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找拱形》教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4《找拱形》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4《找拱形》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4《找拱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找拱形》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拱形,并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式找到拱形的特征。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但是,他们可能对拱形的概念和相关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来提高他们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拱形的概念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拱形的概念和特点。

2.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到拱形的特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拱形物体,从而了解拱形的特征。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从而加深对拱形特征的理解。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拱形物体,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拱形物体,如桥、拱门等,用于课堂展示和观察。

2.准备一些与拱形相关的图片和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拱形物体,如桥、拱门等,引导学生关注拱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拱形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拱形的基本特征。

3.操练(15分钟)分组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拱形物体,让他们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拱形特征的理解。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通过讨论来巩固对拱形特征的认识。

5.拓展(5分钟)分析一些与拱形相关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6.小结(3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拱形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一道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课堂剩余时间)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的讨论,板书拱形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找拱形》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找拱形》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找拱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找拱形》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4课,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推理等方法,探究拱形的特征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比较、推理的能力,对于形状和结构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拱形的特征及其应用还需进一步探究。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拱形物体较多,但对于拱形的本质特征和原理可能理解不深,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推理等方法,探究拱形的特征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拱形结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拱形的特征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让学生理解拱形的原理,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拱形结构。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拱形物体,发现拱形的特征。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拱形特征的理解。

3.比较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拱形物体的特征,总结拱形的共性。

4.推理法:让学生通过推理,理解拱形的原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拱形物体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拱桥、拱门等拱形物体,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拱形物体模型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为什么是拱形的?拱形有什么特点?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拱形物体,观察并记录拱形的特征。

然后各组汇报,教师总结拱形的特征。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拱形结构的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拱形特征的理解。

教科版科学六上2.4《找拱形》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2.4《找拱形》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2.4《找拱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找拱形》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第2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4课,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探究拱形的结构特点,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拱形产生的原理。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拱形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拱形产生的原理和拱形的数学特性,学生可能还没有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理解拱形的原理和特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知道拱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拱形产生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对拱形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拱形的结构特点,拱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拱形产生的原理,拱形的数学特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拱形结构,了解拱形的特点。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拱形模型,探究拱形的原理。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产生的原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拱形模型、图片、视频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个拱形模型制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如桥、屋顶、拱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结构为什么都是拱形的?拱形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拱形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拱形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个拱形模型,通过实践操作,探究拱形的原理。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拱形模型,讨论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生活中的拱形结构,还有哪些领域会用到拱形?如物理学、数学等。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4《找拱形》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4《找拱形》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4《找拱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找拱形》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四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和认识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拱形的形状和结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拱形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感知和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和认识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探究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发现和认识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小组合作、观察、操作、实验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拱形结构,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对拱形的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操作和实验,探究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3.交流:学生分组汇报探究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5.拓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拱形的结构特点–形状:曲线–结构:承重2.拱形的承重原理–压力:集中–受力:均匀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和课堂表现来进行。

教师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协作和团队意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找拱形》教案2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找拱形》教案2

找拱形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圆顶形、球形等弧形结构与拱形有紧密联系,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2、生物体构造中存在着拱形结构。

3、生活中有许多拱形结构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用已有知识对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合理的解释。

2、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3、用画力的方向让学生的思维显性化。

(说明: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活动表象的东西,更要引导学生在感知基础上对表象进行想象、联想、再造,并与逻辑思维的方式结合,并且能够表达出来。

用画图的方式有助于学生隐性的思维显性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生物体构造与其生活的联系和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完整的乒乓球1个;剖成对半的乒乓球3个;裂开的半个乒乓球1个;鸡蛋2个;演示课件;重物。

学生准备:记录单;剖成对半的乒乓球1个;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明确拱形的概念。

