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管理三个层面关系
学校管理的三个艺术层面

学校管理的三个艺术层面第一层面:管理艺术学校管理的第一层面是管理艺术,它包括管理的思路、方法和策略。
管理的艺术在整个学校管理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理者必须具备在复杂的学校环境中灵活运用各种管理工具的能力来达成学校管理的目标。
管理艺术强调的是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的智力。
具体的,学校管理者需要结合学校的现实情况,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同时,管理者要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员工培训和平衡各个方面的利益。
第二层面:协调艺术学校管理的第二个艺术层面是协调艺术,它涉及学校内部各个组织部门之间的关系。
学校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组织,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都有着相互关联和依赖的关系,因此,协调艺术对于整个学校管理的成功至关重要。
协调艺术强调的是管理者要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协作精神,清楚地认识到整个学校的目标和方向,做好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工作,确保学校各部门间的协调性和协作性,以保障学校整体运作的顺畅。
第三层面:领导艺术学校管理的第三个艺术层面是领导艺术,它是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难以把握的一环。
学校管理者需要具备较高的领导艺术,他们要能应对管理中发生的危机和变化,带领员工朝着学校的目标不断前进。
领导艺术强调的是管理者的领导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领导者需要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情况,让员工认同并愿意为学校的发展而付出。
同时,学校领导者需要注重创新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需求。
总结学校管理的三个艺术层面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是学校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
管理艺术强调管理的思路、方法和策略;协调艺术强调学校内部各个组织部门之间的关系和沟通;领导艺术则强调领导者的领导力和创新能力。
只有在三个层面的良好协调下,学校管理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和有效的教育。
谈学校管理中的三个基本方面

谈学校管理中的三个基本方面管理是“硬性”的,人的智慧是“软性”的。
三个方面,三重境界。
校长的管理信念、人格魅力、行为艺术等个人素养决定了学校管理水平的优劣。
一、制度管理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
健全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学校有序管理、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工作效率、调动全体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稳步发展的前提。
首先,学校制度管理是建立正常学习和工作秩序的基本保证。
学校要把每一个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并最优化地组织起来,就必须要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使学校一切工作和所有师生员工有章可循。
实践证明,学校制度的完善和有效实施,能形成良好的运行秩序,是学校其他工作的基础。
其次,学校制度管理是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只有每一位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充分发挥,并形成一种集体教育力量时,学校办学效益才能提高。
在管理中应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符合现代管理理念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使全体师生员工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能正确看待自己的行为对整个学校工作具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这样,就能把全校师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成为推动学校工作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
二、情感管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激发人情感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师教书育人,要用真挚的、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
作为一校之长也需要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化激励教师。
在学校管理中,制度约束固然重要,但情感管理更为重要。
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管人,管人的核心是管人心。
对于从事教育管理来说,最高效的管理便是情感管理。
可以说,学校管理是“三分管理七分情”。
如何在学校管理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效应”呢?其一,应把“爱”放在教育工作的第一位,每时每刻都要关心、爱护、关注、帮助、信任、尊重教职员工和学生,把“爱”贯穿在教育管理的全过程。
领导的信任和尊重可以转变为教师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上的激励,常常比奖金更贵重。
浅谈小学管理的三个方面

浅谈小学管理的三个至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在学校管理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指导和做法,作为学校管理的艺术,相信一个学校必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成为学生人生之中难以忘怀的一段时光,对我们培养祖国的“四有”新人至关重要。
小学学校的管理离不开三个方面,这分别是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
这三方面的人的因素构成了学校的关系网,如果在这三方面里不能协调工作的话,那么,这样的学校就不可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办得有声有色,甚至不可能正常运转。
学校要树立“学生利益至上,教师利益至上,学校利益至少”的管理理念。
一个好的学校,套好的管理人的方法,就是一套管理的艺术。
在管理上,要对事,不是对人。
在管理上,要长远,不要短浅;要管理上,要有效率,要有精品,要有品牌。
首先树立学生利益至上的理念,学校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纯洁的圣地。
我们的教师就是花园的园丁,我们的学生就是那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
祖国将教育的重担,放置到我们每一个平凡的教育者的肩上。
如何管理好学生?如何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各识,懂得做人的道理。
在管理学生方面,以学生为本应该是最根本的指导思想。
什么是以学生为本?“创造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健康环境,搭建能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平台,以全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素质为目的,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为最终目标。
”这就是以学生为本。
其次树立教师利益至上的理念。
在教师的管理上,是事关学校兴衰盛败的关键。
一个学校里,不是在领导岗位上的教师占了绝大多数,能够团结好这些绝大多数人,使用好这些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学校好大好事。
在管理教师的问题上,古往今来许多的人际关系上实例给了我们启示。
在管理教师方面上,要以理服人,以情服人。
实行一视同仁的奖励制度,实行能者上不能者下的制度,这样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就不会存在着不正之风的心理阴影。
从德能勤绩上公正的来考评教师,大胆任用有能力有才华的教师,各尽所能,同心合力,学校的管理就可以上新的台阶,就可以朝良性发展。
论学校管理中的几个关系

