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心理学理论解释拉里的行为
lax milgram定理
lax milgram定理
维拉克斯·米尔格雷姆(Vercax Milgram)定理是一个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定理,以美国心理
学家维拉克斯·米尔格雷姆(Vercax Milgram)命名,描述个体在施以外在压力的情况下会
怎样做出反应。
在一个被称为“社会距离实验”中,米尔格雷姆发现,当遭受到外在压力时,人们会在一定程度上自我放大和缩小准则获得可行的解决方案。
该实验也表明,当被
要求做出认为不正当和不合乎道德的行为时,多数参与者仍然会被压制服从。
米尔格雷姆定理被用来解释人们在做出决策时的各种行为。
它清楚地指出,当个体承受外
在压力时会心存惶恐,从而影响其思维。
外在压力可以是来自公司的监管者,政府的法律
要求,或其他来源。
一旦个体沉浸在外在压力中,他们会产生准则缩小和自我放大的状态,即对决策的风险更小但也更加抗拒不正当行为。
米尔格雷姆的定理也可以用来解释社会行为和心理现象,例如支持性集体等。
在这样的集
体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感到外在压力的感觉,这使得他们拥有准则缩小和自我放大的特性,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受到外在压力的控制,而不是独自
做出决定。
总而言之,维拉克斯·米尔格雷姆定理是一个有效的社会心理学定理,用于解释个体在面
对外在压力时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这种反应可能是准则缩小或自我放大,而这可能会影响
他们的行为。
它还可以应用于社会上支持性集体的行为模式,也可以被用于解释个体在决
策过程中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及记录范文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及记录范文案例:一个寒冷的半夜,警察正在街上巡逻,忽然发现一个青年从一个商店出来,这是个辍学的少年,名叫拉里。
商店里丢失了大笔的钱,警察于是尾随拉里,并勒令拉里举手,这时拉里转身用枪打伤了警察。
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的哪些角度来分析呢?1、从动机理论解释动机理论强调关注个体自身的需要和动机。
从拉里袭警来看,他有这个需要,也有这个动机。
作为辍学青年,深夜闯入商店盗窃,本身就是生存的需要和动机,而自由也是这样,如果被警察抓住,就会失去自由,那么就无法让他满足对自由的需要,因此会让他产生一种紧迫感,感觉自己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动机,他完全有理由开枪射击警察。
2、从学习理论来解释人们现在的行为是由过去的经验所决定的。
辍学青年这个身份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成长的环境不同于很多正常的学生。
或许从小就看很多暴力的节目,或处在在一个不和谐的生长环境中,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让他学习的不是和平地处理事情,而是“以暴易暴”。
在被警察发现后,根据他以前习得的经验,听从对方或许会让自己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于是就偏向于相信自己的经验,用暴力来保护自己。
或者是因为某些残忍的罪犯的案子的报道,使得社会对其产生广泛的关注,而人们普遍的谴责情绪在拉里的心理会产生一种崇拜,因此极有可能去模仿罪犯的杀人行为,而媒体的报道正是强化了这种倾向。
3、认知理论强调人们的行为依赖于其如何感知社会环境。
这里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解释:第一,感知以前的社会环境。
即是在一个不正常的社会环境中长大,比如冷漠,比如暴力,从而使他的行为更倾向于固定在一个非常态的模式中,他遇到一些事情可能会以一种极端的保护自己的方式来解决,当然也包括了伤害别人。
第二,感知现有的环境。
在认知理论中也提到关注现有的感知,强调个人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的重要性。
当时身处黑夜,人物仅仅有自身和警察,是与白天街上人群熙熙攘攘截然不同的景象,一般人都会感受到紧迫。
此时他的认知就和白天的不同,即使面对的情景一样。
利他行为分析
利他行为分析在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中,我们知道了很多英雄的事迹: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雷锋……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在危难的时刻去营救、保护他人。
虽然我们自己没有这些光辉的事迹,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再公交车上为老人和孕妇让座位,也会为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捐赠衣物和钱财……而这些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使他人,群体乃至社会获得益处。
社会学奠基者孔德曾对亲社会性的利他行为进行过最初的描述。
现代社会心里学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主他人当作唯一的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由此可见,利他行为应该包括下面四种特征: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2、不期望物质或精神的回报;3、完全自愿的行为;4、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那为什么一个利他的人即使再无利可图或不期望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呢?社会心理学家努力从不同角度对利他行为作出了解释。
由于人和动物在表现“利他主义”行为时,往往会冒着伤害自身利益的风险,难以符合进化论规律。
因此,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出版了《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人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的基因遗传决定的,它是人类本性中的天性的部分,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一种行为,他的观点基于对动物的考察与实验的结果。