1、出示拱,知道怎么样才叫拱。

(意图:了解学生前概念,巩固概念。

)2、观察力的分布,用箭头来表示力的方向。

(意图:为尔后的画圆顶形受力分布图搭好脚手架,打好基础。

)3、桥本身也有重量。

(意图:生活中、生物体中除了抵抗压力之外,设计成抵抗自身重量也占了很大比例,下文中的圆顶形就属于此例。

)4、(课件出示)小结。

二、揭题,深入。

1、寻找日常生活中的拱形结构。

2、寻找证据判断是否拱形。

3、出示国家大剧院的俯瞰图,用半个乒乓球验证。

明确圆顶形概念。

4、明确圆顶形与拱形的联系并寻求证明。

生观察半个乒乓球,体验厚薄等5、圆顶形承受压力的活动。

(意图:学生体验圆顶形承受很大压力的能力,情感深入。

)6、小组合作绘制圆顶形结构的受力原理。

(意图:用图画的方式有助于学生隐性的思维显性化,使思维的过程明朗化。

)7、交流汇报,采用科学答辩形式。

(意图:科学辩论赛,使学生思维发生碰撞,加深理解。

)三、生活中、生物体中的拱形。

1、研究了两种特殊的拱形结构。

寻找生活中、生物体上的拱形结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4找拱形》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4找拱形》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4找拱形》一. 教材分析《2.4找拱形》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找出拱形的特征和性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拱形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他们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形状和结构的知识,对于寻找拱形应该不会感到陌生。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拱形的性质和特征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探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找出拱形的特征和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引导学生发现拱形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找出拱形的特征和性质。

2.难点:让学生理解拱形的性质和特征,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拱形,找出其特征和性质。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拱形的性质和特征。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模型、实验器材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拱形图片,如彩虹、桥、弓等,引导学生关注拱形,并提出问题:“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形状?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拱形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拱形的定义和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拱形的性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拱形性质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拱形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如彩虹、桥、弓等。

学生通过思考和分享,了解拱形的广泛应用。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拱形的特征和性质。

第4课 《找拱形》教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第4课  《找拱形》教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找拱形》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找拱形》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第四课。

在第三课“拱形的力量”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通过实验研究认识了拱形受力的特点。

本课“找拱形”就是要在圆顶形、球形、不规则弧形结构中找出拱形的特征和异同,使学生对拱形结构的认识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试图引导学生在经历“解释圆顶形、球形承受压力特点”“寻找生物体中的拱形”等探究活动中用已有知识解读物体的形状与结构,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出合理的解释,发展学生的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知道增加梁的宽度和厚度可以增加抵抗弯曲能力,知道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抵抗弯曲能力,知道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拱形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另外,六年级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对拱形应当有比较深的认识,对物品的观察和特点的表达可以较好完成。

简单探究活动的方法和过程也应该能比较顺利完成,具备了初步探究活动能力,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1.发现并找到生活中的拱形结构;2.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教学难点】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

教师自己准备:类似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的物品或相关图片,若干根相同的硬纸条(演示拱形拼成圆顶形和球形)。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拱形的力量,并揭开了拱形结构承载重力的秘密,谁来说一下这个秘密是什么呢,你们知道哪些拱形的建筑物,出示图片:赵州桥、埃菲尔铁塔等。

其实,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圆弧形的物体,他们与拱形有相似的特点吗?课件出示圆顶形和球形两方面的图片,引出圆顶形、球形的概念。

第4课 《找拱形》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4课  《找拱形》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找拱形》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找拱形》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第四课。

在第三课“拱形的力量”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通过实验研究认识了拱形受力的特点。

本课“找拱形”就是要在圆顶形、球形、不规则弧形结构中找出拱形的特征和异同,使学生对拱形结构的认识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试图引导学生在经历“解释圆顶形、球形承受压力特点”“寻找生物体中的拱形”等探究活动中用已有知识解读物体的形状与结构,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出合理的解释,发展学生的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知道增加梁的宽度和厚度可以增加抵抗弯曲能力,知道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抵抗弯曲能力,知道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拱形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另外,六年级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对拱形应当有比较深的认识,对物品的观察和特点的表达可以较好完成。

简单探究活动的方法和过程也应该能比较顺利完成,具备了初步探究活动能力,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1.发现并找到生活中的拱形结构;2.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教学难点】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

教师自己准备:类似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的物品或相关图片,若干根相同的硬纸条(演示拱形拼成圆顶形和球形)。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周围有许多圆弧形的东西。

