腔放置COOK球囊、宫内节育器及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对预防再次宫腔粘连的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中重度宫腔粘连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150例。
宫腔粘连的诊断和分级按美国生育学会(AFS)的评分标准。
患者均为中重度宫腔粘连初治;无宫腔镜手术及雌孕激素治疗禁忌证。
排除子宫腺肌病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3cm;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或凝血功能异常;合并全身性严重疾病或恶性肿瘤者。
本次观察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患者随机分为球囊组、节育器组、凝胶组,各50例。
球囊组年龄(29.4±4.9)岁;孕(2.5±1.6)次,流产(2.5±0.9)次;AFS评分(8.7±2.0)分。
节育器组年龄(30.0±3.9)岁;孕(2.6±1.3)次,流产(2.4±1.2)次;AFS评分(8.5±2.1)分。
凝胶作者单位:312030 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妇科通信作者:叶丽虹,Email:***************组年龄(28.6±4.0)岁;孕(3.0±1.4)次,流产(2.7±1.0)次;AFS评分(8.8±1.8)分。
三组患者年龄、孕次、流产次数、AFS评分等资料接近。
1.2 治疗方法 三组均于月经干净后3~7天行TCRA。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宫腔粘连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如手术、感染等引起,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殖健康。
目前,治疗宫腔粘连的主要方法是手术。
手术治疗后,有时会发生再次粘连,严重影响妇女的受孕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
一、充水球囊充水球囊是一种常用的宫腔注水术工具,其主要作用是扩大宫腔,减轻手术创伤,预防宫腔粘连。
充水球囊是由软质、可塑的材料制成,可以根据需要充气或充液体。
使用充水球囊进行宫腔注水术时,将充水球囊插入宫腔内,然后通过充气或充液体使其扩大宫腔。
宫腔粘连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如手术、感染等引起。
虽然手术可以有效地治疗宫腔粘连,但是手术本身也会对宫腔粘连的治疗产生影响。
手术治疗中,由于宫腔粘连的紧密牵连,有时需要割断宫腔粘连组织来进行手术。
但是,过度割断和损伤组织会导致再次粘连。
此外,手术创伤和组织炎症也会刺激新的粘连组织的形成。
1. 根据手术情况选择注水量。
手术前需要评估宫腔大小和粘连程度,根据宫腔大小和病变部位选择适当的充水球囊,注水量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2. 选择合适的充水球囊。
充水球囊的大小应该适中,过大的充水球囊会增加宫腔内压力,对宫腔内器官造成不必要的压迫,过小的充水球囊则无法完全打开宫腔。
3. 注水球囊的时候应注意力度。
注水球囊要慢慢填充宫腔,一次只充入一定量,防止充水过量引起宫腔破裂。
4. 注意观察宫腔内情况。
注水球囊后,要密切关注宫腔内情况,防止球囊与宫内跑偏。
5. 扩张时间掌握到位。
充水球囊扩张时间应该适当,不能过早地拆除充水球囊,也不能过度延长充水时间。
6. 定期检查。
手术后应定期检查宫腔情况,对有可能产生再次粘连的病人及时进行处理。
四、总结通过以上的临床应用,充水球囊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和验证。
粘连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预防再次粘连,从手术操作、充水球囊的选择、充水量、充水球囊的使用到扩张时间、定期检查都要严格把控。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1. 引言1.1 背景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症等疾病的手术方法。
术后会出现粘连再发的情况,给患者带来了不良影响。
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充水球囊预防再粘连的方法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由于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次粘连的发生率较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旨在对充水球囊在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中的应用进行临床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分析术后粘连发生率、充水球囊预防再粘连的有效性、影响再粘连的因素、术后管理策略和临床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现状和挑战。
背景介绍完毕,接下来将从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两个方面进一步展开讨论。
部分的内容已经完成。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讨充水球囊对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有效性,并分析影响再粘连的因素。
通过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寻找术后管理策略,提高术后治疗的成功率。
通过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充水球囊在预防术后宫腔粘连中的应用前景,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
通过明确的研究目的,我们将针对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状态进行深入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以降低患者再粘连的风险,提高治疗成功率。
通过本研究结果的总结与结论,可以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促进学术交流,不断完善术后管理策略,提高治疗效果,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体验。
1.3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为行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患者群体。