观念一变,世界就变——略论学校生活中的几组关系苟明勇金沙县岚头镇中心完小(校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观念为本。
教师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不仅关系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关系教师本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一、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学校领导集体和广大教职员工的管理和被管理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组织和行政的不同分工,根本上是一种协作共进的关系,而绝非是对立或对抗的关系。
教职员工和学校行政双方,学校行政是关系的主要方面,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校长,要把自己真正摆在服务者的角度,通过促进教师的发展来促进学校的发展。
校长的胸怀越大,官本意识和官僚作风就越小,学校的群体关系就越和谐。
二、制度和态度的关系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学校管理无疑需要不断制定和改进相关制度,但是光有制度并不能解决教育管理中的全部问题。
教育不同于工业生产和机械加工,可以完全依靠数据来量化。
教师工作的量是可以评估的,但一个教师对他的学生花费的心思和耗费的心血,则是很难完全量化的。
因此,我们认为,教育是一个“良心活”,不仅仅凭学校的管理工作,更要凭自己的良心工作。
三、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我们对理想的教育状态抱有高度的期待,但是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地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
主观的理想状态和客观的无情现实的矛盾,有些是我们可以改变的,有些是我们暂且无力改变的。
我们能选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现在的事情做好,放宽心、放平心,期待未来。
四、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工作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不要因为工作而损害我们的生活,甚至是我们的身体和生命。
在学校管理与被管理的过程中,即使我们因为工作有偶尔的争执,但我们大家都要有宽广的胸怀,不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到我们的生活中。
五、公正和公平的关系公正是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公平是我们处理事情的结果。
很多时候,学校管理中有了公正的态度,也不一定有绝对公平的结果。
这种情况,无论是管理对被管理,还是被管理对管理,都要相互宽容和理解。
学校管理的三重境界

综上 , 学校 管理有 三重境界 。人人 调使命感 ,人人 快乐尽 责强调成 就感 。
考 核管理 ; “ 四有 ” :有 章可 遵 、有序 可 专业成 长搭 台子 、 立梯子 、 抬轿 子 、 竖牌 必须尽责强调 责任感 , 人人 主动尽责 强 模 式是 一个 目标 过 程效 果考 核 的管 理 为科学 管理 的元 素 , 它 营造 了一个 激励 学校管理达 到了第一重境 界 , 大家都 尽 模式, 管理 中达到 了人 人必 须尽责 的 目
重境界 。
目标 过程 效果 考 核模 式 以科 层 管 有 活力 、 有 成就 、 有影响就不 足为怪 了。
理 理论 以及科 学管理理论 为理论 支撑 , 激励鞭 策。 这种模 式对于提 高教 职员工 的责任感 有实际意义 , 对 于基础 薄弱的
它强调 目标 制定 、 责任落实 、 绩效 考核 、 不 懈的努力 , 学校管理 还需要 进入更 高 情 , 管理就会 出奇迹 。学校 管理 达到 了
一
第 三重境 界 , 大 家都 快 : 管理 是让被 管理者人 和被管 理者工作就会 有幸福 ;有幸福 ,
学校 短 时期 内迅速 提 升办 学水 平 和质 人 快乐 尽责 。按 照 马斯 洛需 求层 次 理 管理才 能达到 目标 。毫无 疑问 , 让管理 量有很 重要 的作用 。但是 , 我们应 该清 论 ,个体成 长发展 的内在 力量是 动机 。 者 和被 管理 者感 到幸 福 应该 是管 理 的 醒地认识 到 , 任务第一 、 责任第 一 、 绩效 动机是 由多 种不 同性质 的需求所 组成 , 最 高境 界 。
要 让学校管 理达 到第 二重境 界 , 使 功 、 成才 。“ 三立 ” 与“ 三成 ” 显然 是希望
论学校管理的三个层次