它们和拱形有没有关系?二、认识圆顶形、球形,研究它们承受压力的特点。

1.观察:观察课本中圆顶形建筑和物品的插图,或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拱形的结构和性质。

2.学习拱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拱形的结构和性质。

2.拱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探究拱形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谈论一些常见的拱形结构,引导学生认识拱形的结构和性质,如桥、拱门、钢琴弓等,引导学生对拱形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2. 学习环节1.学习拱形的结构和性质,了解封闭曲线、垂线、锥面和心圆等概念,并通过图片和模型的展示,提高学生对拱形结构的理解。

2.学习拱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拱形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分析一些实例,如桥梁、拱顶和圆顶等。

3.探究拱形的强度和稳定性,通过实验和案例的比较,了解拱形在结构上的优点和不足,并学会分析拱形结构的强度和性能等。

3. 巩固环节1.分组讨论不同形状的拱形结构的优缺点;2.探究拱形的某些特征,并设计一些拱形结构,如桥、拱门或拱房等。

3.批判性反思上一次的学习,回答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和分析中提高自己的发现能力。

4. 课后作业1.完成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提高学生对拱形结构的理解和认识;2.设计一些拱形结构,练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交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四、教学反思1.教学主题、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但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可能会导致学生疲劳。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图像展示、实验观察、分组讨论和案例比较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教师应注重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4.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找拱形这课要求学生明白得的科学概念:一、学生熟悉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能够经受专门大的压力。

二、感受科学技术对咱们生活的阻碍。

3、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经受力的特点作说明。

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在应用,本课有继往开来的作用 4、学习本课便于进展学生观看、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因此,学习本课很有必要。

学情分析六年级一班大多数学生喜爱科学这门课程,尤其喜爱做实验。

学生学习踊跃性高。

参与意识较强。

学习这课时,学生已经对拱形有了很多的熟悉。

因此,把拱形和圆顶形、球形及弧形进行比较,学生学习起来兴致高,便于进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对圆顶形承压不产生外推力的明白得是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一、学生熟悉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能够经受专门大的压力。

二、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经受力的特点作说明。

3、感受科学技术对咱们生活的阻碍,进展学生观看、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熟悉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能够经受专门大的压力。

教学难点: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经受力的特点作说明。

教学进程一、引入。

咱们周围有许多圆弧形的东西。

它们和拱形有无关系?二、熟悉圆顶形、球形,研究它们经受压力的特点。

一、观看:观看讲义中圆顶形建筑和物品的插图,或观看教师提供的图片。

二、这些物体的形状能够叫做什么形状?3、演示:圆顶形与拱形有联系吗?演示几个相同的拱形能够拼成一个半圆形。

4、提问:咱们看到的这些物体什么缘故做成圆顶形?圆顶形经受压力的能力如何?五、观看、实验、分析:观看剖成两半的乒乓球,看球壳的厚薄,捏一捏塑料皮的软硬。

你们估量一下,把半个乒乓球扣在桌上,向下压它,它能经受多大的压力?此刻咱们在三个如此的半个乒乓球上摞书,看能摞多少本?实验演示。

你们以为圆顶形经受压力的能力如何?试着说明一下,什么缘故半个乒乓球能经受这么重的书?(适时提示:拱形的拱脚是要使劲抵住的,圆顶形什么缘故不需要抵住?想一想,若是几个人手牵手围成一个圆,每一个人都尽力向外退,能走开吗?什么缘故?)六、教师讲述:两个半球形能够组合成一个球形,球形也能够看成是假设干个拱形的组合,球形硌个方向上都是拱形的。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二 形状与结构 4.找拱形》教学设计_40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二 形状与结构  4.找拱形》教学设计_40
1.理解圆顶形和球形的特点。
2.在生活用品、生物体中找到拱形。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1.我想知道圆顶形和球形的特点。
2.我能在生活用品、生物体中找到拱形。
探究

交流
(一)
一、圆顶形和球形
1.知道什么是圆顶形和球形?
2.圆顶形和球形受力的特点。
制定方案: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猜想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3.你们还能举出哪些类似拱形的形状?
2.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圆弧形的物体,它们与共形有相似的特点吗?
3.出示课题:找拱形
1.学生回答:
学生1:拱形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学生2:拱形结构具有承载压力的特点。
学生3:拱形建筑有古代城门、蔬菜大棚、窑洞、拱形桥……
2.学生回答:圆弧形的物体与共形有相似的特点。
3.学生齐读课题:找拱形
明确
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探究