他发现,在一个蚁穴前,当危险来临时,工蚁走到其他蚂蚁前边来保卫巢穴,抵御入侵者。
当工蚁收到攻击时,受伤的工蚁比后边的没受伤的工蚁更有可能离开巢穴,但是他们不逃走,甘愿冒生命危险与进犯者搏斗,许多工蚁为了其他蚂蚁的生存和巢穴的存在而死去。
因此,威尔逊认为,动物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决定、通过遗传获得的。
我们会记得小的时候因为帮助了别人而受到家长的的表扬,或者因为提供帮助却袖手旁观时受到的批评。
在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眼中,利他行为就是就是这样在赞扬与批评中产生的。
有研究发现,4岁儿童,如果他们由于慷慨行为而得到奖励时,他们就会更愿意和其它小朋友分享弹珠玩具。
心理刺激对女性员工的妙用
教你一个管理技巧,它可让你的女性员工发挥最大潜能:如果你想在重要的商务谈判前激发她们的动力,就和她们谈谈拉里?萨默斯(LarrySummers)。
只不过你可能会发现,这种策略也会带来一些不受欢迎的副作用。
劳拉-克赖(LauraKray)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HaasSchoolofBusiness)的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她就曾利用哈佛大学(Harvard)前任校长萨默斯的案例,将之作为一种微妙方式,来改变她工作的“实验室”里学生的行为。
这就是社会心理学知识在管理中的部分运用,它已开始在学术界广为传播。
克赖自2002年开始在哈斯商学院任副教授,她和其它社会学家一道,正在宣传一种不同管理方法,这一方法立足于对人们在团队中行为的理解。
她声称:“经理人如果像社会学家那样思考,他们将从中受益。
”这一信息可能会让普通经理人感到恐惧,因为他们可能已经感到,自己需要同时扮演业余心理学家、哲学家和教师的角色了。
克赖专攻精神病理学,这一学科会影响决策和谈判(她将谈判描述成一种“你与他人相互依赖的决策过程”)。
她的研究包括:如何利用对性别定型的认知来影响谈判表现;如何改善通常质量较差的团队决策。
在克赖等学者使用的方法中,其核心在于他们相信,如果管理者理解而且能运用一些社会心理学基本工具,他们就能更有效地管理。
要做到这些,他们首先就要知道如何在适当的时机谈到萨默斯的名字。
在伯克利分校的实验中,克赖要求参加哈斯MBA课程的学生展开课堂讨论,论题是萨默斯所说“不同性别天生不同”的有争议观点,借此激发女学生强烈的潜意识反应。
这些女性在随后进行的一次毫无关联的谈判练习中,表现出更强烈的进攻性和其它的“男性”定势特征,取得的谈判成果也比没有这样做的时候多。
探讨萨默斯的观点已然引发了克赖所说的“定势反应:她们会说:等等,不用你告诉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会展示给你看。
如果性别定势确实令人侧目,那么驳斥定势的动机,就会鼓励并引导她们展开行动。
社会心理现象剖析:社会心理学实例解析
社会心理现象剖析:社会心理学实例解析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感觉和行为的科学,它着重探讨群体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有趣的社会心理现象,这些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释,揭示出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
本文将通过解析几个社会心理学的实例,来剖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个经典的实例——斯坦福监狱实验。
这是由心理学家菲利普·泽姆巴多在1971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的一项实验,旨在研究在监狱环境下个体行为的变化。
他将一群志愿者分为“狱警”和“囚犯”两个角色,然后安排他们在一个模拟监狱中生活。
然而,这个实验很快就失去了控制,因为参与者开始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
狱警表现出了虐待和羞辱囚犯的行为,而囚犯则表现出了无助和抵抗的情绪。
这个实验揭示了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们的行为往往会被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所影响,甚至背离自己的价值观。
这个实验中出现的社会心理现象被称为“角色扮演效应”。
它揭示了人们往往会根据所处的社会角色来定位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据以往的个人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是因为在社会中,人们往往被要求适应不同的角色,并且在特定的角色中具有特定的行为期望。
这种影响是长期社会化过程的结果,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社会规范的约束来学习如何适应不同的角色。
从而,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会出现不同的行为。
除了角色扮演效应,社会心理学中还有一个常见的现象被称为“从众行为”。
这个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经常观察到。
从众行为描述的是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倾向于跟随他人的行为和意见。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所谓的“非国民效应”,当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有其他人没有对危险做出反应,其他人也会认为没有危险,从而导致集体不作为。
这个现象在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著名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在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中,参与者被告知进行一项关于学习和电击的实验。
实际上,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被权威人物指导下是否会服从不道德的命令。
社会心理学中的行为因素与影响
社会心理学中的行为因素与影响人类的行为是一个既复杂又困难的领域,影响它的因素不光包括个人心理、家庭和社会关系,还包括文化,价值观和政治。