(下转第191页)论学校管理的三个层次纪德元(甘肃省敦煌市三危学区杨家桥小学)摘要:学校管理有三个层次,即自在、自为、自养三个阶段。
自为阶段“造假”的痕迹较重,其人才大多是拔苗助长造就的,要成大器,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锻造。
从自在到自养,好像回到了原点,培养的人才都是真正的人才。
在自养阶段,师生行动自觉、思想自由、学术自由,是学校的主人。
科学化管理把人性、社会性、功利性有机结合,使教育成为真正解放人性的事业。
关键词:学校管理;自在;自为;自养;科学化管理;耳濡目染;自得其乐学校是自觉教育人的地方,它的最主要的活动是教育教学。
学校的主人是师生。
一个好学校,必须有好校长和好老师。
好校长就是教育理念新、品德好、学养深的校长。
好老师要爱学生、品质好、学问高。
还要有好的生源,即学生优秀,学生家庭优秀。
学校管理,指校长对学校的管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教师对课堂的管理,财务财产管理。
纵观学校的发展,研究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校,我们发现,学校管理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自在阶段这样的学校,校长基本上没有教育思想,教师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学校按常规和上级要求工作,有的甚至达不到上级要求。
个别老师想努力,但没有范式,不知如何努力,大家摸黑往前走。
撞对了,就好;撞错了,也没什么。
在社会舆论上,认为管得严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老师的学养、品德没人关注。
学生是自由式地发展,碰上几个大脑反应快的,还可以偶尔出个人才。
科学化,与自己无缘;教研,谈不上。
大家像过去的生产队出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今日不想明日的事,校长、教师、学生就像井底之蛙,自得其乐,自我满足,外面的世界,浑然不知。
第二个层次———自为阶段这样的学校,校长、教师、学生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那就是功利,大多是为了考学考试而奋斗,只要考上大学,一俊遮百丑。
有的人把这种目标细化为北大多少,清华多少,重点院校的升学率是多少等等。
这些学校有以下几个特点:1.不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或者貌似注重校园文化,但不知校园文化为何物,以为提一些口号,在校园里张贴一些名言名句,摆一些石头,就是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管理的三个艺术层面

学校管理的三个艺术层面学校管理的三个艺术层面:教育艺术、组织艺术和交往艺术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管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学校管理具有多方面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管理者需要具备各方面的艺术技能,才能够有效地完成学校管理工作。
学校管理的三个基本层面分别是:教育艺术、组织艺术和交往艺术。
教育艺术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学校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管理者需要掌握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管理者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出合适的教育方案和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
同时,管理者还需要重视教师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教育文化和教育环境,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组织艺术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是一个庞大的组织体系,需要执行各项管理任务,如人事管理、经费管理、设备管理等。
管理者需要掌握组织的基本方法和管理技能,建立科学的组织体系和规范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管理任务得到有效的执行和协调。
同时,管理者还需要通过公正、透明的管理方式,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尊重、合作的关系,保持对学生的关心和支持,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发展。
交往艺术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一环。
学校是一个集体群体,包括学生、教师、家长、校外人员等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交往技能,与各方面人员建立良好的联系与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维持校内和谐稳定的关系。
同时,管理者还需要建立合理的奖励惩罚制度,树立正面激励和制止负面行为的形象,加强学校文化和品牌建设,提高学校的社会形象和竞争力。
总之,学校管理需要具备教育、组织和交往三个艺术层面的技能和素质,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服务。
学校管理的三个层次:校长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

