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 第一框 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

合集下载

[讲稿]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认识论

[讲稿]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认识论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状况怎么样之后,还要进一步回答世界可知否,即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怎样认识世界的问题,这就是认识论问题。

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坚持了认识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及其辩证发展过程,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

第一节认识和实践一、能动的反映论(一)唯物的反映论对于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是认识论的基本前提。

由此出发,形成了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一条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这两条认识路线的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反映论。

唯物主义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承认反映论,认为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头脑之外,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首先,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的事物,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反映,离开了客观物质世界就不可能有认识。

其次,认识以客观物质世界为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映像和模写。

再次,认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通过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实现的,所以总是受到人本身的制约,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会有所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会有一定区别。

总之,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

唯心主义从认识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反映论,把认识看作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在认识论上表现为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人的头脑里所固有的,是主观臆想的产物,是心灵的自由创造。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神的启示,或者来自于物质之外的某种客观精神。

人类认识的发展史及其生活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才能正确地揭示认识的本质,从而自觉地从事认识活动,达到主管和客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三讲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三讲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讲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本章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让学生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本节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让学生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明确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握人类认识运动中的辩证过程及其意义,为进一步学习真理的有关内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奠定理论基础。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科学的改造世界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世界为基础。

而要正确的认识世界,则必须首先弄清认识本质和发展规律。

什么是认识?人类能否认识世界和怎样认识世界?对此不同的哲学派别有不同的理解。

先验论者柏拉图认为,知识的来源是不死的灵魂对于理念世界的回忆。

孔子则说有“生而知之”的圣人的存在。

不可认知的代表人物休谟、康德则断言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在唯心主义贝克莱看来,存在就是被感知。

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则把认识理解为人对对象的感性知觉。

马克思、恩格斯则提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在认识问题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歧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于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与否。

(一)实践及其主客体间的关系1.不同哲学派别对实践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它把科学的实践观点引入到了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也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可以这么说,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础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

列宁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工业实践
农业实践
科研实践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 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 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 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进入实践领域、为主体实 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客体的形式: 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中介(手段)是指将主体(实践主体、 认识主体)和客体现实地连接起来的 各种工具系统及其操作、控制的程序 和方法。
康德
康德的“不可知论”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要形成认识必 须具备二个条件:自在之物刺激我们 的感官引起感觉;用先验的认识形式 来整理这些材料。时空和十二范畴就 是这样的认识形式。他认为用时空和 十二范畴整理后的现象界就远离了自 在之物本身。因此,我们的认识只能 停留于现象界,自在之物本身是不可 能被我们认识的。
观念性认识工具
观念(知识)性认识工具主要指以观念形态存在的观 测框架和思维框架,前者指观测客体的时空构架, 后者指进行思维的概念、范畴以及思维方式等。
语言工具:作为感性符号系统,语言工
具是认识中介系统的又一基本要素,它是观 念性认识工具所不能摆脱的物质外衣。
民族语言
世界语言
柴门霍夫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五)认识的本质
2、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马克思主义哲 就认识活动在人的
学对认识本质的 全部生存活动中的地
科学规定
位来说,它本质上是
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
反映与被反映关系,
它以主客体实践关系
为基础,同时渗透着
主客体的价值关系。
红花!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
就认识活动自身的内在层次性来说,它是 以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为基础,以人所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与地位《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公共理论基础课,是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方案后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课程。

本课程综合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他们的理论分析素养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并为学好各专业知识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三)课程要求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明确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的关系,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2.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实践观和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

3.掌握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学会在实践中科学地运用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4.掌握认识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认识发展的辩证规律。

熟悉真理的本质特征和辩证本性。

5.掌握社会的本质和社会规律的特点。

了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意识结构。

6.掌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原理。

了解科学技术、人民群众及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的基本观点。

了解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明确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共产党人的最终奋斗目标。

