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3 实验探究(解析版)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3  实验探究(解析版)

专题3 实验探究1.(2023·广东揭阳·统考一模)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价值,用健康的大鼠和患糖尿病的大鼠进行了如表实验。

科研人员在连续喂养大鼠1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组别大鼠类型处理方式A健康的大鼠灌服生理盐水B糖尿病大鼠灌服生理盐水C糖尿病大鼠灌服山药多糖D糖尿病大鼠灌服降糖药物(1)实验中一共有30只糖尿病大鼠,分成_____组。

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数量应该为_____只。

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

(2)在实验中,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

(3)根据图表信息,C组糖尿病大鼠在灌服山药多糖后,血糖浓度明显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C组与B组对照,可得出结论:_____。

将实验中C组与_____组对照,可知山药多糖降糖效果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

(4)若实验结果与实验前作出的假设是一致的,请写出该假设: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_____。

(5)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_____的重吸收作用。

而尿液中出现葡萄糖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_____进行治疗。

【答案】(1) 三/3 10 对照作用(2)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偶然性(3) 降低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D(4)有作用(5) 肾小管胰岛素【分析】(1)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的浓度。

(2)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是否有效。

【详解】(1)实验中一共有30只糖尿病大鼠,分成三组。

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各组数量相等各10只。

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2)在实验中,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偶然性)。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题型三 探究题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题型三 探究题
(3) 实验二设置“不种植空心菜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
形成对照
【解题思路】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对实验变量进行特殊处理的是实验组,不进行特殊处理的是对照组。实验二的目的是探究“空心菜对池塘水体中含氮总量的影响”,实验变量是空心菜,所以,实验二设置“不种植空心菜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3.甲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研究甲醛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为研究甲醛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提供基础。某科研小组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将若干果蝇受精卵均分为三份,分别放入甲醛浓度为0、 、 的三管培养基中,均置于 环境中培养,观察并记录数据如表所示;在果蝇幼虫期和成虫期分别从每管中取10只观察,测量其体重并计算其体重的平均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解题思路】 由实验一可知,环境能够影响生物;由实验二可知,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综合以上实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2.[2022陕西中考] 洗洁精是被广泛应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八年级某班生物学探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某品牌洗洁精废水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是有利还是有害的,进而推测其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小组成员将若干粒饱满的小麦种子放在水中浸泡1天,把浸泡后的种子放于已编号的铺有1层滤纸的培养皿中(每3个为一个处理组,编号为甲组和乙组),每个培养皿中平铺50粒小麦种子。每天向甲组和乙组培养皿中分别滴加等量的稀释120倍的洗洁精稀释液和清水(以稀释液和清水不浸没种子为准),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第4天记录数据,统计平均发芽率后绘制如下柱状图。
增加
【解题思路】 分析图甲结果,可得出:①四组实验 中,空心菜的植株增长长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②每次数据记录时, 这一组的植株增长长度均最长,说明四组实验中,空心菜植株在 条件下生长最快。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模块五科学探究 专题一实验基本技能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模块五科学探究 专题一实验基本技能

-5-
专题一
实验基本技能
5.(2021·山东泰安)在化学实验中,实验操作要保证人身安全和仪
器、试剂的安全,试剂安全是指操作应避免造成试剂的污染或
变质。下列操作要求中不是从试剂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B )
A.不能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试剂
B.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C.从试剂瓶倒完试液后,应立即盖紧瓶塞
-9-
专题一
实验基本技能
【解析】应使用10 mL量筒量取9.5 mL NaCl溶液,A项错误;
二氧化碳验满方法: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B项错
误;高锰酸钾制O2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
水面,再熄灭酒精灯,C项错误。
-10-
专题一
实验基本技能
8.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 mL。
-16-
专题一
实验基本技能
13.[跨学科]如图所示的酒精灯和酒精喷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灯是玻璃仪器,火焰温度通常为300~500 ℃,
外焰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熄灭酒精灯的
方法是 利用灯帽盖灭
隔绝氧气 。
(3)用托盘天平称量12.6 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
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 向左盘添加氯化钠 。
-1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专题一
实验基本技能
12.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请
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与科学探究—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 (共52张PPT)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与科学探究—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 (共52张PPT)