因此,社会心理学的学者们一直在探究人类行为的起因和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深入探讨这些行为因素和影响。
1. 群体动力学人类是群体动物,我们的行为往往受到所处群体的影响。
例如,人们往往会紧跟着一群人走路,即使这些人走的方向并不是他们本来要去的地方。
另外一个例子是,当一个团体内部出现冲突时,往往会形成两派,这两派之间互相斗争,而其它成员则会倾向于支持其中的一方。
这种扩大即如传染病一样的行为,可以解释为群体动力学的影响。
2. 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是指人们采取自我控制的策略以适应外部环境和其他人。
自我调节可以通过正面的影响,如纪律和自我批判等,也可以通过负面的影响,如压抑和沮丧等。
自我调节的根源之一可能在于行为规范,或因为人们内在的欲望,希望成为周围群体中的一份子或是了了某些内部的目标。
3. 竞争与合作竞争和合作是人类社交动力的另外一个区别。
竞争行为通常出现在个人间的争斗中,而合作行为则较常出现在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合作之中。
竞争会促进人们自我提高,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尽可能的胜出,而合作行为则需要个人间存在一种信任关系。
在很多场合中,这两种行为的作用会同时发挥,它们会在特定的社会环境里迅速演化。
4.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如何理解和响应周围的社会环境,包括人们之间的关系和黑暗现象。
社会认知的一个方面是社会认知偏差,这指的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
例如,我们往往会注意到他人的负向行为,而忽略了他人的正面行为。
这种错误的自我界定和理解模式可能导致我们对他人的不公正的判断和评估。
5. 实际行为与知觉差异实际行为和知觉是人类行为动力和心理机制的另外一个具有深度和影响的领域。
行为的实际结果往往与个体的知觉和相信程度不同。
例如,很多人愿意冒更大的风险购买高回报率的股票或基金,但实际上,这种高风险的投资和实际回报往往不成正比。
社会心理学 第十一章 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第十一章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第一节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利他行为(altruism)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回报的自愿她帮助他人的行为。
一个行为是不是利他行为,决定于作出这个行为的人的企图。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是一个对助人行为较J”泛的定义。
任何帮助别人的行为,或目的是帮助别人的行为,不管给予帮助的人的动机是什么,都是亲社会行为。
许多亲社会行为都不是严格定义的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包括最无私心的利他行为,也包括完全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作出的助人行为。
第二节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理论决策理沦侧重研究个体确定帮助是否需要这个过程。
还强调人在决定是否提供帮助时,对于代价和报醚的考虑;学习理论认为助人行为是通过基本的学习原则如强化、模仿而学得的;社会生物学认为助人行为部分来自于人的本能它是人类在进化过程巾保留下来的遗产。
一、决策理论助人行为只有在一个人决定提供帮助并且付之行动后才会发生。
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决定自己是否提供帮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智的决定过程。
决策理论步骤示意图对需要的注意——没有人需要帮助|| 是承担责任——否与我无关|| 是考虑得与弊——否太冒险、太难受,花时间等|| 是决策如何帮助——否我不知怎么办|| 是给予帮助1、对需要的注意一个亲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的第一步是要注意到有事情发生,而且需要帮助。
那么依靠什么线索来决定他人是不是需要帮助呢?(1)事惰是突然地、出乎意料地发生的;(2)遇到困难者受到某种明显的威胁;(3)无人帮助,威胁、份害将会越来越大;(4)遇到困难者无能为力,需要别人帮助。
(5)某种有效的帮助是可能的。
2、承担责任当人感到个人有责任时,就更可能作出助人打为。
3、对利弊的考虑决策理论认为人们对自己的每个行为都要考虑可能的得失。
包括助人行为。
一个人如果认为作出亲社会行为的利大于弊,他就可能去帮助别人。
4、决定如何帮助决定是否提供帮助的最后一步就是要决定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经典激励理论之七:归因理论
西方经典激励理论之七:归因理论(一)凯利的归因模型我们在知觉人的行为时,总是试图进行推断和解释。
所谓归因,就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人们行为的原因提出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
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努力等。
外部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在1958年最早提出了归因问题,但直到60年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1965年,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人选为者的具体行为推断其行为意图。
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发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提出三维归国理论,也称炻度理论,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
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
凯利认为,人们对行煌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1. 区别性: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