交流
(三)
三、生物体中的拱形
1.我们自己身体上有拱形结构吗?
2.观察下面这些外壳,说说这些形状对生物本身有什么意义?
三、生物体中的拱形
1.生:头骨、肋骨、足骨。
2.学生汇报: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
达标
拓展
1.圆顶形能够看成()的组合。它有拱形()的特点,而且不产生()的力。
2.球形在()都能够看成(),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2)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能够看成拱形。
课后
反思
最硬的地方
最软的地方
2.观察剪开的塑料瓶,各部分的厚薄相同吗?
3.塑料饮料瓶的形状设计包含哪些科学道理?
二、料瓶的形状
1.学生完成表格。

教科2001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二 形状与结构 4.找拱形》教学设计_28

教科2001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二 形状与结构  4.找拱形》教学设计_28

找拱形教材分析:《找拱形》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第四课在第三课“拱形的力量”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通过实验研究理解了拱形受力的特点。

本课“找拱形”就是要在圆顶形、球形找出拱形的特征和异同,使学生对拱形结构的理解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试图引导学生在经历“解释圆顶形、球形承受压力特点”“寻找生物体中的拱形”等探究活动中用已有知识解读物体的形状与结构,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出合理的解释,发展学生的联想和逻辑推理水平。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圆顶形、球形是拱形的组合,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2、过程与方法: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生物体构造与其生活的联系和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准备】瓶。

相同的硬纸条(演示拱形拼成圆顶形和球形)。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拱形结构承载重力有什么特点?2、你知道有哪些拱形建筑?二、理解圆顶形、球形,研究它们承受压力的特点。

1、我们周围有很多球形、半球形、圆弧形的东西。

它们和拱形有没相关系?观察中国国家大剧院图片,了解圆顶形建筑。

2.观察:观察课本中圆顶形建筑和物品的插图,或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

3.这些物体的形状能够叫做什么形状?4.演示:圆顶形与拱形有联系吗?(1)演示几个相同的拱形能够拼成一个半圆形。

(2)观察中国国家大剧院内部结构图。

圆顶形是很多拱形的组合4.提问: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为什么做成圆顶形?圆顶形承受压力的水平如何?5.观察、实验、分析:观察剖成两半的乒乓球,看球壳的厚薄,捏一捏塑料皮的软硬。

你们估计一下,把半个乒乓球扣在桌上,向下压它,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现在我们在三个这样的半个乒乓球上摞书,看能摞多少本?实验演示。

你们认为圆顶形承受压力的水平如何?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半个乒乓球能承受这么重的书?(适时提示:拱形的拱脚是要用力抵住的,圆顶形为什么不需要抵住?想一想,如果几个人手牵手围成一个圆,每个人都努力向外退,能走开吗?为什么?)6.教师讲述:两个半球形能够组合成一个球形,球形也能够看成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球形硌个方向上都是拱形的。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拱形,了解拱形的构成和作用。

2.通过实例了解拱形的实际运用。

3.能够判断拱形承载力的大小及稳定程度。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黑板、彩色粉笔、单排拉杆模型、榆木拱模型(一份3D打印拱模型也可以)2.教学资料:找拱形PPT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视频、照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感性认识拱形,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2.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围绕“什么是拱形”、“拱形的主要作用包括哪些方面”、“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拱形”等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清晰的概念,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二、探究(20 分钟)1.教师通过单排拉杆模型或榆木拱模型的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和实践,了解拱形的基本构成和作用。

2.教师给出常见的拱形实例,如拱桥、拱门,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向学生进行展示。