一流的学校靠文化,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三流的学校靠校长。
这些话语挺有道理的。
所有的管理,都是基于人的管理。
即便是高度自动化的企业,也需要各种灵活考评、激励、管理的机制,调动职员和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各尽其才,积极向上。
对学校而言,由于其特殊性,管理更需要方式的优化和理念的更新。
学校的管理,需要懂得教育规律的人才掌舵。
从一线优秀教师的行列中选取具有管理才能者,应是首要任务 。
当然,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人物,校长的执行力、思维方式、个人取向、综合素养等,决定着学校的命运。
校长喜欢务实刻苦的人,那么下属们就会努力朝着这个方面努力 。
即便达不到最高的要求,某些人也会做做样子。
校长喜欢虚头晃脑的人,那么下属们就会搞些花架子,人浮于事。
故而, 校长管理是学校的最低层次 。
校长是教育政策的执行者,是教育教学的规划者,是教学行为的规范者,他们必须率先垂范,敢于担当,知人善用,能够不断传递正能量。
在规模比较小的学校,一个好的校长就能撑起一方朗朗晴天。
可是,校长不会是全能型的人才,他也有短板和弱视的地方。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化,单凭校长的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这就涉及到管理的第二个层次。
有些学校令人感觉到奇怪,校长在的时候,职工们是一个精神状态。
大家干事积极,没有任何的脱岗、早退、旷工现象。
校长离开后,职工们又是另外一种精神面貌。
不按时进入教室上课,不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时间草率应付。
两者的差距特别大,说明学校的管理依然没有制度化。
二流的学校,依靠完善、健全的制度大力推行管理,提升职工的能动性,让懒惰者无处藏身,让后进者如坐针毡,让创新者如沐春风。
虽然校长不在岗,但是有各种制度管理着,有看不见的眼睛在审视着,每个人都必须严格地履行工作职责。
制度的制订是一方面,必须全面,严防出现漏洞,让人钻空子。
制度的执行是更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制度要坚持公正性,才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不能对甲老师是一个方式,对丙老师又是另外一个方式,那样不但发挥不了积极的作用,反而会激化矛盾,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既影响团结和谐,又造成隔膜和误解。
谈谈学校管理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谈谈学校管理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墨江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陶开福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学校管理的核心也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也取决于人。
对“人”的管理与对“物”的管理,显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管理。
这不仅因为人是“活”的,物是“死”的,更重要的是活着的人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巨大的主观能动性,它不可能像机器和商品一样,无条件的接受管理者的一切指令。
管理者的指令,只有经过被管理者头脑的加工、消化并得到认可后才能自觉地付诸行动,否则管理者的指令就有落空的可能。
即使被强迫执行,也会带来种种后遗症,特别是容易滋生逆反心理,给后继指令的执行带来消极影响。
现代学校管理,即要反对“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更要避免“不把人当人看”的做法,在加强对人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激励与约束、服从与协调、使用与培训、求同与存异等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激励与约束的关系怎样辩证地处理激励与约束的关系?首先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团结、和谐、同心同德、朝着一个目标努力的氛围;其次,在朝着共同目标前进的过程中,要坚持原则,防止和消除“离心力”和“摩擦力”等能量内耗的现象,必须有一定的约束。
人的管理首先是人心的管理,激发人的潜能。
任何人在感情上都需要尊重和理解,知识分子在这方面尤为突出。
教职工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时,他们都会“士为知己者死”,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约束。
校长要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着手,采取多种激烈的手段,如目标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情感激励、物质激励等,多为教职工提供实现志向和发挥才能的机会,多给教职工一些“感情投资”。
激励与约束要从领导自身做起,学校领导要满腔热情的工作,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教职工中起表率作用,要建立健全学校领导自我约束机制,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只约束别人,不约束自己,是领导不好学校的。
要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即要有约束性的,也要有激励性的,约束性的如教师教学常规要求、学校各类人员岗位规范;激励性的如学校评选优秀教师制度、教学质量奖励条例、先进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评比制度等。
浅谈学校管理三个层面关系

浅谈学校管理三个层面关系新课程环境下的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学校制度重发展,轻约束。
温家宝总理说:“我们要变制度管理人为用文化来管理人。
”我认为,文化引领和制度约束紧密联系、相互依存,文化是根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制度,以及造就出具有这种文化鲜明印记的制度执行者。
制度反过来也影响文化发展的走向。
我想结合两者谈一下学校管理的三个层面的关系:一、合理用权——管与被管和谐统一办好学校,要靠教师,要靠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这就是说,校长在学校管理系统中具有核心地位。
我们的教育局长曾多次说:“校长的职能是告诉大家做正确的事,分管领导是带领大家正确地去做事。
”我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是告诉我领导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决策——确立目标和方向,一是执行——落实计划,科学实施。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正因为如此,我把自己作为团队中的普通一员,只是因为分工不同,所以校长所担负的责任更重一些。
基于这样的观点认识,我要求自己具有平常心,宽容平和,不高高在上;做到有爱心责任心,心系全局谋划发展。
我将自己的管理植根于单位的实际情况,了解师情生意,区别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手段,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持师生积极向上的和追求卓越的情绪、工作氛围。
作为校长,要握权有度,用权有道。
对权力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既不滥用权力,也不忌亩权力,敢于集中,勇于拍板,指挥若定。
要合理授权,调动和发挥下属人员的积棱性,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才干、能力,并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在行使权力时,要合理合情,不能以权压人,而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只有做到法、理、情三者的协调统一,才能使广大教师愿意服从领导,接受指挥。
二、制度治校——规矩规范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相对于文化的构建,制度具有基础性、前导性作用。
制度是硬的措施和规范,具有强制性,见效快,立竿见影。
小学学校管理中的“三度”管理

小学学校管理中的“三度”管理小学学校管理中的“三度”管理是指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重视三个方面的管理,即人际关系管理、行为规范管理和教学管理。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校管理体系,对于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人际关系管理是指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和加强学校内外各方面的人际关系。
学校是一个由各种人员组成的组织,包括教师、学生、家长、教育行政人员等,而这些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运作效率和教育质量。
学校管理者应该注重加强各个人群之间的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师家关系,充分发挥人际关系对学校管理的积极作用。
行为规范管理是指在学校管理中要注重对学校成员的行为规范进行管理和引导。
学校是一个教育机构,其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和社会道德观念。
学校管理者应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行为教育和管理,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明确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同时也要注重对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进行管理,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教学管理是指在学校管理中要注重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学校是一个教育机构,教学是其最基本的任务。
学校管理者应该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监督教学过程,并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小学学校管理中,要做好“三度”管理,关键是要注重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者要关心和理解学校成员的需求和情感,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关怀和服务活动,营造一个和谐、温馨、有爱的学校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场所,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学校管理者也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不断更新理念,紧跟时代的发展,以适应和引领学校管理工作的变革和发展。
学校管理的三个艺术层面

