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设计(新课标)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方案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方案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交流资料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方案设计
海口实验中学徐芹
单元教学目标:品赏小说人物,学习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有关手法。
单元教学时长:2课时
一、导入:(3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三篇小说。
小说是通过设置环境、安排情节、塑造人物来表现主题的一种文学样式。
根据以往关于小说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说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还在前后安排了序幕和尾声;小说的人物分为三类,即主题人物、陪衬人物和线索人物。
在环境、情节、人
物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核心,而环境和情节都是根据人物塑造这个核心来设置安排的。
那么小说是如何来塑造人物的呢?这节课,我们试图通过学习这个单元的《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三篇小说来品赏小说人物,学习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有关手法。
二、品赏林黛玉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先来共同研究《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这一人物。
林黛玉是《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关键人物,那么,对于这个关键人物作者是如何来刻画描写的呢?
1、直接的心理描写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黛玉从此便要开始她在贾府的新生活了,这时的黛玉的心里都想了些什么呢?是欢呼雀跃,是充满期待,还是其它的什么心理?请同学们用小说中的原话来回答。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教学设计ppt精品课件
(二)个性鲜明的《守财奴》 主干问题
问题一:爱财超出想象的表现有哪些
怕妻子看病吃药花钱 怕妻子死后女儿继承遗产 怕女儿嫁出去要陪嫁 病重神志不清,可与钱有关立即清醒
问题二:从哪些做法看出他爱财达到痴迷
见到梳妆匣就抢,不问是谁的 骗女儿放弃继承权 不守信用给女儿月供 身上时刻带钥匙 训练女儿,到那边去交账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 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 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 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 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 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 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 主干问题
问题一:文章开篇写祝福的场景,有何作用?
• 关于祝福 祝福是习俗→约定俗成、根深蒂固 如何祝福→男尊女卑 为何祝福→求庇佑,不出岔子 关于爆竹→驱邪、避凶、喜庆形成反差 真正被祝福的是谁→封建统治者
以乐景反衬悲剧
问题二:行文特点及第一人称的好处
文脉: 我回鲁镇→ 寄住鲁四老爷家→有关祝福的习俗→ 我不
c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 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会不像四十上下 的人;脸上瘦削丕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 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技着一支 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问题三:关于肖像描写
a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 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 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教案(6份) 人教课标版3
《祝福》教案【教学目标】.理清课文各部分所写内容及祥林嫂的不幸经历,分析祥林嫂之死的原因,把握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方法和写作特色。
.通过作者重回故乡观察的“变”与“不变”串联课文。
.分析鲁镇的“不变”.分析祥林嫂的“变”,发生了哪些变化?什么因素促使她的变化?.通过人物对话分析“我”,四叔四婶,柳妈等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文中的“变”与“不变”.通过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分析“反复”手法【教学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描写人物的方法。
同时结合运用鉴赏分析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导语:在辛亥革命后的某一天,浙江绍兴鲁镇发生了一桩命案。
据说是一个年轻的老妇人在新年祝福的时候死在了冰天雪地里。
而有一个人正好见证了整桩命案的发生,于是便将他所知道的叙述了出来。
那么,这个年轻的老夫人到底是谁呢,在他身上到底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又是谁是这桩命案的始作俑者呢?而这个故事的见证者又是怎样为我们展现这个故事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先生的《祝福》,一起去深入了解体会文中受害者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二、知人论世(展示)、作者介绍周树人(年月日-年月日),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为世纪中国的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背景介绍《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也是中学阶段唯一一篇选自《彷徨》的小说。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写于年月日。
世纪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
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
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教材为中心。
教师需要研究学生和课堂情况,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研究语文。
然而,教材提供的大多是文本或思考练,没有告诉教师应该教什么和如何教。
因此,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重新研读文本、设计教学和预设问题,难以将精力用在研究学生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材编者或教学服务人员可以在先期研读的基础上,将教材内容教学化,为教师提供较为完备可据以操作的教学设计,告诉教师怎么教。
这样,研究学生和课堂就可能更容易落实。