8.掌握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四)课程学时学分本课程总学时48,3学分。

其中1学分16学时为实践课时,2学分32学时为理论课学时。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校教学条件的实际,安排的课程讲授学时为32课时,16学时的社会实践课时主要采取与校团委、校学生会、校学生社团和校外实践教学联系协作进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下的正确反映,总有近似的、不完全的性质。承认人们的认识尚未穷尽认识对象,还有待 于深化,也就是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第三节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二、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三)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首先,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制约的。 其次,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辩证转化的。
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就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真理,既反对绝对 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
第三节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当然是一种正确的认识,问题在于根据什么来断定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即检验真理的 标准是什么。
实践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所谓检验认识 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同客观实在相符合。
实践决定认识和认识指导实践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主体总是在实践中认识,又在认识指导下实践。认识 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和接受检验的过程,同时就是它 指导实践、发挥认识功能的过程。正确地认识和把握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我们坚持理论3 和发展真理
第三节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是指人类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探索和掌握真 理。改造世界是指人类为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 想世界和生活方式。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只有在正确认 识世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即实践只有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才能获得成功。另一 方面,认识世界只能实现于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并且最终服务于改造世界的实践。

第一框 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

第一框 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

第一课认识世界尊重实际第三节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第一框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B)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懂得两条不同的思想路线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在查阅相关资料、搜集相关事例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懂得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念,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行为习惯。

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PPT。

学生准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搜集相关事例,对材料进行筛选。

三、教学过程:漫画导入:【教师】:甲与乙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学生】(略)【教师】:要正确理解这张漫画我们先回顾上节课的基本知识点。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教师】:我们学习了这些哲学基本理论知识,懂得了世界是本来就存在的客观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以上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

漫画中哪一位是唯物主义观点呢?另一位就是哲学的另一大派别——唯心主义。

根据什么将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大派别呢?认识这两种派别的根本分歧有什么重要意义,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板书)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板书)引用恩格斯的话:“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第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即世界的本原问题。

第二方面: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存在是否可以被思维所认识的问题。

(2)为什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因为它不仅是所有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绪论、第一、二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绪论、第一、二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绪论、第一、二章)发布者:德育绪论教学目的:从中国近代史的断限与分期、基本线索介绍以及意义等方面的讲授,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性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学术界目前讨论的热点问题、研究动态等等,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中国近代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一、中国近代史的内涵和断限这涉及到中国历史的断限和分期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的断限和分期,同世界的断限和分期不同。

在每个历史发展的转折阶段,总是晚一步。

(一)世界历史的断限和分期世界古代――远古~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世界现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当代――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前(二)中国历史的断限和分期1. 史学界多数学者观点:古代――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 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现代―― 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2. 近几年史学界的争论:[1] 1630年~1919年即以明清之际作为起点,以五四运动为终点这种观点是史学界的少数,主要以已故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尚钺为代表其理论依据是划分历史时期,应该以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为根本。

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变化了,上层建筑也随之变化,从而带动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根据这一理论,尚钺老先生认为,我国早在明清之际,资本主义就已经萌芽,江南一些城镇已经有了早期手工作坊,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到清朝后期又进一步发展,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会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是外国资本主义的武装入侵,打断了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打破了中国古老封建王朝的尊严,使中国的发展方向出现了曲折,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

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如果仅仅从经济角度来看,就是要打破中国自然经济状况而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与中国已经萌芽和发展的商品经济的方向是共同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简答题

绪论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从客观方面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

再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革命性和积极性的不断增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因素。

马恩二人一方面注重批判吸收前人的成果,如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另一方面将理论与指导工人运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2.如何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二者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实践性和阶级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高三思想政治上册《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优秀教学案例

高三思想政治上册《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优秀教学案例
4.如何将两条路线与个人成长和发展相结合?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本章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将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和特长,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在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小组合作环节,我将设计以下活动:
1.小组讨论:针对问题导向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寻找答案。
2.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两条路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是本章节的核心。我将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两条路线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些问题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如何运用两条路线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两条路线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如何体现的?
3.分析两条路线在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中的优势,强调它们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组织:
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在性格、兴趣和特长上互补。
2.提供给学生一系列与两条路线相关的现实问题,要求他们进行小组讨论。
3.引导学生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际交往态度。
5.培养学生具备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发他们对“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的兴趣和思考。例如,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引入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案例,如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脱贫攻坚战的胜利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两条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增强情境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哲学第一课唯物论1.3