这些患者常常经历过子宫手术或其他盆腔手术,术后出现宫腔粘连问题并需要再次干预。
他们的年龄跨度较大,包括青壮年和中老年人群。
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盆腔疼痛、月经不调、不孕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在术后再粘连的患者中,有的经历了多次手术仍未见好转,导致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负担。
对这一群体进行深入的临床分析和探讨,找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本研究的重要目标。
大剂量戊酸雌二醇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发的疗效
大剂量戊酸雌二醇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发的疗效目的:观察大剂量戊酸雌二醇(补佳乐)在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发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了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我院重度宫腔粘连行宫腔镜分离术的患者共80例,手术后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低剂量补佳乐、地屈孕酮进行术后预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大剂量补佳乐进行治疗,治疗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宫腔情况进行复查比较,同时对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术后治疗结果统计显示,对照组宫腔无粘连28例,观察组宫腔无粘连32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预防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过程,采用大剂量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临床复发率低,是临床预防宫腔再粘连安全有效的药物。
标签:戊酸雌二醇;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复发;疗效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在手术操作中,因为反复刮宫及低雌激素状态易导致术后再次复发,临床调查显示达62.4%,进而给患者生理状况带来严重影响,严重的可直接导致生育能力的丧失[1]。
对此,术后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中,我们重点观察大剂量戊酸雌二醇在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发中的疗效。
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了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我院重度宫腔粘连行宫腔镜分离术的患者共80例,手术后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为(29.3±3.2)岁、(28.6±3.9)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的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一般要求患者于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戊酸雌二醇,剂量为5mg/d,连续服用3周,后10d加地屈孕酮10mg/d。
用药方法为两药停服后第8d开始下周期,共服3个周期,第3次月经周期的第5~7天再次复查宫腔镜。
观察组: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戊酸雌二醇,剂量为5mg/次,1次/12h,连服3周,后10d加地屈孕酮,剂量为10mg/d。
宫腔粘连术后护理措施
一、术后早期活动1. 术后6小时内,患者可在床上适当翻身活动,以避免宫腔再次粘连。
2. 术后6-8小时后,患者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
二、疼痛护理1. 术后宫腔粘连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嘱患者行放松术,多可自行缓解。
2. 若疼痛难以忍受,可遵医嘱给予镇痛剂。
三、观察排尿情况1. 早期督促、指导和协助患者排尿,确保排尿顺利。
2. 如有排尿困难,可诱导排尿,必要时给予导尿。
四、饮食护理1. 术后进营养丰富的软食,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2. 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
3. 避免油腻、辛辣、煎炸类食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五、常规护理1. 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以免过早抬高头部导致脑脊液渗出,引起头痛。
2. 术后6-8小时后,患者可适当抬高床头,以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
六、会阴护理1. 术后可用1/5000高锰酸钾或0.1%洗必泰溶液擦洗会阴,每日两次,以防宫腔逆行感染。
2.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七、观察阴道出血1. 术后放置宫腔气囊导尿管的患者,需定期检查气囊内注入的生理盐水,确保压迫止血效果。
2. 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八、复查1. 术后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宫腔粘连恢复情况。
2. 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九、心理护理1. 术后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紧张等情绪。
2. 告知患者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十、健康教育1. 嘱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2. 嘱患者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