学校管理的三个艺术层面学校是一个组织体系,它不仅仅是为了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地方,也是一个具有复杂的管理结构和层面的机构。
学校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组织管理、人才管理、资源管理等等。
而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管理也借鉴了艺术的各个层面,以及艺术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学校管理的艺术层面。
组织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它关系到学校的层级结构、组织模式以及管理流程等等。
在这个层面上,学校管理借鉴了一些艺术的特点,以提升学校管理的艺术性。
组织管理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愿景。
学校管理者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愿景,并将其传达给教职员工,以使他们具有共同的目标和方向。
组织管理需要有合适的结构和层级。
学校的组织结构应该符合学校的规模和特点,拥有合理的层级关系和分工责任,以确保学校的运转顺畅。
组织管理需要有灵活的管理流程和决策机制。
学校管理者需要制定适应学校特点的管理流程和决策机制,使管理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保证教职员工的参与感和创新性。
组织管理需要有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学校管理者需要与教职员工保持定期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求,并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
人才是学校的核心资源,人才管理涉及到招聘、培养、激励和保留优秀人才等等。
在人才管理方面,学校管理也借鉴了一些艺术的特点。
人才管理需要有相应的招聘和选拔机制。
学校管理者需要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招聘和选拔流程,确保招聘到符合学校要求的人才。
人才管理需要有合理的培养和发展机制。
学校管理者需要为教职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人才管理需要有激励和奖励机制。
学校管理者需要根据教职员工的工作贡献和表现,制定合理的激励和奖励政策,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人才管理需要有保留优秀人才的机制。
学校管理者需要通过合适的职业发展和晋升途径,让教职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发展空间,从而留住他们。
资源管理需要有合理的规划和配置。
学校管理者需要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学科需求,制定合理的资源规划和配置方案,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协调发展。
三个层面确保平安校园建设

三个层面确保平安校园建设平安校园建设是保障学生、教师和学校安全的关键措施,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确保平安校园建设,需要在多个层面采取措施,如人员管理、设施建设、教育宣传等。
本文将介绍三个层面,以确保平安校园建设的有效性。
一、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平安校园建设的基石,首先需要从人员入口抓起,对学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背景调查。
教师、保安、厨师等所有工作人员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背景调查,以防范犯罪分子和不良分子潜入学校。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对未经许可进入或离开学校的人员进行登记和记录。
同时,学校应该建立定期巡查机制,确保校内人员的安全。
同时,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下述程序的管理:1. 班级指导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及时排除心理障碍,防范校内欺凌现象的发生;2. 尽可能缩短放学时间,安排专人在校门口进行保护;3. 保证安全的校车运营,避免校车出现事故;4. 制定考试作弊防范措施,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地点和监考老师等;5. 建立身体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治疗学生疾病,保障学生身体健康。
二、设施建设除了人员方面的管理,设施建设也是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一环。
在设施建设上,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资金,充实学校的基础设施,保障校内学生、教职员工的基本生活和学习用品,包括学习用具、寝具、食品等。
学校应该关注一下设施建设:1. 安装网络摄像头,建立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确保校园安全;2. 建立安全防火设施,增加消防器材,防范发生意外火灾;3. 建立校园安全隔离带,禁止校门口的小摊贩等人员,避免形成安全黑洞;4.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防止疾病传播;5. 建立校园绿化带,提高学生精神面貌,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美好的学习环境。
三、教育宣传教育宣传是保障平安校园建设的关键,学校需要利用课堂、校刊、广播等多种渠道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如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别教育、法律教育等。
通过教育宣传,学校可以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地预防校园安全问题。
学校管理制度三个体系的主要内容