教师需要教参,但教参需要提供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而不仅仅是提供一些具体的分析和资料。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以标定教为基础,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
同时,以材设教也很重要,即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因为同样的文本选入不同的教材,教材编者的用意可能是不一样的。
此外,因文设教也很重要,需要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最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应尽量提供菜单式的设计,为教师的不同教学追求留出余地。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文本和人本两个方面。
对于文本的解读,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阅读和问题设计,以引导学生深入把握文本。
通过合适的“单元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整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先行者对文本研究的设计,从而化为自己的教学智慧。
在新课程下,研究方式的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但需要有合适的教学内容支撑。
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整合利用各种优势教学资源,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研究学生,帮助学生有效地研究语文。
本单元的研究目标包括从分析小说的环境、情节、人物三个要素入手,研究鉴赏小说的方法,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熟悉每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品味小说语言,研究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本单元共计6学时,其中《林黛玉进贾府》占3课时,《祝福》占2课时,《十八岁出门远行》占1课时。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学习目标】⒈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了解贾府这一小说的典型环境及通过这一环境折射出的社会背景。
2.归纳概括文中主要人物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3.学习把握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4.落实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学习重点】1.学习重点是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掌握小说所运用的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2.正确认识《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的反封建的重要意义。
3.了解《红楼梦》的开头四回的内容。
做为全书的序幕,为后面展开情节、刻画人物作了铺垫。
【学习难点】1、在初读课文时要抓住林黛玉的行踪;2、抓住课文的有关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3、体会多姿多彩的语言描写艺术。
【学习方法】1、以读为主、拓展知识,构建愉快教学法(1)诵读:欣赏小说优美的语言,培养对作品的感性认知能力;(2)品读:学生为主体,教师采用点评式教学法,驾驭课堂,引领学生发挥想象力,欣赏形象,讨论分析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丰厚、深刻的意蕴,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课前预习阅读全文并结合注释解决疑难字词。
课题:《林黛玉进贾府》(第一课时)一、作家介绍:1、作者简介: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
康熙皇帝时,曹雪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
雍正皇帝即位之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曹家从此败落了。
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高中新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 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新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夏永○目标要求1.了解诗歌这一文学体裁。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思想感情及艺术特色。
○知识结构◎诗歌的特点及分类诗歌是四大文学体裁之一。
它要求以凝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丰富的思想,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有一定的节奏韵律。
诗歌的特点是:最凝炼地反映生活,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富于想象,构思精巧,语言富于音乐性。
诗歌的特点可归纳为:调试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优美的音乐性。
诗歌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按产生的时代分为:古体诗:诗经、楚辞、乐府诗近代诗:律诗古典诗歌绝句小令词曲散曲杂剧套数现代诗歌新诗以旧体诗形式反映现代生活思想的诗除此之外,诗歌还可以进行如下分类:抒情诗按表达方式叙事诗哲理诗格律诗按有无格律自由诗散文诗民歌按来源文人作品◎新诗的鉴赏与阅读新诗是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后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白话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
公木先生说:“把‘五四’以后的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阶段和特殊部分,称之为新诗,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这也就是新诗之所以新的所在。
“—这是公木先生对新诗特征的调试概括。
在西方,美国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人。
中国的新诗诞生后,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融合消化在自己的民族风格中,涌现了众多的艺术流派。
以郭沫若、闻一多、艾青为代表。
“诗言志”,诗中必有“我”,抒情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
新诗则表现新的思想感情,反过来看,读诗当然不是纯理性的活动。
而是读者的情感因素渗透其中,既要深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又应力求把自己的感情和诗所蕴含的感情沟通。
新诗的思想感情融于诗的艺术形象,融于诗情画意的意境。
换言之,融有诗人情感的物象,即诗之意象。
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生活景象相融合,形成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或氛围,就是意境。