例如,一名今天迟到的员工是否经常表现得自由散漫、违反规章纪律。
如果行为的区分性低,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内部归因;如果行为的区分性高,则活动原因可能会被归于外部。
2. 一贯性: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持久。
例如,如果一名员工并不总是上班迟到,她有7个月从未迟到过,则表明这是一个特例,行为的一贯性较低;而如果她每周都迟到两三次,则说明行为的一贯性高。
言行不一
回答 到过的旅馆 到过的餐馆 未到过的旅馆 未到过的餐馆
不愿意 不能确定 根据具体 情况而定 愿意
43 3
75 6
30 2
76 7
1
0
0
1
讨论
在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讨论时,拉皮尔将 焦点主要集中在调查个人真实态度的问卷缺 乏效度。他提出:“直接比较对问卷回答的 反应和对实际经历的反应是不可能的”
在1930-1933年间,他们共住过67家旅舍、 汽车旅馆和“旅行者之家”,在184家饭 店和咖啡馆用餐。拉皮尔一直对旅馆接待 员、男侍者、开电梯的工作人员以及女服 务员对中国夫妇的态度与行为,进行准确 而详细的记录。为了防止因自己的出现使 这些人的反应有所改变,拉皮尔经常让中 国夫妇订房间、买食宿用品,而他自己则 负责照看行李,并且总让他们先进入餐馆。
为了进一步确保问卷的回答没有直接 受到中国夫妇访问的影响,拉皮尔同 时让另外32家旅馆和96家餐馆对同 样的问卷作出回答,它们与中国夫妇 访问过的餐馆、旅馆在同一地区。
时间:历时三年。
结果
在251个他们曾光顾过的旅馆和餐馆中,他们 只受到过一例由于他的这对同伴是异族所带 来的冷遇。 在下表中,拉皮尔对他与中国夫妇所受到的 服务进行了等级评定。
假设性行为阶段
在研究的第二部分中,拉皮尔给所有他们到 过的地方寄了一份问卷,问卷与真实访问之 间有6个月的时间间隔。他对于这种间隔的说 明是:他希望让中国夫妇访问的影响得以消 退
问卷感兴趣的主要问题是:“你愿 意在自己的旅馆或餐厅接待中国客 人吗?”餐馆、咖啡馆共返回81份 问卷,旅馆返回了47份问卷,回收 率为51﹪。
拉皮尔的质疑
归因理论的案例分析
归因理论的案例分析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主要研究个体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候的心理倾向。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候,会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个体内部因素(内因)或外部因素(外因),这种归因过程会影响人们对他人的看法和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归因理论可以解释很多行为现象。
比如,当一个人成功时,人们可能会将其成功归因于他的能力和努力(内因),而当一个人失败时,人们可能会将其失败归因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外因)。
这种归因的倾向会影响人们对他人的评价和态度,进而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
一个经典的案例是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
在实验中,被试者被告知要给另一个人进行电击,而受电击的人实际上是一名演员。
实验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试者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将其归因于实验者的命令(外因),而不是自己的意愿(内因)。
这表明了人们在解释自己行为时候的归因倾向,即更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以减轻自己的责任感。
另一个案例是卡尔霍夫的“归因理论实验”。
在实验中,被试者观看了一段影片,影片中的行为者表现出积极或消极的行为。
实验结果显示,当行为者表现积极行为时,被试者更倾向于将其归因于内部因素,而当行为者表现消极行为时,被试者更倾向于将其归因于外部因素。
这表明了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的归因倾向,即更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部因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他人的行为。
综上所述,归因理论在解释人们的行为和社会互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归因理论的核心观点,进而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和社会互动。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促使大家更加关注和理解归因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简评米尔格拉姆实验
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一项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实验,由斯坦利·米尔格拉姆于20世纪60年代进行。
该实验旨在探究人们在权威压力下是否会违背个人道德和伦理,对他人造成伤害。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米尔格拉姆实验引发了一些道德考量和争议。
一方面,米尔格拉姆实验展示了人类的顺从倾向,即在权威的指挥下,个体可能放弃个人道德判断,对他人施加伤害。
这引发了对个体责任与伦理意识的思考。
在实验中,一些参与者对电击实验对象时表现出的顺从行为令人担忧,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实验对象实际上没有受到真正的伤害。
这引发了对研究伦理和实验伦理的重要讨论。
另一方面,米尔格拉姆实验揭示了权威、社会压力、情境等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这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关注个体的道德选择,还要注意社会和环境对我们行为的塑造。
此外,米尔格拉姆实验的结果促使人们重新思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培养人们对自己的判断和行为负责任的伦理意识。