高中哲学第一课唯物论1.3
质 有 能 动 作 用
物 质 和 意 识 的 辩 证 关 系
一 切 从 实 际 出 发 , 实 事 求 是
为 怎 什 含 样 么 义 做
一切从实际出发
含义
为什么
(1)哲学依据(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 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 大产——大跃进
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
本 质
生理基础
内容
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的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第三节、两条不同的认识的路线 p3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 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两条不同 认识路线
怎样一切从实际出发:
• 要尊重客观事实、要重视调查研究、 要出以公心、 • 要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秀才过沟
• 一位呆秀才下乡,一条水沟挡住了去路。 他取出书来,仔细翻看,却怎么也找不到 如何跨过沟的方法。一位农夫告诉他,不 用翻书,跳过去就行了。秀才听了他的话, 双脚一蹬,往上一跳,竟落到水中。农夫 说,不是那么跳法。说罢,单脚起跳,一 跃而过。秀才看了埋怨道:“单脚起步为 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该说跃,不该说 跳……”
物质决定 意识(原理)
一切从实 际出发, 实事求是
(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人能够能动地认 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改 造世界
意识对物 质有能动 作用(原理)
重视意识的作 用重视精神力 量,发挥人的 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
作业
•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做)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

观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判断下列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 唯心主义的?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心外无物 ④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也没用 ⑤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⑥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 ⑦超自然的神灵创造了世界,决定着自然、 社会、人类 ⑧气者,理之依也。
46.6
表2 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以全国人大为例)
选举法制定 或修改年份 农村和城市 每一代表所 代表的人口 数比例
1953(制定) 1979(修改) 1995(修改) 2010(修改)
8:1
8:1
4:1
1:1
注:“8:1”也即,如果农村每80万人口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城市 则每10万人口就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其他类推。 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事例二:《瘟疫带来的商机》
1875年某日,美国一家肉类食品公司的老板在报纸上看 到一篇报道:墨西哥发生了畜瘟疫。他想如果墨西哥真的 发生了瘟疫,必然会很快传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洲和得克 萨斯洲,而这两个州是美国肉类食品供应地,政府必然会 禁止这两个地方的肉类食品外运。于是这位老板立即派自 己的私人医生到墨西哥实地调查。发现真的发生了瘟疫, 而且非常严重。这位老板立即从这两个地方购买了大量的 生猪和牛肉,并火速运往美国东部。几天后,瘟疫进入美 国,政府下令禁止这两个地方的肉类食品外运,美国肉类 食品供不应求,这家公司获利9000万美元。 这家公司成功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二.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 含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 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 出发点。 • 要求: 首先,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 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 其次,要有求实精神,尊重客观事实, 努力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

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ppt课件

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ppt课件

古代朴素 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 科学依据;把物质
唯物主义

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归结为物质的具体
本质上是正确的
形态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
物 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

丰富和发展了 唯物主义
学意义上的原子;具 有机械性、形而上学 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 主义

辨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 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们 群众的根本利益。
弄虚作假)
37
38
公安机关不再开具18种证明材料 包括“你妈是你妈”
• 8月22日,公安部通过“打黑除四害官方微博”喊话,图文详解 了18个不该由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其中包括此前一直被大众 吐槽的证明“你妈是你妈”。
• 今年稍早时候,关于各级行政部门要求公民开具各类证明的吐 槽层出不穷,如出国旅游要开取“你妈是你妈”证明,女子前往 监狱探监要求前往派出所开具”老公是老公“证明,老年证丢 失被要求开取”丢失证明“,这些繁琐的证明手续也一度引发 基层民警吐槽。一些基层民警在开具各类证明后会附言理论, 直斥有关单位无事生非、为民添乱。
1
有一只船在航行时遇到了风暴,正逐渐地 下沉。船长大声地问道:“谁会祈祷?”
船上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说:“我会。” 船长说:“那好,你祈祷吧!我们其他人 都套上救生圈,因为正巧差一个救生圈。”
2
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 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 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 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 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在这里, 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 如何认识真实,即思维如何认 识存在。
层次培养1400名创新型领军、
拔尖人才。目前,首批各层