A.NaCl
B.CuSO4 C.KCl
HCl
NaOH HCl
H2SO4
BaCl2 NaOH
AgNO3
HCl BaCl2
D.NaOH
KOH
MgCl2
H2SO4
【例10】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错误的一组是(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通过浓硫酸 在空气中加热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常见离子检验 离子 H+ 选择试剂 实验现象
OH-
注:不溶于硝酸的沉淀在中学阶段只有AgCl和BaSO4
常见离子检验 Cl
-
SO42CO32NH4+ Fe3+ Cu2+
【例2】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 液中( ) B.可能有SO42-或Ag+ D.还可能有CO32A.一定有SO42C.一定无Ag+
D.用酚酞试液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氯化钠溶液
除杂三原则: “不增”
“减”
“易分”
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 (1) 简单易行、除杂彻底 (2)既可以除去杂质,又可增加被提纯物的方法 (3)先考虑物理方法,再考虑化学方法。
【例11】下列各选项中,括号内物质是除出杂质所用的试剂(适量),其中错误的是( A.CuSO4中混有NaCl(AgNO3溶液)

B.铜粉中混有铁粉(盐酸)
C.H2中混有CO2(NaOH溶液) 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铁粉)
【例12】欲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选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1.竹炭包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除去冰箱、车辆中难闻的气味而广泛受到群众的喜爱,这种产品可以对室内甲醛、一氧化碳等气体进行吸附。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①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①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可作干燥剂。

①加热或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

【设计实验】将竹炭充分燃烧,检验其产物,以证明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1)A装置的作用。

(2)实验开始后,观察到D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说明竹炭中(填“含”或“不含”)有碳元素,写出C 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3)小明认为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F装置,你认为(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2.为使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视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

①、按图1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可视化”。

(1)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pH 7(填“>”“=”或“<”)。

(2)将稀硫酸缓慢注入瓶中并振荡,观察到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此时瓶中溶质(酚酞除外)一定有。

①、按图2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视化”。

(3)将注射器中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进行下列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可视化”。

(4)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利用数字传感器上的计算机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与溶液温度的图象,如图所示。

当加入盐酸mL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总结反思】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为了证明反应的发生,可以借助指示剂、测量温度变化、比较物质的溶解性、借助传感器等,提供间接的实验证据。

人教版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一)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一)教案设计

到底要怎么提问呢?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一起来看第一点。

一、提出问题:(展示图片)2.有一些樟树、桂花树等树的茎上会出现一种下半截是“枯叶”,上半截是绿叶的特殊“枝条”,有同学一看而过,而有的同学却在认真观察,思考:小可想:这“枝条”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呢?小俊想:这种“枝条”肯定是变异了!小欣想:这“枝条”是否是一种特殊植物呢?小策想:这“枝条”可能是人挂上去的装饰?(1)你认为上面哪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更适合我们进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你看到这种现象后,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次小珊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色,小珊觉得奇怪,想探究变色的原因,你能帮她提出问题吗?(注:植物呈绿色是因为有叶绿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1、科学性; 2、可探究性。

二、作出假设:4.某兴趣小组在做“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的实验时,有四位同学做出了自己的假设:甲同学:馒头块被牙齿嚼碎是不是被消化。

乙同学:细嚼慢咽是为了保持自己的风度,和消化无关。

丙同学:淀粉在口腔中能够被唾液消化。

丁同学:不同量的唾液对淀粉消化有影响。

(1)你认为这四种假设中,最好的是_____。

(2)你还可以作出怎样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做这个题时,是这样作答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5.【探究情景】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过多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损,这种破损真的是由菠萝汁引起的吗?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小肠黏膜开展了以下的探究实验。