学校管理制度三个体系的主要内容学校不管对于学生或者各方面的安全等都要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以下为您介绍学校管理制度三个体系的主要内容,请参考。
一、全面目标计划体系学校的核心功能是保证和不断改进对学生及其相关消费者的服务。
学校根据学生及其相关消费者的需求、学生发展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国家教育方针与法令法规的要求,确定学校的办学理念,它包括办学宗旨、办学方针、育人目标、办学特色、发展目标、管理机制等部分。
这些办学理念如何转化为可操作的管理行为,远期发展规划如何转化为各阶段的具体目标,关键要建立科学的目标计划体系。
全面目标计划体系将学校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分解转化为学校各学年的目标任务。
据此学校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各部门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部门工作计划,直到具体岗位与个人。
各层面的目标具体全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工作计划分层制定,分层审批,分层管理。
总目标指导分目标,分目标保证总目标,构成一个全面的目标计划体系,并围绕目标的实现展开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全面目标计划体系与传统的计划管理相比,其创新表现:(1)多维测定,使目标更具客观性、可操作性。
学校各项目标是建立在对上一学年质量、团队素质、综合效益的比较,部门之间质量、效益的比较,与同业之间的比较,外部环境的变化等数据和情况认真测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
(2)学校内各级各类人员都参与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根据学校总目标和上一级的目标确定本岗目标。
(3)从总目标到分目标全面而具体,目标涉及学校各方面的主要工作,如在校生巩固率指标,学生家长满意率指标,中考指标,高考指标,德育指标,各年级素质教育指标,学生安全指标,教职工队伍建设指标,后勤服务工作指标、成本控制指标等。
(4)目标时时处于受控状态。
一是对目标的制定进行评审,确保总目标的可操作性并能有效分解到部门和个人;二是对目标的实施进行监控,把握各部门及个人目标达成的趋势,及时调整措施,确保目标的达成;三是对目标的达成进行验收。
学校管理中如何处理好各层面的关系

学校管理中如何处理好各层面的关系学校领导是连接上下级和教师的桥梁和纽带。
学校工作开展得好与坏,关键在于学校领导处理与上下级乃至学生的关系的效果。
要让关系处理出效果,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其次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好上下级的关系,做好工作中的有效沟通。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个人感觉:工作要“到位”,但不要“越位”;关爱、理解下级;关爱学生;做好工作中的有效沟通,学校才会出成绩。
具体理解如下:一、处理好与上下级的关系建立与发展同上下级的全面良好的关系,往往是管理者所竭力追求的。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
对待上级领导,不论何时何地在工作上都要一样支持,在组织上都要一样服从,在态度上都要一样对待。
做到说话、做事有分寸,该说的话要说,不该说的话不能随便说,在教师中维护上级领导的尊言,圆满地完成好上级交给的任务。
还有是做工作,要实事求是,不唯上,就是不要什么工作都等上级发话才干,要在实践中探索创新。
对下级要尊重、团结、要坚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能服人,不要以权压人,则愎自用,要以身作则,作风民主,不能高高在上,要体贴下情,了解教师的辛苦、甘甜,才能在教师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教师才听从你的指挥、服从你的领导,才会把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二、做好工作中的有效沟通沟通是情绪的转移,信息的传递,是感觉的互动。
好的有效的沟通会让你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肝胆相照的朋友、荣辱与共的同事。
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好工作中的有效沟通呢?首先沟通是心质的沟通,心质也即心态,好的心态才能有正面的思维,有了正面的思维才能有正面的表达,从而达到正面的沟通。
那么学校领导就要具有“阳光心态”,才能达到有效沟通、和谐沟通所需具备的心态,难怪很多人都说“态度决定一切”。
要想做好沟通,就先要“变态”,即“改变心态”,改变不良的心态,改变不好的状态。
有了好的心态才能让我们拥有正面的、正确的思考。
摆正心态、正面思考、正面表达,这就是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
学校管理体制包括哪三个方面