三、讲解(20 分钟)1.教师结合PPT以及图解,详细讲解拱形的构成和作用原理。

2.教师解释拱形的承载力大小和稳定程度,通过实例来让学生进行判断和分析。

三、巩固(15分钟)1.组织学生分组,让每组选举出一名代表进行表情包比赛。

选择两个柱子,让学生自己尝试搭建卡片桥,体会拱形的支撑稳定,同时体会在什么情况下桥梁失稳。

2.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讨论,总结出拱形的建筑特点、拱形的应用范围以及相关重要应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总体目标在于学习和认识拱形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采取了启蒙式引导、观察实验和情景模拟等教学策略,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也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充分发扬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应更充分地关注学生的思维拓展和知识应用,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水平。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二形状与结构4.找拱形》教学设计17(20210227085107)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二形状与结构4.找拱形》教学设计17(20210227085107)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导教案第7周程年级设计时间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要点学习难点学习准备导学过六学科课型总课时1备课 综合教研组团队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3、拱形的力量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达蒙受的压力,因此可以蒙受很大的压力。

依据察看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理解到边实验边思虑,对连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做拱形的纸,铁垫圈假定干,搭瓜皮拱的瓜皮、小刀。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设问导读: 让学生看一些拱桥的图片。

问为何桥要做成拱形,特别是在古代,资料还不是好多,强度也不是很好的年月。

其原由在那边?同学们原意和老师一同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謎吗? 合作研究: 拱形蒙受压测试。

1、实验:做一个纸拱,试一试它能蒙受压力吗?学生疏组推行实验(要修业生做好分工与记录〕 2、要求:测试纸拱能蒙受多大压力。

察看纸拱跟着压力的加强,形状有什么变化。

3、分组报告自己的实验结果。

牢固练习:搭一个瓜皮拱1、如何使瓜皮拱能蒙受更大的压力2、提示:依据拱形受压变形的现象,找寻战胜变形的方法。

导3、学生疏组实验:要修业生做好工,并注意哪些量是要求不变的。

学拓展延长:过经过资料让学生感觉我国历史上丰富多彩和发程达的造桥工艺。

3、拱形的力量1、测试纸拱的蒙受水平板书设计2、打一个瓜皮拱导学反省审查日期:签阅:签阅日戳:西青永丰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导教案第7周年级设计时间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要点学习难点学习准备导学过程六学科科学课型新授讲课教师2021年10月总课时1备课综合教研组团队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4、找拱形1、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像的特色,可以蒙受很大的压力。

2、生物体中的拱形与意义。

用已有知识对常有弧形结构蒙受力的特色作解说。

展开察看、联想和逻辑推理水平。

完好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好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设问导读:我们四周有好多圆弧形的东西。

它们和拱形有没有关系?合作研究:1、察看:察看课本中圆顶形建筑和物件的插图,或察看教师供给的图片。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找拱形精品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找拱形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4课时找拱形【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

教师自己准备:类似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的物品或相关图片,若干根相同的硬纸条(演示拱形拼成圆顶形和球形)。

【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周围有许多圆弧形的东西。

它们和拱形有没有关系?二、认识圆顶形、球形,研究它们承受压力的特点1、观察:观察课本中圆顶形建筑和物品的插图,或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

2、这些物体的形状可以叫做什么形状?3、演示:圆顶形与拱形有联系吗?演示几个相同的拱形可以拼成一个半圆形。

4、提问: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为什么做成圆顶形?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5、观察、实验、分析:观察剖成两半的乒乓球,看球壳的厚薄,捏一捏塑料皮的软硬。

你们估计一下,把半个乒乓球扣在桌上,向下压它,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现在我们在三个这样的半个乒乓球上摞书,看能摞多少本?实验演示。

你们认为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半个乒乓球能承受这么重的书?(适时提示:拱形的拱脚是要用力抵住的,圆顶形为什么不需要抵住?想一想,如果几个人手牵手围成一个圆,每个人都努力向外退,能走开吗?为什么?)6、教师讲述:两个半球形可以组合成一个球形,球形也可以看成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球形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的。

球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所以球形比任何形状都更坚固。

巨大的贮油罐做成球形就是这个道理。

电灯泡为了更透光,玻璃壳很薄,但做成球形,它就比较坚固了。

三、塑料瓶形状的分析1、谈话:在我们周围利用拱形增加材料强度的例子很多。

我们来做一个“关于塑料瓶形状的研究报告”。

你们可以先观察塑料瓶的各部分的形状,看哪些部位包含了拱形,与剖开的塑料瓶对比,试一试强度上的差别,写出发现。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二形状与结构4.找拱形》教学设计26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二形状与结构4.找拱形》教学设计26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构造所用教材:科学,六年级上册目次:教育科学第一版社,2004年5月第1版,2021年6月第8次印刷【设计理念】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本课将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建教课情境,唤醒学生求知欲。

