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梳理:空间与图形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苏教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标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概念。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和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1.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2.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边长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二、探究长方形的面积(10分钟)1. 让学生尝试用小正方形拼出长方形,并观察长方形的面积。
2. 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3. 归纳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
三、探究正方形的面积(10分钟)1. 让学生尝试用小正方形拼出正方形,并观察正方形的面积。
2. 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3. 归纳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边长。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计算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巩固公式。
2. 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拓展延伸(5分钟)1. 让学生思考:面积单位有哪些?如何换算?2. 引导学生探讨: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相同吗?六、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 强调面积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观察、操作、概括和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和推理。
2. 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适时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步骤”部分。
这一部分详细描述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概念,并掌握相应的面积计算方法。
以下是对这一部分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5分钟)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
苏教版数学三下6~9单元资料整理
三年级下册6~9单元知识点归纳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面积的含义:一个物体面的大小是物体面的面积。
例1 描蓝色线表示各图形的周长,涂红色表示它们的面积。
2、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观察法、重叠法、寻找统一测量标准(数方格法······)例1 比较几个村庄的占地面积,面积最大的画“√”,面积最小的画“○”。
例2 比较下面几个图形的面积,并完成填空。
面积最大的是()号图形,面积最小的是()号图形,()号图形和()号图形面积相等。
3、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例1 在括号里填合适的面积单位。
(1)一枚邮票的面积大约是6()。
(2)一块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
(3)文具盒盖的面积大约是100()。
(4)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40()。
(5)一间卧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13()。
(6)足球场地占地面积大约是7200()。
例2 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例3 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分别拼成下面的图形。
他们的周长各是多少?面积呢?周长()周长()周长()面积()面积()面积()例4【拓展题】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大约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4、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面积=长×宽(S=a×b);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S=a×a)例1 你能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吗?例2 在一个长7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里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一共可以摆()个。
(不重叠也不留空隙)例3 有一面墙,长5米,宽3米,墙上有一扇正方形的窗户。
现在打算粉刷这面墙,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例4 一块长方形窗帘布长5米,宽3米。
这块窗帘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在这块窗帘布上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以及剩下图形的面积。
例5 一片长方形阔叶林,长40米,宽18米。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本节课程将重点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一、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是一种四边形,其中两条边长度相等,两条边长度各不相等的图形。
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S=ab
其中,S为长方形的面积,a为长方形的一条边长,b为长方形的另一条边长。
举例来说,假设一块长方形的长为5cm,宽为3cm,则它的面积为:
$$ S = 5 \\times 3 = 15\\text{cm}^2 $$
二、正方形的面积
正方形是一种四边形,其中每条边长度相等的图形。
正方形的面积可以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S=a2
其中,S为正方形的面积,a为正方形的边长。
举例来说,假设一块正方形的边长为4cm,则它的面积为:
$$ S = 4^2 = 16\\text{cm}^2 $$
三、综合练习
任务一
小明拿到了一块长方形的铁板,它的长为8cm,宽为6cm。
请你帮助小明计算出这块铁板的面积。
任务二
小红家的地上铺了一块正方形的地毯,每条边长为5m。
请你帮助小红计算出这块地毯的面积。
四、总结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已知的边长进行计算,得到它们的面积。
通过上述练习,相信大家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一、说教材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以及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方法。
这节课就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打下坚实基础。
于是,我对教材进行了认真地研究。
2.本课教材主要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材例1通过先让学生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3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填好表格,让学生通过这个操作初步体会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例2通过测量面积及试一试,探索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第三部分从正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第四部分练一练主要目的在于巩固新知,让学生能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3.由此我根据教学内容把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作为教学重点,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过程又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习中,先计算长方形面积,再演示宽不变,逐次缩短,最后演变成长与宽同样长。
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基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①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发现、验证并归纳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利用知识的迁移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②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发现问题的意识,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③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和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知识,以及平面图形面积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一概念。
教材还设置了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知识,对平面图形的面积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计算面积时,可能会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和宽的理解有所混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和宽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2.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和宽的理解,以及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新课导入: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知识。