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其内涵则远远超过了个别意象的总和,其境界是整体的,给人以巨大美感。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前言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说:“我们认为,语文教师不是对付教材的。
作为教学专家的语文教师,应该面对学生,他备课的主要工作,应该是研究他的学生,他的课堂,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
”王荣生教授提出的观点与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相契合的,但在很多的课堂上,基本还是“以师为本”——完成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少顾及到学生的情况。
这其实不能全怪老师。
因为教材提供的大多是文本或思考练习,并没告诉老师哪些是应该教的,应该怎么教。
面对教材,老师的很大的一部分精力还得放在重新研读文本、设计教学、预设问题,很难再将精力用在研究学生上。
虽然,独立钻研教材、钻研文本还是语文教师首要的任务所在,但是,如果我们的教材编者或教学服务人员,能在先期研读的基础上,做得再深入一步,使教材内容教学化,为老师提供较为完备可据以操作的教学设计,告诉老师怎么教,那么,“研究学生、研究课堂”可能更容易落实。
很多教师将“教参”当作“拐棍”固然不对,但至少反映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确实需要教参,另一方面也确实需要丰富教参的编写内容,即除了提供一些具体的分析和资料之外,更主要的是提供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
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教材的编者面面俱到,但如果组织一批富有经验的教师先行编拟一部分设计,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这就像很多学校推广的集体备课,先行的教学设计,也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集体备课吧。
因为新课标教材都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来组织编写的,每一单元的文本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教学设计也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设计,是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搞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要把握这样几个基点:以标定教,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来来设计,这是毋庸置疑的;以材设教,即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来设计,因为同样的文本选入不同的教材,教材编者的用意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兰亭集序》,综合型教材(人教版)、专题型教材(苏教版)、活动型教材(山人版)都选作篇目,其编写意图就不一样,如果不考虑教材特点来设计,则教材编者的创造性劳动就根本无从体现;当然,同样的文本还有其共同的东西,还需要我们因文设教,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教案(6份) 人教课标版5
《老人与海》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借助资料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能力目标: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情感目标: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难点: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课时安排】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阅读课文,勾画出老人几次与鲨鱼作战的句子、老人的内心独白,思考:课文节选的段落讲了哪些内容?你眼中的桑地亚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主完成《步步高教材导学》中本课的课前预习部分,了解作家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这样评价《老人与海》,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伟大的名著。
()作家作品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年代后,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写作背景小说主要写一个饱经风霜的古巴老渔夫连续天在海上打鱼而一无收获,第天仍然继续去捕鱼,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返航的途中,又遇到了大群鲨鱼的围攻,老人桑提亚哥奋不顾身,与鲨鱼进行了一夜的搏斗,结果当老人返回岸上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了。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一、导语引入《红楼梦》是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之一(其他三部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古代小说发展到《红楼梦》,标志着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红楼梦》的这一光辉成就吸引了一大批学者去研究它,后来形成了一门学问,叫“红学”。
有人戏言“一部《红楼梦》养活了一大批人”。
其实“红学”并不神秘,如果立志研究它,我们也可能成为“红学家”。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表明我们班的“红学研究”正式起步了。
学习这一课,单元学习的重点是“鉴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我认为这里的语言,既包括人物对话语言,也包括描写语言。
要把握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不要忘了宁国府上房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世事”“人情”上找到解读的途径。
二、整体感知(一).检查预习情况。
1.这个片断中主要写了哪些人?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回答:①详写的人物──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②略写的人物──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等;③实写人物──贾母、王熙凤等;④虚写人物──贾政、贾赦等;⑤单独写的人物──贾宝玉、王熙凤等;⑥群体写的人物──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等;引导学生总结这样写的好处:突出重点,变化多姿。
2.了解这些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出示贾府人物关系表)(二)这么多人物,如果一一介绍出来,一定会很散乱,也很罗嗦。
曹雪芹用的是一个什么办法呢?提示:把全部人物介绍放在林黛玉的视角中去写,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呈现出来。
(三)读了这个片断后,印象最深或者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内容?王熙凤出场贾宝玉出场三、合作探究1.老师作鉴赏示范①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
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