学生看到现象后,引起思虑,圆顶形承载压力大的原由。

从而睁开研究学习。

对教课内容我采纳深入浅出,顺序渐进的策略。

自主、合作、研究为主线:我将采纳自主研究、对比实验、层层推进以及合时追问的教学方式,指引学生剖析圆顶形承载压力的特色。

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主要以察看议论、实验研究的方式获守信息,自主研究搜寻答案。

学习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后塑料瓶构造的剖析和理解生物体中的拱形,再将所学的知识使用于生活,让同学们领会从科学走向生活,连续产生对科学学习的热忱。

【设计创新】方法创新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将课本上静态的图片,经过多媒体技术,自制动画,动向表现。

不只提高教课效率,还能使学生更清楚地建立圆顶形是拱形的组合。

思路创新惯例教课思路:理解圆顶形的构造→实验考证圆顶形有承载压力大的特色我的教课思路:看到圆顶形承载压力大的现象→实验研究原由→深入理解圆顶形承压特色本课的设计主要突出科学思想的睁开。

以察看现象为引领,以发现问题为导线,以实验研究为核心。

与低年级对比,经过前几年科学教育的六年级学生在知识建立、逻辑思想、探究水同等各方面均已获取了不一样水平的提高,他们能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可以把更大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经过实验研究,自主建立知识,对圆顶形受力有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也使思维睁开从表象到实质,连续深入,有助于学生的科学观点建构、科学思想培育、科学水平培养等目标的有效完成。

实验创新[1]初步感知圆顶形有承载压力大的特色。

请学生现场上来互动实验,感觉圆顶形状的承压大小。

人站上去比教材上承载书有更大的视觉冲击成效,并且增加讲堂的兴趣性。

[2]认识圆顶形是拱形的组合。

渐渐增添拱形的数目,让学生渐渐发现圆顶形是拱形的组合,并且跟着纸拱数目的增添,承载垫圈数愈来愈多,最后演变为圆顶形,承载压力最大。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拱的分类及应用
2.理解拱的结构原理
3.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拱的支撑情况和力的作用
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拱形的分类和应用
2.拱的支撑情况和力的作用
3.拱的结构原理
4.实验探究:用水泥块制作拱形,观察拱的受力情况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拱形的分类和结构原理
2.教学难点:拱形的支撑情况和力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10分钟)
教师引入本课的主题,简要介绍拱的分类和常见应用,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20分钟)
教师用图片和模型等辅助工具,详细讲解拱形的分类和结构原理,直观阐述拱的支撑情况和力的作用。

3.实验探究(40分钟)
学生用水泥块制作拱形,观察拱的受力情况,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拱的支撑情况和力的作用。

4.总结(10分钟)
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简要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拱形的掌握。

5.作业(10分钟)
布置作业:以拱为主题,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一座拱形建筑,并进行简短的说明。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实验环节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拱形,观察拱受力情况,探究拱形的支撑情况和力的作用,更加深入体会到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教师在讲解阶段,由于使用了许多图片等辅助工具,学生的兴趣得以及时被引发,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不足之处是时间掌握不够灵活,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做到时间分配合理。

在实验环节,希望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制作拱形,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二章4.找拱形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了解拱形的构成、性质及应用;懂得手工制作拱形,并进一步体验拱形的稳定性。

2.教学重点1.拱形的构成和性质;2.手工制作拱形。

3.教学难点1.拱形的应用;2.拱形稳定性的体验。

二、教案设计1.教学准备准备纸张、铅笔、圆规、尺子、剪刀、胶水等工具。

2.教学过程1.引入为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展示建筑中拱形的使用。

可以准备图片或PPT,介绍拱形在建筑物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播放视频,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拱形的构成与性质。