学校管理体制的基本构成
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的总称,涵盖了学校内部管理的方
方面面。
学校管理体制通常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
1. 学校组织结构
学校组织结构是指学校内部各部门、岗位之间的关系和等级制度。
一个完善的
学校组织结构能够促进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学校的组织结构通常包括了学校领导班子、教学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
学校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学校管理的发展至关重要。
2. 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是指学校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建立的规范化制度体系。
学校管理制
度通常包括了学校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管理程序、办事流程等。
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旨在规范学校内部管理行为,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学校管理体制稳健发展的基石。
3. 学校管理机制
学校管理机制是指学校内部管理的运行方式和决策机制。
一个健全的学校管理
机制应当体现学校管理层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管理层内部之间的协作机制。
学校管理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内部管理的和谐运作。
学校管理机制的灵活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学校管理的效果和成效。
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一个完善的学校管理体制不仅能够提高
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也能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只有不断优化学校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学校才能更好地履行其教育使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管理体制学校作为一个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场所,其管理体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学校管理体制能够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和管理效率,促进学校的良好发展。
本文将从学校领导层、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三个方面探讨学校管理体制。
一、学校领导层学校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学校领导层的建设与发展。
学校领导层应由具备优秀教育背景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担任,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学校管理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
同时,学校领导层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教师、学生和家长保持良好的关系,并能够与各个部门协调合作,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
此外,学校领导层还应该重视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国家教育政策,并合理应用于学校实践中。
二、教师管理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对于教师的管理尤为重要。
学校管理体制应在教师招聘、培养和评价等方面提供支持和规范。
首先,在教师招聘中,学校应该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选拔人才,确保招聘的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其次,学校管理体制需要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途径和机会,如定期举办教育培训、支持教师参加学术研讨和教学竞赛等。
同时,学校应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指导与支持。
通过这些措施,学校能够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水平。
三、学生管理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体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和规范,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
首先,学校应该制定明确的学生行为规范,明确学生在校内的基本规则和纪律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其次,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与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学校管理体制还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和实践,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
总结起来,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它涉及到学校领导层、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
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学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之一,为了保证学校有序运行和学生成长发展,学校管理制度必不可少。
本文将从学校的组织管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三个方面,探讨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法。
一、学校的组织管理(1)行政组织架构学校行政组织架构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它涉及到各个职能部门的设置和职责划分。
学校应当合理划定教务处、学生处、后勤保障处等单位的职责,确保各部门之间有明确的协作关系,形成一个高效的管理体系。
(2)领导班子建设优秀的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当重视领导班子的培养和选拔,注重选拔具有教育教学经验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构建一支专业、团结、稳定的领导队伍,以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决策制度建立学校管理需要有明确的决策制度,以保证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学校可以建立决策委员会或通过召开常务会议等方式,使重大决策能够得到多方参与,形成集体智慧,提高决策质量。
二、教学管理(1)教学目标确定学校管理应当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和学科知识能力要求。
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年度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等方式,确保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应该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可以举办教师培训班、定期开展教师评比活动等措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3)教学质量监控学校管理应当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和反馈。
学校可以通过班主任制度、课堂观摩等方式,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建议,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生管理(1)学生活动管理学校管理应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鼓励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
学校可以设立社团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节等活动,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给学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学生表彰奖励学校管理应当建立公正的学生表彰奖励制度,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学校可以设立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等奖项,鼓励学生在学业、实践和文艺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严格学校管理 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严格学校管理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金淑英
【期刊名称】《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4(000)003
【摘要】学校的常规管理是建立和维护学校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生长点。
几年来、我学区严格学校管理,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从根本上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全方位启动。
一、正确处理“有形”管理与“无形”管理的关系加强校园管理是常规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 良好的校容校貌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