第三节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第一框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

第三节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第一框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

第三节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第一框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第一课认识世界尊重实际第三节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第一框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a)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明白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了解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及具体表现形式,具备一定分辨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观点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上网搜索、教师讲解然学生了解唯物主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及具体观点,学生运用已学的科学知识证明唯物主义观点是正确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反对封建迷信的观点。

二、课前准备1、课前收集反映不同时期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不同表现形式的观点与代表人物等资料2、网上查阅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过程三、教学过程【思考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问过自己这样一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儿来?【学生议论回答】略。

这就是一个关于自己的本原的问题。

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这就如同我们思考王子为什么要用玫瑰花送给公主一样。

哲学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引导】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千百年来,其争论甚多。

其中有一个基本的问题,它贯穿于全部哲学问题并规定着解决全部哲学问题的基本方向,这个问题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哪一个是第一性的?我们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两大派——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板书】一、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1、唯物主义。

凡是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的,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

2、表现形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万物非神造世界物质统一性带有直观性、猜测性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坚持世界的物质性不能联系、发展看问题现代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继承世界物质性原理辩证看问题3、唯心主义。

凡是认为世界本原是意识的,即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就是唯心主义。

4、表现形式:主观唯心主义物质世界由人的意识所决定客观唯心主义物质世界由“神”的意志决定5、两种不同的认识路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第一框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第一认识世界尊重实际第三节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第一框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A)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明白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了解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及具体表现形式,具备一定分辨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观点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上网搜索、教师讲解然学生了解唯物主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及具体观点,学生运用已学的科学知识证明唯物主义观点是正确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反对封建迷信的观点。

二、前准备1、前收集反映不同时期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不同表现形式的观点与代表人物等资料2、网上查阅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过程三、教学过程【思考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问过自己这样一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儿?【学生议论回答】略。

这就是一个关于自己的本原的问题。

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这就如同我们思考王子为什么要用玫瑰花送给公主一样。

哲学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引导】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千百年,其争论甚多。

其中有一个基本的问题,它贯穿于全部哲学问题并规定着解决全部哲学问题的基本方向,这个问题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哪一个是第一性的?我们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两大派——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板书】一、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1、唯物主义。

凡是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的,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

2、表现形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万物非神造世界物质统一性带有直观性、猜测性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坚持世界的物质性不能联系、发展看问题现代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继承世界物质性原理辩证看问题3、唯心主义。

凡是认为世界本原是意识的,即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就是唯心主义。

4、表现形式:主观唯心主义物质世界由人的意识所决定客观唯心主义物质世界由“神”的意志决定、两种不同的认识路线。

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从唯心主义观点出发,从意识、精神出发的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操作平台活动】追求精神的满足的,是唯心主义者;追求物质享受的,是唯物主义者吗?【学生回答】略【问题】那么,为什么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就是正确的认识路线呢?【板书】二、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就是正确的认识路线【学生活动】学生用科学知识以及科学发现证明唯物主义观点的正确性。

【运用】例: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总结前人经验提出了植物构造学说。

植物构造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一切植物有机体都是由细胞发展出的。

他在《论植物发生》中写道:“最近我已经知道低等植物全由一个细胞组成,而高等植物是有许多细胞组成。

”1839年,动物学家施旺进一步建立了关于整个生物界的细胞理论,他以大量的材料证明,不论动物或植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从此,“机体产生、成长和构造的秘密被揭开了;从前不可理解的奇迹,现在已经表现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依据一切多细胞的机体本质上所共同的规律进行的。

”因此,这个学说的建立,动摇了唯心主义的自然观。

1842年,有四个国家的十多个人几乎同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实验与方法总结提出了能量守恒与转化的概念。

能量守恒与相互转化定律的发现,用物理学方法补充证明了笛卡尔等人从哲学上提出的运动不灭原理,证明了物质运动的客观性,证明了物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这就彻底粉碎了各式各样的唯心主义创世说的谬论。

等等。

【教师讲解】总之,自然科学的各种发现都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揭示着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所固有的辩证法,突破并粉碎了唯心主义对人类思想的禁锢与束缚,证明了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正确性。