综上所述,米尔格拉姆实验在伦理道德的角度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反思。
它提醒我们在面临压力和权威时保持独立思考、坚持道德原则,并呼吁建立健全的实验伦理标准,确保研究过程中不会对参与者产生长期的伤害。
社会心理学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 • • • • • 动机理论 学习理论 认知理论 决策理论 相互依赖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
对于一个场景的分析
• 一天凌晨3点钟,一位警察看到辍学的学生拉里从 一天凌晨3点钟, 一家商店的后门走出来, 一家商店的后门走出来,并带着一个装满钱的书 这家商店详附近的很多商店一样, 包。这家商店详附近的很多商店一样,晚上已经 关门很久了,警察向拉里喊话,让他站住, 关门很久了,警察向拉里喊话,让他站住,举起 手来。拉里转过身来,从兜里掏出一支手枪, 手来。拉里转过身来,从兜里掏出一支手枪,对 警察扣动了扳机,子弹打在警察的腿上。后来, 警察扣动了扳机,子弹打在警察的腿上。后来, 拉力被捕入狱。按照统计数字的预测, 拉力被捕入狱。按照统计数字的预测,拉里在监 狱的生活将不会有建设性的产出,也不会快乐, 狱的生活将不会有建设性的产出,也不会快乐, 社会将为他付出高昂的代价, 社会将为他付出高昂的代价,而且他再次犯罪的 概率也相当高的。 概率也相当高的。
6、社会文化理论 、
• 文化——特定群体共同的信仰、价值、传 统和行为模式。文化通过社会化的过程, 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 • 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规范——群体 成员行为的规则和期望。其中社会角色是 一整套规范并适用于某一特定地位的个体。
• 社会文化的观点对于理解特定社会或文化 背景下的行为是很有用的。 背景下的行为是很有用的。也强调不同文 化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比较。 化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比较。而且我们倾向 于假定自己文化的行为是“标准的” 于假定自己文化的行为是“标准的”或典 型的。 型的。 • 社会行为跨文化研究的一个目的是弄清文 化在那些重要彼此存在差异。 化在那些重要彼此存在差异。强调个人主 义的文化和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之间的差 异是一个重要特性。 异是一个重要特性。
社会心理学利他行为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利他行为名词解释嘿,咱今儿来聊聊社会心理学里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利他行为。
你说啥是利他行为呢?简单来说,就是那种对别人好,不为自己谋私利的行为呗。
这就好比大冬天你看见有人在路边瑟瑟发抖,你二话不说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人家披上,自己冻得直哆嗦也不在乎。
或者说你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里面好多钱呢,可你一点儿歪心思都没有,就想着赶紧找到失主还回去。
咱生活里这样的例子可不少呢!你想想,那些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的志愿者们,他们不顾危险去帮助别人,这不是利他行为是啥呀!就像那次地震的时候,好多人自发地去灾区帮忙,送吃的送喝的,照顾受伤的人。
他们图啥呀?啥也不图,就是单纯地想帮别人度过难关。
这利他行为啊,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
它得有几个条件呢。
首先,你得有那个心吧,得真心想帮别人。
要是心里压根儿就不想管闲事,那肯定不会有啥利他行为啦。
然后呢,还得有那个能力呀。
你说你想帮别人,可自己都自顾不暇呢,那也不行啊。
你再想想,要是这社会上人人都有点利他行为,那该多好啊!走在路上不用担心摔倒没人扶,遇到困难也不怕没人帮忙。
大家都相互照顾,相互帮助,那得多温暖呀!这不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嘛。
有时候,利他行为也不一定得是多大的事儿。
给老人让个座呀,帮邻居拎个东西呀,这些小小的举动也是利他行为呢。
可别小瞧了这些小事儿,积累起来那力量可大了呢!咱再说说为啥会有利他行为呢?有人说是因为人天生就善良,就有那种帮助别人的本能。
也有人说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从小就被教育要做好事呀。
反正不管是因为啥,这利他行为都是值得提倡的。
你说要是大家都光想着自己,那这世界得变成啥样啊?都自私自利的,谁也不帮谁,那得多冷漠呀!所以呀,咱都得有点利他行为,让这世界变得更美好。
反正我觉得吧,利他行为就是一种特别棒的行为。
它能让别人感受到温暖,也能让自己心里踏实。
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咱都别光想着自己,多为别人考虑考虑,这世界不就更美好了嘛!。
心理学如何理解人格与行为的关系
心理学如何理解人格与行为的关系人格与行为是心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人格是个体内在稳定的特质和习惯模式的组合,而行为则是人格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表现。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来探讨心理学如何理解人格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心理学理论对人格与行为关系的解释1. 特质理论特质理论认为人格是由个体在长期时间内表现出的稳定特征组成。
根据特质理论,人格特质包括内向与外向、神经质与稳定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等。
这些特质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较为稳定的影响。
例如,外向的人更倾向于参与社交活动,而内向的人则更喜欢独处。
特质理论认为,人格是人类行为差异的一个重要解释因素。
2. 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强调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信念对其行为的影响。