3.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面积计算方法。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 × 边长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练习题的正确率等方面进行。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定义、面积计算公式以及面积单位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概念,熟练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能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进行面积的表示。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分类和特征,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面积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进行面积的表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能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进行面积的表示。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面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通过实际的演示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面积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巩固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面积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面积计算工具等。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知识归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知识归纳一、面积的含义:物体自身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面积单位: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三、单位间的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四、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五:如何判断求周长还是求面积?1、求周长,从问题的字眼上看一般带有求周长?求多长?求四周的篱笆有多长?从问题的单位上看,一般带有求周长是多少米?求四周的篱笆有多少米?带的是长度单位。
2、求面积,从问题的字眼上看一般带有求面积?求多大?求占地面积?从问题的单位上看,一般带有求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求这个图形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等等。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知识归纳一、面积的含义:物体自身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面积单位: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三、单位间的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四、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五:如何判断求周长还是求面积?1、求周长,从问题的字眼上看一般带有求周长?求多长?求四周的篱笆有多长?从问题的单位上看,一般带有求周长是多少米?求四周的篱笆有多少米?带的是长度单位。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学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精品公开课件
86分米 120平方分米
26米 40平方米
20厘米 24平方厘米
周长÷4
边长×4
边长×边长
边长
周长
面积
正 方
4米
16米
16平方米
形
3厘米
12厘米
9平方厘米
5分米
20分米
25平方分米
解决实际问题
周长相等,面积不相 等,萝卜地的面积比 白菜地的面积大。
解决实际问题
周长
1平方分米。 dm2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平方米。
m2
面积单位的进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面积如何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长方形
周长÷2-长
长 5米 4米 8米
6厘米
面积÷长
宽 4米
3分米
5米 4厘米
(长+宽)×2
想一想,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可以分成几部分?
概念
长方形和正 方形的面积
计算
单位
与周长 比较
什么是面积?
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 的面积。
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图形 的面积。
面积有大有小。 观察法、重叠法、数格子法
面积单位有哪些?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平方厘米。 cm2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面积
木条:(100+60)×2
= 160 ×2
= 320(厘米)
玻璃:100×60=6000(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320厘米长的木条和6000平方厘米 大的玻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章主要让学生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加深对这两种图形特征的理解。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面积计算的重要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的计算方法。
但是,对于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面积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面积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难点: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例子和图片,让学生感受到面积计算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际测量和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加深对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计算方法和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形、正方形的模型和图片,面积计算公式卡片,练习题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模型,尺子、圆规等测量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房间、土地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这些图片中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引发学生对面积计算的兴趣。
苏教版三年级下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
苏教版三年级下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对于孩子们来说,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数学问题,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所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面积。
简单地说,面积就是物体表面的大小。
比如我们的课桌面、书本的封面,它们都有一定的面积。
而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学会计算它们的面积有着很实际的用途。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为什么是这样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实验来理解。
假设我们有一个长方形的纸片,长是 5 厘米,宽是 3厘米。
我们把这个长方形纸片用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摆满,会发现一共摆了 15 个小正方形。
这就说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15 平方厘米,正好是长 5 厘米乘以宽 3 厘米的结果。
再来看正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它的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以边长。
比如说一个边长为 4 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 4×4 = 16 平方厘米。
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过程中,孩子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比如,有时候会分不清长和宽,或者忘记了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帮助他们加深理解。
比如说,家里的客厅是一个长方形,我们可以让孩子量一量长和宽,然后计算出客厅的面积。
或者给孩子一个正方形的手帕,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算出面积。
在做练习题的时候,要让孩子们认真读题,看清题目中给出的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以及相应的边长或者长和宽的数值。