中考复习专题--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 答案

中考复习专题--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 答案

中考复习专题--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1.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的是( )A.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B.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D.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答案】B不.正.确.2.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A.通过化学变化,既能改变物质的种类,也能改变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B.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C.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D.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答案】D(1)(2)(3)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回答问题:实验能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填“能”或“不能”)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实验中的现象是① ② 。

【答案】(1)能(2)(3)反应产生气体,应放置于密闭环境中验证 端铜丝变黑 ; 端下沉或端上升(1)(2)4.如图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

要用如图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若药品不变,改变装置的方法是 。

若装置不变,改变药品,可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举一例)。

【答案】(1)(2)不能 ; 二氧化碳气体逸散于空气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5.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答案】A6.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将铁和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C.硫和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答案】C(1)(2)7.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中考化学复习学案专题 实验探究习题

中考化学复习学案专题 实验探究习题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

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入浓氨水。

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有 。

(2)实验Ⅱ(如下图中甲所示):烧杯B 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左图中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

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 。

2.某化学实验小组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时,用一个集气瓶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小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

它为什么会熄灭呢?每个人都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甲同学猜想:蜡烛燃烧耗尽了瓶内的氧气,所以它熄灭了;乙同学猜想:蜡烛燃烧后,瓶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导致了蜡烛熄灭;丙同学猜想:甲、乙两位同学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他认为两人的猜想都有道理; 丁同学猜想:。

[查阅资料]①白磷的着火点是40℃;②生石灰(CaO )与水发生化学反应:CaO + H 2O = Ca(OH)2,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设计]大家激烈地讨论,很难达成一致。

于是丁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反思]①在该实验中,生石灰的主要作用是②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底部的固体中可能含有哪些成分?(写出三种即可)3.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A 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a 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

【查阅资料】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且没有气体物质生成。

【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乙甲【实验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方法1:用如图B 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 mL 的集气瓶中, 燃烧匙中点燃的固体药品的名称是;(2)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 进入集气瓶中,其原因是 ;(3)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进入液体的体积约为125 mL 。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单独分类收集,投入相应垃圾桶或变卖占25%
2. (2020揭阳二模)小明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 下或石块下,小明不禁感到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经过 长期观察,小明推测:鼠妇怕光。小明捉了10只鼠妇做了以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 推测是否正确。 小明的实验: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 (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 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将 捉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10 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移到黑暗一端的鼠妇 多,还是移到亮处的鼠妇多?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容器
植物
光的颜色 温度/℃ 氧气变化量
1号
天竺葵

25
+++
2号
天竺葵


+
3号
天竺葵
绿
25
-
(注:氧气变化量=实验后含量-实验前含量;“+”代表增加,“-”代 表减少)
(1)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2号容器 内的温度应设置为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在_________________光下天竺葵光合作用强度最大。除 检测氧气变化量外,该实验还可以检测有机物或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量来 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3)增设4号容器,黑暗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若容器中氧气变化量是“-”,则可判断3号容器中的天竺葵__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 进行光合作用,3号容器中的氧气含量不增反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抽样调查
(2)下表是调查对象中对于部分垃圾所属分类的认同人数: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的实验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的实验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的实验命题点1.实验电路图的连接2.实验探究方法(1)转换法(实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或U形管液面的高度的变化反映产生热量的多少) ,(2)控制变量法①被加热物质相同,质量相同,初温相同②在研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时,控制两加热电阻的电流相同(两电阻串联)和通电时间相同③在研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流的关系时,控制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3.被加热物质的选择(选择空气,原因是其比热容小,实验耗时短,效果明显)4.实验中两容器中电阻丝串联的目的(使通过两个电阻丝的电流相等)5.电阻大小比较6.实验结论(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2)在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3)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7.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典题欣赏:1.(2017日照)某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他们用的实验器材如下如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空气,U形管中液面最初相平,两个密闭容器中都有一段电阻丝。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两个容器的电阻丝接到电路中。

(2)实验中通过观察液面高度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

(3)接好电路,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填“左”或“右”)侧U形管中液面高度变化大,此实验现象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均相同的情况下,越大,所产生的热量越多。

(4)让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一样大,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如图乙所示)。