根据这一理论,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越高,其行为表现越积极,反之则越消极。
例如,一个具有高自我效能的人在面对困难时可能更加努力去克服,而一个自我效能低的人可能会放弃。
3.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结果。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从中获得的反馈信息来学习行为模式。
这一理论强调了社会环境在塑造个体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例如,一个孩子在模仿父母的行为后受到赞扬,可能会倾向于继续模仿父母的行为。
二、实证研究对人格与行为关系的验证实证研究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和探索人格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实证研究。
1.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通过模拟监狱环境,观察参与者在具体情境下的行为表现。
实验结果发现,即使是普通人,在特殊环境中也有可能表现出具有侮辱、操控和虐待行为的倾向。
这一实验表明,环境因素对个体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人格特质并非决定性因素。
2. 长期追踪研究长期追踪研究通过对个体进行多年甚至几十年的追踪观察,探索人格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这些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但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变化。
例如,个体在工作环境中的变化可能导致其行为和人格特质的调整。
洞察人性认识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定律
洞察人性认识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定律洞察人性:认识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定律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心理学定律对于洞察人性和认识人类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定律,并解析其对人性的洞察。
一、激励理论斯金纳的激励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个体会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他提出了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的概念,即个体根据是否受到激励来决定是否继续或停止某种行为。
这一理论揭示了人类对于奖励和惩罚的敏感性,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引导人的行为。
二、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反应和环境之间的关联形成的。
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接受到某种刺激后,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这一理论强调了环境对于人行为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人类的行为可以通过建立合适的条件反射进行塑造和改变。
三、强化机制斯金纳的强化机制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加强或削弱,从而影响和调节个体的行为习惯。
他提出了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概念,即通过给予奖励或消除不适感来增加某种行为的频率。
这一理论揭示了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强化机制进行调节和改变,为行为塑造和行为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可塑性理论斯金纳的可塑性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可塑的,个体可以通过经验学习来改变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
他强调了环境对于人的行为的塑造作用,同时也指出了个体自身在行为塑造中的积极参与。
这一理论提醒我们,人的行为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经验来改变和调整。
五、自治观念斯金纳的自治观念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个体内部的因素影响,而不仅仅是受到外部的激励和强化。
他认为个体有着自主性和自我决定的能力,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目标来选择和调整行为。
这一理论提醒我们,在理解和引导他人行为时,需要考虑到个体内部的因素和个体的自主性。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定律为我们认识人类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思路。
最著名最实用的社会心理学“勒温公式”,该当如何理解和使用
最著名最实用的社会心理学“勒温公式”,该当如何理解和使用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但是这个心理具有更丰富内涵,那就是社会情景作用下的个体的心理,这里涉及两个因素:环境和人。
由此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著名行为公式:B=F(P,E)通俗解释就是,人的行为是个体以及所处情景互相作用的结果。
看似非常简单,也的确非常简单,可是只有彻底理解,会有透彻的感觉。
看看李克富老师对此公式的解读:勒温公式是理解行为的基本功的理论基础1、行为和行动要进行区分。
这两个词语含义不同,社会行为是看得见、摸得着、动起来的活动,还包含情感在内,这是与行动不同的。
个人在此进一步讨论下区别,未必正确,一家之言。
说起行动,似乎理解为“行为动作”更准确,也就是强调的是动作,“动手动脚”是典型例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个更多是说的行动,也就是实践之意。