计算完成后,还要检查答案是否合理。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巩固这部分知识。
比如举行面积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准;或者让孩子们用不同大小的正方形纸片拼出各种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在实际应用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知识也非常有用。
比如,我们要给房间铺地板,就需要知道房间地面的面积,然后根据地板的尺寸来计算需要多少块地板。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本节课我们将依据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七章《平面图形的面积》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以下教学内容的复习与巩固:
1.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宽;
2.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边长×边长;
3.面积单位的换算: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4.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
1.理解与运用:使学生深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空间观念:通过面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解决方法:通过实物展示、模型制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比如书本、桌子、窗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奥秘。
苏教版三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复习课件
建筑领域
建筑物中的墙面、地面、 天花板等也常采用长方形 和正方形。
商业场所
商店的货架、展台、收银 台等也多采用这两种形状。
面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家来自装修农业领域在装修过程中,需要计算墙面、地面 等区域的面积,以合理安排材料用量 和预算。
农业中需要计算土地面积,以合理规 划种植区域和估算产量。
商业场所
01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需要比较 不同形状的面积和周长,例如装 修房间时需要比较不同材料的面 积和所需周长等。
02
在数学问题中,有时候需要通过 比较面积和周长来解决问题,例 如求图形的比例、找规律等。
04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 积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家居环境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家居设 计中常见的形状,如门窗、 桌椅、床铺等。
商业场所需要计算货架、柜台等区域 的面积,以便合理安排商品摆放和空 间布局。
面积应用的实际案例分析
家居装修案例
某家庭装修时需要更换地板,通 过测量房间的长、宽,计算出房 间的面积,从而确定所需地板的
数量和预算。
商业场所案例
某商店需要摆放新的货架,通过计 算摆放货架区域的面积,合理安排 货架的尺寸和数量,确保商品摆放 整齐有序。
03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 积和周长的比较
面积和周长的关系
面积是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通 常用平方单位来表示,如平方米、
平方厘米等。
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通 常用长度单位来表示,如米、厘
米等。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它们所 占平面的大小,而周长是封闭图 形一周的长度,两者是不同的概
念。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方法
农业案例
某农户有一块土地,想要种植某种 作物,通过测量土地的长、宽,计 算出土地的面积,从而确定种植的 作物数量和预期产量。
南通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和教案(共9课时)
南通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和教案(共9课时)一. 教材分析南通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单位的学习和实际应用。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对图形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面积计算器、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直尺等。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怎么计算的吗?”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介绍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讲解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
2
3
体会并认识常用的面积单 位,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 单位换算。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 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 定简单图形的面积。
注
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面积的知识, 所以这节课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小学阶 段平面图形面积的教学。
本单元教材五部分编排
面积的意义 面积的单位
面积的计算公式 面积单位的进率
特点二
先形成由文字表达的公式,再引 次操作活动,及时提取活动中的数 个人独立思考交替安排。 出字母表达的公式,有利于学生 学本质内容,逐步提升数学思考水 理解公式的含义。 平。
特点三
教学建议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 通过计算推导或是通过类比直接得出结论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 “试一试”要求学生运用相邻的面积单位 间的进率进行单位换算。由于学生已进行 过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那 些换算的思考方法可以迁移运用,所以让 他们尝试计算是可行的。
练习和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 认知技能:
结合具体实例,知道什么是面积,学会直观判断 两个差别大的图形的面积的大小。 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能估计给定简单图 形面积。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会并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且能够进行简单 的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使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 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 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
难点
让学生学会自行探索,概括长 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理解长 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 于长方形所含的厘米数与宽所 含的厘米数的乘积。
课时安排
依据教材内容编排安排5课时
教学建议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复习苏教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复习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3—74页复习第1—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认识面积的含义,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应用公式计算相应的面积;进一步认识面积单位及其进率,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面积单位的简单换算;能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2.使学生能回顾和适当整理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积计算的相关知识,体会相关知识间的联系;能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面积计算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回顾、整理和思考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内容的发展和数学学习的收获,初步培养回顾内容、沟通联系的思考习惯,具有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的含义、计量单位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选择计量单位和掌握面积单位的换算。
一、小组交流,二次建构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下面就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学习小组,把自己的成果在小组内分享一下,然后推选出一个代表准备展示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
(3到5分钟)二、全班交流,深度挖掘下面请小组推荐出来的代表上台来分享你们的交流成果。
(提前在课前与学生的交流中灌输上台展示时的注意事项:1、声音洪亮,2、说的要有条理,3、要善于互动,如果认为台上的人说的有问题要及时举手提问,台上的人如果碰到无法回答的情况要向小组同学求助,如果没有人质疑要主动问台下的人“你们听懂了吗?”)(在交流过程中逐步引导构建第二单元整个知识网络)第一组上来交流时让学生自由发挥,不作干预。
说完之后不过多评价,直接再问:哪个小组再派代表上来说说。
第二组讲的时候,一个人说不全,首先让小组的成员帮助补充,然后老师引导并且在过程中进行板书。