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和分析。

2.知识讲解讲解拱形的构成、性质及应用,理论知识介绍完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增加学生思考的深度。

3.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拱形,可以参考以下的操作步骤:(1)用圆规和尺子画出所需的形状:一条长方形和一个半圆形。

(2)用剪刀剪出画出的形状。

(3)将半圆形对折并贴在长方形两端上。

(4)等待胶水干透,然后用手轻轻地拉动两端,测试拱形的稳定性。

4.总结反思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制作过程以及完成后的产品。

通过大家的分享,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3.教学辅助可以使用PPT、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辅助手段,辅助教师进行讲解和学生进行理解。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实践操作课,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拱形的构成和特点,对于拱形的应用也有所了解。

通过手工制作拱形,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拱形的稳定性,并检验拱形结构的的可靠性和优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多个角度入手,进行引导答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思考和探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手工操作,最终实现了实际体验和知识互动的目标。

总之,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拱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体验并应用相关知识,也让学生从实际中感受到了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二形状与结构4.找拱形》教学设计20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二形状与结构4.找拱形》教学设计20

4、找拱形【教课目的】科学观点●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像的特色,可以蒙受很大的压力。

●用已有知识对常有弧形构造蒙受力的特色作解说。

●展开察看、联想和逻辑推理水平。

感情、态度、价值观●感觉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硬纸条〔演示拱形拼成圆顶形和球形〕。

教课过程:一、引入。

我们四周有好多圆弧形的东西。

它们和拱形有没有关系?二、理解圆顶形、球形,研究它们蒙受压力的特色。

1、察看:观这察些课物本体中的圆形顶状形可建以筑叫和做物什品么的形插状图呢,?或察看教师供给的图片。

2、这些物体的形状可以叫做圆什顶么形状与?拱形有哪些相像的地方?试着解说圆顶形承载压力3、演示:圆顶形与拱形有联系吗的特色。

球形与拱形有哪些相像的地方?试着解说球形承载压力的特点。

4、发问: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为何做成圆顶形?圆顶形蒙受压力的水平如何?5、察看、实验、剖析:察看剖成两半的乒乓球,察看剖开的乒乓球壳,看看、捏一捏,她的厚薄、软硬如何?试一试,三个这样的乒乓球壳扣在桌面上能承载多大的压力?用手用力捏、压一个完好的乒乓球,简单压瘪吗?6、教师叙述:两个半球形可以组合成一个球形,球形也可以当作是假定干个拱形的组合,球形硌个方向上都是拱形的。

球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平均地分别开来,因此球形比任何形状都更稳固。

巨大的贮油罐做成球形就是这个道理。

电灯泡为了更透光,玻璃壳很薄,但做成球形,它就比较稳固了。

三、塑料瓶形状的剖析1、讲话:在我们四周利用拱形增添资料强度的例子好多。

我们来做一个“对于塑料瓶形状的研究报告〞。

你们可以先察看塑料瓶的各局部的形状,看哪些部位包括了拱形,与剖开的塑料瓶对比,试一试强度上的差别,写出发现。

2、小组研究,教师巡视。

报告沟通。

塑料饮料瓶的察看记录表上部中部底部形状最厚的地方最薄的地方最硬的地方最软的地方塑料饮料瓶的形状塑设料计饮包料含瓶着的哪观些察科记录学表道理?上部中部底部形状最厚的地方最薄的地方最硬的地方最软的地方塑料饮料瓶的形状设计包括着哪些科学道理?四、理解生物体构造中的拱形构造1、讲话:我们研究了人工设计的物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4课《找拱形》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找拱形》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第四课。

在第三课“拱形的力量”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通过实验研究认识了拱形受力的特点。

本课“找拱形”就是要在圆顶形、球形、不规则弧形结构中找出拱形的特征和异同,使学生对拱形结构的认识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试图引导学生在经历“解释圆顶形、球形承受压力特点”“寻找生物体中的拱形”等探究活动中用已有知识解读物体的形状与结构,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出合理的解释,发展学生的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知道增加梁的宽度和厚度可以增加抵抗弯曲能力,知道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抵抗弯曲能力,知道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拱形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另外,六年级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对拱形应当有比较深的认识,对物品的观察和特点的表达可以较好完成。