而说起行为,就心理学而言有行为主义理论。
除了行动动作,还有心动、表情、机体感觉,表情有微笑哭泣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的言语表情,身体姿势的身体表情,微表情大表情都是行为表达,还有言谈这些行为要比说成行动更贴切。
可以认为,行为除了动手动脚,要有动嘴动耳动心。
似乎可以说,比起行动这个词语,行为内涵更小,外延更大。
比如言谈举止是行为,而不好说是行动。
2、行为本身没有正常异常区分。
一般我们会对行为进行性质判断,也就是价值判断,有正常不正常区分,好坏区分。
但是,戴上社会心理学眼镜之后,必须明确行为没有好坏正常异常区分,因为根据勒温公式得知,任何行为都是个体与环境作用结果。
心理有内隐和外显区分,外显即行为,也就是常说的言谈举止,这就要看谁在做、在什么环境下做!我们进行价值判断,是站在旁观者角度,事实上,从当事人和所处环境角度,行为就是可理解且中性的。
3、行为公式的适用性举例。
一个正常人不会打喷嚏,可这个人感冒了呢,打喷嚏也就正常!在家里都会穿简单衣服,可是跑去外面就会西装革履,人模狗样!尤其注意下面这个情况:当有人说别人事情时候,说某人做事好坏时候,要知道这个属于转述、传话,已经失掉了当时事情发生时候的语境!谁在做,还有什么语境下做,二者必不可少。
凯利(HaroldHardingKelley)的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HaroldHardingKelley)的三维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概述42011-12-25 19:24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HaroldHardingKelley)的三维归因理论凯利(Kelley,1967)协变分析模型协变(covariation):指多个事件同时出现的现象,两件事总同时出现就是高协变性,只是偶尔同时出现则是低协变性。
将结果归因于协变性最高的原因。
协变原则被他认为是最全面的归因原则。
凯利(H.H.Kelley,1967)的三维度理论(the cube theory)1967年凯利提出,可以用3种不同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以员工迟到为例):1.行动者(人)。
员工不知公司考勤制度、明知故犯、有些个人事情等。
2.客观刺激物(存在)。
即行为者的知觉对象,是员工手表坏了、考勤机故障、规章制度没有明确。
3.所处关系或情境。
今天早上被领导派去做临时工作,没有时间赶回来、今天班车延误。
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
1.一致性(consensus)。
针对人,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动者相同的反应。
2.一贯性(consistency)。
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做相同的反应。
3.区别性(distinctiveness)。
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阿瑟(L.A.McArthur,1972)对凯利三维理论作了系统的研究。
她给一个简单假设事件:玛丽小姐看一个小丑表演时笑得厉害,然后考察相应的归因结果。
凯利为他的归因理论补充了几条原则打折扣原则:人们对于他人行为的归因,可能事先有几种假设,如果其他似乎可能的原因同时出现,那么最初假定的原因就不可全信了,需要打折扣。
增强原则:如果行为发生在有连续性的抑制原因出现时候,那么一个可能的促进性原因的强度将理解得更高。
凯利的归因理论
凯利的归因理论
三维归因理论(Cube theory),也称炻度理论或立方体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于1967年发表的《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一书中提出。
凯利认为,对他人行为的归因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观察行为,其次是判断原因,最后是排除偶然因素和迫于环境的因素。
一般人们在归因时要沿着三个方面的线索进行思考,然后把原因归结于刺激物、行为者或环境。
他由此提出了三条线索:一致性、区别性和一贯性。
经试验验证得出:人们通常是根据3条线索进行权变的分析,最终形成对原因的推断。
凯利的归因理论原因:
内部原因:指的是存在与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兴趣、态度。
外部原因: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的奖励与惩罚、运气等。
凯利还据此提出了“控制点”的概念,并把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喜欢内归因,外控型的人喜欢外归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社会心理学理论解释拉里的行为
刘晚姣
某天凌晨3点钟,一位警察看到从中学辍学的拉里从一家饮料店的后门出来,拿着满满一袋钱。
这件商店和附近的商店一样,入夜后已经关闭了很久。
警察对拉里喊话,要求他站住,举起手来。
拉里转过身,从兜里掏出一把手枪,开枪并打中了警察的腿。
拉里因此而入狱。
一、动机理论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
辍学的拉里去商店里偷了满满一书包的钱,在被警察发现后开枪射伤警察,一是出于生理需求。
有了钱才能生存下去,为满足生存需求,他去偷窃。
此外,生理需求未能满足时,思考能力、道德观明显变得脆弱,也容易导致他袭警。
二是出于安全需求。
警察向他喊话,让他举起手来。
拉里觉得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如果被铺入狱将会失去人身自由,惧怕之下向警察开枪射击。
2、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
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
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毁灭行为。
当它转向外部世
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伤害。
拉里的偷窃行为是在为保持个体生存的生本能驱动下进行的,而袭警行为是在转向外部的死本能驱动下完成。
3、侵犯动机理论。
侵犯动机是指向伤害其他生命体的动机。