(1)面积的含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平面图形的大小(2)面积的大小比较数方格(3)认识面积单位(引导学生想到表示一个面的大小需要用到统一的计量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说说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分别有多大。
苏教第九单元长正方形的面积
苏教:第九单元长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内容: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练习五、我们的试验田教学要求: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使学生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已有的对面积、面积单位以及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合理选择不同策略,比较、计算或估计一些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
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面积的含义)一、教学例题例1:面积的含义1、在我们周围,每一样物体都有它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比如,你们看,黑板的表面和数学书的封面,哪一个面比较大,哪一个面比较小呢?你能在教室里再找一些物体来说说吗?谁的面比较大,谁的面比较小?2、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通常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这个物体的面积。
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3、摸摸课桌面和椅子面,比比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你能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吗?让学生任意说。
指名说,再同桌说。
(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中不规范的语言,要强调是物体的哪个面的面积。
)例2:比较面积的大小1、刚才我们比较两个物体的面积大小都是用眼睛看的,因为我们所说的两个物体的面积相差比较大,用眼睛就能比出来。
可有时眼睛也有欺骗我们的时候,直接观察不一定可靠,遇到两个物体的面积比较接近的时候,就很难辨别了。
那有没有更好的比较方法呢?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a. 重叠法b. 用同一张纸去量(这种方法学生不一定能想到,可作为要求,直接让学生去量一量)c.二、试一试:1、P77 1 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教学反思《面积的含义》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的面积》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用观察、重叠、数方格等方法比较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的特征,知道了周长的含义,并且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本课时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面积概念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之所以成为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因为面积概念的抽象程度比长度概念高一些,确定面积大小的方法也不像确定长短那样简便易行。
此外,学生先前已经建立的长度概念也会对面积概念的建立造成一些干扰。
因此,面积概念的建立和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自然也就需要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和活动过程中逐步明确认识、加深理解。
在此之后,学生还将学习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正确区分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知道比较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大小的常用方法,为学习面积单位和面积计算做好准备。
通过解读教材,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结合自己的认识,我设计以“选菜地”为切入点,引出“面积”的概念。
在此期间,学生会提到周长。
在以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我把感知“周长”和“面积”的区别渗透在问题中,引导学生感知二者的区别。
接下来,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想像、操作、估计和直观推断等活动,初步掌握比较简单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不同方法。
第一,我通过听故事并提问“为什狐狸选了第一块蔡地?”引入今天的新课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这样一来,学生乐学,达到良好的预设效果。
在此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如果学生说是因为菜地2的周长大狐狸才选的,那就出示两块菜地长、宽,并计算周长。
通过具体的数据让学生意识到周长不能衡量菜地的大小,从而引出“面积”这一词,第二个环节是,如果学生根据生活常识直接说出第2块菜地的面积大狐狸才选的,就让学生直接上来摸一摸,菜地2的面积是指什么,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面积的含义”。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0.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0.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次教学的教材来源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十单元第四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2 知识点解析本课主要学习两个图形的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生需要掌握这两个图形的定义、计算它们的面积和比较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2.1 确定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教学目标是: 1. 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 2.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 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
2.2 分析教学情境针对三年级小学生在数学上认知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特点,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得以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抽象认识。
三、教学步骤3.1 教学准备1.准备黑板、彩笔、数学用品;2.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3.2 教学内容与过程3.2.1 在生活中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如窗户和课桌,引导学生找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并领略它们的美丽天然。
提示学生以图形的特性为基础,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
通过这一部分,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图形的属性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习本课的内容。
3.2.2 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老师可以利用黑板和彩笔,在幻灯片上展示长方形的图形,并引导学生思考边长和高思路,了解根据公式“长×宽”计算面积的方法。
3.2.3 计算正方形的面积老师可以展示出正方形的图形,并引导学生观察边长的特点,了解正方形的定义。
然后,让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并和长方形进行比较和综合总结,深入理解概念。
3.2.4 计算面积差异老师可以展示出两个图形的图形,并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通过让学生使用数字来计算面积,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3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掌握了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在实践中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梳理:
面积和面积单位:
1、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涂一涂的动手操作活动知道面积的含义: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 2)、平方分米(dm 2)
和平方米(m 2)。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可以写成1cm 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可以写成1dm 2;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可以写成1m 2。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用字母表示:S =a ×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用字母表示:S =a ×a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换算: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9长方形 和 正方形 的 面
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