移走图甲中的电阻,换接图乙中的电阻到电路中,重新做这个实验。

此时通过两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变化,由此得到的结论是(5)如果热量用Q表示,电流用I表示,电阻用R表示,时间用t表示,则Q 。

【一轮重难点专题】备考2024年中考生物实验探究专项复习4 观察植物细胞

【一轮重难点专题】备考2024年中考生物实验探究专项复习4 观察植物细胞

【一轮重点·难点专练】备考2024年中考生物实验探究专项复习4 观察植物细胞一、选择题1.小林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下图所示的视野,他操作不规范的步骤最可能是()A.取材B.展平C.盖片D.染色2.下列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它们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①③D.③④②①3.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②从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块表皮,放在液滴中展平:③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直接平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上;④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上述步骤中不正确...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及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①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B.步骤②撕取的材料越大越好C.步骤③需要用到刀片和镊子D.观察到该图像是步骤④操作不当5.罗华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①是反光镜,当环境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凹面镜对光B.图乙是给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液体是碘液C.要想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图丙中的②③D.若要把图丁中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应向右下方移动6.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错误的操作是()A.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用镊子把撕下的内表皮在水滴中展平C.取一片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迅速放下D.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左侧,然后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看到下列几幅图像。

观察到的先后顺序是()A.①→④→②→③B.④-→③→①→②C.③→④→②→①D.②→④→①→③8.下列各种做法,最不利于观察到清晰细胞结构的是()A.用碘液对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B.挑取一大块番茄果肉放在载玻片上制成临时玻片标本C.慢慢调节准焦螺旋,使镜简缓缓上升D.撕取一块透明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制成临时玻片标本9.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该装片的正确顺序为:④→③→①→②→⑤B.⑤中滴加碘液C.若出现大量气泡,是因为①的操作不当D.④中滴加生理盐水10.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发现细胞重叠。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题1 实验基本操作-备战2020年中考科学探究题型特训(解析版)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题1 实验基本操作-备战2020年中考科学探究题型特训(解析版)

专题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9.5mL的液体可用100mL的量筒B.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酒精灯C.滴管使用后都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D.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答案】D【解析】A.量取9.5mL的液体可用10mL的量筒,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错误。

C.滴管使用后不一定都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正确。

2.如图所示操作正确的是()A.测溶液的pH B.稀释浓硫酸C.过滤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答案】B【解析】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3.下列关于仪器连接和气密性检查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A、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B、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C、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一)重视教材与学习笔记的运用在对化学实验探究题进行复习的过程中,与其用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来帮助学生进行复习,不如将所有的学习内容归纳到教材和学习笔记中,让学生在特定的复习专题模块中进行知识的复习和总结,并利用综合练习试卷形式来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教师为学生划定的教材重点内容和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记录的学习笔记,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所在,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重新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梳理,并找出自身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薄弱部分强化专项训练的运用,再结合复习资料中各复习专题模块中的经典范例和练习题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深化记忆。

(二)深化重点知识内容的讲解一般来说,在对实验探究题进行复习的过程中,要强化不同复习阶段内对重点知识内容的讲解深度。

例如,在第一轮总复习阶段,教师在讲解重点知识内容时,应强调知识结构的逻辑结构,简明扼要地让学生了解整体内容的核心要点所在。

在第二轮复习时,则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形式来为学生重点讲解一些抽象的知识要点,使学生对重点知识内容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并在深入讲解重点知识的过程中弥补自身在之前学习中的不足。

在最终复习时,则要按照学生对特定专题内容的学习水平有取舍地深化知识内容的讲解,使学生的化学知识在复习的深入中变得越来越扎实,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

(三)注重知识的有效迁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知识迁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许多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都是依照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丰富和整合。