经典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始终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修正后的理论认为挫折产生的愤怒,侵犯行为一种“情绪准备状态”,一旦有侵犯线索出现,受挫折就会大发雷霆。
这里的挫折指的是任何阻碍实现目标的事物。
拉里中途辍学,是他人生走向成功的一大挫折,可能会使他具有暴力倾向。
警察出现“妨碍”他偷窃钱财,让他大发雷霆,开枪袭警。
二、社会学习理论
1、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条件发射是指在某种情境刺激下出现的行为得到强化而被保留下来或使其发生频率增加的现象。
拉里的偷窃可能不是第一次,如果每次偷盗成功之后能好好“享受”一番生活,兴许还能得到其他“同伴”的赞许和羡慕,这对拉里的偷盗行为来说都是一种强化,他的偷窃行为更为频繁和大胆。
在平时“混社会”的生活中,他可能经常通过武力来解决问题,并能得到预期效果,使得他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倾向于使用暴力,所以他持有枪械,并在偷窃被发现后袭警。
2、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反应模式,或对已有模式进行更正。
该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学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他人示范
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的。
拉里的偷窃和袭警行为可通过对有暴力倾向的同龄人、成人行为和行为结果以及暴力文学和影视作品等的观察、模仿而习得。
三、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社会行为的驱动力是人对社会事件的主主观解释,成为心理场。
人的行为、人的内部因素和环境三者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决定。
人具有主体性能力或意向性能力的假设。
如果拉里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对暴力习以为常的环境中,那么拉里的预先思维指导、先前经验都倾向于暴力能有效解决问题,当他遇到困难和阻碍也会以一种极端的保护自己的方式来解决,容易伤害别人。
四、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认为,人们会对不同行为的成本和收益进行评价,并选择其中最符合逻辑、最合理的一个。
人的理性是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
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满意”标准(可比性、可执行性、可实现性),而非“最优”标准。
正如期望——效价理论所认为的,人的积极性被调动的大小取决于期望值与效价的乘积。
关于偷窃行为,拉里已经辍学,找份薪资好的工作比较难,一般只能找劳动强度大、工资较低的工作,要想维持生存甚至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偷盗是比较简单、快捷、有效的方法。
关于袭警行为,偷窃被抓现行,拉里会被判刑入狱,失去自由身,所以他铤而走险,开枪袭警,希望能逃避法律的严惩。
五、相互依赖理论
1、相互依赖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行为目标与手段间如存在相关依赖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
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
当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存在消极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拉里与警察行为目标是否定性的依赖关系,警察阻止拉里偷窃,拉里则开枪袭击警察。
2、社会交换理论。
该理论主张根据人们在可能的相互作用方式中付出的代价和获得的利益,分析人际间的作用,是一种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来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该理论有五个普遍性命题。
一是成功命题。
如果拉里的偷窃行为能得到较好的物质回报,采用暴力行为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他偷盗和暴力行为的频率就会增加。
二是刺激命题。
如果拉里在行为受挫及目标受阻时,习惯于采用暴力行为来解决,那么当他偷窃时被警察发现便开枪袭警就顺理成章。
三是价值命题。
相较于乖乖被铺入狱判刑较轻,铤而走险先逃避追捕对拉里来说价值更高,所以他采用暴力手段来逃避惩罚。
四是剥夺与满足命题。
如果拉里的类似于偷窃行为和暴力行为都能得到相同的回报,那么该回报对他的价值会越远越小,他会采用更加激烈的手段来获得更加高价值的回报,所以他再次犯罪的概率非常高,对社会的危害性也会越来越大。
五是侵犯与赞同命题。
如果拉里学习刻苦而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效,拉里可能会被激怒并采取侵犯行为,若侵犯行为对内,
则是抑郁、焦虑,导致辍学;若侵犯行为对外,则容易对他人采用暴力行为,危害社会。
如拉里的偷窃和暴力行动获得了预期的酬赏或得到的酬赏比预期的还多,或者他的此类行动没得到预期的惩罚,就会产生喜悦的心情,会重复此类行为。
六、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认知功能的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拉里生活的美国注重自由、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利益。
当拉里的行为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相冲突时,他更多地考虑到个人的利益和主观感受。
所以,为了生存,他会去偷窃,侵犯他人财政权;为了不入狱,他会开枪袭警。
此外,美国的影视作品充满暴力因素,媒体对暴力犯罪行为大肆报道,甚至对一些连环杀人犯进行美化,一些青少年如拉里等容易模仿此类行为。
七、进化论理论
进化论认为人类的倾向和偏好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恐惧是自然选择和适应的结果,使得我们身体保持高度唤醒状态,形成战斗—逃跑模式。
当拉里偷窃钱时被警察发现,自然产生恐惧情绪,并进入战斗状态,开枪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