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教学计划-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周晗(一)内容标准1.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来学习鉴赏中外小说,能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
2.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了解小说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3.注重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二)教学要求1.本单元是学生们步入高中以后第一次学习小说,教学中应该讲解一点小说的基本常识,如小时哦的三要素是典型的环境、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故事情节。
小说的基本特质是艺术的虚构和生活的真实(或生存的真相)相结合;小说的情节发展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小说的叙事方式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还有小说中刻画人物的几种方法。
以余华、格非为代表的现代先锋实验小说的创作特点也应让学生有所了解。
2.小说的语言必须生动、形象、简练而又鲜明,语言的学习和训练是小说教学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小说的语言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作者的叙述性语言,一是小说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教学中我们要重点分析、鉴赏小说中的个性化人物语言。
如《祝福》中当祥林嫂被婆家抓走之后,鲁四老爷说了三次话,只有八个字,第一次说的是:“可恶!然而……”第二次:“可恶!”第三次:“然而……”文字很少,但鲁四老爷虚假、伪善的封建卫道士形象却跃然纸上。
3.抓住人物形象来理解小说的内涵和艺术成就。
人物是小说的主要构成要素,小说的主题和作者的创作意图都要通过人物形象来表现,即使现代派小说,也离不开人物的心理和命运。
因此,欣赏小说要注意把握人物形象。
本单元的四篇小说,塑造人物形象都很成功,如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祥林嫂、桑地亚哥等,无不栩栩如生,各具典型意义。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ppt(课件12张+教案+导学案+反思) 人教课标版1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整体教学导学案第一部分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能够用两三分钟的时间概述每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第二部分阅读训练《林黛玉进贾府》一、作者及其作品:曹雪芹(1715?──1764?)名霑,号雪芹,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曹雪芹的家庭是一个百年望族的贵族世家。
从曾祖父曹玺起,到他父亲都任江宁织造要职。
曹雪芹的童年,正当曹家极盛时期,在南京过着“锦衣纨裤”“饫甘餍肥”的豪华生活。
雍正五年(1727) 曹雪芹十三岁,他的父亲获罪革职,全部家产被查抄,全家由南京迁到北京,他的青壮年是在家境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度过的。
四十岁后,他进入了凄苦的晚年。
他家迁到北京西郊,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地。
大约在一七六四年除夕,因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而离开了人间。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代表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
课题“林黛玉进贾府”是编者根据节选内容拟的。
林黛玉因何进贾府?原来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
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
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
作者把此事安排在第三回,也就是全书的序幕部分,显然是借黛玉进贾府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并给加点字注音:阜盛怯弱风流态度标致嫡亲度其位次似蹙非蹙罥烟眉多一窍三、思考:1、林黛玉为什么进贾府?她眼中的贾府在布局上有怎样的特点?她在贾府都见到了哪些人?2、找出描写林黛玉的语段,思考:作者对林黛玉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这些描写反映了林黛玉初进贾府时怎样的心理活动?3、“众人”、王熙凤和贾宝玉心、目中的林黛玉分别具有怎样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祝福》一、作者及其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名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xx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xx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学教案xx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及语文必修(3)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体味语言,强化文言阅读,重视文化传承,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想象力、欣赏力、表达力和体味语言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必修(3)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是通过开展“感悟自然”的语文综合活动,学习科学小品、小说、古典诗歌及相关的表达交流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了解科学小品、小说、古典诗歌的审美特点,并通过语文综合活动,进行游记、科学小品、短篇小说、对联等文体的写作练习,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本校高一学生的语文能力较低,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都较弱,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很难有自己的心得,基础知识不扎实,迁移能力弱,作文内容比较空洞,题材陈旧,立意不高。
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课文解读独辟蹊径别具特色《黄山记》是一篇独出心裁的游记文章,用独特的手法勾勒黄山美景,赞叹大自然的崇高卓越,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赞美这能使“绝处已经逢生”,能让“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的”伟大时代,激起人们对祖国的壮丽河山,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热爱。
本文作者不像一般作家那样,先从登山写起,重在写登山之所见所感,而是气势磅礴,居高临下把黄山放置于宇宙形成发展的极其辽远广阔的背景之上来描写,堪称“大手笔”,从大自然如何安排一处胜景起笔,继而追溯人类登山简史,而后才写自已登山所见。
这样,既让读者饱览了黄山雄伟瑰奇的无限风光,又让读者获得有关的地理、历史知识。
更重要的是,会让你进入深邃的历史思索——从宇宙的形成到人类社会的发展。
漫漫宇宙间,人类对黄山的攀登、探索,只是那么小小的一段插曲,而个人登上黄山,只能是这个小插曲中的一个小小的音符。