3. 嘱患者注意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4. 嘱患者定期进行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总之,宫腔粘连术后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以促进病情恢复。
同时,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宫腔粘连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宫腔粘连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宫腔粘连是因为子宫内膜过度刮净后,导致子宫内膜不再平滑,产生粘连现象。
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再次进行手术,清除或切断粘连,保持子宫内膜的平滑状态,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再次形成宫腔粘连。
2. 口服或注射雌激素,补充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和再生。
但是,如果存在卵巢功能低下或全切除的情况,则不适合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3. 实施人工周期治疗,采用人工方法进行排卵和受精,从而帮助子宫内膜恢复正常状态。
4. 进行物理治疗,如超声和电疗,帮助切除或清除宫腔内的瘢痕组织,并促进宫腔内膜的再生。
5. 采用中成药治疗,如复方丹参口服液和复方桃仁承气汤等,也可在医师的建议下使用。
总之,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参考医生的专业建议和个人情况。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
宫腔粘连是指子宫内膜或其它子宫壁组织间的黏连,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
宫腔粘连常常由于宫腔手术、感染、堕胎等原因引起,严重影响女性生育功能。
为了预防宫腔粘连的再发生,许多临床医生已经开始应用充水球囊术来预防术后再粘连。
本文将对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充水球囊术是一种采用充水球囊来保持子宫壁与子宫内膜之间的间隙,防止二者直接黏连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宫腔术后再粘连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本次临床分析中,我们选取了100例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充水球囊预防再粘连的患者进行观察和统计。
观察结果显示,在100例患者中,应用充水球囊预防再粘连的成功率达到93%。
只有7%的患者出现了轻度再粘连的情况。
这说明充水球囊术在预防宫腔术后再粘连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观察还发现,在应用充水球囊的患者中,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恢复速度较快。
进一步分析显示,充水球囊术对于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不适症状的改善具有显著的影响。
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应用充水球囊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顺利。
这主要是因为通过充水球囊的应用可以使子宫内膜与子宫壁分开,减少了手术操作难度和对子宫组织的创伤,从而减少了术后的炎症反应和疼痛感。
充水球囊的性状使其能够适应各种形态的子宫,适用范围更广。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分析一、充水球囊的作用机制充水球囊是一种利用液体填充膨胀的装置,用于防止组织间的粘连。
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展开宫腔:充水球囊置入宫腔后,通过填充液体使得球囊膨胀,能够有效地撑开宫腔,防止宫腔粘连。
2. 分隔粘连组织:充水球囊的质地柔软,可以适应宫腔内的形态,并且通过填充液体的膨胀,能够有效地分隔粘连的组织,防止再次粘连的发生。
3. 刺激愈合:充水球囊的填充液体能够刺激宫腔内的组织,促进愈合,减少再次粘连的发生。
三、充水球囊预防再次粘连的注意事项在临床应用充水球囊预防再次粘连时,也需要一些注意事项:1. 术后观察:置入充水球囊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如宫腔内液体排出的情况、球囊的膨胀程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加强护理,避免感染、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
3. 术后随访:术后进行定期的随访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再次粘连的情况。
四、充水球囊预防再次粘连的局限性与展望尽管充水球囊在预防再次粘连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技术要求高:充水球囊的置入需要一定的技术要求,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并发症。
2. 长期效果有待观察:目前对于充水球囊长期预防再次粘连的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3. 成本较高:相比传统的手术方法,采用充水球囊预防再次粘连的成本较高。
在未来,充水球囊预防再次粘连的临床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结合临床实际,不断优化充水球囊的设计与材料,提高其预防再次粘连的效果,并不断完善术后的护理与随访,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作者:熊晓敏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宫腔再粘连的预防。
方法对35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患者,宫腔置入IUD后加球囊导尿管并注入己丁糖,同时应用戊酸雌二醇促进子宫内膜生长,预防宫腔粘连再发生。
对照组25例给予术后IUD治疗。
结果观察组治愈率57.14%,有效率100%。
对照组治愈率32%,有效率7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分别为P【关键词】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再粘连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是目前首选的分离手段,但目前分离术后再粘连的现象时有发生。