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迁移意识,通过已学内容和教师给予的复习总结思路,对知识结构进行举一反三,因为在复习过程中,复习的时间有限,教师能讲解的内容也有限,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意识,将同样的题型或同一内容按照不同的逻辑结构进行整理归纳,当学生能在知识讲解中实现对知识的有效整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让知识按照学生的需要与不足进行有效的迁移,在迁移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思维发散,有针对性地学习特定的知识内容,并在学习中实现同一知识要点向不同题型结构方向的迁移。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实验(含答案)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实验(含答案)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实验一、选择题1.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A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B .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C .分解氯酸钾制氧气D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2.下列实验注意事项不合理的是( )A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B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浪费要放回原瓶C .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D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3.在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时,小明提出:固体石蜡可能需要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进行实验D .得出结论4.化学实验中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

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g ~2gB .加热试管内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C .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试管水,振荡后倒掉D .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5.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B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C .电解水D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A .AB .BC .CD .D131223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B .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mLC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度角D .用完酒精灯后,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7.下面摘录的是某同学笔记上的部分内容,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碱中都含有金属元素B .用熟石灰可以中和含硫酸的废水C .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二氧化碳D .可用在氧气流中灼烧的方法除去氧化铜中的铜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炭粉(铁粉)-------- 将固体粉末在空气中灼烧B .CaO (CaCO 3) -----------加水,过滤C .CO 2 (CO) ---------------将气体点燃D .HNO 3 [Ba (NO 3) 2]----------------加入适量的 H 2SO 4溶液9.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中混有的HCl 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足量NaOH 溶液的洗气瓶B 鉴别溶液和NaOH 溶液取少许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C除去NaCl 溶液中混有的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D 分离和的固体混合物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A .AB .BC .CD .D10.某同学测定的下列数据不合理的是( )A .用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3摄氏度B .用50mL 量筒量取了4.34mL 的水C .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烧杯的质量为46.8g2CO 23Na CO 4CuSO ()2Ba OH 2CaCl 3CaCOD .用10mL 的量筒量取了5.0mL 的水11.小明在加热试管时,发现试管破裂了,于是他对试管破裂的原因提出下列分析,你认为错误的是( )A .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珠B .在加热过程中试管不小心碰到了酒精灯灯芯C .加热时试管夹没有夹在距管口1/3处D .加热时没有先预热12.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 .用活性炭软化硬水B .用100mL 量筒量取8.32mL 的水C .用电解水证明水的组成D .用蜡烛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3.今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中不加二氧化锰,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均完全反应,得到的气体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4.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Na 2SO 4、MgCl 2、CaCl 2等杂质,下列提纯过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通过a 操作得到的沉淀中有三种物质B .滤液中有三种溶质C .加入足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步骤④、⑤中过量的试剂D .步骤⑤中的试剂A 是碳酸钠溶液二、非选择题15.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错误操作不良后果A B A B倾倒液体时,瓶塞未倒 放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 用试管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 容器口塞橡胶塞时,把玻璃容器放在桌子上 16.为了检测香烟的危害,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生物实验和探究实验》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物像越大,范围 越小;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的物像越小,范围越大。
【初中生物实验】
【知识回顾二】生物实验—— 制作临时装片
1、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 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将载玻片放在
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
滴加一滴中央 (如果是
动物细胞装片则应该滴加的是