大自然创造黄山这一杰作之后,是“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的,它“将那些可以让人从人间通入胜境去的通道全部切断”,它要考验人类!值得自豪的是,“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设计※
本单元学习中外小说。
三篇小说涉及古今中外,前两篇分别是中国古代和现代小说,最后一篇是美国现代小说。
一、单元特点
从内容上来说,本单元的四篇小说,涉及古今中外,涵盖人类生活的多个层面。
有展示中国古代大家族生活的《林黛玉进贾府》,有表现现代中国妇女命运的《祝福》;有塑造现代西方硬汉形象的《老人与海》,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给人以人生的启示与精神的陶冶。
从表现手法上来说,这三篇小说也是各有特点。
《林黛玉进贾府》和《祝福》以现实主义的细腻笔法,真实而客观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人物风貌。
作为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精彩篇章,《林黛玉进贾府》是全书的序幕之一,它由一个从未到过贾府的人物──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这个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栩栩如生;而《祝福》则从一个启蒙知识分子“我”的视角,以倒叙的手法,追述了底层妇女祥林嫂悲剧的一生,情节曲折完整,人物相貌、语言描写入木三分。
《老人与海》则不重在描述故事,而是重在揭示哲理,无论故事还是人物形象都充满象征意味,在艺术上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
像《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命运乖戾的渔夫,但在作品的象征层面则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子,是人类战胜自我、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的象征。
二、单元课文具体说明
《林黛玉进贾府》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本文选自书中的第三回。
它通过一个从未进过贾府的少女林黛玉的眼光,对贾府的环境和主要人物进行了必要的交代。
1.了解典型环境描写的意义。
学习时要注意抓住特征来领会小说环境描写的意义。
2.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小说高超的艺术手法。
教学时可抓住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描写手法,把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点作为教学的重点,体会《红楼梦》在艺术上的伟大成就。
3.注意揣摩语言。
学习本文,要注意揣摩语言,体会小说运用语言的高妙与精彩。
4.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
教学时要注意尊重学生个人的理解,引导他们更加全面与深刻地
把握人物的性格与精神特征,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与精神价值。
《祝福》
《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也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它通过对祥林嫂这样一位普通劳动妇女一生的描写,表达了对底层民众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深厚同情。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学习鲁迅的小说,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作品的创作目的与思想内涵,也不妨联系以前所学过的其他作品,加深对鲁迅思想与艺术表现手法的认识。
2.理清小说的情节线索。
学习这篇小说,要注意理清小说的情节线索。
3.从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出发,深入思考造成她悲剧的社会原因。
可以围绕着“到底是谁杀死了祥林嫂?”这一核心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周围的人们为什么对她如此冷漠、残酷?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和国民心态。
4.抓住重点语句,体会精彩的语言。
小说的描写语言与人物语言都非常出色。
无论记叙事件,描写环境,还是刻画人物,都语句简洁,字字锤炼。
特别是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深刻地抓住了人物内在的精神面貌,通过外貌深入地表现了人物的人生处境和精神状态,向来为人所称道,学习时注意体会。
《老人与海》
本文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风格。
1.简单的情节,深刻的内涵。
学习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的方式,抓住小说的主要情节,把握小说描写的主要内容,进而对小说内涵进行分析和讨论。
2.硬汉子的形象。
桑地亚哥的独白,是对硬汉子精神的高度概括。
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可让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3.洗练的语言,独特的风格。
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那高度简练的虚实技巧和简约含蓄的语言风格,避免使用过多的形容词和华丽的辞藻,动作描写鲜明生动,对话简洁含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学习时可结合重点语句引领学生细细体会。
三、单元教学重点
㈠抓住人物形象来理解小说的内涵和艺术成就。
人物是小说的
主要构成要素,小说的主题和作者的创作意图都要通过人物形象来表现,即使现代派小说,也离不开人物的心理和命运。
因此,欣赏小说要注意把握人物形象。
本单元的四篇小说,塑造人物形象都很成功,如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祥林嫂、桑地亚哥等,无不栩栩如生,各具典型意义。
学习时要注意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入手,进行细致的剖析,把握这些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感受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艺术。
㈡注意品味语言。
小说从本质上来说是语言的艺术,无论塑造人物还是交代环境都离不开语言。
学习时要抓住这一重要环节,注意品味不同人物各自语言的个性和特征,像王熙凤的语言,就非常符合她的身份和性格。
而小说的叙述语言则带有作家本人的语言风格,如海明威小说的简洁明快、意丰语简等就显示了他独特的创作个性。
㈢尊重个人的独特感受。
文学作品是以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类的内心世界的,天然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而且越是伟大的小说,越是具有无比的丰富性,后世读者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它进行阐释。
而个人生活环境、人生经历、性格倾向的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也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小说的过程就是一个再认识、再创作的过程。
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尊重学生个人的理解,从他们各自的感受出发来引导他们逐渐领会小说的丰富与深刻,学会鉴赏文学作品。
四、课时安排
《林黛玉进贾府》2~3课时
《祝福》2~3课时
《老人与海》1~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