我院自2011年6月到2012年12月对宫腔粘连分离术者给予术后预防粘连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到2012年12月在我科门诊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宫腔粘连患者60例,年龄20-42岁,平均31岁。
术前检查内分泌无异常,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无异常。
根据粘连分离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术后给予IUD;观察组术后IUD加球囊导尿管加己丁糖加口服戊酸雌二醇共35例。
1.2手术方法行术前常规检查后,于术前4-6小时后阴道后穹窿放米索前列醇400ug,术中根据粘连的程度、性质、组织的坚韧程度选择手术方式。
范围小或疏松粘连以针状电极分离,配合环状电极进行切割、修整宫腔。
最终恢复宫腔的大致形态,宫底部显露,双侧输卵管开口清晰可见为粘连分离成功;宫腔大小、形态基本正常、一侧或双侧宫角粘连少许残留,输卵管口不能显露为基本成功。
1.3术后处理对照组术后在宫腔内放置“O”型IUD,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观察组术后IUD加球囊导尿管加己丁糖5ml并保留30min,球囊留置宫腔5-7天后取出,术后第二天给予戊酸雌二醇口服,根据子宫内膜粘连程度,给予每天6-9mg,连用3个周期后,给予黄体酮撤退性出血。
1.4随访所有患者均需严密随访,随访内容包括:①应用戊酸雌二醇的不良反应;②用药3个月后复查肝肾功能;③术后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了解宫腔形态;④月经恢复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38. 7)
5( 7. 5)
3( 4. 5)
2( 3. 0)
C组
30( 44. 8)
28( 41. 8)
5( 7. 5)
2( 3. 0)
2( 3. 0)
组别
宫腔粘连程度 /例( 百分率 /% )
轻度
中度
中度
宫腔操作次数 /例( 百分率 /% )
1次
2次
≥3 次
A组
2( 3. 0)
25( 37. 3)
1( 1. 5) 2( 3. 0) 1( 1. 5)
1( 1. 5) 2( 3. 0) 2( 3. 0)
组别
闭经
主要临床症状 /例( 百分率 /% )
月经量减少
月经不规律
周期性下腹痛
不孕
A组
32( 47. 8)
26( 38. 7)
4( 6. 0)
1( 1. 5)
4( 6. 0)
B组
33( 49. 3)
Clinical analysis of prevention of re-adhesion after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 WANG Min,WANG Dan-feng,ZHAO Fu-ji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prevention of re-adhesion after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201 cases which diagnosed intrauterine adhesions( IUA) were collected in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ne 2010 to June 2015. After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 TCRA)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67 cases were in each group,Group A installed Foley balloon catheter and chitosan,Group B installed Foley balloon catheter,Group C installed chitosan. Artificial cycle was administered after surgery. The situation of intrauterine cavity,menstrual improvement,pregnancy,and endometrial thickness were observed after the operation. Results In terms of uterine cavity shape,the postoperative cure rate and effective rate in patients of Group A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 and Group C,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 05 ) . In terms of menstrual recovery,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Group A ( 90. 3% )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 72. 4% ) and Group C( 76. 3% )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 05) . In terms of postoperative pregnancy,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regnant rate among Group A,B and C. The endometrial thickness of preoperative,postoperative 3 months and 6 months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 01)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endometrial thickness between groups of the same period( P > 0. 05) .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Foley balloon catheter and chitosan after TCRA is a better method to prevent re-adhesion than the single use of balloon catheter or chitosan,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Intrauterine adhesion; Foley balloon cathete; Chitosan;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
第一作者: 王 敏( 1983-) ,女,辽宁人,主治医师,硕士。 通信作者: 赵福杰,E-mail: zhaofujie63@ 163. com