马克思与恩格斯概括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最新材料,继承了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全面阐明了宇宙的客观发展法则,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因而它是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

【板书】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师总结】作为辩证唯物主义,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又辩证地说明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这使它与旧唯物主义有本质的区别。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而且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性,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世界观;更重要的还在于科学地指出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论。

【板书】四、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事例说明】日本著名的物理学家坂田昌一,在20世纪0年代最早提出基本粒子可分的“坂田模型”。

坂田专门写过一本题为《马克思现代科学方法的泉》的书。

他说:“联系思想史看,现代科学或者更明确地说现代科学思想方法,并不是产生在我们20世纪,而是发于19世纪早期马克思所创立的思想与方法。

”“现代自然科学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前进。

”坂田昌一之所以能提出“坂田模型”,与他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分不开的。

【讨论归纳】1、自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与封建迷信;2、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我国国情之上,既要看到意识的反作用,更应看到物质具有决定作用,两者不能等量齐观;3、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有认真精神;4、正确地估量和对待自己。

【问题】有同学提出,为什么一些著名的科学家没有学习过辩证唯物主义,也能取得重大科学成就?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科学家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反而比我国的一些科学家大?【归纳总结】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巨大推动作用不容怀疑。

其次,科学的发展水平还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实验手段先进与否、经费、科技资料是否充分等等物质条,如果我们单纯只从一个方面判断衡量,没有物质生产条,单凭哲学思想就能发展自然科学,不是又陷入到唯心主义的泥沼之中了么?【操作平台活动】由此,让我们再次回到书本,联系操作平台所提问题大科学家牛顿最后陷入唯心主义泥沼的教训,给我们什么启示?(凭自发的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与自觉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指导科学研究结果不同,发人深省)【高考范题练习】选择:1、恩格斯说:“每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

”这说明(B)A、哲学作为一种思辨活动,与社会生活无涉B、哲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基础上、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D、哲学理论要创新就必须抛开已有的思想材料2、现实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理论问题,所以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应当是(A)①自觉把思想认识从教条主义的观念中解放出②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不动摇③根据实践的发展,在坚持中发展④一切行为和认识都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为标准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④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世界是永恒变化的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4、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①子不语怪、力、神②天不变,道亦不变③死生有命,富贵在天④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A、①B、①②、①④D、②③④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1、注意学生资料收集的多样性。

2、本学习中概念其实是较多的,注意突出重点,不必贪多求全,否则反而使学生望而生畏,挫伤学生积极性。

五、教学设计说明:我们在本框教学中主要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入手,说明这两个概念,然后,我们再提出问题为什么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是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进而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科学知识自己体会、证明唯物主义观点的正确性,达到二期改注重学生感悟、体验的要求。

在教学中,我们强调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同学们讨论得出结论如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同时,我们还尝试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在堂结尾处提出并加以解决。

整堂我们不仅有理论介绍,更有许多实践活动。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懂得两条不同的思想路线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在查阅相关资料、搜集相关事例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懂得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念,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行为习惯。

二、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PPT。

学生准备:查阅相关献资料,搜集相关事例,对材料进行筛选。

三、教学过程:漫画导入:【教师】:甲与乙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学生】(略)【教师】:要正确理解这张漫画我们先回顾上节的基本知识点。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教师】:我们学习了这些哲学基本理论知识,懂得了世界是本就存在的客观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以上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

漫画中哪一位是唯物主义观点呢?另一位就是哲学的另一大派别——唯心主义。

根据什么将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大派别呢?认识这两种派别的根本分歧有什么重要意义,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板书)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板书)引用恩格斯的话:“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第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

第二方面: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存在是否可以被思维所认识的问题。

(2)为什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因为它不仅是所有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一方面的回答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

由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它们才成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2、划分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板书)存在和思维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学生活动一:请同学们区分下列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思想的观点。

(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唯物)(2)”心外无物”;(唯心)(3)”物是观念的集合”。

(唯心)(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唯物)()”存在即被感知”;(唯心)【同学】谈区分的依据(略)【教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