全部
薄而透明
【初中生物实验】
【实验考点汇总】 1、实验操作及步骤→【真题练习一】 2、实验现象和结果→【真题练习二】 3、实验原理→【真题练习三】
【初中探究实验】
探究性实验是通过自己实验、 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以达到 解决问题的目的。
【初中探究实验】
【知识回顾三】探究性实验 一、实验步骤(考点1)
1、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细胞,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 B )
显微镜编号 A B C D
目镜 16x 10x 10x 5x
物镜 10x 4x 40x 40x
2、字母“p”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是( B ) A. q B. d C. p D. b
【真题练习二】
3、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当基本看清
生理盐水
D.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
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直接加热
【真题练习一】
3、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A
a.撕取薄膜
b.盖盖玻片 c.染色
d.放置材料
e.滴清水
A、eadbc
B、daebc
C、eadcb
D、adebc
4、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和洋葱鳞片
二、实验原则
1、设置 对照 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 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 相同 的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探究实验专题复习一、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5分)1.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器材: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操作:(1)用细线栓在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2)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后,发出一个较小的声音.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小球(如图),可以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3)以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可听到较响的声音,且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说明:声源发出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_有关.如果在真空中做这个实验,小球_________(选“能”或“不能”)弹开,我们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见声音.2.如图是探究光的发射规律的两个步骤.(1)实验中,纸板应_________于平面镜.(2)由甲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3)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4)如果光线沿BO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_________(填“会”或“不会”)与OA重合,说明了_________.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4.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__的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_____的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4)我们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但小明同学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总是不能与像重合,你认为其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5.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简易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线为AO时,反射光线为OB,当入射光线为CO时,反射光线为OD,当入射光线为EO 时,反射光线为OF,完成下列表格:实验序号入射光线入射角反射光线反射角1 AO 50°OB2 CO 40°OD3 EO 20°OF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要想研究玻璃板成像的特点,关键问题是没法确定像的位置.仔细地想,实验时选玻璃板作为_____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点燃蜡烛后,再拿一枝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_________.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提供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刻度尺、火柴、粉笔,还缺少_________.(2)要使凸透镜的中心,烛焰的中心,_________的中心在_________上,并在_________上,其目的是_________.(3)当物距增大时,像变_________,像距变_________.(4)实验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屏位置,那么:①把蜡烛放在_________点时,屏上所成的像最大.②把蜡烛放在_________点时,屏上所成的像最小.③把蜡烛放在_________点时,无论怎样调整光屏位置,都不能接收到像,眼睛也无论如何都看不到像.④把烛焰放在_________点时,可以用眼睛观察到正立、放大的像.二、解答题8.(2004•贵阳)(1)如图所示,这只眼睛存在什么视力问题?(2)要想使这只眼睛得到矫正,应该戴什么透镜?为什么这样做能使眼睛看清楚物体?9.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对眼睛视角大小的相关因素,他通过观察不同高度的树木且不断地改变眼睛与树木的距离,如图所示,得到数据,如表格所示:4 2 1物体高度h(m)8 6 4 2 8 6 4距物体距离s(m)视角α(度)28 36.8 53.1 90 14.2 19 28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有:(1)在观察相同高度的物体时,视角的大小与_________有关,_________越远视角越_________(2)观察者的眼睛与物体距离不变时,视角的大小_________有关,_________越大,视角越_________.10.(2005•青岛)小马发现金属图钉的光亮表面可以看成是一种称作凸面镜的光学镜子,于是他对凸面镜探究如下:(1)他用多支激光手电筒正对着一只凸面镜照射时,情况如图所示,可见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2)小马设计如下方案研究凸面镜成的像:①器材;透明弧形(球冠形)玻璃、光屏、长短不同的多支蜡烛、光具座.②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与这个像长短_________的蜡烛,放在玻璃后面,与像的位置_________.改变蜡烛的位置做多次实验③实验记录如下:(3)小马得出结论:凸面镜只能成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像.(4)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凸面镜有:金属图钉面、_________.凸面镜的主要优点是:相同面积的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到的范围_________.11.小明最喜爱的玩具是叔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是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现在小明想要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完成如下的工作:(1)这次探究所需要的器材有哪些?请你写出来(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3)请你设计出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记录表格.(4)在这次探究过程中,你所运用的1种主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什么.12.如图所示的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看图回答以下问题.(1)该物质是_________(晶体、非晶体).