选及主要术 式[1],手 术 效 果 理 想,但 术 后 如 何 预 防 宫腔再粘连、提高患者月经恢复率及妊娠率成为治 疗中更关键的问题,也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及难 题。本研究旨在分析 TCRA 术后不同方法联合应 用预防宫腔再粘连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0 年 6 月至 2015 年 6 月 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门诊经宫腔镜
28( 41. 8) 30( 44. 8) 30( 44. 8)
1. 2 诊断标准 宫腔粘连的诊断标准按欧洲妇科 内镜协会( ESGE) [3]的分类方法: Ⅰ度,宫腔内多处 有纤维膜样 粘 连 带,两 侧 宫 角 及 输 卵 管 开 口 正 常; Ⅱ度,子宫前 后 壁 间 有 致 密 的 纤 维 素 粘 连,两 侧 宫 角及输卵管开口可见; Ⅲ度,纤维索状粘连致部分 宫腔及一侧宫角闭锁; Ⅳ度,纤维索状粘连致部分 宫腔及两侧宫角闭锁; Ⅴa 度,粘连带瘢痕化致宫腔 极度变形及狭窄; Ⅴb 度,粘连带瘢痕化致宫腔完全 消失。其中,Ⅰ ~ Ⅱ度定义为轻度,Ⅲ度定义为中 度,Ⅳ ~ Ⅴ度定义为重度宫腔粘连[2]。 1. 3 仪器及药品 入院前,所有患者均于我院妇 科门诊行宫腔镜检查明确 IUA 的诊断,检查镜为日 本 Pentax EPM 3300 型 5 mm 纤维软性宫腔镜。术 中,应用美国 Stryker 10 mm 宫腔电切镜,个别患者 需要切除无法机械分离的致密瘢痕组织时,采用环 状电极及针状电极,图像监视采用 Stryker 1288 型 电视腹腔镜监视系统。球囊采用 16Fr-10 ml 双腔
宫腔粘连( intrauterine adhesion,IUA) 是由各种原 因引起的子宫内膜损伤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闭经、 月经量减少、腹痛、不孕等。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不 断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女性的生育功能及生理健 康。目前,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 离术(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 是治疗宫腔粘连的首
义(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表 1) 。研究对象排除 标准[2]: ( 1) 既往月经周期不规律,性激素水平异常, 或合并其他闭经、月经量减少、不孕等内分泌因素; ( 2) 不明原因阴道不规则流血; ( 3) 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 病、肝病、血栓性疾病等雌孕激素药物服用禁忌证者; (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患者; ( 5) 卵巢性、 垂体性或下丘脑性闭经; ( 6) 手术未能一次分离粘连成 功、需二次或分期手术的患者。
临床军医杂志 2016 年 4 月 第 44 卷 第 4 期 Clin J Med Offic,Vol. 44,No. 4,Apr. ,2016
·335·
检查确诊并最终住院行 TCRA 且手术成功的宫腔 粘连患者 201 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 3 组: A 组患 者 TCRA 术后宫腔内留置球囊导尿管 + 几丁糖,B 组患者 TCRA 术后宫腔内仅留置球囊导尿管,C 组 患者 TCRA 术后宫腔内仅留置几丁糖,每组患者各 67 例。3 组患者在年龄、体重、孕产次、生育状况、 病程、病因、临 床 表 现、宫 腔 操 作 次 数、宫 腔 粘 连 程 度分级等各方面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334·
临床军医杂志 2016 年 4 月 第 44 卷 第 4 期 Clin J Med Offic,Vol. 44,No. 4,Apr. ,2016 ·妇产科专题·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分析
王 敏, 王丹凤, 赵福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妇产科,辽宁 沈阳 110004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方法及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 2010 年 6 月至 2015 年 6 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住院手术的 201 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防再粘连方法不同分 为 3 组: A 组患者术后宫腔留置球囊导尿管 + 几丁糖,B 组患者宫腔单留置球囊导尿管,C 组患者宫腔单留置几丁糖,每组患 者各 67 例,术后均使用人工周期治疗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比较 3 组患者术后的月经情况、宫腔形态、妊娠情况、子宫内膜厚 度等。结果 在宫腔形态方面,A 组患者术后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 B 组及 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在月 经恢复方面,A 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 90. 3% ) 高于 B 组( 72. 4% ) 及 C 组( 76. 3%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在术后 妊娠方面,3 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3 组患者术后 3 个月、术后 6 个月子宫内膜厚度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 但 3 组同一时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联合使 用球囊导尿管及医用几丁糖预防宫腔再粘连的临床效果优于单使用球囊导尿管或医用几丁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宫腔粘连; 球囊导尿管; 几丁糖;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中图分类号: R713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 16680 / j. 1671-3826. 2016. 04. 02 文章编号: 1671-3826( 2016) 04-03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