因此,我们从校园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着手,一方面有计划地添置学校必备的教育设施。
另一方面制定了加强校园建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卫生包干制度、评比制度等,强化了“有形”管理,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是从加强师生员工的思想教育着手,坚持不懈地搞好师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把训练、教育的内容渗透于学校日常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去,把“有形”的管理与“无形”的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全体师生员工在纪律制度约束的同时,从一桩桩细小的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培养,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使美化校园成为全校师生的愿望与自觉行动。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金淑英
【作者单位】横塘中心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9.28
【相关文献】
1.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全面提升扶贫质量 [J], 宋文甫
2.阅读教学:贴近儿童的步伐--从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谈起 [J], 邱彩萍
3.正确处理三个关系着力提高立法质量 [J], 于建伟
4.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J], 邱琨
5.中国正确处理了三个关系 [J], 张维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育管理学是由那三个层次所组成,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教育管理学是由那三个层次所组成?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如何从实际出发,处理好社会环境和教育管理、教育内部实务方方面面的关系。
(1)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①教育事业的管理。
如正确处理我国转型期引发的教育系统的矛盾,实现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改变基础薄弱的学校等方面的内容。
②对学校和其他教育组织的管理。
包括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学校发展规划和计划,学校的组织建设,学校秩序,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学校文化与管理机制等。
③学校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包括如何扩大领导者的影响力场,明确学校管理者的类型和完善学校管理者智能结构等。
(2)教育管理学的三个层次是从宏观到微观来划分的,层层深入具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①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把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是时代赋予的要求,也是当前教育管理改革的主题。
②要想实现大的教育目标则要具体到学校的管理,学校是办学实体,学校校长是法人代表,他受政府教育行政机关的委托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
学校的管理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教育法令、法规,把提高教育质量、健全教学与生活秩序、增进效益和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③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定以后,就需要有能力的管理者将其贯彻实施,因此管理者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教育管理就要从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入手,研究学校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校管理三个层面关系
新课程环境下的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学校制度重发展,轻约束。
温家宝总理说:“我们要变制度管理人为用文化来管理人。
”我认为,文化引领和制度约束紧密联系、相互依存,文化是根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制度,以及造就出具有这种文化鲜明印记的制度执行者。
制度反过来也影响文化发展的走向。
我想结合两者谈一下学校管理的三个层面的关系:
一、合理用权——管与被管和谐统一
办好学校,要靠教师,要靠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这就是说,校长在学校管理系统中具有核心地位。
我们的教育局长曾多次说:“校长的职能是告诉大家做正确的事,分管领导是带领大家正确地去做事。
”我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是告诉我领导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决策——确立目标和方向,一是执行——落实计划,科学实施。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正因为如此,我把自己作为团队中的普通一员,只是因为分工不同,所以校长所担负的责任更重一些。
基于这样的观点认识,我要求自己具有平常心,宽容平和,不高高在上;做到有爱心责任心,心系全局谋划发展。
我将自己的管理植根于单位的实际情况,了解师情生意,区别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手段,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持师生积极向上的和追求卓越的情绪、工作氛围。
作为校长,要握权有度,用权有道。
对权力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既不滥用权力,也不忌亩权力,敢于集中,勇于拍板,指挥若定。
要合理授权,调动和发挥下属人员的积棱性,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才干、能力,并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在行使权力时,要合理合情,不能以权压人,而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只有做到法、理、情三者的协调统一,才能使广大教师愿意服从领导,接受指挥。
二、制度治校——规矩规范行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相对于文化的构建,制度具有基础性、前导性作用。
制度是硬的措施和规范,具有强制性,见效快,立竿见影。
当然,在政策制度执行一个阶段之后,人们会自觉不自觉的对其进行认识和解读,或是从制度本身,或是通过执行者的行为表现。
进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成为意识,形成习惯,或说潜文化。
这种文化或说习惯一旦形成,就具有广泛的群众认同性、排他性,不容改变。
这就需要校长时刻思考如何保持制度的健康运行,不被异化。
张格庄学校历来是“制度健全、执行得力”,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之上开展工作,我所做的不是建章立制,而是推行“四制”,把工作重点定位在班子建设上——保持绝对执行力。
采取措施确保班子成员保持较强的自我约束力和旺盛的斗志,做到境界不减,状态不退化。
“四制”指“问责制”、“例会制”、“学习制”、“警醒制”。
建立并实施班子问责制,分管工作出问题,首先反思自己决策和执行的哪个环节出了问
题,从自身寻求解决方法、途径,而不要埋怨教师,推脱责任;班子例会制,每周一先是各分管领导自我总结上周工作,说本周重点及工作思路,最后由我做总结、理思路、提要求;班子学习制,每月一个主题,完成适量笔记,拿出一篇有质量的心得,在第四周周五学习交流会上择优交流;时时警醒制,采取会议和个别交流的形式,及时交流、总结、教育、提醒,引领身边同志,让每一个班子成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有信心能担当。
通过搞好领导班子建设,使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化,要强调以人为本,了解教师、尊重教师、发展教师;要加强民主规章制度建设,做好以下两点:一是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要赋予教师对领导的监督权,只有从制度上保证教师对领导实施监督,制度建设才具有实质意义。
然后,我做的是落实制度的刚性执行。
制度一旦制定,严格按章办事,真正做到“有情的管理,无情的规章”、“对事不对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确保制度的扎实落实,影响到教师的一举一动,保证学校工作的执行力,做到事情有人管、人有制度管,使学校管理在制度的引领下走上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文化立校——提升行动自觉
文化建设体现学校核心竞争力。
文化立校重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是教育的高境界、大胸怀。
以文化人,就是以优秀的文化传统塑造人,就是让师生共同成长为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素养的人。
其精髓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我们的管理思路要由单纯关注刚性的制度管理转变到兼顾理性的文化引领上来。
我经过学习和思考,也逐步认识到学校的长足发展靠健康文化的建立。
我要求自己做个学习者,做个牧师,做个园丁。
在自己的心中装满健康的种子、美好的蓝图,在寒来暑往的一次次轮回中,持之以恒,孜孜以求,必定会建立起健康的学校文化,而健康文化的形成又能对负面文化的起到有效抵制作用。
马站小学在校长的带领下,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文化阵地建设有思路、有积淀、有亮点。
坚持经典诵读活动,教室里开辟了针对不同学科的展示评比栏目;坚持周一例会的国旗下教育活动;常年坚持各种特色小组活动,校园橱窗随时更换,及时展示学校工作,图文讲究。
学校建立起了紫藤园、天然氧吧,达到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
校园内,目之所触皆可见“文化”:一物一景、一花一树,各具特色,都有了文化意蕴,园中有园,别有洞天,树荫蔽日,鸟鸣云空,鲜花斗妍,暗香飘溢,令观者驻足、深思、回味,让人感叹那绵绵不尽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