(2)该物质在AB过程中是_________态,该过程中要不断_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3)该物质在BC过程中是_________态,温度_________,但需要不断_________热,这个过程用了_________分,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13.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________点,图上出现的像最小;(2)把烛焰放在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3)把烛焰放在___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4)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气流的关系,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甲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得慢.乙:同样湿的衣服挂在有风的地方干得快,挂在没风的地方干得慢.丙:晒粮食时,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干得快.丁:将手伸入水后取出来判断风向.你认为能说明蒸发快慢与气流有关的实验是_________.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蒸发快慢与气流的关系,但分别说明什么?15.在探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规律时,某同学记录数据如下表透镜焦距/cm 蜡烛到透镜距离/cm 光屏到透镜的距离/cm10 25 16.530 1540 13.5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当蜡烛到透镜距离逐渐减小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_________,观察表中三列数据可发现,当蜡烛到透镜距离_________,光屏到透镜的距离_________时(选填“大于焦距”“大于2倍焦距”或“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_________机.16.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与各支路的电流有什么关系时,将两个灯泡并联起来接到电源上,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请你提出问题_________;做出猜想_________.然后分别将电流表接入A、B、C三点,请你分别画出测量A、B、C三点电流的电路图.某同学测量数据记录如下表:A点的电流I A/A B点的电流I B/AC点的电流I C/A第一次测量0.9 0.4 0.5 第二次测量 1.0 0.6 0.4 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17.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同学提出如下问题,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越来越高?他仔细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图___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_是水在沸腾后的情况,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如下表:…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时间/min温度/℃…95 96 97 98 98 98 95 98 98 98 98 …(1)以上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___min的记录.(2)分析数据可知,水沸腾的温度是_________℃.(3)在实验时,该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的操作,但是从开始到水沸腾这段时间过长,请你帮他分析这可能是_________原因造成的(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18.下表是研究摩擦起电时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研究资料1 石棉玻璃羊毛木棉石蜡研究资料2 羊毛尼龙木棉火碱树脂(1)由表中可知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石棉将带_________电.(2)木棉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羊毛_________.(3)由表中_________判断玻璃和尼龙摩擦后二者的带电情况.(填“能”或“不能”)19.在进行“怎样使两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探究活动中,魏明和屠洁两人把一只开关和两个小灯泡逐一顺次连接后,刚将线路两端接到电源两极,L2就亮了,但L1没亮.(1)他们在实验操作中不当之处是:_________.(2)请画出他们所连接电路的电路图.(3)关于L1没亮,魏明认为L1是坏的,但屠洁说L1没坏.你应该支持_________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说出你对L1不亮可能原因的推测_________.(4)请你帮他们设计一种检查L1是否毁坏的方法.(5)在全班交流时,魏明发现其他小组的两盏灯串联时一样亮,他便将某一组的两盏灯拿来与本组的两盏灯比较,你认为他应该观察灯泡的(_________)A.铭牌标识;B.玻璃泡大小;C.灯丝是否完好20.(2005•江西)端午节,小承和小冬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承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冬则认为,水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请写出理由.2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22.图1是小明用两副眼镜所做的实验情况,其中眼镜_________是同学们戴的近视眼镜(填“甲”或“乙”),它对光起_________作用.图2是小红的实验情况,她在一厚纸板的中间挖一个洞,放上透镜,让手电筒正对着透镜照射,在墙上观察到的光斑,由此可知该透镜是_________透镜.它与左图1中的_________眼镜是相同的.通过对上述探究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现在家庭中的防盗门上的“警眼”(俗称“猫眼”)是_________透镜,理由是_________.23.小明有两只二极管,其中一只是发光二极管,另一只是普通二极管.小明知道二极管只能沿一个方向通过电流,还知道如果电流方向恰好和二极管能通过的方向相同时,电流流进二极管的那根引线叫做二极管的正极,流出的那根引线叫做二极管的负极.小明不知道手头的这两只二极管的正负极,但有一节电池和几根导线可以利用,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方案,判断这两只二极管的正负极.24.在科学探究中,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物理中就涉及到许多常用的研究方法.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如图所示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l)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哪一组?(2)研究方法正确的小组是依据什么物理知识来设计实验的?(3)研究方法正确的小组所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2012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探究实验专题复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5分)1.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器材: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操作:(1)用细线栓在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2)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后,发出一个较小的声音.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小球(如图),可以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较小(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3)以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可听到较响的声音,且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较大(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说明:声源发出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如果在真空中做这个实验,小球不能(选“能”或“不能”)弹开,我们不能(填“能”或“不能”)听见声音.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音的传播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