简单探究活动的方法和过程也应该能比较顺利完成,具备了初步探究活动能力,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
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发现并找到生活中的拱形结构;
2.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教学难点】
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

教师自己准备:类似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的物品或相关图片,若干根相同的硬纸条(演示拱形拼成圆顶形和球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拱形的力量,并揭开了拱形结构承载重力的秘密,谁来说一下这个秘密是什么呢,你们知道哪些拱形的建筑物,出示图片:赵州桥、埃菲尔铁塔等。

其实,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圆弧形的物体,他们与拱形有相似的特点吗?课件出示圆顶形和球形两方面的图片,引出圆顶形、球形的概念。

板书:找拱形
二、研究圆顶形与拱形的内在联系,以及承受压力的特点
1、这些物体为什么做成圆顶形?它们与拱形有什么内在联系?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呢?
(1)创新实验:老师微课演示,说明圆顶形与拱形之间的联系。

(2)教具演示:以拱顶和拱底中心点为轴旋转形成拱形。

(3)乒乓球壳的承重实验:
①.观察剖成两半的乒乓球,看一看壳的厚薄,捏一捏壳的软硬怎样?把半个乒乓球壳扣在桌上用手向下压,感受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②.试一试,三个这样的乒乓球壳扣在桌面上估计一下能承载多大的压力?学生做实验,教师延伸实验。

③.你们认为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它与拱形有联系吗?总结一下圆顶形的特点。

生各抒己见后提问:拱形的拱脚是要用力抵住的,圆顶形为什么不需要?
三、研究球形与拱形的内在联系,以及承受压力的特点
1、教具演示说明两个完全相似的圆顶形可以组合成一个球形,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

2、以两个拱脚为轴旋转拱形,形成一个球形,说明球形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

3、球形承载压力特点的实验。

(篮球上坐人或踩在篮球上)
总结说明:球形也可以看成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

球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这使得球形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四、我们还能列举出哪些类似拱形、圆顶形、球形的形状,教师出示图片介绍中国国家大剧院,悉尼歌剧院。

五、塑料瓶形状的分析
1、看来我们周围利用拱形增加材料强度的例子很多。

(出示塑料瓶)这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塑料瓶,它的形状设计包含了哪些科学道理?
2. 指导研究。

(1)观察:塑料瓶上部、中部、底部是什么形状,表面还有哪些形状。

(填表)
(2)用手按压饮料瓶,感觉用力的大小。

比较哪里更硬,哪里更软。

(填表)
(3)观察剪开的塑料瓶,各部分的薄厚相同吗?(填表)
(4)塑料饮料瓶的形状设计包含了那些科学道理?尤其是底部为什么做成圆顶形?
六、生物体中的拱形
1、刚才我们研究了人工设计的塑料瓶,那么我们自己身体中存在着拱形结构吗,有什么意义。

出示图片,引导观察。

(球形的头骨,拱形的肋骨,拱形的足弓)
2、还有哪些生物体中存在着拱形结构,观察乌龟、贝壳、蛋壳,这些形状对它们自身有什么意义。

七、小结:
研究了拱形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板书设计】
找拱形
拱形承载压力大产生外推力
圆顶形承载压力更大不产生外推力
球形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教学反思】
本课的重点即让学生以拱形为基础认识圆顶形、球形的受力特点。

通过出示图片,实例,实验,讲解等让学生在脑中构想(其实不知道学生是否能真正去消化这样的理解。

)对于圆顶形、球形的教授,我都以它们与拱形的关系为先,帮助学生理清,然后进一步探究它们的受力,至于球形的讲解,基于对圆顶形受力特点的理解上,结合教科书的讲解,简单地跟学生进行了梳理。

如果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flash,利用多媒体动画让学生观察到圆顶形是以拱形的拱顶和拱脚连线的中点为轴旋转一周而得、球形是以拱足的连线为轴旋转一周而得效果会更好。

总的说来,本课学生学习后不能真正的理解透,这是我本身的基本功不扎实,如果我能利用多媒体制作flash的话,效果会更好,在以后工作中除了加强动手实验能力,还要在制作课件上多下功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